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优抚与安置..
社会保障学名词解释汇总
一、名词解释汇总:
1、社会优抚:社会优抚作为特种社会保障制度,是针对社会成员中受人尊敬和爱戴而又有光荣身份的退伍军人、伤残军人、现役军人家属、为国捐躯军人家属等人口群体而举办的,是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规定对特定对象通过抚恤、优待和安置,确保他们的生活不低于当地群众平均水平并带有褒扬性质的特殊社会保障制度。
2、生育保险:生育保险,是在妇女劳动者因生育子女而暂时失去劳动能力时,社会给予必要的经济和物质帮助的制度。
3、周期性失业:周期性失业是指劳动者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工作,但由于经济发展的周期性经济衰退或萧条时期对劳动力需求量减少,导致劳动力供过于求而引起的失业。
4、失业保险中的工资比例制:即按失业保险给付金额占以被保险人在失业前一定时期平均工资收入的比率给付失业保险金的方式,通常依据工龄、受保期限、工资水平和缴费年限等因素确定。
5、致伤:致伤是指职工或劳动者在生产劳动或工作中,遭遇不测事故,致使身体器官或正常生理功能受到损伤,并因此造成暂时、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后果。
6、养老保险:养老保险是国家根据劳动者的体质和劳动资源情况,规定一个年龄界限,允许劳动者达到这个年龄时,作为因年老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解除劳动义务,由国家、社会提供一定的物质帮助和服务,保障其晚年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险形式。
7、合作医疗:合作医疗,主要是指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在自愿互利基础上组织起来的一种医疗保险制度。这种制度服务的对象主要广大农民,其经费由参加者和所在乡村共同筹集。
8、工伤保险中的“无责任补偿”原则:这主要是考虑到职工在工作中受到事故伤害,不仅身体受到伤害和痛苦,而且会因此而暂时或永久失去工作能力,中断正常收入来源,实行“无责任补偿”,即受伤害者不承担任何费用,而给遭受伤害的职工及时的物质帮助和经济补偿是工伤保险的首要原则。
社会保障学第十章优抚与安置
(2)把优抚制度和其他社会保障制度 纳入统一体系;
(3)提高优抚对象的自我保障能力; (4)拓宽复员退伍军人安置渠道。
参考书
思考题
1、如何理解社会优抚制度的特殊性? 2、我国优待、抚恤制度的主要内容与 形式有哪些? 3、如何理解社会优抚制度的地位与作 用? 4、比较军人抚恤与工伤保险的异同?
5、中国社会优抚与社会安置制度改 革与发展
分为两种:
A、国家对革命伤残人员中无工作的, 发给伤残抚恤金;
B、对参加工作的革命伤残人员,发 给伤残保健金;
3、安置制度
(1)定义:P230 安置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依法对退 役军人提供就业、养老等安置的社会保 障制度。
(2)对象:退伍义务兵、转业志愿 兵、军队转业和离退休干部等。
(3)目标:使退伍军人获得必要的 就业、生活保障和政治优待,以维护军 队的战斗力,实现退役军人与社会的最 优结合。
一、社会优抚与安置概述
(一)社会优抚安置的概念 P220
Fra Baidu bibliotek
社会优抚安置保障是指国家和 社会依法对军人以及军烈属等对象 实行物质照顾、生活和工作安置、 精神抚慰的特殊社会保障制度。
包括以下几层含义:P220 1、优抚安置保障是国家和社会
所承担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2、优抚安置保障是通过各种法 律、法规以及有关政策来保证实施的
民政部社会优抚安置制度模版
民政部社会优抚安置制度模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社会优抚安置工作,维护军烈属、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公民享有社会优抚安置权益,国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社会优抚安置工作。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社会优抚安置对象、军烈属及其他优抚对象的社会优抚安置工作。
第四条社会优抚安置工作遵循公平、公正、依法原则,坚持优抚对象优先、照顾特殊困难家庭原则,注重综合施策,分类施策,打造一个和谐社会。
第五条国家加大对社会优抚安置工作的经费保障,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落实机制。
第六条社会优抚安置工作实行分类管理,将社会优抚安置对象和军烈属、其他优抚对象区分管理,每个对象都有专属的优惠政策。
