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对比与翻译
论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英语翻译

论中西方文化差异与英语翻译翻译的本质是两种文化的交流。
文化的差异是一个译者必须要处理好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当就容易让读者产生歧义。
分析了中西方主要的文化差异,并对主要的差异进行了举例说明。
介绍了对于这种差异的基本翻译方法,它们分别是:异化法、归化法和音译法。
并对这些方法进行了解释。
标签:文化差异;处理方法;异化法;归化法;音译法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是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结晶。
它凝聚着一个民族世代相传的社会意识,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人类社会所有的特征。
不同的文化需要沟通。
沟通离不开翻译,可见文化及其交流是翻译发生的本源,翻译是文化交流的产物。
翻译教学和研究的经验表明:翻译理论和技巧必须建立在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对比分析的基础上。
翻译之所以困难,归根结底是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
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方式上有相似之处,但更多的是差异。
因此,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于翻译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1 中西方主要文化差异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的过程中,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对中国社会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中国人向来以谦让作为处世经典,这便是儒家的“中庸之道”。
“中”是儒家追求的理想境界,人生处世要以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观念作为行为指南,接人待物,举止言谈要考虑温、良、恭、俭、让,以谦虚为荣,以虚心为本。
因此中国文化体现出群体性的文化特征,即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驾于群体利益之上的。
西方人平等意识较强、家庭结构简单,由父母及未成年子女组成核心家庭;西方文化中人们思想流派众多,个体意识强烈,主动性多,易激动不稳定。
西方以个人为重,四海为家,而中国以社稷为重,乡里为重,家庭为重,个人次之;在姓名的排列上,西方人以自己的名字领先,父名次之,族姓居后,中国人反之:宗族在前,辈分次之,自名最后;其他如地址顺序、时间顺序也都如此,西方人是具体或个体在前,整体在后,中国人则倒过来。
很多中外学者都探讨过中西文化差异,归纳起来有这几个方面:(1)原语中的文化概念在目的语中没有对应的词。
习语翻译与文化对比

习 语 ( 括 成 语 、 语 、 语 、 后 语 等 ) 是 一 种 涵 义 和 包 俗 谚 歇 ,
结 构 都 比较 稳 定 的 语 言 , 种 稳 定性 源 于 历 史 文 化 的 积 淀 。 这
中 国 和 欧 美 国 家 也 都 有 自 己 的习 语 。这 些 习语 表 现 了不 同
国 家 对 世 界 、 人 生 、 生 活 林 林 总 总 事 物 及 经 历 的观 点 , 对 对
语 , 求达 到“ 实 、 达 、 致 ” 力 信 通 雅 。
[ 键词] 文化差异 ; 关 习语表 达 ; 习语 翻 译 方 法
[ 图分 类 号 ] H19 中 5 [ 文献 标 识 码 ] A [ 文章 编 号 ] 10 —3 3 2 1 ) 50 4—4 0 92 2 (0 10 —0 40 往 不 是 单 一 表 面 的 , 习 语 作 为 语 青 中 富 有 民 族 文 化 特 点 而
黄 淑 萍
( 美大 学诚 毅学 院 ,福 建 集
[ 摘
厦 门 3 1 0 ) 6 0 0
要 ] 不 同 民族 语 言 中丰 富 多彩 的 习语 反 映 了博 大精 深 的 世 界 文 化 。文 化 与 语 言之 间千 丝 万 缕 的 联
系对 习语 产 生 了深 远 影 响 。 中西 文 化 的 相 似 性 使 习语 翻 译 过 程 轻 松 有 效 , 文 化 差 异 则 会 加 大翻 译 难 度 。 翻 译 而 中需 准 确 把 握 宗教 、 地理 、 俗 与 成 语 涵 义 及 表 述 的 关 系 , 行 文 化 对 比 处 理 , 溯 核 心 语 义 , 到 对 应 的译 入 风 进 追 找
不 同语 言 中文 化 异 同 现 象 的 准 确 把 握 , 接 影 响 到 翻 译 工 直 作 的质 量 。 习语 是 一 个 民族 文 化 的精 髓 , 化 比 较 的重 要 文 性 在 习语 翻译 中 得 到 最 充 分 的 反 映 。只 有 在 翻 译 过 程 中 进 行 细致 缜 密 的 文 化 现 象 对 比 , 语 翻 译 才 能 保 证 做 到 “ 习 信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

英汉习语的文化差异及其翻译习语是语言的精华,恰到好处地使用习语,可以为文章增添色彩。
由于习语在语言中的重要地位,习语的翻译早已引起了翻译界的重视。
恰如其分的习语翻译对跨文化交际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这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习语的理解错误很多是由文化因素引起的。
文化影响到习语的方方面面,不深入了解文化背景,就根本无法准确理解习语。
从文化角度对比研究中英习语,有助于掌握习语的意义和运用。
一、英汉习语所反映的文化差异1.地域文化差异地域文化指的是由所处地域:自然条件和地理环境所形成的文化,其差异表现在不同民族对同一现象或事物采用不同的言语形式来表达。
例如,中英地域文化的差异在方位及其相应物上,就体现得比较突出。
在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南面为王,北面为朝”,南尊北卑的传统,人们常把南的方位置前,如“从南到北,南来北往”等等,而英美人理解汉语中的“从南到北”则用“from north to south”来表达。
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象征“春天”、“温暖”,它吹绿大地,使万物复苏,故有“东风报春”之说,所以中国人偏爱东风。
明朝的兰茂有诗“东风破早梅,向暖一枝开。
”唐朝韩翃的《寒食》中有:“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的消息的是西风。
西风对于英国人来说是暖风,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天的讴歌。
另一位英国诗人Alfred Tennyson有诗云:Sweet and low,sweet and low,Wind of the western sea,Low,low,breathe and blow, Wind of the western sea!(轻轻地、柔和地,轻轻地、柔和地西边吹来海风;轻轻地、轻轻地吹拂,西边吹来海风!)在翻译时,为了让中国读者更好理解,也有把“西风”译成“东风”的,例如在方重译的《坎特伯雷故事集·总引》中的诗句“When also Zephyrus with his sweet breath Exhales an air...”里,“Zephyrus”一词是西风的意思,而译文则是“当东风吹香……”。
中西文化对比与汉英翻译讲稿

