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系数计算方法

合集下载

传热系数计算公式.doc

传热系数计算公式.doc

一、计算公式如下

1、围护结构热阻的计算

单层结构热阻

R=δ/λ

式中:δ—材料层厚度(m)

λ—材料导热系数[W/(m.k)]

多层结构热阻

R=R1+R2+----Rn=δ1/λ1+δ2/λ2+----+δn/λn 式中: R1、R2、---Rn—各层材料热阻(m2.k/w)δ1、δ2、---δn—各层材料厚度(m)

λ1、λ2、---λn—各层材料导热系数[W/(m.k)] 2、围护结构的传热阻

R0=Ri+R+Re

式中: Ri —内表面换热阻(m2.k/w)(一般取0.11) Re—外表面换热阻(m2.k/w)(一般取0.04) R —围护结构热阻(m2.k/w)

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

K=1/ R0

式中: R0—围护结构传热阻

外墙受周边热桥影响条件下,其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

Km=(KpFp+Kb1Fb1+Kb2Fb2+ Kb3Fb3 )/( Fp + Fb1+Fb2+Fb3) 式中:

Km—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W/(m2.k)]

Kp—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W/(m2.k)]

Kb1、Kb2、K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W/(m2.k)]

Fp—外墙主体部位的面积

Fb1、Fb2、F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面积

对流传热系数的计算公式

对流传热系数的计算公式

对流传热系数的计算公式

对流传热系数是热传导中的一种传热方式,常用于热交换器、冷却塔、加热器等传热设备的设计与计算中。对于流体在壁面上的流动,其对流传热系数与流速、温度、粘度等变量密切相关。在实际应用中,针对不同的流体与流动状态,可采用不同的计算公式。下面列举几种常用的对流传热系数计算公式:

1. 自然对流传热系数公式:

h = 1.13 * (gβΔT)^1/4

其中,h为对流传热系数,g为重力加速度,β为热膨胀系数,ΔT为壁面温度与流体温度的差值。

2. 强制对流传热系数公式:

Nu = CRe^mPr^n

其中,Nu为努塞尔数,Re为雷诺数,Pr为普朗特数,C、m、n 为经验系数。

3. 线性对流传热系数公式:

h = kΔT

其中,k为比例常数,ΔT为温度差值。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公式仅适用于理想条件下的流动状态,而实际应用中因存在多种不确定因素,其计算结果仅供参考,具体设计与计算仍需进行实际测试与验证。

- 1 -

传热系数计算的公式

传热系数计算的公式

传热系数计算的公式

传热系数是描述热量传递效果的一个重要参数,它反映了物体对热量传递的阻碍程度。在热传导、对流和辐射等传热过程中,传热系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热传导是物体内部分子之间的热量传递。传热系数是描述热传导的重要参数之一。热传导过程中,传热系数与物体的导热性能有关,导热性能越好,传热系数越大。对于均匀材料,传热系数可以用Fourier定律来表示。Fourier定律指出,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传递量与温度梯度成正比,比例系数就是传热系数。传热系数的单位是W/(m·K)。

对流是物体表面与流体之间的热量传递。传热系数是描述对流的重要参数之一。对流传热过程中,传热系数与流体的传热特性有关,流体传热特性越好,传热系数越大。对于定常状态下的对流传热,传热系数可以用牛顿冷却定律来表示。牛顿冷却定律指出,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传递量与温度差成正比,比例系数就是传热系数。传热系数的单位是W/(m²·K)。

辐射是物体表面通过电磁辐射的方式传递热量。传热系数是描述辐射的重要参数之一。辐射传热过程中,传热系数与物体表面的辐射特性有关,表面辐射特性越好,传热系数越大。对于黑体辐射,传热系数可以用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来表示。斯特藩-玻尔兹曼定

律指出,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传递量与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比例系数就是传热系数。传热系数的单位是W/(m²·K⁴)。

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因传热方式而异。对于热传导,可以通过测量传热速率和温度梯度来计算传热系数。对于对流和辐射,可以通过实验方法或理论模型来计算传热系数。对流传热系数的计算需要考虑流体的性质、流速和流动形式等因素;辐射传热系数的计算需要考虑物体表面的辐射特性和辐射介质的吸收、反射和透射等因素。

