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解剖-额叶ppt课件
合集下载
额叶解剖
额叶前部
额叶前部的损害表现为精神、情感、人格、行 为和智能障碍,共济失调以对侧步态异常为主, 释放症状有强握反射、摸索反射和吸吮反射等。
额叶后部
额叶后部为中央前回,刺激症状为对侧局灶性 癫痫发作,继之为todd麻痹;破坏性病变引起 对侧相应的上运动神经元瘫痪症状。
运动前区
运动前区的病变表现为椎体外系症状,刺激症 状为对侧眼和面部的痉挛发作;破坏性病变造 成对侧痉挛性瘫痪、强握等。
书写中枢
位于优势半球的额中回后部。此区损伤后,虽 然手的一般运动无障碍,然而病人不能进行书 写、绘画等精细动作,也称失写症。
额前区
包括额叶的眶回、额叶内侧面和额上、中、下 回的大部,司精神、智能和内脏活动。病变引 起的症状:明显记忆障碍,直到不同程度的痴 呆,并常伴随少动和尿失禁。后者可能与额中 回的排尿中枢受累有关。尿失禁合并进行性智 能障碍是此区损害的特征。此外,语言与环境 和场所不符也是额叶损害之一。
第Ⅱ躯体运动区
位于额下回的岛盖部和大脑外侧裂的上唇。此 区投影为正立的人形。刺激引起对侧肢体运动。
附加运动区
额上回后部的大脑内侧面,发出纤维加入锥体 束。投影为头朝前,脸朝上的仰卧人形。损伤 后引起癫痫发作。
运动前区
位于额上回的后部、内侧面和中央前回的前半 部。轴突构成锥体外系的一部分,对随意运动 产生抑制性控制作用,单纯运动区损伤造成迟 缓性瘫痪,但少见,多见与运动前区损伤合并 出现,因而表现为痉挛性瘫痪。
额叶凝视中枢
位于额中回后部。刺激病变引起双眼向健侧的 同向凝视;破坏性病变引起向病侧的同向凝视。
语言运动中枢
位于优势半球的额下回后1/3,但也有例外。 破坏性病变造成运动性失语。因癫痫行颞叶切 除时,为准确判定语言中枢所在,临床应用 wadar试验,即向颈内动脉注射戊巴比妥观察 有无运动性失语。
大脑解剖图谱
9.
颞前动脉:布于颞上回、颞 中回前部。
10. 颞极动脉:起源常有变异, 可发自大脑中动脉主干、脉 络丛前动脉,或与颞前动脉 共干,分2~3支布于颞极。
部及缘上回。
5. 顶后动脉:越缘上回至顶 间沟或其附近,布于缘上 回及顶上小叶下部。
78 精选课件ppt
79 精选课件ppt
80 精选课件ppt
53 精选课件ppt
54 精选课件ppt
55 精选课件ppt
56 精选课件ppt
脑池
57 精选课件ppt
正常解剖 脑池
小脑延髓池:位于后颅窝的后下部,小脑和 延髓之间,向前通第四脑室,向下通脊髓的 蛛网膜下腔
58 精选课件ppt
正常解剖 脑池
桥池:又称桥前池,位于桥脑腹侧面和枕骨 斜坡之间,其内有几根动脉。此池向上通向 脚间池,向后通入小脑延髓池。
间脑
27 精选课件ppt
正常解剖 间脑
位于中脑和端脑之间,与两侧大脑半球 分界不清
两侧间脑之间窄腔称第三脑室 分为5个部分:背侧丘脑(丘脑)、后
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和底丘脑 体积不到中枢神经系统的2%,但结构功
能复杂 上丘脑--松果体 下丘脑—垂体、视交叉
28 精选课件ppt
正常解剖 松果体
小脑上面观
精选课件ppt
小脑下面观
45
46 精选课件ppt
47 精选课件ppt
正常解剖 脑室系统
侧脑室:双侧额角(前角)、体部、三角区(房 部)、枕角(后角)及颞角(下角)
第Ⅲ脑室:位于两侧丘脑和下丘脑之间,为一狭 窄的空腔,经室间孔与侧脑室相通,经导水管与 第Ⅳ脑室相通。室间孔位于前连合上方几毫米处。 第Ⅲ脑室前壁为前连合和终板,底为下丘脑和丘 脑下部组成(矢状面可见视交叉上隐窝和漏斗隐 窝),顶为中间帆,后壁为后连合及松果体隐窝
