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重缓冲距离最大允许值的计算方法

合集下载

论-曳引式电梯对重缓冲距最大允许值的相关规定及计算方法

论-曳引式电梯对重缓冲距最大允许值的相关规定及计算方法
垂 直 距 离 H, ;
( 3 ) 井道顶部的最低部件与轿厢顶上的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 自由垂直距 H ; ( 4 ) 井道顶部的最低部件与导靴或滚轮或护栏 最高部分之间的 自由垂直距 离H ,
型和耗能型 , 只要 电梯井道有 足够 的顶部 空间, 对重缓冲距可 以足 够大, 如顶层高度不够充足但又能满足极限开关在接触缓冲器之前
牌标识 的压缩行程为计算依据 , 蓄能型的缓冲器以型式试验的数据 为计算依据 。
2 标准和枣令 技术规范 相关耍求
3 . 3 依据 G B 7 5 8 8 - 2 0 0 3 对 井道 顶层 空间 的不 同具 体要 求, 按 G B 7 5 8 8 - 2 0 0 3 (  ̄ 电梯制造和安装安全规范 5 . 7 . 1 . 1 对 曳引驱动 以下式子计算 出可能的对重缓冲距x 电梯 的顶 部间距有 以下规定 , 当对重完全压在它 的缓冲器上 时 , 应 X1 H1 一 Y~ ( 0 . 1 + o . 0 3 5 u 。 ) I 同时满足下雨四个条件: X2 = H2 - Y- - ( 1 , 0 + 0 , 0 3 5 u ) ; ( 1 ) 轿厢导轨长度应 能提供不小于0 . 1 + 0 . 0 3 5 u ( m) 的进一 步的 X3 = H3 m Y~ ( 0 . 3 + 0 . 0 3 5 u。 ) ; 制导 行程 ; X4 = H 一 Y~( Q . 1 + 0 . 0 3 5 u ) 。 ( 2 ) 符合8 . 1 3 . 2 尺寸要求的轿顶最高面积的水平面[ 不包括5 . 7 .
3 . 4依据以上计算结果, 确定最大允许缓 冲距 1 . 1 c 】 所述的部件面积 , 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 的水平 取x 、 、x 、X 中的最小值就是允 许的最大对重缓 冲距 。 面( 包括 梁和 固定在井道顶下 的零部件) 之间的 自由垂 直距离不应小 3 . 5在 对重 缓 冲器 附近 , 标 注 出醒 目、 永 久 的 允许 的最 大 对 于1 . 0 + 0 . 0 3 5 1 ) ( m) ; 重 缓 冲 距 标 识 ( 3 ) 井道顶 的最低部件与 : 需要说 明的是 , 从安全角度考虑 , 在满足极限开关在接触缓冲 1 ) 固定在轿厢顶上 的设备 的最高部件之 间的 自由垂直距离[ 不 器之前动作 的前提下 , 对重缓冲距 以小 为好 。 理论上 , 当电梯安装完 包括 下面2 】 所述 及的部件 , 不应 小于0 . 3 + 0 . 0 3 5 u ( m) 。 毕后顶部空 间的大就基本 固定 下来 , 但实 际上 电梯在使 用过程 中 2 ) 导靴或滚轮 、 曳弓I 绳附件 和垂直滑动 门的横梁或部件 的最高 曳引钢 丝绳会不可避 免地 出现伸长现象 , 那么对重与对重缓冲器之 部分 之间的 自由垂直 距离不应小于0 . 1 + 0 . 0 3 5 u 0 ( m ) 。 TS G T 7 0 0 1 -2 0 0 9 中第3 . 1 0 项要求极 限开关应 当电梯安装完 毕后 电梯在最上面层站平层 时轿厢顶部和井道 间的距 离越来越小 . 并且在缓冲器被压 缩期 间保持 顶部之 间的距离是固定 的值 , 但 电梯在使用过程 中曳引钢丝绳反复 在轿厢 或对重接触缓冲器前起作用 ,