总传热系数计算范文

总传热系数计算范文

总传热系数计算范文

对数平均温差法是一种基于热传导定律的方法,适用于许多传热装置。该方法假定热量传导是均匀的,并且传热界面两侧温度的梯度是线性的。

对于热交换器,总传热系数可以使用下面的公式计算:

1/U=(1/h₁+δ₁/k₁+δ₂/k₂+1/h₂)

其中,U是总传热系数,h₁和h₂是导热界面两侧的对流换热系数,δ₁

和δ₂是导热界面两侧的对流膜层厚度,k₁和k₂是导热界面两侧的导热系数。

确定传热系数的方法是基于实验数据或理论计算。实验方法包括传热

系数的测量和确定,包括测量两侧的温度和流体的流速,然后根据传热定

律求得传热系数。理论方法则基于流体力学、传热学和边界层理论等原理,通过数学模型计算传热系数。

总传热系数的计算对于工程设计和设备优化非常重要。通过合理选择

传热界面材料、优化流体流动、控制膜层厚度等措施,可以提高传热效果,减少能量损失。此外,总传热系数还可以用于计算设备的传热效率和热量

损失,在工业生产中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环境意义。

总的来说,总传热系数是热力学和传热学中的重要参数,用于描述传

热界面的传热效果。计算总传热系数需要考虑导热界面的对流换热和传热

系数,可以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来确定。通过合理选择材料和优化设计,

可以提高传热效果,减少能量损失。总传热系数的研究对于工程设计和设

备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传热系数k的计算公式

传热系数k的计算公式

传热系数k的计算公式

传热是物质内部或物质之间的热量传递过程,是热力学中的重要概念。在工程领域中,传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因为它涉及到许多工程应用,如热交换器、锅炉、冷却塔等。传热系数k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描述了热量在物质中的传递速率。本文将介绍传热系数k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

传热系数k的定义

传热系数k是一个描述热量传递速率的参数,它表示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的热量传递量与温度差之比。传热系数k的单位是W/(m2·K),其中W表示热量,m2表示面积,K表示温度。传热系数k越大,热量传递速率越快。

传热系数k的计算公式

传热系数k的计算公式是:

k = Q/(A×ΔT)

其中,Q表示单位时间内传递的热量,A表示传热面积,ΔT表示温度差。传热系数k的计算公式可以用于各种传热过程的计算,如对流传热、辐射传热和传导传热。

对流传热的传热系数k计算公式

对流传热是指热量通过流体的传递过程。对流传热的传热系数k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计算:

k = h×L

其中,h表示对流传热系数,L表示传热长度。对流传热系数h是一个描述流体内部传热速率的参数,它表示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的热量传递量与温度差之比。对流传热系数h的单位是W/(m2·K),其中W表示热量,m2表示面积,K表示温度。传热长度L是指热量传递的距离。

辐射传热的传热系数k计算公式

辐射传热是指热量通过辐射的传递过程。辐射传热的传热系数k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计算:

k = εσ(T1+T2)(T1^2+T2^2)

其中,ε表示辐射率,σ表示斯特藩-玻尔兹曼常数,T1和T2分别表示两个物体的温度。辐射率ε是一个描述物体辐射能力的参数,它表示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的辐射能量与温度差之比。斯特藩-玻尔兹曼常数σ是一个物理常数,它表示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的辐射能量与温度差的四次方之比。

传热系数计算公式

传热系数计算公式

对流传热系数计算公式_传热系数计算公式

一、计算公式如下

1、围护结构热阻的计算

单层结构热阻

R= 6 / X

入一材料导热系数[W/(m. k)]

多层结构热阻

R二R1+R2+ -- Rn= 6 1/ X 1+ 8 2/ A 2+ -- + 8 n/ X n

式中:Rl、R2、-- Rn—各层材料热阻(m2, k/w)

6 1、6 2、-- S n—各层材料厚度(m)

入1、入2、---入口一各层材料导热系数[W/(m. k)]

2、围护结构的传热阻

R0二Ri+R+Re

式中:Ri—内表面换热阻(m2, k/w)(—般取0. 11)

