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胸痹

合集下载

中医内科学-胸痹

中医内科学-胸痹

肺 整个胸部 转侧、呼吸时加 因


症-咳 嗽咯痰
中医内科学-胸痹

查 要
病症鉴别

悬饮
脾胃系疾病——以
上腹胃脘部近心窝
处疼痛为主。
胃脘痛
真心痛
中医内科学-胸痹
胸痹与胃脘痛
病变 疼痛部位 脏腑
发作特点
诱因 兼证
诊胸
左胸部, 闷痛;突发、历 受寒、饱 心系病
查 要
心 向左肩臂 时短暂;休息或 餐、激动、症-心
胸痹
中医内科学-胸痹
定义
★ 胸痹: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

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
闷如窒,呼吸欠畅,重者则有胸痛,

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 真心痛:胸痹重证,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手
足青至节,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中医内科学-胸痹
特点
主症:胸痛、胸闷
概 性质:闷痛、隐痛、窒息感等
中医内科学-胸痹
病 因 痰踞心胸,胸阳痹阻 耗气伤阳,心气不足 阴阳
机 实 并损
转致
化 虚 阴寒凝结,日久伤阳 心阳虚衰


瘀血阻络 新血不生 心气痹阻,心阳不振


因 心气不足,鼓动不力 气滞血瘀

致 心肾阴虚,水亏火炎 炼液为痰 实
心阳虚衰,阳虚外寒 寒痰凝络
中医内科学-胸痹
胸痹
概 概病诊辨预结临 述 述因查证防语证
程度:轻---胸闷、短气、隐痛;
中---明显胸痛;

重---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时间:阵发性、短暂、反复发作。
放射感 诱因
向左肩背、 劳累、 左上臂内 饱餐、 侧放射 受寒、

中医内科学--第9章胸痹

中医内科学--第9章胸痹

阴寒之邪乘虚
素体阳衰,胸阳不振
寒凝气滞 血行不畅
心脉痹阻
情志失调,损伤肝脾
•忧思伤脾 运化失司 津液不得输布 聚而成痰
•郁怒伤肝 肝失疏泄 肝郁气滞 (气郁化火灼津)
气滞血瘀
血行不畅
心脉痹阻
痰瘀交阻
病因病机
饮食不当,脾胃受损 饮食不节 脾胃受损 运化失健 聚湿成痰
痰阻脉络 心脉痹阻 年迈体虚,心肾亏虚 年过半百 肾阳虚 不能鼓动五脏之阳 心阳不振 肾气渐衰 肾阴虚 不能鼓动五脏之阴 心阴亏虚
气血运行不畅 心脉痹阻
病因病机
小结:
☻共同病机:心脉痹阻。主要病理基础为胸阳不振。 ☻病理因素:寒、痰、气、瘀。 ☻病理性质:本虚标实。虚为心脾肝肾及气血阴阳亏
虚,实为寒凝、气滞、痰阻、血瘀。(由于本病多见于
中老年,机体日渐衰退之时,故一般认为本虚标实是其主要病机。)
☻病变脏腑:心(病位)、肝、脾、肾。
胸痹
温州市中医院 呼吸科刘刚
一、概述
(一)定义
由于多种原因导致心脉痹阻,以胸 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 得平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
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欠畅;重 者则胸部满闷而痛;严重者心(胸) 痛彻背,背痛彻心(胸)。
一、概述
(二)历史沿革
1.“胸痹”病名最早见于《内经》 。
2.《金匮要略》认为胸痹病机以阳微阴弦 为主 。
三、诊断要点
1.临床特征:
(1)年龄:中老年多发。 (2)部位:左侧胸膺 、膻中。 (3)症状:憋闷、疼痛(隐、胀、刺、绞、灼痛)。 (4)放射:肩、背、前臂、咽、胃脘、中、小指。 (5)时间:突发、短暂,一般小于15分钟,很少 超过30分钟。 (6)伴证:心悸、气短、自汗、喘促、面色苍白、 脉结代。 (7)缓解: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

中医内科学-胸痹

中医内科学-胸痹

症状
01
胸痛彻背,感寒痛甚,心悸气短,形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
迟。
治法
02
温通心阳,散寒宣痹。
方药