第一章翻译简史(中外翻译理论沿革)翻译是语际交流中沟通不同语言的桥梁。
它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跨文化交际活动。
翻译不单是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的转换。
英汉两种语言在谱系、文字系统、语音、词汇、语法、篇章、语用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差异,这些差异是它们在物质文化与制度文化不同的社会中产生和发展、被具有不同心理文化的人长期使用而形成的。
由于这两种语言具有不同的特征,反映不同的文化,英汉语相互转换的机制应该是不同的。
所以,翻译活动应该是这样一种活动,即把一种语言的信息用另一种语言表达出来,使译文读者能得到与原文读者大致相同的感受。
1 、翻译的概念2 、翻译的性质3 、翻译在外语教学中的地位4 、翻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5 、翻译的分类6 、译者的素养7 、翻译市场的现状8 、翻译工具箱1、翻译的概念翻译是运用一种语言把另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维内容准确而完整的重新表达出来的语言活动。
---张培基(1980)Catford : Translation may be defined as follows: the replacement of textual material in one language (SL) by equivalent textual material in another language (TL). Peter Newmark : To translate is to change into another language, retaining as much of the sense as one can.Malcolm Cowley:Translation is an art that involves the re-creation of a work in another language for readers with a different background.Eugene Nida:奈达定义的三个优点明确地说明了要译的是什么(信息message)暗示了由于语言文化上的差异,原文和译文只能做到相对的对等(closest)考虑了译文的可接受性Some Definitions by Modern Translation TheoristsGideon Toury:“A translation is taken to be any target-language utterance which is presented or regarded as such within the target cultur:e, on whatever grounds.”Christiane Nord“Translation is the production of a functional target text maintaining a relationship with a given source text that is specified according to the intended or demanded function of the target text.”Jean Sager:“Translation is an externally motivated industrial activity, supported b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which is diversified in response to the particular needs of this fo rm of communication.”吕俊:“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信息交流与交换活动,其本质是传播,是传播学中一个有特殊性质的领域。
英汉语言文化对比及翻译探究

I t i s p e r h a p s n o t a n e x a g g e r a t i o n t o s a y t h a t we s h a l l s o o n
[ 文章编号 ] 2 0 9 5 — 3 4 3 7 ( 2 0 1 3 ) 0 2 — 0 0 5 2 — 0 2
英汉 两种语 言既有相 同之处 , 也有不 同之 处 。英语
属于 印欧语系 , 而汉语属 于汉藏语 系 ; 英语 是一 种拼音 文字 , 而汉语是一 种表意文 字 ; 英语 单词 没有语 调只有
、
英汉语言句式对 比
( 一 )英 语 的 形合 ( h y p o t a x i s ) 与 汉 语 的 意 合
( p a r a t a x i s )
接 宾语 + 直接 宾语 ( S + V + I N O + D O o( 5 ) 主语 + 谓语+ 宾 语+ 宾语补语( S + V + O + O C ) 。 这五种句型运用于英语 的疑 问句 、 否定句 、 被动句 、 倒装句 、 省略句 中 , 再加上 复杂的 句子成分 , 句子就会千 变万化 。 但万变不离其宗 , 英译汉
行对 比分析 。
一
英语 句式呈 现 “ 聚集型 ” , 句子结 构严谨 规范 、 主次 分明、 层次清晰 。 其基本句型有五种 : ( 1 ) 主语+ 不及物动
词( S + V o( 2 ) 主语 + 及物 动词 +宾语 ( S + V + O o( 3 ) 主 语+ 系动词+ 表语 ( S + v + P ) 或( S + v + C o ( 4 ) 主语 + 谓语+ 间
跨文化交际中英文化对比课文参考译文U1

