焙烧温度对复合储氧材料性能的影响
负极焙烧工艺
负极焙烧工艺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负极焙烧工艺是一种重要的电池制造工艺,主要用于生产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
在电池领域,负极材料是电池性能的关键之一,其制备工艺的优劣将直接影响到电池的性能和循环寿命。
负极焙烧工艺是负极材料制备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高温烘烤来处理活性负极材料,使其达到理想的结构和性能,从而提高电池的功率密度和循环性能。
一般来说,负极焙烧工艺包括原料处理、混合、成型、烘烤和焙烧等步骤。
首先是原料处理,通常使用的原料主要包括石墨、导电剂、粘结剂等。
这些原料经过混合、成型后形成负极片,然后进行烘烤,在低温下去除水分和挥发物,以保证负极片不在高温下发生爆炸或变形。
最后是焙烧,通过在高温下处理负极片,使其结构更加稳定,从而提高电池的性能。
负极焙烧工艺的关键在于控制好烘烤和焙烧的温度、时间和氛围。
烘烤和焙烧的温度应根据负极材料的性质和要求来确定,通常在200-600摄氏度之间。
时间的控制也非常重要,短时间内提高温度会导致负极片内部产生应力,从而影响电池的性能。
氛围的控制也不可忽视,负极焙烧通常在惰性气氛下进行,以防止氧化反应发生。
在负极焙烧工艺中,还需要考虑到负极材料的化学稳定性和结构稳定性。
化学稳定性是指负极材料在电池中长期循环过程中不会发生不可逆的化学反应,从而影响电池的寿命和循环性能。
而结构稳定性则是指负极材料在高温下不会结构热变形或发生相变,以保证电池在高温下仍能正常工作。
在负极焙烧工艺中,需要严格控制热处理的温度和时间,以保证负极材料的化学和结构稳定性。
负极焙烧工艺是电池制造中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通过这一工艺可以提高负极材料的性能和循环寿命,从而提高电池的整体性能。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创新,负极焙烧工艺也在不断地完善和优化,为电池制造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好的支持和保障。
希望在未来的电池领域中,负极焙烧工艺可以不断地创新和进步,为我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可能性。
第二篇示例:负极焙烧工艺是一种重要的电池生产工艺,主要用于生产钴酸锂电池负极材料。
焙烧温度对甲醇氧化制甲醛铁钼催化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默飞世尔科技公司的DXR型共聚焦拉曼光谱仪上 进行,激发波长为532 nm,波数范围为100~1200 cm-1。 SEM表征使用日本电子公司JSM-7001F+INCA XMAX型扫描电镜。XPS表征采用美国Kratos公司的 XSAM800型X光电子能谱仪,Al Ka射线。H2-TPR在 自组装置中进行,称取20 mg试样于石英U型管中, 在高纯N2氛围中以10 V/min的速率升温至300 V, 保温1 h后吹扫冷却至室温;切换成5%H2-95%N2 混合气,流速20 mL/min,待气相色谱基线平稳后, 以10 V/min的速率升温至800 V,保温20 min进行 程序升温还原,记录TCD信号。 1.4催化剂的性能评价
度。其中,甲醇和其它产物经KB-plotQ色谱柱分离 后,由FID检测,其中柱温为120 V,检测器温度为 260 V。甲醛经GDX-502色谱柱分离后,由热导检测 器(TCD)检测,其中柱温为120 V,检测器温度为 166 V。甲醇转化率X(%)、甲醛收率Y(%)和选择性
第3期
张薛诗蕴等:焙烧温度对甲醇氧化制甲醛铁钼催化剂结构及性能的影响
硝酸(AR ),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NH3H2O(AR),T东化学试剂研发中心;无水乙醇(AR), 广东光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多功能酸度计(PHS320),成都世纪方舟科技有限公司。 1.2催化剂的制备
称取 12.36 g (NH4)6Mo?O24-4H2O置于500 mL三口 烧瓶中,加150 mL去离子水,搅拌溶解,30 T水浴恒 温条件下,使用2 mol/L硝酸调节钼酸铵水溶液至pH
催化剂性能评价装置如图1所示,甲醇氧化制甲 醛反应在固定床反应器中进行,反应管内径为8 mm。 量取压片筛分后的催化剂1.4mL,并用碎瓷片稀释 至7.0 mL后进行装填;将流速为90 mL/min的空气与 流速为60 mL/min的N2混合后通入甲醇恒温鼓泡器 中,控制混合气中甲醇体积分数为6%~7% ;混合原 料气经过预热炉后进入反应炉,反应温度设定为
碳素焙烧工艺流程
碳素焙烧工艺流程一、引言碳素焙烧是一种重要的热处理工艺,用于提高碳素材料的力学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本文将从碳素焙烧的定义、工艺流程、影响因素以及应用领域等方面进行阐述。
二、碳素焙烧的定义碳素焙烧是指将含碳材料暴露在高温下,以使其发生结构和性能的持久性改变的过程。
焙烧一般在真空或惰性气氛下进行,以避免材料的氧化。
三、碳素焙烧的工艺流程碳素焙烧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预热、持温和冷却三个步骤。
1. 预热:将碳素材料缓慢加热至焙烧温度的一半左右。
预热过程有助于去除材料中的水分和挥发性有机物,以减少后续焙烧过程中的气体产生。
2. 持温:将预热后的材料继续加热至焙烧温度,并保持一定的时间。
在持温过程中,碳素材料的晶体结构发生改变,残留的杂质被氧化或挥发出来,从而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
3. 冷却:将焙烧后的材料缓慢冷却至室温。
冷却过程的控制对于保证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至关重要,过快的冷却可能导致材料的应力集中和开裂。
四、影响碳素焙烧的因素碳素焙烧的效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焙烧温度、焙烧时间、气氛、材料的初始状态等。
1. 焙烧温度:焙烧温度是影响焙烧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过低的温度可能导致焙烧不完全,而过高的温度则可能引起材料的烧结和炭化。
2. 焙烧时间:焙烧时间与焙烧温度密切相关。
适当的焙烧时间可以保证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得到充分改善,过长或过短的时间都会对焙烧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3. 气氛:焙烧时的气氛对于材料的氧化和烧结具有重要影响。
真空或惰性气氛可以有效地降低氧化反应的发生,从而保证焙烧效果。
4. 材料的初始状态:材料的初始状态包括原料的纯度、形状和尺寸等。
纯度高、形状均匀的材料更容易获得良好的焙烧效果。
五、碳素焙烧的应用领域碳素焙烧广泛应用于碳纤维、石墨、活性炭等材料的制备和改性。
焙烧后的材料具有优异的力学性能、导电性能和化学稳定性,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能源储存、电子器件等领域。
六、总结碳素焙烧是一种重要的热处理工艺,通过控制焙烧温度、时间和气氛等因素,可以改善碳素材料的结构和性能。
制备条件对钙钛矿型BaZrO3储存NOx能力的影响
烧 温度 、 附温度 及 S 吸 O 浓度对 B ZO 样 品富氧条 件 下的 N 储存 性 能( S ) ar, O N C 的影 响 ; 对其储 存的 N 行程序升 温脱 附( P . ) 试 , O进 T D MS 测 并通过 B T比表 面测定 、 E X射 线衍 射
影响 .