03
栝蒌薤白白酒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
03
胸痹的西医治疗
药物治疗
01
02
03
硝酸酯类药物
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增加 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 肌缺血,缓解心绞痛症状。
β受体阻滞剂
通过降低心率和心肌收缩 力,减少心肌耗氧量,改 善心肌缺血。
症状
胸部刺痛,固定不移,痛处拒按,入夜尤甚,心 悸不宁,舌质紫暗,脉象沉涩。
治法
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方药
血府逐瘀汤加减。
痰浊闭阻型胸痹的辨证论治
症状
胸闷如窒而痛,或痛引肩背,气短喘促,肢体沉重,形体肥胖, 痰多气短,舌苔浊腻,脉滑。
治法
通阳泄浊,豁痰宣痹。
方药
栝蒌薤白半夏汤合涤痰汤加减。
寒凝心脉型胸痹的辨证论治
中医内科学-胸痹
目录
• 胸痹概述 • 胸痹的中医辨证论治 • 胸痹的西医治疗 • 胸痹的中医特色疗法 • 胸痹的日常护理与调养
01
胸痹概述
定义与发病原因
定义
胸痹是指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 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包括 现代医学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 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疾病。
发病原因
手术治疗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其他手术
通过导管将支架植入狭窄的冠状动脉, 以恢复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肌缺 血。
如心脏瓣膜置换术、心脏起搏器植入 术等,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 手术治疗方式。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通过将身体其他部位的血管移植到冠 状动脉上,以绕过狭窄或闭塞的血管 段,改善心肌供血。

胸痹名词解释中医内科

胸痹名词解释中医内科

胸痹名词解释中医内科
胸痹是中医内科学中一个常见的病症,也被称为胸闷、胸痛等。

胸痹主要指的是一种疼痛或不适感,出现在胸部,通常与心脏、肺部或胸部其他器官的病变有关。

根据中医理论,胸痹的发生主要与情志内伤、饮食不当、气血运行不畅等因素有关。

情志内伤是指长期的情绪压抑、愤怒、忧郁等不良情绪,容易导致气机郁滞,从而影响胸部的血液和气的运行。

饮食不当包括暴饮暴食、偏食寒凉等,都会使胸部的气机调节失衡。

气血运行不畅则可能由于气滞、血瘀等原因造成胸部的气血循环不畅,导致胸痹的发生。

根据胸痹的病情表现,中医内科可以进一步将其分为不同的类型,如气滞型、痰瘀型、心火上炎型等。

每种类型的胸痹病机和治疗方法略有不同。

常见的胸痹症状包括胸闷、胸痛、气短、心悸、呼吸困难等。

在中医内科的治疗中,常用的方法主要包括调理气机、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

针灸、推拿、中药等都是常见的治疗手段。

根据具体的病情和病因,医生会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此外,中医内科还强调预防胸痹的发生。

通过调整饮食结构,避免暴饮暴食、偏食寒凉等不良饮食习惯,可以帮助维护胸部的气血运行。

同时,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避免长期的情绪压抑,对预防胸痹也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总之,胸痹是中医内科常见的病症,其发生与情志内伤、饮食不当、气血运行不畅等因素有关。

中医内科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调理气机、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同时也强调预防的重要性。

如果出现胸痹相关的症状,建议及时就医,接受中医内科的诊断和治疗。

中医内科学-胸痹

中医内科学-胸痹
精品课件
辨证论治
❖ 本病的治疗原则及具体治疗方法 ❖ 治疗原则应先治其标,后治其本;先从祛邪入手,
然后再予扶正;必要时可根据虚实标本的主次,兼 顾同治。 ❖ 标实当泻,针对气滞、血瘀、寒凝、痰浊而疏理气 机、活血化瘀、辛温通阳、泄浊豁痰,尤重活血通 脉治法; ❖ 本虚宜补,权衡心脏阴阳气血之不足,有无兼见肝、 脾、肾等脏之亏虚,补气温阳、滋阴益肾,纠正脏 腑之偏衰,尤其重视补益心气之不足。
香、失笑散等治疗死血心痛; 《时方歌括》以丹参饮治心腹诸痛; 《医林改错》以血府逐瘀汤治胸痹心痛。
精品课件
概述
❖ 《金匮要略》对胸痹证治的认识 《金匮要略》正式提出胸痹的名称,进行了专
门的论述,且把病因病机归纳为“阳微阴弦”,即 上焦阳气不足,下焦阴寒气盛,认为乃本虚标实之 证。在治疗上,根据不同证候,制定了瓜蒌薤白白 酒汤等九张方剂,以取温通散寒、宣痹化湿之效, 体现了辨证论治的特点。
精品课件
辨证论治
❖ 痰浊闭阻证加减变化: ❖ 若痰浊郁而化热者,用黄连温胆汤加郁金,清化痰
热而理气活血; ❖ 如痰热兼有郁火或阴虚火旺者,加海浮石、海蛤壳、
生地、麦冬、龟板、玉竹; ❖ 大便干结加桃仁、大黄。
精品课件
辨证论治
❖ 寒凝心脉证 主症:卒然心痛如绞,心痛彻背,喘不得卧,多因 气候骤冷或骤感风寒而发病或加重,伴形寒,甚则 手足不温,冷汗自出,胸闷气短,心悸,面色苍白, 苔薄白,脉沉紧或沉细。 治法:辛温散寒,宣通心阳。 代表方: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加减。 常用药:桂枝、细辛、薤白、瓜蒌、当归、芍药、 甘草、枳实、厚朴、大枣。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诊查要点
❖ 胸痹与悬饮的鉴别 悬饮、胸痹均有胸痛,但胸痹当为胸闷痛,并

