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理期末考试知识复习(本科)
2024年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2024年高考地理知识点总结归纳
地理考试是中国高考中重要的科目之一,涉及到地理学科的各个方面。以下是关于2024年高考地理科目的知识点总结与归纳。
一、自然地理知识点:
1. 大气层结构与功能:大气的成分、结构、各层的特点和功能,如对地球的保温、阻挡宇宙射线等。
2. 气候与气候类型:气候要素及其影响,如温度、湿度、降水、气压等;气候类型包括热带雨林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等。
3. 水资源与水循环:水资源的分布和利用、水循环过程、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
4. 土地资源与土地利用:土地资源的分类、特点和利用;土地利用方式的分类和影响因素。
5. 岩石和地貌:地壳构造、岩石类型、地貌类型及其形成。
6. 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生物资源的分类、分布和保护;生态环境的评价与调控。
7. 大陆漂移学说和板块构造理论:大陆漂移学说的基本内容、证据和意义;板块构造理论的基本内容。
二、人文地理知识点:
1. 人口与人口迁移:人口变化与规律、人口密度和人口分布等;人口迁移的原因、类型和影响。
2. 城市化与城市规划:城市化的进程、城市规模与结构、城市规划的原则和内容。
3. 工业化与工业区域:工业化的过程、工业区域的特点和区域分布。
4. 交通发展与交通网络:交通运输的发展过程、交通网络的特点和发展现状。
5. 区域经济发展:经济发展的要素、区域经济发展的特点和影响。
6. 城市与农村的差异与联系:城乡发展差异、城市与农村产业结构和生活方式的差异。
7. 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原理、应用领域和影响。
三、地理方法与技巧知识点:
地理教学论复习题20
一、选择题
1、地理作为一门课程单独在全国普遍开设,始于()年。大纲1.1
A1901年4月13日B1904年1月13日C1903年4月1日D1902年3月11日
2、地理教学论最早以“地理教学法”命名的论述是()。大纲1.1
A《地理教学法之商榷》B《中学地理教学法述要》C《地理学习法》D《中学地理新教法》3、基于“教学做合一”思想,提出将“教授法”改名为“教学法”的教育家是()。大纲1.1
A夸美纽斯B褚绍唐C竺可桢D陶行知
4、下列有关地理教学论的学科发展阶段与时间搭配正确的是()。大纲1.1
A地理教学法阶段:20世纪80-90年代B地理教育学阶段:20世纪60-70年代
C地理教授法阶段:1904-1922D地理教材教法阶段:1922年至20世纪70年代
5、将“地理教学法”改称为“地理教学论”的时间是()年。大纲1.1
A1978年B1987年C1997年D1989年
6、主编我国第一本以《地理教学论》命名教材的XXX是()。大纲1.1
A杨新B陈澄C陈亚频D李家清
7、就课程性质而言,下列哪门课程适合地理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专业课程()。大纲1.1 A地理教材教法B地理教学论C地理教育学D地理教学法
8、就课程性质而言,下列哪门课程适合师范院校地理本科的专业课程()。大纲1.1
A地理教材教法B地理教学论C地理教育学D地理教学法
9、我国古代地理教育相当繁荣,下列著作为我国第一部区域地理专著的是()。大纲2.1
A、禹贡
B、山海经
C、史记·货殖列传
D、汉书·地理志
10、我国古代地理教育相当繁荣,下列著作为我国第一部经济地理专著的是()。大纲2.1
中国农业大学_852土地资源管理_本科生讲义 第九章 中国土地资源概况
第九章中国土地资源概况
第一节中国土地资源禀赋分析
一、中国土地资源的地理优势和现状分析
1.中国资源的地理优势
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我国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太平洋的西岸。。纬度从北纬3º58’~53º31’(南北跨近50º),),东西自东经东西自东经73º40’~135º05’(跨经度近60º)。)。总面积总面积960万km 2。
我国的温度带
由南向北依次出现赤道带由南向北依次出现赤道带、、热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六个温度带中温带与寒温带六个温度带。。除仅占国土1.2%的寒温带热量条件较差外的寒温带热量条件较差外,,其他各代的温度条件均能满足一年一熟至一年三熟年三熟。。
降水
我国背靠地球上最大的大陆—欧亚大陆欧亚大陆,,面临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太平洋,,因而形成世界上面积最大因而形成世界上面积最大、、最强烈的季风气候季风气候。。
东部平原区降水比相近纬度地区高
山系地貌也有利于季风雨的形成
蒙古高压对温度的影响,夏季增温快夏季增温快、、气温高气温高;;水热
同步同步,,有效降水量增加有效降水量增加。。
2.中国土地资源的现状分析(基本国情)土地资源基本概况
国土总面积960万km 2,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第三位居第三位。。人均占有面积只有世界人均数的29%,是澳大利亚是澳大利亚、、加拿大加拿大、、俄罗斯罗斯、、美国人均的1.8%、2.4%、7.0%和21%。人均耕地人均耕地、、草地草地、、林地分别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33%、42%和26%。
