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论混沌学及应用

合集下载

混沌理论及其应用

混沌理论及其应用

混沌理论及其应用■背景混沌是非线性系统所独有且广泛存在的一种非周期运动形式⩸其覆盖面涉及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几乎每一个分支。

混沌运动的早期研究可以追溯到1963年美国气象学家Lorenz对两无限平面间的大气湍流的模拟。

在用计算机求解的过程中,Lorenz发现当方程中的参数取适当值时,解是非周期的且具有随机性,即由确定性方程可得出随机性的结果,这与几百年来统治人们思想的拉普拉斯确定论相违背(确定性方程得出确定性结果)。

随后,Henon和Rossler等也得到类似结论。

Ruelle,May等对这类随机运动的特性进行了进一步研究,从而开创了混沌这一新的研究方向,近二三十年来,近似方法、非线性微分方程的数值积分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人们对混沌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可能,混沌理论研究取得的可喜成果也使人们能够更加全面透彻地认识、理解和应用混沌。

本文将介绍与混沌有关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及混沌应用研究的最新进展。

■混沌的基本知识混沌又称为蝴蝶效应,对于初始的条件非常敏感,目前尚无通用的严格的定义,一般认为,一周期信号输入某一确定的系统产生的貌似随机的信号,这种信号具有无穷嵌套和内秉随机性。

例如Logistic 映射,是非线性方程中出现的一个能成功地进行实验数学研究的不寻常的实例,它虽然简单却能体现出所有非线性现象的本质。

以Logistic 映射这只“小麻雀”为例来说明混沌运动的基本性质。

映射如式(1)最初用来描述昆虫的世代变化规律:(1)其中α为控制参量。

从[0,1]内点x0出发,由Logistic映射的迭代形成了一个序列,即x n= f n(x0), n = 0,1,2,…α值确定后,由任意初值x0在[0,1]内变化可迭代出一个确定的时间序列{x n}(称为x0的轨道)。

对于不同的α值系统将呈现不同的特性,如下图(1)所示。

纵坐标为变量x,所属区间为[0,1],横坐标为控制参量α,所属区间为[0,4],把参量空间分,500步,对每个固定的参量值α,变量x0从某一个初值开始迭代,把后继500个轨道点都画到所选参量的纵方向上这样扫过全部的参量范围。

浅谈混沌理论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浅谈混沌理论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浅谈混沌理论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研究的不断加深,最近几十年混沌学开始兴起。

在非线性科学上,混沌现象指的是一种确定的但不可预测的运动状态。

它的外在表现和纯粹的随机运动很相似,即都不可预测。

但和随机运动不同的是,混沌运动在动力学上是确定的,它的不可预测性是来源于运动的不稳定性。

或者说混沌系统对无限小的初值变动和微扰也具于敏感性,无论多小的扰动在长时间以后,也会使系统彻底偏离原来的演化方向。

本文将简单讨论一下混沌理论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关键词:混沌理论生活中的应用1、混沌理论的提出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气象学家爱德华·罗伦兹(Edward N.Lorentz)为了预报天气,他用计算机求解仿真地球大气的13个方程式,意图是利用计算机的高速运算来提高长期天气预报的准确性。

1963年的一次试验中,为了更细致地考察结果,在科学计算时,洛伦兹对初始输入数据的小数点后第四位进行了四舍五入。

他把一个中间解0.506取出,提高精度到0.506127再送回。

而当他喝了杯咖啡以后,回来再看时大吃一惊:本来很小的差异,前后计算结果却偏离了十万八千里!前后结果的两条曲线相似性完全消失了。

再次验算发现计算机并没有毛病,洛伦兹发现,由于误差会以指数形式增长,在这种情况下,一个微小的误差随着不断推移造成了巨大的后果。

后来,洛伦兹在一次演讲中提出了这一问题。

他认为,在大气运动过程中,即使各种误差和不确定性很小,也有可能在过程中将结果积累起来,经过逐级放大,形成巨大的大气运动。

于是,洛伦兹认定,他发现了新的现象: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

1979年12月,洛伦兹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讲演中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

他的演讲和结论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时至今日,这一论断仍为人津津乐道,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人们对混沌学的浓厚兴趣。

