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教学案例

合集下载

基因环境因素与性状的关系1(44中)

基因环境因素与性状的关系1(44中)

基因、环境因素与性状的关系

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

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基因型相同:环境相同,表现型相同。

环境不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基因型是表现型的内因,而环境则是表现型的外因。

《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课外读——浙科版必修二P11

生物体的内在环境,如年龄、性别、生理与营养状况等,都会影响显性性状的表现。

例1:中年人秃顶是由一对基因(B和b)控制的,秃顶基因的纯合子(BB),无论男女,都表现为秃顶;如果基因型为bb的,无论男女,均表现正常;但对于杂合子(Bb),如果是男性,则表现为秃顶,如果是女性,则表现正常。这就是中年人群中,男性秃顶的人数远远多于女性的原因。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由于两性体内性激素的不同。

外界环境,如温度、光照、水分、营养条件等,也会影响显性性状的表现。

例1:观赏植物——藏报春,让基因型为AA 的植株在20——25℃的环境条件下生长,植株开红花。如果让它在30℃的环境下生长,则开白花。再如曼陀罗茎的颜色,即紫色与绿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在夏季温度较高时,F1的茎为紫色,即紫茎对绿茎为完全显性;但在温度较低、光照较弱时,F1的茎呈浅紫色,紫茎对绿茎就不再是完全显性了。可见外界环境的改变,等位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也可相应地发生变化。

例2:同一品种(基因型相同)的小麦,由于土壤条件、田间管理、气候因素、投入不同,而长势和产量(表现型)有较大的区别。

同一品种(基因型相同)韭菜,在有光的条件下可以长的绿油油的,但是在无光条件下则可以培育成韭黄。

一般的,环境条件能够影响表现型,但不能影响到基因型的本身,这也就是有些变异不能遗传的缘故。

基因型和表现型之间的关系

基因型和表现型之间的关系

基因型和表现型之间的关系

基因型和表现型之间的关系是遗传学领域中一个重要而复杂的课题。基因型是指一个生物体细胞中具体的基因组成,而表现型则是这些基

因在特定环境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生理特征以及行为等。基因

型和表现型之间的关系既受到基因本身的影响,也受到环境因素的调控,其间的互动作用十分复杂。

首先,基因型对表现型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基因是决定一个生物

体遗传特征的基本单位,不同的基因组合会导致不同的表现型。例如,人类眼睛的颜色是由多个基因共同作用所决定的,而且表现出的眼睛

颜色可能会受到多个基因的交互影响。因此,基因型的差异直接决定

了生物体的表现型特征。

另一方面,基因型与表现型之间的关系也受到环境的影响。环境因

素可以改变基因的表达方式,从而影响生物体的表现型。例如,在同

一个基因型的情况下,不同的环境条件可能会导致不同的表现型特征。研究表明,环境因素对表现型的影响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显著地甚至是

决定性的。

此外,基因型和表现型之间的关系还受到遗传突变和表观遗传等因

素的影响。遗传突变可能导致基因型发生改变,从而影响表现型的表达。而表观遗传是指不涉及DNA序列改变的遗传信息传递,是一种通

过环境因素调控基因表达的机制。这些因素共同作用,使得基因型和

表现型之间的关系更加复杂。

总的来说,基因型和表现型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多因素、多层次的互动过程。基因型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生物体的表现型特征,但同时也受到环境因素、遗传突变和表观遗传等因素的调控和影响。深入研究基因型和表现型之间的关系,不仅有助于理解生物多样性的形成和演化,也对人类健康和疾病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高三二轮复习遗传推理题的解题策略