中国的地理、气候、水体及生物环境
我国部分珍稀植物简介
华盖木
华盖木 现仅存6株 木兰科常绿乔木,稀有种 ,国家1级保护植物。华 盖木为单型属,仅1个, 且成株过于稀少,虽开花 结果正常,但每果成熟的 种子很少,在原生母树周 围一直未见幼苗,天然更 新能力很低。
巩固与练习
1、中国的陆地面积约为 960万 平方千米,几乎与整个 欧洲的面积相等。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太平洋 台湾岛、海南岛
疆界长,临国多。
二、中国地理轮廓的基本特征
• 阶梯型的地形 • 山多而高 • 地貌类型多种多样
三大阶梯
青藏高原海拔在4000米以上, 为最高的一级阶梯。
青藏高原以东到大兴安岭, 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之 间第二阶梯
东部宽广的平原和丘陵是最 低的第三阶梯
我国部分珍稀动物简介
丹顶鹤(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丹顶鹤是鹤类中的一 种,因头顶有“红肉冠" 而得名。它是东亚地区所 特有的鸟种,因体态优雅 、颜色分明,在这一地区 的文化中具有吉祥、忠贞 、长寿的寓意等。
我国部分珍稀动物简介
白鳍豚(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白鳍豚俗称白鳍、 白夹、江马。属哺乳纲、 鲸目、白鳍豚科。它的分 布仅局限于长江中下游, 尤以湖北省沙市以下的湖 南、湖北、安徽、江苏的 长江段为多。 白鳍豚是 我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哺乳 动物。
A.黄海 B.南海
C.渤海 D.东海
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地理课程介绍
章 中国地理区位与特征
课程介绍
课程要求
配合完成各项任务;
加强预习、自学;提出质疑; 积极主动参与,开展问题研究、探讨,发现新的问题;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发言; 归纳、总结,融会贯通。
课程关键词
综合的思维 区域的视角
发展的眼光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 第一 章 中国地理区位与特征
课程介绍
课程性质
“中国地理”是教育部地理教学委员会制定的 地理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 属于地理学专业基础课。 是区域地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1952-1995年, 一直沿用苏联的教学计划模式,分设的“中国自 然地理”和“中国经济地理”两门课程。
课程目的
培养学生了解中国地理区位及其意义,掌握中国地 理环境特征与结构,认识中国地理环境形成与演化的 基本过程,理解中国土地退化与自然灾害等人地系统 不协调的原因,探讨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对策,重构中 国地理的区域划分,学会分析各个区域的人口、环境、 资源与区域发展的特征。 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区域分析能力。 中国地理教程电子教案 第一
课程介绍
课程教材
王静爱. 中国地理教程.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 王静爱,左伟.中国地理图集. 中国地图出版社,2009
年。
赵济,陈传康. 中国地理. 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中国自然地理》编写组. 中国自然地理. 高等教育出 版社,1979年。 吴传均. 中国经济地理. 科学出版社,1998年。
《人文地理学》期末试题
咸宁学院资环学院 2009年秋季学期
2008级地理教育本科
《人文地理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闭卷)
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人文地理学
2、城市化
3、综合国力
4、文化
5、国家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5分)
1、地理环境由无机的、有机的、社会的三个方面要素构成,分别受自然规律、生物规律和社会规律支配。()
2、李特尔被公认为近代人文地理学开山大师,拉采尔被视为政治地理学的开创人。()
3、白兰士的人地关系思想可概括为可能论或者或然论。()
4、文化决定论是一种极其有害的思想。()
5、人地关系论就是人地关系各种理论、思想的汇总。()
6、按性能和作用我们可将光源划分为硬资源和软资源。()
7、人口是一个综合概论,它包括了时间与空间、数量与质量、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统一。
()
8、自然资源的丰饶程度对国家安全及国家实力的影响愈显重要。()
9、以人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和传统观念不是科学的环境观。()
10、生产力水平越高,影响人口分布的社会因素作用越强,自然因素作用弱。()
11、近60多年来,中国人口分布的基本格局基本未变。()
12、旅游地有等级之分,共分四级。()
13、政治地图有三个层面:国际层面、国家层面、国内层面,其中国家层面是研究的重点。
()
14、拉采尔的政治地理思想深受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影响。()