第一单元语言:汉语与英语Section A 汉语Passage 1 中文的方方面面1汉语是汉藏语系的一个分支,由数百种地方语言组成,其中许多语言互不相通。
据估计,10多亿人的第一语言是某种形式的汉语作。
历史2古汉语是经证明最古老的汉语,是所有现代汉语变体的始祖。
从先秦到晋代都使用过古文。
中国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在3000多年前,最早的例子是商代末年甲骨上的占卜铭文。
在随后的周朝,青铜器铭文变得丰富起来。
周朝后半期文学繁荣发展,包括《论语》、《孟子》、《春秋》等经典著作。
这些作品都是文言文的典范。
3中古汉语是南北朝和隋唐宋时期使用的语言,可以分为以韵书《切韵》为标志的早期中古汉语,和以切韵系统的指南“韵表”为标志的晚期中古汉语。
中古汉语是恢复早期汉语发音的口传的起点。
4北宋灭亡后,在晋朝和元朝时期,中国北方出现了一种通用语(现在称为旧官话)。
明清时期的官员们使用基于普通话变体的“官话”来管理国家。
在明清时期的多半时间里,这种语言是以南京地区的方言为基础的,但与任何一种方言都不完全相同。
到1909年,即将灭亡的清朝将北京话定为“国语”5中华人民共和国继续推行共同的国语,于1956年正式确定了中国的标准语言。
普通话是现代汉语的标准形式,以北京语音系统为发音规范,以北方方言为方言基础,以白话文学语言为语法规范。
在中国,普通话现在被用于教育、媒体和正式场合。
汉语是联合国六种官方语言之一。
发音7 汉字不能可靠地指明其发音。
因此,对于那些不识汉字的人来说,将汉语音译成拉丁字母是很有用的。
拼音系统是在20世纪50年代由许多语言学家在早期汉语罗马化形式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1958年由中国政府出版,并多次修订。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于1982年将拼音作为一项国际标准,随后于1986年被联合国采用。
8声母和韵母构成拼音的基本要素。
普通话的每个音节都可以用一个声母后跟一个韵母拼写,或者在某些情况下只有一个韵母,但特殊音节er或后缀-r被视为音节的一部分时除外。
英汉语言及文化差异

名词 若干英语名词在一定的语境中可取代让步, 条件等从句,这是一种言简意赅的意合句。 Beggars must not be choosers. = Since he is a beggar, he must not be a chooser. (既然)(他是)要饭的,就必不回挑肥拣 瘦。
5、英语意合句的汉译问题
4、习俗差异
black sheep 害群之马 ss strong as a horse 身壮如牛 lead a dog’s life 过牛马不如的生活 同一动物含义不一样。 dog dragon
5、历史典故差异 6、社交礼仪和生活习惯差异
二、英汉语言比较
1、综述 “我相信,对于中国学生最有用的帮助是让 他认识英语和汉语的差别,在每一个具体问 题---词形、词义、语法范畴、句子结构上, 都尽可能用汉语的情况来跟英语做比较,让 他通过这种比较得到更深刻的领会。”(语 言学家吕叔湘) 英语—印欧语系,拼音文字,1500多年历史 汉语—汉藏语系,象形文字,6000多年历史
International Women"s Day
商务英语翻译
第二讲 英汉文化、语言对比
一、文化差异
尤金·奈达:“翻译是两种文化之间的交 流。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者而言,熟悉两 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 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 义。”
1、思维方式方面
西方人在思维习惯上常在“同”中求“异”,在 思维方式上是从小到大,从未知到已知,突出主 观作用,以主体为中心,主客体界限分明,贯于 逻辑思维、抽象思维。在话语中多用非人称主语 和被动句,很少省略主语。 中方的思维方式偏重形象思维,习惯于在“异” 中求“同”,倾向于整体思维,从大到小,从已 知到未知,从实际出发,注重主客体融合。在话 语中多使用无主句、主动语态,连词使用较少, 文章讲求对称与和谐的完美性。
#中英动物文化对比及其翻译

2.中西文化联想意义相同,动物词不同
• 虎(tiger),在汉语中虎可指勇猛、有活力、 尊贵、权威(prowess、majesty、dignity、 dominate),如:虎虎生威,龙腾虎跃,虎 踞龙盘;
• 英语中表达类Βιβλιοθήκη 含义(courage、dignity,、 royalty)则用lion(狮子),如:the British Lion就是指英国,a literary lion则 指文学界的名人,
• “to separate the sheep from the goats(”分辨好人与坏人)
• 狼(wolf)在汉文化中表示凶残、野蛮、 杀戮,因此人们常说“狼子野心”、“狼 狈为奸”。英语中的wolf也让人联想到野 蛮残忍。“a wolf in sheep’s clothing” (披着羊皮的狼)
• “(as) greedy as a wolf” “the big bad wolf”(令人恐怖的人或物)。
• 驴(ass),在汉语里是一种较愚蠢(stupid) 的动物,我们常说“蠢驴”、“驴脑袋”。英 语中也有“as dull as an ass”(蠢得像驴 一样),“an ass in a lion’s skin”(冒 充有智慧的人)“,to make an ass of oneself”(犯傻)。
• If you call a woman a dragon, you mean that she is fierce and unpleasant.(如果把一个女人叫做dragon, 意思是她很凶狠,令人讨厌。)
• 例如可以说,She’s a bit of a dragon around this place.意思是她在这里是个 很跋扈的人。
• 而在汉语中鱼与‘余’谐音,有一种富余 的意思,所以,中国人过春节时,除夕夜 的餐桌上不能没有鱼,象征着来年富裕有 余。
英汉语言翻译的比较