电梯对重缓冲距取值范围分析

电梯对重缓冲距取值范围分析

电梯对重缓冲距取值范围分析发表时间:2018-12-17T15:41:25.89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9期作者:马开宇[导读] 摘要:随着检验理论的发展及检验工作的改革,对重缓冲距项目的检验要求与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过去的实际测量变为观察划线。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扬州分院江苏省扬州市 225003摘要:随着检验理论的发展及检验工作的改革,对重缓冲距项目的检验要求与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过去的实际测量变为观察划线。无论哪种检验方式都存在缓冲器越程的取值范围。电梯缓冲器越程关系到电梯的安全,这一距离过大或过小都会造成维护保养人员不安全的存在。为此,笔者就针对此问题进行以下论述。关键词:对重缓冲距;顶部空间前言:对重缓冲距是电梯安装和使用过程中涉及到的重要参数,其值的大小在超出一定范围后将影响到电梯的安全运行。由于缓冲距允许值的大小不仅涉及井道顶部空间设计值,还受到其它项目检验判定的影响,而目前没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论述,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一、工况分析图1为电梯井道平面图,图2为电梯在顶层端站平层时对重所处位置,图3为对重缓冲器被"完全压缩"时的工况,图4为井道顶层空间,由图1中可知外缘水平自由距离为222mm。根据GB7588-2003中8.13.3.2(注:以下文中所提及的条款号均对应GB7588-2003中条款号),考虑到护栏扶手外缘水平的自由距离,扶手高度为:a) 当自由距离不大于0.85m时,不应小于0.70m;b)当自由距离大于0.85m时,不应小于1.10m。可知该电梯轿顶护栏高度为700mm即可(由图4可见)。图2中可知对重缓冲距定为200mm且该缓冲器是高度为80mm的蓄能型缓冲器。图3为对重缓冲器被“完全压缩”时的工况。此时按10.4.1.2对于非线性蓄能型缓冲器提到的术语"完全压缩n是指缓冲器被压缩掉9 0%的高度。即其被压缩了80x90%=72mm。因此对重与图2中相比,下降了200+72=272mm。此时图4中的原本在顶层端站平层的轿厢应该被对重上拉了272mm。参照5.7.1.1当对重完全压在它的缓冲器上时,应同时满足下面四个条件:a)轿厢导轨长度应能提供不小于0.H0.035V2(m)的进一步的制导行程;注:0.035v2表示对应于115%额定速度v时的重力制停距离的一半。即=0.0337v2,圆整为0.035V2。(其中115%的额定速度是源于0.3.12当轿厢速度在达到机械制动瞬间仍与主电源频率相关时,则此时的速度假定不超过115%额定速度或相应的分级速度。)b)符合8.13.2尺寸要求的轿顶最高面积的水平面[不包括5.7.1.1c]所述的部件面积,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包括梁和固定在井道顶下的零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1.0+0.035v2(m);c)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1)固定在轿厢顶上的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包括下面2],所述及的部件,不应小于0.3+0.035v2(m)。2)导靴或滚轮、曳引绳附件和垂直滑动门的横梁或部件的最高部分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1+0.035v2(m)此时,由图4不难测出5.7.1.1中的各值,详见下表。由此可见最小差值为73mm,所以该电梯对重缓冲距最大允许值不应大于200+73=273mm。二、最大值的意义每台电梯在设计之初,其对重缓冲距就是固定了的。但在实际使用中,曳引钢丝绳被不断拉伸,导致对重缓冲距逐步减小。按照10.5.1极限开关应在轿厢或对重位(如有)接触缓冲器之前起作用,并在缓冲器被压缩期间保持其动作状态的要求。如果对重缓冲距减小到先于极限开关起作用,就会有安全隐患。此时维保人员会对钢丝绳进行切割,以确保能满足10.5.1的要求。那么切割多少就是一个问题了。切得少,于事无补;切得多,会导致轿厢在极端清况下,不能有效保护轿顶维保人员的安全。此时标明对重缓冲器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那切割多少,现一目了然。既方便了维护保养的操作,也保障了电梯的安全运行。三、检验注意事项检规和标准中许多项目是相互关联的,检验中在对电梯的某个项目进行判定时除了考虑与该项目直接相关的内容外的,还应考虑是否与其它项目存在关联。通过上述案例可知在检验对重缓冲距时应注意:(1)监督检验时,对重最大缓冲距通常会在缓冲器附近标出,检验员在对该值是否符合要求进行判定时,应验算对重导轨进一步制导行程是否符合要求,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多发生在无机房电梯,部分无机房电梯会将曳引机布置在对重导轨上方,占用了对重导轨的部分行程,实践中,多数该类电梯的对重最大缓冲距取值为所测得对重缓冲距值加上对重制导余量值。(2)定期检验时,由于电梯钢丝绳在使用过程中会伸长,钢丝绳通常会被裁短,为了减少裁剪次数,通常会多裁掉一些,而以加墩子的形式来满足对重缓冲距在原有的允许范围内,这样对重框整体就上移了一段,当轿厢蹲底完全压缩缓冲器时,对重导轨进一步制导行程就可能不足,此时不应直接判定对重缓冲距符合要求,应重新测量计算对重导轨进一步制导行程是否符合要求,符合了以后,还需重新标注最大允许值。四、结束语缓冲器是电梯失控后安全保证的最后一道防线。缓冲距是保证轿顶工作人员安全的必备措施之一。为使缓冲距的检验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以上的取值范围是笔者的一点拙见。仅供电梯工作者们参考。参考文献[1]T SG 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2]何若泉,谢柳辉,张宏亮.电梯检验工艺手册[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5,12.[3]张成钢.电梯的顶部空间和对重越程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监督检验方法的探讨[J].福州:质量技术监督研究,2011,6.。

曳引电梯对重至缓冲器最大允许垂直距离的计算

曳引电梯对重至缓冲器最大允许垂直距离的计算

曳引电梯对重至缓冲器最大允许垂直距离的计算
曳引电梯对重至缓冲器最大允许垂直距离的计算,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 电梯对重的重量和形状:电梯对重的重量和形状会直接影响其下落速度和撞击力,从而影响缓冲器的承载能力。