第七条社会优抚安置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各部门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密切合作,形成合力,确保工作质量。
第二章优抚对象的认定
第八条优抚对象的认定分为军烈属、其他优抚对象两类。
第九条军烈属是指为国家安全和社会利益献身的人员牺牲的,以及因公殉职的军人及其他人员。
第十条其他优抚对象是指脱离公职属于优抚对象的人员,包括退役军人、烈属家属、优抚对象及其直系亲属。
第十一条优抚对象的认定原则是合法、权威、科学。
第十二条米抚对象的认定工作由民政部门负责,有权准确、及时地对优抚对象进行认定。
第十三条优抚对象的认定结果由民政部门向申请人发放优抚证书,并在优抚对象名录上公示。
第三章优抚补助和服务
第十四条优抚补助是社会给予优抚对象的物质帮助。
第十五条优抚补助分为养老抚恤金、抚恤金、医疗费用补助、教育费用补助等几类。
民政部社会优抚安置制度范文
民政部社会优抚安置制度范文
社会优抚安置制度是指国家依法采取措施,对因战争、自然灾害、意外事故等原因造成伤残、病残、遭受严重创伤或牺牲的军人、残疾人、失独家庭等群体提供相应的救助、抚恤和安置。民政部社会优抚安置制度体系包括多个方面内容,以下为其范文。
一、优抚对象的确定
社会优抚安置制度范围包括退役军人、病残人员、伤残人员、家庭成员丧失唯一劳动力的失独家庭等群体。确定优抚对象应遵循以下原则:
1.依据法律法规确定,明确优抚对象的身份和条件;
2.通过评定认定程序,进行专业评估,确保优抚对象的伤残程度或损失程度真实准确。
二、优抚待遇的提供
优抚待遇是指国家给予优抚对象的经济、物质和精神帮扶。具体措施包括:
1.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包括养老、医疗、住房等方面的补贴和救助;
2.提供职业培训和就业安置,为优抚对象提供就业机会和创业支持;
3.提供医疗救助和康复服务,包括定期体检、康复治疗、康复辅助器具等;
4.提供心理疏导和社会支持,为优抚对象提供心理咨询和社会融入指导。
三、优抚安置的具体形式
优抚安置不仅仅包括经济补贴,还应为优抚对象提供合适的居住环境和工作机会,保障他们的合法权益和自尊心。具体形式包括:
1.提供安全、舒适的住房,为优抚对象提供住房补贴或免费安置;
2.提供适应能力的就业机会,根据优抚对象的实际情况,为其提供适应能力的岗位和工作环境;
3.建立起业扶持政策,鼓励优抚对象自主创业,提供相关扶持政策和创业资金;
4.加大社会力度,提供志愿者服务,定期组织各类文体活动,增强优抚对象的社交和精神交流。
四、机构建设和政策完善
社会优抚
社会优抚
(一)社会优抚的含义
社会优抚是国家和社会按照规定,对法定的优抚对象提供确保一定生活水平的资金和服务,带有褒扬、优待、抚恤和安置性质的特殊社会保障制度。
(二)社会优抚支出的内容
我国社会优抚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内容。
(1)优待。优待体现在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其中,物质层面的优待主要有:对义务兵家属普遍发放优待金;对残疾军人等重点优抚对象提供医疗、住房、交通、教育及就业等优待。(2)抚恤。抚恤是指对烈士遗属、牺牲和病故军人遗属和伤残军人等优抚对象发放抚恤金,对老复员军人等重点优抚对象实行定期定量生活补助。
(3)安置。安置包括政府为城镇退役士兵安排就业岗位,对自谋职业的城镇退役士兵发给一次性经济补助,并给予优惠政策扶持;对农村退伍义务兵在生产、生活和医疗等方面的困难,视不同情况予以解决。对军队干部(含士官)退出现役,分别实行复员、转业和退休等安置办法。
(三)社会优抚的特点
(1)优抚对象具有特定性
优抚的对象是为革命事业和保卫国家安全做出牺牲和贡献的特殊社会群体由国家对他们的牺牲和贡献给予补偿和褒扬。
(2)优抚保障的标准较高
由于优抚具有补偿和褒扬性质。因此,优抚待遇高于一般的社会保障标准,优抚对象能够优先优惠地享受国家和社会提供到的各种优待、抚恤、服务和政策扶持。
(3)优抚优待的资金主要由国家财政支出
优抚工作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行为,为优抚优待的资金多少要由国家财政投入,还有一部分由社会承担。只有在医疗保险和合作医疗等方面由个人缴纳一部分费用。
(4)优抚内容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社会优抚与社会保险、社会援助和社会福利不同。它是特别针对某一特殊身份的人所设立的内容涉及到社会保险、社会援助、社会福利等。包括抚恤、优待、养老、就业安置等多方面的内容是一种综合性项目。
2023年民政部社会优抚安置制度
2023年民政部社会优抚安置制度
,已经在过去几年取得了显著的进展。在这个制度下,社会优抚安置工作的范围得到了扩大,优抚对象的群体也得到了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以下是对该制度的一些主要内容的介绍。