英汉语言翻译的比较英汉语言翻译的比较导语:翻译涉及到两种语言的转换,涉及到两种语言在表达某一文本的同一个内容时的各种表达方式。
这些表达方式,有的是相似的,有的是有差别的。
下面本文将从词汇、句子结构、篇章及文化四个方面对英汉两种语言差异进行对比分析。
一、英汉词汇对比与翻译英国翻译理论家Newmark曾说:“文本翻译的大多数工作都是在词汇层面上完成的”。
许多学习者在翻译时逐字逐句地把汉语翻译成对应的英语,从而导致“中国式英语”现象的频繁发生,其根本原因是受到了汉语的干扰。
英汉词汇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对比:(一)词义比较1.词的多义性英语词义比较灵活,词的涵义范围比较广,词义对上下文的依赖性较大,而汉语词义比较严谨,凝滞,词的含义范围比较窄,词的意义比起英语词义对上下文的依赖性比较少。
英语一向被认为是一种适应性、可塑性较强的语言。
Eric Partridge: Words do not have meanings; people have meanings for words.(词本无义,义随人意。
)英语词义灵活,突出地表现为一词多义。
例如:“story”这个词,汉语的词义是“故事”,但在英语中,在不同的上下文中却有不同的词义。
如:2.抽象与具体英语表达中常使用抽象名词,这类名次涵义抽象笼统,往往给人以一种“虚、暗、曲、隐”的感觉。
而汉语用语倾向于具体,常常以实的形式表达虚的概念,以具体的形象表达抽象的.内容,并给人以一种“实、明、直、显”的感觉。
3.静态与动态英语常用静态词汇,具体体现在较多的适用名词和形容词。
而汉语则多使用动态词汇。
如:He is a good eater and a good sleeper.他能吃又能睡。
4.构词法(1)英语主要构词法有派生、转化和合成三种,汉语主要有派生、转化、合成、重叠四种。
(2)英语派生可用于名词、动词、形容词等,汉语派生只用于名词。
(3)重叠是汉语主要构词法之一,英语则无重叠法。
英汉谚语文化对比与翻译

英汉谚语文化对比与翻译□曹"内容摘要:谚语是各国语言中最具民族文化特色的一部分,其文化色彩浓厚,民族内涵丰富,是各国民间文艺宝库中一颗璀璨的钻石。
英汉谚语凝聚了中英两国智慧的精华,既有其共性,又存在差异。
本文分析了英汉谚语文化的异同性,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如何对其进行准确翻译,包括直译法、意译法、直意结合法和对等翻译法。
关键词:英汉谚语文化对x翻译一.英汉谚语的相同之处仔细观察英汉谚语,我们可以发现,由于人类存在着某些共性,因此英汉谚语的表达方式、表达内容有很多共同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起源相同英汉谚语很多源于人民的生活经验及经典文学作品。
很多英汉谚语中都与婚姻有关!如!汉语中的&强扭的瓜不甜&表明婚姻应得到双方的同意,勉强的婚姻则没有好下场。
英语中则有"Fanned fires and forcedlove never did well."也表明了一手包办的婚姻无法获得幸福。
除此以外!英汉谚语也有很多是来自于经典文学作品!如汉语中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来自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英语中的"All is not gold thatglitters."则来自于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
2.风格相同就其艺术性而言!英汉谚语大都言简意赅、修辞巧妙和韵律优美。
⑴英汉谚语都具有短小精悍、言简意赅的共同特点!如汉语中有"人在做!天在看"!英语中有"Time is money."除此之外!许多巧妙的修辞手法在英汉谚语中也比较常见!如汉语中的"雷公叫!大雨毛快到",英语中的"Wall haveears."都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另外!英汉谚语语句流畅!音韵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
如英语中的"God made dirt,dirt won't hurt."使用了尾韵!汉语中的"最珍贵的财富是时间!最大的浪费是虚度流年"则通过押韵使人读起来抑扬顿挫。
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对比与翻译

英汉颜色词的文化对比与翻译颜色词作为语言词汇中的一大类属,在人们的交际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色彩不仅具有物理属性,还有着丰富的文化涵义,因此,颜色词是语言、文化及翻译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由于汉语和英语属于两种截然不同的语系,受语言与文化特殊性的影响,人们对色彩的感受和赋予颜色词的意义也各不相同。
通过英汉颜色词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由于历史背景、民族心理及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差异,英、汉语中颜色词的内涵意义差别较大,是英语学习者和翻译工作者必须攻克的一大难关。
在翻译带有颜色词的表达时,一定要弄清它的实际含义。
因为有时颜色词并不表示颜色,而是转换成其它非凡的含义。
准确理解颜色词的含义是忠实通顺地翻译颜色词的基础。
所以,本文通过英汉颜色词的对比,找出其异同点,同时给英语学习者以一定的启示。
2.英汉颜色词的对比自然界中的缤纷色彩是客观存在的,并不会由于在不同语言中对应的不同词汇而有所改变。
正如莎士比亚所说:“A rose by any other name would s mell as sweet.(玫瑰花即使换了另一个名称,仍旧如此芬芳。
)”中国人笔下的“红”、“橙”、“黄”、“绿”、“靛”、“蓝”、“紫”、“白”、“黑”等与英国人的“red”、“orange”、“yellow”、“green”、“indi go”、“blue”、“purple”、“white”、“black”等体现在调色板上的色彩必定是相同的。
但是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社会阶层的人们对各种颜色符号有着同与不同的感知和理解,因此对颜色词语的翻译要仔细推敲、谨慎处理。
下面,先让我们对比一下英汉两种语言中一些常见颜色词汇的异同。
2.1 red(红色)红色是我国文化中的基本崇尚色,它体现了中国人在物质和精神上的追求。
无论在英语中还是汉语中,红色都有“喜庆”的含义,例如英语中有red-letter days(纪念日,喜庆的日子),roll out the red carpet for sb.(隆重欢迎某人)等。
文化之间的对比英语作文

