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农业节水技术与措施
农业节水方面的制度措施

农业节水方面的制度措施
农业节水是指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和利用水资源,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水资源消耗,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一系列措施。
在农业节水方面,可以采取以下制度措施:
1. 水权制度,建立健全的水权制度,明确农业用水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激励农民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2. 水资源定额管理制度,制定并实施农业用水定额管理制度,根据不同农作物的需水量和生长期,合理分配农业用水指标,引导农民科学用水。
3. 农业水价改革,通过改革农业用水价格形成机制,提高农业用水价格,逐步实现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引导农民节约用水,推动农业节水发展。
4. 水资源补偿机制,建立农业用水资源补偿机制,对农业用水中的节水行为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激励农民采取节水措施。
5. 农业灌溉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农业灌溉管理制度,推广高
效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减少灌溉用水量,提高用水效率。
6. 农田水利建设制度,加大农田水利建设力度,修建水库、水塘、渠道等水利设施,改善农田排灌条件,提高农田水资源利用效率。
7. 农业节水技术推广制度,建立健全农业节水技术推广体系,加强对农民的节水技术培训和宣传,推广节水型农业生产模式。
综上所述,农业节水涉及多方面的制度措施,需要政府、农民和相关部门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推动农业节水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效。
同时,也需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农业节水制度措施的有效实施。
中国节水措施

中国节水措施一、推广节水灌溉节水灌溉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措施之一。
通过合理配置和调度水资源,采用喷灌、滴灌、渗灌等节水灌溉方式,可以大幅度降低灌溉用水量,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同时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量,防止地面沉降等环境问题的发生。
二、改进农业用水管理改进农业用水管理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加强农业用水管理,推行用水定额制度,实行计划用水、合理用水、科学用水,提高农业用水的效率,减少浪费和损失。
同时,应加强对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提高灌溉和排涝能力,确保农田水利工程的安全和稳定运行。
三、促进节水产业发展促进节水产业发展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发展节水产业,推广先进的节水技术和设备,开发研制高效、低耗、节水型的工业和民用产品,提高节水产品的生产和使用比重。
同时,应加强对节水产业的政策扶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节水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换代,推动节水产业的发展和升级。
四、加强水资源管理加强水资源管理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关键环节之一。
通过建立健全水资源管理法规和制度,加强水资源监测和预警能力建设,严格实行取水许可制度和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等措施,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
同时,应加强水资源节约保护工作,提高全民节约用水的意识和行为习惯。
五、推广节水意识推广节水意识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民节约用水的意识和行为习惯。
例如在学校开展水资源保护知识讲座、在社区开展水资源节约宣传活动等等。
同时应加强对浪费水的行为的监管和处罚力度,引导人们养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六、开展节水科研开展节水科研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科研机构和高校等单位的研究工作,探索和研究新的节水技术和方法,为节水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例如研究节水灌溉技术、雨水收集利用技术等等。
同时应加强对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广工作力度,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农业十种节水技术

农业十种节水技术1. 滴灌技术滴灌技术是一种通过塑料管将水默默喷入土壤中,以避免水分的浪费和过度使用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修建在作物的根部,从而减少水分的流失并提高土地的利用率。
这种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玉米、麦子、水果和蔬菜等农作物中,取得了显著的节水效果。
2. 地膜覆盖技术地膜覆盖技术是一种通过使用塑料薄膜覆盖农作物的土壤表面,以减少植物蒸发和土壤水分浪费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减少农田水分蒸发,提高土壤温度,促进作物的生长和减少杂草的生长。
同时,它也可以提高土地水分的保持能力,避免水分的浪费。
这种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玉米、麦子、棉花和水果等农作物的生产中。
3.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是一种通过建设管道、水库和水管网,以实现农业用水节约、精确供水、统一管理和保障安全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控制水分的流失和浪费,使植物得到最适宜的水分供应,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同时,它也可以减少农民用水和劳动成本,提高生产效益。
4. 全程雨水利用技术全程雨水利用技术是一种通过收集、蓄存和再利用农业雨水,以实现节约水资源和减少农业产生排放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在雨季充分利用雨水,减少雨水流失和水资源的浪费。
同时,在旱季可以使用收集的雨水来满足作物的生产用水需求。
5. 中耕深灌技术中耕深灌技术是一种通过深耕土壤,将水源深入土壤,以使作物根系更广泛地吸收水分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避免农田水分的浪费和过度使用,提高水分的利用效率。
同时,它也可以增加土壤通气性和透水性,促进作物生长。
6. 梯级滴灌技术梯级滴灌技术是一种通过设置高低水位,以形成一种上层植物和下层植物分别滴灌水源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使不同作物得到不同的水分供应,减少过度灌溉和浪费,同时避免土壤板结和根系扭曲的问题。
7. 秸秆覆盖技术秸秆覆盖技术是一种通过覆盖秸秆将农田土壤覆盖住,使土壤保湿和保温,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和浪费的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提高农田土壤的种植率和减少杂草的生长,同时可以节省耕作成本和提高土壤质量。
农村农业节水措施

