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药品质量标准方法学验证要求
化学药品检验的规范要求和注意点
废弃物处理
按照实验室规定正确处理废弃物,防 止对环境和人员造成危害。
仪器和试剂的选择与使用
选择合适的仪器
试剂的质量控制
根据检验项目和要求选择合适的仪器,确 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确保所使用的试剂符合质量要求,避免使 用过期或变质的试剂。
仪器的校准和维护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使用仪器
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其准确 性和稳定性。
药品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公众的健 康和生命安全,因此,对药品进 行检验是维护公众健康权益的重 要手段。
检验的重要性和意义
保障药品安全
维护市场秩序
通过检验,可以及时发现和排除药品 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防止不合格药品 流入市场,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对药品进行检验可以防止假冒伪劣药 品的流通,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消费 者的合法权益。
药品杂质检查涉及对原料药、中间体及成品的化学结构和纯度进行检测,通过 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等手段,对有机杂质、无机杂质及残留溶剂等进 行定量和定性分析,以确保药品质量达标。
案例二:药品溶出度检查
总结词
药品溶出度检查是评估药物在体内吸收效果的重要手段。
详细描述
药品溶出度检查通过模拟药物在体内的溶解和释放过程,采用溶出度试验仪对药 物在不同介质中的溶出速率和程度进行测定。该检查有助于评估药物在体内的释 放特性,预测药物疗效及生物利用度,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实验操作标准化
在实验过程中,应遵循标准操 作规程,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 性。
实验废弃物处理
按照规定处理实验废弃物,防 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检验记录规范
记录完整
实验过程中应及时、准确记录所有相关数据 和信息。
格式统一
检验记录应采用统一的格式,方便查阅和整 理。
9 指导原则解读系列专题 化学药物质量控制分析方法验证的原则和要求_成海平
C h i n e s e J o u r n a l o f N e wD r u g s 2009,18(8)中国新药杂志2009年第18卷第8期[作者简介] 成海平,男,硕士,副主任药师,主要从事化学药品技术审评工作。
联系电话:(010)68585566-470,E -m a i l :c h e n g h p @c d e .o r g .c n 。
·新药申报与审评技术·★指导原则解读系列专题(七)化学药物质量控制分析方法验证的原则和要求成海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北京100038) [摘要] 质量控制分析方法验证是质量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质量标准各检测项目分析方法制订的基础。
在审评工作中发现分析方法验证方面存在着各类问题,如方法验证设计不科学、验证不充分、实验过程不规范、验证数据不合理等等。
文中以鉴别、杂质检查、定量测定等为例,提出了分析方法验证的原则和要求,并分析了申报资料中常见的问题,以期更好地服务于分析方法验证工作。
[关键词] 化学药物;验证;分析方法[中图分类号]R 9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3-3734(2009)08-0688-03P r i n c i p l e s a n d r e q u i r e m e n t s f o r v a l i d a t i o no f a n a l y t i c a l p r o c e d u r e sC H E N GH a i -p i n g(S F D A C e n t e r f o r D r u g E v a l u a t i o n ,B e i j i n g 100038,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 V a l i d a t i o n o f a