文化之间的对比英语作文英文:Cultu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shaping the way people think, behave, and interact with each other. As a Chinese person who has lived in the United States for several years, I have noticed several interesting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culture.One of the most noticeable differences is the concept of time. In Chinese culture, punctuality is not as emphasized as it is in American culture. For example, if a meeting is scheduled to start at 9:00 am in China, it is not uncommon for people to arrive 10 or 15 minutes late. On the other hand, in American culture, being on time is seen as a sign of respect and professionalism. If a meeting is scheduled for 9:00 am in the U.S., people are expected to arrive on time or even a few minutes early. This difference in attitudes towards punctuality reflects the broader cultural values of each society.Another difference I have noticed is the way people express their opinions. In Chinese culture, it is often considered polite to show humility and avoid direct confrontation. This means that people may not always express their true opinions in order to maintain harmony within a group. On the other hand, in American culture, direct and open communication is valued, and people are encouraged to express their opinions and engage in healthy debate. This difference in communication styles can sometimes lead to misunderstandings between people from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s.中文:文化在塑造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和相互交往方式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文化比较语境下的英汉翻译——《红楼梦》两译本龙、凤俗语不同译法的对比

呢?针对这些问题 , 本文在简要回顾翻译研究语言学派和文 化学派各 自特点 的基础上 ,以 红楼梦 >杨氏和霍氏英译本 )
中关于龙、风俗语 的不 同译法为例 , 围绕翻译与文化的关系 以及两者彼 此互动的 “ 向”予以探 讨。 转
1 50
翻译 的文 化再建构
如何处理翻译 中的文化因素呢?译学界讨论热烈 , 众说
纷 纭 。 而 言 之 , 两 种对 立 的意 见 , “ 概 有 即 归化 ”与 “ 化” 异 。
前者主张译文应 以源语或原 文作者为归宿 , 后者则认为译文 应 以目的语 或译文读者为落脚点 。 就翻译中所涉及的文化转
种语言所表达 的意义 完全可以用另一种语言表达 出来。 由
此可见翻译语言学是以结构主义 语言 学为基础 的, 它所强调
二
收稿 日期 :2 1 —0 一O 00 6 6 作者简介 :张娅 (9 8 ) 17 - ,女 ,湖南长沙人 ,中南林
业 科 技大 学 涉 外 学 院讲 师 , 士 , 究 方 向为英 汉语 对 比 研 硕 研 究 与 翻译 与 中西 文化 比较 研 究 。
翻译研究语言学范式 以索绪 尔现代语言学 为理论基础 , 在消解语文学范式长期偏重个人 禀赋 , 排除对客体构成规律
的认识 ,把翻译看成是展现译者天 资禀赋 的艺术 再创造活 动。 这种翻译学以语言分析 为基本方法, 对语 际间语符转换 规 律进行研究,强调译文忠实于原文 ,以意义 对等为 日的。 他们认为语言结构 内部之间存在可转换 的规律 , 翻译则是对
的是语青 内部的规律及其共性 , 把翻译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
本体而存在 ,使译者一味地固守翻译文本 ,探究 “ 原文” 、 “ 译文 ” 忠实” 通顺”等基本概念 。虽然一方面它有力 、“ 、“
翻译英汉语言文化对比 汇总

08翻译英汉语言文化对比作业2 汇总作业内容及参考译文:1.惜春道:“我清清白白的一个人,为什么叫你们带累坏了我!” (Chapter 74)(丢东西,搜丫鬟和主子的物件)‘I’m pure and spotless. Why should I spoil my integrity by letting you involve me in your affairs?’ (Yang )‘If I seem cold, it is because I wish to keep myself uncorrupted,’ said Xi-chun. ‘Why should I want to get involved with you and allow myself to be dragged down to your level?’ (Hawkes)2.(薛姨妈跑来禁喝道):“……你且问个青红皂白,再动粗卤。
”(Chapter 80)You must find out the truth before you start laying about you. (Yang )Time enough to start laying about you after you’ve made a serious attempt to get to the bottom of it. (Hawkes)学生译文汇总Xi chun replid: “I was born innocent, and you should never belittle me!”Aunt Xue came up shouting : “mind your behavior before getting clear of the hows and whys .”1.Xichun complained: “I am such a pure girl. why do you want to stain me ”?2. Anut Xue came and scolded: “Make sure that you have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whole thing before you wave your hand.”Xichun says, I’m a stainless person,why I had been lead astrayed by you?Aunt Xue comes and shouts, you shouldn’t say some vulgar words before you have distinguished right from wrong.1.惜春道:“我清清白白的一个人,为什么叫你们带累坏了我!” (Chapter 74)Xichun retorted coldly ”I am so clean and crystal, why you have to stain me with black ? ”2.(薛姨妈跑来禁喝道):“……你且问个青红皂白,再动粗卤。
中英文化对比及其翻译作文