2. 缓冲器的类型和规格:不同类型和规格的缓冲器具有不同的承载能力,需要根据电梯对重的重量和形状选择合适的缓冲器。

3. 电梯井道的高度:电梯井道的高度决定了电梯对重下落的最大高度,以及缓冲器需要承受的最大冲击力。

4. 安全要求: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需要考虑安全系数,确保电梯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性。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可以进行如下计算:
1. 确定电梯对重的重量和形状,计算其下落速度和撞击力;
2. 根据电梯对重的重量和形状选择合适的缓冲器类型和规格;
3. 计算电梯对重下落的最大高度,即电梯井道的高度减去电梯对重和曳引机械设备的高度;
4. 根据缓冲器的承载能力和国家相关标准和要求,确定安全系数,计算缓冲器最大允许垂直距离。

以上计算结果应当在实际施工中得到验证,并根据现场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

- 1 -。

【计算公式】电梯对重架长度、底坑深度、顶层高度

【计算公式】电梯对重架长度、底坑深度、顶层高度

1466 2144 2579 够
mm mm mm
3000 2450 3900
mm mm mm
有机房顶层高度
轿厢地坎到上导靴的距离: 轿厢地坎到轿顶上面的距离: 轿厢地坎到轿顶最高部件的距离: 制导行程 冲顶时人的活动空间 最高部件 顶层高度够 H1= H2= H3= 3300 2452 3050 3735 3787 3685 mm mm mm mm mm mm
轿厢在顶层平层时对重进入底
轿厢在一层平层时对重进入顶
对重所
对重
底坑实际所需深度:
底坑深度够
有机房对重架
对重块数量: 对重块厚度: 实际堆放对重块空间: 对重架所需L值: 对重架所需总长度: 可输入L值: 对重架最终长度: 28 85 2380 3112 3422 3300 3610
有机房顶层高度
轿厢地坎到上导靴的距离
轿厢地坎到轿顶上面的距离 制导行程 冲顶时人的活动空间 最高部件 顶层高度够 mm
轿厢地坎到轿顶最高部件的距离
H

H
对重架长度够 对重块上表面到立梁开 口连接板下表面的距离 188
轿厢在顶层平层时对重进入底坑的距离(a): 轿厢在一层平层时对重进入顶层的距离(b): 对重所需顶层高度: 对重侧顶层高度:
底坑深度计算公式
缓冲器型号: 缓冲器高度: 地板厚: 底坑深度: 缓冲间隙: 缓冲行程:
地坎到轿厢最低部件的距离:
速度 1 mm mm mm mm mm mm mm HB= 轿厢高度(含装饰顶)= 顶层高度: mm mm mm mm mm mm mm
HP8113 84 3 1800 250 50 828 1228

电梯井道顶部间距对对重缓冲器距离要求

电梯井道顶部间距对对重缓冲器距离要求

电梯井道顶部间距对对重缓冲器距离要求为防止电梯冲顶,在电梯上都设置有:上端站强迫减速开关、上限位保护开关、上极限保护开关、上行超速保护装置、对重缓冲器等作为安全保护装置。

其中,上限位保护开关及上极限保护开关均是通过制动器制动来达到保护电梯安全的。

当电梯轿厢在最高层站平层位置制动器失效、对重重量又大于轿厢重量时,电梯将向上溜车发生冲顶事故,这时GB10060-1993《电梯安装验收规范》中4.5.1条"当轿厢在最高层站平层位置时,对于蓄能型缓冲器,缓冲器顶面与对重装置撞板之间的距离应为200mm~350mm,对于耗能型缓冲器,此距离应为150mm~400mm"。

此规定中对重与缓冲器距离能否满足GB7588-2003《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中5.7.1、5.7.1.1条规定的电梯井道顶部间距,能否保证轿厢和乘客安全呢?现就此进行分析论证。

一、GB7588-2003标准对对重缓冲器距离的要求对重缓冲器距离是指:电梯轿厢在最高层站平层时,对重装置撞板与缓冲器顶面之间的距离。

根据GB7588-2003 《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5.7.1、5.7.1.1条规定:"曳引驱动电梯的井道顶部间距应满足下列要求,当对重完全压在它的缓冲器上时,应同时满足下面四个条件:a)、轿厢导轨长度应能提供不小于0.1+0.035V2m的进一步制导行程;b)、轿顶最高面积的水平面,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1.0+0.035V2m;c)、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1)、固定在轿厢顶上的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3+0.035V2m;2)、导靴或滚轮、曳引绳附件和垂直滑动门的横梁或部件的最高部分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1+0.035V2m;d)、轿厢上方应有足够的空间,该空间的大小以能容纳一个不小于0.50m×0.60m×0.80m的长方体为准......。