15、领土的形状和大小对一国国力和国家安全有很大影响。()
三、简答题(每题6分,共54分)
1、简述文化隔膜机制。
2、马汉的“海权论”主要观点及该理论的影响。
3、中国目前国内旅游客流间流动规律。
4、经济全球化对城市化的影响。
专升本《 地理教育 》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专升本《地理教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
参考答案
单选题
1. 下列关于地球自转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地球绕着月球转;
b. 地球绕着太阳转;
c. 地球自西向东旋转;
d. 地球的自转轴是固定不动的。
答案:c
2. 地球上著名的“黄道带”是()
a. 赤道两侧的地带;
b. 北极地区的地带;
c. 南极地区的地带;
d. 寒带和温带的交界处。
答案:a
3. 下列地理区域中,属于我国亚热带地区的是()
a. 西北地区;
b. 黑龙江地区;
c. 青藏高原地区;
d. 华南地区。
答案:d
填空题
1. 的创始人是()。
答案:穆罕默德
2. 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是()。
答案:尼罗河
3.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
答案:珠穆朗玛峰
简答题
1. 简述地球的四季变化原因。
答案:地球的四季变化是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呈椭圆形,地球与太阳之间的距离会发生变化。当地球远离太阳时,光线照射
面积较大,温度低,季节为冬季;当地球靠近太阳时,光线照射面
积较小,温度高,季节为夏季。春季和秋季则是太阳直射点在地球
上的两个交点,温度适中。
2. 阐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区别。
答案:地球自转是指地球自身围绕自转轴旋转,一天旋转一周,造成昼夜交替的现象。地球公转是指地球绕太阳运行,完成一次公
转需要大约365.25天,形成了年份和四季的变化。
解答题
1. 以下是我国的五大自然地理区域,请简要描述每个地理区域的主要特点。
答案:我国的五大自然地理区域包括东北地区、华北地区、华东地区、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东北地区由于气候寒冷,冬季长,农业资源不足,以工业为主要发展方向。华北地区是我国的政治、军事和经济中心,资源丰富,农业和工业都有较高水平。华东地区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沿海地理优势,是我国的重要经济区域。西南地区地理环境复杂,地形多样,资源丰富,有较高的农业和旅游发展潜力。西北地区是我国的干旱地区,资源相对匮乏,地理环境恶劣,但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地理本科教材
地理本科教材
地理本科教材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地理本科教材:
1. 《人文地理学》(作者:Fellmann, Getis, and Getis,译者:李云飞):这是一本介绍人文地理学的教材,内容详实,涵盖了人类地理学的各个领域,包括人口地理学、文化地理学、城市地理学、经济地理学等。
2. 《地球环境科学》(作者:陈宝春等,主编:王绍炎):这是一本综合性的地球环境科学教材,涵盖了地球系统科学、环境地理学、资源环境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3. 《地理教育学》(作者:Michael Solem,译者:王静):这是一本介绍地理教育学的教材,涵盖了地理思维、地理教育方法和教学技巧等方面的知识。
4. 《地球科学导论》(作者:李崇智):这是一本介绍地球科学的入门教材,涵盖了地球物理学、地球化学、地球生物学、地质学等方面的知识。
5. 《地理信息系统》(作者:李艳辉等):这是一本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的教材,涵盖了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数据获取、数据处理、数据分析等方面的知识。
此外,常见的地理本科教材还包括《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地图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等。这些教材内容丰富,知识面广泛,适合对地理感兴趣的学生和相关研究人员阅读学习。
中国地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中国地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
1. 下列不是中国三大火山之一的是:
A. 火焰山
B. 庐山
C. 张家界
D. 昆仑山
答案:C
2. 中国最长的河流是:
A. 黄河
B. 长江
C. 额济纳河
D. 澜沧江
答案:B
3. 中国的最高峰是:
A. 珠穆朗玛峰
B. 高山峰
D. 黄山
答案:A
4. 中国的最大湖泊是:
A. 青海湖
B. 太湖
C. 洞庭湖
D. 鄱阳湖
答案:A
5. 下列不属于长城建筑材料的是:
A. 砖
B. 木材
C. 土
D. 石
答案:B
二、填空题
1. 北京是中国的首都,位于____地区。
2. 上海是中国的经济中心,位于____地区。
答案:华东
3. 广州是中国的南方重要城市,位于____地区。
答案:华南