Re一外表面换热阻(m2, k/w)(一般取0. 04)

R—围护结构热阻(m2, k/w)

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

K二1/R0

式中:R0—围护结构传热阻

外墙受周边热桥影响条件下,其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

Km二(KpFp+KblFbl+Kb2Fb2+Kb3Fb3)/(Fp+Fbl+Fb2+Fb3)

式中:

Km—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W/ (m2.k)]

Kp—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W/ (m2.k)]

Kb]、Kb2、K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W/ (m2, k)]Fp—外墙主体部位的面积

Fbl、Fb2、F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面积

传热系数计算公式

传热系数计算公式

传热系数计算公式

传热系数(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是指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

面积的热量传递量与传热温差之比,它是描述传热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

传热系数的计算公式根据传热模式的不同而有所区别,下面将介绍几种常

见的传热模式以及相应的传热系数计算公式。

1.对流传热:对流传热是指流体与固体界面之间的热量传递。对流传

热系数的计算公式常用的有:

- 强制对流 (forced convection):强制对流是指通过外部力量将流

体强制对流,比如流体在管内流动、气体通过风扇增加流动速度等。强制

对流传热系数可由下式表示:

h=Nu×k/d

其中,h表示传热系数,Nu表示Nusselt数,k表示流体的热传导率,d表示流体流动路径的特征长度。

- 自然对流 (natural convection):自然对流是指无外部力量参与

的情况下,流体的密度梯度引起流动。对于自然对流,传热系数的计算公

式可由下式表示:

h=Nu×k/L

其中,h表示传热系数,Nu表示Nusselt数,k表示流体的热传导率,L表示体积的特征长度。

这里的Nu值可以通过实验或者经验关联公式来计算。

2. 导热传热(conduction heat transfer):导热传热是指通过固

体内部的分子热传导完成的热量传递。在导热传热中,传热系数可以通过

傅里叶热传导定律来计算:

q=-k×A×∇T/d

其中,q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传递量,k表示固体的

热传导率,A表示传热面积,∇T表示温度梯度,d表示固体的厚度。

3. 辐射传热(radiation heat transfer):辐射传热是指通过电磁

外窗传热系数计算公式

外窗传热系数计算公式

外窗传热系数计算公式

外窗的传热系数(U值)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

U = 1 / (R1 + R2 + R3)。

其中,R1代表玻璃的热阻,R2代表窗框的热阻,R3代表玻璃与窗框之间的空气层的热阻。

玻璃的热阻(R1)可以通过玻璃的导热系数(λ)和玻璃厚度(d)来计算:

R1 = d / λ。

窗框的热阻(R2)可以通过窗框的导热系数(λ)和窗框的厚度(d)来计算:

R2 = d / λ。

玻璃与窗框之间的空气层的热阻(R3)可以通过空气层的厚度(d)来计算:

R3 = 0.17 / d.

将以上三个热阻代入第一个公式中,就可以得到外窗的传热系数(U值)。

这个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评估外窗的隔热性能,指导我们在选择外窗材料和设计外窗结构时做出合理的决策。同时,它也是建筑节能设计中重要的参数之一,有助于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消耗。

传热系数K值计算

传热系数K值计算

传热系数K值计算

传热系数(K值)是描述物体传热性能的一个参数,表示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的热量传递量与温度差之间的比值。在工程和科学研究中,计算传热系数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介绍传热系数(K值)的计算方法及其应用。

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通常有实验方法和理论方法。实验方法是通过实验测量得到传热系数,常用的实验方法包括热平衡法、加热丝法、测定空气对流传热系数的干球温度法等。

热平衡法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方法,该方法通过在被测物体表面加热,测量加热后物体表面的温度变化来计算传热系数。具体步骤如下:

1.在被测物体的表面用加热器加热,并测量加热器表面的温度变化;

2.同时,在被测物体的表面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变化;

3.通过测量数据计算传热系数。

理论方法是通过数学模型来计算传热系数。常用的理论方法包括对流传热模型、传热方程等。对于常见的传热问题,可以使用理论模型来计算传热系数。

对于对流传热问题,可以使用对流传热模型来计算传热系数。对流传热系数与流体的性质(如动力粘度、密度等)相关,一般通过测量流体的性质以及流体流动速度、温度等来计算对流传热系数。