大脑额叶的功能定位ppt课件
17
2、额叶的言语表达障碍
(1)表达性失语 病变在左侧大脑额下回 的Broca区。言语表达障碍。
(2)额叶动力性失语 也称中枢性运动型失语。 病变在左侧大脑前额叶。言语内容、语法正常,但表 达困难,词汇缺乏。
(3)言语流畅降低 病变在左侧额叶。患者不能在短期内说出较多的规定 词汇。
18
失语症或失读症的神经联系
12
舌下神经核 对侧支配
核上瘫 伸舌时舌尖偏向病灶 对侧,舌肌不萎缩
核下瘫 伸舌时舌尖偏向 病灶侧,舌肌萎 缩
13
(二)运动前区损害的症状
运动前区(6区)为锥体外系和一部分自主神经的高级中枢所在,受损时 主要表现有以下症状: ①肌张力增高,肢体肌力正常,患肢做精细动作困难。 ②额叶性共济失调:对侧半身虽无瘫痪,但肢体有共济失调表现。这是 由于额桥小脑束起于此区,临床上可误诊为对侧小脑半球病变。 ③额上回后部病变---抓握(强握)反射和摸索现象:前者表现为以物体接触 患者手时,出现物体被紧握而不放松;后者呈患者上肢在空中不自觉的 摸索。这些症状均发生于一侧肢体时,即有定位诊断意义,提示运动前 区受损,但当两侧肢体均出现这些症状时,多是由于颅内压增高或额叶 弥散性损害所致。 ④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此区受刺激时,可出现心率、血压和胃肠蠕动等 节律性改变。此区的破坏性病变,使对侧肢体出现苍白、紫绀,皮肤发 凉及肿胀等。
测验残疾人,并可供跨文化研究 21
(2)数学问题 患者不能理解问题的要求,不能按步骤完成计
算。 如:1)有18本书在两个书架上,一个书架上的 书是另一个书架上的书的2倍,问两个书 架上各有多少本书? 2)儿子现在5岁,15年后他的父亲的岁数是 他的2倍,父亲现在多大? 3)步行时需要30分钟到达车站,骑自行车 比走路快2倍,骑自行车到车站要多少时 间?
2、额叶的言语表达障碍
(1)表达性失语 病变在左侧大脑额下回 的Broca区。言语表达障碍。
(2)额叶动力性失语 也称中枢性运动型失语。 病变在左侧大脑前额叶。言语内容、语法正常,但表 达困难,词汇缺乏。
(3)言语流畅降低 病变在左侧额叶。患者不能在短期内说出较多的规定 词汇。
18
失语症或失读症的神经联系
12
舌下神经核 对侧支配
核上瘫 伸舌时舌尖偏向病灶 对侧,舌肌不萎缩
核下瘫 伸舌时舌尖偏向 病灶侧,舌肌萎 缩
13
(二)运动前区损害的症状
运动前区(6区)为锥体外系和一部分自主神经的高级中枢所在,受损时 主要表现有以下症状: ①肌张力增高,肢体肌力正常,患肢做精细动作困难。 ②额叶性共济失调:对侧半身虽无瘫痪,但肢体有共济失调表现。这是 由于额桥小脑束起于此区,临床上可误诊为对侧小脑半球病变。 ③额上回后部病变---抓握(强握)反射和摸索现象:前者表现为以物体接触 患者手时,出现物体被紧握而不放松;后者呈患者上肢在空中不自觉的 摸索。这些症状均发生于一侧肢体时,即有定位诊断意义,提示运动前 区受损,但当两侧肢体均出现这些症状时,多是由于颅内压增高或额叶 弥散性损害所致。 ④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此区受刺激时,可出现心率、血压和胃肠蠕动等 节律性改变。此区的破坏性病变,使对侧肢体出现苍白、紫绀,皮肤发 凉及肿胀等。
测验残疾人,并可供跨文化研究 21
(2)数学问题 患者不能理解问题的要求,不能按步骤完成计
算。 如:1)有18本书在两个书架上,一个书架上的 书是另一个书架上的书的2倍,问两个书 架上各有多少本书? 2)儿子现在5岁,15年后他的父亲的岁数是 他的2倍,父亲现在多大? 3)步行时需要30分钟到达车站,骑自行车 比走路快2倍,骑自行车到车站要多少时 间?