首先,社会优抚安置制度的目标是为了解决一些弱势群体的生活困难和福利保障问题,提供更好的社会保障服务。优抚对象主要包括残疾人、孤儿、退役军人等。民政部在制定制度时,充分考虑到了这些群体的特殊需求和困难,努力提供适应他们个性化需求的保障政策。
其次,社会优抚安置制度在涵盖范围上进一步扩大。除了传统的优抚对象,这个制度也将关注力放在了其他一些特殊困境群体上,如老年人、贫困家庭、农民工等。这些群体往往生活在较为困难的环境中,对社会关怀和保障有着更迫切的需求。因此,社会优抚安置制度在2023年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政策和帮助,力求让他们在社会中更好地融入。
进一步明确和细化优抚政策,也是2023年社会优抚安置制度的亮点之一。为了满足不同群体的特殊需求,民政部制定了一系列具体的政策措施。以残疾人为例,根据其残疾程度和生活能力,制定了不同的优惠政策,包括社会福利补贴、就业援助等。同时,民政部还为孤儿制定了相应的援助政策,包括教育补贴、医疗保障等。各项政策的实施,使得社会优抚安置的目标更加精确和明确。
除了政策的明确,2023年社会优抚安置制度也注重加强社会服务体系建设,提高优抚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民政部投入大量资源在基层建设上,加强社会工作队伍的培养和管理,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服务能力。通过开展各种培训和考核活动,民政部努力提高社会服务人员的工作质量。
社会保障学名词解释汇总
一、名词解释汇总:
1、社会优抚:社会优抚作为特种社会保障制度,是针对社会成员中受人尊敬和爱戴而又有光荣身份的退伍军人、伤残军人、现役军人家属、为国捐躯军人家属等人口群体而举办的,是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规定对特定对象通过抚恤、优待和安置,确保他们的生活不低于当地群众平均水平并带有褒扬性质的特殊社会保障制度。
2、生育保险:生育保险,是在妇女劳动者因生育子女而暂时失去劳动能力时,社会给予必要的经济和物质帮助的制度。
3、周期性失业:周期性失业是指劳动者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工作,但由于经济发展的周期性经济衰退或萧条时期对劳动力需求量减少,导致劳动力供过于求而引起的失业。
4、失业保险中的工资比例制:即按失业保险给付金额占以被保险人在失业前一定时期平均工资收入的比率给付失业保险金的方式,通常依据工龄、受保期限、工资水平和缴费年限等因素确定。
5、致伤:致伤是指职工或劳动者在生产劳动或工作中,遭遇不测事故,致使身体器官或正常生理功能受到损伤,并因此造成暂时、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后果。
6、养老保险:养老保险是国家根据劳动者的体质和劳动资源情况,规定一个年龄界限,允许劳动者达到这个年龄时,作为因年老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解除劳动义务,由国家、社会提供一定的物质帮助和服务,保障其晚年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险形式。
7、合作医疗:合作医疗,主要是指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在自愿互利基础上组织起来的一种医疗保险制度。这种制度服务的对象主要广大农民,其经费由参加者和所在乡村共同筹集。
8、工伤保险中的“无责任补偿”原则:这主要是考虑到职工在工作中受到事故伤害,不仅身体受到伤害和痛苦,而且会因此而暂时或永久失去工作能力,中断正常收入来源,实行“无责任补偿”,即受伤害者不承担任何费用,而给遭受伤害的职工及时的物质帮助和经济补偿是工伤保险的首要原则。
社会优抚与安置概述
社会优抚与安置概述
1.社会优抚安置的概念
社会优抚安置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依法对军人以及军烈属等优抚对象实行物质照顾、生活和工作安置、精神抚慰的特殊社会保障制度。社会优抚安置保障有着以下几个方面的含义:(1)优抚安置保障是国家和社会所承担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2)优抚安置保障是通过各种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政策来保证实施的。
(3)优抚安置保障的目的是,要使为国家和社会做出牺牲和特殊贡献的军人、烈士及其家属,受到社会应有的优待、保障和崇敬,使他们的物质生活水平相当或略高于当地群众平均生活水平,使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得到妥善安置,他们的精神受到褒扬和抚慰,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
2.社会优抚安置的特征
(1)保障对象的特殊性
优抚安置保障的对象包括:现役军人、革命伤残军人、复员退伍军人、革命烈士家属、因公牺牲军人家属、病故军人家属、现役军人家属等。
