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理常规
精神科护理核心制度
![精神科护理核心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5d610bcb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ee.png)
• (三)保持病房整齐、舒适、平静、安全,防止噪音,做 到走路轻、关门轻、操作轻、说话轻。
精神科护理核心制度
第2页
病房管理制度
• (四)统一病房陈设,室内物品和床位应摆放整齐,固定 位置,未经护士长同意不得任意搬动。
• (五)工作人员应恪守劳动纪律,坚守岗位。工作时间内 必须按要求着装。病房内不准吸烟,工作时间不聊天、不 闲坐、不做私事。治疗室、护士站不得存放私人物品。标 准上,工作时间不接私人电话。
• (五)使用药品前要检验药瓶标签上药名、失效期、批号 和药品质量,不符合要求者不得使用。摆药后须经两人查 对后再执行。
• (六)抽取各种血标本在注入容器前,应再次查对标签上 各项内容,确保无误。
精神科护理核心制度
第18页
查对制度
(七)手术查对制度
(八)供给室查对制度。
精神科护理核心制度
第19页
给药制度
• (六)值班者在交班前除完成本班各项工作外,需整理好 所用物品,保持治疗室、护士站清洁,并为下一班做好必 要准备。
精神科护理核心制度
第15页
护理交接班制度
• 七)交班内容。患者心理情况、病情改变、当日或次日手 术患者及特殊检验患者准备工作及注意事项。当日患者总 数、新入院、出院、手术、分娩、病危、死亡、转科(院) 等及抢救药品器械、特殊治疗和特殊标本留取等。
• (八)交班方。1、文字交接:每班书写护理统计单,进 行交班。2、床头交接:与接班者共同巡视病房,重点交 接危重及大手术患者、老年患者、小儿患者及特殊心理情 况患者。3、口头交接:普通患者采取口头交接。
精神科护理核心制度
第16页
查对制度
• (一)处理医嘱、转抄服药卡、注射卡、护理单等时,必 须认真查对患者床号、姓名,执行医嘱时应注明时间并签 字。医嘱要班班查对,天天总查对。每七天大查对一次, 护士长参加并署名。每次查对后进行登记,参加查对者署 名。
精神科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内容
![精神科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d2f53846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20.png)
精神科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内容
精神科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包括以下内容:
1.监测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体温等生命体征的定期监测,以便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提供安全环境:为病人提供安全、宁静的环境,防止自残或伤害行为发生。
3.监测精神状态:观察病人的意识状态、情绪波动、思维内容等,及时发现异常,并与医生沟通。
4.药物管理:按照医嘱给予药物治疗,注意药物剂量和时间的准确性,防止药物过量或漏服。
5.定期评估:对病人进行周期性的评估,了解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计划。
6.饮食管理:提供合适的饮食,根据病人的需求和饮食偏好进行个性化的饮食安排。
7.心理支持:与病人进行积极的交流,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帮助病人克服精神压力。
8.日常护理:包括病人的个人卫生、营养饮食、床位整理等。
9.协助治疗:配合医生和其他医护人员的治疗工作,如安排心
理治疗、康复训练等。
10.预防并发症:注意病人的身体和精神状况,及时发现并处
理并发症的风险。
11.家属教育和支持:向家属提供病情解释、护理建议等信息,给予他们心理和情感上的支持。
请注意,精神科危重病人的护理工作需要专业的护理团队进行,以上内容仅为一般常规,具体护理措施还需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制定。
精神科护理的常规-2014
![精神科护理的常规-2014](https://img.taocdn.com/s3/m/3985598d6137ee06eff918d0.png)
精神科护理常规成都市德康医院成都市精神病院精神科护理常规成都市德康医院成都市精神病员二0一四年四月目录精神科一般护理常规精神科安全护理常规患者饮食护理常规患者心理护理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护理常规多参数无抽搐电休克治疗护理常规精神科康复训练护理常规患者出院护理常规兴奋躁动状态患者护理常规木僵状态患者护理常规癫痫持续状态患者护理常规消极患者护理常规冲动患者护理常规外走患者护理常规拒食患者护理常规进食障碍患者护理常规睡眠障碍患者护理常规痴呆患者护理常规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精神障碍患者护理常规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常规心境障碍患者护理常规神经症患者护理常规应激相关障碍患者护理常规人格障碍患者护理常规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护理常规儿童孤独症患者护理常规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患者护理常规青少年品行障碍患者护理常规儿童少年期情绪障碍患者护理常规精神科一般护理常规一、新入院护理1.礼貌接待,根据病情和家属要求安排床位。
检查患者随身携带的物品及日常生活用品的准备情况。
对患者进行卫生处理,更换病员服,检查躯体情况,佩戴身份识别腕带。
2.介绍医院情况、住院规则、探视制度、安全管理要求等。
3.填写体温单、床位卡、饮食通知单。
4.入院前3日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各4次,3日后变更为2次。
血压入院前3日每日测量1次,3日后变更为每周1次。
特殊情况遵照医嘱执行。
5.入院前3日每日进行护理记录,班班病情交接,3日后变更为一般记录、交接,病情有特殊变化随时记录、交接。
6.常规化验检查3日内完成,各类辅助检查一周内完成,心电图检查24小时内完成,特殊情况遵医嘱执行。
二、对病情突然变化者应报告医生,并做好详细交接班1.精神症状突然变化:如出现严重药物副反应、自伤和冲动行为等。
2.体温:≥37.5℃以上需连续监测至恢复正常3日后改为常规测量(37.5℃-37.9℃每日测3次,38.0℃-38.9℃每日测4次,≥39℃每日测6次),在体温单上记录并详细交班。
精神科疾病护理常规内容
![精神科疾病护理常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f8d599c8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7e.png)