最新大脑额叶的功能定位PPT课件
• 书写中枢位于优势半球额中回后部,邻 近头眼转动的同向侧视中枢和中央前回的 手区,因书写过程与该两区有密切联系, 亦惟有识字者才于脑皮质内形成书写中枢。 此中枢受损时产生书写不能或称失写症。
(五)运动语言中枢损害的症状
• 1. 运动语言中枢位于优势半球额下回的后 部,即三角部和盖部,又称孛卡(Broca) 回(44区),受损时产生运动性失语,表 现为言语肌肉的失用,患者口、唇、舌运 动良好,但丧失说话能力。在不全运动性 失语时,患者可以说出简短的几个字,但 十分吃力,也很慢。
(1)两种思维模式—抽象思维和具体思维 抽象思维是人脑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事物间接性和概括性
的反映,它使人对事物的认识由外部的表面特征深入到内在联系,由 感性上升到理性。抽象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成分,在人的认识活动 中常占主导地位,在创新活动中,良好的抽象思维具有重要作用,抽 象思维能力强的人必然善于分析,能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特点及 隐藏在事物内部的属性一一分解出来,这将大大丰富人的发散思维和 联想思维。 (2)八个抽象方面 a. 分出自我 b. 心里定势 c. 动作理由 d. 情景转移 e. 心里默记 f. 分析要素 g. 提取特征 h. 形成等级 i. 想象未来
➢表现为饮食过量、胃肠蠕动过度、多尿、高 热、出汗和皮肤血管扩张等症状
福斯特-肯尼迪综合征(Foster-Kennedy syndrome):
➢同侧嗅觉缺失和视神经萎缩 ➢对侧视乳神障碍: 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智能障碍,个
(3)次序记忆障碍
人类的各项活动都有先后次序。额叶损伤的患者能记住一些事件, 但记不住事件发生的先后次序。
1、词语配对实验:先让被试者记忆由两个词语组成的 配对。然后辨认是否出现过及先后次序。
(五)运动语言中枢损害的症状
• 1. 运动语言中枢位于优势半球额下回的后 部,即三角部和盖部,又称孛卡(Broca) 回(44区),受损时产生运动性失语,表 现为言语肌肉的失用,患者口、唇、舌运 动良好,但丧失说话能力。在不全运动性 失语时,患者可以说出简短的几个字,但 十分吃力,也很慢。
(1)两种思维模式—抽象思维和具体思维 抽象思维是人脑以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对事物间接性和概括性
的反映,它使人对事物的认识由外部的表面特征深入到内在联系,由 感性上升到理性。抽象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成分,在人的认识活动 中常占主导地位,在创新活动中,良好的抽象思维具有重要作用,抽 象思维能力强的人必然善于分析,能把事物的各个部分、各种特点及 隐藏在事物内部的属性一一分解出来,这将大大丰富人的发散思维和 联想思维。 (2)八个抽象方面 a. 分出自我 b. 心里定势 c. 动作理由 d. 情景转移 e. 心里默记 f. 分析要素 g. 提取特征 h. 形成等级 i. 想象未来
➢表现为饮食过量、胃肠蠕动过度、多尿、高 热、出汗和皮肤血管扩张等症状
福斯特-肯尼迪综合征(Foster-Kennedy syndrome):
➢同侧嗅觉缺失和视神经萎缩 ➢对侧视乳神障碍: 记忆减退,注意力不集中,智能障碍,个
(3)次序记忆障碍
人类的各项活动都有先后次序。额叶损伤的患者能记住一些事件, 但记不住事件发生的先后次序。
1、词语配对实验:先让被试者记忆由两个词语组成的 配对。然后辨认是否出现过及先后次序。
脑部解剖PPT课件【23页】
-10-
(三)端脑的内部结构
1.基底核 (1)纹状体
纹状体
(2)屏状核 (3)杏仁体
尾状核 豆状核
新纹状体 壳 苍白球—旧纹状体
-11-
第11页/共23页
2.侧脑室 分四部分: 前角 — 伸向额叶 后角 — 伸入枕叶 下角 — 伸至颞叶 中央部 — 位于顶叶内
借左、右室间孔与第三 脑室相通
17-70 ,71
嗅三角 灰结节 乳头体 大脑脚 三叉神经 面神经
垂体
前庭蜗神经 舌咽神经
迷走神经 副神经 橄榄
第4页/共23页
嗅球 嗅束 视神经 前穿质 视束 动眼神经
滑车神经
脑桥 展神经 舌下神经 锥体 锥体交叉
小脑
-4-
边缘叶
隔区
扣带回 额上回
胼胝体沟
扣带回 海马旁回 钩
胼胝体干 穹窿
扣带沟
中央旁小叶
楔前叶
胼胝体 (压部)
3.视觉区 距状沟上、下方的枕叶皮质 (17区) 一侧视觉区接受双眼同
侧半视网膜来的冲动
17区
-8-
第8页/共23页
4.听觉区 颞横回 (41、42区)
5.平衡觉区 中央后回下端
6.嗅觉区 海马旁回钩的内侧部及其附近
7.味觉区 中央后回下部(43区)
8.内脏运动中枢 边缘叶
-9-
第9页/共23页
-22-
第22页/共23页
感谢您的观看!