4. 西安是中国的古都之一,位于____地区。
答案:西北
5. 成都位于____地区,以美食和熊猫闻名。
答案:西南
三、简答题
1. 请简要介绍中国的四大名川。
答案:四大名川分别是峨眉山、庐山、黄山和衡山。它们以雄奇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悠久的历史文化而闻名,吸引了无数游客的注目。
2. 请简述长江的重要性以及经济带的影响。
答案:长江是中国最长的河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长江流域是中国最重要的经济发展带,涵盖了上百个城市和数以亿计的人口。沿江地区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3. 请简要介绍中国的主要盆地。
答案:中国的主要盆地包括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吐鲁番盆地等。盆地地形特点是被山脉环绕,地势低洼,盆地内常有河流穿流。这些
盆地在中国的农业和能源资源开发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解答题
请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大学地理期末参考
大学地理期末参考
地理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现象的学科,是人类对地球自然环境及其在其中的生产、生活等活动进行综合研究的一门科学。今天,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份大学地理期末考试的参考内容。
1. 地球的结构与运动
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了解地球的结构和运动对于理解地理现象至关重要。地球的结构可以分为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四个部分。大气圈是地球上空的气体层,包括对空气运动和大气现象的了解;水圈是地球上水资源的分布和运动情况,包括海洋、湖泊和河流等;岩石圈由地壳、地幔和地核组成,了解岩石的类型和地壳构造有助于理解地质灾害等;生物圈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分布和生态系统的形成,包括动植物的生活方式和适应能力等。
2. 地形与地貌
地形和地貌是地理学中重要的研究对象,地理学通过研究地形和地貌,以帮助我们理解地球上陆地的分布和特征。地形是指地球表面的高低起伏,可以分为平原、山地、高原和盆地等;地貌指的是地球表面的自然风化和侵蚀形成的地形特征,比如河流、河谷、峡谷和洼地等。
3. 气候与气象
气候是指某个地区长期以来的天气状况,而气象则是对天气状况的多方面观测和研究。了解气候和气象对于人类生活和经济活动具有重
要的意义。气候可以分为热带、温带和寒带三个带状区域,主要受纬度的影响;而气象则包括气温、降水、风向和湿度等各种天气要素。
4. 人口与城市
人口是地理学中的一个研究重点,人口数量和分布对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人口的数量和增长趋势可以通过人口统计学数据进行分析;而人口分布则受到地理环境和经济因素的影响。城市是人类活动的聚集地,城市化进程也是地理学研究的一个重点。
2023-2024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丰台区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练习
高三地理
2024.01本试卷共10页,100分。考试时长9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
本部分共15题,每题3分,共45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如图为俄罗斯人口分布图。读图,回答第1、2题。
1.俄罗斯()
A.北冰洋沿岸对外开放程度高,人口密度小
B.南部沿海气候炎热多雨,人口合理容量大
C.乌拉尔山脉以西经济发达,资源环境承载力大
D.西伯利亚地区多山地少地表径流,人口密度小
2.为促进本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俄罗斯可()
①适度放开外来人口限制政策
②增加科技、资金投入,加大东部的开发力度
③制定优惠经济政策,推进西部产业向东部全方位转移
④发挥与东北亚国家经济要素的互补优势,加强国际合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读表1,回答第3题。
表1历史时期黄河流域海拔高度与城市分布状况统计
海拔高度/m0~500500~10001000~15001500~20002000~25002500~3000>3000
城市数量/个1761388274592192
3.该流域()
A.城市数量与海拔高度呈正相关
B.海拔最高的两座城市地处青、藏两省区
C.城市数量西部远多于东部地区
D.海拔500米以下的城市多位于半湿润区
门头沟灵水村背山面水,房屋集中位于山间小盆地中心。近年来,旅游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如图为“灵水村各类用地分布图”。读图,回答第4、5题。
4.灵水村()
地理科学本科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 (4)
地理科学本科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
(师范本科)