精神科疾病护理常规内容1. 引言1.1 疾病概述精神科疾病是指一类以异常情绪、行为和认知功能为主要特征的疾病。
常见的精神科疾病包括抑郁症、焦虑症、精神分裂症、躁狂症等。
这些疾病会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甚至导致社会功能下降和自杀行为。
精神科疾病的病因复杂多样,既包括遗传因素,也包括环境因素和心理因素。
患者常表现为情绪低落、情绪波动大、感觉异常、思维混乱等症状。
疾病的发生往往需要长期的治疗和康复,同时也需要家庭和社会的支持与帮助。
精神科疾病的治疗和护理是一个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需要医护人员有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
通过合理的药物管理、心理支持和病人安全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疾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进行护理工作时,还需要注意评估护理效果,及时调整护理措施,确保患者的身心健康。
1.2 护理概念护理是指在精神科护理中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心健康照顾和护理。
护理概念是指在精神科疾病护理中,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病情特点,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在护理过程中通过各种护理技术和方法,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护理。
护理概念强调的是对患者的全面关注和照顾,包括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需求。
在精神科疾病护理中,护理概念的核心是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的需求和感受,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护理概念还强调护理人员应该具备专业的护理知识和技能,能够有效地与患者沟通和交流,建立良好的护理关系,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
在精神科疾病护理中,护理概念的实施是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是保障患者安全和健康的基础。
2. 正文2.1 疾病的常见症状精神科疾病包括多种不同类型的疾病,每种疾病都有其特定的表现和症状。
常见的精神科疾病及其常见症状如下:1. 抑郁症:抑郁症患者常出现情绪低落、消沉、对生活失去兴趣、睡眠障碍、食欲变化等症状。
2. 焦虑症:焦虑症患者常表现为持续不安、紧张、恐惧感、焦虑症状包括心悸、呼吸困难、手脚发冷等。
精神科护理常规PPT课件
![精神科护理常规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60f0138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a9.png)
自杀预防策略和措施
社会支持 加强与家属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患者的心理状况。
鼓励患者参加社交活动,建立良好的社交网络。
自杀预防策略和措施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病情需要,合理使用抗抑郁药、抗精神 病药等药物。
密切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
THANKS
信心增强。
案例二
患者因焦虑症不敢独自外出,通 过人本主义疗法提供情感支持和 自我探索空间,患者逐渐克服恐
惧,恢复正常生活。
案例三
患者因人际关系紧张导致情绪问 题,通过家庭治疗改善家庭互动 模式,增进亲子沟通和理解,患 者情绪得到缓解,家庭关系得到
改善。
06
精神科护理中的危机干预 与自杀预防
危机干预的概念和原则
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 ,确保及时、有效地 处理自杀事件。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 提高识别和处理自杀 风险的能力。
自杀预防策略和措施
心理干预 提供心理支持,帮助患者缓解情绪困扰。
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治疗方法,帮助患者改变不良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自杀预防策略和措施
环境改善 创造安全、舒适的治疗环境,减少患者自伤或伤人的可能性。
治疗性沟通技能
建立良好护患关系
运用沟通技巧与患者建立 信任关系,提高治疗依从 性。
有效倾听与反馈
耐心倾听患者诉求,给予 积极反馈,增强患者自信 心和安全感。
引导正向情绪表达
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感受, 引导其以积极、乐观的态 度面对疾病。
04
精神疾病患者药物治疗与 护理
药物治疗原则及注意事项
药物治疗原则
问,消除顾虑。
督促患者按时按量服药
精神科护理常规ppt课件pptx
![精神科护理常规ppt课件pptx](https://img.taocdn.com/s3/m/22bfa4f4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8a.png)
需要具备专业的精神科护理知识和技能。
情感支持重要
安全管理要求高
精神疾病患者常伴有情感障碍,需要护士 提供情感支持。
精神疾病患者可能存在自伤、伤人等风险, 安全管理至关重要。
精神科护理的重要性
促进患者精神健康恢复
通过专业的护理手段,帮助患者缓解 症状,恢复社会功能。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专业化发展
01
精神科护理逐渐从普通护理中独立出来,形成专业化的护理团
队和知识体系。
人文关怀的强调
02
在关注患者生物治疗的同时,越来越重视患者的心理、社会和
环境因素,强调人文关怀在精神科护理中的重要性。
多元化治疗手段的应用
03
除了药物治疗外,心理治疗、物理治疗等多元化治疗手段在精
神科护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社区化服务
将精神科护理服务延伸至社区,为患者提供更为 便捷、连续的护理服务。
THANKS
感谢观看
协助患者进行各项检查和治疗 ,提供必要的护理支持。
心理治疗与护理支持
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和问题,提供个 性化的心理护理。
鼓励患者表达情感,倾听患者的诉说 ,给予关心和支持。
协助患者进行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 疗法、家庭治疗等。