混沌理论及应用

混沌理论及应用

混沌理论及应用混沌理论及应用混沌理论及应用学院:班级:学号:摘要:混沌的发现揭示了我们对规律与由此产生的行为之间关系的一个基本性的错误认识。

我们过去认为,确定性的原因必定产生规则的结果,但现在我们知道了,它们可以产生易被误解为随机性的极不规则的结果。

我们过去认为,简单的原因必定产生简单的结果,但现在我们知道了,简单的原因可以产生复杂的结果。

我们认识到,知道这些规律不等于能够预言未来的行为。

关键词:混沌理论;应用领域1963年美国气象学家爱德华·诺顿·劳仑次提出混沌理论,非线性系统具有的多样性和多尺度性。

混沌理论解释了决定系统可能产生随机结果。

理论的最大的贡献是用简单的模型获得明确的非周期结果。

在气象、航空及航天等领域的研究里有重大的作用。

混沌理论认为在混沌系统中,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

1.1混沌理论的含义混沌理论是一种兼具质性思考与量化分析的方法,用以探讨动态系统中无法用单一的数据关系,而必须用整体、连续的数据关系才能加以解释及预测之行为。

混沌消除了拉普拉斯关于决定论式可预测的幻想。

首先一点就是未来无法确定。

第二,事物的发展是通过自我相似的秩序来实现的。

这是混沌理论两个基本的概念。

混沌理论还有一个是发展人格,他有三个原则,1、能量永远会遵循阻力最小的途径2、始终存在着通常不可见的根本结构,这个结构决定阻力最小的途径。

3、这种始终存在而通常不可见的根本结构,不仅可以被发现,而且可以被改变。

1.2混沌现象的起因混沌现象起因于物体不断以某种规则复制前一阶段的运动状态,而产生无法预测的随机效果。

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正是此一现象的最佳批注。

具体而言,混沌现象发生于易变动的物体或系统,该物体在行动之初极为单纯,但经过一定规则的连续变动之后,却产生始料所未及的后果,也就是混沌状态。

但是此种混沌状态不同于一般杂乱无章的的混乱状况,此一混沌现象经过长期及完整分析之后,可以从中理出某种规则出来。

生命科学中的混沌理论与应用

生命科学中的混沌理论与应用

生命科学中的混沌理论与应用生命科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现象的学科,它包含了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等多个分支学科。

生命科学的发展,不仅是一门科学探索的过程,同时也是对人类认知自身、改变自身的历程。

而混沌理论,则是生命科学中一个新兴而有潜力的领域。

混沌理论最初起源于物理学领域,它指的是非线性系统中的一种动态行为,也就是说当系统非常敏感地依赖于输入的小变化时,系统的行为就会表现出随机、无规律的、似乎没有任何规律可循的特点。

混沌理论的核心思想是探究由简单系统规律的微小变化而产生的复杂行为,以及这些行为对系统整体性质的影响。

混沌现象的发现,为科学研究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不仅是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领域也逐渐引进了混沌理论,并开始探究混沌现象在这些领域的表现和应用。

在生命科学领域,混沌理论的应用日渐扩展。

生命科学中的混沌现象,是由分子层面的随机行为所导致的,比如基因突变、蛋白质折叠等。

而混沌现象在生物分子方面的应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混沌理论对于探究生物分子在系统中的动态行为有着重要的作用。

生物分子在体内的行为是极其复杂的,分子之间相互作用错综复杂,往往呈现出非线性动态行为。

混沌理论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探究生物分子运动规律、群体行为等诸多问题,揭示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对于探索生物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变化等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帮助作用。

第二,混沌理论可帮助研究人员深入了解人体内部的代谢活动。

人体内部的代谢过程极其复杂,各个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非常高的复杂性。

混沌理论可以帮助研究人员探究代谢过程中的非线性动态行为,深入了解人体内部的细胞信号传递和能量代谢等重要信息,为药物研发、疾病诊治和人体健康等方面提供有力的支持。

第三,混沌理论也可以应用于神经系统的研究中,帮助科学家探究神经元在体内的运动轨迹、树突末梢的运动状态、大脑内部信息传递方式等重要问题。

这对于理解大脑的功能和修复神经系统的损伤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

混沌理论在时序数据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混沌理论在时序数据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混沌理论在时序数据预测中的应用研究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时序数据的预测成为了数据分析领域中的热门研究方向。