(2)保障手段的综合性
优抚保障是借助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手段来实现其保障功能的,是一种综合性的保障。根据不同的保障需要,可分别采用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手段。
(3)保障标准的优待性
按政策和法规规定,应确保优抚对象的生活水平相当或略高于当地群众的平均水平。对于为革命牺牲或致残的优抚对象,国家还规定发给他们或他们的家属带有社会补偿性质的抚恤金。
(4)精神与物质保障并重
优抚保障既强调物质保障,又重视精神激励和抚慰。精神激励和抚慰是优抚保障的重要内容,大力褒扬革命烈士与革命军人为国献身的英雄业绩与崇高精神,开展各项拥军优属的社会活动,能够从精神上抚慰优抚对象,激励军人保卫祖国、建设祖国的献身精神。
民政部社会优抚安置制度
民政部社会优抚安置制度
是指国家通过制定一系列政策和法规,对因残疾、病、伤造成丧失劳动能力或影响生活自理能力的军人、烈属、伤残儿童等群体进行社会优抚和安置。其目的是切实保障这些特殊群体的权益,提高其生活品质和幸福感,推动社会公平和谐发展。
我国民政部社会优抚安置制度经历了长期的发展和完善,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逐步建立起来。现行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军人优抚安置。在军人优抚安置方面,我国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系统。主要包括军队残疾军人优抚、烈士和烈士家属优抚、军人子女就业安置等方面的政策和措施。军队残疾军人优抚主要包括伤残军人康复救助、伤残军人就业安置、伤残军人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烈士和烈士家属优抚主要包括烈士抚恤救济、烈士子女生活救助、烈士家属工作安排等方面的政策。军人子女就业安置主要包括军队文职人员、士官和技术工种的子女就业政策。通过这些政策和措施,我国尽量保障军人和烈士家属的生活和就业权益。
二、伤残人员优抚安置。伤残人员是因意外事故、疾病或其他原因导致丧失劳动能力或影响生活自理能力的人员。我国为伤残人员制定了相应的优抚政策。主要包括伤残人员康复救助、伤残人员社会保障、伤残人员就业安置等方面的政策。伤残人员康复救助主要包括提供医疗救助、康复辅助器具、康复培训等方面
的政策。伤残人员社会保障主要包括享受社会保险、住房保障、医疗保障等方面的政策。伤残人员就业安置主要包括提供就业岗位、培训机会、创业支持等方面的政策。通过这些政策和措施,帮助伤残人员重新融入社会,改善生活状况。
三、烈士优抚安置。烈士是为了国家和人民利益而英勇牺牲的人员,为了表彰他们的英勇行为和保障其家属的基本生活,我国制定了一系列优抚政策。烈士和烈士家属优抚主要包括烈士抚恤救济、烈士子女生活救助、烈士家属工作安排等方面的政策。烈士抚恤救济主要包括烈士抚恤金、烈士子女救助金等方面的政策。烈士子女生活救助主要包括提供免费教育、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政策。烈士家属工作安排主要包括对烈士家属进行就业安置等方面的政策。通过这些政策和措施,为烈士家属提供经济和社会的保障,尊重和关爱他们,让他们能够继续生活下去。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概述
优抚安置社会工作概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优抚安置工作的界定
优抚安置工作是我国军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逐步
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一项传统的、政治性很强的工作,对于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维护政治安全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它是国家依据法定形式对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及其家属提供优待、抚恤和安置,以确保其生活水平不低于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的一项补偿性社会保障制度。
1.优待
优待一般是指国家、社会对优抚对象在政治上、经济上给予优先、优厚待遇的制度。优抚安置工作中的优待是指对现役军人、退役军人、军队文职人员及其家属等对象,在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给予物质照顾和优先、优惠待遇,主要包括发放优待金,以及在医疗、交通、参观游览、教育、住房等方面给予优待。
2.抚恤
抚恤一般是指国家对因公伤残人员、因公死亡以及病故人员家属