n a l y t i c a l p r o c e d u r e s i s t h e f o u n d a t i o n o f d e v e l o p i n g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s ,b u t t h e r e a r e s t i l l a l o t o f p r o b l e m s i n d e s i g n o f t e s t s ,p r o c e s s o f t e s t s a n d e v a l u a t i o n o f r e s u l t s .T h i s a r t i c l e d e s c r i b e d h o wt o v a l i -d a t e a n a l y t i c a l p r o c e d u r e s i n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a n d a s s a y f o r i m p u r i t i e s .[K e y w o r d s ] c h e m i c a l d r u g s ;v a l i d a t i o n ;a n a l y t i c a l p r o c e d u r e s 质量控制分析方法验证就是基于质量标准中检测项目在质控方面所起的作用,确定检测项目所用分析方法需要验证的内容,并通过设计合理的实验,验证所用分析方法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合理性,选择和确立质量标准中各检测项目的分析方法,达到有效控制药品质量的过程。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
以保证检出需控制的杂质。
➢两种方法:直观法、信噪比法。
编辑课件
方法验证的具体内容
直观法
直观评价可以用于非仪器分析方法,也可用于仪器分 析方法。检测限的测定是通过对一系列已知浓度被测物 的试样进行分析,并以能准确、可靠检测被测物的最小 量或最低浓度来建立。
杂质检查
➢为何要作专属性-作为纯度检查,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应确保可检出被 分析物中杂质的含量。
➢试验方法
杂质可获得的情况下-向供试品中加入一定量的杂质
在杂质不能获得的情况下 -
采用另一种合理但分离或检测原理不同的 方法 将供试品破坏后与破坏前比较
编辑课件
方法验证的具体内容
专属性
含量测定
➢含量测定目的-得到供试品中被分析物的含量或效价的准确结果。
范围 ➢定义:系指能够达到一定的准确度、精密度和线性,测
试方法适用的试样中被分析物高低限浓度或量的区间。
➢特点:范围是规定值,在试验研究开始前应确定验证的
范围和试验方法。
➢试验方法:可采用符合要求的原料药配制成不同的浓度,
按照相应的测定方法进行试验。
编辑课件
方法验证的具体内容
➢不同项目范围的确定-原则上应根据分析方法的具体应用和
➢试验方法
杂质可获得的情况下-向供试品中加入一定量的杂质
在杂质不能获得的情况下 - 采用另一种合理但分离或检测原理不同 的方法
将供试品破坏后与破坏前比较,必要时 进行色谱纯度检查。
编辑课件
方法验证的具体内容
线性
➢定义:系指在设计的测量范围内,检品结果与供试品
中被分析物的浓度(量)直接呈线性关系的程度。
原则:根据改变的程度进行相应的再验证,从而保证
化学药物质量控制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三、方法验证的具体内容
准确度
在规定范围内,制备 3 个不同浓度的试样,各测定 3次,报告已知 加入量的回收率或测定结果平均值与真实值之差及其可信限。
精密度
用标准偏差或相对标准偏差表示时,取样测定次数应至少 6次。 精密度可以从三个层次考察:重复性、中间精密度、重现性。 重复性测定可在规定范围内,至少用 9 次测定结果进行评价
线性:在设计的测定范围内,检测结果与供试品中被分析物的浓度(量) 直接呈线性关系的程度 准确度: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认可的参考值之间接近的程度。有 时也称真实度。
精密度: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同一均质供试品,经多次取样进行一系列 检测所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 检测限:试样中的被分析物能够被检测到的最低量,但不一定要准确定量。
一、方法验证的概念
一般原则
每个检测项目采用的分析方法,均 需要进行方法验证
1
2
方法验证的内容应根据检测项目的 要求,结合所采用分析方法的特点 确定
同一分析方法用于不同的检测项目 会有不同的验证要求。
3
鉴别
专属性
专属性
杂质定量
准确度 定量限