收稿 日期 : 0 80 —7 2 0 . 1 4
基金 项 目 :中 国博 士 后基 金 资 助项 目(06 4 04 ) 20 00 7 7
为0 5 L 样品均先在 40 .m , 5 ℃下用高纯氮气吹扫 1 , h
然后 在 2 0 0 ℃或 4 0 0 ℃下恒 温吸 附 N O.
等 方法研 究 了催 化剂 的结构及其 对性能 的影响. 果表 明:5 ℃ 下焙烧 的 BZO 结 70 ar 的 比表
面积 为 8 . m / ;0 4 0 g9 0 C下焙烧 的 B z ( o a r 3的烧 结程度较 高 ; a r 3 主要 的 N 附 中 ) B ZO 是 O吸
1 2 2 程序升 温脱 附( P . ) .. T D MS 检测
作者简介 : 高爱梅(9 9 )女 , 17 一 , 博士后 , 助理研究员 , 主要从事材料物理化学研究. - a : m a@su.d .a E m i a go et uc l e
第 l 期 1
高爱梅 等 : 制备条件对钙钛矿型 B ZO 储存 N ar, O 能力的影响
心 ,5 70o C焙烧 制得 的 B Z O 的 N C比 9 0 C焙 烧制得 的 高; a r 样品储 存 N 的最 ar 3 S 0 o BZO O
金精矿的焙烧条件对金、银提取的影响研究
参考文献
[1] 王瑞祥,刘茶香,杨裕东,袁远亮,周杰,王艳阳,徐志峰 . 复杂金矿物氧化 焙烧 - 硫酸浸出 - 氰化法回收金银模拟计算 [J].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20 (07):69-75.
[2] 曹攀,张霜华,郑雅杰 . 难冶金精矿烟尘中铁砷碳的脱除对氰化浸金的影响 [J].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20,30(05):1142-1152.
( 3) 逸出 SO3 和外部 MeO 反应,产生二次硫酸盐 MeSO4。
只有满足硫酸化焙烧条件。
( 4)
( 5) 二次硫酸盐(MeSO :)才能稳定地存在,而式(3)也只有在 较高的温度 so2 和 o。浓度(分压)下且有催化剂(如 FezOs)存在 的条件下,才能有足够的反应速度,而在黄铁矿的串联的 4 个氧 化步骤 :
1 研究过程中原料、试剂及试验方法的运用 1.1 原料性质及试剂
使 用 的 试 验 材 料 复 杂 矿 浮 选 金 精 矿,颗 粒 度 细,整 体 颗 粒 度 < 0.075 mm 物 料 能 够 占 到 94%( 质 量 分 数 )。其 中 矿 态 用 显 微 镜 观 察 显 示( 质 量 分 数 ):黄 铁 矿 为 49%,闪 锌 矿 为 12%,方 铅 矿 为 4%,银 矿 物 为 8%,脉 石 为 19% 及 碳 质 物 为 6%。这 其 中 前 三 种 矿 重 要,通 过 分 析 和 验 证 :约 49% 的 银 是 以 银 黝 铜 矿 等 复 杂 状 态。运 用 硫 脲 或 氰 化 物 浸 出,在 处 理 之 前 需 要 针 对 精 矿 预 处 理。银 精 矿 的 化 学 成 分 见 表 1,其 中
纳米硅颗粒负极材料制备及性能分析
纳米硅颗粒负极材料制备及性能分析纳米硅颗粒负极材料是一种新型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具有高比容量、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智能手机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纳米硅颗粒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其性能分析。
一、纳米硅颗粒负极材料的制备方法1、溶胶凝胶法此法通常利用硅、硅烷(SiH4)或硅乙烷(SiH6)等为原料,将其溶于合适的溶剂(如乙醇、水等)中形成溶液,加入适量的催化剂(如HCl、NH3等),形成溶胶悬浮液。
将溶胶悬浮液放入恒温干燥箱中干燥,形成硅凝胶。
随后,将硅凝胶与适量的碳源(如蔗糖、麦芽糖等)一起放入炉中,在惰性气体(N2或Ar)下热解得到硅碳复合材料。
最后,将硅碳复合材料进行球磨处理,得到具有纳米级粒径的纳米硅颗粒。
2、高温焙烧法此法将硅粉末或硅源与适量的碳源混合均匀,然后在高温下热解制备纳米硅颗粒。
焙烧温度一般在1000℃左右,焙烧过程中碳源会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O和CO2,从而使硅粉末与碳源之间的反应进行下去。
最终得到纳米硅颗粒。
3、机械球磨法此法将硅粉末与碳源混合后放入球磨机中,进行机械球磨、振荡处理,反应生成纳米硅颗粒。
在球磨过程中,硅和碳源颗粒之间发生反应,形成硅碳化物,然后再通过球磨机的振荡作用,使硅碳化物颗粒分解成纳米硅颗粒。
二、纳米硅颗粒负极材料的性能分析1、高比容量纳米硅颗粒负极材料具有高比容量的特点,主要是由于纳米硅颗粒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
在锂离子电池充放电过程中,锂离子可以在纳米硅颗粒表面和内部进行嵌入和脱嵌反应,从而实现高比容量。
2、高能量密度纳米硅颗粒负极材料可以实现高能量密度的储存,主要是由于利用纳米硅颗粒的高比容量和高放电电位进行锂离子的储存。
锂离子在纳米硅颗粒表面和内部进行嵌入和脱嵌反应,从而释放出较高的电压和电流,实现高能量密度的储存。
3、长循环寿命纳米硅颗粒负极材料具有较长的循环寿命,主要是由于其较高的充放电比容量和体积稳定性。
纳米硅颗粒可以在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循环中保持稳定的体积和形态,从而不影响锂离子的传输和反应。
ldh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附和电化学性能研究
LDH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吸附和电化学性能研究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学术学位)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张育新副教授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门类:工学重庆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二O一四年五月Synthesis of LDH-based Nanostructuresnanomaterials and Their Adsorptopm Properties and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A Thesis Submitted to Chongqing University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 for theMaster’s Degree of EngineeringByHAO XIAO DONGSupervised by Associate Prof. ZHANG YuxinSpecialty: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College of Materi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of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ChinaMay, 2014摘要层状复合金属氢氧化物(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 LDH)是一类典型的阴离子型插层材料。