责任人:张吉献方相林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培养“重基础理论,重创新精神,强实践技能,强综合素质”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着力培养具有扎实的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地理科学的基本哲学思想,掌握地理科学基本方法途径和基本技能,能在资源开发与利用、生态环境监测与治理保护、国土整治与城市乡村区域发展规划与管理、产业配置与调整等领域进行教学、科研、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强能力、广适应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二、培养规格
1、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原理,了解世界发展潮流和中国的实际,有学习创新和开拓意识,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
2、全面系统掌握现代地理科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思想方法和基本技能;了解地理科学的理论前沿、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了解相关专业学科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具有较宽厚的专业知识面和较高的人文及科学素养;具有获取知识和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不断创新的能力,具有基本的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能够通过野外考察、实验操作、遥感图像判读等获取获取第一手科学资料和地理信息,具备将本学科知识与社会现实和其它学科知识结合的能力。
在专业知识结构和专业能力培养上,主要强化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遥感与地理信息、区域地理学等“四大学科”的理论基础,用区域开发与规划、环境变化与监测评估、地理信息系统以及遥感与数量地理等技术课程提升本专业人才的素质。在资源利用与开发保护、地理环境变化与评估监测、区域规划设计与发展、地理信息管理与遥感技术等方面形成突出的四种专业能力。
高二中国地理期末知识点
高二中国地理期末知识点
中国地理知识点
中国地理是中国文化和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了解中国地理的
重要概念和要点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发展和研究其文化背
景至关重要。本文将深入探讨高二中国地理期末知识点,提供给
读者一个全面而系统的了解。
一、地理位置
中国位于东亚的东部,紧邻太平洋。中国地处北半球,东经73°33'至135°05',北纬18°03'至53°33'之间。东部和南部被海洋环绕,陆地边界与14个国家接壤。中国是世界上面积第三大的国家,总面积约为960万平方公里。
二、地形地貌
中国地形多样,包括高山、高原、丘陵、平原等多种类型。最
著名的地势有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等。此外,水资源也非常丰富,有长江、黄河、珠江等众多重要河流。
三、气候
中国气候多样,分为北方温带季风气候、南方亚热带季风气候、西北内陆干旱气候和西南高原气候等。各个地区的气候特点对于
中国的农业、旅游和人民的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四、人口和城市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人口超过13亿。同时,中国
的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速。重要的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
和深圳等。城市的发展对于中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起到了重
要推动作用。
五、自然资源
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稀土等。此外,中国还拥有丰富的植物和动物资源,其中包括熊猫、金丝猴、岷江河谷等。
六、区域发展差异
中国的区域发展差异非常明显。东部地区经济发达,工商业发达;中西部地区经济相对相对落后,农业占主导地位;西部地区
则以资源开发为主导。了解这些差异对于我们理解中国的现状和
地理科学(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
基本办学条件 地理科学专业的基本办学条件参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规定的综合类和师范 类的合格标准执行。 地理教学实验室 (1)生均使用面积不小于1平方米。实验台间距不小于1.3米。 (2)照明、通风设施良好,水、电、气管道及网络走线等布局安全、合理,符合国家规范。实验台应耐化学 腐蚀,并具有防水和阻燃性能。 (3)实验台消防安全符合国家标准。应配备防护眼罩,装配喷淋器和洗眼器,备有急救药箱和常规药品,具 有应急处理预案。 (4)具有符合环保要求的三废收集和处理措施。实验室噪声低于55分贝;具有通风设备的实验室,噪声应 控制在70分贝以下。 (5)化学药品与放射性物质的购置、存放和管理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有健全的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有高等教育系统内部及社会有关各方参与的社会评价机制,定期对包括培养 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体系、理论和实践课程教学等在内的人才培养工作进行评价,并使评价信息得到有效应用。