一、方法验证的概念
名词定义
专属性:指在其他成分(如杂质、降解物、辅料等)能存在下,采用的分 析方法能够正确鉴定、检出被分析物质的特性。
指测定条件发生小的变动时,测定结果不受影响的承受程度。经试 验,应说明小的变动(如流速、PH)能否符合系统适用性试验要求, 以确保方法有效。
系统适用性
对一些仪器分析方法,在进行方法验证时,有必要将分析设备、电子 仪器与实验操作、测试样品等一起当作完整的系统进行评估。 所有色谱方法均应进行该指标验证,并将系统适用性作为分析方法的 组成部分。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与确认
二、分析方法验证
• 1、分析方法验证的目的
• 证明采用的方法适合于相应的检测要求
• 2、什么时候分析方法验证
• • • •
采用新的检验方法; 检验方法需变更的; 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其他法定标准未收载的检验方法; 法规规定的其他需要验证的检验方法。
三部提的是 验证
一、法规要求
• 《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 • 4.5.17.3 检验检测机构为其需要,自己制定检验检测方法的过程 应有计划性,并应指定资深的、有资格的人员进行。提出的计划 应随着制定方法工作的推进予以更新,并确保有关人员之间能有 效沟通。当使用非标准方法时,应遵守与客户达成的协议,且应 包括对客户要求的清晰说明及检验检测的目的,所制定的非标准 方法在使用前应经确认。
工艺变更、制 剂组分变更, 原分析方法进 行修订
二、分析方法验证
鉴别试验
清洁验证中 目标物残留 的测定方法
限度或定量 检查
3、分析 方法验证 的项目
药品溶出度、 释放度检查 中,其溶出 量等的测定 方法 原料药或制 剂中的有效 成分含量测 定 制剂中其他 成分(如防 腐剂,中药 中其他残留、 添加剂等)
• 0. 1 %
• 0 . 0 1 % • l0μg/g (ppm)
90 〜108
85 〜110 80 〜115
• 1 μg/g
• l0 μg/Kg (ppb)
75 〜120
70 〜125
一、法规要求
《美国药典》 (USP)32版< 1225>分析方法验 证,<1226>分析 方法确认
9101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9101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analytical method validation)的目的是证明采用建立的方法适合于相应检测要求。
在建立药品质量标准时,分析方法需经验证;在药品生产工艺变更、制剂的组分变更、原分析方法进行修订时,则质量标准分析方法也需进行验证。
在建立药品质量标准、变更药品生产工艺或制剂组分、修订原分析方法时,需对分析方法进行①已有重现性验证,不需验证中间精密度。
②如一种方法不够专属,可用其他分析方法予以补充。
③视具体情况予以验证。
一二、准确度准确度系指采用该所建立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比值接近的程度,一般用回收率(%)表示。
准确度应在规定的线性范围内测定试验。
准确度也可由所测定的精密度、线性和专属性推算出来。
1.化学药含量测定方法的准确度原料药采用对照品可用已知纯度的对照品或供试品进行测定,或用本法所得所测定结果与已知准确度的另一个方法测定的结果进行比较。
制剂可在处方量空白辅料中,加入已知量被测物对照品进行测定。
如不能得到制剂辅料的全部组分,可向待测制剂中加入已知量的被测物进行测定,或用所建立方法的测定结果与已知准确度的另一种个方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
准确度也可由所测定的精密度、线性和专属性推算出来。
对色谱方法而言,绝对(或定量)校正因子是指单位面积的色谱峰代表的待测物质的量。
待测定物质与所选定的参照物质的绝对校正因子之比,即为相对校正因子。
相对校正因子计算法常应用于化学药有关物质的测定、中药材及其复方制剂中多指标成分的测定。
校正因子的表示方法很多,本指导原则中的校正因子是指气相色谱法和髙效液相色谱法中的相对重量校正因子。
相对校正因子可采用替代物(对照品)和被替代物(待测物)标准曲线斜率比值进行比较获得;采用紫外吸收检测器时,可将替代物(对照品)和被替代物(待测物)在规定波长和溶剂条件下的吸收系数比值进行比较,计算获得。
54. 数据要求在规定范围内,取同一浓度(相当于100%浓度水平)的供试品,用至少测定6份样品的结果进行评价;或设计*此表源自AOAC《Guidelines for Single Laboratory Validation of Chemical Methods for Dietary Supplements and Botanicals》二三、精密度精密度系指在规定的测定条件下,同一份均匀供试品,经多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