05
精神科护理中的特殊问题处理
暴力行为的预防与处理
暴力行为评估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 病史、精神状况、行为表现等 ,以确定暴力行为的风险等级
康复。
社交互动
患者需要与他人建立联系和互动, 以缓解孤独感和增进社会适应能力 。
职业康复
患者需要在病情稳定后重返社会, 进行职业康复和技能培训,以提高 生活质量和自信心。
精神科疾病护理常规内容
![精神科疾病护理常规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57a2d090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57.png)
精神科疾病护理常规内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精神科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类型,包括焦虑症、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多种类型。
在护理精神科疾病患者时,需要遵循一定的护理常规,以确保患者得到有效的治疗和照顾。
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精神科疾病护理的常规内容。
建立良好的护理环境是精神科疾病护理的基础。
护理环境应该是安静、整洁、明亮的,同时要保持患者的隐私和尊严。
护士们应该与患者建立起信任和亲和力,以便更好地进行护理工作。
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病情特点是进行精神科疾病护理的重要步骤。
护士应该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和治疗情况,从而能够更好地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定期进行心理评估和观察是精神科疾病护理的重要内容。
护士可以通过与患者谈话、观察其行为和情绪等方式,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从而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保持患者的良好生活习惯也是精神科疾病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包括规律作息、健康饮食、适量运动等方面的建议,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控制疾病,提高康复效果。
重视家庭支持和社会支持也是精神科疾病护理的重要内容。
护士应该与患者的家人和社会工作者密切合作,共同制定出更全面的护理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支持和关怀。
精神科疾病护理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制定出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以提供给患者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对精神科疾病护理有所帮助。
第二篇示例:精神科疾病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专业的护理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在精神科疾病的护理中,有一些常规内容是非常重要的,这些内容可以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照顾患者。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介绍精神科疾病护理的常规内容,希望对护理人员和患者有所帮助。
一、建立良好的护理环境在精神科疾病的护理中,提供一个良好的护理环境是非常重要的。
良好的护理环境可以帮助患者感到舒适和安全,有助于他们尽快康复。
护理人员需要确保病房的整洁干净,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减少噪音和刺激等不利因素。
精神科护理工作内容
![精神科护理工作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424d24a86bd97f192279e9fd.png)
或专人喂饭。 ✓ 暴饮暴食者,适当控制其食量,逐步改进不良的进食习惯
喂食的要求
• 体位:尽量取坐位,卧床患者抬高床头45° • 先稀后干 • 温度适宜 • 速度要慢,检查口腔无残留时再喂下一勺。 • 观察患者进食时状态(面色、吞咽速度等) • 记录进食量并交班
保持个人卫生清洁。 ➢ 每周帮病人修剪指趾甲一次。定期带病人洗澡,更换衣裤
及床单 ➢ 卫生冷暖护理:关心患者衣着,随季节、气温变化及时督
促或帮助病人增减衣物。 ➢ 女病人经期护理。
排泄护理
➢ 每天观察患者排泄情况,排尿困难或尿潴留者,诱导排尿, 无效时遵医嘱导尿。对三天无大便者,遵医嘱给缓泻剂或 灌肠,以解除便秘,预防肠梗阻、肠麻痹的发生,鼓励患 者多饮水,多食蔬菜水果,多活动,防止便秘。
• 对主观性失眠的患者,可在其入睡后用红笔在手背上做记 号,待醒后善意告知患者,以证明确实熟睡。
• 夜班护士统计病人的睡眠时间,对有睡眠障碍的病人,做 好记录与交班。
组织管理——分级管理
• 封闭病区病人实施分区域包干责任制管理(重症 区和康复区)
• 护士分为两组,各组配置相应资质和数量的护理 人员,实行领班负责制
训练,一般技能训练) • 就业技能训练 • 社交技能、沟通技巧等训练。 • 工娱疗法 • 心理康复
精神科护理工作内容
精神科护理工作
1
基础护理
2
精神病患者的组织管理
3
接触病人的方法与技巧
精神科基础护理
安全护理 日常生活护 理 饮食护理
睡眠护理
安全护理
• 熟记病人的相貌特征,掌握病情,有针对性防范。 • 与患者建立信赖关系,及时发现危险征兆。 • 严格执行护理常规与工作制度。 • 加强巡查严防意外。 • 加强安全管理。 • 患者的安全常识教育。 • 隔离保护。
精神科护理常规
![精神科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8a3b6f20453610661ed9f42d.png)
一. 精神科护理常规
1. 根据不同的病情和不同的治疗,分别按各项常规护理。
2. 工作人员应提高警惕,随时防止患者发生自伤、伤人、潜逃、毁物等意外事故。
3. 新入院患者入院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一次,以后改为每日一次只测量体温、脉搏,并将其绘制到体温单上,特殊情况除外或按医嘱执行。
4. 认真做好新入院患者的入院浴,更换病员衣服,查体有无外伤、压疮,并嘱家属留下患者毛巾、水杯、牙具等日常用品,严禁危险品、贵重物品带入病房。
5. 新入院患者各班连续三日交班和书写护理记录,病情有特殊变化例外。
6. 患者参加工娱疗外出,一定要清点人数,并一定要工作人员陪同,患者请假一定要家属接送。
7. 患者来往信件,必须经过医务人员同意后,方能交给患者或寄出。