中英文化对比及其翻译作文英文,As we all know, there are many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culture. One of the mostobvious differences is the way people greet each other. In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people often greet each other with a handshake or a hug, while in China, people usually greet each other by bowing or nodding. For example, when I first moved to China, I was surprised by how often people would bow to me as a sign of respect.中文,众所周知,中英文化之间存在许多不同之处。
其中最明显的区别之一就是人们打招呼的方式。
在英语国家,人们通常会用握手或拥抱来打招呼,而在中国,人们通常会以鞠躬或点头的方式来打招呼。
比如,当我第一次搬到中国时,我对人们经常向我鞠躬以示尊重感到惊讶。
英文,Another difference is the way people expresstheir emotions. In English-speaking countries, people tendto be more direct and open about their feelings, while in China, people often use indirect ways to express themselves.For example, when I first started working with Chinese colleagues, I found it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their true feelings because they often used subtle hints and body language instead of directly expressing themselves.中文,另一个不同之处是人们表达情感的方式。
英汉词语的文化涵义对比及其翻译

英汉词语的文化涵义对比及其翻译语言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更是一种文化传播手段。
有时,“语言”与“文化”之间是不可分割的一体。
对比英汉两种语言中有特定文化背景的词语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可以通过它们来理解文化差异,从而进一步深入的理解文化的复杂性。
从英汉两国的文化背景上看,它们有着很大的不同。
比如,英国历史悠久,有着多元文化融合,而中国更侧重于维护本民族文化和传统,注重对传承的保存和弘扬。
而这种差异也反映在其语言上。
英汉语词语常常表达的文化涵义是有不同的。
比如,“sport”在英语中的含义是“运动、竞技”,涵盖了英国人将放松和竞技运动相融合的传统,而在中国语言中“体育”的含义就只是聚焦于某种体育活动。
此外,英语中的“autumn”一词对应中文的“秋天”,但它们的文化涵义有一定的差异。
英国人往往会联想到枫叶变红、收获金晃晃的神话,而中国人更倾向于联想到茶香沁人、满山银装般的秋天景色,这在本质上是两种不同的文化情感体现。
上述比较只是对英汉语言中的文化涵义的一个粗略的比较,但其实,两种语言中的文化理解、情感表达、修辞特点等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不同和差异,这些细节都构成了两种语言文化差异的重要部分。
翻译是一种跨文化的过程,因此,英汉语词语在翻译过程中也要考虑这些文化差异,并对其有所加以运用。
有时,翻译者要抓住这种差异,将英语词语翻译为更准确逼真的中文词语;也有时,翻译者要将英文中的深层次文化信息传达到中文当中,使读者更充分的理解。
总的来说,翻译者在处理英汉两种语言中有特定文化背景的词语时,要仔细研究两种语言之间的文化涵义,充分理解文化差异,并运用此来改善翻译质量,以达到更准确、更符合原文文化涵义的最高要求。
中西文化对比(英文版)