电梯轿厢顶部安全空间分析与计算

电梯轿厢顶部安全空间分析与计算

174
Zonghe Yanjiu◆综合研究
断路器的监视与防跳回路研究
邹超勋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阳江供电局,广东 阳江 529800)
摘 要:在断路器的控制回路中,位置监视和防跳回路相当重要,在控制回路中它们并不是单独作用的,而是相互联系的。 当采用不 同的防跳回路时,位置监视回路该如何接入才能起到监视整个合闸或分闸回路的作用,是值得技术人员关注的问题。 现讨论使用不同防 跳回路时监视回路的接法,在实际工作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控制回路;监视回路;断路器防跳
0 引言
在断路器的控制回路中,位置监视回路不仅能反映断路 器的工作状态,同时也作为判断控制回路断线或控制电源消 失的判据, 而防跳回路起着防止断路器在故障时反复分合闸 引起设备故障或人身事件的作用。 一般保护装置的操作箱和 断路器机构箱均设计有监视和防跳回路。
1 断路器监视回路和防跳回路原理
综合研究◆Zonghe Yanjiu
电梯轿厢顶部安全空间分析与计算
陈莹
(兵团特种设备检验研究中心,新疆 乌鲁木齐 830021)
摘 要:电梯作为楼宇中的垂直交通运输工具,其安全性能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 电梯轿厢作为运输载体,其顶部安全 空间的距离也影响着电梯的运行安全,现通过对电梯轿厢顶部安全空间不足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检验方法进行分析,探讨如何确保电梯 的运行安全。
图1 轿厢在顶层平层 即:
HM≤La测-HD-(0.1+0.035v2) HM≤Lb测-HD-(1+0.035v2) HM≤Lc测-HD-(0.3+0.035v2) HM≤Ld测-HD-(0.1+0.035v2) 考虑T7001§3.2.1的④,轿顶上方应当有一个不小于0.5 m× 0.6 m×0.8 m的空间(任意平面朝下即可),则HB≥HD+HM,即 HM≤HB-HD。 如图2所示,设当轿厢在底层端站平层时,测得T7001§3.2.2 对重导轨的制导行程为LX,轿厢船形撞尺长到下极限开关的距 离为JX,当轿厢完全压缩在缓冲器上时,对重导轨的进一步制 导行程为LY=LX-HJ-HX。当T7001§3.2.2满足最低要求时,对重导 轨制导行程的富余量为: ΔH=LY-(0.1+0.035v2)=LX-HJ-HX-(0.1+0.035v2) 对重导轨的进一步制导行程最多再增加ΔH,即: HM≤HS+ΔH=HS+LX-HJ-HX-(0.1+0.035v2)

电梯对重缓冲器最大允许垂直距离计算方法

电梯对重缓冲器最大允许垂直距离计算方法

电梯对重缓冲器最大允许垂直距离计算方法电梯对重缓冲器是电梯安全装置的一种,用于吸收电梯运行过程中的冲击力,并保护电梯本身和乘客的安全。

在安装电梯对重缓冲器时,需要计算出其最大允许垂直距离,以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装的稳定性。

计算方法如下:
1. 首先,需要知道电梯对重的重量,包括电梯本身、乘客和货物等。

2. 然后,计算出电梯对重缓冲器在最严重的情况下需要吸收的冲击力,即电梯对重向下运行时的冲击力。

3. 接下来,根据电梯对重缓冲器的规格和型号,查找其技术参数表中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

4. 最后,将计算出的冲击力与缓冲器的垂直距离进行比较,确保其在运行时能够正常吸收冲击力并保证安全。

需要注意的是,电梯对重缓冲器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应根据厂家提供的技术参数进行计算,严禁超过规定范围。

同时,在安装过程中应按照相关安全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电梯对重缓冲器的正常运行和安全性。

- 1 -。

缓冲距及算法 2

缓冲距及算法 2

缓冲距、顶部空间和底坑空间检测记录
下侧1995mm;4.轿顶护栏距顶部760mm;5.最底层平层时对重导靴距顶部710mm;6. 最底层平层时护脚板距地面600mm;7. 最底层平层时绳轮距地面900mm
缓缓冲距、顶部空间和底坑空间检测记录
项目名称:
其他具体参数如下:1.轿厢地坎至导靴距离d ;2.轿厢地坎至轿顶轮距离e ;3.顶层空间尺寸为f ;4.轿厢地坎至轿顶距离g ;5.轿厢地坎至轿底最低部件距离m ;6.轿厢地坎至护角板下面距离n; 底坑距离h
缓冲距、顶部空间和底坑空间检测记录
e=3200(mm);3.顶层空间尺寸为f=4800(mm);4.轿厢地坎至轿顶距离g=2420(mm);5.轿厢地坎至轿底最低部件距离m=640(mm);6.轿厢地坎至护角板下面距离n=760(mm);底坑距离h=2000(mm)。