2023年版《中国药典》通则调整—9101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蓝色字体表示新增内容,红色字体表示删减内容)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analytical method validation)的目的是证明采用建立的方法适合于相应检测要求。
在建立药品质量标准时,分析方法需经验证;在药品生产工艺变更、制剂的组分变更、原分析方法进行修订时,则质量标准分析方法也需进行验证。
在建立药品质量标准、变更药品生产工艺或制剂组分、修订原分析方法时,需对分析方法进行验证。
方法验证的理由、过程和结果均应记载在药品质量标准起草说明或修订说明中。
生物制品质量控制中采用的方法包括理化分析方法和生物学测定方法,其中理化分析方法的验证原则与化学药品基本相同,所以可参照本指导原则进行,但在进行具体验证时还需要结合生物制品的特点考虑;相对于理化分析方法而言,生物学测定方法存在更多的影响因素,因此本指导原则不涉及生物学测定方法验证的内容。
验证的分析项目有:鉴别试验、限量或定量检查、原料药或制剂中有效成分含量测定,以及制剂中其他成分(如防腐剂等,中药中其他残留物、添加剂等)的测定。
药品溶出度、释放度等检查中,其溶出量等的测定方法也应进行必要验证。
鉴别试验、杂质测定(限度或定量分析)、含量测定和特性参数(如:药物溶出度、释放度等)。
验证的指标有:专属性、准确度、精密度(包括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和重现性)、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线性、范围和耐用性。
在分析方法验证中,须用标准物质进行试验。
由于分析方法具有各自的特点,并随分析对象而变化,因此需要视具体情况拟订验证的指标。
表 1 中列出的分析项目和相应的验证指标可供参考。
表 1 检验项目和验证指标项目杂质测定鉴别定量限度+-含量测定及溶校正因子指标专属性① 出量测定+++-+++准确度精密度++①③ +--+++-+重复性中间精密度--+--++①③ +-③② +--++-专属性② 检测限定量限线性范围耐用性--++++--+++++++① 已有重现性验证,不需验证中间精密度。
方法学验证指导原则
欢迎共阅一、准确度准确度系指采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一般用回收率(%)表示。
准确度应在规定的范围内测定。
1.化学药含量测定方法的准确度原料药采用对照品进行测定,或用本法所得结果与已知准确度的另一个方法测定的结果进行比较。
制剂可在处方量空白辅料中,加入已知量被测物对照品进回收率:%= (C - A ) /S X 100%式中:A为供试品所含被测成分量;B 为加入对照品量;C 为实测值。
4.校正因子的准确度对色谱方法而言,绝对(或定量)校正因子是指单位面积的色谱峰代表的待测物质的量。
待测定物质与所选定的参照物质的绝对校正因子之比,即为相对校正因子。
相对校正因子计算法常应用于化学药有关物质的测定、中药材及其复方制剂中多指标成分的测定。
校正因子的表示方法很多,本指导原则中的校正因子是指气相色谱法和髙效液相色谱法中的相对重量校正因子。
相对校正因子可采用替代物(对照品)和被替代物(待测物)标准曲线斜比值进行比较获得;采用紫外吸收检测器时,可将替代物(对照品)和被替代物(待测物)在规定波长和溶剂条件下的吸收系数比值进行比较,计算获得。
5.数据要求在规定范围内,取同一浓度(相当于100%浓度水平)的供试品,用至少测不同时间由不同分析人员用不同设备测定结果之间的精密度,称为中间精密度;在不同实验室由不同分析人员测定结果之间的精密度,称为重现性。
含量测定和杂质的定量测定应考察方法的精密度。
1.重复性在规定范围内,取同一浓度(相当于100%浓度水平的供试品,用至少测定6份的结果进行评价;或设计3种不同浓度,每种浓度分别制备3份供试品溶液进行测定,用9份样品的测定结果进行评价。
采用9份测定结果进行评价时,对于化学药,一般中间浓度加入量与所取供试品中待测定成分量之比控制在1 : 1左右,建议髙、中、低浓度对照品加入量与所取供试品中待测定成分量之比控制在1.2 : 1,1 : 1,0.8 : 1左右,对于中药,一般中间浓度加入量与所取供试品中待测定成分量之比控制在1 : 1左右,建议高、中、低浓度对照品加入量与所取供试品中待测定成分量之比控制在 1.5 : 1, 1 : 1,0.5 : 1 左右。
药品质量标准方法学验证
分析方法的验证
需验证的分析项目有:鉴别试验,杂质定 量检查或限度检查,原料药或制剂中有效 成分含量测定,以及制剂中的其他成分 (如防腐剂等)的测定。药品溶出度、释 放度等功能检查中,其溶出量等的测试方 法也应作必要验证。
分析方法的验证