所采取的一种物质抚慰形式。优抚安置工作中的抚恤是指对现役军人、伤病残退役军人、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等优抚对象给予的精神抚慰和物质照顾待遇,主要包括死亡抚恤和残疾抚恤两类。
3.安置
安置一般是指对特定对象或生产、生活有困难者的扶持、帮助或
就业安排。优抚安置工作中的安置主要是指对军队转业干部、复员干部、退役士兵、军队离退休干部、军队退休士官、军队退休志愿兵、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的安置,主要包括落实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
(二)军队社会工作的界定
军队社会工作是要运用社会工作的理念、知识和方法对军人、军
属和军队社区提供各种福利服务的一种专业社会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对军人及其家属为国家所作的贡献从优补偿,对退役军人的就学、就业、就医等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实行优待,参与军队与社区合作方案的制订、执行和督导,对军人及其家属进行人文关怀和心理抚慰等。
民政部社会优抚安置制度
民政部社会优抚安置制度
是指民政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的精神,为享受社会优抚待遇的人员提供相应的安置服务。这些人员包括因病、残疾、伤残、失业、丧失劳动能力等原因需要社会帮助和扶持的军烈属、军病属、军属、离休干部、残疾军人、退役军人等群体。
民政部社会优抚安置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
1. 政策和待遇:根据不同群体的特点和需求,制定和调整社会优抚待遇政策,并确保其得到有效落实。
2. 安置服务:提供安排就业、创业、培训等服务,帮助优抚对象实现自我发展和稳定就业。
3. 教育保障:为优抚对象的子女提供教育优惠政策,包括义务教育随迁子女就读、高等教育免费、优惠等。
4. 社会保险:建立完善社会保险制度,为优抚对象提供基本医疗、养老保险等保障。
5. 康复服务:提供医疗康复、心理咨询等服务,帮助优抚对象调整心态、重建生活能力。
6. 临时救助:对特殊困难的优抚对象,提供临时救助,帮助解决急需问题。
通过民政部社会优抚安置制度的实施,可以更好地保障优抚对象的基本生活需求,促进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第 1 页共 1 页
什么是社会优抚,社会优抚特点及对象是什么
什么是社会优抚,社会优抚特点及对象是什么社会优抚是什么意思
社会优抚是针对军⼈及其家属所建⽴的社会保障制度,是指国家和社会对军⼈及其家属所提供的各种优待、抚恤、养⽼、就业安置等待遇和服务的保障制度。
⼀、社会优抚特点
1、优抚对象具有特定性
优抚的对象是为⾰命事业和保卫国家安全做出牺牲和贡献的特殊社会群体,由国家对他们的牺牲和贡献给予补偿和褒扬。
2、优抚保障的标准较⾼
由于优抚具有补偿和褒扬性质,因此,优抚待遇⾼于⼀般的社会保障标准,优抚对象能够优先优惠地享受国家和社会提供的各种优待、抚恤、服务和政策扶持。
3、优抚优待的资⾦主要由国家财政⽀出
优抚⼯作是政府的⼀项重要⾏为,优抚优待的资多久要由国家财政投⼊,还有⼀部分由社会承担,只有在医疗保险和合作医疗等⽅⾯由个⼈缴纳⼀部分费⽤。
4、优抚内容具有综合性的特点
社会优抚与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不同,它是特别针对某⼀特殊⾝份的⼈所设⽴的,内容涉及到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等,包括抚恤、优待、养⽼、就业安置等多⽅⾯的内容,是⼀种综合性的项⽬。
⼆、社会优抚对象
优抚对象主要包括以下⼈员:中国⼈民解放军现投军⼈和武警官兵;
⾰命伤残军⼈;
复员退伍军⼈;
⾰命烈⼠家属;
因公牺牲军⼈家属;
病故军⼈家属;
现役军⼈家属等。
据有关资料统计,⽬前中国有优抚对象4000多万⼈,其中享有国家抚恤补助的各类优抚对象为450万⼈。
社会优抚与安置
因参加军事演习、军事训练和执行军事勤务伤亡的预
备人员、民兵、民工以及其他人员的抚恤,亦参照军
人抚恤优待的有关规定处理。
❖ 同时强调,实行国家和社会相结合的方针,坚持 保障军人的抚恤优待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 保障抚恤优待对象的生活不低于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 的原则。
❖ 军人优待抚恤所需军费,由国务院和地方 各级人民政府分级负担。中央和地方财政安排 的军人抚恤优待经费,专款专用,并接受财政、 审计部门的监督。
(二)革命烈士褒扬
1、革命烈士褒扬的概念 革命烈士褒扬是指对为保卫国家、民族和社会利
益而牺牲的人员所进行的纪念活动,泛指为正义事业死 难的人进行的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以教育、鼓舞和激