高三二轮复习遗传推理题的解题策略

据表判断:F和f基因是否也位于1、2号染色体上?___________,如果不 是则其最可能位于___________号染色体上,两亲本的基因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室现有一批纯合灰身残翅果蝇品系和纯合黑身长翅果蝇品系, 请你设计实验方案探究控制灰身残翅和黑身长翅的基因是否具有如图所 示的位置关系,并预期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实验方法和步骤: 预期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
文字说明:用纯种截毛雌果蝇与纯种刚毛雄果蝇杂交, 并观察和记录子代的性状表现。
(1)若子一代雌雄果蝇均为刚毛,则这对等位基因位 于X、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上; (2)若子一代雄果蝇为截毛,雌果蝇为刚毛,则这对 等位基因仅位于X染色体上。
环境因素
性状
细胞质遗传
纯合子
遗传因素
细胞核遗传
隐性性状 常染色体
用手能把事做完 用脑能把事做对 用心能把事做好
高三二轮复习解题策略专题
遗传推理题
株洲市二中高三备课组
表现型=基因型+环境
如何设计实验来证明生物的性状是由 基因型决定还是由环境决定的呢?
探究一: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对生物性状影响的实验设计
环境因素——外因;遗传因素——内因 思路:⑴生物性状既受基因的控制,又受环境的影响。⑵当发 生性状改变时,有可能是由基因决定的,也有可能是由环境影 响的。⑶探究生物性状的改变是由基因的还是由环境的引起的, 需要改变其环境进行实验探究。 例1:一种以地下茎繁殖为主的多年生野菊花,分别生长在海 拔10 m、500 m、1 000 m处的同一山坡上。在相应生长发育 阶段,同一海拔的野菊株高无显著差异,但不同海拔的野菊株 高随海拔的增高而显著变矮。为检验环境和遗传因素对野菊株 高的影响,请完成以下实验设计。 (1) 实验处理:春天,将海拔500 m、1 000 m处的野菊幼 苗同时移栽于10 m处。 (2) 实验对照:生长于10 m、500 m、1 000 m处的野菊。 (3) 收集数据:第2年秋天测量株高,记录数据。 (4) 预测支持下列假设的实验结果。

基因型和表现型公式

基因型和表现型公式

基因型和表现型公式

基因型和表现型公式

基因型和表现型是遗传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基因型指的是一个个体所拥有的基因的集合,而表现型则指的是这些基因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基因型和表现型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基因型 = 父本基因 + 母本基因

表现型 = 基因型 + 环境因素

在基因型公式中,父本和母本基因分别来自个体的父亲和母亲。每个基因由两个等位基因决定,一个来自父亲,一个来自母亲。在表现型公式中,环境因素可以对基因型的表现产生影响。例如,一个人可能携带一个易感基因,但如果他的生活方式健康、饮食合理,他可能不会得到这个疾病。

基因型和表现型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可能存在多个基因、多个等位基因、基因互作、基因突变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要深入了解一个个体的基因型和表现型,需要进行大量的研究,并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

素。

总之,基因型和表现型是遗传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了解这些概念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遗传规律和人类遗传疾病。通过深入研究这些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的内在特征,并为预防和治疗遗传病提供有益的参考。

遗传的基本规律教案示例

遗传的基本规律教案示例

遗传的基本规律

(一)基因的分离规律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及其解释和验证;

2.理解基因型、表现型及环境的关系;

3.掌握基因的分离规律;

4.了解显性的相对性;

5.了解分离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

(二)能力训练点

1.通过从分离规律到实践的应用:从遗传现象上升为对分离规律的认识,训练学生演绎、归纳的思维能力;

2.通过遗传习题的训练,使学生掌握应用分离规律解答遗传问题的技能技巧。

(三)德育渗透点

除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外,着重在提高学科科学素质方面进行下列两点教育:

1.孟德尔从小喜欢自然科学,进行了整整8年的研究实验,通过科学家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教育;

2.通过分离规律在实践中的应用,进行科学价值观的教育。

(四)学科方法训练点

1.了解一般的科学研究方法:实验结果——假说——实验验证——理论;

2.理解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初步掌握在遗传学中运用符号说明遗传规律的形式化方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及解决办法

基因的分离规律

[解决办法]

(1)着重理解等位基因的概念,因为这是分离规律包涵的基本概念。

(2)在分离现象的解释、测交的讲授中强调杂合体中等位基因随同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因而形成1: 1的两种配子。