• 验证内容有:准确度、精密度(包括重复性、中 间精密度和重现性)、专属性、检测限、定量限、 线性、范围和耐用性。视具体方法拟订验证的内 容。附表中列出的分析项目和相应的验证内容可 供参考。
分析方法的验证
3.重现性 法定标准采用的分析方法将被,应进行重现性试验, 例如,建立药典分析方法时,通过协同检验得出重 现性结果。协同检验的目的、过程和重现性结果均 应记载在起草说明中。应注意重现性试验用的样品 本身的质量均匀性和贮存运输中的环境影响因素, 以免影响重现性结果。 4.数据要求 均应报告标准偏差、相对标准偏差和可信限。
应在规定的范围内测定线性关系。可用一贮备液经精密稀释, 或分别精密称样,制备一系列供试样品的方法进行测定,至 少制备5份供试样品。以测得的响应信号作为被测物浓度的 函数作图,观察是否呈线性,再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回归。 必要时,响应信号可经数学转换,再进行线性回归计算。
分析方法的验证
数据要求:应列出回归方程、相关系数和线 性图。 (意见:“线性”、“范围”中,如测定方 法用于溶出(释放)曲线考察时,是否规定 样品浓度的范围应涵盖整条曲线。)
分析方法的验证
在杂质或降解产物不能获得的情况下,可将含有杂质或降解 产物的试样进行测定,与另一个经验证了的或药典方法比较 结果。用强光照射,高温,高湿,酸、碱水解或氧化的方法 进行加速破坏,以研究可能的降解产物和降解途径。含量测 定方法应比对二法的结果,杂质检查应比对检出的杂质个数, 必要时可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和质谱检测,进行峰纯度检查。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分析方法验证的内容
•准确度:指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一般以回 收率(%)表示。准确度应在规定的范围内建立。
•精密度:指在规定的测试条件下,同一个均匀供试品,经多次取样测定所 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精密度一般用偏差、标准偏差或相对标准偏差表 示。
1、建立药品质量标准; 2、药品生产工艺变更; 3、制剂的组分变更; 4、对原分析方法进行修订时。 方法验证理由、过程和结果均应记载在药品标准
起草说明或修订说明中。
分析方法验证的项目
鉴别试验, 杂质定量或限度检查(仪器或非仪器检测方法), 原料药或制剂中有效成分含量测定, 制剂中其他成分(如防腐剂等)的测定。 药品溶出度、释放度等检查中溶出量等测试方法。
•重复性:在相同条件下,由同一个分析人员测定所得结果的精密度称
•中间精密度:在同一个实验室,不同时间由不同分析人员用不同设备 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重现性:在不同实验室由不同分析人员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专属性:指在其他成分(如杂质、降解产物、辅料等)可能存在下,采用 的方法能正确测定出被测物的特性。如方法不够专属,应采用多个方法予 以补充 ,以获得对待测物质所需的分离能力。
范围:指能达到一定精密度、准确度和线性,测试方法适用的高 低限浓度或量的区间。范围应根据分析方法的具体应用和线性、准 确度、精密度结果和要求确定。
耐用性:指在测定条件有小的变动时,测定结果不受影响的承受 程度,为把方法用于常规检验提供依据。开始研究分析方法时就应 考虑其耐用性。如果测试条件要求苛刻,则应在方法中写明。
药物分析的方法学验证所要做到的事项
药物分析的方法学验证所要做到的事项药物分析的方法学验证所要做到的事项(一)新药申报时,药品质量标准中分析方法必须验证;药物生产工艺变更、制剂的组分变更、原分析方法进行修订时,则质量标准分析方法必须进行验证。
分析方法验证不完善是常见的问题。
药物分析检验时药品生产的GMP的药物分析的方法学验证,是保证药物分析结果准确性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实现药物分析检测GMP的必然要素。
构成药物分析中的检测方法验证,这要涉及到以下些方面的内容:1、分析方法验证成功的前提条件:(1)仪器已经确认、校正并在有效期内。
(2)经过培训的人员。
(3)可靠稳定的对照品。
(4)可靠稳定的实验试剂。
(5)确认受试溶液的稳定性,在规定时间内无降解。
2、分析方法学验证所要求验证的内容:(1)含量的测定。
(2)杂质的含量测定。
(3)药物的定性鉴定。
(4)药物的含量均匀度测定。
(5)药物的微生物检测。
(6)药物的细菌内毒素的检测。
验证内容:准确度:准确度是指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用百分回收率表示。
测定回收率R(recovery)的具体方法可采用加样回收试验法来进行测定。
加样回收试验已准确测定药物含量P的真实样品+已知量A的对照品(或标准品)测定,测定值为M。
