香蕉栽培技术 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香蕉种植技术
我们常吃的香蕉是芭蕉科植物香蕉的果实部分。

香蕉果指圆而微弯,似一轮新月。

果肉香甜味美,是人们喜爱的水果之一。

爱美的女孩子们把香蕉当主食食用,可以达到减肥瘦身的目的。

除了作为水果食用,还可制作多种加工食品。

欧洲人说香蕉是解除忧郁的“快乐水果”。

香蕉又被称为“智慧之果”,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因为吃了香蕉而获得了智慧。

香蕉富含碳水化合物。

营养高、热量低,又有丰富的蛋白质、糖、钾、维生素A和C。

是很好的营养食品。

那么我们喜爱的香蕉适合在哪里栽种呢?其实,我国就是世界上栽培香蕉的古老国家之一。

在广东、广西、海南建、台湾、云南都有大面积栽培。

地球上南、北纬30°以内的热带、亚热带地区都能种植香蕉。

共有130个国家呢!那么香蕉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植物,生长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1形态特征:香蕉属于多年生常绿大型草本单子叶植物。

芭蕉科,芭蕉属。

香蕉树无主根。

这是组培期的蕉苗,这是定植时的小苗,这是开大叶时期的幼苗,这是生长期的幼树,这是花芽分化期的香蕉树。

香蕉树的茎由裹得很紧的叶鞘构成,粗壮高大。

香蕉的叶片为长圆形,亮绿色。

这是香蕉树茎周围长出的吸芽。

这是香蕉的花蕾。

花朵为乳白色,形状近似于牵牛花。

穗状花序。

花期在夏季和秋季。

这是小蕉果,自然状态下香蕉可以结出20梳左右的香蕉。

这就是成熟期,可以采摘的香蕉果实了,果肉里没有种子。

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样的地方才能种香蕉呢?
1生长环境:香蕉喜欢高温多湿,适合生长的温度为20~35℃,最适宜的月平均水分以200~300毫米最适宜。