有健全的持续改进机制,并保证其有效运行,使质量监控结果、毕业生跟踪反馈结果及时用于人才培养工作 的改进,促进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保证培养的人才对社会需求的适应性 。
教师亲自上课和坐在别人的教室里听他人上课(最新)
地理教学工作总结
光阴似箭,忙碌而充实的高三教学已经结束,回顾这一年的教学将有利于我的专业发展,因为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阶梯。
这一年是自己的教学生涯中最辛苦也是压力最大的一年,这种压力来自社会,学校和我自身,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在所有的地理统考中,所任教的两个班的地理成绩都在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在高考中的地理平均成绩超过了市区平均成绩。所任教的两个地理班的本科达线率都大大超过了预定目标。反思这一年来的教学,觉得有如下收获。
一、认清形势,把握动态,优化复习教学。
面对高考模式变化,复习时间减少以及我校地理学科学生整体基础较差等实际情况,切实了解学情,把握高考动态,研究《地理教学大纲》,《考试说明》,《高考试题评价报告》以及近三年来全国,江苏,广东,上海高考试题(包括春季高考题),明确地理学科复习目标,方向,重难点和方法,精心安排复习计划,优化复习教学,切实提高复习课堂教学的效果。具体来说,首先是要把《考试说明》中知识点,能力点与教材结合起来,将考试内容与考试要求结合起来,确定每一单元复习的主要内容和所需时间。其次,弄清楚各知识点的考试要求,准确把握识记,了解,理解,应用,综合的界限,对高考中降低要求的,新教材删除的,非主干知识,坚决不拔高,对重点内容,要保证时间重点投入,进行必要的拓宽深化,联系实际,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第三是坚持扎扎实实夯实基础,循序渐进抓能力,提优补差促中间,全面提高推进率的复习教学思想,做到起点低,要求严,方法活,训练实,能力强。
二、夯实三基,查漏补缺,优化课堂教学。
《中国地理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地理教学大纲》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310217
英文名称:Chinese Geography
总学时:108
学分:6
适用对象:地理科学专业本科
先修课程:地理科学专业基础课
一、编写所说明
﹙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中国地理》是高等院校地理科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它是在学习了气象气候学、地质地貌学、水文学、土壤地理、植物地理、地图学、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等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开设的一门区域地理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学生了解中国地理环境的特点及区域差异,学会研究区域地理问题的方法,这对将来从事地理教学和地理研究有重要意义。
﹙二﹚教学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
1.掌握中国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特点、区域差异和形成原因。
2.了解中国自然资源的特点、区域差异、形成原因及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3.了解中国人口构成特征、区域差异及形成原因。
4.掌握中国土地资源开发现状、农业生产地区差异及原因。
5.了解中国工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现状及原因。
6.掌握东北等地理区的区域特点和内部差异。
7.学会研究区域地理问题的方法。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根据《中国地理》课程的特点,本课程教学采用以讲授和课堂讨论为主,辅以多媒体教学手段。﹙四﹚实践环节
无
﹙六﹚
中国地理的研究对象是中国版图范围内的地理环境,是研究中国地理环境的结构、特征、区域差异及其演变规律的学科。气象气候学、地质地貌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地理等部门地理学的知识是该课程学习的基础,中国区域地理的研究成果又可以丰富部门地理学的教学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区位和疆界
1、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历史悠久、人口众多的大国。中国的人口比重居
世界第一位。