(3)应用分离规律做遗传习题。

(4)说明不完全显性遗传F2表现型之比为1 :2 :1,更证明分离规律的正确性和普遍适用性。

2.教学难点及解决办法

(1)分离规律的实质。

(2)应用分离规律解释遗传问题。

[解决办法]

(1)运用减数分裂图说明第一次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

孟德尔遗传ppt课件

孟德尔遗传ppt课件

61
4 重叠作用(duplicate effect)
重叠作用是指不同对基因互作时,对表现型产生 相同的影响,F2 产生 15∶1 的比例。
这类表现相同作用的基因,称为重叠基因。 荠菜三角形蒴果与卵圆形蒴果植株杂交,F1全是
三角形蒴果。 F2分离为 15/16三角形蒴果∶1/16 卵形蒴果。(图)
2
例1.水毛茛
(Ranunculus aguatilis)
3
藏报春(Primula sincnsis) 在20℃时花为红色,在30ºC
时花为白色。 喜马拉雅白化兔 25ºC
同一环境条件下,基因型不同可产生不同的表型; 同一基因型个体在不同条件下也可发育成不同的表型。
4
例2.太阳红玉米
太阳红玉米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
显性致死基因:在杂和状态表现致死效应的基因。
❖亨廷顿氏病
37
6、复等位现象
复等位基因(multiple alleles):在群体中,同源染 色体的相同位点上,可以存在两个以上的等位基因, 遗传学上把这种等位基因称为复等位基因。 复等位现象(multiple allelism):一个基因存在 很多等位形式。
62
F1全是三角形蒴果。 F2分离为 15/16三角形蒴果∶ 1/16卵形蒴果。
63
P
三角形 × 筒形
AABB ↓ aabb

基因型和表现型举例

基因型和表现型举例

基因型和表现型举例

基因型是指一个个体所拥有的基因的组合,而表现型则是这些基因在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形态、功能、特征等。

举例来说,人类的眼睛颜色是由基因所决定的。例如,一个人的基因型是BB,即两个基因都编码了蓝色的眼睛,则他的表现型就是蓝色的眼睛。然而,如果他的基因型是Bb,其中一个基因编码了蓝色眼睛,而另一个编码了棕色眼睛,则他的表现型就是棕色眼睛,因为棕色的基因是显性的,能够覆盖掉蓝色的基因。

另一个例子是豌豆的花色。豌豆的基因型有两种形式,分别是纯合子(两个基因相同)和杂合子(两个基因不同)。纯合子种子的花朵颜色都相同,而杂合子则有可能表现出混合的花色。例如,红色花的基因型为RR,白色花的基因型为rr,则纯合子的花朵分别为红色和白色。而如果将这两种豌豆杂交,则会得到基因型为Rr的杂合子,它的表现型为粉色花朵。

综上所述,基因型和表现型是密切相关的,一个个体的表现型由其基因型所决定。

- 1 -

高中生物案例2-显隐判断和基因互作

高中生物案例2-显隐判断和基因互作

显隐判断和基因互作

资料:乙烯是一种重要的植物激素,它广泛的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多个方面。下图表示拟南芥的乙烯作用途径。乙烯通过与靶细胞内质网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经过一些列的信号传导途径,最终使特定的基因表达,从而使细胞产生相应的生理反应。

1、据图分析,R蛋白的作用是既能,又能。酶T的活性与乙烯生理反

应的关系是。

2、现有拟南芥突变体-1,控制酶T的基因发生突变,突变基因的表达产物无酶活性。纯合拟南芥突变体-1

的表现型是:在有乙烯的条件下乙烯生理反应、在无乙烯的条件下乙烯生理反应。

3、用纯合突变体-1与野生型杂交,F1的表现型是:在有乙烯的条件下乙烯生理反应、在无乙

烯的条件下乙烯生理反应。根据F1的表现型得出结论,突变体-1属于性突变。请根据基因表达产物的功能并结合图中的信息,解释F1出现这种表现型的原因。

4、控制R蛋白的基因发生突变(突变体-2),使R蛋白丧失了与乙烯结合的功能,突变体-2的表现型是:在有乙烯的条件下乙烯生理反应、在无乙烯的条件下乙烯生理反应。请判断该突变基因相对与野生基因的显隐性关系,陈述实验思路,预期结果及结论并解释原因。