中医内科学——胸痹

中医内科学——胸痹
中成药
根据病情需要,可选用具有治疗作用的中成药,如复方丹参滴丸、麝香保心丸等。
针灸治疗
针灸疗法
根据胸痹的不同证型,选用不同的穴位进行针灸治疗,以达 到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目的。如心血瘀阻型可选用心俞、 膈俞、内关等穴位进行针灸;气滞心胸型可选用膻中、中脘 、支沟等穴位进行针灸等。
刺络放血
在胸痹急性发作时,可采用刺络放血的方法迅速缓解疼痛。 如用三棱针在膻中、膈俞等穴位进行刺络放血,可迅速通络 止痛。
THANKS
感谢观看
案例二:胸痹的针灸治疗
总结词
针灸治疗胸痹主要是通过刺激经络和穴位,调节人体气血和脏腑功能,达到缓解症状的目的。
详细描述
针灸治疗是一种非药物治疗方法,通过刺激经络和穴位,调节人体气血和脏腑功能,达到缓解症状的 目的。在胸痹的治疗中,针灸常用于调理心经和心包经的穴位,如内关、神门、心俞等,这些穴位可 以调节心气、安神、活血等作用,从而缓解胸闷、胸痛等症状。
辨证施治
根据胸痹的不同证型,采用相应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如心血瘀阻型宜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可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气滞心 胸型宜疏肝理气、活血通络,可用柴胡疏肝散加减等。
专方专药
对于不同病因所致的胸痹,选用具有针对性的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如痰浊痹阻型宜化痰宣痹、活血止痛,可用栝楼薤白半 夏汤加减;寒凝心脉型宜温阳散寒、活血通络,可用当归四逆汤加减等。
中医内科学——胸痹
汇报人:XXX xx年xx月xx日
目 录
• 胸痹概述 • 中医对胸痹的治疗 • 胸痹的预防与调理 • 胸痹的案例分析 • 总结与展望
01
胸痹概述
定义与症状
定义
胸痹是指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为主症的一 种疾病,主要由痰浊、瘀血、气滞、寒凝痹阻心脉所致。

中医内科学——胸痹PPT课件全

中医内科学——胸痹PPT课件全

★常 用 药:生地、玄参、天冬、麦冬;人参、
炙甘草、茯苓;柏子仁、枣仁、五味子、
远志;丹参、当归身、芍药、阿胶。
★加 减:酸枣仁汤;珍珠母、灵磁石、石决明、
琥珀、黄连阿胶汤;左归饮。
心肾阳虚证
★证 候:心悸而痛,胸闷气短,自汗,神倦怯寒;舌
淡胖有齿痕,苔白腻,脉沉细迟。
辨 证
★病机概要:阳气虚衰,气机痹阻,血行瘀滞 。
持续时间: 阵发性、时间短、反复发作
兼 症: 心悸、气短、自汗,甚喘促


诊断依据
主要症状: 胸部疼痛


诱发因素: 操劳过度、抑郁恼怒、多
要 点
饮暴食、感受寒冷等
发病年龄: 中年以上
诊 查
相关检查

点 心电图(ECG)
心 脏 超声 心脏 X 线 冠 脉 造影
明确病变部位及程度。 静息ECG、发作ECG、负 荷试验、动态监测。
因 病 机

日频 。
急 急 素无不舒之感,或许久不发,遇诱因猝然而发心痛。
危 心胸卒然大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真心痛)
病 因 痰踞心胸,胸阳痹阻 耗气伤阳,心气不足 阴阳
机 实 并损
转致
化 虚 阴寒凝结,日久伤阳 心阳虚衰