数据要求:规定的范围内,至少用9次测定结果评价,如制备高、中、低三个不同浓度样品各测三次。
精密度:(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和重现性精密度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同一个均匀样品,经多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
用偏差(d)、标准偏差(SD)、相对标准偏差(RSD)(变异系数,CV)表示。
(1)重复性(repeatability:在相同条件下,由同一个分析人员测定所得结果的精密度;在规定的范围内,至少用9次测定结果评价,如制备三个不同浓度样品各测三次或把被测物浓度当作100%,至少测6次进行评价。
(2)中间精密度同一实验室,不同时间由不同分析人员用不同设备所得结果的精密度。
药物分析的方法学验证中必做事项讲解
药物分析的方法学验证中必做事项讲解一、药物分析的方法学验证所要做到的事项新药申报时,药品质量标准中分析方法必须验证;药物生产工艺变更、制剂的组分变更、原分析方法进行修订时,则质量标准分析方法必须进行验证;药物分析检验时药品生产的GMP的药物分析的方法学验证,是保证药物分析结果准确性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实现药物分析检测GMP的必然要素。
构成药物分析中的检测方法验证,这要涉及到以下些方面的内容:1、分析方法验证成功的前提条件:(1)仪器已经确认、校正并在有效期内(2)经过培训的人员(3)可靠稳定的对照品(4)可靠稳定的实验试剂(5)确认受试溶液的稳定性,在规定时间内无降解。
2、分析方法学验证所要求验证的内容:(1)含量的测定(2)杂质的含量测定(3)药物的定性鉴定(4)药物的含量均匀度测定(5)药物的微生物检测(6)药物的细菌内毒素的检测验证内容:准确度:准确度是指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用百分回收率表示。
测定回收率R(recovery)的具体方法可采用加样回收试验法来进行测定。
加样回收试验已准确测定药物含量P的真实样品+已知量A的对照品(或标准品)测定,测定值为M。
数据要求:规定的范围内,至少用9次测定结果评价,如制备高、中、低三个不同浓度样品各测三次精密度:(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和重现性精密度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同一个均匀样品,经多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
用偏差(d)、标准偏差(SD)、相对标准偏差(RSD)(变异系数,CV)表示。
(1)重复性(repeatability):在相同条件下,由同一个分析人员测定所得结果的精密度;在规定的范围内,至少用9次测定结果评价,如制备三个不同浓度样品各测三次或把被测物浓度当作100%,至少测6次进行评价(2)中间精密度同一实验室,不同时间由不同分析人员用不同设备所得结果的精密度(3)重现性(reproducibility)不同实验室,不同分析人员测定结果的精密度(4)数据要求:需报告SD,RSD和可信限。
9101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
9101 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analytical method validation)的目的是证明采用建立的方法适合于相应检测要求。
在建立药品质量标准时,分析方法需经验证;在药品生产工艺变更、制剂的组分变更、原分析方法进行修订时,则质量标准分析方法也需进行验证。
在建立药品质量标准、变更药品生产工艺或制剂组分、修订原分析方法时,需对分析方法进行①已有重现性验证,不需验证中间精密度。
②如一种方法不够专属,可用其他分析方法予以补充。
③视具体情况予以验证。
一二、准确度准确度系指采用该所建立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比值接近的程度,一般用回收率(%)表示。
准确度应在规定的线性范围内测定试验。
准确度也可由所测定的精密度、线性和专属性推算出来。
1.化学药含量测定方法的准确度原料药采用对照品可用已知纯度的对照品或供试品进行测定,或用本法所得所测定结果与已知准确度的另一个方法测定的结果进行比较。
制剂可在处方量空白辅料中,加入已知量被测物对照品进行测定。
如不能得到制剂辅料的全部组分,可向待测制剂中加入已知量的被测物进行测定,或用所建立方法的测定结果与已知准确度的另一种个方法测定结果进行比较。
准确度也可由所测定的精密度、线性和专属性推算出来。
对色谱方法而言,绝对(或定量)校正因子是指单位面积的色谱峰代表的待测物质的量。