传热系数的计算还与传热方式有关,常见的传热方式包括导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导热系数是描述固体导热性能的参数,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得到。对流传热系数是描述流体流动过程中热量传递性能的参数,可以

通过实验或理论模型计算得到。辐射传热系数是描述热辐射传导过程中热

量传递性能的参数,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得到。

传热系数的计算还与被测物体的形状和表面状态有关。通常情况下,

平整的表面上的传热系数比粗糙表面上的传热系数要大,这是因为平整表

传热α计算

传热α计算

传热α计算

传热α计算是热力学中一个重要的参数,用于描述物体传递热量的能力。在热传递过程中,温度差是导致热量传递的主要驱动力,而传热α则是描述物体在单位温度差下传递热量的能力。

传热α计算的公式为α=Q/(A * ΔT),其中α表示传热系数,Q 表示传递的热量,A表示传热面积,ΔT表示温度差。

在实际应用中,传热α计算常用于工程设计和热力学分析中。例如,在建筑设计中,需要计算墙体的传热系数,以确定墙体是否符合节能要求。在工业生产中,需要计算各种设备的传热系数,以优化能源利用和提高生产效率。

传热α的计算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传热介质的性质、传热表面的条件和传热方式等。不同的传热方式对应着不同的传热系数计算方法。例如,在对流传热中,传热系数的计算需要考虑流体的性质、流速和流动方式等因素。在辐射传热中,传热系数的计算需要考虑辐射体的表面性质和辐射方式等因素。

在实际计算中,可以通过实验方法或理论方法来确定传热α的数值。实验方法通常通过测量传热过程中的温度差和热量来计算传热系数。理论方法则通过建立传热模型和求解传热方程来计算传热系数。

在工程实践中,传热α的计算常常需要考虑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例如,在建筑设计中,需要考虑墙体的材料、厚度、热传导系数等

因素,以及周围环境的温度、湿度等因素。在设备设计中,需要考虑设备的结构形式、传热表面的条件、流体的性质等因素。

传热α的计算对于工程设计和热力学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准确计算传热系数可以帮助工程师和科研人员优化设计方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同时,传热α的计算也可以为热力学研究提供重要的参数,帮助理解和揭示物质传热的机理和规律。

传热系数计算方法

传热系数计算方法

传热系数计算方法

传热系数是指单位时间内传热量与单位面积温度差之比。传热系数的计算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以下是几种常用的传热系数计算方法。

1.解析方法:

解析方法是指通过分析传热过程的数学方程,推导出传热系数的解析表达式。常见的解析方法有无限平板传热、层流传热、辐射传热等。以无限平板传热为例,可以通过傅里叶传热定律推导出传热系数的表达式。2.经验公式法:

经验公式法是指通过大量实验数据,总结出统计规律,建立经验公式来计算传热系数。经验公式法一般适用于已有的传热现象和材料。例如,对于对流传热,可以使用劳森公式、普拉斯特公式等进行计算。

3.实验测定法:

实验测定法是指通过实验手段来测量传热系数。常用的实验方法有传热管法、平板传热法、圆柱传热法等。在实验过程中,通过测量传热介质的温度和流量等参数,可以计算出传热系数。

4.数值计算法:

数值计算法是指利用计算机进行传热过程的数值模拟,并通过模拟结果计算传热系数。数值计算法包括有限元法、有限差分法、计算流体力学等。这些方法可以模拟各种传热过程,具有较高的精度和计算效率。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传热过程的特点和数据的可获得性,可以选择适合的传热系数计算方法。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传热过程和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方法是确保计算结果准确性的重要保证。

需要注意的是,传热系数的计算一般是在温度差稳定条件下进行的。对于非稳态传热过程,需要进行额外的分析和计算。

总而言之,传热系数是传热过程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合适的方法计算传热系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优化传热过程,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导热系数传热系数热阻值概念及热工计算方法简述实用版)

导热系数传热系数热阻值概念及热工计算方法简述实用版)

导热系数传热系数热阻值概念及热工计算方法简述实用

版)