8. 患者洗澡、洗发、剪指(趾)甲,每周一次,理发每月一次。
9. 床单、被罩每7~15天换一次,个别情况酌情处理,重患者随时更换。
精神科护理工作制度
![精神科护理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f0f482d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1b77821.png)
精神科护理工作制度精神科护理工作制度是为了规范和提高精神科护理工作质量而制定的一套规章制度。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工作目标、工作范围、工作流程、工作岗位职责以及工作评价体系。
一、工作目标精神科护理工作的目标是保障和提升精神病患者的身心健康,帮助其尽快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具体工作目标包括但不限于: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案、改善患者的行为和情绪状况、促进患者社交能力和自理能力的提升。
二、工作范围精神科护理工作范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患者的日常护理、药物管理、病情观察、心理支持和干预、家属教育、病历记录和医疗器械管理等。
具体而言,在日常护理工作中,护士要协助医生进行患者体检、巡视病房、记录生命体征以及协助患者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等。
三、工作流程在精神科护理工作中,需要有一套规范的工作流程。
例如,患者入院后,首先进行基本信息登记,并由护士进行初步护理评估。
之后,根据医生的要求,护士会负责给予患者相应的治疗,同时进行病情观察和记录。
在治疗过程中,护士还需及时向医生反馈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协助医生进行必要的调整。
最后,在患者出院前,护士还需对其进行评估,给予出院指导,并做好相关的出院准备工作。
四、工作岗位职责精神科护理工作中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职责。
以下是几个典型的工作岗位以及其职责要求:1. 护士长:负责精神科护理团队的管理和组织,制定工作计划和安排,监督护理工作质量。
2. 护士:负责具体的护理工作,包括患者日常护理、药物管理、病情观察和记录等。
3. 心理咨询师: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和咨询服务,协助患者解决情绪和心理问题。
4. 康复师:进行康复评估,设计和实施康复计划,帮助患者恢复社交和生活能力。
五、工作评价体系为了确保精神科护理工作的质量,需要建立完善的工作评价体系。
此体系可以包括护理工作的绩效评估、患者满意度调查、工作经验和技能的培训以及继续教育等。
通过不断的评价和提升,可以有效地改进工作中的不足并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精神科患者入院护理常规
![精神科患者入院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45c8a008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da.png)
精神科患者入院护理常规
(1)病区护士接到患者住院通知后,应立即准备好床单位及治疗用物。
(2)责任护士接待新入院患者,安排床铺,建病历,填写一览表卡片。
测体温(T)、脉搏(P)、呼吸(R)、血压(BP)及体重。
如有异常立即通知医生。
(3)指导患者家属向主管医生介绍病情。
(4)为患者更衣并进行安全检查,防止将危险物品带入病室。
同时检查有无躯体外伤和女患者月经情况。
(5)向合作患者介绍住院制度和病区环境,以及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病区主任、护士长,并告知患者在住院期间有需求可随时找护士等。
(6)及时进行卫生处置。
对躁动不合作的患者,可在24h内完成。
(7)进行入院护理评估,尤其是自杀、自伤、暴力行为、出走等危险行为的评估,并观察患者的精神症状、行为表现及躯体情况。
(8)责任护士向患者家属进行安全宣教,并讲解探视制度及要求。
精神科护理常规医学课件
![精神科护理常规医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54b0b4c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88.png)
精神科护理常规医学课件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精神健康问题日益受到广泛关注。
精神科护理作为一门重要的临床护理学科,其专业性和技术性要求越来越高。
为了提高精神科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本文将重点介绍精神科护理常规医学课件的内容,以期为精神科护理实践提供指导。
二、精神科护理概述1.精神科护理的定义:精神科护理是指在精神科领域,护理人员运用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全面的身心护理,以促进患者康复、提高生活质量的一门学科。
(1)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精神疾病患者存在认知、情感和行为方面的异常,护理过程中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维护患者的尊严和权益。
(2)护理工作的复杂性:精神疾病患者病情多变,护理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员具备较强的观察、评估、干预和沟通能力。
(3)护理措施的综合性:精神科护理涉及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康复训练等多方面内容,护理人员需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精神科护理的目标:精神科护理的目标包括:(1)维护患者的生命安全,预防意外事件的发生。
(2)改善患者的病情,促进康复。
(3)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社会适应。
(4)降低疾病复发率,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
三、精神科护理常规医学课件内容1.精神科护理评估:护理评估是精神科护理的基础,主要包括:(1)患者基本情况: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如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等。
(2)病情评估:评估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病程、治疗经过等。