由金属氢氧化物构成主体层板,阴离子以及一些水分子等客体嵌入到层间形成独特的层状结构。
近年来,基于LDH独特的层状结构,以及层板离子可调控和层间阴离子可交换等特性,使得其在环境处理和能源储存等领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论文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出ZnAl-LDH和CoAl-LDH,并以此为基利用自组装技术分别制备得到了Au/ZnAl-LDO,MnO x/ZnAl-LDO和MnO2/CoAl-LDH复合材料。
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聚焦离子束扫描电镜(FIB/SEM)、透射电镜(TEM)、傅立叶红外吸收光谱(FT-IR)、同步热分析仪(TGA–DSC)和比表面积测试仪(BET)等表征手段对所得样品进行表征。
新一代三效催化剂的关键材料CexZrxO固溶体研究进展
新一代三效催化剂的关键材料─Ce x Zr1-x O2固溶体研究进展胡玉才,冯长根,王丽琼,王大祥,张兴燕<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北京100081)摘要:汽车尾气排放法规的日趋严格迫切要求开发高性能的三效催化剂。
传统三效催化剂中的CeO2高温下易发生烧结而降低或失去储氧能力。
而加入锆所形成的CexZr1-xO2固溶体具有良好的抗高温老化性能、低温还原性能和较高的储氧能力,可以作为新一代三效催化剂的关键材料。
b5E2RGbCAP关键词:CexZr1-xO2固溶体,储氧能力,三效催化剂,材料1 前言温室气体和其它污染物的过量排放给现代社会造成了严重后果,人们对它的关注已经上升到全球水平。
汽车尾气被确认为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随着公众环保意识的加强,美国,欧共体和日本正在强制执行较为严格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表1)[1],特别是美国加州的标准更为严格,要求所使用的车辆均达到超低排放<ULEV)。
我国的北京计划在2008年举办奥运会之前,尾气排放至少要达到欧2标准,力争达到欧3标准。
三效催化转化器虽然是20世纪治理汽车尾气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传统的转化器的性能难以满足超低排放的要求。
另外,CO2的限制排放要求将空燃比<A/F)变为贫燃<lean-burn)条件,而目前的转化器不能很好地将有毒尾气特别是NOx转化。
因此,特别需要高性能的三效催化剂<TWC)来净化汽车尾气。
开发高稳定性、高活性的通用TWC已经成为政府和工业研究部门急需解决的问题[2]。
p1EanqFDPw表1 美联邦、加州和欧共体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g.km-1)CO HC NOx 美联邦1987 2.110.250.621994 2.110.160.252003 1.060.080.124加州TLEV 2.110.080.25LEV 2.110.050.12ULEV 1.060.020.12欧共体1996/97 2.70.3410.2522000/2001 2.30.200.152005/2006 1.00.100.08胡玉才<1970-),男,博士生,应用化学专业,研究方向为汽车尾气催化净化。
Tio2的光催化性能研究
TiO2的光催化性能研究摘要:主要介绍二氧化钛的光催化原理,基本途径,以及光催化剂的结构特性和影响因素,还讲述了关于二氧化钛的光催化应用。
关键字:二氧化钛光催化光催化剂,俗称钛白粉,多用于光触媒、化妆品,能靠紫外二氧化钛,化学式为TiO2线消毒及杀菌,现正广泛开发,将来有机会成为新工业。
二氧化钛可由金红石用酸分解提取,或由四氯化钛分解得到。
二氧化钛性质稳定,大量用作油漆中的白色颜料,它具有良好的遮盖能力,和铅白相似,但不像铅白会变黑;它又具有锌白一样的持久性。
二氧化钛还用作搪瓷的消光剂,可以产生一种很光亮的、硬而耐酸的搪瓷釉罩面。
1 TiO的基本性质21.1结晶特征及物理常数物性:金红石型锐钛型结晶系:四方晶系四方晶系相对密度:3.9~4.2 3.8~4.1折射率: 2.76 2.55莫氏硬度:6-7 5.5-6电容率:114 31熔点:1858 高温时转变为金红石型晶格常数:A轴0.458,c轴0.795 A轴0.378,c轴0.949线膨胀系数:25℃/℃a轴:7.19X10-6 2.88?10-6c轴:9.94X10-6 6.44?10-6热导率: 1.809?10-3吸油度:16~48 18~30着色强度:1650~1900 1200~1300颗粒大小:0.2~0.3 0.3功函数:5.58eV2TiO的光催化作用22.1光催化作用原理二氧化钛是一种N型半导体材料,锐钛矿相TiO的禁带宽度Eg =3.2eV,由2半导体的光吸收阈值λg与禁带宽度E g的关系式:λg (nm)=1240/Eg(eV)上时,价带中的电子就会发生跃迁,可知:当波长为387nm的入射光照射到TiO2形成电子-空穴对,光生电子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光生空穴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在半导体悬浮水溶液中,半导体材料的费米能级会倾斜而在界面上形成一个空间电荷层即肖特基势垒,在这一势垒电场作用下,光生电子与空穴分离并迁移到粒子表面的不同位置,还原和氧化吸附在表面上的物质。
CuO-CeO2
化工进展Chemical Industry and Engineering Progress2023 年第 42 卷第 8 期CuO-CeO 2/TiO 2高效催化CO 低温氧化反应性能李润蕾1,王子彦2,王志苗1,李芳1,薛伟1,赵新强1,王延吉1(1 河北工业大学化工学院,天津 300401;2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河北 邯郸 056027)摘要:利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CuO-CeO 2/TiO 2催化剂,用于低温CO 氧化反应。
考察了焙烧温度、Cu-Ce 负载量和Ce/Cu 摩尔比等对CuO-CeO 2/TiO 2催化性能的影响,利用XRD 、N 2等温吸附-脱附、XPS 、H 2-TPR 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结果表明,当n Ce /n Cu 为1.6,Cu-Ce 负载量为30%时,经500℃焙烧所制得催化剂具有最佳催化活性;当空速为24000mL/(g·h ),在该催化剂上90℃时CO 可完全氧化。
表征发现,CuO-CeO 2/TiO 2催化剂表面较高的Ce 3+、Cu +和吸附氧含量有利于催化CO 氧化反应。
制备条件通过影响催化剂表面的Ce 3+、Cu +和吸附氧含量,影响催化剂活性。
其中,焙烧温度、Cu-Ce 负载量和n Ce /n Cu 均会影响CuO-CeO 2/TiO 2表面Cu +和吸附氧含量,而催化剂表面Ce 3+含量仅受Cu-Ce 负载量的影响较大。