导热系数(thermal conductivity)是指材料在单位厚度下,单位横截面积上,单位温度梯度下导热流通过的热量。它是材料传热性能的一个重要物理参数,用来描述材料导热的能力,单位为W/(m·K)。

传热系数(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上的热量传递速率和温度差之比。传热系数是决定传热效果的关键参数,既包括传热介质的传热性能,也包括传热表面的影响。传热系数取决于传热介质、传热表面的性质以及流体运动状态等因素,单位为

W/(m²·K)。

热阻值(thermal resistance)是指导热性能中的阻力,是指导热系数与材料厚度之比。热阻值越大,材料的导热能力越差,热阻值的倒数即为热传递系数。热阻值用于描述传热材料、传热介质或传热结构的阻碍传热的能力,单位为m²·K/W。

在热工计算中,一般采用以下方法进行计算:

1.导热系数的计算方法:

-实验法:通过实验测量材料在恒定温度下的导热流量和温度梯度,计算出导热系数。

-经验法:根据材料的化学成分和结构特点,通过经验公式计算导热系数。

-理论法:根据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热力学性质,运用统计物理学或分子动力学方法计算导热系数。

2.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

-实验法:通过实验测量传热介质上的温度变化和热流量,计算出传热系数。

-经验法:根据传热界面状态、流体性质和运动状态等因素,通过经验公式计算传热系数。

-理论法:根据传热介质、传热表面和流体的性质,运用传热学的基本原理和方程计算传热系数。

传热系数计算公式

传热系数计算公式

传热系数计算公式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一、计算公式如下

1、围护结构热阻的计算?

单层结构热阻?

R=δ/λ?

式中:δ—材料层厚度(m)

λ—材料导热系数[W/]

多层结构热阻?

R=R1+R2+----Rn=δ1/λ1+δ2/λ2+----+δn/λn?式中:

R1、R2、---Rn—各层材料热阻(w)

δ1、δ2、---δn—各层材料厚度(m)

λ1、λ2、---λn—各层材料导热系数[W/]

2、围护结构的传热阻?

R0=Ri+R+Re?

式中:Ri—内表面换热阻(w)(一般取)Re—外表面换热阻(w)(一般取)

R—围护结构热阻(w)

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

K=1/R0

式中:R0—围护结构传热阻

外墙受周边热桥影响条件下,其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 Km=(KpFp+Kb1Fb1+Kb2Fb2+Kb3Fb3)/(Fp+Fb1+Fb2+Fb3) 式中:

Km—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W/()]

Kp—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W/()]

Kb1、Kb2、K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W/()]

Fp—外墙主体部位的面积?

Fb1、Fb2、F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面积?

传热系数计算公式

传热系数计算公式

传热系数计算公式

传热系数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的热量与温度差之间的比值。它

描述了物体传热的快慢程度,是传热过程的重要参数。根据传热形式的不同,传热系数有不同的计算公式。

当传热方式是传导传热时,我们可以使用傅立叶定律计算传热系数。

傅立叶定律表示,通过单位面积传导的热量与温度梯度之间成正比,可以

表示为:

q = -kA(dT/dx)

其中,q表示单位时间内传导的热量,k表示传导热系数,A表示传

热面积,(dT/dx)表示温度梯度。传导热系数k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得到,

也可以通过材料的性质计算得到。

当传热方式是对流传热时,我们可以使用庙卡定律计算传热系数。庙

卡定律表示,对流传热的热流密度与温度差之间成正比,可以表示为:q=hAΔT

其中,q表示单位时间内传导的热量,h表示对流传热系数,A表示

传热面积,ΔT表示温度差。对流传热系数h可以通过实验测量得到,也

可以通过流体的性质和流动情况计算得到。

对于辐射传热方式,我们可以使用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计算传热系数。斯特藩-玻尔兹曼定律表示,辐射传热的热流密度与温度之间成正比,可以表示为:

q=εσA(T1^4-T2^4)

其中,q表示单位时间内传导的热量,ε表示表面发射率,σ表示斯特藩-玻尔兹曼常数,A表示传热面积,T1和T2分别表示辐射体和接受体的温度。表面发射率ε可以通过表面的材料性质计算得到。

总的来说,传热系数的计算公式和传热方式有关。一般情况下,物体传热的方式是由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共同作用,因此传热系数是这三种传热系数的总和:

h总=h传导+h对流+h辐射

建筑节能计算公式(传热系数)!