曳引式电梯对重缓冲距最大允许值的相关规定及计算方法

曳引式电梯对重缓冲距最大允许值的相关规定及计算方法

曳引式电梯对重缓冲距最大允许值的相关规定及计算方法作者:秦宜奋来源:《中国科技纵横》2015年第19期【摘要】本文以《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 T7001-2009中对电梯对重最大缓冲距的要求和《电梯制造和安装安全规范》GB7588-2003对电梯顶部空间和极限开关的相关技术要求为依据,分析计算对重缓冲距最大允许值。

【关键词】曳引驱动电梯对重缓冲距最大允许值1 概述电梯是现代高层建筑常用的一种交通工具,电梯轿厢冲顶的事件时有发生,这就要求电梯井道的顶部空间满足安全要求。

对于曳引驱动电梯电梯井道顶部足够大的空间可以有效防止电梯轿厢生冲顶时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事故。

如果电梯井道的顶部空间不满足技术要求,在电梯冲顶时电梯会与井道顶面发生碰撞造成人员伤害和设备损坏的严重后果。

因此在安装人员安装电梯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当对重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井道顶部空间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TSG T7001-2009自2010年4月1日开始实施后,对重缓冲距的确定较与2002版检规有很大不同,在满足井道顶部空间要求和极限开关在接触缓冲器之前动作的前提下,对重缓冲距已不再需要区别蓄能型和耗能型,只要电梯井道有足够的顶部空间,对重缓冲距可以足够大,如顶层高度不够充足但又能满足极限开关在接触缓冲器之前动作,对重缓冲距也可以小于150mm,甚至更小。

2 标准和安全技术规范相关要求GB7588-2003《电梯制造和安装安全规范》5.7.1.1对曳引驱动电梯的顶部间距有以下规定,当对重完全压在它的缓冲器上时,应同时满足下面四个条件:(1)轿厢导轨长度应能提供不小于0.1+0.035υ 2(m)的进一步的制导行程;(2)符合8.13.2尺寸要求的轿顶最高面积的水平面[不包括5.7.1.1c]所述的部件面积],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包括梁和固定在井道顶下的零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1.0+0.035υ2(m);(3)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1)固定在轿厢顶上的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包括下面2]所述及的部件],不应小于0.3+0.035υ2 (m)。

缓冲器的相关问题解释

缓冲器的相关问题解释

对于“TSG T7001-2009 项目3.16缓冲器[B](5)”相关问题的技术解析“TSG T7001-2009 项目3.16缓冲器[B](5)”要求如下:“对重缓冲器附近应当设置永久性的明显标识,标明当轿厢位于顶层端站平层位置时,对重装置撞板与其缓冲器顶面间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 ;并且该垂直距离不超过最大允许值;”鉴于此要求,实际是为了防止电梯在安装监督检验时顶部空间符合规定,但由于电梯运行后的维修、改造等原因导致该空间不再符合要求的问题。

一、曳引驱动电梯井道顶部空间及制导行程的要求依据TSG T7001-2009 3.2项的要求,曳引驱动电梯井道顶部空间的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 当对重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应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① 轿厢导轨提供不小于0.1+0.035v 2(m )的进一步制导行程;② 轿顶可以站人的最高面积的水平面(其要求是,轿顶应有一块不小于0.12m 2的站人用的净面积,其短边不应小于0.25m 。

)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小于1.0+0.035v 2(m );③ 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轿顶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间距(不包括导靴、钢丝绳附件等)不小于0.3+0.035v 2(m );与导靴或滚轮、曳引绳附件、垂直滑动门的横梁或部件的最高部分之间的间距不小于0.1+0.035v 2(m );④ 轿顶上方应当有一个不小于0.5m ×0.6m ×0.8m 的空间(任意平面朝下即可);(2) 当轿厢完全压在缓冲器上时,对重导轨有不小于0.1+0.035v 2(m )的制导行程;注:采用减行程缓冲器并对电梯驱动主机正常减速进行有效监控时0.035v 2可以用下值代替:①电梯额定速度不大于4m/s 时,可以减少到1/2,但是不小于0.25m ;②电梯额定速度大于4m/s 时,可以减少到1/3,但是不小于0.28m ;设置这些要求其目的是为了保护在轿顶作业的人员的基本安全、防止轿顶设备损坏以及防止轿厢出轨。

谈电梯对重越程距离的检验分析

谈电梯对重越程距离的检验分析

谈电梯对重越程距离的检验分析摘要:电梯对重越程距离的检验是判定电梯合格与否的重要检验项目,因此,有必要对这种越程距离的检查进行总结和整理,以便为相关检验工作提供更好的依据。

本文就对电梯对重越程距离的检验问题进行分析,从而了解对重越程距离的检验工作。

关键词:电梯;对重越程距离;检验分析一、概述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越来越多,对电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现在商场、超市、医院使用的电梯越来越多;办公大楼、居民区等人群密集的地方,乘坐电梯已经成了人们工作和日常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

《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中,关于电梯对重越程的距离有一个很清楚的定义,在电梯对重缓冲器附近必须有一个永久的对重越程距离标识,在该标识中,当电梯轿厢在顶部平层的位置上,必须对对重装置撞板与它的缓冲器顶部间的最大垂直间距进行控制。