在土壤方面,要求土层的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

土质为肥沃的沙壤土、红壤土。

土壤的粘度要小于40%。

pH值在4.5~7.8的范围内。

香蕉要求充足的阳光。

香蕉树对风极为敏感,容易遭受台风和强风危害。

当风速达每小时25~30千米时,可使叶片严重撕裂。

香蕉适合在哪个季节种呢?1种植时期:香蕉的生长期为11-13个月。

在适宜的气候条件下全年都可定植、抽蕾和结果。

但以春种和秋种为主。

1主栽品种:我国主栽的香芽蕉品种主要有巴西、威廉斯、泰国蕉、高脚顿地雷、天宝蕉等十几个品种。

以巴西和威廉斯这两个品种种植面积最大,适应性最强,分布最为广泛。

那么,您知道香蕉是怎么种出来的吗?我们以巴西品种为例,以广东省湛江地区徐闻县的种植技术为代表,向大家介绍香蕉的标准化栽培技术。

由于香蕉生产规程复杂,技术要求高,在这一集里,我们先介绍繁殖技术。

香蕉采用无性繁殖,繁育苗分为吸芽苗和组培苗两种。

1吸芽苗和组培苗:传统上作为种芽的吸芽分为三种:第一种是立冬前抽生的褛衣芽;第二种是春暖后抽生的红笋;第三种是收获后的旧蕉头抽出的吸芽。

这三种吸芽都可以培育成结果树。

但吸芽的育种方法目前已经很少用了。

有条件的地区采用标准化组培育苗的方式繁殖种苗。

那么组培苗是怎样繁殖的呢?
1组培育苗
2吸芽的选取和处理:香蕉组培选用吸芽作为分生组织,组培前吸芽的选择很重要,必须按照规定的标准执行。

3选择吸芽:香蕉的组培通过选取吸芽作为培养组织的。

选芽时由专业技术人员全园观察,选择无病虫害的蕉园。

要求母树树势强壮,果型紧凑。

果穗的第一梳蕉果和最后一梳蕉果在数量上相差不大,头梳一般有22-26条果指,尾
梳果指在18条以上。

吸芽要茁壮而充满生机。

高度在30-50厘米之间的吸芽。

3.吸芽的挖取:采挖吸芽时,技术人员要准备的工具有:锄头、平口的铲子,盛装吸芽的框子和刀具。

选好吸芽后,选用锄头将周边的土挖出,挖土深度大约为30厘米左右,露出吸芽的根部。

宽度约10厘米左右。

铲子用力铲下去。

最好一铲刀就切断吸芽的根部。

采集吸芽的原则是必须达到一定的深度,挖出吸芽的生长点。

再将土填平整。

挖出的吸芽放在框里面,等待处理。

在2-3小时之内,吸芽必须组培接种。

3吸芽的处理:吸芽带出了香蕉林时,进行第一次处理,在路边用菜刀将泥土和外层粗皮削除掉。

由于挖口和外皮都容易感染蕉园空气里的真菌,细菌。

外层的剥离杜绝了外界空气的感染。

从蕉园回到组培地,再用刀做第二次人工剥离,就是进行第二次处理。

将吸芽的外层叶鞘生长组织削除。

由于时间、空气和环境的变化,这次处理消除了环境变化对吸芽茎块儿的影响。

2组培前的准备
3组培设施:组培种苗要有原料贮藏和配制室、器具储备室、消毒灭菌室、更衣间、接种室、原种室、增殖培养室、生根培养室。

这些硬件的设施是必备的。

3器具和培养原料的准备:组培前要准备好透光的玻璃瓶、各类培养元素、量杯、高压消毒炉。

玻璃瓶要彻底地清洗两遍,第一次在清水中清洗掉瓶上的尘土,第二次再用清水冲洗一遍。

洗完后要倒着放在框中,漓干水备用。

2诱导培养基的制作:
3原料准备:培养基的调配必需专业技术人员操作。

配制1千克的培养基需要清水1千克;以硝酸铵、硝酸钾为主的大量元素0.1克;以硼酸、硫酸镁为主的微量元素0.1克;B6类的植物生长激素0.1克;还要准备白砂糖20克;琼脂粉或者是琼脂条20至25克。

3配制方法:在常用的锅里装入适量的水,称量好白砂糖和琼脂粉的量,放入锅中搅拌均匀。

然后在煤气炉上烧开煮沸。

最好蒸煮15分钟,使琼脂粉充分地溶化均匀。

然后端下锅,将配好的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植物生长激素放入锅中搅拌均匀。

降温后装瓶。

3装瓶:将玻璃瓶准备好。

打开瓶盖,放置在平坦的桌面上,并排整齐。

培养基盛装在带有软管的容器里。

温度降到5摄氏度以下,再打开小软管开关,将培养液滴入玻璃瓶中。

每瓶盛入培养液的量为玻璃瓶的六分之一。

不能过多也不能太少。

接紧着盖紧瓶盖。

3消毒灭菌:培养瓶送入高压消毒炉。

用力旋转盖紧炉门,启动电源开关,炉内温度慢慢升到123摄氏度的高温状态。

这样消毒杀菌30分钟。

然后断开电源,冷却之后,再打开高压消毒炉,取出培养瓶,送入接种室备用。

2接种:
3接种前的准备:接种的技术人员进入接种室之前必须去更衣室换好干净的工作服。

戴好工作帽,最好是消毒液洗干净手,才能进入接种室。

接种室是一个超净的工作环境。

操作人员必须戴口罩。

3接种工具:这里必备的工具有超净工作台、量杯、玻璃棒、酒精灯、消毒纱布、酒精、不锈钢平盘、剥离刀2个、小聂子、培养瓶和一个打火机,这些工具都要确保干净卫生,无污染。