建筑节能计算公式(传热系数)!

建筑节能计算公式(传热系数)!

展开全文

一、计算公式如下

1、围护结构热阻的计算

单层结构热阻

R=δ/λ

式中:δ—材料层厚度(m)

λ—材料导热系数[W/(m.k)]

多层结构热阻

R=R1+R2+----Rn=δ1/λ1+δ2/λ2+----+δn/λn

式中: R1、R2、---Rn—各层材料热阻(m2.k/w)

δ1、δ2、---δn—各层材料厚度(m)

λ1、λ2、---λn—各层材料导热系数[W/(m.k)]

2、围护结构的传热阻

R0=Ri+R+Re

式中: Ri —内表面换热阻(m2.k/w)(一般取0.11)

Re—外表面换热阻(m2.k/w)(一般取0.04)

R —围护结构热阻(m2.k/w)

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

K=1/ R0

式中: R0—围护结构传热阻

外墙受周边热桥影响条件下,其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

Km=(KpFp+Kb1Fb1+Kb2Fb2+ Kb3Fb3 )/( Fp + Fb1+Fb2+F b3)

式中:

Km—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W/(m2.k)]

Kp—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W/(m2.k)]

Kb1、Kb2、K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W/(m2.k)] Fp—外墙主体部位的面积

Fb1、Fb2、F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面积

传热系数计算公式

传热系数计算公式

传热系数计算公式

传热系数计算公式

一、计算公式如下

1、围护结构热阻的计算

单层结构热阻

R=δ/ λ

式中:δ—材料层厚度( m)

λ—材料导热系数 [W/(m.k)]

多层结构热阻

R=R1+R2+---- Rn=δ1/ λ1+δ2/ λ2+ ---- +δn/ λn 式中: R1、 R2、---Rn —各层材料热阻( m2.k/w)

δ1 、δ2 、 ---δn—各层材料厚度( m)

λ1 、λ2 、 ---λn—各层材料导热系数 [W/(m.k)] 2、围护结构的传热阻

R0=Ri+R+Re

式中: Ri —内表面换热阻( m2.k/w)(一般取 0.11)Re—外表面换热阻( m2.k/w)(一般取 0.04)

R —围护结构热阻( m2.k/w)

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

K=1/ R0

式中: R0 —围护结构传热阻

外墙受周边热桥影响条件下,其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

Km=(KpFp+Kb1Fb1+Kb2Fb2+ Kb3Fb3 )/( Fp + Fb1+Fb2+Fb3)

式中:

Km—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 [W/(m2.k) ]

Kp—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 [W/( m2.k)]

Kb1、Kb2、 K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 [W/( m2.k)] Fp—外墙主体部位的面积

Fb1、 Fb2、F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面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循环流化床锅炉炉内传热计算

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中的传热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传热系数的计算精度直接影响了受热面设计时的布置数量,从而影响锅炉的实际出力、蒸汽参数和燃烧温度。正确计算燃烧室受热面传热系数是循环流化床锅炉设计的关键之一,也是区别于煤粉炉的重要方面。

随着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日益成熟,有关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炉膛传热计算思想和方法的研究也在迅速发展。许多著名的循环流化床制造公司和研究部门在此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有的已经形成商业化产品使用的设计导则。

但由于技术保密的原因,目前国内外还没有公开的可以用于工程使用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传热计算方法,因此对它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清华大学对CFB锅炉炉膛传热作了深入的研究,长江动力公司、华中理工大学、浙江大学等单位也对CFB锅炉炉膛中的传热过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根据已公开发表的文献报导,考虑工程上的方便和可行,本章根椐清华大学提出的方法,进一步分析整理,作为我们研究的基础。为了了解CFB锅炉传热计算发展过程,也参看了巴苏的传热理论和计算方法,浙江大学和华中理工大学的传热计算与巴苏的相近似。