电梯对重越程距离标识,要标明最大允许值。

在实际检验过程中,检验员必须在电梯顶部空间满足检规要求的情况下确定对重越程距离的最大值。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物数量越来越多,对电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现在,在商场、超市、医院、写字楼、住宅等人群密集的地方电梯被广泛应用,已经逐渐的变成了一个日常工作不可缺少的部分。

但在日益增多的同时,也存在着越来越多的安全隐患,因此,对电梯的安全性检验就显得格外的必要,尤其是对某些关键的检测项目,更要慎重、精确地掌握。

电梯监督检验与定期检验规则中规定在对重缓冲器附近,应该有一个对重越程距离永久的清晰标志;这个标识表明当轿厢位于顶部平层时对重缓冲器顶部到对重装置撞板间的最大距离。

这个对重越程距离,本文就在检查过程中出现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1]。

二、影响电梯对重越程距离的因素(一)电梯对重越程距离影响因素1.对重导轨制导行程也会影响对重越程距离。

因此,根据检规规定,当轿厢缓冲器完全被压缩时,对重轨道的制导行程不少于。

因此,在决定对重越程距离时,也要保证在轿厢缓冲器完全被压缩时,对重导轨的制导行程大于,在保证了最大的制导行程的情况下,剩余的对重导轨可以用来增大对重越程距离。

电梯验收计算方法

电梯验收计算方法

说明:左边一栏为输入数据,右边一栏为输出数据,单位为m,标识最大值;轿厢完全压缩时垂直距离按四舍六入法取两位小数。

输入
电梯额定速度1
轿厢平层时轿顶测量数据 制导行程 1.32
站人到井道顶距离 1.97
轿顶最高部件到井道顶距离(除导靴和钢丝绳附件)0.86
导靴和钢丝绳附件等到井道顶距离 1.36
对重缓冲器压缩行程:m0.1
对重顶层平层时:
对重导靴与导轨顶端间距 1.6
轿厢缓冲器压缩行程:0.1
端站平层时撞板与缓冲器
顶面间距:
轿厢缓冲距:0.2
对重缓冲距:0.2
轿厢平层时垂直距离:
10.51
21
3 1.02
2的水平距离0.2
额载30
1600480
识最大允许值选输出四个数据中的最小
标准值输出
轿顶实:底坑固定部件和轿底距离
0.135 1.020
1.035 1.670
0.3350.560
0.135 1.060
对重实:
0.135 1.300
标识最大允许值:425
1085
835
425
1125
1365
轿厢完全压缩时垂直距离:
0.210
0.700
0.720
H 允许值0.157
40455060
640720800960
0.90.600
1.32 1.015撞功-对重缓冲器压缩行程+上极限。

对重缓冲距最大允许值

对重缓冲距最大允许值

重缓冲距是参照体在真实行走和赛道的水平状态的变化,通过改变腿长度来控制平衡的必要条件。

此外,重缓冲距也用于参照体的起跳,帮助其更快、更有力地前进,提高运动员的综合技术表现。

重缓冲距是在参照体接触地面和着地之间改变腿长度的技术。

由于腿长度的变化,参照体能够向前和向后发展,在落地和离地之间形成一个穿梭运动。

参照体在离地到落地的过程中,高度的改变,使运动非常有效率。

这是一个重要的两腿跨步的技术,会使运动员更有效地前进。

重缓冲距的最大允许值是依据比赛标准和体育运动规则而定。

它最小值大约为60%而最大值则增加到130-140%,常偏离最小值,目的是改变参照体的反作用模式,使其具有更好的起跳能力,并更紧实安全地去向他所希望的位置。

重缓冲距调节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技术,有效发展起跳的力量和更快、更有效的前进。

它不仅能够实现各种技术的发展,还可以帮助运动员的综合技术表现。

此外,这种技术能让参照体改变平衡,维持更高的身体水平,从而更有效地前进。

缓冲器最大距离计算

缓冲器最大距离计算

缓冲器最大距离计算一般做法是:首先:在缓冲器没有压缩前的水平面对应的井道壁(可以明显观测处)划一标识A,即缓冲器压缩后应该复位的平面位置;第二:根据A标识,在顶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若是蓄能型缓冲器,则在该A标识垂直距离350mm处再划一标识(表示对重缓冲距应该在这两标识之间);若是耗能型缓冲器。

则在该A标识垂直距离400mm处再划一标识;若在顶部空间不足情况下,应该根据GB7588-2003标准满足5.7.1.1的要求时,计算对重缓冲距的允许值,根据该允许值在A标识上垂直距离处再划一标识即可。

附:GB7588-2003标准5.7.1.1项:当对重完全压在它的缓冲器上时,应同时满足下面四个条件:a)轿厢导轨长度应能提供不小于0.1+0.035υ2(m)的进一步的制导行程;b)符合8.13.2尺寸要求的轿顶最高面积的水平面[不包括5.7.1.1c]所述的部件面积],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包括梁和固定在井道顶下的零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1.0+0.035υ2(m);c)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1)固定在轿厢顶上的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包括下面2]所述及的部件],不应小于0.3+0.035υ2 (m)。