时序数据指的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数据,如气象数据、股票价格、交通流量等,它们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和周期性,因此能够进行预测分析。

混沌理论是研究非线性动态系统的数学理论,它的提出和发展为时序数据的预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方法。

本文将简要介绍混沌理论和其在时序数据预测中的应用研究。

一、混沌理论的基本概念混沌理论是由著名的美国数学家洛伦茨提出的,它是研究非线性动态系统的理论。

所谓非线性动态系统,指的是系统中各变量之间的关系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而是复杂的非线性关系。

这些系统表现出了极其复杂的行为,包括混沌现象、周期性现象、分岔现象等等。

其中混沌现象指的是系统状态极其敏感,微小的扰动可能会导致系统状态发生巨大的变化。

混沌理论的核心思想是“灵敏依赖于初值”,即系统状态和系统初值之间的关系是非常敏感的。

例如,一个简单的“蝴蝶效应”实验,就可以说明这一点。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非常简单的数学模型,来模拟大气环境中的蝴蝶煽动翅膀所产生的微小气流变化,这种微小变化可能会在某个地方引起飓风等极端天气。

这个实验就是混沌理论的一个生动例子。

二、混沌理论在时序数据预测中的应用混沌理论的提出和发展引起了人们对于非线性动态系统的深入研究,同时为时序数据的预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和方法。

常用的混沌预测方法有扩展Kalman滤波器(EKF)方法、非线性自适应滤波器(NAR)方法、改进模糊神经网络(IFNN)方法等等。

其中,EKF方法是一种基于Kalman滤波器的扩展方法,它可以对非线性系统的学习和预测进行模拟。

EKF方法通过线性化系统模型进行处理,能够利用系统的特定结构进行预测。

NAR方法是一种基于自适应神经网络的方法,它能够根据不断变化的时序数据进行学习和优化,并进行有效地预测。

IFNN方法是一种基于模糊神经网络的方法,它能够处理非线性动态系统的复杂性问题,并进行有效的预测。

混沌理论

混沌理论
混沌,虽原意为无序和混乱,实则蕴含着深层次的规律。混沌学致力于发现这些隐藏于表面混乱之下的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多个领域。混沌现象多出现在确定性系统中,这些系统虽由确定性理论描述,但其行为却展现出不确定、不可重复、不可预测的特性。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混沌是非线性动力系统的固有属性,普遍存在于各类系统中。与牛顿确定性理论主要处理的线性系统不同,混沌现象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混沌理论被视为物理学的重大革命,其哲学思想丰富而深刻。混沌具有多种特征,包括对初始条件的极端敏感性,即微小的初始差异可导致巨大的结果差异;极为有限的可预测性,混沌系统或整体或局部难以预测;混沌内部存在着超载的有序,表现为结构的自相似性和不同系统间的跨尺度相似性;以及确定系统

混沌理论及应用

混沌理论及应用

典型连续混沌系统——Chua系统
典型离散混沌映射
典型离散混沌映射
4.非周期性 在数学和物理学中,周期性的定义是很明确的。对于函
数f(x),若能找到一个最小正数t满足关系f(x+t)=f(x),则称f(x) 是周期函数,t为其周期;否则f(x)就是非周期的, 非周期性意 味着构成奇怪吸引子的积分曲线从不重复原曲线而封闭。这 样,向着奇怪吸引子演化的系统,从来不以同样的状态重新 经过。非周期性说明,混沌运动的每一瞬间都是“不可预见 的创新”的发生器。应当注意的是“非周期性”这个概念比 “混沌’’要广、要大的多。比如,准周期是非周期的,但 不是混沌;遍历运动是非周期的,但单纯遍历还不是混沌。 混沌运动要求有“混合”的性质,即“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 赖性”。但这并不能因此说混沌运动就是杂乱而无用的,相 反,混沌不是无序和紊乱。一提到有序,人们往往会想到周 期排列或对称形状。
i) 系统的变化看似毫无规则,但实际上是有迹可寻的。
ii)系统的演化对初始条件的选取非常敏感,初始条件极微小的 分别(就例如0.6和0.6001仅仅相差六千分之一), 在一段时 间的演化后可带来南辕北辙的结果。
典型连续混沌系统——Chen系统
典型连续混沌系统——Lorenz系统
典型连续混沌系统——RÖssler系统
——混沌与密码学的关系
●混沌与公钥密码学 公钥密码 Nhomakorabea混沌单向函数
已知部分结构重构出 全部高维混沌系统;
未知部分参数同步两 个超混沌系统或时空 混沌系统;
……
3.混沌掩盖
混沌掩盖
4.混沌开关
混沌开关
5.混沌调制
混沌调制
混沌在图像加密中的应用
原图像
加密后图像