关键词:一氧化碳;氧化;催化剂;制备条件中图分类号:O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6613(2023)08-4264-11Efficient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CuO-CeO 2/TiO 2 for CO oxidation atlow-temperatureLI Runlei 1,WANG Ziyan 2,WANG Zhimiao 1,LI Fang 1,XUE Wei 1,ZHAO Xinqiang 1,WANG Yanji 1(1 Schoo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Heb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Tianjin 300401, China; 2 PurificationEquipment Research Institute of CSIC, Handan 056027, Hebei, China)Abstract: CuO-CeO 2/TiO 2 catalyst was prepared by incipient impregnation method and then used for COoxidation at low temperature. The effects of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Cu-Ce loading and Ce/Cu molar ratioon the catalytic performance of CuO-CeO 2/TiO 2 were investigated. The catalyst was characterized by XRD, N 2 isothermal adsorption-desorption, XPS and H 2-TPR. When n Ce /n Cu was 1.6, and Cu-Ce loading was 30%, the catalyst calcined at 500℃ showed the best catalytic activity. When GHSV was 24000mL/(g·h), CO can be completely oxidized on the catalyst at 90℃. It was found that the high content of Ce 3+, Cu + and adsorbed oxygen on the surface of CuO-CeO 2 /TiO 2 catalyst was favorable to catalyze CO oxidation. The preparation conditions could affect the catalyst activity by regulating the content of Ce 3+, Cu + and adsorbed oxygen on the catalyst surface. Among them, calcination temperature, Cu-Ce loading and n Ce /n Cu wouldinfluence the contents of Cu + and adsorbed oxygen on CuO-CeO 2/TiO 2 surface, while Cu-Ce loading has greatly impact on the Ce 3+ content on catalyst surface.Keywords: carbon monoxide; oxidation; catalyst; preparation conditions研究开发DOI :10.16085/j.issn.1000-6613.2022-1832收稿日期:2022-09-30;修改稿日期:2023-02-04。
土木工程材料习题(第五版)名词解释及问答题答案
答:水化热大的硅酸盐水泥在水化过程中要释放出大量的热量,而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断面较厚,表面系数相对较小,所以水泥发生的热量聚集在结构内部不易散失,这样混凝土内部的水化热无法及时散发出去,以至于越积越高,使内外温差增大。混凝土内外温差较大时,会使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
41.沥青的粘滞性:是沥青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沥青粒子产生相互位移的抵抗剪切力变形的能力。
42.沥青的温度稳定性:当温度升高时,沥青就软化,当温度降低时,沥青就变脆,这种特性为沥青的温度稳定性。
43.沥青延度:将沥青试拌制成8字型标准试件,采用延度仪,在规定拉伸速度和规定温度下拉断时的长度,以cm计。
44.沥青老化:沥青性质随时间而变化的现象通常称为沥青的老化,也就是沥青的耐久性。(针入度小,软化点上升,延度下降,脆点上升。)
11.胶凝材料:指土木工程材料中,经过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能够散粒状或块状材料粘结成整体材料。
12.水硬性胶凝材料:既能在空气中硬化,还能更好地在水中硬化,保持并发展其强度的无机胶凝材料。
13.β型半水石膏:β—CaSO4·1/2H2O
14.过火石灰:指石灰生产时局部煅烧温度过高,在表面有熔融物的石灰。
21.水泥细度:表示水泥被磨细的程度或水泥分散度的指标。
22.水泥标准养护条件:温度20摄氏度±1摄氏度,相对湿度大于90%。
23.水泥的凝结:
24.水泥石的软水侵蚀:不含或仅含少量重碳酸盐的水称为软水,当水泥石长期与软水接触,水化产物将按其稳定存在所必须的平衡Ca(OH)2浓度的大小,一次逐渐溶解,从而造成水泥的破坏。
48.欠火砖:在温度低于900摄氏度以下烧成的砖。
49.烧结多孔砖:大面有孔洞,孔洞率大于等于25%,孔小而多,使用时孔洞垂直于承压面。
复合材料论文--石油支撑剂
石油支撑剂摘要复合材料是由二种或者二种以上物理和化学性质不同的物质组合而成的一种多相固体材料,一般由基体和增强体组成。
石油支撑剂又称为压裂支撑剂,是在石油领域新开发的一种产品,近年来,以铝矾土和粘土作为主要原料,在高温下烧结成球状颗粒的新型石油支撑剂得到了越来越普遍的运用和重视。
本文主要对石油支撑剂的研究现状﹑作用﹑发展过程﹑种类及性能要求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石油支撑剂矾土粘土莫来石;前言复合材料经过设计,即通过对原材料的选择、各组元分布设计和工艺条件的保证等,使原组分材料的优点互补,呈现出色的综合性能。
石油压裂支撑剂,是使地层深处岩石裂隙保持裂开状态的支撑物。
在使用过程中,把支撑剂混入压裂液中,利用高压手段注人深层岩石裂缝中支撑岩层,以提高导油率,增加原油产量。
随着石油开采深度的增加,对石油压裂支撑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近年来,发现了一种以矾土和粘土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一些添加剂制成的压裂陶瓷支撑剂。
1 支撑剂的发展过程在地下岩层的高压裂缝下使用支撑剂来改善石油的运输是一项已经被使用了将近40年的技术。
在20世纪40年代末,最早作为支撑剂使用的是从美国Arkansas河挖掘的砂子;20世纪60年代初,研究树脂覆膜支撑剂;70年代到80年代初,水力压裂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天然支撑剂需求量的急剧增加,从而使石英砂供不应求。
在70年代初,生产了一种高强度陶粒支撑剂——烧结陶粒。
烧结陶粒的主要成分是刚玉,一种铝氧化物,具有高强度和硬度。
尽管这种支撑剂十分昂贵,但它在恶劣的油层条件下,能保持高渗透率;80年代初对陶粒支撑剂的研究和开发,生产出较为便宜的,含莫来石和刚玉的支撑剂;80年代末期,研制了烧结陶粒支撑剂。