超净工作台上有紫外线杀菌灯,打开灯对台上的工具进行杀菌处理。

3吸芽第三次处理:一切准备工作妥当之后,将大块的吸芽再剥离一次。

消除细菌真菌有污染吸芽,导致吸芽变异的可能性。

剥离后进行接种前的消毒。

3吸芽消毒:消毒采用酒精消毒。

第三次剥离后的吸芽应立即放入量杯,量杯中的酒精用量为1千克,浓度为56%。

吸芽在酒精中浸泡消毒15分钟。

然后倒出酒精,再加入氯化汞浸泡消毒15分钟。

取出后用无菌蒸流水冲洗4-5次。

取小聂子将吸芽茎块儿夹出来,放在不锈钢盘子里。

3剥离生长点接种:操作台上的酒精灯要时刻点亮,小聂子、剥离刀一直放在酒精灯火上。

技术人员用绵纱布蘸上酒精擦干净手。

然后左手拿小聂子,右手握剥离刀,用剥离刀切割外层茎状组织,剥离出香蕉树的生长点。

生长点呈圆柱形。

将生长点切割成为长1.5厘米、宽1.5厘米、高1.5厘米的生长锥,一般一个生长点切成四块。

然后取来营养瓶,用小聂子夹起生长点,放到诱导培养基的中间位置。

一个营养瓶中只能放一个生长点。

最后盖上瓶盖。

这样接种工作就结束了。

随后将培养瓶送到原种培养室,进行原种胚芽培养。

2原种室培育
培养瓶放在培养架上。

培养架上的2排日光灯管为40瓦。

原种培养室备有温度计、空调、电烤炉、遮阳网。

温度调控在28-30摄氏度。

在原种培养阶段,每天开灯1-2个小时。

墙上垂挂黑色透气的遮阳网。

以免室外强光影响胚芽生长。

原种室选择小房间为好,以便于控制室内光照和温度。

3原种培育管理:管理人员每天观察原种的萌芽情况,随时观察温度的变化,以准确将室内温度控制在标准范围内。

原种培养大约为30天,原种萌出1-3个胚芽。

新芽的生长说明原种培育成功,可以进入下一个阶段的增殖培养了。

2增殖培育:增殖培养操作的准备和接种时一样。

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

3胚芽的切割:取出原种培育的胚芽,左手用小聂子固定胚芽,右手用剥离刀切下胚芽,再将一个芽切成3-5个生长点。

用小聂子一个一个将它们种植在培养瓶的培养基上,一个瓶内种植4到5个生长点。

增殖培养基的调配方法和原种培育的培养基一样。

完成了生长点的植入,立即送入增殖培养室。

3增殖培养管理:增殖培养瓶放在培养架上。

只需2到3天,生长点都长出新芽。

增殖培养室和原种培育的设施完全一样,有培养架、窗帘、遮阳网、温度计、空调机、电暖气这些设备。

室内的温度仍然要求28-30摄氏度。

管理人员要注意调节温度。

增殖培养室的灯管为40瓦,但每天的光照时间为10-12小时,大约在25天左右,新芽高度大约2-3厘米。

就可以送回接种室进行第二代增殖培育也就是继代培养了。

继代培养的新芽的切割、培养基、接种方法、培养环境都和第一代增殖培养一样。

这里就不作介绍了。

增殖芽都可以不断地分割新芽,不断地进行多代繁育。

但继代培育最多不能超过10代。

超过10代,苗种会发生变异。

2生根培育:
当增殖培养达到足够的需求量时进行生根培育。

第一步首先调配生根培养基。

3生根培养基的调配:配制1千克的生根培养基,在诱导培养基同样元素、同样量的基础上,再加入促进生根的奈乙酸、KT、IBA三种化学元素。

方法和调配诱导培养基一样,准备适量的水,在火炉上将白砂糖和琼脂粉烧开煮沸15分钟。

然后端下锅,将备好的生根元素倒入锅中搅拌,再加入黑色的碳元素,一起搅拌均匀。

生根培养基就制作成了。

等待降温之后装瓶。

3装瓶:装瓶的方法和装诱导培养基一样,用软管慢慢渗入培养瓶,渗入的量同样为六分之一。

消毒杀菌后,送入接种室等待接种生根芽。

3生根芽的切割方法:在增殖培室,选择苗大的培养瓶,送到接种室,操作人员取出生长芽,用切割刀分离出高度在2厘米以上的单个芽,用小聂子把它们定
植在瓶中的生根培养基上,盖上瓶盖。