(3)心理社会评估: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家庭背景、社会支持等。
(4)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评估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为制定护理计划提供依据。
2.精神科护理措施:护理措施是精神科护理的核心,主要包括:(1)药物治疗:遵医嘱给予患者药物治疗,观察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
(2)心理护理:运用心理护理技巧,帮助患者调整心态,增强治疗信心。
(3)康复训练:指导患者进行生活技能训练、社交技能训练等,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精神科常规护理操作流程
![精神科常规护理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6792f1ec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eb.png)
精神科常规护理操作流程Providing routine nursing care in a psychiatric setting involves a combination of medical,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support. It is crucial to create a safe and therapeutic environment for patients to promote their well-being and recovery. Regular nursing care operations include conducting thorough assessments, administering medications, implementing therapeutic interventions, and collaborating with the interdisciplinary team to ensure holistic care.在精神科护理中提供常规护理操作涉及医疗、心理和社会支持的综合。
为了促进患者的健康和康复,营造一个安全和治疗的环境至关重要。
常规护理操作包括进行全面评估,给药,实施治疗干预,并与跨学科团队合作,确保全面护理。
One of the essential components of routine psychiatric nursing care is conducting thorough assessments of each patient. This includes gathering information about the patient's mental health history, current symptoms, and any potential risk factors. Nurses must also assess the patient's overall well-being, including physical health, self-care abilities, and social support systems. Through comprehensiveassessments, nurses can develop individualized care plans that address each patient's unique needs.精神科常规护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评估每位患者。
精神科分级护理常规
![精神科分级护理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eaf6543510661ed9ad51f3d9.png)
精神科分级护理常规一. 特级护理(一)护理对象1.因各种药物中毒而导致意识障碍,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病人.2.因精神药物引起的严重副反应(如急性粒细胞减少,恶性症状群,严重药物过敏等),出现危重,危及生命者.3.各种严重外伤后自缢后复苏不全等.(二)护理要点1.专人重点护理,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瞳孔,意识情况,并每1-2小时记录于护理单上.2.准确迅速执行各种抢救治疗护理措施,并及时记录.每班书写护理记录一次,特殊病情变化随时记录.3.注意保持各种导管的通畅,措施落实.4.保持床铺整洁与保暖,做好口腔皮肤护理,对意识障碍,躁动不安病人应有预防护措施,防止烫伤与坠床.5.按时喂药,喂水,喂食,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准确记录出入量,出入量24小时总结,于次日上午7AM以同色线为标志二. 一级护理(一)护理对象1.有严重自伤自杀,冲动伤人,逃跑及剧烈兴奋躁动者.2.伴有严重躯体疾患,生活不能自理者.3.各种治疗,手术后需休息者.4.严重的症状性和器质性精神病患者.5.木僵病人6.司法鉴定病人.(二)护理要点1.专人重点护理,严格交接班,严密观察病情,严禁病人单独外出,病人的各种活动应始终在工作人员看护下进行.保证安全,防止跌倒或其他意外发生.2.置于易观察的病史内.3.传染病人必须隔离,防止交叉感染,并做好消毒隔离工作.4.经常检查病人有无受伤,是否收藏伤人或自伤的危险物品等.5.保持床铺干燥,平整,温暖,定时给便器.如有尿潴留,报告医生处理.6.按病情需要为卧床或保护约束的病人每2小时更换体位一次,必要时加垫汽圈,防止压疮发生.7.做好晨晚间生活护理(西口,脸,脚,会阴),夏季每日洗澡或擦澡一次,冬季每周一次并定期更衣,修剪指(趾)甲.8.给予高热量易消化饮食或特别饮食,不能自行进食者给予喂食或鼻饲,或按医嘱静脉补充营养及能量.9.高热病人按高热护理常规.按医嘱定时测体温,脉搏,呼吸.体温超过39摄氏度(腋)时,应给予物理降温,并及时报告医生处理.每日补充水分不得少于3000毫升.体温超过37摄氏度(腋)每班常规测体温一次.10.详细准确地书写一级护理记录.11.严密观察病情,如发现病情变化,随时记录,并报告医生.三. 二级护理(一)护理对象1.表现懒散,孤僻,淡漠,兴奋多动,思想行为怪异者.2.有幻觉,妄想者.3.一般生活自理者.(二)护理要点1.白天除接受特别治疗,午休外,均应起床,按病区作息时间进行活动.2.建立规律的作息制度,开展丰富多彩的工娱活动,促进康复.3.做好生活护理,保证营养和水分的摄入.4.交接班时应点清病人,经常巡视,了解病人心理活动防止意外发生(自伤自杀,伤人,逃跑等),病人离开病区应有人陪伴.5.注意观察病情变化,每周记一次护理记录,有特殊情况随时记.6.若病情稳定,条件许可时,可根据医嘱安排假出院.7.结合病情开展健康教育.四.三级护理(一)护理对象康复期病人.(二)护理要点1.深入了解病人的心里状况,针对所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鼓励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做好卫生宣教及出院指导,防止复发,做好出院前的思想准备工作.2.