-23-
第23页/共23页
9.语言中枢 (1)运动性语言中枢: 额下回后部 -Broca 区(44、45区) (2)书写中枢: 额中回后部( 8区) (3)听觉性语言中枢: 颞上回后部(22区) (4)视觉性语言中枢(阅读中枢): 角回(39区)
《神经解剖额叶》课件
神经解剖额叶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高分辨率成像技术
计算神经科学
பைடு நூலகம்
利用光学显微镜、磁共振成像等技术 ,实现额叶的高分辨率结构和功能成 像。
建立额叶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模型,模 拟神经元和神经网络的动态行为。
神经电生理技术
记录和解析额叶神经元的电活动,了 解神经元之间的信息传递和整合机制 。
神经解剖额叶在医学和神经科学中的应用前景
皮质层是额叶的主要组成部分, 负责执行高级认知功能,如决策 、规划、抽象思维和解决问题等
。
皮质层由多个脑回组成,包括额 叶前部、额叶内侧和额叶后部等
区域。
这些区域通过复杂的神经网络相 互连接,共同协作完成各种认知
任务。
额叶的髓质层
髓质层位于皮质层下 方,主要由神经纤维 和神经胶质细胞组成 。
髓质层的结构和功能 对于维持大脑的正常 功能至关重要。
VS
详细描述
额叶通过与其他脑区的交互作用,对信息 进行权衡和评估,从而帮助个体做出明智 的决策。在风险评估中,额叶能够评估不 同选择的潜在风险和收益。在后果预测中 ,额叶能够预测行为的可能结果和影响。 在行为选择中,额叶则根据个体的目标和 价值观,选择合适的行动方案。
04
额叶在情感和社会行为中的作用
05
额叶损伤的影响
额叶损伤的症状
情绪和行为改变
额叶损伤可能导致情绪不稳定 、易怒、焦虑、抑郁等情绪问 题,以及行为异常、冲动或攻
击性行为。
社交能力受损
额叶损伤可能导致社交能力下 降,难以理解他人情感和表达 自己的情感,难以维持人际关 系。
语言和沟通能力障碍
额叶损伤可能导致语言和沟通 能力的障碍,如表达不清、语 言理解困难等。
课件,额叶
能在右侧
非优势半球
多为右侧大脑半球,主要在音乐、美术、综合能力、空 间、几何图形和人物面容的识别及视觉记忆功能等方面 占优势
第二章 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及病损的定位诊断
(一)额叶(frontal lobe)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占大脑半球表面的前三 分之一,位于外侧裂 上方和中央沟前方, 是大脑半球主要功能 区之一。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① 皮质运动区
位于中央前回; 身体各部位代 表区在此的排 列由上向下呈 “倒人状”
第二章 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及病损的定位诊断
(一)额叶(frontal lobe)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② 运动前区
皮质运动区前方
③ 皮质侧视中枢 额中回后部
第二章 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及病损的定位诊断
(一)额叶(frontal lobe)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④ 书写中枢
优势半球的额中回后部Fra bibliotek第二章 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及病损的定位诊断
(一)额叶(frontal lobe)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⑤ 运动性语言 优势半球外侧裂上方和额下 回 中枢(Broca区) 后部交界的三角区
第二章 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及病损的定位诊断
第二章 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及病损的定位诊断
(一)额叶(frontal lobe)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三个面:内侧面、外侧面、 底面。
横竖四条沟:中央沟、中央 前沟、额上沟、额下沟。