对于那些在2厘米以下的小芽,则分类放在另外的生根培养瓶中。

同样大小的苗装一起可以在同一批出苗,方便管理。

装瓶后送入生根培养室。

3生根苗的管理:生根培养室的室内设施与增殖培养室和原种室一样。

室内的温度在25摄氏度左右。

40瓦的日光灯管,每天的光照时间为10-12小时。

经过10-13天的培育,小苗生长出白色须根。

在26-36天之间,小苗长出白色根系、根粗而且有分叉。

当80%以上的生根苗达到苗高7厘米,叶片3-4片,叶色浓绿,叶宽在0.8厘米以上,就可以出组培室练苗了。

2组培苗出厂练苗:
练苗的目的是让瓶苗能够渐渐适应室外的生长环境。

练苗要专用的苗棚。

3苗棚的准备:练苗棚要建成遮光度为90%的遮光弓棚,如果是玻璃房最好。

棚高在3米以上,空气流动性好。

要求无太阳光直射。

以水泥平地为好。

苗棚准备妥当了就可以出苗了。

3出苗:操作人员从挑选合符标准的生根苗,装上小推车,装完之后,将瓶苗运出厂。

运到练苗棚里,整齐地摆放在苗棚地上练苗。

3练苗:瓶苗在苗棚里利用太阳散射光,使幼苗从嫩绿色渐渐转变为正常绿色,棚内温度在25-30摄氏度之间。

如果阳光足,瓶苗的健化需要15天时间,如果遇到阴天,则需要20-30天。

当苗茎变硬时出瓶移栽。

2沙床假植幼苗
幼苗沙床假植是一个过度阶段,时间为一个月。

3苗棚的准备:苗棚长30米、宽6米、高2.5米,走道留50厘米。

长期育苗可用镀锌管做骨架,临时棚可用竹木材料,棚架上可加盖防虫网,再盖上薄膜并固定好,主要能起到增温,通风降温,防雨、遮阳、保湿、防虫功能。

棚的走向以东西向最好,以便采光、保温、防风。

3选地整地施基肥:苗地要选择肥沃的红色沙壤土。

人工翻土,深度为30厘米。

翻土后用耙子整平,充分地细碎。

然后施基肥。

肥料选用有机肥和木糠。

先撒有机肥,将肥料撒在土面上,每亩施用量为500千克,将有机肥与土壤拌和均匀。

接着撒施木糠。

每亩的用量为600千克。

基肥施用量大,撒完后见肥不见土。

3作苗床:施肥后作苗床。

作床时用理出垅沟,沟宽20厘米,便于行走。

在平床四周理出垅边,垅边高出床面3厘米,这样便于保湿保水。

苗床宽1.2米,长5米。

床面平坦,这样的苗床就做好了等待栽苗了。

3洗苗:栽培前必须先洗苗。

操作时将苗轻轻取出,放在清水里,慢慢地单株或者整丛一起搓洗根部,清洗掉根上的黑色的生根组织,直到根苗清爽没有粘感为止。

洗出的苗根朝着同一个方向,整齐地放在苗框里。

以便幼苗更快适应自然环境。

粘连的壮苗要分开,弱小芽苗不能分开,可随母株栽种。

洗完的苗要做消毒处理。

3消毒:消毒前准备好50千克清水,将20克高猛酸钾、100克多菌灵、40克百菌清放入到清水中。

搅拌均匀。

随后端起盛苗框,放入消毒液中,消毒液要完全淹没苗,浸苗2秒,立即取出。

送去沙床苗棚假植。

3沙床假植:操作人员用小木棍开3厘米宽的假植沟。

将苗株并排植入假植沟内,植苗最好要直立。

接着覆土,覆土高度为3厘米,将开沟的土回到苗根就可以了。

沙床假植完成后,用喷嘴头淋一遍定根水。

要彻底淋透沙床。

使沙床含水量达到95%。

淋水后再给沙床搭建弓棚。

3设置小弓棚:拱弓棚需要1.8米长的竹片,将竹片的两头插在沙床两边的土中,插土深度为10厘米。

在床面上形成一个弓形。

每隔20厘米一个竹弓,弓棚高度为70厘米。

在沙床的两端插入80厘米长的短竹片,插完后覆盖塑料薄膜,小弓棚就做好了。

弓棚内的温度为17-30摄氏度,湿度为80%。

3沙床苗期管理
温度和水分控制:沙床苗期盖膜的时间为5天。

这期间夜间的温度也保持在17摄氏度以上,白天的温度高于30摄氏度,要揭开弓棚的两端,以起到通风、透气和降温的作用。

满五天揭膜撤掉弓棚,如果温度在28摄氏度以上,必须每天淋一次水,以淋透为准。

一个月的假植期间,土壤的含水量保持在20%。

叶面追肥:当沙床苗生长到15天左右时,选用磷酸二氢钾800倍液,用喷雾器进行一次叶面追肥。

以促进叶片的快速度地生长。

防治病虫害:假植期间,用多菌灵或者百菌清800-1000倍液,在整个苗床上喷雾一遍,达到防治病虫害的目的。