瘀血阻络 新血不生 心气痹阻,心阳不振


因 心气不足,鼓动不力 气滞血瘀
诊 查
病症鉴别
要 点
悬饮
痰饮之一,胸膈饱满, 咳唾引痛,喘促不能平
卧。——饮流胁下
胃脘痛
真心痛
胸痹与悬饮
病变 疼痛部位 发作特点
诱因 兼证
脏腑
诊胸
左胸部, 闷痛;突发、历 受寒、饱 心系病

中医内科学课件18胸痹

中医内科学课件18胸痹
★ 病 因:寒邪内侵、饮食失调、情志失节、劳倦内伤、 年迈体虚。病位在心,与肺肝脾肾有关。 ★病 机:本虚标实 证:分清标本虚实。 则:补其不足,泻其有余。 法:实证---活血化瘀,辛温散寒,泄浊豁痰; 虚证---益气通脉,滋阴益肾,益气温阳。


结 ★辨
★治
语★

胸 痹
胸痹
概 述 病 因 病 诊 查 要 辨 证 论 预 防 调 结 语 临 证 备
诊 查 要 点


超 声 X 线
心 脏


造 影
病症鉴别 胸 痹
悬 饮
痰饮之一,胸膈饱满, 咳唾引痛,喘促不能平 卧。——饮流胁下
胃脘痛
诊 查 要 点
真心痛
胸痹与悬饮
胸 痹
胸 心 病变 疼痛部位 脏腑 发作特点 诱因 兼证
诊 查 要 点

悬 肺
左胸部, 闷痛;突发、历 受寒、饱 心系病 向左肩臂 时短暂;休息或 餐、激动、 症-心 内侧放射 用药后可缓解 劳累 悸气短 胀痛;持续不解; 无明显诱 肺系病 症-咳 整个胸部 转侧、呼吸时加 因 重 嗽咯痰
病 因 病 机
气血乏源
阴寒内侵
心脉失养 心脉痹阻
血行滞涩
胸 痹
年迈体虚
肾阳虚鼓动无力 心气不足 心阳不振 肾阴虚不能滋养 心阴亏虚
脉道失润
心火偏旺
灼聚成痰
病 因 病 机
血脉鼓动无力
心脉痹阻
胸 痹
病 因 小 结
寒邪内侵 饮食失调 邪实壅塞,不通则痛;
病 因 病 机
情志失节
劳倦内伤 年迈体虚
权衡心脏阴阳气血不足及脏腑亏虚,
纠正阴阳气血、脏腑偏衰。

中医内科学__第2章第二节胸痹

中医内科学__第2章第二节胸痹
倦怯寒,四肢欠温或肿胀 舌脉象: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白或腻,脉沉细迟 病机:阳气虚衰,气机痹阻,心脉瘀滞 治法:温补阳气,振奋心阳 。 方药:参附汤合右归饮加减 。 参附汤:大补元气,温补心阳 右归饮: 温肾助阳,补益精气
五、中医适宜技术
(一)单方验方
1.胸痹气滞心脉证:延胡索、莪术(或郁金)、香附 各等份,研末吞服,每次3-5g,每日3次 2.胸痹气滞血瘀证:三棱、莪术粉等份,和匀吞服 ,每次3g,每日3次 3.胸痹心脉瘀阻证:三七粉、沉香粉、血竭粉 (2:1:1和匀)吞服,每次3g,每日3次; 4.胸痹痰阻血瘀证:柴胡15g,枳实15g,黄芩15g ,大黄10g,半夏10g,白芍20g,丹参20g,茯苓 20g,陈皮20g,甘草10g,水煎服,日1剂
(二)中成药
1.胸痹寒凝血淤证:苏合香丸、麝香保心丸、冠心 苏合滴丸(胶重、软胶囊) 2.气滞血瘀者:用复方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 3.气虚血瘀者,可选用通心络胶囊、山海丹胶囊 4.阴虚血瘀者,可选用滋心阴口服液、复方血栓通 胶囊 5.肾虚血瘀者,可选用保心片、参附强心丸 6.心阳不振者:可选用参桂胶囊、芪防强心胶囊
2.病史
多见于中老年人,常有劳累过度、 抑郁怒、暴饮暴食史,也有无明显诱 因或安静时发病者。
3.相关检查
(1)心电图是必备的常规检査,
(2)必要时可做24小时动态心电监测、运动踏板 试验,有助于心肌缺血的诊断及疗效的评价。
(3)超声心动图、心肌酶谱、心脏冠状动造影等 检查是确诊心肌疾病、冠状动脉病变的重要方法。
五、患者, 男, 60岁。1996年4月10日初诊。 病史:两年前诊为冠心病,心前区经常 疼痛,每月发作十余次,每次疼痛1~2 分钟,含服硝酸甘油,可以暂时缓解。 近半年来,胸部刺痛不移,发作更频, 含服硝酸甘油已经无效,常觉心中郁闷, 两胁胀痛,夜寝不安,胸痛发作较频, 舌质紫暗,脉沉涩。