2、中国陆地面积约为960万k㎡,次于俄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3、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南部,东临太平洋,大部分地区位于中纬度,气候温和,区位优越。
四至点:西至点,新疆乌恰县西侧的帕米尔高原东缘73°22′E;
东至点,黑龙江省抚远县以东乌苏里江汇入黑龙江的交汇处,135°03′E;
北至点,黑龙江省漠河附近的黑龙江江心53°31′N;
南至点,南沙群岛的曾母暗沙,3°51′N
4、位置:
○1地球最大大陆欧亚大陆东部,最大海洋太平洋西岸(介于地球上最大大陆欧亚大陆与最大海洋太平洋之间/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热力对比强烈,东部东亚季风显著;
加上青藏高原季风和来自印度洋的西南季风,造就了世界上最典型的季风气候。
○2国土辽阔,西部深入内陆,且高山盘踞,受海洋影响微弱,降水由东南至西北递减,由湿润、半湿润向半干旱、干旱气候更替,自然景观呈现明显的海陆分布地带性差异。
5、新疆:与毗邻国家的陆地边界线最长和毗邻国家最多
6、山系:
7、国土:狭义的国土指主权国家管理下的领土、领海和领空的政治地域概念;广义的国土还包括国家所拥有的一切资源。
8、简述中国地形大势的特点及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答:特点:①中国地势西高东底,呈三级阶梯;
②山地多,平原少;
③以山地为骨架,形成了网格状的地形格局。
分界线:①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岷山-邛崃山-横断山脉等。
②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
第二章自然结构
1、从地理位置和地形的角度阐述我国气候环境的特征。
答:我国气候的基本气候特征为季风气候明显、大陆性气候强、气候类型多样和水热同期。下面分别从地理位置和地形的角度来阐述:
(1)地理位置角度
1).经纬度:中纬度为主体,南北所跨纬度大,以中纬度气候为主体。
2).海陆格局: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热力对比强烈,形成了全球最典型的
季风气候--东亚季风。
3).国土辽阔,西部深入内陆,且高山盘踞,受海洋影响微弱,降水由东南至西本递减,
由湿润、半湿润向半干旱、干旱气候更替,自然景观呈现明显的海陆分布地带性差异。
深居内陆的中西部地区则大陆性气候强。
(2)地形角度:我国山地众多且高大,走向复杂,对气团具有抬升、阻隔、分流等多种作用,致使气候分异复杂。
1).青藏高原的影响:阻挡高原两侧冷暖气流的交换,扩大西风带的影响范围;高原季
风的出现,使我国季风性气候尤为突显。
2).下垫面因素:中国地理空间下垫面环境复杂多样,且存在着许多性质较为均一的大地
貌单元,形成了许多特征典型的地方性气候。
2、试析中国气候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此特征的主要因素。
答:特点:季风气候明显;大陆性气候强;气候类型多样;水热同期
因素:(1)地理因素
1).经纬度:中纬度为主体,南北所跨纬度大,以中纬度气候为主体。
2).海陆格局:亚欧大陆的东部,太平洋西岸,海陆热力对比强烈,形成了全球最典型的季
风气候---东亚季风。
3).地形因素:中国山地众多且高大,走向复杂,对气团具有抬升、阻隔、分流等多种作用,
致使气候分异复杂。
4).下垫面因素:中国地理空间下垫面环境复杂多样,且存在着许多性质较为均一的大地貌
单元,形成了许多特征典型的地方性气候。
5).洋流因素:中国近海以黑潮暖流为主体,对过境气团有增温增湿的作用,加强了夏季风
的势力。
6).青藏高原的影响:阻挡高原两侧冷暖气流的交换,扩大西风带的影响范围;高原季风
的出现,使我国季风性气候尤为突显
(2)辐射因素:中国年总辐射最大值在青藏高原,最小值在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居中,使得各区域的大气运动存在差异,形成类型多样的气候。
(3)环流因素:我国低层大气的环流方式主要是季风环流,支配季风环流的天气系统在一年各季中的表现是不同的。冬季,频领强大的蒙古高压和宽广的西北
干旱区使中国气候的大陆性极强;夏季,东南海面上的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
我国西南方向的印度低压,形成了东高西低的气压形势,所以我国多数地区的
夏季风为东南风;此外,夏季还有从我国西南孟加拉湾吹来的暖湿气流。同时,
我国气候还深刻地受到北半球西风带的影响。
3、寒潮:在我国冬半年,由聚集在高纬地区的强大的冷空气迅速向南移动并侵入中国时引
起大范围强烈降温、大风天气, 常伴有雨、雪的大规模冷空气活动, 使气温在24
小时内迅速下降达8℃以上的天气过程。
4、台风:在台湾岛附近出现的一种具有特殊性质的风暴称为台风或来自台湾的风有相联系
的。过去我国习惯称海温高于26℃的热带洋面上发展的热带气旋为台风,热带气旋在形成发展和加强过程中要经历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强热带风暴、热带气旋四个阶段。
5、梅雨:我国江淮地区到日本东南部,在每年6~7月常发生的一种连续降水的连阴雨天气
的过程自然气候现象。由于梅雨发生的时段正值江南梅子成熟期,故称梅雨,梅雨季节里,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衣物等容易发霉,所以也有人把梅雨称为“霉雨”。
6、简述我国土地资源的基本特点。
答:1 、土地辽阔,类型多样。
2、山地多,平地少是中国土地构成的显著特点。
3 、农业用地绝对数量多,人均占有量少。
4 、宜林地较多,宜农地较少,后备的土地资源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