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庸调和(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庸调和(五)
中医学或说中国哲学的“中庸调和”思维与西方的“关系思维”有一定的结合点。但笔者不愿意用这种方式来比附甚至论证国学的“中庸调和”,这里只对关系思维作一简单介绍。
所渭关系思维,是指把存在预设为动态关系、存在者预设为潜在因素在关系中的显象,并以此为前提诠释一切的思维,或日“以关系的眼光看待一切”的思维。马克思的辩证法、怀德海的过程哲学、现象学、结构主义等,采取的是典型的关系思维。我国哲学界亦有许多人自觉运用和大力倡导关系思维。张世英先生对“澄明”的诠释、李德顺教授的“关系说”、罗嘉昌研究员的“关系实在论”,以及美籍华人唐力权先生的“权能场有”思想,使用的是典型的关系思维。关系思维有如下典型特点:其一,事物不是孤立的、由固有质构成的实体,而是多种潜在因素缘起、显现的结果。每一存有者都以他物为根据,是一系列潜在因素结合生成的。“现象、实在和存有被限定在一组本质上不可分离的关系结构中”①。其二,生成论与过程思维。其三,存在不只是现实的,更是逻辑的、可能的(例如在维特根斯坦看来,现实世界背后有一个深远广
大得多的“不可说”的神秘世界)。此外,实体思维、关系思维、实践思维在某种程度上,具备渐进之动态关系。本文不赘述。
现代免疫学、生态学、系统科学研究表明,与人有关的任何致病因子都不是孤立的,疾病的复杂性远远超出了原有的视野,所占比重越来越大的是各种“失调”性疾病。如此,如何协调各种关系,使之平衡,就非常接近中医哲学的中庸调和思维。中医治病在于调整阴阳,西医治病在于消除病原;中医考虑的是帮助恢复宏观的人的阴阳平和状态,西医考虑的是如何消灭微观的病毒病菌。中医学在“调和阴阳,以平为期”的治疗原则指导下,在几千年的医疗实践中取得了令人信服的疗效,留下了大量宝贵的医学财富。这些宝贵的财富要求我们既要重视传承,又要综合创新。但笔者认为,再搞创新,也不要把国学之“中庸调和”诠释成西学之搞“关系”。古董自有古董之价值,何必非要撒上洋香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