中医内科学课件18胸痹

中医内科学课件18胸痹

病机:心脉不通、心气不足、 心阳不振等
症状:胸闷、胸痛、心悸、气 短等
治疗原则:活血化瘀、通阳散 结、化痰降浊等
胸痹的分类
气滞血瘀型:气机不畅,血行受阻,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 痰浊阻滞型:痰湿内生,阻滞胸阳,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 寒凝心脉型:寒邪入侵,心脉受阻,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 心肾阳虚型:心肾阳气不足,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 气阴两虚型:气阴两虚,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 心脾两虚型:心脾两虚,胸闷、胸痛、心悸等症状
常用药物:丹参、红花、 川芎等
药物作用:活血化瘀、通 脉止痛
药物剂量:根据病情和体 质调整
药物疗程:一般需要长期 服用,定期复查
非药物治疗
饮食调理:清淡饮食,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运动锻炼:适度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 心理调适: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生活习惯: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过度劳累等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相关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
饮食调理
饮食清淡,避免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 多吃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 适量摄入蛋白质,如瘦肉、鸡蛋、牛奶等 保持水分平衡,多喝水,避免脱水
保持乐观心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 虑
心理调适
培养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胸痹的预后与病 情的严重程度、 治疗效果以及患 者的生活习惯等 因素有关。
胸痹患者需要长 期坚持治疗,保 持良好的生活习 惯,如戒烟、限 酒、合理饮食等。
胸痹患者需要定 期复查,以便及 时发现病情变化, 调整治疗方案。
胸痹患者需要保 持良好的心态, 避免过度紧张和 焦虑,以免加重 病情。
药物治疗
治疗学研究进展

中医内科学胸痹

中医内科学胸痹

中医内科学胸痹胸痹,是中医内科学中一个重要的病症。

它主要表现为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得卧。

这种病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

胸痹的病因较为复杂。

中医认为,其发病多与寒邪内侵、饮食失调、情志失节、劳倦内伤、年迈体虚等因素有关。

寒邪内侵是常见的原因之一。

当寒气侵袭人体,凝滞经脉,导致心脉痹阻,气血不畅,就容易引发胸痹。

比如在寒冷的冬季,若不注意保暖,寒气容易侵入体内,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

饮食失调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长期过食肥甘厚味、嗜酒无度,会损伤脾胃,滋生痰湿。

痰湿内阻,阻碍气血运行,使得心脉痹阻,从而出现胸痹。

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饮食丰富多样,但不合理的饮食习惯却增加了胸痹的发病风险。

情志失节对胸痹的发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过度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等情绪变化,会导致气机紊乱。

例如,长期的忧郁、愤怒,容易使肝气郁结,气郁化火,灼津成痰,痰瘀交阻于心脉,引发胸痹。

劳倦内伤也是引发胸痹的原因之一。

过度劳累、长期熬夜、纵欲过度等,都会损耗人体的正气。

正气不足,无力推动气血运行,心脉失养,就容易导致胸痹的发生。

年迈体虚的人,由于身体机能逐渐衰退,肾气渐亏。

肾为先天之本,肾阳不足则不能鼓舞心阳,心阳不振,气血运行无力,心脉瘀阻,也容易发生胸痹。

胸痹的病机,主要在于心脉痹阻。

其病位在心,但与肝、脾、肾等脏腑的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心主血脉,心气不足或心阳不振,都会导致心脉瘀阻;肝主疏泄,肝气郁结则气滞血瘀;脾主运化,脾失健运则痰湿内生;肾主藏精,肾阳不足则心阳失于温煦。