五个回:中央前回、额上回、 额中回、额下回、眶回。
前端:额极。
第二章 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及病损的定位诊断
(一)额叶(frontal lobe)
(一)额叶(frontal lobe)
非优势半球
多为右侧大脑半球,主要在音乐、美术、综合能力、空 间、几何图形和人物面容的识别及视觉记忆功能等方面 占优势
第二章 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及病损的定位诊断
(一)额叶(frontal lobe)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占大脑半球表面的前三 分之一,位于外侧裂 上方和中央沟前方, 是大脑半球主要功能 区之一。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① 皮质运动区
位于中央前回; 身体各部位代 表区在此的排 列由上向下呈 “倒人状”
第二章 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及病损的定位诊断
(一)额叶(frontal lobe)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② 运动前区
皮质运动区前方
③ 皮质侧视中枢 额中回后部
第二章 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及病损的定位诊断
(一)额叶(frontal lobe)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④ 书写中枢
优势半球的额中回后部Fra bibliotek第二章 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及病损的定位诊断
(一)额叶(frontal lobe)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⑤ 运动性语言 优势半球外侧裂上方和额下 回 中枢(Broca区) 后部交界的三角区
第二章 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及病损的定位诊断
第二章 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及病损的定位诊断
(一)额叶(frontal lobe)
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
三个面:内侧面、外侧面、 底面。
横竖四条沟:中央沟、中央 前沟、额上沟、额下沟。
五个回:中央前回、额上回、 额中回、额下回、眶回。
前端:额极。
第二章 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及病损的定位诊断
(一)额叶(frontal lobe)
(一)额叶(frontal lobe)
大脑额叶的功能PPT课件
面神经核 上半部-眼周围肌肉,两侧支配 下半部-口周围肌肉,对侧支配
核下瘫 病灶侧所有表情肌瘫痪:额 纹消失、眼不能闭、口角下 垂歪向健侧、鼻唇沟消失等
9
舌下神经核 对侧支配
核上瘫 伸舌时舌尖偏向病灶 对侧,舌肌不萎缩
核下瘫 伸舌时舌尖偏向 病灶侧,舌肌萎 缩
10
2、额叶的言语表达障碍
(1)表达性失语 病变在左侧大脑额下回 的Broca区。言语表达障碍。
大脑额叶的功能
1
一、额叶
1、额叶的机能区
(1)第一躯体运动区— Brodmann 4区
(2) 运动前区— Brodmann 6区
(3) 头眼运动区– Brodmann 8区
(4) 运动性语言中枢– Broca 区
(5)书写中枢--额中回后 部 (Brodmann 8区)
(6)前额叶皮质—Brodmann 9, 10,11,12,13,24,32,45,46,47区
14
(3)河内塔
需要有明确的目的步骤以及从错误中学习的能力
A
B
C
A 1、将B柱的圆盘移到A或C柱,每次只能移动一个。
2、移动时只能小盘放在大盘的上面。
3、以移动的次数最少为胜。
2的n次方-1,n为河内塔的阶数
15
(4)空间结构作业 需要额叶的意向、程序、反馈和调正等机能,用拼图作业检查
16
4、额叶的记忆功能
18
(3)次序记忆障碍 人类的各项活动都有先后次序。额叶损伤的患者能记住一些事件, 但记不住事件发生的先后次序。 1、词语配对实验:先让被试者记忆由两个词语组成的 配对。然后辨认是否出现过及先后次序。 2、图形记忆实验:采用24个图形,各个图形出现1-7 次不等。要求被试者辨认图形并说出出现的次数。