2)导靴或滚轮、曳引绳附件和垂直滑动门的横梁或部件的最高部分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1+0.035υ2 (m)。

d)轿厢上方应有足够的空间,该空间的大小以能容纳一个不小于0.50m×0.60m×0.80m的长方体为准,任一平面朝下放置即可。

对于用曳引绳直接系住的电梯,只要每根曳引绳中心线距长方体的一个垂直面(至少一个)的距离均不大于0.15 m,则悬挂曳引绳和它的附件可以包括在这个空间内。

当轿厢顶端平层时,对中最大的缓冲距离为:轿顶最高部件与进道顶部的距离减去缓冲器的压缩行程减去(0.3+0.035V 的平方)。

电梯安装质量保证措施及自检标准

电梯安装质量保证措施及自检标准

电梯安装质量保证措施及自检标准1曳引装置组装(1)当对重安全压缩缓冲器时的轿顶空间应满足h=(0.3+0.035v2)m,小型杂物的轿厢和对重空程严禁小于0.3m。

(2)曳引轮、导向轮的垂直度误差均不超过In1m。

(3)限速器绳轮的垂直度误差不超过0.5mm。

(4)导向轮或复绕轮端面对曳引轮端面平行度偏差不超过1mm。

2导轨组装(1)两导轨间的距离应符合XX快速电梯有限公司的营业图,其偏差轿厢导轨为+2mm,对重导轨为+3mm。

(2)两导轨相互间偏差在整个高度不超过1mm。

(3)当对重(或轿厢)将缓冲完全压缩时,轿厢(或对重)导轨的进一步的制导行程不小于(0.1+0.035v2)m°3安全保护装置(1)安全窗开关,各安全开关及轿层门电气联锁开关应起作用;轿顶检修箱开关及按钮动作正确。

(2)慢车运行检查上、下限位开关越程距离40±10mm;用点动按钮控制方式检查上下极限开关越程距离均为30±15mm。

(3)慢车运行检查上、下限位开关越程距离175±25π≡;用点动按钮控制方式检查上下极限开关越程距离均为260±5mm0(4)缓冲器1)缓冲器的越程距离:弹簧缓冲器300±50mm,液压缓冲器250±50mm。

2)缓冲器中心与轿厢,对重装置的碰板中心偏差不超过20mm。

3)同一基础上的两个缓冲器顶部与轿底对应距离差不大于2mm,液压缓冲器柱塞错垂直度不大于0.5%o(5)液压缓冲器的复位试验时间小于120so(6)限速器涨紧轮转动灵活,无碰擦断绳开关与档块的间隙大于15m%(7)限速器涨紧轮底部离地坑平面的高度在梯速大于InVs时为400±50mm。

(8)安全触板必须灵活,动作正常,无碰擦现象;安全触板的走线必须沿在轿厢门中间加强板处固定,走线转弯留有IOOnIm的弯势。

(9)井道内的对重装置,轿厢地坎及门滑道的端部与井道安全距离大于20 mm0(10)曳引绳,运行电缆,补偿链(绳)及其它运动部件在运行中严禁任何部件碰撞或擦磨。

再论对重撞板与缓冲器顶面间的距离

再论对重撞板与缓冲器顶面间的距离

再论对重撞板与缓冲器顶面间的距离发表时间:2018-06-07T16:13:13.270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3期作者:王荣[导读] 要求检验人员要掌握丰富的电梯专业知识和高效快捷的检验技术,从而保证电梯的安全运行,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江苏省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扬州分院江苏扬州 225003摘要:自TSG 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曳引与强制驱动电梯》颁布实施以来,行业内对其中的附件A中的3.16(5)项中的“对重缓冲器附近应当设置永久性的明显标识,标明当轿厢位于顶层端站平层位置时,对重装置撞板与其缓冲器顶面间的最大允许垂直距离;并且该垂直距离不超过最大允许值”有较多不同理解,作为一名从事特种设备检验的业者,本人结合自身的工作体会和同行对这一问题作一探讨。

关键词:电梯;对重缓冲器;最大允许值;计算Further discussion on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bumper and the top of the bufferWang RongJiangsu special equipment safety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Research Institute Yangzhou branchJiangsu Yangzhou 225003Abstract: since the TSG T7001-2009 "elevator supervision and inspection and periodic inspection rules of traction and positive drive lift" the promulgation and implementation of industry to the annex 3.16 in A (5) in the "counterweight buffer should be obvious near identityset permanent mark, when the car is at the top end station floor. When the maximum vertical distance between the counterweight plate and the top surface of the buffer hit between; and the vertical distance is less than the maximum allowable value" has many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as a special equipment inspection in the industry, I work with their experience and peer for a discussion on this issue.Key words: Elevator; heavy buffer; maximum allowable value; calculation一、最大允许值与最大允许垂直距离的概念我们对附件A中的3.16(5)项中提及的 “最大允许值” 、“最大允许垂直距离”两个概念进行厘清。