5、控制酶T的等位基因用T/t表示,控制R蛋白的等位基因用R/r,假设这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请写出突变体-1与突变体-2杂交,F1自交产生F2过程的遗传图解,并阐述两对非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

(1)遗传图解:

P:X

F1基因型:

F2基因型和表现型:

(2)两对非等位基因之间的关系

基因环境因素与性状的关系1(44中)

基因环境因素与性状的关系1(44中)

基因、环境因素与性状的关系

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

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

基因型相同:环境相同,表现型相同。

环境不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

基因型是表现型的内因,而环境则是表现型的外因。

《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课外读——浙科版必修二P11

生物体的内在环境,如年龄、性别、生理与营养状况等,都会影响显性性状的表现。

例1:中年人秃顶是由一对基因(B和b)控制的,秃顶基因的纯合子(BB),无论男女,都表现为秃顶;如果基因型为bb的,无论男女,均表现正常;但对于杂合子(Bb),如果是男性,则表现为秃顶,如果是女性,则表现正常。这就是中年人群中,男性秃顶的人数远远多于女性的原因。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由于两性体内性激素的不同。

外界环境,如温度、光照、水分、营养条件等,也会影响显性性状的表现。

例1:观赏植物——藏报春,让基因型为AA 的植株在20——25℃的环境条件下生长,植株开红花。如果让它在30℃的环境下生长,则开白花。再如曼陀罗茎的颜色,即紫色与绿色,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在夏季温度较高时,F1的茎为紫色,即紫茎对绿茎为完全显性;但在温度较低、光照较弱时,F1的茎呈浅紫色,紫茎对绿茎就不再是完全显性了。可见外界环境的改变,等位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也可相应地发生变化。

例2:同一品种(基因型相同)的小麦,由于土壤条件、田间管理、气候因素、投入不同,而长势和产量(表现型)有较大的区别。

同一品种(基因型相同)韭菜,在有光的条件下可以长的绿油油的,但是在无光条件下则可以培育成韭黄。

一般的,环境条件能够影响表现型,但不能影响到基因型的本身,这也就是有些变异不能遗传的缘故。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遗传与环境》教案

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遗传与环境》教案

第五节遗传与环境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生物的遗传和变异》一章中的第五个课题,通过活动“观察环境条件对生物性状表现的影响”,为学生提供了认识和探讨周围事物的素材和线索,使学生观察,搜索和解读数据的技能得到进一步训练。同时通过对实数据和多见的生命现象的分析,使学生明确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通过对变异形成原因的扼要分析,建立可遗传变异和不遗传变异的概念;这既是前面知识的延伸,也为下一节遗传病就是一种可遗传的变异类型打下了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举例说明基因型,表现型和环境的关系;

(2)区别可遗传变异和不遗传变异;

(3)分析环境条件影响生物性状表现的实验数据;

(4)举例说明可遗传变异在育种上的利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阅读能力,实验设计能力,数据分析能力,以及培养学生合作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基因型,表现型与环境的关系;变异的类型和原因。

难点:变异的类型和原因。

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许多有关遗传的知识,请同学们回忆什么基因型?什么叫表现型?”展示大白菜和西红柿实物:“大白菜和西红柿为什么性状表现完全例外?

生:因为大白菜和西红柿的基因型例外。

师:这棵大白菜外面叶子的颜色和里面叶子的表现型一样吗?生:“不一样,外面的叶子是绿色,里面的是黄白色”。

师:“什么原因造成了内外叶子颜色表现上的差异?(相互讨论一下并回答)”

生:里面的叶子没有受到阳光照射,“阳光与叶绿素的形成有关”。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索遗传与环境的关系。检查学生课前实验的情况:“阳光真的会引起植物叶片的颜色发生改变吗?在一个星期前安排的各小组的探究活动你们是怎样进行的呢?”“你们得到的数据是多少呢?”对数据分析之后得到的数据的结论是什么呢?”