在临床上,胸痹有多种证型。

常见的有心血瘀阻证、气滞心胸证、痰浊闭阻证、寒凝心脉证、气阴两虚证等。

心血瘀阻证的患者,胸部疼痛如刺,固定不移,入夜更甚,伴有心悸怔忡。

治疗上常以活血化瘀、通脉止痛为法,常用方剂如血府逐瘀汤。

气滞心胸证的患者,胸部闷痛,痛无定处,时欲太息,情志不舒时容易诱发或加重。

治疗以疏肝理气、活血通络为主,常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症:胸闷重而心痛微,痰多气短,肢体沉重,形
ppt课件完整
18
辨证论治
❖ 气滞心胸证加减变化: ❖ 胸闷心痛明显,为气滞血瘀之象,可合用失笑散,
以增强活血行瘀、散结止痛之作用; ❖ 气郁日久化热,心烦易怒,口干便秘,舌红苔黄,
脉弦数者,用丹栀逍遥散,以疏肝清热; ❖ 便秘严重者,加当归芦荟丸以泻郁火。
ppt课件完整
19
辨证论治
❖ 痰浊闭阻证
ppt课件完整
8
诊查要点
❖ 诊断要点 1.膻中或心前区憋闷疼痛,甚则痛彻左肩背、咽喉、 胃脘部、左上臂内侧等部位,呈反复发作性或持续 不解,常伴有心悸、气短、自汗,甚则喘息不得卧。 2.胸闷胸痛一般几秒到几十分钟可缓解。严重者可 见疼痛剧烈,持续不解,汗出肢冷,面色苍白,唇 甲青紫,心跳加快,或心律失常等危候,可发生猝 死。 3.多见于中年以上,常因操劳过度,抑郁恼怒或多 饮暴食,感受寒冷而诱发。
ppt课件完整
7
病因病机
❖ 胸痹的主要病机
❖ 胸痹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肾三脏。基本病机为 心脉痹阻。
❖ 病理性质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有气虚、阴 伤、阳衰及气阴两虚,阴阳两虚;标实为瘀血、寒 凝、痰浊、气滞,痹阻胸阳。
❖ 病理演变:轻者多为胸阳不振,阴寒之邪上乘。重 者则为痰瘀交阻,壅塞胸中,气机痹阻。严重者部 分心脉突然闭塞,气血运行中断,可见心胸猝然大 痛,而发为真心痛。
ppt课件完整
16
辨证论治
❖ 心血瘀阻加减变化:
❖ 心血瘀阻重症,胸痛剧烈,可加乳香、没药、郁金、降 香、丹参加强活血理气之功;
❖ 若血瘀气滞并重,胸闷痛甚者,可加沉香、檀香、荜茇 辛香理气止痛;
❖ 若寒凝血瘀或阳虚血瘀者,伴畏寒肢冷,脉沉细或沉迟, 可加桂枝或肉桂、细辛、高良姜、薤白温通散寒,或人 参、附子益气温阳;
ppt课件完整
13
辨证论治
❖ 本病的治疗原则及具体治疗方法
❖ 治疗原则应先治其标,后治其本;先从祛邪入手, 然后再予扶正;必要时可根据虚实标本的主次,兼 顾同治。
❖ 标实当泻,针对气滞、血瘀、寒凝、痰浊而疏理气 机、活血化瘀、辛温通阳、泄浊豁痰,尤重活血通 脉治法;
❖ 本虚宜补,权衡心脏阴阳气血之不足,有无兼见肝、 脾、肾等脏之亏虚,补气温阳、滋阴益肾,纠正脏 腑之偏衰,尤其重视补益心气之不足。
10
诊查要点
❖ 胸痹与胃痛的鉴别 心在脘上,脘在心下,故有胃脘当心而痛之称,
以其部位相近;胸痹之不典型者,其疼痛可在胃脘 部,极易混淆。但胸痹以闷痛为主,为时极短,虽 与饮食有关,但休息、服药常可缓解。胃痛与饮食 相关,以胀痛为主,局部有压痛,持续时间较长, 常伴有泛酸、嘈杂、嗳气、呃逆等胃部证候。
❖ 气虚血瘀,伴气短乏力,自汗脉细弱或结代,当益气活 血,用人参养营汤合桃仁四物汤加减,重用人参、黄芪;
❖ 卒然心痛发作,可含化复方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等活 血化瘀、芳香止痛。
ppt课件完整
17
辨证论治
❖ 气滞心胸证 主症:心胸满闷,隐痛阵发,痛无定处,时欲太息, 遇情志不遂时容易诱发或加重,或兼有脘腹胀闷, 得嗳气或矢气则舒,苔薄或薄腻,脉细弦。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通络。 代表方:柴胡疏肝散加减。 常用药:柴胡、枳壳、赤芍、香附、陈皮、川芎。