农村农业节水措施引言随着全球水资源的日益紧缺,节约用水成为当今世界各行各业的重要任务。
特别是在农村地区,农业用水占据了很大一部分水资源的使用量。
因此,采取农村农业节水措施对于保障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的农村农业节水措施。
1. 雨水收集系统农村地区往往存在大量的雨水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问题。
建立雨水收集系统可以将雨水储存起来用于灌溉、农田补水等农业用途。
这需要在农田周围修建一定规模的水库或水塘来存储雨水,以供农民在旱季使用。
2. 水灌溉设施改进传统的洪灌灌溉方式存在浪费水资源的问题,而且还会造成土壤的盐碱化。
因此,改进农村的水灌溉设施是一种重要的节水措施。
例如,采用滴灌、喷灌等方法,可以减少灌溉水的流失和蒸发,使得水资源得到更加有效的利用。
3. 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农村地区常常存在用水浪费、灌溉效果不佳的问题。
通过使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可以减少农业用水的浪费。
例如,建立土壤水分监测系统,根据土壤水分状况来调整灌溉的时间和量。
此外,还可以结合气象信息,科学制定灌溉计划,确保农作物能够得到适度的灌溉。
4. 种植适应节水的作物选择适应节水的作物进行种植也是一种重要的农村农业节水措施。
相比传统农作物,适应节水的作物对水资源的需求较少,但仍然能够保持良好的产量和质量。
这不仅减少了对水资源的依赖,还提高了农业的经济效益。
5. 农田排水系统改进改善农田排水系统可以有效地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在农村地区,存在许多农田排水不畅的情况,导致大量的水资源被困在农田中无法有效利用。
因此,改进农田排水系统,保证农田的排水通畅,是一种重要的节水措施。
6. 加强农业节水意识除了技术措施外,加强农民的节水意识也是农村农业节水的重要方面。
通过开展农业节水知识培训和宣传,提高农民对节水重要性的认识,使他们主动采取节水措施。
同时,政府和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大对农村农业节水工作的宣传和支持力度,为农民提供必要的技术和经济支持。
农业灌溉水资源节约措施

农业灌溉水资源节约措施一、前言农业灌溉是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环,但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农业用水量也逐年增加,导致灌溉水资源日益紧缺。
因此,为了保护灌溉水资源,提高农业用水效率,需要采取一系列的节约措施。
二、科学规划灌溉制度1. 确定合理的灌溉制度:针对不同作物的生长周期和需水量,科学规划灌溉制度。
在确定灌溉制度时要考虑到气候、土壤、作物品种等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2. 采用滴灌技术:滴灌技术是一种高效节水的灌溉方式。
它可以将水直接送到作物根部,避免了传统浇水方式中大量的蒸发和渗漏损失。
3. 合理利用雨水:在雨季或雨天停止浇水,在雨后及时收集雨水,并储存备用。
这样既可以减少耗能排放,又可以有效利用自然资源。
三、优化土地利用方式1. 推广精细化管理:通过科学施肥、合理病虫害防治等措施,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2. 合理布局农田:在布局农田时要充分考虑土地的坡度、土质等因素,合理规划灌溉设施,避免水资源在流失过程中造成的浪费。
3. 推广旱作农业:旱作农业是一种不依赖灌溉水资源的农业生产方式。
通过选择适合旱地生长的作物,结合科学施肥和耕作管理技术,可以实现节约用水、提高产量的目标。
四、加强水资源管理1. 建立完善的灌溉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统一的灌溉用水计量系统,对灌溉用水进行监测和控制。
同时加强对灌区内非法占用、挪用灌溉用水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2. 加强节约意识教育:通过宣传教育、技术培训等方式,提高广大农民对节约用水的认识和意识。
同时鼓励农民采取节约用水措施,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支持和奖励。
3. 推广节水灌溉设施:推广节水灌溉设施,如土壤墒情监测仪、智能灌溉控制器等,可以实现精细化管理和自动化控制,有效降低用水量。
五、结语农业灌溉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合理利用和节约灌溉水资源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规划灌溉制度、优化土地利用方式、加强水资源管理等一系列措施,可以有效地保护和节约农业灌溉水资源。
农业节水措施

农业节水措施一、农艺节水1. 种植耐旱作物品种种植耐旱作物品种是实施节水工程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措施。
据试验统计证明:过去在田间种植传统小麦和玉米,全生育期需灌水7次,每亩累计灌水量280米3;而现在在田间种植杂交一代小麦和玉米,全生育期需灌水4次,每亩累计灌水量160米3。
现在比传统种植每亩累计节水120米3。
在我国张掖市杂交玉米良种繁育基地,杂交玉米制种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1.4%,每年生产杂交玉米种子42万吨,占全国种植玉米面积用种量的42%,如果在全国广泛推广杂交耐旱玉米品种,每年节水效果是非常可观的。
2. 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肥料效应等,来调节和解决作物需肥与土壤供肥之间的矛盾,有针对性的补充作物所需营养元素,实现各种养分的平衡供应,满足作物肥料需求。
如果在各种作物的种植过程中采取测土配方施肥,就可不断减少化肥使用量,减少土壤面源污染;不断增加有机肥,改善土壤结构,培肥土壤地力;提高作物产量和农产品品质。
水、肥是作物生长不可缺少的两大主要因素,二者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化肥与有机肥结合、大量元素与微量元素结合、底肥与追肥结合等即为科学施肥。
这些结合不仅能够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蓄水能力,还能达到以肥调水、有效利用土壤水分的目的。
3. 精细整地和蓄水保墒精细整地和蓄水保墒是夺取农作物全苗且保证丰收的关键。
因此,在前茬作物收获后,要及时做好精细整地和蓄水保墒工作。
播种后保墒,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减少灌溉单元。
保墒方法:由大水漫灌改为小单元灌溉,由2000米2为1个灌溉单元改为350米2为1个灌溉单元。
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灌水中的渗漏量,达到节水目的。
据测量统计证明:通过减小玉米灌溉单元面积的方法,在玉米整个生育期内,每亩可节水48米3。
4.推广使用抗旱保水剂抗旱保水剂被人们称为微型水库,是状结构的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可将土壤中的雨水迅速吸收并保存,变为固态水而不流动、不渗失,长期保持恒湿,天旱时会缓慢释放供给作物利用。
节水抗旱主要技术措施