高中生物高考专题04 分离定律的特例应用(原卷版)

高中生物高考专题04 分离定律的特例应用(原卷版)

2020届高考生物难点及易错题精讲精练

专题04 分离定律的特例应用

【难点精讲】

一、遗传中的致死问题

例题:100年来,果蝇作为经典模式生物在遗传学研究中备受重视。假设某隐性致死突变基因有纯合致死效应(胚胎致死),无其他性状效应。根据隐性纯合子的死亡率,隐性致死突变分为完全致死突变和不完全致死突变。有一只雄果蝇偶然受到了X射线辐射,为了探究这只果蝇X染色体上是否发生了上述隐性致死突变,请设计杂交实验并预测最终实验结果。

(1)实验步骤: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果预测:

①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完全致死突变;

②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X染色体上发生了不完全致死突变;

③如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X染色体上没有发生隐性致死突变

小学生物教案:性状的遗传与表现

小学生物教案:性状的遗传与表现

小学生物教案:性状的遗传与表现

一、引言

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遗传。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每个个体都具有其独

特的性状和特征,这些性状和特征部分来自于父母,具有基因的遗传性。小学生对于遗传和性状表现的理解需要逐步加深和发展。本教案旨在帮助小学生理解遗传与表现之间的关系。

二、背景知识

1. 遗传基因:遗传基因决定了个体的性状,例如眼睛颜色、体型和皮肤颜色等。

2. 表现型:个体所显示出的实际性状和特征。

3. 基因型:个体所携带的所有基因类型。

三、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1. 理解什么是遗传以及如何从父母那里获得遗传;

2. 了解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关系;

3. 掌握用图表形式表示个体之间遗传关系。

四、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5分钟)

教师可以使用故事情境或图片介绍一个具有明显性状特征的孩子,例如蓝眼睛

或高个子,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特征是如何通过遗传来的。

二、新知讲解(10分钟)

1. 遗传是什么?

- 遗传是指从父母到子女的基因信息传递。

- 每个人都有一个独特的遗传信息,决定了个体的性状和特征。

- 每个人都由两条基因决定,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

2. 表现型与基因型之间的关系

- 表现型是个体实际显示出来的性状和特征,例如身高、眼睛颜色等。

- 基因型是个体所携带的所有基因类型。

- 部分基因受到显性和隐性基因型的干涉。

3. 用图表表示遗传关系

- 使用简单表格或方格纸展示不同个体之间遗传关系。

- 将父母对应的基因标记在相应位置,并通过线连接。

三、案例分析(15分钟)

教师提供一个具体案例:

小明有蓝眼睛并且戴着眼镜,他的爸爸有褐色眼睛但不戴眼镜,妈妈有蓝眼睛并且戴眼镜。请推测小明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基因与环境对动物行为的影响教案:基因型和表型的互动关系

基因与环境对动物行为的影响教案:基因型和表型的互动关系

基因与环境对动物行为的影响教案:基因型和表型的互动关系

基因型和表型的互动关系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基因与环境对动物行为的影响;

2.掌握基因型和表型的互动关系;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释动物行为。

二、教学内容

1.基因与环境对动物行为的影响;

2.基因型和表型的互动关系;

3.动物行为的分类;

4.基因行为学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

1.导

老师可以让学生观察班里的宠物或者野生动物,让他们分析动物的行为特征,引出如何分析动物行为的问题。

2.知识讲解

(1)基因与环境对动物行为的影响

基因和环境是决定动物行为的两个主要因素。基因是通过遗传方式传递给下一代的,而环境则是动物所处的自然和社会环境。它们对动物的行为产生影响,形成了动物行为多样性的主要原因之一。