根据病人的能力及具体情况,可担任病区工休组织的领导,协助做好病员管理工作.3.发动病人参加病区内简单,力所能及的工作,协助照顾重病员.参加并带领其他病人开展学习及文体活动,有利病人生活及工作能力的恢复.4.观察病情变化,每半月记录一次护理记录,有特殊情况随时记录.5.根据医嘱可安排假出院,参加郊游,娱乐等活动.各类精神科疾病及症状护理常规一. 神经症护理常规1.尊重病人人格,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做好心理护理,增强患者与疾病作斗争的信心,积极配合心理治疗2.做好卫生宣教工作,促进患者正确认识病情,以积极地态度努力克服自己性格缺陷.3.组织病员参加集体心理治疗,并维持治疗秩序.4.鼓励病人积极参加工娱活动,提高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5.严密观察患者睡眠情况和病情变化,并做好生活护理.二. 精神分裂症护理常规1.尊重病人人格,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了解病人的认知能力,情感活动和意志活动,针对各种症状进行不同的护理并认真记录.3.为患者安排好住院休养生活,开展适宜的工娱疗活动.4.做好精神药物治疗中的护理,按医嘱用药,确保用药安全,观察药物疗效及对副作用处理.5.做好病人的生活护理,对不能自理的患者给予协助料理.6.加强康复期的心理护理,使之较快适应出院后的生活.三. 躯体疾病伴发精神障碍护理常规1.做好基础护理.2.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根据不同的躯体症状给予对症处理.3.根据医嘱,做好病人生命体征的测量和记录.4.昏迷病人注意观察其意识障碍程度,做好特护记录.5.做好心理护理,鼓励病人配合治疗,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四. 慢性酒中毒所致精神障碍护理常规1.对酒精中毒后卧床者,应保持皮肤清洁,定时更换体位防压疮,做好基础护理(口腔,皮肤,饮食,大小便).2.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保证营养摄入,维持水电解质平衡.3.确保病人的安全,对步态不稳者,专人保护.4.对冲动伤人的病人需避免激惹,以免发生意外.5.加强心理护理,帮助病人正确对待疾病,坚定戒酒的决心.五. 精神药物急性中毒护理常规1.病人出现急性精神药物中毒及时,应争分多秒地进行救治,并立即报告医生.2.患者惹大量服药在12小时以内,立即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洗胃,并建立静脉通道.3.测量生命体征,观察意识,瞳孔等,并做好记录.4.准确执行医嘱留取标本.5.保持室内空气清新,床单清洁,整齐,必要时设专人护理,做好记录.1.对待一般性兴奋躁动病人态度要和蔼,避免言语刺激,加强观察.在可能情况下,诱导做一些有益的事情,使其安静.2.对兴奋躁动的病人,如伤人,毁物者应尽量安置于静室隔离保护.3.凡极度兴奋躁动的病人,必须及时隔离保护,卧床休息,避免体力消耗和衰竭性病变.及时汇报医师,对症处理.4.对兴奋躁动病人,要加强基础护理,保证液体和营养摄入,保证各项治疗的落实.七. 抑郁状态病人护理常规1.将病人安置于易观察的病室休息,保持环境优美,以利改善病人的情绪.2.工作人员态度和蔼,用积极地语言鼓励病人多参加集体活动,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3.选择营养丰富,色泽鲜明,易消化的事物,以增进食欲,保证病人营养摄入.4.督促病人服药到胃,防止藏药,蓄药自杀.5.加强巡视,特别是夜间和清晨,要严防病人消极自杀.6.有严重自杀观念的病人,应向家属说明病情.7.观察病人睡眠情况,防止其因睡眠不足恶化情绪,对不能入睡者应适当用安眠药促进睡眠.八. 木僵状态病人护理常规1.木僵病人因神智清楚,故工作人员在病人面前必须注意言语动作,避免不良刺激.2.做好基础护理,定时翻身,保持衣,被,床,褥,防压疮.3.保持口腔清洁,做好口腔护理,每天至少两次.4.拒食者耐心劝慰,必要时给予鼻饲或补液,对执拗者可将饭菜留在病房离开,并观察病人是否会自行进食.5.保持大小便通畅,必要时导尿或灌肠.6.注意防止病人突然冲动行为,或因无防卫能力而被其他病人伤害.九. 拒食病人护理常规1.根据病人的症状特点,诱导,鼓励,督促病人进食或喂食,必要时鼻饲或静脉补充营养.2.当病人拒食时应先注意检查病人有否发热,腹泻等现象,如有应及时向医生反应,处理及时.3.对拒食病人的宗教习惯和饮食习惯应尽量照顾,但对挑食者则不可过分迁就.4.给拒食病人喂饭时,应先用小碗以小量饭菜试喂,即便于计量又避免浪费.十.高热病人护理常规1.多饮开水,每日液体摄入量至少3000毫升,必要时记录出入量.2.注意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并记录,体温在39摄氏度以上者遵医嘱予以头部冷敷或酒精擦浴.3.注意口腔卫生,每日早晚应进行口腔护理,饮食前后均应漱口,如见口唇干燥应涂润滑油.4.注意身体清洁,按时擦浴更换衣服及被单.5.病人出汗较多或退热时,注意有无虚脱现象.6.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但不注意避免使病人受凉.7.所用的精神药物及特殊治疗应根据医嘱处理.1.病人平卧于床,使用床栏或约束带予以保护以防止跌倒.2.病人头侧向一边,以免口腔内黏液,痰液,呕吐物吸入气管内.分泌物多时,应及时吸出,保持呼吸道通畅.3.每日进行口腔护理两次.4.为了有效地防止压疮及肺部并发症,经常为病人翻身,按摩,保持床褥,被单,干燥平时.5.遇有病情突然变化,尿潴留及便秘等情况,应及时报告医师.6.及时修剪指甲,以防抓伤.7.注意保暖,如使用热水袋(带套)水温不得超过50摄氏度,防止烫伤.8.鼻饲时按操作规程,注意鼻饲管清洁.9.如眼不能自己闭合时,应盖以纱布.10.每班按时记录病人一切情况,详细交班.11.备好急救药品及器械以免延误抢救.十二. 癫痫大发作病人护理常规(一)大发作的护理.1.发作时应立即用裹好纱布的压舌板放于上下臼齿间,以免咬伤唇舌,用手托住下颌,防止脱臼,适当保护抽搐的肢体,免受损伤,有假牙者应设法取出,床边应加护栏,以防跌伤.2.松解衣服,除去被服压迫,以减少呼吸困难,有窒息迹象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或给氧.3.头偏向一侧,用吸引器吸取分泌物及呕吐物,以防吸入性肺炎或窒息.4.抽畜停止后,意识恢复过程中,可能有精神异常或昏迷.应保持安静,并注意观察病情变化,防止意外发生.5.向目睹者了解病人发作时的情况,抽搐开始部位,发作顺序,抽搐形式,持续时间,发作次数,有无呼吸停止,面色改变及大小便失禁,做好详细的记录并报告医生.(二)癫痫持续状态的护理连续多次抽搐,且间隔时间很短,以至不能恢复清醒状态的癫痫连续发作应按昏迷或癫痫大发作常规护理.(三)发作间歇期的护理1.避免单独离开病区活动,如发作较频者,应限制在病室内,必要时嘱病人卧床休息并加床栏,防跌伤.2.禁止烟,酒,茶及辣椒等刺激物摄取,避免精神刺激.3.限制饮食量,宜进软,流质饮食.24小时内摄入液体量不超过1500毫升.(天热可酌情增加少许摄入量).4.生活有规律,鼓励参加集体活动,避免过度劳累.(四)精神性发作的护理发作时间较长,按精神科一级护理进行.十三. 强迫状态病人护理常规.1.按精神科常规护理2.对强迫状态的病人,要加强心理治疗与护理.3.有意识地组织病人参加集体性的工娱活动,从紧凑而有兴趣的活动中,转移其注意力,使病人从强迫状态中解脱出来.4.对顽固性的强迫动作,如反复洗手,洗脸,以致损伤皮肤,应控制其活动范围.5.有的病人由于难以克制其强迫状态,深感痛苦,可能产生悲观情绪,对此要加强防范.6.对病情好转的病人,应鼓励病人勇于接纳自己,对自己个性缺点进行适当纠正和锻炼.。