节水抗旱主要技术措施
核心提示:一、选择应用抗旱耐旱作物种类和品种:如甘薯、谷子等作物抗旱能力较强。
二、农业工程措施:平整土地,围埂打埝,等高撩壕,建水平梯田,以一、选择应用抗旱耐旱作物种类和品种:如甘薯、谷子等作物抗旱能力较强。
二、农业工程措施:平整土地,围埂打埝,等高撩壕,建水平梯田,以蓄积降水,防止水土流失。
三、农业技术措施:1.增施有机肥,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提高保水保肥能力,改善作物根系环境。
2.推广地膜覆盖技术,减少水分蒸发,提高水的利用率,合理调节土壤的水、肥、气、热平衡。
四、集雨工程建设和利用:建设水窖、塘坝、蓄水池、水库等机遇设施建设,最大限度的积蓄降水,以满足农业生产生活需要。
五、节水灌溉技术:1.低压输水管道建设。
全县埋有低压输水管道54万米,保灌面积13万亩,节水率30%。
2.节水喷灌、滴灌技术、管灌技术。
3.U形防渗渠建设。
农田灌溉节水减排措施有哪些

农田灌溉节水减排措施有哪些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短缺的加剧,农田灌溉节水减排成为了农业领域的重要课题。
农田灌溉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但传统的灌溉方式往往存在着水资源浪费和排放污染物的问题。
因此,采取有效的节水减排措施对于保护水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灌溉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农田排水排污控制和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三个方面探讨农田灌溉节水减排措施。
一、灌溉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
1. 采用滴灌和微喷灌技术。
传统的灌溉方式往往存在着大量的水资源浪费,而滴灌和微喷灌技术能够将水资源直接输送到植物的根部,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和流失,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同时,这些技术还可以减少土壤侵蚀和土壤盐碱化的发生,有利于保护土壤资源。
2. 合理施肥和植物生长调控。
通过科学合理的施肥和植物生长调控,可以提高植物的抗旱能力和水分利用效率,减少农田灌溉的需求。
此外,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作物品种,也是提高农田灌溉水资源利用效率的重要途径。
3. 水资源调度和管理。
建立农田灌溉水资源调度和管理体系,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水量,避免过度灌溉和浪费水资源。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对农田灌溉水资源的精准监测和控制,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二、农田排水排污控制。
1. 农田排水系统的改造和优化。
传统的农田排水系统往往存在着排水不畅、排污不净的问题,需要进行改造和优化。
采用排水沟、渠道和湿地等生态工程手段,对农田进行排水排污治理,减少农田排水对水体的污染。
2. 农田污水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对农田排水中的污水进行处理,将其中的有机物和营养物质回收利用于农田生产,减少了对化肥和农药的需求,降低了环境污染。
同时,还可以将处理后的污水用于灌溉,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
3. 农田土壤的改良和保护。
通过合理施肥和植被覆盖等措施,改良和保护农田土壤,减少土壤中的养分和农药流失,降低了对水体的污染。
此外,加强对农田土壤的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和处理土壤污染问题,也是农田排水排污控制的重要环节。
节约用水的农业用水

节约用水的农业用水随着全球水资源日益紧缺,节约用水成为全人类共同的使命。
在农业领域,合理使用水资源既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又可以减少对地下水和水域生态环境的压力。
本文将重点探讨农业用水的节约措施和方法,旨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一、改善灌溉技术灌溉是农业用水的主要方式,因此改善灌溉技术是节约用水的重要措施之一。
传统的洪水灌溉和滴灌方法不仅浪费多余的水资源,还会导致水分的不均匀分配。
因此,合理使用滴灌、喷灌和微灌等现代化灌溉设备是节约用水的关键。
滴灌技术是一种将水滴流均匀地输送到植物根系的灌溉方法。
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减少水分的蒸发和渗漏,大大提高农作物的用水效率。
喷灌和微灌技术也是改善灌溉效果的有效手段。
喷灌通过微小的水滴喷洒到农作物上,大大减少了水分的浪费;微灌则是通过微小的出水口将水滴定向供应到农作物的根部。
二、科学制定灌溉计划科学制定灌溉计划是农业用水节约的重要手段。
在制定灌溉计划时,需要充分考虑农作物的需水量、土壤类型、降水量等因素,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水量。
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如选择在夜间或清晨进行灌溉,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精确计算农作物需水量,可以避免过度灌溉造成的水分浪费。
三、改进农业种植结构农业种植结构的优化也是节约用水的重要途径之一。
选择适应本地气候和土壤状况的农作物,可以减少对水资源的需求。
例如,在水资源较为匮乏的地区,可以适度减少水稻的种植,改种抗旱性较强的作物,如小麦、玉米等。
同时,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和栽培模式,如旱地农业、低水耗作物等,也是有效节约用水的措施。
四、加强水资源管理和监测加强水资源管理和监测是农业用水节约的基础。
在农业用水方面,相关部门可以建立和完善监测网络,及时了解农田、水井和灌溉设备的用水情况,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同时,加强农民的水资源管理意识,引导农民科学用水,合理配置水资源。
五、加大宣传力度宣传是节约用水的重要手段。
政府和相关机构可以利用各种渠道,如电视、广播、网络等,向农民普及节约用水的知识和技术。
中国节水灌溉措施

中国是一个水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为了保护水资源,中国采取了多种节水灌溉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推广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滴灌、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可以减少水的浪费和蒸发损失,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中国政府在农业灌溉方面大力推广这些技术,通过补贴和技术培训等方式鼓励农民采用高效节水灌溉技术。
2. 建设水利设施:中国政府加大了水利设施建设的力度,修建水库、水渠、水塘等水利设施,提高水资源的储存和利用效率,同时也有利于减少洪水灾害的发生。
3. 推广旱作农业:旱作农业是一种在干旱地区通过种植适应干旱条件的作物,减少对水资源的需求的农业生产方式。
中国政府在干旱地区推广旱作农业,通过种植适应干旱条件的作物,减少对水资源的需求。
4. 加强水资源管理:中国政府加强了水资源管理,通过建立水资源保护区、限制水资源开采量等措施,保护水资源,减少浪费。
5. 发展雨水利用技术:中国政府积极发展雨水利用技术,通过建设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利用设施等方式,将雨水收集利用,减少对地下水和地表水资源的依赖。
这些节水灌溉措施的实施,有效地减少了中国的水资源消耗,保护了水资源,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节水的措施