(2)基因型和表型的互动关系

基因型是个体基因的组合,它决定了个体的基本遗传特征。而表型是指个体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特征。基因型和环境之间的互动,形成了表型的多样性。同样的基因型,不同的环境会产生不同的表型表现,而同样的环境,不同的基因型也会产生不同的表型表现。

(3)动物行为的分类

动物的行为可以分为四类:生存行为、社交行为、繁殖行为和攻击行为。其中,生存行为是所有动物必备的基本行为,包括觅食、逃避捕食者、建筑巢穴、防御领地等;社交行为是动物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包括打招呼、肢体语言、声音通讯、分工合作等;繁殖行为是动物繁殖后代的行为,包括求偶、交配、孵化、哺育等;攻击行为则是动物为了获取食物、保护自己或者抵御入侵者而采取的行为,包括咬、压、撞等。

孟德尔定律的扩展基因型表现型与环境的关系生物

孟德尔定律的扩展基因型表现型与环境的关系生物

第三章孟德尔定律的扩展

第一节基因型、表现型与环境的关系

生物性状的表现,不只是受基因的控制,也受外界环境条件和生物体内生理条件的影响。任何生物都不能脱离外界环境而生存。

所以说,任何性状的表现都是基因型和内外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

表现型 =基因型+环境

基因是通过控制生化过程而控制其性状表达的。等位基因之间的显隐性关系不是彼此之间直接抑制或促进的关系,而是分别控制各自决定的生化代谢过程而控制不同性状的表现。

有一种太阳红玉米,红色对正常绿色为显性,但是红色只有在直射阳光下才能表现出来,若遮盖起来,就表现不出红色来,仍为绿色。说明这个显性基因在阳光直射的条件下是显性,在没有阳光的条件下是隐性。

又如人的秃顶,有一种解释认为秃顶基因在男人为显性,在女人为隐性,所以男人秃顶比女人秃顶多,这和男女生理条件不同,性激素水平不同有关。秃顶与雄性激素直接有关,据说太监没有患秃顶的。

兔子的皮下脂肪有白色和黄色之分,白色( Y)对黄色(y)为显性,白脂肪的纯合体与黄脂肪的纯合体交配,F1代(Yy)个体是白脂肪。让F1代中雌雄兔(Yy)近亲交配,F 2 群体中3/4的个体是白脂肪,1/4的个体是黄脂肪。若F2群体中的yy个体只喂给麸皮等不含叶绿素的饲料,则皮下脂肪就不表现为黄色,也是白色的。

第二节显隐性关系的相对性

完全显性:

Mendel所研究的豌豆的7对相对性状,F1所表现的性状都和亲本之一完全一样,既不是中间型,也不是双亲的性状同时出现,这样的显性表现称为完全显性(complete dominance)

不完全显性:

高中生物 第4章第4节 环境对遗传信息表达的影响学案 北师大版必修2

高中生物 第4章第4节 环境对遗传信息表达的影响学案 北师大版必修2

第4节环境对遗传信息表达的影响

1.了解环境条件对性状的影响。2.举例说明环境条件对性别分化的影响。(重点)

3.能够利用环境条件对性别分化的影响原理,指导一些生产实践。(重点)

一、环境条件对性状的影响

1.显性性状的表现是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2.影响显性基因作用的环境条件有温度、阳光和营养等。

3.显性基因作用的表现,还受到生物体的内在因素的影响。

二、环境条件对性别分化的影响

1.环境条件对植物性别分化的影响

(1)在葫芦科植物里,丰富的氮肥、短日照和低温有利于雌花的发育。

(2)植物性别的改变,最根本原因是植物体内激素在数量和种类上发生了变化。

2.环境条件对动物性别分化的影响

(1)高温只改变性别的表现型,不能改变性别的基因型。

(2)营养条件对动物性别分化有影响。

(3)生物体内的激素对性别分化也具有影响。

想一想

母鸡性反转成公鸡后,能否产生正常的精子?