精神科护理常规ppt课件
![精神科护理常规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447416c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03.png)
评估与诊断中的注意事项
全面了解病史
注意评估患者的社会功能
包括患者的既往病史、家族史、个人史等 ,以便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病情。
精神疾病往往会影响患者的社会功能,如 工作、学习、人际交往等,因此在评估时 要特别注意患者的社会功能状况。
避免主观臆断
结合多种评估方法
在评估与诊断过程中,要保持客观、中立 的态度,避免主观臆断或受患者情绪影响 而做出错误的判断。
鼓励继续教育
支持团队成员参加相关学术会议、研 讨会和培训课程,不断更新知识和技 能。
设立激励机制
设立奖励机制,表彰优秀团队成员和 突出贡献者,激发团队积极性和创造 力。
制定发展规划
结合医院和科室的发展战略,制定团 队发展规划,明确未来发展方向和目 标。
THANKS
交谈法
与患者进行深入交流,了解患者的 内心体验、情感、思维等。
心理测验法
使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工具,如智 力测验、人格测验等,对患者的心 理特征进行评估。
评定量表法
使用特定的评定量表,如抑郁评定 量表、焦虑评定量表等,对患者的 症状严重程度进行评估。
常见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
01
精神分裂症
包括幻觉、妄想等症状,持续 时间至少1个月,严重影响患
准确执行医嘱,掌握各类精神药物的 给药途径、剂量、时间和方法,观察 并记录用药后的反应。
心理治疗操作技能
建立治疗关系
与患者建立信任、尊重的治疗关系,营 造安全、舒适的治疗环境。
心理治疗计划制定与执行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个性化的心理治疗 计划,并有效实施。
心理评估
运用专业心理评估工具,全面了解患者 的心理状态、问题和需求。
队成员具备相关资质和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神科护理常规第一节一般护理常规一、为新入院患者办理住院手续后请家属提供病史资料,详细询问有关自杀、他伤、毁物、潜逃等情况。
根据病情安排病室,向家属作住院介绍。
有传染性疾病的患者安排隔离护理,防止医院内交叉感染。
二、办理入院手续时严格检查危险品,贵重物品当面交家属带回。
患者日用品、衣物均应写好姓名(上衣写在下衣襟内侧,裤子写在裤腰内侧,毛衣用布条写好缝上)按件登记、妥善保管,零用钱脚专人登记管理并有家属签名。
三、新入院患者每日2次测量体温、脉搏、呼吸,连续3天,无异常后每日测量1次,画在体温单上。
半年以上的长期住院患者若无特殊病情需要,可使用专用体温记录单。
住院第1天测血压、体重并记录。
有发热、低体温或病情需要的遵医嘱测量。
四、协助新入院患者做好卫生处理,包括沐浴、更衣、剪指甲等。
观察全身皮肤情况,如有伤痕、压疮、头虱、体虱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并记录。
五、向患者介绍病房情况,包括负责医生、责任护士、病室环境、作息制度等内容(意识不清、不合作者可暂缓),注意态度要平和、耐心。
六、入院当日作入院评估及三班病情记录,以后根据病情需要作护理记录。
一级护理每周记录2次,二级护理每周记录1次,住院二个月以上、病情已趋稳定或已遵医嘱改为三级护理的,每月记录1次。
病情有变化应随时记录。
七、巡视病房观察病情,严防字少、自伤、他伤、毁物、潜逃等以外发生。
了解患者的意识、言语、行为、睡眠、饮食、服药依从性、排泄、女患者月经等情况,不要时作记录。
观察并记录夜间睡眠时间,有睡眠障碍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八、住院患者无医嘱不能单独外出,外出活动时应有专人组织带领,出、入病室均须有第二人清点人数并在提示板上注明。
九、鼓励患者按时作息、学习自我料理、参加集体活动,防止终日卧床、孤独离群等精神衰退现象。
十、患者体温在38℃以上或35℃以下,脉搏在130次/分以上或55次/分以下等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十一、建立并落实禁忌品管理制度。
针线、剪刀、火柴等禁忌品须在看护下使用,用毕立即收回。
十二、患者的书信须经医师或护师审阅后才能交给患者或寄出,患者的书写物(未寄出的)应放入病历保存。
十三、发口服药应严格执行“看服”制度,确保药物全剂量服下。
十四、根据医嘱安排饮食和护理级别。
及时留取检验标本送检。
十五、观察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和情绪变化,适时进行心理疏导。
出院前做好出院指导工作。
十六、交接班应清点患者总数,接班者要看到每个患者。
有疑问应及时落实清楚,人数清点交接无误后交班者方能离开。
第二节分级护理常规(一)特殊护理1、护理对象(1)因各种原因导致意识障碍或呼吸、循环衰竭的患者。
(2)严重药物副反应,如急性粒细胞减少、恶性综合征等危及生命的患者。
(3)各种严重外伤后如复合伤、切割伤大量出血,自缢后复苏不全尚处于危险期者。
(4)胰岛素休克治疗的延长性昏迷状态。
(5)伴有严重心、肺、脑、肝、肾等器官衰竭的患者。
(6)有严重冲动行为、严重抑郁状态以及木僵状态等可能导致衰竭、危及生命者。
2、护理要点(1)专人看护,根据病情需要定时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瞳孔等生命体征以及行为变化,记录于特别护理记录单上。
(2)按时执行各种抢救、治疗、护理措施并有记录。
24小时内完成护理计划,随时记录病情变化,做好三交班(书面、口头、床边)。
(3)保持各种导管畅通有效。
(4)保持床铺整洁干燥,根据病情需要安排口腔、皮肤、黏、粘膜及预防压疮护理。
对意识障碍、躁动不安的患者有保护措施,防止衰竭、坠床等意外发生。
(5)保证营养、水分和药物的供给,不能进食者给予流质鼻饲饮食,遵医嘱记录出入量。
(6)其余同一级护理,昏迷者按昏迷护理常规。
(二)一级护理1、护理对象(1)兴奋躁动、自伤、伤人等冲动行为或抑郁状态,生活不能自理。
(2)伴有躯体疾患,或处于木僵、亚木僵状态的患者。
(3)特殊治疗或手术后需要严格卧床休息的患者。
(4)严重的症状性、器质性精神病患者。
2、护理要点(1)卧床休息,遵医嘱定时观测生命体征,给予防压疮护理。
(2)有冲动行为视病情给保护性约束以防衰竭,协助解决生活需求。
(3)进行晨、晚间生活护理,包括清洁口腔、洗脸、洗脚、清洁会阴、沐浴、修剪指甲等。
(4)拒绝或饮食不能自理者应给予喂食或流质鼻饲饮食。
(5)伴有各种躯体疾患,按相应的护理常规护理。
(三)二级护理1、护理对象(1)表现懒散、孤僻、淡漠、兴奋多动或思想、行为怪异等自理能力较差的患者。