ppt课件完整
14
辨证论治
ppt课件完整
15
辨证论治
❖ 心血瘀阻证 主症:心胸疼痛,如刺如绞,痛有定处,入夜为甚, 甚则心痛彻背,背痛彻心,或痛引肩背,伴有胸闷, 日久不愈,可因暴怒、劳累而加重,舌质暗红,或 紫暗,有瘀斑,舌下瘀筋,苔薄,脉弦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脉止痛。 代表方:血府逐瘀汤加减。 常用药:川芎、桃仁、红花、赤芍、柴胡、桔梗、 枳壳、当归、生地、降香、郁金。
❖ 胸痹的源流 胸痹的记载最早见于《内经》,《灵枢·五邪》篇指
出“邪在心,则病心痛”。 《灵枢·厥病》有“真心痛”之说,谓“真心痛,手
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 《金匮要略》对胸痹进行了专门的论述。 宋金元时代有关胸痹的治疗方法十分丰富。 明清时期,对胸痹的认识有了进一步提高,如《玉
机微义·心痛》中揭示胸痹病证不仅有实证,亦有虚证。 《证治准绳·诸痛门》提出用大剂桃仁、红花、降香、
ppt课件完整
5
概述
❖ 本病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根据本证的临床特点,见于西医学所指的冠状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 包炎,二尖瓣脱垂综合征,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病, 慢性肺系疾病等。
ppt课件完整
6
病因病机
❖ 胸痹的常见病因 内因: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内伤,年迈
体虚。 外因:寒邪内侵。
失笑散等治疗死血心痛; 《时方歌括》以丹参饮治心腹诸痛;
《医林改错》以血府逐瘀汤治胸痹心痛。
ppt课件完整
4
概述
❖ 《金匮要略》对胸痹证治的认识 《金匮要略》正式提出胸痹的名称,进行了专
门的论述,且把病因病机归纳为“阳微阴弦”,即 上焦阳气不足,下焦阴寒气盛,认为乃本虚标实之 证。在治疗上,根据不同证候,制定了瓜蒌薤白白 酒汤等九张方剂,以取温通散寒、宣痹化湿之效, 体现了辨证论治的特点。
中医内科学
ppt课件完整
1
❖ 概述 ❖ 病因病机 ❖ 诊查要点 ❖ 辨证论治 ❖ 预防调护 ❖ 临证体会
胸痹
ppt课件完整
2
概述
❖ 胸痹的概念 胸痹是指以胸部闷痛,甚则胸痛彻背,喘息不
得卧为主症的一种疾病,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 欠畅,重者则有胸痛,严重者心痛彻背,背痛彻心。
ppt课件完整
3
概述
ppt课件完整
11
诊查要点
❖ 胸痹与真心痛的鉴别 真心痛乃胸痹的进一步发展,症见心痛剧烈,
甚则持续不解,伴有汗出、肢冷、面白、唇紫、手 足青至节,脉微或结代等危重证候。
ppt课件完整
12
辨证论治
❖ 胸痹辨证: 胸痹总属本虚标实之证,辨证首先掌握虚实,
分清标本,标实应区别气滞、痰浊、血瘀、寒凝的 不同;本虚又应区别阴阳气血亏虚的不同。来自ppt课件完整9
诊查要点
❖ 胸痹与悬饮的鉴别 悬饮、胸痹均有胸痛,但胸痹当为胸闷痛,并
可向左肩或左臂内侧等部位放射,常因受寒、饱餐、 情绪激动、劳累而突然发作,历时短暂,休息或用 药后可缓解。悬饮为胸肋胀痛,持续不解,多伴有 咳唾,转侧,呼吸时疼痛加重,肋间饱满,并有咳 嗽、咯痰等肺系证候。
ppt课件完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