提示:能。

环境条件对性状的影响

1.有些显性基因的表达离不开环境条件的影响,影响显性基因作用的环境条件有温度、阳光和营养等。

2.显性基因作用的表现除了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外,还受到生物体的内在因素的影响,如性别对性状的表现影响就比较明显。性别对基因作用表现的影响,是通过性激素实现的。

3.某些遗传疾病的发病表现出年龄特征,可分为早发性和晚发性。

(1)表现型=基因型+环境。

(2)温度、阳光、营养等环境条件只会影响性状表现,不会改变生物的基因型。

1.下列属于环境温度对性状表现影响的是( )

A.杂合金鱼草的花色

B.“太阳红”玉米的绿色性状

C.植物缺氮不能正常生长

初中基因型与表现型教案

初中基因型与表现型教案

初中基因型与表现型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掌握基因型和表现型之间的表现关系。

3. 能够运用基因型和表现型的知识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教学重点:

1. 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概念。

2. 基因型和表现型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1. 基因型和表现型之间的表现关系。

教学准备:

1. PPT课件。

2. 相关遗传现象的视频或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通过PPT展示一些遗传现象,如身高、眼皮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因。

2. 提问:同学们知道这些遗传现象的背后是什么吗?引出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概念。

二、新课导入(10分钟)

1. 讲解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定义。

基因型:指个体在某一基因座上的基因组成。

表现型:指个体的外部表现,即基因型在特定环境下所表现出来的形态、结构、生理和行为特征。

2. 讲解基因型和表现型之间的关系。

a. 基因型决定表现型:不同基因型的个体在相同环境下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b. 环境因素影响表现型:相同基因型的个体在不同环境下可能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c. 基因型和表现型之间存在表现关系:基因型决定表现型的可能性,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案例分析(10分钟)

1. 分析身高这一遗传现象:基因型决定身高的可能性,环境因素如营养、运动等影响身高的实际表现。

2. 分析眼皮这一遗传现象:基因型决定眼皮的单双,环境因素如手术等可以改变眼皮的状态。

四、课堂互动(10分钟)

1. 学生分组讨论: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其他遗传现象如肤色、血型等,探讨它们与基因型和表现型之间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过程
秋水仙素
花药离体培养 单倍体植株
正常植株(纯合体)
C、优点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思考:现有高秆抗病和矮秆感病的两小麦纯种, 请分别用杂交育种和单倍体育种两种方法培育矮 秆抗病的纯种,比较育种年限。
P AABB aabb
P AABB aabb
F1
AaBb
F1
AaBb
F2 A-B- A-bb aaB- aabb 配子 AB Ab aB ab
基因突变的因素
物理因素:X射线、激光、紫外线
化学因素:亚硝酸、碱基类似物、 吖啶类染料
生物因素:病毒和某些细菌
自然突变 基因突变的类型
诱发突变 有丝分裂的间期 基因突变的时间 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 基因突变的结果:使一个基因变为它的等位基因 基因突变的意义: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为生 物进化提供了最初的原材料。
不能遗传的变异
表现型=基因型+环境条件
(改变) (改变) (改变) 来源 基因突变
遗传的变异
基因重组
染色体变异
蛋白质 正常 异常
氨基酸 RNA DNA
谷氨酸 缬氨酸
GAA GUA
CTT GAA
CAT GTA
镰刀型细胞贫血症 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根本原因是什么?
基因突变的概念
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而 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注意: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1、类型 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
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的增加或减少
2、染色体组 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 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 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 染色体组。 思考:人的一个染色体组的染色体组成是怎样的?
3、二倍体和多倍体
B Bb b
B bB b A
AA
B
Bb
A
Aa
A Aa a
b
Bb
B bB b
a
aa
B
Bb a b
染色体变异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1、概念:由染色体的结构改变而引起的变异 2、种类 缺失:染色体中某一片段的缺失 重复:染色体中增加了某一片段 倒位:染色体某一片段的位置颠倒了1800 易位: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3、结果:使排列在染色体上的基因数目和排列顺序发 生改变,从而导致性状的变异 4、举例:猫叫综合症
马 2N1=64
驴 2N2=62
骡 2N=N1+N2=63
比较 基因
项目 突变
变异 基因分子结构
实质
的改变,产生 新的基因
产生 复制时基因中 过程 脱氧核苷酸的
增减和改变
基因
染色体变异
重组
多倍体 单倍体
控制不同性状的 染色体组成 染色体组成 基因重新组合, 倍增加,产 倍减少,产 产生新的基因型 生新基因型 生新基因型
基因突变的特点
1、普遍性 2、随机性 3、稀有性 4、多害少利性 5、不定向性
人工诱变在育种上的应用
1、概念 利用物理因素或化学因素来处理生物,使生物发 生基因突变。 2、优点 提高突变率,创造变异新类型, 培育优良品种。 3、应用 “黑农五号”大豆、青霉菌的选育
1、概念
基因重组
指生物体在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
减数分裂形成配 细胞分裂时 子时,非等位基 染色体复制 因自由组合或等 后不能形成 位基因的互换 两子细胞
有性配子未 经受精作用 直接发育成 个体
特点 发生频率低,有 后代中重新组合 器官大,养
害变异多,是变 的变异类型有一 分多,成熟
异的根本来源, 定的分离比
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叫做单倍体 思考:单倍体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对吗?
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单倍体也叫二倍体,对吗?