发展以来,最有效的支撑剂,是烧结矾土所制成的支撑剂。
它适用于岩层深处的高压环境,这种支撑剂的渗透性和抗压强度比硅砂所具有的要高很多。
因为支撑剂的使用环境是常温高压,所以对矾土只要求在低温下具有高的耐压强度,而不要求其高温性能。
(精华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建筑材料(A)》机考终结性4套真题题库及答案
(精华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建筑材料(A)》机考终结性4套真题题库及答案(精华版)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建筑材料(A)》机考终结性4套真题题库及答案盗传必究题库一试卷总分:100答题时间:60分钟客观题一、判断题(共25题,共50分)1.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的物质基础。
T√2.材料的微观结构主要是指材料在原子、离子、分子层次上的组成形式。
T√3.强度试验时,加荷速度越快,所测强度值越低。
F√4.石材本身存在着重量大、抗拉和抗弯强度小、连接困难等缺点。
T√5.花岗石构造致密、强度高、密度大、吸水率极低、质地坚硬、耐磨,属碱性硬石材。
F√6.生石灰具有强烈的消解能力,水化时需要吸非常大热量。
F√7.建筑用木材主要是使用髓心,髓心是木材的主体。
F√8.建筑石膏的初凝和终凝时间很短,加水后6min即可凝结,终凝不超过30min。
T√9.通用硅酸盐水泥是以硅酸盐水泥熟料和适量的石膏及规定的混合材料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T√10.水泥石的硬化程度越高,凝胶体含量越少,未水化的水泥颗粒和毛细孔含量越多,水泥石的强度越高。
F√11.当水泥石遭受软水等侵蚀时,可选用水化产物中氢氧化钙含量较多的水泥。
F√12.高铝水泥水化初期的7d放热量约相当于硅酸盐水泥1d放热量。
F√13.当活性混合材料掺入硅酸盐水泥中与水拌合后,首先的反应是硅酸盐水泥熟料水化,生成氢氧化钙。
T√14.混合砂是由机械破碎、筛分而得的岩石颗粒,但不包括软质岩、风化岩石的颗粒。
F√15.若砂含泥量或泥块含量超量,可采用水洗的方法处理。
T√16.海水可用于拌制各种混凝土。
F√17.运输过程中,若空气湿度较小,气温较高,风速较大,混凝土的工作性就会因失水而发生较大的变化。
T√18.坍落度试验时,坍落度筒提起后无稀浆或仅有少数稀浆自底部析出,则表示保水性好。
T√19.混凝土浇筑后必须保持足够的湿度和温度,才能保持水泥的不断水化,以使混凝土的强度不断发展。
温度对复合材料红外性能的影响
温度对复合材料红外性能的影响赵永恒;余锡宾;杨绪勇;杨广乾【摘要】利用硬脂酸凝胶法制备了SiO2-Y2O3-TiO2复合材料.通过差热-热重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以及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等表征手段对所得前驱体及烧结产物的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材料在中、远红外区具有较强吸收,在近红外有很好的反射,可以起到显著的隔热降温效果.【期刊名称】《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09(038)001【总页数】5页(P83-87)【关键词】硬脂酸凝胶法;SiO2-Y2O3-TiO2复合材料;中红外吸收;近红外反射【作者】赵永恒;余锡宾;杨绪勇;杨广乾【作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200234;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200234;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200234;上海师范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上海,20023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O690 引言太阳光发射的能量包含紫外线(5%)、可见光(40%)和红外线(55%),由于大气对太阳光辐射有吸收、散射、折射等物理过程,对其辐射强度产生了衰减作用,所以一部分的能量会被大气损耗[1].但是在红外光区仍有3个波段区间几乎能完全透过,分别为:近红外(0.76 ~2.5 μm)、中红外(3 ~5 μm)和远红外(8 ~14 μm)[2,4].在日光的照射下,热量会不断地积聚在物体的表面,使物体的表面温度升高,从而增加能量的损耗.因此,开发具有太阳近红外热反射功能,又能吸收中红外和远红外材料成为研究的目标.复合材料在太阳辐射能量集中的近红外区有高的反射率,可以起到隔热降温的作用[5];而在中、远红外区有高的吸收率,也可以作为隐身材料进行使用.这样,应用这类材料作为一些设备的涂层,不仅可以降低其温度,节省能源,又能起到良好的隐身效果.作为一种半导体材料,纳米TiO2不但具有很好的紫外吸收特性,能够降低紫外线对设备老化的影响;同时,它具有较高的折射系数[6],对红外线有很好的红外散射和吸收特性[7].SiO2作为一种储藏丰富、无毒无害的无机材料,在TiO2-SiO2体系里,因为它们折射系数具有较大的差别,能提高复合材料的红外热反射和吸收特性[6,8,9].本实验采用的是一种简单的,容易控制的硬脂酸凝胶的方法,制备了TiO2-SiO2-Y2O3复合材料.通过研究发现:此材料能够显著的吸收中红外、远红外的红外线,同时,在近红外区域有很强的反射效果.这样就可以大大的减弱红外光线的能量辐射积聚,从而起到降低温度,节约能源.本研究讨论了温度对复合材料红外吸收性能的影响,以及材料在中红外、远红外产生强而宽的吸收峰的原因,并对其形成的机理做了一些初步的探讨.1 实验所用原料硬脂酸、钛酸四丁脂、正硅酸乙脂和乙醇均为分析纯.其具体制备方法如下:首先,将一定量的硬脂酸在一定的温度( 80℃,水浴控制)下融化;然后,不断搅拌下加入1.3mL的钛酸四丁脂,搅拌1h之后,加入事先制备的0.14 mol/L的Y(NO3)3乙醇溶液;再向上述混合液中缓慢滴加0.5mL正硅酸乙脂,并不断搅拌,直到产生黄色透明胶体;最后,将所得胶体自然冷却,然后在不同温度下(700~1000℃),置于马弗炉中焙烧3.5h,得白色粉末.2 分析测试仪器X-射线粉末衍射(XRD -Rigaku DMax 2000)技术鉴定合成样品的结构,以及其结晶程度.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光谱仪为美国产的Nicolet Magna-IR550型红外光谱仪.用上海的SDR-1型差热分析仪(DTA)对样品进行分析.3 实验结果与分析3.1 TG-DTA分析图1为所得凝胶的差热-热重分析,测试温度的范围是17℃~1000℃,升温速率为5℃/min.从图1中可以看出,在62℃附近有一个吸热峰[10],是包含剩余硬脂酸在内的前驱体的融化以及剩余乙醇挥发的吸热峰;在153℃处的吸热峰,是Y(NO3)3·6H2O失去了一定的结晶水引起的;365℃处的放热峰为有机物的分解,是一个脱羧的过程;425℃的放热峰是Y(NO3)3分解生成Y2O3造成的;505℃的放热峰是有机物的分解时碳元素的燃烧[4];从大约525℃开始,失重曲线的变化基本已趋于平缓,但其相应DTA曲线却有微弱的变化,这是Y2Ti2O7晶型的形成造成的,即是TiO2和Y2O3反应生成Y2Ti2O7的一个过程[11].