• • •
•
audible. Second, don't allow for others take food. Thirdly, don't allow smoking. Fourthly, not allowed to others good or not. Fifthly, not allowed in public solution belt. It six, don't allow discussion disgusting things.
Let’s see some definitions
And then,
what are the Differences ?
I think:
these pictures
may give us some perceptual knowledge
Opinion/意见
Way of Life/生活方式
翻译第二组
张科 余鹏华
周爽 肖鲜 李佳 袁思琦
letsseesomedefinitionspicturesmaygiveussomeperceptualknowledgeopinionopinion意见意见waylifewaylife生活方式生活方式punctualitypunctuality准时准时contactscontacts人际关系人际关系angeranger对待愤怒对待愤怒queuewhenwaitingqueuewhenwaiting排队排队sundaysroadsundaysroad周日的街周日的街partyparty聚会聚会restaurant在餐厅在餐厅travelingtraveling旅游旅游handlingproblemshandlingproblems处理问处理问threemealsdaythreemealsday三餐三餐what?strendywhat?strendy时尚时尚transportationtransportation交通工具交通工具elderlydaylifeelderlydaylife老人老人的日常生活的日常生活child孩子孩子oneselfboss领导领导moodsweathermoodsweather心情与天心情与天气气someaspectsdetaildifferenceseducationbetweenchinesewesterndifferenceseatingbetweenchinesewesterneducationuschildrenmoreindependentknowwhatearlyageplancarefullychinaparentsusuallyprepareeverythinguswhatweshoulddoacceptwithoutanydoubtwhichmeansrespectchinatherereusuallymanyrulestiedownstudentswearinguniformamericanschoolshavechoosewhatwearabilitypensbooksexaminationswhenwereburiedcollageentranceexamtheyreenjoyingthemselvessuccesssittingstraightlylisteningquietlytakingnotesquicklytalkingfreelythinklive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为什么说跨文化交流是挑战?跨文化交流是一个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交流的场合。
这种交流的要点和特点是什么呢?答案就在极度不同的交流者身上。
文化多样性使得跨文化非常难在某些情况下几乎不可能。
2.什么使得跨文化交流比以前更普遍?新技术和信息系统,世界人口的变化和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跨文化交流更普遍。
3.人口的快速增长带来了什么?世界必须认识到生命所需要的资源是有限的,协商自然资源的有限和避免摩擦是跨文化交流的目标,有限的自然资源成为国际间需要理解的另一个原因。
必须合作解决环境问题,环境危机造成了一系列触及所有文化的问题。
国家之间的冲突也是需要有效交流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4.什么是主流文化?在每个社会,都有主流文化。
主流文化奠定整个文化的基调。
有话语权的人是那些历史上掌权,现在仍然掌权的人,在文化里的这些主要的机构有:教堂,政府,教育机构,部队,媒体,金融系统等等。
5. 分析一下美国的四种支流文化:拉美,非洲美国人,亚洲美国人和穆斯林美国人。
拉丁美国人是美国人口增长最快的人群。
在2000,将近3千2百8十万人,占美国人口的12%,其中66%根在墨西哥。
两年后,人口增加到3千6百万。
尽管在美国的拉丁人来自不同的国家,两个问题影响了这个支流文化和美国社会交流的质量:非法移民和英语做为国家语言。
首先,许多主流文化的人讨厌以合法或非法进入美国的成千上百万的拉丁人。
从一个地区大量的移民导致了封锁同墨西哥的边界到一个对墨西哥非常严厉的移民政策。
可以听到很多反拉丁的观点。
其次,许多拉丁人保留了他们的本国语言而没有用英语。
大量的西语人导致了对这个群体用西班牙语。
不管是在大小市场里,西语的广播和印刷品蓬勃发展。
政治领域也认可西语的重要性。
许多政界人士也在通过建立许多西语的设施来寻求西语人的支持。
非洲美国人在2000年是3460万,占美国总人口的12%。
在1964年民权法之前,非洲美国人和美国主流文化的人的接触很少。
从那以后,两个群体接触频繁了。
事实常常是,当两种多样的文化接触时,不是所有的接触都是成功的。
这些问题中心是两点,一个是种族主义。
许多非洲美国人认为种族主义造成了他们和主流文化的经济差异。
有人说,种族造成了美国工作,教育,居住区的差异,至少在波士顿,亚特兰大,底特律和洛杉矶的城市地区是这样。
第二,白人和非洲美国人不断争论在法律和教育界种族主义起到的角色亚洲美国人,特别是祖先是中国和日本的,自从19世纪末期就一直在美国。
近来的统计数据表明有超过1020万人说他们祖先来自亚洲。
是最近来的一些人造成了最难的语言问题。
想象,一个来自泰国的难民的安置,四岁来到美国,从文化上来说,她既不是纯粹亚洲人也不是纯粹美国人。
她在家说泰语,和朋友说英语,对自己的还在说两种语言。
不仅是他们本人觉得远离自己的祖国和文化在美国生活很难,而且和与他们打交道的人也面临着交流难题。
穆斯林美国人据估计有600到700万,还在稳定增长。
他们有着不断增长和成熟的社区,有1200个清真寺。
这支支流文化的快速增长不仅是我们讨论唯一原因,还因为美国卷入伊拉克战争后发生了一些事情后有一些关于这支文化错误信息。
1960年代移民到美国的孩子成年了,他们的清真寺不再像过去那样受民族和种族的限制,正在适应美国文化,尽管一些领导者对美国的感情还是比较复杂的。
他们既虔诚又现代,是美国伊斯兰教的未来。
6.交流有哪些特点?交流是动态的过程。
这句话不只一个含义。
首先,交流是一个向前发展的过程。
不是固定的。
交流时的言语和行为不是停滞的,而是立刻会被下一个言语和行为取代。
交流参与者经历着这个动态的过程。
你不断得受到其他人信息的影响,因此,总是在变化。
一旦言语行为做出,就不能被收回。
一旦事情发生,就不能再让它发生,虽然可以经历一个类似的,但绝对不是一样的。