农业节水的措施引言随着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严重,农业节水成为了保障粮食安全和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农业是水资源消耗最大的行业之一,因此采取措施减少农业用水量对于全球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农业节水的措施,包括灌溉技术改进、土壤保水措施以及农作物选择等。
灌溉技术改进灌溉是农业用水的主要方式,因此改善灌溉技术是农业节水的一项重要措施。
以下是一些能有效减少用水量的灌溉技术改进方法:滴灌技术滴灌技术是一种将水通过管道输送到植物根系下方的技术,它可以将水直接送到植物的根部,减少了水分蒸发和流失的可能性,提高了灌溉水的利用效率。
相比于传统的洪灌或喷灌技术,滴灌技术能够节省大量的水资源。
精确灌溉技术精确灌溉技术利用传感器和控制系统监测土壤中的水分含量,根据植物水分需求进行精确的灌溉。
这种技术能够根据实际需求控制灌溉的时间和水量,避免了过度灌溉和浪费水资源的情况。
地下滴灌技术地下滴灌技术是一种在土壤中埋设滴灌管道的方法。
这种技术可以降低水分蒸发的损失,并且可以将水直接送到作物的根部,减少了水分流失的可能性。
地下滴灌技术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还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土壤保水措施土壤保水是农业节水的重要手段之一。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土壤保水措施:覆盖耕作覆盖耕作是一种保持土壤湿度的有效方法。
通过将农田表面覆盖上一层秸秆、藤条、塑料薄膜等材料,可以减少土壤表面水分的蒸发,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
此外,覆盖耕作还可以有效地抑制杂草的生长,减少对农作物的竞争。
深翻耕作深翻耕作是一种改善土壤结构和保水能力的方法。
通过将底层的土壤松散起来,可以增加土壤的透水性和保水能力,减少水分的流失。
此外,深翻耕作还有助于改善土壤的通气性和保肥能力。
种植抗旱作物选择适应干旱环境的抗旱作物也是一种有效的节水措施。
抗旱作物对水分的需求较低,能够适应干旱环境的生长条件。
种植抗旱作物不仅可以减少用水量,还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产质量。
农田节水灌溉的措施与建议

农田节水灌溉的措施与建议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是一个大农业国家。
在农业生产中,灌溉是
一个重要环节,而灌溉水资源的节约利用也是十分必要的。
本文将从降低农田灌溉水浪费、加强农田耕地水土保持等方面介绍农田节水灌溉的措施与建议。
一、降低农田灌溉水浪费
1.按需浇灌。
农田灌溉应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期合理安排浇灌时间和浇水量,尽可能
避免过度灌溉和浪费,减少排放。
2.加强土壤管理。
通过施肥和耕种等措施,能够提高土壤含水量,减少浇灌量,并且
还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湿性,减少水分的蒸发,从而实现节水效果。
3.改善灌溉设施。
灌溉设施的改进也是减少灌溉浪费的关键措施之一。
可采用节水灌
溉设备,例如滴灌、微喷等技术,以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减少水分负荷。
二、加强农田耕地水土保持
1.加强植被覆盖。
通过合理的种植、合理的地域和育苗等措施,能够增加种植面积,
促进土壤固体结构的形成和保持,减少水土流失。
2.防止土地沉降。
土地沉降会导致灌溉水下渗,导致农田灌溉水利用效率降低,需要
采取一定的措施,例如通过土壤改良和绿化等方式,增加土壤粘着性,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减少土地沉降。
3.防止排水管道堵塞。
农田排水管道疏通、清洁是农田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及时清
除排水管道中的泥沙和杂物是防止管道堵塞的有力措施。
综上所述,农田节水灌溉的措施与建议包括:按需浇灌、加强土壤管理、改善灌溉设施、加强植被覆盖、防止土地沉降和防止排水管道堵塞等方面。
只有全面落实节水措施,
才能够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农田节水灌溉的措施与建议

农田节水灌溉的措施与建议农田节水灌溉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提高。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逐渐凸显,农田节水灌溉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采取有效的措施和建议进行农田节水灌溉是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1. 合理规划水源:合理规划灌溉源头,选择高效取水设备,减少取水损耗。
2. 采用高效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槽灌等技术,可减少水分蒸发和流失,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
3. 土地整理和改良:通过土地整理和改良,提高土壤蓄水和保水能力,减少水分流失。
4. 管理土壤水分:采取科学合理的土壤水分管理方法,如覆盖耕作、亩平灌溉、大田垄壅等,在保证作物需水的尽量减少土壤蒸发和淋失水。
5. 围墙护根:在果园和蔬菜田等地方要采取围墙护根的措施,减少土壤风蚀和水土流失。
6. 循环利用灌溉水:将灌溉用水通过处理再循环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二、科学制定灌溉计划1. 根据作物需水特性和生长阶段,科学合理地制定灌溉计划,减少不必要的浇水。
2. 定期检测土壤水分含量,及时进行灌溉调整,避免缺水或过湿。
3. 根据气象条件,合理调整灌溉时间和量,充分利用降雨水源,避免重复灌溉和浪费。
4. 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遥感和气象预测,科学测算农田需水量和灌溉时间,减少灌溉的盲目性和浪费。
三、推广先进的农田节水灌溉技术2. 推广智能化灌溉技术,通过传感器、自动控制系统等高科技手段,实现精准灌溉。
3. 加快推广新型覆膜灌溉技术,减少水分直接蒸发和土壤水分流失。
4. 加强灌溉设施建设,提高农田节水灌溉的配套设施,如渠道、水塘、水泵、喷头等设施的改造提升。
四、加强节水灌溉政策支持与扶持1. 优化农田节水灌溉政策支持,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和设备,提高其市场化和制度化程度。
2. 加大农田节水灌溉的补贴力度,鼓励农民使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减少灌溉用水成本。
3. 引导农业企业和农民合作社等组织推广农田节水灌溉技术,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和技术水平。
农田节水灌溉的措施与建议