所以,根据TG-DTA的分析,复合材料制备的热处理温度必须大于500℃,且温度不同,复合材料的组分也不同,对复合材料的红外吸收特性也会产生差别.图1 复合材料前驱体的TG-DTA曲线3.2 XRD测试分析从图2 XRD测试结果可知:当温度为700℃时,XRD图中没有显著的衍射峰,仅在30o左右呈现出较弱的包峰,为无定型的SiO2和TiO2共同作用的结果[9,12,13],即没有出现Y2Ti2O7晶体相衍射峰,也没有发现Y2Si2O7的衍射峰.当热处理温度提高到800℃时,该包峰依然存在,同时也出现了Y2Ti2O7晶体相衍射峰,然而并没有发现Y2Si2O7的衍射峰.这说明在此温度下,已经有一些Y2Ti2O7生成,只是其晶化程度还不是很好,各个面生长还不完整.当焙烧温度设定为900℃时,Y2Ti2O7晶体的衍射峰强度增强,且其半峰宽显著变小,表明Y2Ti2O7晶化程度更加完整,颗粒也在不断的长大.当热处理温度为1000℃时,Y2Ti2O7晶相的衍射峰减弱,Y2Ti2O7的各个面生长开始又不完整,说明在1000℃时,TiO2和Y2O3反应生成Y2Ti2O7是一个可逆的过程.从而,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经不同温度焙烧,复合材料中的成分会发生变化,主要是Y2Ti2O7的生成,以及其晶化程度的不同,这样也必然引起复合材料的红外光学性质发生相应的变化.图2 不同温度处理下的XRD图3.3 红外吸收特性3.3.1 复合材料的中、远红外吸收特性从图3a可以看出:808 cm-1处吸收峰是Si-O-Si变形伸缩振动吸收峰,说明SiO2是以网络结构存在的;958 cm-1处是Si-O-Ti反对称伸缩的吸收特征峰,这个吸收峰的存在说明SiO2-TiO2在这个体系里达到了分子水平的化学均一性,只是它们的强度随温度的不同发生了一定的变化[14].位于1000~1250 cm-1范围内的吸收峰是由1067 cm-1处的Si-O-Si键的反对称伸缩振动的横向光学振动部分,以及在1200 cm-1附近的SiO2相同振动的纵向光学振动部分和C-O-C振动共同引起的[15].在远红外区(500~1300 cm-1)区间,并没有显著的TiO2只有在562cm-1处有一个吸收峰值[16]和568 cm-1处的吸收峰值是Y-O的振动吸收峰[17],也没有Si-O-Y和Ti-O-Y的特征吸收峰的存在.(a)远红外光谱图 (b)中红外光谱图图3 不同温度处理下复合材料同时,从图3a可以看出,在500~1300 cm-1范围内,由于温度的变化,各个吸收峰的强度都会产生改变,从而引起复合材料在远红外区红外吸收会有显著的增加,并且在1000℃时红外吸收达到最大值.这也就充分说明了温度对远红外吸收有显著的影响.在图3b中,不同温度下,1638 cm-1处的峰值为H-O-H旋转振动吸收峰的变化不是很明显,而在1700~3500 cm-1之间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吸收峰.在700℃时,1700~3500 cm-1之间只有3500 cm-1处的H2O的吸收峰[18];而在800℃和900℃时,1700~3500 cm-1会形成一个宽且大的吸收峰,红外透过率能够达到60%;当温度为1000℃时,1700~3500 cm-1之间的红外透过率是100%,也就是基本上不会发生吸收.这些现象也说明温度对中红外区间的吸收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无机物的红外吸收峰在指纹区(1300~650cm-1),且主要由于分子的伸缩振动和弯曲振动产生[19].而从红外吸收图谱可以看出:在不同的温度下,复合材料不但在指纹区有明显的红外吸收,而且在特征区也有很强的红外吸收现象.这主要因为在不同的焙烧温度下,复合材料各组分的脱水反应,以及它们在反应过程中生成新物质的相互影响,特别是Y2Ti2O7的产生使复合材料中各组分的分子键的结合力,以及各组分之间存在的界面应力会发生一定的变化,也就是键角和键长产生了一定的畸变,畸变的分子在振动或者转动时,其频率相对于中心频率就产生了很大的差异,所以产生了显著的红外吸收特性[20].复合材料具有吸收中、远红外特性,也说明它同样具有发射中、远红外的能力.制得样品的红外吸收能力测试采用红外光谱定量分析方法:准确称取相同质量的样品粉末,按质量比1∶100与KBr混合.经充分研磨后压制成片,采用其红外透射谱图中透过率为100%处的峰宽对样品的红外吸收能力进行表征[21].3.3.2 TiO2- Y2O3- SiO2复合材料的近红外反射特性研究从图4可以看出,此复合材料几乎能吸收所有的紫外线,以及波长在700~1300nm的太阳近红外辐射反射率大于80%.在1300~2500nm之间的反射率随着温度的升高,反射率也有显著的提高.在不同的温度下,近红外反射率相差可以达到6%,在1300~2500nm的甚至能达到16%.这主要因为温度越高,前驱体反应越完全,复合材料中的吸热基团如:离子,C=O等越来越少[15,22].只是温度再高,也无法彻底消除复合材料表面吸附的吸热基团.这也说明温度对近红外的反射也有显著的影响.不同温度下,复合材料的各组分之间的结合力必然不同,从而造成了它们光学性质的显著差异.同时,复合材料对中、远红外的吸收,可以把吸收的一些近红外辐射以中或远红外的形式释放出来,从而进一步减弱热辐射能量的积聚,起到隔热降温的效果.在测试近红外的反射率时,始终保持粉体的厚度为3mm,这样可以减少因为样品厚度引起的近红外反射误差[22].图4 不同温度处理下的复合材料近红外反射光谱图4 结论本实验采用硬脂酸凝胶法,制备了显著吸收远红外和中红外,反射近红外的复合材料,这种材料不但可以作为隐身材料使用,而且还可以作为一种很好的隔热降温涂料应用于住所,管道等许多领域,所以此类复合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反应过程容易控制,产生的颗粒分布窄,所使用的原料价廉、丰富,生产成本较低,易工业化.通过研究发现,温度、Y2Ti2O7晶相的形成及其颗粒的大小对复合材料的红外吸收有根本的影响.同时,在这种条件下制备的颗粒较大,限制了材料的应用范围,所以把该材料制备成纳米级也将是进一步研究的课题.参考文献:[1] 战为民,邓永青,李少春.日光热反射涂料的研究[J].现代涂料与涂装,2001,(02):12-14.[2] 许鹏程,李晓霞.红外隐身原理及发展[J].红外,2006,27(1):16-20.[3] 蒋谱成,李峰.关于隐身材料的分析[J].电光与控制,2001,11(4):70-72.[4] 王岩,冯玉杰,刘延坤.隐身技术及隐身材料的发展[J].化学工程报,2006,132(9):43-47.[5] 郭清泉,李大光,黄惠民.灰色节能型太阳热反射水性涂料的研究[J].太阳能学报,2006,27(12):1294-1297.[6] 闫长海,陈贵清,孟松鹤,等.红外热反射涂层的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06,25(2):167-170.[7] 胡永茂,项金钟,李茂琼.纳米TiO2/Fe2O3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红外性能的研究[J].宇航材料工艺,2003,(4):30-33.[8] 刘淘,王寿,曾可令.SiO2纳米空超级绝热材料的研究现状[J].陶瓷,2007,(7):45-49.[9] 朱建军,谢吉民,林家敏,等.纳米SiO2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涂料中的应用前景[J].中国涂料,2006,2(2):45-48.[10]申泮文.化合物词典(第一版)[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11]MICHAEL A.HAYWARD.Phase Separation during the Topotactic Reduction of the Pyrochlore Y2Ti2O7[J].M A Chem Mater,2005,17(3):670-675.