待测定物质与所选定的参照物质的绝对校正因子之比,即为相对校正因子。
相对校正因子计算法常应用于化学药有关物质的测定、中药材及其复方制剂中多指标成分的测定。
校正因子的表示方法很多,本指导原则中的校正因子是指气相色谱法和髙效液相色谱法中的相对重量校正因子。
相对校正因子可采用替代物(对照品)和被替代物(待测物)标准曲线斜率比值进行比较获得;采用紫外吸收检测器时,可将替代物(对照品)和被替代物(待测物)在规定波长和溶剂条件下的吸收系数比值进行比较,计算获得。
54. 数据要求在规定范围内,取同一浓度(相当于100%浓度水平)的供试品,用至少测定6份样品的结果进行评价;或设计*此表源自AOAC《Guidelines for Single Laboratory Validation of Chemical Methods for Dietary Supplements and Botanicals》二三、精密度精密度系指在规定的测定条件下,同一份均匀供试品,经多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
必读的方法学验证总结
必读的方法学验证总结新药申报时,药品质量标准中分析方法必须验证;药物生产工艺变更、制剂的组分变更、原分析方法进行修订时,则质量标准分析方法必须进行验证。
一、分析方法学验证事项药物分析检验时药品生产的GMP的药物分析的方法学验证,是保证药物分析结果准确性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实现药物分析检测GMP的必然要素。
构成药物分析中的检测方法验证,这要涉及到以下些方面的内容:1、分析方法验证成功的前提条件:(1)仪器已经确认、校正并在有效期内(2)经过培训的人员(3)可靠稳定的对照品(4)可靠稳定的实验试剂(5)确认受试溶液的稳定性,在规定时间内无降解。
2、分析方法学验证所要求验证的内容:(1)含量的测定(2)杂质的含量测定(3)药物的定性鉴定(4)药物的含量均匀度测定(5)药物的微生物检测(6)药物的细菌内毒素的检测验证内容准确度:准确度是指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用百分回收率表示。
测定回收率R(recovery)的具体方法可采用加样回收试验法来进行测定。
加样回收试验已准确测定药物含量P的真实样品+已知量A的对照品(或标准品)测定,测定值为M。
数据要求:规定的范围内,至少用9次测定结果评价,如制备高、中、低三个不同浓度样品各测三次。
精密度:(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和重现性精密度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同一个均匀样品,经多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
用偏差(d)、标准偏差(SD)、相对标准偏差(RSD)(变异系数,CV)表示。
(1)重复性(repeatability):在相同条件下,由同一个分析人员测定所得结果的精密度;在规定的范围内,至少用9次测定结果评价,如制备三个不同浓度样品各测三次或把被测物浓度当作100%,至少测6次进行评价。
(2)中间精密度同一实验室,不同时间由不同分析人员用不同设备所得结果的精密度。
(3)重现性(reproducibility)不同实验室,不同分析人员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药物分析的方法学验证
药物分析的方法学验证一、药物分析的方法学验证所要做到的事项新药申报时,药品质量标准中分析方法必须验证;药物生产工艺变更、制剂的组分变更、原分析方法进行修订时,则质量标准分析方法必须进行验证;药物分析检验时药品生产的GMP的药物分析的方法学验证,是保证药物分析结果准确性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实现药物分析检测GMP的必然要素。
构成药物分析中的检测方法验证,这要涉及到以下些方面的内容:1、分析方法验证成功的前提条件:(1)仪器已经确认、校正并在有效期内(2)经过培训的人员(3)可靠稳定的对照品(4)可靠稳定的实验试剂(5)确认受试溶液的稳定性,在规定时间内无降解。
2、分析方法学验证所要求验证的内容:(1)含量的测定(2)杂质的含量测定(3)药物的定性鉴定(4)药物的含量均匀度测定(5)药物的微生物检测(6)药物的细菌内毒素的检测二、验证内容:1、准确度:准确度是指用该方法测定的结果与真实值或参考值接近的程度,用百分回收率表示。
测定回收率R(recovery)的具体方法可采用加样回收试验法来进行测定。
加样回收试验已准确测定药物含量P的真实样品+已知量A的对照品(或标准品)测定,测定值为M。
数据要求:规定的范围内,至少用9次测定结果评价,如制备高、中、低三个不同浓度样品各测三次2、精密度:(重复性、中间精密度和重现性精密度是指在规定条件下,同一个均匀样品,经多次取样测定所得结果之间的接近程度。