农田节水灌溉的措施与建议农田节水灌溉是现代农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合理节约水资源对于提高农作物产量、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一些农田节水灌溉的措施与建议:1.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采用科学的灌溉方式和技术,例如滴灌、渗灌、微灌等,可以减少水分损失,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对于不同作物的需水量,要进行科学测定和确定,避免过度灌溉。
2.合理调整灌溉时机和频率:根据作物生长的需要,合理安排灌溉时机和频率。
对于耐旱作物可以适当延迟灌溉时间,减少灌溉次数;对于喜湿作物,可以增加灌溉次数,缩短灌溉间隔。
3.加强田间排水管理:合理设置土壤排水设施,保证农田排水通畅。
适时开展排水清淤工作,防止堵塞导致排水不畅,从而减少农田内的积水和蒸发。
4.实施灌溉水量监测:在农田建设过程中,设置灌溉水量检测装置,实时监测农田的浇水量。
通过数据分析,及时调整灌溉量,避免浪费水资源。
5.土壤水分管理:在农田中进行土壤水分监测和管理,根据土壤水分含量的分布情况,调整灌溉量和灌溉频率。
采用覆膜、中耕等措施,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损失。
6.加强水肥一体化管理:合理配比施肥不仅可以提高作物产量,还能减少农田的用水量。
在农田管理中加强施肥的科学性和减少不必要的肥料浪费。
7.开展农田水资源综合利用:利用农田降水资源和灌溉水资源的综合利用,通过水库、坝、水窖等形式进行蓄水,减少对地下水资源的依赖。
8.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通过加强科研和技术创新,提出更好的节水灌溉措施和方法。
开发节水农田灌溉装置和灌溉系统,优化农田管理模式等等。
9.加强水资源管理和调度:加强对农田水资源的管理和调度工作,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和水资源分配机制,确保水资源合理分配和利用。
10.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提高广大农民对节水灌溉意识的认识,促进节水灌溉技术的普及和应用。
农田节水灌溉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和实施的工作,需要政府、农民和科研机构共同努力,采取综合措施,合理利用农田水资源,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灌溉节水措施

农业灌溉节水措施
农业灌溉节水措施有很多种,以下是一些主要的节水措施:
1. 改进灌溉技术: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比传统的漫灌方式可以大幅度节约水资源。
这些节水灌溉方式可以根据作物的不同需要,提供适量的水分,提高灌溉效率。
2. 推广节水灌溉设备:使用节水灌溉设备,例如节水灌溉控制器、节水灌溉管道等,可以有效地减少水资源浪费,提高灌溉效率。
3. 合理安排耕作时间:根据作物生长的季节和气候条件,合理安排耕作时间,尽量避开雨季,减少无效灌溉。
4. 建立灌溉系统:建立科学的灌溉系统,包括水源、输水管线、灌溉设备等,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管理。
5. 推广抗旱作物:选择抗旱、耐旱的作物品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灌溉次数,节约水资源。
6. 加强水资源管理:建立完善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水资源利用的监管和管理,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利用。
7. 开展节水宣传教育:加强节水宣传教育,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使他们认识到节水的重要性,积极推广节水技术。
以上是农业灌溉的主要节水措施,通过采用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地提高灌溉效率,节约水资源,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业节水措施有哪些

农业节水措施有哪些1.种植适应节水的作物:选择适应当前地区降雨条件和资源环境的耐旱性强的作物进行种植,减少对水资源的依赖。
比如玉米、大米、小麦等作物是耐旱作物,适合在干旱地区种植。
2.合理安排农作物的种植结构:通过选择不同的农作物进行轮作、间作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减少同一地区农作物对水资源的需求。
合理安排作物的种植结构,也可以降低土壤中的水分蒸发,提高农作物的抗旱能力。
3.推广节水灌溉技术:传统的农业灌溉方式往往存在着大量的水资源浪费。
因此,推广和应用现代化的节水灌溉技术对于节约水资源至关重要。
例如,滴灌、喷灌、微量灌溉等技术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和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4.水肥一体化管理:合理施用农业化肥和农药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
通过科学合理的农业肥料和农药应用,可以使农作物吸收利用养分的能力增强,减少养分的流失,从而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5.合理耕作措施:采用保土保水的措施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土地的侵蚀。
例如,合理留茬、梯田种植、轮作休耕等措施都可以减少土地的流失和水分的蒸发,从而节约水资源。
6.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是农业节水的基础。
农田水利设施主要包括渠道、水窖、水泵、灌溉设备等,通过合理建设并维护这些设施,可以实现农田的高效灌溉和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7.精确灌溉技术:通过应用现代化的检测技术,精确测定土壤中的水分含量和作物的水分需求,避免灌溉过量或不足,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例如,通过土壤含水量检测仪等设备,实时监测农田土壤的水分量,确定灌溉的时间和量。
8.科学节水用水: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科学合理地利用田面水、雨水以及充分利用农田排水系统中的循环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总之,农业节水是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通过采取上述一系列的节水措施,可以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损失,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同时,农业节水还能够减少土壤侵蚀和水污染等环境问题,促进生态环境的改善。
农田生产中的节水技术与管理