卵细胞
倍 体
精子
合子
(2)单倍体植株的特点 植株长得弱小,而且高度不育
生物体
2N 二倍体 3N 三倍体 4N 四倍体 6N 六倍体
(3)单倍体育种
A、方法 花药离体培养
1、DNA碱基对的改变,只能引起RNA上密码子种类改变, 不改变密码子的数目,结果可能引起氨基酸种类变化,也 可能不引起氨基酸种类变化。
2、DNA碱基对增加或缺失的数目不是3的倍数时,能引 起RNA上密码子种类、数目和序列改变,结果是氨基酸 的种类数目改变。
3、DNA碱基对增加或缺失的数目是3时,RNA上密码子 的数目增加或减少1个,氨基酸的数目增加或减少1个。
多倍体育种
A、多倍体植株特点
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比较大,糖类和蛋白 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都有所增加;但发育延迟,结实 率低。 B、常用方法
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C、育种原理
当秋水仙素作用于正在分裂的细胞时,能够抑制纺锤 体形成,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引起细胞内染色体 数目加倍。
4、单倍体 (1)概念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多倍体的判断方法 A、体细胞内形态相同的染色体条数
B、细胞或生物体的基因中,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个数
AAaaBBBb
YYyRrr
多倍体产生的主要原因
细胞分裂时,染色体完成了复制,但细胞受到外界环境 条件(如温度骤变)或生物内部因素的干扰,纺锤体的 形成受到破坏,以致染色体不能被拉向两极,细胞也不 能分裂成两个子细胞,于是就形成了染色体数目加倍的 细胞。
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
2、类型
基因的自由组合 基因的连锁互换
3、结果 产生新的基因型
4、意义 为生物变异提供了极其丰富的来源, 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对于生物进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应用 杂交育种
A
AA
B
BB
A
Aa
A Aa a
B
Bb
B Bb b
a
aa
b
bb
a b
A Aa a
A Aa a
(1)二倍体 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 体组的叫二倍体。记作2N(N表示一个染色体组所包 含的染色体数目)。
人:2N=46 果蝇:2N=8 水稻:2N=24
(2)多倍体
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 上染色体组的叫多倍体。 香蕉:三倍体 马铃薯:四倍体 普通小麦:六倍体
F3
A-bb aabb
AABB AAbb aaBB aabb
5、生物的育性 讨论:二倍体、多倍体、单倍体可育吗? 结论:(1)同源二倍体、多倍体
细胞中含偶数个染色体组的生物可育
细胞中含奇数个染色体组的生物高度不育
(2)异源二倍体、多倍体 异源二倍体不育
异源多倍体一般不育
(3)单倍体高度不育 关键:生物在减数分裂时,染色体能不能联会,能不能 形成正常的生殖细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