神经系统解剖-额叶
额叶的沟回:
额叶(Lobus frontalis)是大脑半球最前面的部分,后界为中央沟, 下界为外侧裂,内界为扣带沟。
• 背外侧面:有与中央沟平行的中央前沟,两沟间为中央前回。在中央 前沟上下段,各向额极发出额上沟和额下沟,将额叶皮质分成额上、 中、下回。
• 底面:有与内眶缘平行的直沟,称为嗅沟,内有嗅球和嗅束。嗅沟的 内侧为直回,外侧为眶回。嗅束向后扩大为嗅三角,嗅三角和视束之 间为前穿质(有很多细小的血管由此传入脑实质)
• 半球额下回后部(44区)致运动性失语;运动区(4区) 受损出现颜面和上肢为著的偏瘫;旁中央小叶前部受损出现排 尿、排便障碍。
功能定位
第Ⅰ躯体运动 区 位置:中央前 回和中央旁小 叶前部(4、 6区) 损害:偏瘫、 偏视
特点:
①上下颠倒,头部仍为 正;
• 内侧面:前方为内侧额回,后方为旁中央小叶。
大脑皮层分区和功能定位:
根据大脑皮层细胞结构和功能的不同,临 床采用Brodmann数字标记分区方法进行解 剖功能定位。
额叶皮质
• 中央前区:又称初极运动皮层,包括中央前区和额上、中、 下回的后部。
• 运动区为4区;运动前区为6、8区,以及44和45区的一部 分,额眼区为 6、8和9区相邻的部分;辅助运动区为大脑 内侧面6和8区的感觉运动区;运动性语言区为44和45区的 一部分。
• 前额区:为联合区,包括额上、中、下回的大部分(8、9、 10、11、45、46、47区);眶回(12、13、14区);以及内 侧额回(32区),前额区与各叶皮质均有往返联系,对躯 体和内脏活动有复杂的影响。
⑶大脑皮质的分区 Brodmann的52分区法
大脑皮质损害的定位症状-额叶
• 弥漫性损害可表现为精神异常和认识功能障碍,情绪、性格及 人格改变;可出现局灶运动性癫痫发作和癫痫大发作;出现额 叶性共济失调和强握反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句, 甚至根本不能说话,但能理解别人的话意,即运动性失语症 (Broca失语)
神经解剖-额叶
(1)表达性失语 病变在左侧大脑额下回 的Broca区。言语表达障碍。
(2)额叶动力性失语 也称中枢性运动型失语。 病变在左侧大脑前额叶。言语内容、语法正常,但表 达困难,词汇缺乏。
(3)言语流畅降低 病变在左侧额叶。患者不能在短期内说出较多的规定 词汇。
神经解剖-额叶
➢ 一侧前额叶损害多不产生明显的精神和智力缺欠的症状,故有人称 此区为“静区”。
➢ 两侧额叶损害则出现以下症状:①注意力不集中,判断力和理解力 差,患者对事物的反应迟钝。②记忆力欠缺,特别是近记忆能力障 碍。③精神和性格变化,如情绪不稳定,好打架、骂人、自夸、滑 稽及幼稚,对亲属和朋友不理睬的淡漠表现等
喉肌和咀嚼肌等。
神经解剖-额叶
2)倒置性支配:犹如头在下, 脚在上的“倒人形”。
但头面部的投影依然是正的。 即中央前回最上部 中央旁小叶前部支配下肢运动。 中央前回中部 与躯干和上肢的运动有关。 中央前回下部 支配头面部随意运动。
神经解剖-额叶
3)身体各部在躯体运动中枢的代 表区大小, 取决于该部运动的精细 复杂程度 如运动精细复杂的手、口 等代表区所占的面积较大。
神经解剖-额叶
局限性癫痫
抽搐局限于身体的某一部分,如面、手、足或一个肢体,为时数 秒至数分钟或更长时间,发作时无意识障碍。有时癫痫由身体某部 分开始后,抽动逐渐按解剖学的排列顺序向外扩延,最后引起全身 性大发作,称为杰克逊癫痫。
此外,运动区病变常同时累及运动前区、感觉区和运动语言中枢 等,故多同时伴有邻近区受累的症状
额上回 额中回 额下回
神经解剖-额叶
大脑皮质的分区 虽然大脑皮质6层形式是新皮质结构的基本形式, 但不同区域的皮质,各层的厚薄、纤维的疏密以及细胞成分都不同。 学者们依据皮质各部细胞纤维构筑,将全部皮质分成若干个区。 现在人们广为采用的是Brodmann 分区。 即将大脑皮质分成52个区
神经解剖-额叶
神经解剖之额叶
神经解剖-额叶
大脑又称端脑,是脑的最高级部位, 由左、右两个大脑半球构成,并借胼胝体相连。 人类的大脑高度发展,遮盖了间脑和中脑, 并把小脑推向后下方。
神经解剖-额叶
一、大脑的外形
大脑纵裂:位于左、右大脑 半球之间。
胼胝体:位于大脑纵裂的底 部,为连接左、右大脑 半球的巨大的纤维束。
神经解剖-额叶
运动中枢受损的症状
1、破坏症状为: ➢病灶对侧上运动神经元瘫 ➢病灶不大,则多位单瘫 ➢病灶较大,出现以单瘫为主的偏瘫 2、刺激症状为: ➢病灶对侧局限性癫痫 ➢面部痉挛发作 ➢上肢痉挛发作 ➢下肢痉挛发作 ➢对侧半身痉挛发作或局限性癫痫发展为大发作