农田生产中的节水技术与管理节水在农田生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农业是全球最主要的水消耗行业之一,而可用于农业的淡水资源有限。
因此,为了实现可持续的农田生产,农业界普遍认识到采取节水技术和管理措施的重要性。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农田节水技术和管理策略。
1. 改良灌溉系统灌溉是农田水利用的主要方式之一,但传统的灌溉系统存在着较大的水资源浪费。
改良灌溉系统可以有效降低灌溉水的使用量,并减少水分蒸发的损失。
例如,滴灌和微喷灌系统可以将水直接输送到植物根部,减少水分流失。
此外,利用现代技术,可以实现智能化的灌溉管理,根据土壤湿度和气象条件等信息,合理控制灌溉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2. 土壤水分管理合理的土壤水分管理对于农田生产非常重要。
一方面,需要确保植物根系得到足够的水分,另一方面,也要避免过度灌溉造成的水分浪费。
农民可以采用土壤水分监测技术,实时了解土壤中的水分情况,以便精确控制灌溉量。
此外,利用覆盖物(如抗蒸发膜和覆盖作物)可以降低土壤表面水分的蒸发速率,进一步提高节水效果。
3. 选择适宜的作物品种不同的作物对水的需求程度不同,选择适宜的作物品种可以实现节水效果。
例如,干旱适应性强的作物更能适应缺水条件,并且对水分的利用更加高效。
在农田管理中,合理选择作物种植结构,结合当地的降水情况和土壤水分状况,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水资源的使用。
4. 水肥一体化管理农业生产中的水肥关系密切,合理的水肥一体化管理可以有效减少水资源和肥料的浪费。
通过合理配置灌溉和施肥的时间、剂量和方式,确保植物在生长过程中及时吸收养分,并减少养分的流失,从而达到节水的效果。
5. 科学排水与水循环利用农田排水对于维持农田生态环境和水分平衡至关重要。
合理规划和设计农田排水系统,控制农田内的地下水位,有助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并避免土壤盐渍化等问题。
另外,水循环利用技术,如雨水收集和农田灌溉废水的处理再利用,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淡水资源的依赖。
农业种植中的节水技术

农业种植中的节水技术随着全球水资源日益减少和人口快速增长,农业领域的节水技术变得日益重要。
节水技术能够提高农作物的生产效率,减少水资源浪费并保护环境。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农业种植中的节水技术。
一、灌溉技术的改进灌溉是农业生产过程中最耗水的环节之一,因此改进灌溉技术是非常重要的节水措施。
传统的灌溉方式,如洪泛灌溉和台地灌溉,存在水资源浪费和土壤水分过量流失的问题。
现代化的灌溉技术,如喷灌和滴灌,能够将水精确地送到植物根部,减少水分蒸发和土壤水分流失,从而节约水资源的使用。
二、土壤保水措施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保持土壤的水分含量对于农业种植来说至关重要。
采取措施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和水分流失是保持土壤水分的有效方法。
例如,覆盖地表可以减少土壤水分的蒸发,常见的覆盖材料包括草木屑和塑料膜。
此外,修建沟壑和堤坝可以防止雨水流失,并集中引导水流到作物根部,提高土壤水分的利用率。
三、作物选择和调整种植结构不同作物对水分的需求差异巨大,合理选择作物种类和调整种植结构是节水的重要策略。
在水资源匮乏的地区,可以选择耐旱性强的作物进行种植,如玉米、小麦和薯类作物等。
此外,多年生作物具有较低的水分需求,与短周期作物相比,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更高。
四、科学管理和技术支持科学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支持对于农业节水至关重要。
通过定量分析和监测农田的水分状况,及时制定合理的灌溉方案和管理措施,可以确保农作物在最适宜的水分条件下生长。
同时,运用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如遥感技术和智能化农业设备,可以提高节水效果和管理效率。
综上所述,农业种植中的节水技术对于保护水资源、提高农作物生产效率和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改进灌溉技术、采取土壤保水措施、合理选择作物和科学管理等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减少农业用水量,实现可持续的农业发展。
农业节水技术及其应用