励社会全体成员发扬献身精神的一种政治社会行为。
2、革命烈士褒扬的形式
❖
1)世界各国对烈士开展褒扬活动的形式有
三种:
4、革命烈士褒扬的社会意义
中国的革命烈士褒扬,已经构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表现在: ❖ ① 搜集和整理烈士的事迹等资料,为国家精神文 明建设宝库积累宝贵的精神遗产。 ❖ ② 以纪念场所作为社会教育的阵地,激励人们以 烈士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来规范自己的社会行为, 培养先进的社会意识,倡导新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的 文明与进步。
(一)军人优待抚恤概述
根据现行法规规定军人抚恤制度面向的对象:
社会优抚安置手段
社会优抚安置手段
社会优抚安置是一项重要的政策措施,旨在为弱势群体提供经济、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帮助与支持,帮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下面我
们就社会优抚安置的手段进行了解。
一、经济援助
经济援助是社会优抚安置的最主要的一种手段。包括社会救助、
临时救济、扶贫、救灾等多种形式。在经济援助中,政府会对符合条
件的弱势群体进行一定额度的资金补贴,帮助他们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比如,对于因意外事故导致残疾,并丧失劳动能力的人,政府会给予
一定的残疾生活补贴和定期的医疗救助。
二、社会服务
社会服务是指为弱势群体提供生活和服务上的支持。政府组织相
关部门为其提供就医、住宿、就业等方面的帮助。还可以为他们举办
文化活动、社交活动等,调解矛盾,提高生活质量。
三、心理辅导
针对弱势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政府还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特
别是对于战争、自然灾害等恶性事故导致的心理创伤,政府会派遣专
业人员前往现场,提供心理疏导、心理治疗、联系亲人、寻找失踪者
等帮助。促进其心理及身体健康。
四、矫正帮助
对于犯罪后因年老、身体残疾等原因免于刑事处罚的人员,政府
亦可采取现代化矫治方法,对其进行思想教育和重返社会的培训活动。帮助他们避免再次犯罪,走向改过自新之路。
五、家庭救助
家庭救助是以家庭为单位,为有需求的弱势家庭提供帮助。政府
可以对低收入、困难家庭提供房屋补贴、家电补贴等,改善家庭生活
条件。对于单亲家庭、离婚家庭、孤儿等需要援助的家庭,政府可以
根据实际情况给予相应的支持。
总之,社会优抚安置是社会公益事业的一部分,是推动社会和谐
进步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举措。不断完善社会优抚安置政策体系,
社会优抚对象及优待制度
社会优抚对象及优待制度
社会优抚对象是指因伤残、疾病、老龄、孤独、困难、残疾和身世等
原因,需要社会帮助和优待的人群。社会优抚对象与社会优待制度是构建
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权益,减轻其生活负担,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稳定。
1.伤残人士:指在工作、生产、日常生活活动中,由于发生意外事故、患病、误工等原因,造成身体和精神功能丧失或受到严重限制的人员。伤
残人士一般根据残疾程度划分为几个等级,并享受不同程度的优抚待遇。
2.疾病患者:指患有重大疾病(如艾滋病、癌症、重大器官移植等)
并需要长期治疗的人员。他们通常享受医疗费用的减免、医疗保障以及生
活上的特殊照顾。
3.老年人:指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并领取退休金的人员,以及无
子女扶养、生活困难的老年人员。老年人享受养老金、福利待遇、医疗保
健等多方面的优惠政策。
4.孤寡无依人员:指无劳动能力、丧失劳动能力或无赡养人的人员。
他们通常享受最低生活保障、养老金、临时救助等社会救助措施。
5.困难家庭:指生活遭遇困难、无法自给自足的家庭。这类人群通常
享受低保、孤儿、困境儿童、贫困家庭等特殊帮扶政策。
6.残疾人:指因残疾导致生活自理能力受限或无法自理的人员。残疾
人享受残保金、独生子女护理费、残疾人就业安置等一系列优抚政策。
社会优待制度是如何切实保障优抚对象的基本生活权益的政策和措施。具体内容包括:
1.经济保障:为社会优抚对象提供经济补助,如退休金、养老金、低
保金、临时救助、特需医疗补贴等,确保其基本生活权益。
2.医疗保障:为社会优抚对象提供医疗保险、医疗补偿和医疗救助,
社会保障概论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汇总:
1、社会优抚:社会优抚作为特种社会保障制度,是针对社会成员中受人尊敬和爱戴而又有光荣身份的退伍军人、伤残军人、现役军人家属、为国捐躯军人家属等人口群体而举办的,是国家和社会依照法律规定对特定对象通过抚恤、优待和安置,确保他们的生活不低于当地群众平均水平并带有褒扬性质的特殊社会保障制度。★
2、生育保险:生育保险,是在妇女劳动者因生育子女而暂时失去劳动能力时,社会给予必要的经济和物质帮助的制度。★
3、周期性失业:周期性失业是指劳动者有劳动能力并愿意工作,但由于经济发展的周期性经济衰退或萧条时期对劳动力需求量减少,导致劳动力供过于求而引起的失业。★
4、失业保险中的工资比例制:即按失业保险给付金额占以被保险人在失业前一定时期平均工资收入的比率给付失业保险金的方式,通常依据工龄、受保期限、工资水平和缴费年限等因素确定。
5、致伤:致伤是指职工或劳动者在生产劳动或工作中,遭遇不测事故,致使身体器官或正常生理功能受到损伤,并因此造成暂时、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后果。
6、养老保险:养老保险是国家根据劳动者的体质和劳动资源情况,规定一个年龄界限,允许劳动者达到这个年龄时,作为因年老而丧失劳动能力的人,解除劳动义务,由国家、社会提供一定的物质帮助和服务,保障其晚年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险形式。★
7、合作医疗:合作医疗,主要是指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在自愿互利基础上组织起来的一种医疗保险制度。这种制度服务的对象主要广大农民,其经费由参加者和所在乡村共同筹集。
8、工伤保险中的“无责任补偿”原则:这主要是考虑到职工在工作中受到事故伤害,不仅身体受到伤害和痛苦,而且会因此而暂时或永久失去工作能力,中断正常收入来源,实行“无责任补偿”,即受伤害者不承担任何费用,而给遭受伤害的职工及时的物质帮助和经济补偿是工伤保险的首要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国家抚恤
国家抚恤是政府通过国家财政拨款对死亡的革 命军人的家属和革命伤残军人发放保证他们一定的 生活水平的带有安抚体恤和社会补偿性质的现金津 贴的优抚保障项目。 由民政部门负责发放,一般采取社会福利手段, 即对法定范围内的所有对象不问收入多少、有无财 产,均按统一的法定标准发给抚恤金。
复员、退伍 军人优待
2、社会抚恤制度
社来自百度文库抚恤制度
死亡抚恤 及其对象 革命烈士 伤残抚恤 及其对象 因战致伤残
抚恤待遇 死亡 一次性抚恤金 死亡遗属 定期抚恤金 伤残保健金 或伤残抚恤金
因公牺牲军人
因公致伤残
病故军人 革命烈士家属和 因公牺牲军人家属
因病致残
二、国家抚恤和褒扬革命烈士褒扬
1. 2.
其中,离休干部的一部分由军队安置,其 他全部由民政部门接收安置。
国家抚恤的分类
(1)以抚恤的缘由为划分标准,国家抚恤可分为 死亡抚恤和伤残抚恤。
死亡抚恤的对象是死亡的革命军人家属,死亡的革 命军人按死亡的性质又可分为烈士和因公牺牲军人、病 故军人,享受不同标准的待遇,获得烈士的荣誉称号要 通过特别的评定程序。 残疾抚恤的对象是残疾的革命军人,根据负伤和患 病的军人在治疗终结时评定的残疾性质和残疾等级享受 不同标准的待遇。残疾性质分因战致残、因公致残和因 病致残。
死亡抚恤
1)死亡抚恤的分类及确定标准 根据现行规定,凡现役军人死亡被批准为烈士、 被确认为因公牺牲或病故的,其遗属依法享受抚恤待 遇,其中,烈士的抚恤待遇最高,因病死亡的抚恤待 遇较低。 2)一次性抚恤待遇 现役军人死亡,根据其死亡性质和死亡时的月工 资标准,由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发给其遗属一次性 抚恤金,标准是:烈士,80个月工资;因公牺牲,40 个月工资;病故,20个月工资。
2)中国的革命烈士褒扬的形式
在中国历史上,封建王朝的类似褒扬烈士的活动:
①设坛吊祭死难的将士;
②填埋战地遗骸;
③发给死难将士丧葬费用; ④对死难将士家属给予廪食抚恤,免除赋税劳役等。 在抗日战争前后,国民政府颁发过《褒扬抗战忠烈 条例》、《抗战特殊忠勇官兵表扬办法》等法规,褒 扬的主要办法有政府明令褒扬、政府题颁匾额、举行 国葬或葬入葬墓园,以及入祀忠烈祠、建坊、立塔等。
(2)以发放的方式为划分标准,可分为定期抚恤和 一次性抚恤。
死亡的革命军人家属,一般都可以享受一次性抚 恤。 依靠烈士和牺牲、病故军人供养的父母、配偶和 子女以及与其共同生活不满18周岁的弟妹,抚养其长 大的其他亲属,按照有关法规规定可享受定期抚恤金。 得到评定的伤残军人在职的可以得到定期发放的 伤残保健金,在乡的可以得到定期发放的伤残抚恤金。
军人优待抚恤概述 革命烈士褒扬
(一)军人优待抚恤概述
根据现行法规规定军人抚恤制度面向的对象:
中国人民解放军、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的现役军人、 服现役或者退出现役的残疾军人以及复员军人、 退伍军人、 烈士遗属、 因公牺牲军人遗属、 病故军人遗属、 现役军人遗属。上述人员可依法享受抚恤优待。
1958年,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建立了人民英雄