混沌系统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混沌系统的理论与应用研究

混沌系统的理论与应用研究混沌系统是一类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其特点是有着灵敏的初始条件依赖性、不可预测性和复杂性。

在自然界和工程实践中,很多现象可以被描述为混沌现象。

因此混沌系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已经成为了一个热点话题。

一、混沌系统的理论1.混沌现象的起源混沌现象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60年代的洛伦兹方程。

洛伦兹方程描述了三维空间中的流体运动,但是当参数取值在一定范围内时,方程的解会呈现出复杂的非周期性演化,这就是洛伦兹吸引子,也是混沌现象的一个自然表现。

2.混沌系统的行为特征混沌系统主要有三个基本特征,即灵敏性依赖初值、不可预测性和指数式的增长或衰减。

灵敏性依赖初值是指对于微小的初值扰动会导致系统演化完全不同的结果,导致系统的预测变得不可靠。

不可预测性是指混沌系统的演化严格遵循确定性方程,但是由于初值误差的影响,相邻的状态演化会趋于不同的方向。

指数式的增长或衰减则体现了混沌系统的无限扩张性和不稳定性。

3.混沌理论的基本工具混沌理论的基本工具包括相空间、特征指数和混沌分析等。

相空间是混沌理论的核心概念,它是由混沌系统状态构成的空间,反映了混沌系统状态的演化规律。

特征指数是描述混沌系统演化速率的指标,它可以用于判断混沌系统的稳定性和预测系统的行为。

混沌分析则是一种基于神经网络、小波分析、频域分析等方法对混沌时序序列的分析手段,可以提取出混沌系统中蕴含的信息。

二、混沌系统的应用1.混沌系统在密码学中的应用由于混沌系统的伪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因此在密码学中得到了广泛运用。

混沌加密算法是一种基于混沌映射的加密方法,可以提供高强度的数据保护。

2.混沌系统在通信中的应用混沌通信是一种新兴的通信技术,它通过利用混沌系统的非周期性、高灵敏性和无规律性来实现通信系统的保密性和抗干扰性。

3.混沌系统在金融领域中的应用混沌系统在金融领域中的应用主要包括金融市场预测和金融风险控制。

混沌理论的应用可以提高预测模型的精度,在金融市场瞬息万变的环境下,提高预测准确率对于投资者和交易员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从哲学的角度认识混沌理论

从哲学的角度认识混沌理论

从哲学的角度认识混沌理论混沌学是当代系统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产生一样,混沌理论的出现对现代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混沌运动的本质特征是系统长期行为对初值的敏感依赖性,所谓混沌的内在随机性就是系统行为敏感地依赖于初始条件所必然导致的结果。

我们可把混沌理解为:在一个非线性动力学系统中,随着非线性的增强,系统所出现的不规则的有序现象。

这些现象可以通过对初值的敏感依赖性、奇异吸引子、费根鲍姆常数、分数维、遍历性等来表征。

牛顿力学描绘的世界图景是钟表模式的世界图景: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象一架钟表,它们按照确定的方式运行,科学的任务就是阐明钟表的结构.揭示它的运行规律。

混沌学的研究则破坏了这种模式的科学根基,引导人们重新确定科学研究的任务。

未来科学的任务是从混沌的观点阐明客观世界这个超级巨系统的结构方式和运行机制。

混沌学从根本上打破了人类长期形成的片面的固定思维方式,不仅促进了自然科学向前发展,而且丰富了科学的唯物辩证法和方法论,具有划时代的哲学意义和科学意义。

混沌给我们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促进了科学思想和方法论一系列的重大革命,改变着人们的思维,促使人们在哲学上对其进行深层次的认识。

混沌学是非线性科学范畴,它认为世界的真实面目就是非线性的,经典物理学研究的线性不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而是相对于非线性的一个特例。

