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涉江采芙蓉PPT精品课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义 常见类型
宾语前置 所谓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 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Fra Baidu bibliotek。 1. 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例:古之
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
惟兄
2. 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例:何以 解忧? (《短歌行》)
3. 介词宾语前置。例:微斯人吾谁与 归?(《岳阳楼记》)
4. 用“之”“是”将宾语提前。例:
语文:2.8诗三首 涉江采芙蓉 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 课件(人教新课标版必修二)
一、文学常识 1.曹操(155-220),即魏武帝,东汉末年政治家、军事家、
诗人。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县)人。年二十举孝廉, 官拜骑都尉。曾镇压过黄巾起义,后又伐董卓,势力逐渐强 大,成为北方的实际统治者。建安十三年封丞相。他“外建 武功,内兴文学”,凭借政治上的强大势力,广泛收罗人才, 形成建安文学的兴盛局面,并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开创文学新 风气。他常手不释卷,登高必赋,又通音乐,故其所作几乎 全是乐府诗。他的不少乐府歌辞充分表现了一统天下的雄心 和顽强的进取精神。他是建安时代写作四言诗最有成就的作 家,对五言诗的发展亦有较大贡献。其诗风慷慨、沉郁、古 朴。遗著《魏武帝集》已失传,明人有辑本。今人整理有 《曹操集》。
五、指出下列句子的文言句式类型并翻译 1. 狗吠深巷中( ) 译文: 2. 鸡鸣桑树颠( ) 译文: 3. 何以解忧( ) 译文: 4. 枉用相存( ) 译文:
参考答案: 1. (省略句/状语后置句)狗在深巷中吠叫。 解析:正常句式应为“狗于深巷中吠”。 2. (省略句/状语后置句)鸡在桑树梢上鸣叫。 解析:正常句式应为“鸡于桑树颠鸣”。 3. (宾语前置句)用什么来解除忧愁? 解析: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时常前置。 4. (宾语前置句)屈就您来探望我。 解析:“相”在这里单指“我”,作“存”这个动词的 宾语,前置。
目标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的含义 一、通假字 契阔谈 ( ) 参考答案: 通“宴”,宴会
二、一词多义
1. 故
但为君故( )
温故而知新( )
君安与项伯有故( )
2. 顾
还顾望旧乡( )
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莫我肯顾( )
卿非刺客,顾说客耳( )
3. 但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
但使龙城飞将在( )
参考答案:
1. 感情深厚
2. 轻柔而缓慢地飘升
3. 对贤才的思念和倾慕
目标二 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四、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释义
1. 乌鹊南飞( ) 2. 榆柳荫后檐( ) 3. 天下归心( ) 参考答案:
1. 名词作状语,向南 2. 名词作动词,遮蔽 3. 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归服
3. 副词,只是/连词,假如/副词,尽管
4. 连词,相当于“而”/介词,凭,用/介词,因为
5. 动词,适合,迎合/动词,到/动词,出嫁/动词,适应,
凑合/动词,享受
三、古今异义
1. 同心而离居
古义:

今义:齐心。
2. 依依墟里烟
古义:

今义:留恋,不忍离开。
3.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古义:

今义:不作声。
嫂是依。(《祭十二郎文》)
目标三 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 六、分析《短歌行》中“乌鹊南飞,绕树三匝,
何枝可依”的艺术表达效果。 提示: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这
一考点。作者在这一节中主要是抒发对人才的渴望, 而乌鹊是比喻,比喻那些无所定居的有才之士。
参考答案: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 以乌鹊南飞比喻贤士在动乱的社会中托身无所,生动 形象地说明了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
二、背景材料 1. 《涉江采芙蓉》 本诗出自《古诗十九首》。“古诗”是魏晋以后的人对汉代 诗歌的习惯称呼。汉末政治极端腐败,社会急剧动荡。在这 种社会现实中,文人有的漂泊四方,有的穷困潦倒,有的遭 受灾难。这十九首诗歌,真实地记录了他们的思想动态,表 现了他们的苦闷和彷徨。 2. 《短歌行》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战争不断,社会极不稳定,人民处在 水深火热之中,急切盼望和平安宁。曹操“挟天子以令诸 侯”,控制了朝廷大权。后来,他不断削平群雄,击败袁术、 袁绍,统一北方,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建安十三年 (208),曹操挥师南下,大败于赤壁,时年53岁。年岁渐 高,时势不利,统一大业难成,曹操心中焦急万分。在一次 大宴群臣的晚会上,偶然听到乌鸦飞过时的鸣叫声,曹操感 慨万分,诗兴顿发,写作此诗,表达自己以统一天下为己任, 决心广泛招揽人才,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
但说无妨( )
4. 以
慨当以慷( )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
孙膑以此名显天下()
5. 适
少无适俗韵( )
适彼乐土( )
始适还家门( )
削足适履( )
吾与子之所共适()
参考答案:
1. 名词,缘故/名词,旧的知识/名词,旧交情
2. 动词,回头看/动词,拜访/动词,关心,照顾/副词,表
轻微转折,相当于“而”“不过”
2.陶渊明(365-427),晋代大诗人,字元亮,又名潜, 字渊明,私谥“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出身于没落的官僚贵族地主家庭。早年颇有建功立业的壮 志。二十九岁做江州祭酒,不久解职归隐。后又做过镇军 参军、建威参军,因不堪行役之苦,转任彭泽令,只八十 余天即辞官归田,时年四十一岁。他生活在政治黑暗腐朽 的东晋,对社会现实极为不满,又无法实现他的抱负,只 好归隐。他的诗留存有120多首,其中有20多首是写田园 生活和景色的田园诗,是诗人在农村生活的反映。他的诗 文朴素自然,意境高远,内容丰富,风格多样,对后世文 学发展有深远的影响。著有《陶渊明集》。
3. 《归园田居》 陶渊明青年时代曾怀有大济苍生的理想,报效国家的
壮志,几次出仕,先后任江州祭酒、镇军参军、建威参军、 彭泽县令等职。官场黑暗,吏治腐败,在当时已成为一种 社会弊病。出任彭泽县令时,郡里派督邮到县里来,县吏 让他束带迎接,他说:“吾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 儿。”愤然离职,回归农村。这首诗就是诗人归隐后的第 二年写成的。
目标四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七、《涉江采芙蓉》诗中“长路漫浩浩”这一句表
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提示: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