纪念碑,以纪念1840~1949年为中国革命而献
身的人民英雄。
1980年6月,国务院又专门制定了《革命烈士
褒扬条例》使审批和褒扬烈士工作更加制度化。
3、我国现行革命烈士褒扬的内容
根据《革命烈士褒扬条例》,我国现行的革 命烈士褒扬的主要内容有以下一些: ① 经批准被授予革命烈士称号的,由民政 部向其家属颁发“革命烈士证明书”。 ② 各级人民政府搜集、整理革命烈士斗争 史料,编印《革命烈士英名录》,为著名的革命 烈士立传,上演、放映歌颂烈士的戏剧、曲艺和 影视片等。
致残、因病致残三类。
(二)革命烈士褒扬
1、革命烈士褒扬的概念
革命烈士褒扬是指对为保卫国家、民族和社会利
益而牺牲的人员所进行的纪念活动,泛指为正义事业死 难的人进行的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以教育、鼓舞和激
励社会全体成员发扬献身精神的一种政治社会行为。
2、革命烈士褒扬的形式
1)世界各国对烈士开展褒扬活动的形式有 三种: ①兴建烈士纪念建筑物; ②举行悼念活动; ③对于烈士家属给予优厚的待遇,以保障其生 活。
③ 兴建和管理烈士纪念建筑物,将烈士事迹 和烈士遗物、遗像、遗著等在烈士纪念堂(馆)或革 命历史博物馆、文化馆展出,供人民群众瞻仰、 参观。
④ 各地组织青少年到烈士纪念场所举行纪念
活动;传统节日(清明节)期间,人民群众前往
烈士陵园、烈士纪念堂(馆)等地参观凭吊。
⑤ 抚恤和优待烈士家属。
4、革命烈士褒扬的社会意义
2)中国的革命烈士褒扬的形式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土地革命时期,中 华苏维埃中央政府在江西瑞金建起一座“红军 烈士纪念塔”;在附近还建有纪念著名烈士赵 博生、黄公略的“博生堡”、“公略亭”。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在优待抚恤革命 军人、革命工作人员、参战民兵民工的条例中, 都有关于褒扬烈士的规定。
现行法规定,因参战伤亡的民兵、民工的抚恤, 因参加军事演习、军事训练和执行军事勤务伤亡的预 备人员、民兵、民工以及其他人员的抚恤,亦参照军 人抚恤优待的有关规定处理。 同时强调,实行国家和社会相结合的方针,坚持 保障军人的抚恤优待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 保障抚恤优待对象的生活不低于当地的平均生活水平 的原则。
三、退役及离退休安置制度
退役军人就业制度 离退休军人的安置
(一)退役军人就业安置原则
1、回原籍安置的原则 2、军队和地方双方配合培训原则
3、妥善安置原则
(二)离退休军人的安置
离退休安置是向直接从军队现役中离退休军 人提供的保障措施。
实施对象包括:离休、退休的干部,落实 政策改退休的原军队干部,退休的志愿兵,退休 的军队无军籍职工。
中国的革命烈士褒扬,已经构成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主要表现在:
① 搜集和整理烈士的事迹等资料,为国家精神文 明建设宝库积累宝贵的精神遗产。 ② 以纪念场所作为社会教育的阵地,激励人们以 烈士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来规范自己的社会行为, 培养先进的社会意识,倡导新的社会风气,促进社会的 文明与进步。
第九章 社会优抚与安置
一、社会优抚和安置的基本内容 二、国家抚恤和褒扬革命烈士 三、军人退役安置和离退休安置
一、社会优抚和安置的基本内容
优抚是“优待”和“抚恤”的简称,是国家和社会 抚恤烈士家属,保障残废军人的生活,优待军人家属, 妥善安排和管理退出现役的军人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 优抚是一种带有褒扬和抚慰性质的特殊社会保障制度。
3)定期抚恤待遇(遗属) 对符合一定条件的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 病故军人遗属,等发给定期抚恤金。对符合享受定期 抚恤金条件的遗属,由县级人民政府部门发《定期抚 恤金领取证》。
残疾抚恤
现役军人残疾被认定为因战致残、因公致残
或者因病致残的,依法享受残疾抚恤待遇。
残疾抚恤待遇仍然划分为因战致残、因公
安置主要包括对退出现役的复员、退伍军人的安置 和对军队离休、退休干部的安置。
中国社会优抚(优待、抚恤)体系
中国社会 优抚体系
退伍军人 就业安置
现役军人及 其家属优抚
残疾 烈属优抚
军人退休 社会保障
1、社会优待制度
社会优 待制度
革命烈士家属 以及牺牲、 病故军人 家属的优待
革命伤残 军人优待
现役军人 家属优待
军人优待抚恤所需军费,由国务院和地方 各级人民政府分级负担。中央和地方财政安排 的军人抚恤优待经费,专款专用,并接受财政、 审计部门的监督。 主管机关:各级政府中的民政部门,其他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则依法履行 各自的军人抚恤优待责任和义务。
1、军人优待
优待,是面向军人的一种特殊的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