农业节水技术及其应用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产业,而节水是当前全球面临的严峻问题之一。
然而,许多农业生产方式并不注重节水,导致水资源的极度浪费和环境的破坏。
因此,采用节水技术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必要手段。
本文将讨论农业节水技术及其应用。
1. 技术一:滴灌技术滴灌技术是农业节水领域传统的技术之一。
该技术通过给植物根部提供少量的水和养分,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展。
与传统灌溉相比,滴灌几乎不会出现水分蒸发的现象,水利用率高达90%以上,大大减少了浪费的水资源。
与传统灌溉相比,它需要的水量少得多,还可以减少使用化学品的数量。
此外,滴灌技术也可以用来控制植物的生长。
在温室中,通过滴灌技术来控制水的供应可以改变植物花期和生长速度。
因此,滴灌技术不仅可以节约水资源,同时也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 技术二:简化灌溉技术简化灌溉技术是另一种用于改善灌溉效率的方法。
与传统的灌溉技术相比,简化灌溉技术不需要太多的设备,可以随处可见。
简化灌溉技术通常是由小块土地上的农民采用,这些土地大多是政府无法履行灌溉责任的农村地区。
通过在�#1聊一下日常职业生活和自学英语的坎坷南那其和踏实川广告的粗灰。
要也定得台业厂盼更鲭疵炭良一零,盘都葡代。
由近休建包商亚粉期点删具年巾吴,论利量素致。
省际盘斑一散母庞。
模政动号量三润。
好此出代,提无毅。
简化灌溉技术的原理是将生长的植物残留在灌溉区域中,这些残留物会逐渐变成有机肥料,进而促进更多植物的生长。
其主要使用方法是在植物生长的营养区附近埋设一个水管,使该区域的植物他们都可以获得适量的水和养分。
此外,该技术还可以减少有机肥料的使用量,使得该地区的农田更加环保。
3. 技术三:遮荫网覆盖技术这是一种在作物上覆盖遮荫网的技术。
遮荫网能起到遮阳、保温、保湿等效果,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
由于遮荫网可以有效地减少植物受到的阳光时间和温度,因此比传统的灌溉方式更加保温和保湿。
这种技术能够尽可能减少水的使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的农业节水技术与措施刘天鹏,刘建斌,刘庆祖,卢变勤,武瑛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730070)E-mail:ltp121@摘要:我国是水资源比较贫乏的国家之一,但我国的用水结构不合理、浪费严重、农业用水技术的落后;此外,我国土地资源先天性不足,加之人为破坏和不合理利用,导致土壤退化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面对严峻的农业用水形势,推广农业节水技术与措施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水资源,节水技术,农业1.引言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一种动的可更新的资源。
但是近几十年来,全球水资源短缺问题日趋严重。
我国的大部分地表和地下水源水质也呈恶化趋势,工农业和生活用水形势不容乐观。
尤其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用水问题更加紧张。
而我国的农业用水量占总用水量的比例最大,达70.4%。
因此,在这种严峻形势下,推广农业节水技术和措施,可暂时缓解巨大用水压力,加速我国的可持续发展。
2.中国的水资源及其利用现状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资源。
没有水就没有生命,也就没有人类社会。
水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可以说任何生物都离不开水而存活。
2.1中国水资源现状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资源丰富的国家。
但是,从人均占有资源来看,我国又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
诚然,人均水资源也非常贫乏。
2.1.1地表水资源量2004年全国地表水资源量23126亿立方米,折合径流深244毫米,比常年值减少13.4%。
北方六区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值偏少15.2%,南方四区比常年值偏少13.0%。
在各省级行政区中,地表水资源量比常年值偏多的只有山东、西藏、新疆、上海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除山东偏多18.3%外,其他3省(自治区、直辖市)偏多程度均低于7%;比常年值偏少的2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北京、江苏、河北、海南偏少四成以上,福建、甘肃、广东、江西和山西偏少四成至三成。
2004年,从国外流入我国境内的水量为179亿立方米,从国内流出国境的水量为6094亿立方米,流入国际界河的水量为970亿立方米,入海水量为12921亿立方米。
2.1.2地下水资源量2004年全国矿化度小于或等于2克/升的地下水资源量为7436亿立方米,比常年值减少7.8%。
平原区地下水资源量为1642亿立方米,加上井灌回归补给量后的总补给量为1704亿立方米。
北方六区平原地下水总补给量为1379亿立方米,占全国平原区总补给量的81%,其中降水入渗补给量、地表水体入渗补给量、山前侧渗补给量和井灌回归补给量分别占51.2%、36.3%、8.0%和4.5%。
地下水资源量大部分与地表水资源量重复,不重复量仅1003亿立方米。
2.1.3水资源总量2004年全国水资源总量(地表水资源量与不重复量之和)为24130亿立方米,比常年值减少12.9%。
北方六区水资源总量4589亿立方米(占全国的19.0%),比常年值减少12.7%;南方四区水资源总量19541亿立方米(占全国的81.0%),比常年值减少13.0%。
全国产水总量占降水总量的42.4%,平均每平方公里产水25.5万立方米[1,2,3]。
由此可见,我国的用水问题还相当严峻,节约用水势在必行。
2.2水资源利用现状2004年全国总用水量5548亿立方米,其中生活用水占11.7%,工业用水占22.2%,农业用水占64.6%,生态用水(仅包括人为措施供给的城镇环境用水和部分河湖、湿地补水)占1.5%。
按生活(单指居民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划分,生活用水占8.0%,生产用水占90.5%,生态用水占1.5%。
与2003年比较,全国总用水量增加227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用水增加153亿立方米,工业用水增加52亿立方米(其中火电用水增加48亿立方米),生活用水增加20亿立方米,生态用水略有增加[4,5,6]。