[12]蒲玉英,方建章,彭峰,等.微乳法制备纳米TiO2/SiO2的结构及光催化研究[J].无机化学学报,2007,23(6):1045-1050[13]姚超,吴凤琴,林西平,等.超声场中纳米TiO2表面包覆氧化硅的研究[J].无机化学学报,2005,25(1):59-64.[14]张玲,蔡涛,姚英政,等.SiO2-TiO2二元材料及其杂化材料的制备和表征[J].应用化学,2005,22(9):984-988.[15]汪秀全,陈奇.多孔SiO2-TiO2块料的结构与性质[J].无机材料学报,2006,21(1):181-186.[16]张蕾,黄利伦.纳米Y2O3:Eu3+粉体的红外光谱研究[J].中国计量学院学报,2007,18(1):75-78.[17]刑明铭,曹望和,付姚.络合沉淀法合成纳米Y2O3:Yb,Er及其上转换发光性能[J].功能材料,2006,37(9):1375-1378.[18]何飞,赫晓东.SiO2-Al2O3干凝胶的制备与研究[J].功能材料,2007,38(6):938-944.[19]高鸿宾.有机化学(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20]王春秀,许克良,李福利.纳米CeO2的制备及其红外吸收性能的研究[J].激光与红外,2006,36(5):399-402.[21]张学清,胡永茂,项金钟,等.纳米Al2O3的制备及其红外吸收研究[J].中国陶瓷,2004,40(1):24-27.[22]JEEVANANDAM p,MULUKUTLA R S,PHILLIPS M. Near Infrared Reflectance Properties of Metal Oxide Nanoparticles [J].J Phys Chem C,2007III(3):1912-1918.。
三元锂粉还原焙烧炉
三元锂粉还原焙烧炉三元锂粉还原焙烧炉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发展,电池技术也在不断改进,三元锂离子电池成为了目前最为流行的电池类型之一。
三元锂电池的正极材料是锂氧化钴(LiCoO2),但随着锂资源的逐渐枯竭,生产成本逐渐升高。
因此,近年来出现了一些采用钴、镍、锰等作为正极材料的电池,它们被称为三元锂电池。
这种电池能够提供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长的使用寿命,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而三元锂电池的制造则需要一个焙烧炉来进行还原焙烧,而这个焙烧炉就是三元锂粉还原焙烧炉。
本文就介绍一下这种焙烧炉的结构、原理和应用情况。
一、结构三元锂粉还原焙烧炉由炉体、配件、热源系统、控制系统四部分组成。
(一)炉体三元锂粉还原焙烧炉的炉体一般为不锈钢制成,内部包含着多个加热层和一层电气加热芯。
加热层由蓝宝石陶瓷膜制成,能够耐高温,因此使用寿命长。
这些加热层通过导热油和加热芯板加热,以提供均匀的热源。
(二)配件三元锂粉还原焙烧炉的配件包括物料称量、上料口、卸料口和人机界面。
其中物料称量由物料计量器和称重传感器组成,可以精确称量三元锂粉,防止烘烤过程中出现杂质。
上料口用于将物料加入炉内,卸料口用于将焙烧后的物料卸出炉体。
人机界面则可以让操作人员实时观察烘烤过程并进行操作。
(三)热源系统三元锂粉还原焙烧炉的热源系统采用电加热体加热,可以通过PID算法实现精确温度控制。
还可以根据不同的焙烧工艺进行多段升温保温和降温降压。
(四)控制系统三元锂粉还原焙烧炉的控制系统包括温度控制系统、电力控制系统、液压控制系统等,能够实现自动化控制和人机交互控制。
二、原理三元锂电池的正极材料是由锂、镉、镉等元素组成的复合材料,其中的镉会在锂离子电池的充放电过程中逐渐析出并对电池性能产生影响。
因此,后续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其进行还原焙烧,以提高电池的性能。
而三元锂粉还原焙烧炉则是将三元锂粉放在炉内进行高温焙烧,使其中的杂质和其他元素脱除,提高三元锂的纯度。
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毕业设计题目申报单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毕业设计题目申报单邵立冬教师:毕业设计一题目:磷掺杂碳纳米管负载钯在甲酸电氧化中的应用希望指导学生专业:人数: 1 人内容介绍(目的、意义、主要内容)甲酸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已成为材料科学、能源化学和催化化学交叉的前沿研究领域之一。
金属钯是近年来最受关注的作为阳极催化剂的贵金属。
借助物理和化学手段将非金属元素磷掺杂到碳纳米管上,进而对其结构和组成进行调控或修饰,并将其作为新型碳基载体负载金属钯,研究其在甲酸电氧化中的应用。
毕业设计二题目:磷掺杂碳纳米管负载铂在甲酸电氧化中的应用希望指导学生专业:人数: 1 人内容介绍(目的、意义、主要内容)金属铂是最早应用于甲酸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的贵金属。
磷掺杂碳纳米管为载体构建出磷掺杂碳纳米管负载的高分散铂纳米催化剂,且因磷掺杂能有效改善纳米管的导电性,这类复合催化剂在直接甲酸氧化方面具有比相同技术路线构建的纯碳纳米管负载的铂纳米催化剂更为优异的电催化性能。
毕业设计三题目:磷掺杂碳纳米管负载镍在甲醇电氧化中的应用希望指导学生专业:人数:1 人内容介绍(目的、意义、主要内容)碳纳米管负载金属镍催化剂是一类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直接甲醇燃料电池阳极催化剂。
因为地球上镍含量较高,远远高于金属钯、铂的储存量,并且镍有优异的电化学活性。
主要内容包括碳纳米管掺磷,将金属镍负载在经磷修饰后的碳纳米管上,研究其在甲醇电氧化中的应用。
开发这类非贵金属催化剂替代钯、铂等催化剂,能降低催化剂的成本。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毕业设计题目申报单辛志玲教师:毕业设计一题目:光催化再生脱硝吸收液的研究希望指导学生专业:人数: 1 人内容介绍(目的、意义、主要内容)近年来随着电力工业特别是燃煤电厂的发展,NOx的排放量进一步增加。
NOx 是重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生活带来极大的危害,它不仅对动植物有损害作用,而且是形成酸雨和酸雾的主要原因,并参与臭氧层的破坏。
因此对燃煤烟气进行脱硝是我国面临的刻不容缓的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章 编号 :0 4 15 ( 0 7 0 -5 3 4 10 -6 6 2 0 ) 50 1 - 0
焙 烧 温 度 对 复 合 储 氧 材 料 性 能 的 影 响
刘 萍 , 赵 明 , 房 华 龚茂初 陈耀强h , ,
1 四川 大学 化学 学 院 四川 . 成都 60 6 2 农 业 部沼 气科 学研 究所 10 4 . 四川 成都 60 6 10 4
行 , 发光 源 为 C K t扫描 范 围 1 。 0 。 激 u c, 0 一9 。 1 2 2 比表 面 ( E ) 测 定 .. BT的 采 用 西 北 化 工 研
近年 来 , 铈 锆 固溶 体 作 为 汽 车 尾 气 净 化 材 以 料 的这方 面 的研 究 工 作 很 多 , 且 已获 得 成 功并 而
1 1 储 氧材 料的 制备 .