心不在焉会总出现在交流行为中。
观察一下你的行为,你会意识到你的大脑不喜欢目前的东西时就会从一个想法跳得另一个想法,寻求他喜欢的东西。
人们常常在说着一件事情时转换话题,研究表明当他们听的时候,他们的注意力的时间是短暂的。
人类是用符号的物种。
使用符号的能力让他们可以每天进行交流。
也使得文化可以代代相传。
你是用符号来分享你的思想活动。
其他的动物也可以交流,但没有像人类的交流能力。
通过几百万年的身体进化和几千年的文化发展,你现在能使用,接受,储存和使用符号。
这个复杂的系统可以让用符号,就跨文化交流而言,你要记住你用的符号是任意和主观的。
符号是一群人约定他们代表什么就是什么。
符号和所代表的事物没有天然联系,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任意,不同文化里代表不同。
符号可以代表事物,是我们分享个人想法的手段。
我们用系统来定义交流不是单独发生在一个真空中,而一个更大系统的一部分。
你是在一个特点的环境里传递信息的。
交流发生在环境里,本质上是依赖环境的。
环境决定你用什么言语和行为,和你赋予别人传递的信息的意义。
环境是规定你哪些行为是禁止,提倡,和规定的。
每种环境的规则不管是在会议室,教室,或法庭上都是基于文化的,因此是相对的,是直接和你自己的文化相关连的。
既然说交流是系统的,我们就还要提到地点,场合,时间和参与人的数目。
不同文化对这些元素的应对是不同的。
人们在每个环境里表现并不一样。
不管是在礼堂,餐馆还是办公室,你交流的地方给行为提供了原则。
不管意识到还是没有意识到,你都知道这个盛行的规则,许多是根植在你的文化里。
交流的场合控制参与者的行为。
每种场合都需要有完全不同的行为。
时间对交流的影响很难察觉到,每次交流都是发生在一段时间里,不管是社交性的还是正式的演讲,所花的时间都会影响这个谈话。
你交流人的数量也影响交流的进展。
当你同一个人,一群人或是很多人交流时,你表现是不同的。
文化对人数的反应也是不同的。
影响交流的更大的一个环境是文化。
规则,价值观,准则,传统,禁忌还有文化习俗都影响者交流系统的其他领域。
因为没有大脑对大脑的交流,所以你只能通过推断来接触到别人的想法和感受。
世界上所有人都不能直接读到别人的想法,不同文化对这看法是不同的。
有人说,不管去哪,做什么,我们都要研究自己。
这表明人类是不断思索,观察自己的,反思自己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关注自我的重要性清楚的反映在以下解释里:当我们用符号来思索周围的事情时,也会来思考自己。
人类不仅是会做,而且会思索自己。
自我反思是找到自己身份的基础。
如果不能反思自己,就不会有文明社会。
跨文化就是一种自我反思的能力。
一些文化更关注自己而不是其他人,花了很多精力来观察和担忧自己。
当你接受到一个信息时,就会有事情发生。
你传递的信息也多少会影响到别人。
这不是哲学和抽象的,而是生物学证明的。
不回应别人的声音和行为是不可能的。
你的回应是不同种类的,由不明显到明显。
还有一些反应是下意识的,你自己都没有意识到你在模仿他人。
还有些反应是纯生理的,你的意识几乎没有注意到。
传递给你的信息会改变你的化学分泌,你的心跳和你的体温,你的瞳孔大小,以及引发一套内在的反应。
这些化学生物反应是隐蔽的,很难归类。
这些都证明我们的观点,交流会产生结果。
如果你内在反应给你的系统造成混乱,比如有巨大的压力,那么,你就会生病。
因此不管信息的内容是怎样,要清楚交流行为会在人身上产生变化。
所有人都会接受回应信息,但信息的本质是根植在你文化里。
想一下你每次说你好时,伴随着身体和心理的活动。
从你神经末端的刺激到你大脑化学变化,到你嘴唇和舌头的移动来发出这个声音,成千上万的组成部分一起运作。
交流中加上文化因素就更复杂了。
交流所以复杂还有一个原因: 人们既相同又不同。
7.为什么说人是相似的?人们交流的基本组成是一样的,你用符号来代表你的内心想法,其他人接受并对这些符号做出反应。
人们相同的地方比不同多,罗列相同点是可以无穷尽的。
然而,我们还是强调几点来证明我们的假设。
人们身体上很多都是相似的。
我们都有心脏,肺,大脑等。
我们都有水,盐组成。
从欧洲25个地区1007个男性身上采集来的Y染色体的分析发现他们四分之三是有四万年前一个男性祖先的后代。
而且,基因和文化都是让人们去寻找快乐避免痛苦。
其他的动物也是花很多精力去避免身体上的不舒服。
疼痛的感觉是差不多的,不管你是在秘鲁还是在美国贝弗利山庄手臂受伤,虽然解除疼痛的医疗手段不一样。
人们会寻求感情的快乐,不喜欢感情的伤害。
尽管自我是非常西方的表达,但其后的感念,比如自尊,尊敬,虚荣等等,所有文化都有。
自我在中国叫保全面子,在墨西哥叫男子气概,在约旦叫自豪,但所引发的感情几乎是一样的。
不管是什么文化,所有人在生命中都要解决四个基本问题。
第一,每个人都要意识到生命是有限的。
第二,都会发现自己和别人是分开的,没有人能知道你的内心。
第三,你们所有人不管来自什么文化,有着什么压力,都要不断得做选择。
最后,这个世界没有意义,你要赋予这个世界意义。
每个人促成了相似性。
比如,每个文化都有语言,关于性别和年龄的规则,政府,宗教,经济制度,娱乐玩耍的活动,艺术,音乐,等等。
人们很多感受是相同的,都觉得小孩的出生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
所有人都有家庭,喜欢玩耍和高兴,想有一个同伴,想有人爱和关系自己。
8.为什么说人是不同的?有人说,自从世界存在以来,就没有什么事情是完全一样的。
这个说法是基于这个事实的推断:你对世界的感受是内在和独一无二的。
当你听到一个单词,或是某人触碰你,你的身体会自内向外做出反应。
当人们接受信息时,有两个基本行为:第一,外部的世界会作用于你的神经末端,你的内部就会起变化;第二,你用过去的符号来思索发生的事情,尽管你和别人的背景相同,但经历事情的方式是独一无二的。
我们承认解释相当基本但确精确。
我们注意到符号对每个人的意义并不同,解释是主观的。
当你说,我想去赛马场。
听到人的反应是多种的。
有的人认为赛马是一种邪恶赌博的方式,觉得你很愚蠢,而有人则会说,我也喜欢赛马。
主观总是存在的。
一个类似的开始,身体结构,性别,年龄,文化等等能把人联系在一起,但你们独立的想法,独特的经历把你们分开。
有人这样形容不可能了解另一个“It is the mind which creates the world about us, and even though we stand side by side 人的经历:in the same meadow, my eyes will never see what is beheld by yours, my heart will never stir to the emotions by which yours is touched.”文化和个人差异把人们分开。
尽管对死亡,孤独,自由选择和意义等哲学问题每个人都面对,但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式受到文化的影响。
比如,印度教说死后会转世,伊斯兰教说人死后会上天堂或者地狱,是看他们是怎么渡过自己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