(2)病情尚不稳定、只有部分自理能力者。
(3)经治疗症状缓解但仍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的患者。
2、护理要点(1)白天除接受治疗、午休等时间外,应安排离床活动,若离开病室应有人陪伴。
(2)狐狸自我料理,患者不能自理则应协助或指导其完成。
(3)根据病情需要安排饮食,观察三餐进食情况。
(4)经常巡回观察病情,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适时进行心理疏导和健康指导。
(四)三级护理1、护理对象(1)经治疗病情好转并基本稳定、存在自理能力的恢复期患者。
(2)慢性精神病或确诊为神经症等意识清楚,有生活自理能力者。
2、护理要点(1)注意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鼓励其积极配合精神康复、树立回归社会的信息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适时做好出院指导。
(2)根据患者的能力安排参加休养员委员会的工作,协助组织病友活动,如开展读报、文娱、体育等以利患者社会能力的恢复。
(3)鼓励患者参加病区内力所能及的劳动,为回归社会做准备。
(4)观察病情变化,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
(五)分级护理标记特殊护理:大红色一级护理:粉红色二级护理:蓝色三级护理:绿色第三节精神疾病监护(一)监护对象1、有消极意念或行为的患者。
2、有自伤、伤人倾向或行为者。
3、有外走意念或行为者。
4、兴奋躁动、严重抑郁、木僵状态、吞食异物等严重行为紊乱者。
5、存在幻觉、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者。
6、不配合治疗、服药依从性低,可能发生存药、弃药行为者。
7、执行特殊治疗期间的患者。
8、需要进行司法鉴定的患者。
(二)监护要点1、密切观察病情,主动接触患者,了解患者的内心体验,及时发现相关精神症状的变化。
2、遵医嘱对患者进行精神病性症状评估(每日3次),按要求逐项记录评估结果,及时填写症状监护评估表。
3、对幻觉、妄想、淡漠、欣快、诡异、木僵、易激惹、言语行为怪异、突发性冲动、强烈消极意念等精神症状的表现,须在护理记录中作具体描述,不要时通知医师及时处理。
4、加强危险品的检查管理,患者外出时须由工作人员陪同并按规定登记。
5、严格交接班,防止以外事件发生。
6、不同精神症状按相应的护理常规执行。
第四节特殊精神症状护理(一)兴奋躁动状态患者的兴奋躁动状态不仅危害自身和他人安全,也严重影响病区的管理秩序,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1、接触兴奋躁动患者时,态度宜平和、耐心、坚定。
避免与患者作过多交谈,交谈时不宜使用批评、训斥等刺激性语言以免加重兴奋程度。
2、及时隔离患者,宜将患者安排在较安静的小病室,以避免攻击他人或受到其他患者的干扰,必要时给予保护性约束处理。
3、病情严重的应及时通知医师,配合药物处理。
4、做好生活护理,保证营养、水分的摄入,预防衰竭。
5、关心患者,工作人员平和、友好的态度对控制患者的兴奋状态可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二)抑郁状态1、宜安排患者于护士便于观察的床位,密切注意病情状态,严防自杀行为发生,尤其在夜间、清晨及工作繁忙时。
2、尽量体会患者的心境,加强心理护理,以和蔼的态度关系、鼓励患者,亦可采用静默陪伴的方法给予抚慰,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心境。
3、重症患者宜卧床休息,不要勉强其参加集体活动,病情较轻的患者可鼓励其参加集体活动以分散注意力,缓和抑郁心境。
4、鼓励自理,不能自理的应协助其料理个人卫生。
鼓励进食以保证足够营养、水分的摄入,必要时给予喂食或流质鼻饲饮食。
5、为睡眠障碍者提供良好的就寝环境以利入睡。
必要时通知医师,配合药物处理。
6、严格执行服药制度,防止积蓄药物。
7、加强危险品的管理,经常检查患者是否藏匿危险品。
(三)拒食患者拒食可由多种原因引起,应针对不同病因施予相应的护理措施。
1、海派饭中有毒的患者,可让其参加配餐工作,让患者亲自参与饮食的分发以减轻疑虑,亦可允许其任选一份饮食以消除顾虑。
2、兴奋躁动、无心用餐的患者用餐时用当由专人管理、单独用餐,即避免干扰其他患者,亦可促其安心进食。
3、劝导进食或喂食等方法均无效,应给予流质鼻饲饮食。
4、对拒食患者,除应了解其拒食的精神因素外,还要检查是否伴有躯体疾病如发热、腹泻、疼痛等躯体症状,必要时通知医师检查处理。
(四)木僵状态1、严密观察病情动态,防止患者突发性冲动伤人、自伤或因无防卫能力被其他患者伤害。
2、木僵动态的症状特点是患者表现不言不动、面无表情、不吞咽不排泄、肌张力增高,无法表达需求,亦不会对刺激作用反应,但一般意识清楚,护士应关心体贴、细心照顾,尤其要注意避免言语不慎刺激患者。
3、给侧卧位以防唾液存积杂司口腔中。
4、做好晨晚间护理(包括:口腔卫生、洗脸、洗脚、沐浴、清洁会阴等)。
保持皮肤清洁,根据病情翻身、拍背、按摩骨突处,预防压疮发生。
定时给予肢体按摩、被动运动,防止肢体关节强直、肌肉萎缩。
5、保持床单位整洁、干燥、舒适,定时给便器,出现尿留、便秘等症状应及时处理。
6、木僵患者大多拒食,在饮食护理方面宜根据具体症状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确保营养、水分的摄入。
(五)自杀、自伤行为1、安排患者住重病室,严密看护,严防自杀、自伤行为的发生。
2、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发现情绪低落,消极悲观,收集禁忌品等异常迹象时,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进行心理疏导并严格交接班。
3、加强环境安全管理,探视或外出做特殊检查回归病房时应检查禁忌品,服药时做到严格看服以防藏药,杜绝一切危险物品。
4、备好急救药品、器材。
发现自杀行为立即现场急救,紧急通知医师积极处理。
注意保护其他患者,勿使其留在现场以免产生恐惧心理,或引起暗示性强的患者效仿。
(二)抗抑郁药治疗5、三环类药物有较强的抗胆碱作用,服用后可能发生严重的麻痹性肠梗阻,一旦发生相关症状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三)锂盐治疗1、服药治疗期间加强饮食护理,鼓励患者进食、饮水。
注意补充食盐,每日食盐摄入量不得少于3克,以保持水与电解质的平衡,并有利于锂盐的排除。
2、宜安排在饭后服药以减轻消化道反应。
3、观察患者有无其它副反应表现,如有腹痛、腹泻、头晕、震颤、心悸、皮疹等症状,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4、碳酸锂的治疗量与中毒量接近,应遵医嘱定期抽取血标本测定血锂浓度,并以检验结果对照患者副反应的表现,及早发现中毒指征,如出现无力、粗大震颤、体温升高等体征,立即通知医师及时处理。
(四)氟哌啶醇治疗1、遵医嘱执行治疗,注射前嘱咐患者排大、小便并卧床休息。
2、治疗前测脉搏、血压均正常方可注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