经典科学的线性观导致事物发展的简单性、确定性和还原性,而混沌理论的非线性世界观是对经典科学线性观的扬弃,它是有序与无序确定性和随机性、完全性和非完全性、自相似性和":自相似性相统一的世界,它们之间是可以互相转化、对立而统一的,遵循着辩证法的规律。

从简单到复杂,从线性到非线性,这是符合认识发展的规律的。

分叉、突变,对初值的敏感依赖性,长期行为的不可预见性,分形几何特性等是非线性的性质,分数维、费根鲍姆常数是对非线性系统作定量描述的普遍概念,所以,混沌的主要特性是可以被我们认识和描述的。

《混沌理论及应用》课件

《混沌理论及应用》课件
混沌同步
混沌同步可以实现两个或多个非线性系统的同步通信,具有高度的同步性和可靠性。
混沌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混沌加密图像
混沌加密图像可以对图片进行 加密保护,使其具有高度的安 全性和不可逆性。
混沌水印技术
混沌水印技术可以对图片进行 水印嵌入和提取,具有高度的 鲁棒性和安全性。
混沌编码解码
混沌编码解码可以对数据进行 加密和解密,隐藏其中的信息, 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2
混沌加密
混沌加密是利用混沌的随机特性对数据进行保护,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混沌控制器
混沌控制器可以在控制系统中实现非线性强耦合的混沌控制和同步。
混沌在通信中的应用
混沌扩频通信
混沌扩频通信利用混沌序列进行扩频信号的编码和解码,具有高抗干扰性。
混沌调制通信
混沌调制通信利用混沌信号代替传统的正弦信号进行通信,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抗干扰性。
总结
1 混沌理论的优点与不足
混沌理论具有良好的创新性、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2 混在实际应用中的前景
混沌技术在通信、图像处理、非线性控制等领域有广泛的实际应用前景。
3 混沌理论在其他领域的发展及应用
混沌理论的应用研究正向更广的领域拓展,如金融市场、生物医学等。
混沌理论及应用
混沌理论在科学、通信、图像处理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本课件介绍了混 沌的基本特性和在不同领域中的具体应用。
引言
定义混沌
混沌是指一个看似随机、无序的非线性系统中存在的规律性行为。
历史背景
混沌理论的概念最早由伦敦数学家罗伯特·迈·梅耶在1975年提出。
混沌在科学中的重要性
混沌理论改变了人们对科学中确定性的看法,揭示了系统中固有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大学物理读书报告——混沌理论及其应用

大学物理读书报告——混沌理论及其应用

蝴蝶的力量——浅谈混沌科学及其应用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水工01班陈龙2010010224前言:众所周知,300多年前,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和他的三大力学定律将天体的运动和地球上物体的运动统一起来了。

人们开始认为:在物体受力已知的情况下,给定了初始条件,物体以后的运动情况(包括各时刻的位置和速度)就完全决定了,并且可以预测了。

这就是所谓的“决定论的可预见性”(在一些书中也叫做“线性系统的可预见性”)。

牛顿力学于是被奉为近代科学的典范。

然而,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进一步认识到,牛顿力学的真理性收到了一定能够范围的限制。

其主要有三大限制性:(1)19世纪末20世纪初,由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方程的出现,人们知道了牛顿力学不能反映高速运动的规律,于是,光速c成为牛顿力学应用的第一个限制。

(2)20世纪,人们又发现微观粒子的运动也不遵循牛顿力学的规律,随着量子力学中的薛定谔方程的出现,普朗克常量h成为了牛顿力学的第二个限制。

(3)早在20世纪初,人们就发现,牛顿力学在研究复杂系统时遇到了困难。

美国数学家庞加莱(Poincare H)发现,精确处理“三体问题”的过程中,牛顿力学遇到了困难。

于是,复杂非线性系统的运动的不可预见性成为了牛顿力学的第三大限制,即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探究的“混沌科学”这一新兴交叉学科。

混沌的出现,让我们了解到现实的世界是一个有序与无序相伴、确定性和随机性统一、简单与复杂一致的世界。

以往那些追求有序、精确、简单的观点是不全面的。

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复杂纷纭的运动的世界,应该用一门“关于过程和演化的科学”来描绘一个客观的真实的世界。