用偏差(d)、标准偏差(SD)、相对标准偏差(RSD)(变异系数,CV)表示。
(1)重复性(repeatability):在相同条件下,由同一个分析人员测定所得结果的精密度;在规定的范围内,至少用9次测定结果评价,如制备三个不同浓度样品各测三次或把被测物浓度当作100%,至少测6次进行评价(2)中间精密度同一实验室,不同时间由不同分析人员用不同设备所得结果的精密度(3)重现性(reproducibility)不同实验室,不同分析人员测定结果的精密度(4)数据要求:需报告SD,RSD和可信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流速,波动范围在50%以内
耐用性研究 流动相组成,调整限度适用于流动相中的小组份,调整 范围在30%以内,但总调整比例在10%以内。 色谱柱,不能改变固定相填料类型,采用三根不同品牌 长度的色谱柱进行比较,如果规定色谱柱类型,则需要三个
批号的色谱柱进行比较。
检测波长和进样量 验证时不需要变动。如果灵敏度不符合要求,则增大进 样量。
检测限和定量限 以信噪比来控制,LOD为3~6,LOQ为8~15。同时要 求:LOQ溶液进样6针,峰面积RSD在5%以下,保留时间在 2%以下。
溶液的稳定性 考察时间应与测定周期一致,一般在8小时以上。室温 或控温或避光条件下进样测定,以主要杂质及总杂质峰面积 变化作为控制指标。接受标准:主成分的含量变化的绝对值 应不大于2.0%,杂质总量的绝对值在0.1%以内,并不得出
现新的大于报告限度的杂质。如果样品不稳定,则需注明立
即进样或规定放臵时间。
校正因子 方法有单点计算法、斜率计算法,常用后一种,0.9~ 1.1可采用自身对照法测定(实际工作中可放宽至0.8~1.2)
耐用性研究 流动相pH值,水相缓冲液的pH波动范围为0.2 缓冲液的浓%以内 柱温,波动范围在10度以内
对于原料药来说,需要考察粗品、中间体、降解产物及
其他特定杂质与主峰的分离情况。
精密度 重复性:主要考察杂质情况,无已知杂质情况下,以典 型杂质及杂质总量作为控制指标,一般作5份,RSD在10%以 下;如有已知可获的杂质,则采用加入法(0.1%),考察已 知杂质含量的RSD。
回收率 回收率 主要针对已知杂质的情况。浓度选择为LOQ、 限度、1.5或2倍限度浓度,回收率要求为 LOQ为70%~130 %,其他两个浓度为80%~120%,9份RSD为10%以下。
1、有关物质方法学验证要求
2、含量测定方法学验证要求
检测波长及流动相的确定 对仿制药来说,主要是各国药典标准的比对,参照。检 测波长一般需要紫外扫描后确定,流动相的选择需要各个标
准比对后确定(即药审中心要求的标准的溯源)。需要注意
的是如果原料药中有新的工艺杂质和副产物,需要考察现有 标准的适用性。 对无现成质量标准的新药来说,一般参考同系物质量标 准,同时根据产品自身情况进行适当调整。
系统适用性 一般设定分离度、理论板数、拖尾因子及对照品RSD作为系统 适用性控制指标。
分离度,一般以杂质与主成分之间分离情况作为指标,杂质
浓度为限度浓度(如1%),主成分浓度为测定浓度,常为2.0或 符合规定(1.5);理论板数一般为3000左右;拖尾因子常控制在
0.8~1.2之间;有时会采用五份较低浓度的对照品溶液(如1%)
对标准差应在2%以内。
系统适用性 分离度、理论板数参考有关物质,一般用对照品溶液进 样5针,以峰面积RSD确认,在2%以内
重复性 配制6份相同浓度的供试品溶液,由一个分析人员在尽 可能相同的条件下进行测定供试品溶液含量,接受标准RSD 小于2%。 日间精密度,两个分析人员使用不同的仪器独立测定6
份相同浓度的供试品溶液,n=12,RSD在2%以内。
回收率 回收率 主要针对已知杂质的情况。浓度选择为LOQ、 限度、1.5或2倍限度浓度,回收率要求为 LOQ为70%~130 %,其他两个浓度为80%~120%,9份RSD为10%以下。
线性 主要针对已知杂质的情况。浓度选择为LOQ、限度、1.2 倍限度浓度,5个点以上。要求:线性相关系数在0.99以上, Y轴截距在100%响应值的25%以内,响应因子的相对偏差在 10%以内。
峰面积的RSD作为控制指标,一般为2%(5%或10%),主峰保 留时间的相对偏差不得过1.0%。
专属性 破坏试验:酸、碱、氧、热、光破坏,程度以主峰在70 %以上为佳,酸碱浓度最大为3mol/l。如制剂,则同时进行 辅料破坏比较,应不干扰主峰的测定,主峰纯度应符合要求。 空白溶剂及空白辅料无干扰。
回收率 配制浓度为80%、100%和120%的供试品溶液各3份, 分别测定含量,将实测值与理论值比较,计算回收率。各个 浓度下平均回收率均在98.0~102.0%之内,9份回收率RSD 在2%以内。
线性 在80%~120%范围内(日常检验中可扩充至50%~150 %)配制不少于5个浓度的样品,分别测定其主峰面积,以 浓度对峰面积建立方程,进行线性回归。回归系数不得小于 0.998,Y轴截距应在100%响应值的2%以内,响应因子的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