4.1 清华的传热理论及计算方法

4.1.1 循环流化床传热分析

CFB锅炉与煤粉锅炉的显著不同是CFB锅炉中的物料(包括煤灰、脱硫添加剂等)浓度C p 大大高于煤粉炉,而且炉内各处的浓度也不一样,它对炉内传热起着重要作用。为此首先需要计算出炉膛出口处的物料浓度C p,此处浓度可由外循环倍率求出。而炉膛不同高度的物料浓度则由内循环流率决定,它沿炉膛高度是逐渐变化的,底部高、上部低。近壁区贴壁下降流的温度比中心区温度低的趋势,使边壁下降流减少了辐射换热系数;水平截面方向上的横向搅混形成良好的近壁区物料与中心区物料的质交换,同时近壁区与中心区的对流和辐射的热交换使截面方向的温度趋于一致,综合作用的结果近壁区物料向壁面的辐射加强,总辐射换热系数明显提高。在计算水冷壁、双面水冷壁、屏式过热器和屏式再热器时需采用不同的计算式。物料浓度C p对辐射传热和对流传热都有显著影响。燃烧室的平均温度是床对受热面换热系数的另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床温的升高增加了烟气辐射换热并提高烟气的导热系数。虽然粒径的减小会提高颗粒对受热面的对流换热系数,在循环流化床锅炉条件下,燃烧室内部的物料颗粒粒径变化较小,在较小范围内的粒径变化时换热系数的变化不大,在进行满负荷传热计算时可以忽略,但在低负荷传热计算时,应该考虑小的颗粒有提高传热系数的能力。

炉内受热面的结构尺寸,如鳍片的净宽度、厚度等,对平均换热系数的影响也是非常明显的。鳍片宽度对物料颗粒的团聚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宽度与扩展受热面的利用系数有关。根

据实验研究,可以归纳出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室受热面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

CFB 锅炉炉膛受热面的吸热量按下式计算:

T H K Q ∆⋅⋅=

(4-1)

式中 Q ——传热量,W ;

K ——基于烟气侧总面积的传热系数,W/m 2·K; T ——温差,K ; H ——烟气侧总面积,m 2。

4.1.2 受热面结构尺寸对传热的影响

传热系数K 按式(4-2)计算,其中分母包括四部分热阻:烟气侧热阻b

1

α'';工质侧热阻和受热面本身热阻

f t f

1

H H ⋅

α;λ

δ

1;以及附加热阻as

λ

δεαα1a f t

f b 111

+++''=

s H H K

(4-2)

式中 b

α''——烟气侧向壁面总表面的名义换热系数,W/m 2

·K; f

——工质侧换热系数,W/m 2

·K,可按苏1973年热力计算标准求取;

H t ——烟气侧总面积,m 2; H f ——工质侧总面积,m 2;

as

——附加热阻, m 2

·K/W;

1

——管子厚度,m ;

——受热面金属导热系数,W/m 2

·K;

b

s b

b

1]1)1([αεαηα⋅++-=''P

(4-3)

式中 P ——鳍片面积系数,t

fm

H H P =

; H fin ——鳍片面积,m 2; H t ——受热面外部面积,m 2。

d

s d

s H H P )12

(1t

fm -+--=

=

πδ (4-4)

s , d ——管子节距、外径,m ,见图4-1。

——鳍片利用系数,

h h th '

'⋅''⋅=

ββη)

(

(4-5)

式中

——与受热面受热情况、膜式壁鳍片结构尺寸和材料等有关,可表示为

)

1()

(b s b αεδλδαβ++=

h N

(4-6)

式中 N ——受热情况,单面受热N =1,双面受热N =2;

h ——实际鳍片高度 图4-1 炉膛受热面结构简图

2

d

s h -=

(4-7)

——鳍片厚度,m ;

s

——受热面污染系数,取为0.0005;

h’——折算高度,m :

μ

h

h =

' (4-8)

h”——有效高度,m :

N

h h '

=

'' (4-9)

根据实验和运行数据,可得到鳍片宽度系数与结构尺寸的关系:

2

0.1659+0.3032+0.8608s s d d μ⎛⎫

=- ⎪⎝⎭

(4-10)

αb ——烟气侧换热系数,见式(4-15):

as

——附加热阻,在计算耐火材料涂层受热面时考虑:

a

a

as λδε=

(4-11)

a

——受热面耐火层厚度,m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