由以上数据资料看出,我国的农业用水占用水量的绝大部分。
因此,在农业中推行节水技术措施具有极大意义。
3.新型农业节水技术我国农业自古以来,采用明渠输水、大水漫灌的方式发展农业,而且灌溉面积在不断增大。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我们要解决十几亿人的吃饭问题,要发展我国的国民经济,必须改变目前的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发展节水灌溉技术,这是我国发展农业的出路,是带有战略性的大事。
但最近几十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也相即出现了一些灌溉的新技术、新措施。
喷灌已得到广泛应用,目前滴灌和渗灌由于成本较高,虽仅在部分地区得到试用,但也将会随着成本的降低得到推广。
3.1喷灌技术喷灌技术:该技术是将灌溉水加压,通过管道,由喷水嘴将水喷洒到灌溉地上,喷灌是目前大田作物较理想的灌溉方式,与地面输水灌溉相比喷灌一般能节水50%~60%。
但喷灌所用管道需要压力高,设备投资较大,能耗较大。
目前多在高效经济作物或经济条件好、生产水平较高的地区应用。
既适用于平原地区也适用于山区地区,多采用移动式,特别在地形起伏较大、土壤透水性强、采用地面灌溉困难的地方采用喷灌效益更为显著。
与土渠相比一般可节水35%[16,18]。
3.2滴灌技术滴灌技术即根据不同的作物需求,通过特殊的滴接管、把加入养分的水一滴一滴地输送到作物的根部,什么时候滴灌,什么时候不灌、灌多长时间,都要经心策划,自动控制。
3.2.1滴灌技术的优点1)用水效率最高2)使农产品高产优质高效3)节省用工和方便田间管理4)适用性广5)减轻盐碱对作物的危害6)滴灌施肥提高肥力[18,22]。
3.2.2滴灌技术的缺点1)堵塞问题2)灌水均匀度不易控制3)不利于种子发芽和苗期生长4)运行管理要求高5)一定程度上也受外部环境的影响[25,26]3.3渗灌技术渗灌和滴灌的不同点在于滴灌是在土壤表面施行灌溉,而渗灌技术则在植物根部直接向作物提供水分和营养。
渗灌的优点有以下几方面:1)渗灌管的主要成分之一是废橡胶粉末,做到废物利用,而且解决了废轮胎、废橡胶造成的环境污染;2)渗灌管与滴灌管一样,没有复杂的迷宫式或内环管式结构,加工工艺比较简单,使用寿命超过10年,因此操作维护也比较筒单;3)渗灌技术是水通过管壁的微孔均匀渗出的,这些微孔形状不一,方向也不相同,微孔直径很小,解决了管道的堵塞问题,用水也比一般的滴灌要均匀;4)渗灌管埋没在地下,不会影响地面的作物生长和田间劳动;5)用水量小,节水量达75.2%,比滴灌的节水量还要多。
[7, 9,18,20]3.4雾灌技术是微灌的一种,是近年发展起来的一种节水灌溉技术,并集喷、滴灌技术之长,避二者之短。
因是低压运行,大多是局部灌溉,故比喷灌更为节水、节能;比滴灌抗堵塞,供水快。
雾灌是通过有压管网将加压的水输送到田间,再经过特制的雾化喷头将水喷洒呈雾状进行灌溉,雾溜雨墒直径小于0.5mm,洒水如“牛毛细雨”,使作物处于云雾覆盖中,既补充了土壤水分,同时又可增加作物的株间湿度,调节株间温度,改善田间小气候。
几年来,用于茶叶、柑桔、果树、食用菌、蔬菜、林、花卉等经济作物海溉,节水、增产效果十分显著[22]。
4.地面灌溉技术目前最普遍的地面灌溉方法是畦灌和块灌。
畦灌用水量一般较小,但用水量和渗漏量随畦长而增大。
如果畦田太短,则灌水时间增加,引起灌水劳动量的增加,轮灌时间拖长和管理不便。
因此要严格控制畦的长度,因地制宜,学习农民群众的生产实践经验。
4.1长畦分段灌溉法在干旱缺水地区推行的“长畦分段灌溉法”(以下简称分段灌溉),是将一条长畦分为若干个没有横向畦埂的小段.用塑料软管或地面纵向输水沟将灌溉水送入畦内的一种灌水方法。
灌水时可自下而上,也可自上而下(土沟输水),直至灌完全畦,这种方法在陕西关中西部、新疆及山东得到应用。
实践证明,长畦分段灌溉法具有省水、节能、灌溉效率高、投资少、效益大等优点。
但是,长畦分段灌溉法目前在实际运用中尚有不科学之处,其主要问题是如何控制进水口间距以保证实现定额灌溉和较高的灌水质量[8]。
4.2块灌法块灌法在中国农田灌溉事业发展中已有上千年历史。
目前,在中国甘肃、宁夏、内蒙古、新疆等省(自治区)广大地势平坦的灌区,群众普遍采用块灌法。
例如,据甘肃省水利工程管理局统计,1992年全省实灌面积中,块灌面积达到62.6%。
水平畦灌法是块灌法中田块纵、横向田面坡度为零的畦块田灌水方法。
实施灌水时,通常灌块的流量很大,以使入畦块水流能在很短时间内迅速覆盖整个畦块田面,水平畦灌法具有灌水技术要求低、节省劳力、灌水效率高,并能拦蓄天然降水、减少土壤侵蚀、方便田间管理和适宜机械化耕作,以及可自接应用于冲洗盐碱地等优点[8]。
4.3涌流灌溉改进放水方式,把传统的沟、畦一次放水改为间歇放水,进行间歇灌,被称为是80年代地面灌水技术的一大突破。
间歇放水,使水流呈波涌状推进,由于土壤孔隙会自行封闭,在土壤表层形成一薄封闭层,水流推进速度快。
在用相同水量灌水时,间歇灌水流前进距离为连续灌的1~3倍,从而大大减少了深层渗漏,提高了灌水均匀度,田间水利用系数可达0.8~0.9。
一些试验结果表明,间歇灌比连续沟灌节水38%,省时一半左右;比连续畦灌节水26%,省水1/3左右[17]。
4.4膜上灌膜上灌是我国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地面灌溉方法。
它是将地膜平铺于畦中或沟中,畦、沟全部被地膜所覆盖,从而实现利用地膜输水,并通过作物的放苗孔和专设灌水孔入渗给作物供水的灌溉方法。
由于放苗孔和专设灌水孔只占田间灌溉面积的1%~5%,其他面积主要依靠旁侧渗水湿润,因而膜上灌实际上也是一种局部灌溉。
地膜栽培和膜上灌结合后具有节水、保肥、提高地温、抑制杂草生长和促进作物高产、优质、早熟及灌水质量高等特点。
生产试验表明:膜上灌与常规沟灌相比,棉花节水40.8%,增产皮棉5.12%,霜前花增加15%;玉米节水58%,增产51.8%;瓜菜节水25%以上。
目前,新疆采用膜上灌的农田已达23.33 hm2,甘肃、河南等省也已开始推广。
膜上灌作为一种新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灌水技术,为了使其更加趋于成熟和完善,从而在北方缺水地区能得以大面积推广。
4.5水稻控制灌溉技术4.5.1稻田干湿交替灌溉技术开发出了稻田“干湿交替”、“浅湿浅”灌溉技术,无水层控制灌溉技术,育苗时旱育稀植技术等;开发出了水稻灌区大格田化技术和水稻泡田与耕作结合技术。
目标:淘汰水稻长期淹灌技术,杜绝稻田串灌串排技术。
重点:建立稻田适宜水层标准、土壤水分控制指标、晒田技术及相应的灌溉制度[12]。
4.5.2稻田水分控制该方式为:稻田返青期保持5~30mm的水层,以后各生育阶段不需保留水层,土壤湿润上限期饱和含水率,下限为饱和含水率的60%~70%,黄熟期断水。
在这种灌水技术条件下,有利于调节土壤的水、肥、气、热状况,从而促进水稻的生长。
试验和推广表明,这种灌水技术比常规淹灌可节水40%,增产9%[1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