电梯对重缓冲距取值范围分析

电梯对重缓冲距取值范围分析

电梯对重缓冲距取值范围分析林生富【摘要】电梯对重缓冲距的大小影响到电梯的安全运行,文中针对电梯对重缓冲距取值范围问题,介绍了电梯顶部空间、极限开关对它的直接影响,提出了对重导轨进一步制导行程余量、轿厢冲顶时的救援对它的间接影响,通过检验案例给出了对重缓冲距取值范围的具体计算方法,在案例基础上提出了检验注意事项.文中给出的对重缓冲距取值范围计算方法及检验注意事项,可为电梯对重缓冲距的设计、安装、维修、检验提供参考性建议.【期刊名称】《质量技术监督研究》【年(卷),期】2017(000)002【总页数】4页(P34-36,46)【关键词】对重缓冲距;制导余量;冲顶救援;顶部空间;极限开关【作者】林生富【作者单位】福建省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福建福州,350008【正文语种】中文对重缓冲距是电梯安装和使用过程中涉及到的重要参数,其值的大小在超出一定范围后将影响到电梯的安全运行。

由于缓冲距允许值的大小不仅涉及井道顶部空间设计值,还受到其它项目检验判定的影响,而目前没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论述,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分析。

鉴于国内强制驱动电梯极少,以下论述的电梯缓冲距有关问题均针对曳引驱动电梯。

2.1 直接影响因素2.1.1 电梯顶部空间(1)轿厢导轨进一步制导行程。

轿厢导轨应能提供轿厢在各种工况下保持在导轨上运行的行程,对重缓冲距过大会导致轿厢在冲顶时跃出导轨的行程,轿厢脱离导轨或撞击井道顶部,造成事故。

检规TSG T7001-2009(以下简称“检规”)[1]规定轿厢导轨应提供不小于(0.1+0.035)v2(m)的进一步制导行程。

(2)轿顶站人空间。

轿顶上应能提供足够的站人空间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对重缓冲距过大同样会导致轿厢在冲顶时轿顶站人空间的高度不足,无法保证轿顶上作业人员的安全。

检规规定轿顶可以站人的最高面积的水平面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小于(1.0+0.035)v2(m),同时,轿顶上方应当有一个不小于0.5m×0.6m×0.8m的空间(任意平面朝下即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重缓冲距离最大允许值的计算方法
1、测量出对重缓冲距离(轿厢在顶层平层时)
2、将轿厢开到上端站平层,测量出上述距离包括:制导行程,站人距离,最高部件与顶部
距离,绳头到顶部距离。

3、短接上限位上极限,轿厢检修上行至打滑状态,测量处上打滑距离。

4、计算出对重缓冲器压缩行程。

5、用额定速度代进上述四个公式计算出相应数值,
6、用上述四个实测值减掉由公式计算出的相应数值,取一个最小值作为计算值,
7、用这个计算值减掉缓冲器压缩行程即为对重缓冲器的最大允许距离。

一般做法是:
首先:在缓冲器没有压缩前的水平面对应的井道壁(可以明显观测处)划一标识A,即缓冲器压缩后应该复位的平面位置;
第二:根据A标识,在顶部空间允许的情况下,若是蓄能型缓冲器,则在该A 标识垂直距离350mm处再划一标识(表示对重缓冲距应该在这两标识之间);若是耗能型缓冲器。

则在该A标识垂直距离400mm处再划一标识;若在顶部空间不足情况下,应该根据GB7588-2003标准满足5.7.1.1的要求时,计算对重缓冲距的允许值,根据该允许值在A标识上垂直距离处再划一标识即可。

附:GB7588-2003标准5.7.1.1项:
当对重完全压在它的缓冲器上时,应同时满足下面四个条件:
a)轿厢导轨长度应能提供不小于0.1+0.035υ2(m)的进一步的制导行程;
b)符合8.13.2尺寸要求的轿顶最高面积的水平面[不包括5.7.1.1c]所述的部件面积],与位于轿厢投影部分井道顶最低部件的水平面(包括梁和固定在井道顶下的零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1.0+0.035υ2(m);
c)井道顶的最低部件与:
1)固定在轿厢顶上的设备的最高部件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包括下面2]所述及的部件],不应小于0.3+0.035υ2 (m)。

2)导靴或滚轮、曳引绳附件和垂直滑动门的横梁或部件的最高部分之间的自由垂直距离不应小于0.1+0.035υ2 (m)。

d)轿厢上方应有足够的空间,该空间的大小以能容纳一个不小于
0.50m×0.60m×0.80m的长方体为准,任一平面朝下放置即可。

对于用曳引绳直接系住的电梯,只要每根曳引绳中心线距长方体的一个垂直面(至少一个)的距离均
不大于0.15 m,则悬挂曳引绳和它的附件可以包括在这个空间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