神经解剖-额叶
中央前回损伤:
①运动区全部受损时,产生对侧半身瘫痪,或称偏瘫,即中枢性面瘫 和上、下肢瘫痪。在损害初期,多表现为弛缓性瘫痪(软瘫);而后 可转变为痉挛性瘫痪。偏侧身体各部位的瘫痪程度亦有不同,一般上 肢较下肢严重;肢体远端较近侧端严重。 ②累及运动区下部,可仅出现对侧中枢性面瘫。 ③累及运动区中部可表现为对侧上肢单瘫。 ④累及运动区上部,如矢状窦旁或大脑镰旁脑膜瘤,以及运动区上部 的胶质瘤可首先出现对侧下肢单瘫。
侧注视中枢支配两侧眼球同时向对侧注视及头颈向对侧转动 破坏——暂时性两眼向患侧偏斜和对侧凝视麻痹 刺激(如癫痫)——向对侧注视,眼睑开大和瞳孔散大, 同时也伴有头部向对侧扭转
神经解剖-额叶
前额叶皮质(9、10、12、46、11、47区)
有广泛的联络纤维,与人的思维、记忆、判断、情感和冲动等精神 活动有关
④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此区受刺激时,可出现心率、血压和胃肠蠕动
等节律性改变。此区的破坏性病变,使对侧肢体出现苍白、紫绀,皮
肤发凉及肿胀等
神经解剖-额叶
2.运动性语言中枢,又称说话中枢 位于额下回后部(第44、45区)又称Broca区 此区能分析综合与语言发音有关肌来的刺激,并能与口唇、舌和喉
肌的相应运动中枢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语言功能如果此中枢受损 损害:语言表达障碍,虽能发音,但说话不利落,只能说简单的字
神经解剖-额叶
此外,额叶还有一些特殊功能: 计划功能:
(一)额叶损伤后的持续症状-对行为缺乏灵活的操作和有效的控制 (1)固执-缺乏控制,难以调整原有动作。 (2)重复-重复进行某一动作,但可调整。
三面背外侧面 内侧面 下面(底面)
每侧半球由3条恒定的沟 将其分为5个叶。
神经解剖-额叶
(一)大脑半球 的分叶
1. 三条沟 中央沟 外侧沟 顶枕沟
神经解剖-额叶
额叶 顶叶
五个叶 颞叶
枕叶 岛叶
神经解剖-额叶
神经解剖-额叶
神经解剖-额叶
2.额叶外侧面主要的沟回
中央前沟 中央前回 额上沟
额叶 额下沟
神经解剖-额叶
运动前区(6区)
为锥体外系和一部分自主神经的高级中枢所在,受损时主要表现有:
①肌张力增高,患肢做精细动作困难
现。这 是由于额桥小脑束起于此区,临床上可误诊为对侧小脑半球病变
③额上回后部病变—抓握(强握)反射和摸索现象:前者表现为以物体 接触患者手时,出现物体被紧握而不放松;后者患者上肢在空中不自 觉的摸索。这些症状均发生于一侧肢体时,即有定位诊断意义,提示 运动前区受损,但当两侧肢体均出现这些症状时,多是由于颅内压增 高或额叶弥散性损害所致。
神经解剖-额叶
3.书写中枢位于额中回后部(第8区) 邻近头眼转动的同向侧视中枢和中央前回的手区,因书写过程与
该两区有密切联系,亦惟有识字者才于脑皮质内形成书写中枢。 此中枢受损时产生书写不能或称失写症
神经解剖-额叶
4.皮质侧视中枢额中回后部(第8区)
下行的纤维交叉到对侧支配脑桥的同名中枢
神经解剖-额叶
额叶主要的功能分区
1.躯体运动中枢 位于中央前回(4区)和中央旁小叶前部(6区)。 包括 Brodmann分区的第4区和第6区, 是控制骨骼肌随意运动的最高中枢。
神经解剖-额叶
该区域具有以下特点: 1)交叉性支配:主要支配对侧的随意运动 但一些与联合运动有关的肌肉则受双侧运动中枢支配,如眼球外肌、咽
神经解剖-额叶
(1)表达性失语 病变在左侧大脑额下回 的Broca区。言语表达障碍。
(2)额叶动力性失语 也称中枢性运动型失语。 病变在左侧大脑前额叶。言语内容、语法正常,但表 达困难,词汇缺乏。
(3)言语流畅降低 病变在左侧额叶。患者不能在短期内说出较多的规定 词汇。
神经解剖-额叶
➢ 一侧前额叶损害多不产生明显的精神和智力缺欠的症状,故有人称 此区为“静区”。
➢ 两侧额叶损害则出现以下症状:①注意力不集中,判断力和理解力 差,患者对事物的反应迟钝。②记忆力欠缺,特别是近记忆能力障 碍。③精神和性格变化,如情绪不稳定,好打架、骂人、自夸、滑 稽及幼稚,对亲属和朋友不理睬的淡漠表现等
喉肌和咀嚼肌等。
神经解剖-额叶
2)倒置性支配:犹如头在下, 脚在上的“倒人形”。
但头面部的投影依然是正的。 即中央前回最上部 中央旁小叶前部支配下肢运动。 中央前回中部 与躯干和上肢的运动有关。 中央前回下部 支配头面部随意运动。
神经解剖-额叶
3)身体各部在躯体运动中枢的代 表区大小, 取决于该部运动的精细 复杂程度 如运动精细复杂的手、口 等代表区所占的面积较大。
神经解剖-额叶
局限性癫痫