3沙床出苗:大约30天左右,小苗新长出2-3片新叶,叶片变成浓绿色。

苗茎也变得粗壮有力,这时就可以起苗出沙床了。

操作人员先挑选那些相对的粗壮的苗,用手轻轻拉出。

动作要轻慢。

那些相对细小幼弱的苗继续生长。

出苗时不能损伤小苗。

用塑料框装苗。

3出苗后灌水:挑选完大苗后,及时用喷嘴头淋一遍水。

一定要淋透。

沙床上的土壤拔松了。

淋水可以达到紧固小苗根部土壤的目的。

拔出的大苗准备定植到营养杯里。

2营养杯培育大苗:
在苗棚内,将沙床苗培育成商品大苗是经过营养杯的培育来完成的。

3苗地的选择:苗圃地宜选用开阔、向阳的平地,靠近种植区。

要有良好的排灌水系统,交通运输方便的地方。

3整地:育苗大棚要求平整,无杂草。

苗圃地做成长50米,宽在20-25米的厢面。

每厢之间留1.0米宽的人行道。

棚内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灌水管道,以方便淋水。

3苗棚的设置:苗棚做成高1.8米的平顶式大荫棚,可采用竹木结构或石柱、钢架结构。

每隔三个苗厢面一排柱子,为了便于行走,柱子宜立于苗厢中间,棚顶和侧面用遮光度50%的黑塑料网。

冬季和雨季可在棚顶先铺一层薄膜,再盖上遮阴网,以防寒保湿。

3营养土的配制:营养土的最好选用90%的生荒地肥沃表土和10%的粗沙土。

配土前应充分打碎,过筛,筛去土块,石子、杂质等,以保证营养土细碎疏松。

便于装袋,利于幼苗生长。

配制1吨营养土,需要腐熟有机肥3500-4000千克,过磷酸钙150千克。

配制时按比例将土和肥料拌在一起,用铁铲翻堆1~2次,混合均匀就可以了。

接下来就可以装营养杯了。

3装土:营养杯用高压膜做成,杯高15厘米,直径为14厘米,杯底有孔,以便排水、透气。

装袋时一手握杯,另一只手用小铲装土,装到九成满就可以了。

每个营养杯要抖实抖紧。

一边装一边摆放在苗厢上,装好的营养杯要竖直、整齐地摆放。

每行杯数一致,便于统计数量。

摆满一床后,最好在杯面上盖一层1~2厘米的细沙,可以防止杯面土壤板结,有利于渗水。

接下来就可以栽苗了。

3栽苗:在栽苗的当天早晨用喷嘴头淋一遍水,到中午定植,这样土面不至于太稀,便于操作。

土壤淋透利于栽苗,少擦伤幼苗。

栽苗时,右手用宽度大约为1厘米的小竹片,在杯的中间插出7-8厘米深的定植穴,左手把幼苗插
进穴内,再顺手轻轻按压根部周围的细沙土。

一个营养杯只栽一根苗。

栽完后应立刻淋定根水。

3苗期管理::定植后大约7天,幼苗就成活了。

营养杯的育苗期大约为2-3个月。

这期间要加强日常的管理。

除草:大约15天左右,在厢面上,苗杯里会生长出细小的杂草,这时需要人工除草,用手轻轻地拔掉就可以了。

在营养杯育苗期间,只要看到杯里有杂草就要及时除掉。

大约十来天除草一次。

淋水:要注意淋水保湿。

每隔几天用喷嘴头喷洒淋透,土面不能见干土。

土壤含水量保持在25%左右就可以了。

叶面追肥:营养杯培育期间,喷洒叶面追肥是不可缺少的。

肥料选用磷酸二氢钾500倍液进行叶面喷洒。

育苗期追肥3-4次。

追肥选择在晴天进行。

防病:营养杯培育期也要注意防治病虫害。

管理人员用百菌清和多菌灵800-1000倍液喷洒苗圃地厢面。

每隔10天喷洒一次,这样可以有效地预防病虫害的发生。

1成苗出圃:营养杯育苗的时间在60至100天之间。

苗株真叶片生长到5-7片,苗高50-60厘米。

叶片颜色浓绿,苗茎直立粗壮。

在大规模的育苗厂,100天的大苗商品价值最高。

结束语:组育苗繁育速度快,可以满足大规模生产的需要,并且组培育生长速度快,长势整齐,抗病能力强。

结果成熟度一致,并且果形好,耐贮运。

能够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

种下一份希望,收获一份喜悦。

希望蕉农朋友们选择组培种苗投入生产。

为来年的好收成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