1 实 验
按一 定 的化学 计量 比将 ZO( O )( 学 纯 ) r C , 化 溶 解 在浓 硝 酸 ( 析 纯 ) , 分 别 加 入 溶 解 于 一 分 中 再 定 去 离 子 水 中 的 C ( O ). H O( 学 纯 ) 【 e N , ,6 化 ,a
维普资讯
第 l 9卷第 5期 20 0 7年 5月
化 学 研 究 与 应 用
Ch mi a Re e r h a d Ap l ai n e c l s a c n pi t c o
Vo . 9, . 1 1 No 5 Ma 2 7 y, 00
优 于纯 C O ‘ 。 e 2。
拌下用一定浓度的( H )C , N ,H O混合溶 N O 一 H. 液作 为沉 淀 剂 , 流滴 定 至 P =1 室 温 下 陈 化 并 H 0, 8 , 充 分 洗 涤 , 滤 , 温 下 干燥 脱 水 后 , h经 过 低 在 3 0 , 0 ℃ , 0  ̄ 10 o 分 别处 理 5小 时 后 , 0 ℃ 60 8 0C,0 0C
关键词 : 储氧 材料 ; 还原性 ; 热稳定性
中 图分 类 号 : 6 24 文 献 标 识 码 : 0 45 1 A
自上 世 纪 8 0年 代 初 期 以来 , 土 铈 氧 化 物 稀 ( e 作 为一 种 储 氧 材 料 已在 汽 车 三 效 催 化 剂 CO ) (WC 中得到 了广 泛应 用 。众所 周 知 , e 富 T ) CO 在 氧和 富燃 条件 下 有储 氧和 释 放 氧 的功 能 ,e 在 CO 缺氧 条件下 可 通 过 C 转 化 成 C ¨ 而 释 放 出氧 e e 气 , 富 氧 条 件 下 C¨ 又 可 氧 化 成 C 而 吸 收 在 e e 氧 , 2 e 2 C 2 3+12 2 即 C O ( eO / 0 。使 得 T WC在 汽 车
5 mg置 于 u型 石英 反 应 管 中 , 0 , 两边 装 填 石 英 砂 。
在 4 0 , 5 ℃ N 气氛下预处理 4 mn后冷却 至 室温 5i 后, 切换成 N (5 一 5 的混合气 ( 9 %) H ( %) 气体流 速为 4 m / i) 待色谱基线平直后 , 1℃/ i 0 L mn , 以 0 mn
纯 ) Mn N ,, 化学 纯 ) 液 , 和 ( O )( 溶 混合 均 匀 后 在 搅
量 的波动而始终保 持最佳催化 效能 J 。但 是 , CO e 的主要缺 陷是 热稳 定性 差 , 高温 时易 烧 在
结 、 幅度损 失储 氧 能力 .。上世 纪 9 大 5 J 0年 代 初 , 人 们发 现通 过在 C O e 晶格 中掺入 ZO 形 成 固溶 r 体 ,r z 进入 CO 萤石 型结 构 , e 可改 善 C O e 热稳 定 性 和储 氧 能 力 ( S 。大 量 的 研 究 结 果 也 表 明 , O C) C O ZO e 一 r 固溶体 的储 氧性 能 和结 构热稳 定 性 远
( O ) . H O( 学 纯 ) Y( O ). H O( 学 N ,,6 化 , N , ,5 化
运行中对排气组成 变化 不敏感 , 终保 持较高 的 始
C HC和 N 。同 时 净 化 效 果 。 因此 , e 的 加 O、 O CO 入 大 大扩 大了操 作窗 口 , T 使 WC不 因尾气 中氧 含
收稿 日期 :0 633 修回 日期 :0 61 -0 20 -- 0; 2 0 —13
究 院设计的 Z F一 X 5型 自动吸附仪进行测定 , 样品 先 用 30 下 抽 真 空 脱 附 处 理 6 mn 以 高 纯 N 5℃ 0 i, 为 吸 附质 , 7 .K下 进行 测定 。 在 73 12 3程 序升 温还 原 ( 一T R) 试 称取 样 品 .. H P 测
样 品分别 标记 为 O M 一1 O M 一2 O M 一 O M S ,S , S 3, S
一
4。
12 储 氧 材料 的表 征 .
12 1 X射 线 衍 射 ( R 分析 . . X D)
X D检 测 在 日 R
本 理学 D m x—r /a A旋 转 阳极 x射 线 衍 射 仪 上 进
大 量应用 , 报 道 的文 献 多 是 二 组 分 或 三 组 分 的 所
储 氧材料 , 而在 C e—Z —O 固溶 体 中 添加 稀 土 和 r 过 渡金属 形 成 的多 组 分 复 合 氧 化 物 却 鲜 见 报 道 。 本 文 考察 了在 C —Z —O固溶 体 中加入 Y,a M e r L ,n 元素 , 形成 多组 份铈 基储 氧材 料 , 察 它 们 在 不 同 考 焙烧 温度下 性 能 的 不 同 , 它 们 的结 构 、 构 , 对 织 还 原 性 能 以及 物相 的变 化进 行 了研 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