抽搐局限于身体的某一部分,如面、手、足或一个肢体,为时数 秒至数分钟或更长时间,发作时无意识障碍。有时癫痫由身体某部 分开始后,抽动逐渐按解剖学的排列顺序向外扩延,最后引起全身 性大发作,称为杰克逊癫痫。
此外,运动区病变常同时累及运动前区、感觉区和运动语言中枢 等,故多同时伴有邻近区受累的症状
额上回 额中回 额下回
神经解剖-额叶
大脑皮质的分区 虽然大脑皮质6层形式是新皮质结构的基本形式, 但不同区域的皮质,各层的厚薄、纤维的疏密以及细胞成分都不同。 学者们依据皮质各部细胞纤维构筑,将全部皮质分成若干个区。 现在人们广为采用的是Brodmann 分区。 即将大脑皮质分成52个区
神经解剖-额叶
神经解剖之额叶
神经解剖-额叶
大脑又称端脑,是脑的最高级部位, 由左、右两个大脑半球构成,并借胼胝体相连。 人类的大脑高度发展,遮盖了间脑和中脑, 并把小脑推向后下方。
神经解剖-额叶
一、大脑的外形
大脑纵裂:位于左、右大脑 半球之间。
胼胝体:位于大脑纵裂的底 部,为连接左、右大脑 半球的巨大的纤维束。
神经解剖-额叶
运动中枢受损的症状
1、破坏症状为: ➢病灶对侧上运动神经元瘫 ➢病灶不大,则多位单瘫 ➢病灶较大,出现以单瘫为主的偏瘫 2、刺激症状为: ➢病灶对侧局限性癫痫 ➢面部痉挛发作 ➢上肢痉挛发作 ➢下肢痉挛发作 ➢对侧半身痉挛发作或局限性癫痫发展为大发作
神经解剖-额叶
中央前回损伤:
①运动区全部受损时,产生对侧半身瘫痪,或称偏瘫,即中枢性面瘫 和上、下肢瘫痪。在损害初期,多表现为弛缓性瘫痪(软瘫);而后 可转变为痉挛性瘫痪。偏侧身体各部位的瘫痪程度亦有不同,一般上 肢较下肢严重;肢体远端较近侧端严重。 ②累及运动区下部,可仅出现对侧中枢性面瘫。 ③累及运动区中部可表现为对侧上肢单瘫。 ④累及运动区上部,如矢状窦旁或大脑镰旁脑膜瘤,以及运动区上部 的胶质瘤可首先出现对侧下肢单瘫。
侧注视中枢支配两侧眼球同时向对侧注视及头颈向对侧转动 破坏——暂时性两眼向患侧偏斜和对侧凝视麻痹 刺激(如癫痫)——向对侧注视,眼睑开大和瞳孔散大, 同时也伴有头部向对侧扭转
神经解剖-额叶
前额叶皮质(9、10、12、46、11、47区)
有广泛的联络纤维,与人的思维、记忆、判断、情感和冲动等精神 活动有关
④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此区受刺激时,可出现心率、血压和胃肠蠕动
等节律性改变。此区的破坏性病变,使对侧肢体出现苍白、紫绀,皮
肤发凉及肿胀等
神经解剖-额叶
2.运动性语言中枢,又称说话中枢 位于额下回后部(第44、45区)又称Broca区 此区能分析综合与语言发音有关肌来的刺激,并能与口唇、舌和喉
肌的相应运动中枢配合,共同完成复杂的语言功能如果此中枢受损 损害:语言表达障碍,虽能发音,但说话不利落,只能说简单的字
神经解剖-额叶
此外,额叶还有一些特殊功能: 计划功能:
(一)额叶损伤后的持续症状-对行为缺乏灵活的操作和有效的控制 (1)固执-缺乏控制,难以调整原有动作。 (2)重复-重复进行某一动作,但可调整。
三面背外侧面 内侧面 下面(底面)
每侧半球由3条恒定的沟 将其分为5个叶。
神经解剖-额叶
(一)大脑半球 的分叶
1. 三条沟 中央沟 外侧沟 顶枕沟
神经解剖-额叶
额叶 顶叶
五个叶 颞叶
枕叶 岛叶
神经解剖-额叶
神经解剖-额叶
神经解剖-额叶
2.额叶外侧面主要的沟回
中央前沟 中央前回 额上沟
额叶 额下沟
神经解剖-额叶
运动前区(6区)
为锥体外系和一部分自主神经的高级中枢所在,受损时主要表现有:
①肌张力增高,患肢做精细动作困难
现。这 是由于额桥小脑束起于此区,临床上可误诊为对侧小脑半球病变
③额上回后部病变—抓握(强握)反射和摸索现象:前者表现为以物体 接触患者手时,出现物体被紧握而不放松;后者患者上肢在空中不自 觉的摸索。这些症状均发生于一侧肢体时,即有定位诊断意义,提示 运动前区受损,但当两侧肢体均出现这些症状时,多是由于颅内压增 高或额叶弥散性损害所致。
神经解剖-额叶
3.书写中枢位于额中回后部(第8区) 邻近头眼转动的同向侧视中枢和中央前回的手区,因书写过程与
该两区有密切联系,亦惟有识字者才于脑皮质内形成书写中枢。 此中枢受损时产生书写不能或称失写症
神经解剖-额叶
4.皮质侧视中枢额中回后部(第8区)
下行的纤维交叉到对侧支配脑桥的同名中枢
神经解剖-额叶
额叶主要的功能分区
1.躯体运动中枢 位于中央前回(4区)和中央旁小叶前部(6区)。 包括 Brodmann分区的第4区和第6区, 是控制骨骼肌随意运动的最高中枢。
神经解剖-额叶
该区域具有以下特点: 1)交叉性支配:主要支配对侧的随意运动 但一些与联合运动有关的肌肉则受双侧运动中枢支配,如眼球外肌、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