关键字:不可预测性初值敏感性决定论非周期流耗散系统KAM定理保守系统 Li-Yorke定义逻辑斯蒂模型文章结构:正文:混沌,通常理解为混乱、无序、未分化,如所谓“混沌者,言万物相混成而未相离”(《易经》),“窈窈冥冥”、“默默昏昏”(《庄子》)。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混沌最初进入科学领域是与以精确著称的数理科学无缘的,混沌主要是一个天文学中与宇宙起源有关的概念,它来源于神话传说与哲学思辨。

关于混沌小论文--概念、混沌控制方法、应用领域等

关于混沌小论文--概念、混沌控制方法、应用领域等

混沌论文即使没有外界影响社会系统在自身理性逻辑的控制下,它的发展行为也是完全不可预测的。

甚至政策上的微小变化都有可能导致完全不同的变化───莫斯基德(E.Mosckilde)拉森(rsen)斯特曼(J.D.Sterman) 这种多因素影响的事物发展过程的不确定性即混沌。

(一)混沌的概念:混沌(c h a os ) 是指在确定的系统中出现的一种貌似不规则的运动, 是非线性动力系统具有内在随机性的一种表现。

其特征表现为对初始值的敏感性和对未来(即长期演变)的不可预测性。

混沌所显示的类似随机的行为过程, 与具有外在随机项的非线性的不规则结果有着根本的差异。

对于那些由于方程中加卜随机项或随机系数lflJ’得到的随过程来说, 系统的精确行为无法界定; 而对于混沌来说, 系统的结构是确定的, 而且系统的行为在短期内也是可以确定的。

但是在某些参数值范围内, 系统的行为会出现不稳定的或是不规则的变化, 初始条件的微小变化经一系列的递归演化后将导致系统行为的轨道发生巨大的漂移, 从而使系统行为演化轨道的概念失去原有的描述含义。

混沌现象是非线性系统中普遍存在的, 而产生混沌的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 一般有以下四种:(1) 倍周期分又路径, 即系统中相继出现2 , 2^2,2^3……2^m的倍周期分叉, 然后进入混沌状态。

(2) 阵发混沌路径, 即在系统中发生切分叉点之后, 表现出忽而周期忽而混乱, 随机地在两者之问跳跃的生成路径。

阵发混沌与倍周期分叉实质上是李生现象, 在凡是能观察到倍周期分叉的系统中, 原则上均会出现阵发混饨现象。

(3) 含有不可约频率的准周期路径, 即山具有两个或多个不可约(也即比值为无理数)的频率成分的准周期运动进人混沌状态。

(4)稳定流和不稳流横截相交产生混沌。

混沌有如下特点:①对初值的极其敏感性。

混沌的本质特征是系统长期行为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或称“蝴蝶效应”, 若初值有微小偏差,长时间后会出现较大的、无法预测的偏差,即系统的长期不可预测性。

混沌理论及其在自然科学中的应用

混沌理论及其在自然科学中的应用

混沌理论及其在自然科学中的应用混沌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的数学分支。

它研究的是那些看似没有规律的复杂系统,如气象、天文学、金融市场等。

混沌理论并不是要揭示这些系统真正的规律,而是要探讨这种没有规律的现象背后的一些本质特征。

在自然科学这一广泛的领域中,混沌理论已经有了广泛的应用。

在混沌理论中,存在一个抽象的概念叫做“混沌吸引子”。

它指的是一种奇特的运动状态,即当物体处于某个状态时,虽然它看起来好像没有规律,但却总是呈现出某种规律性。

也就是说,这种状态看似混沌无序,实际上却包含着一些无法简单表示的规律与性质。

这种分形的特性使得混沌吸引子在自然界中的应用尤为广泛。

其中一个经典的例子便是气象预测。

天气永远是一个难以捉摸的变化,而混沌吸引子的存在,或许能够帮助人类更好地理解和预测天气。

将气流、温度、湿度等因素纳入考量,通过建立混沌动力学模型,可以得到气象系统可能的演化状态。

这样的研究和实践已经在某种程度上得到了一定的成功,但事实上,混沌吸引子模型对气象的预测仍有许多限制和不足之处。

混沌吸引子同样也被成功地应用在物理问题的研究上。

比如,研究流体的运动状态,通过建立适当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模拟,可以获得高质量的实验数据。

这对于研究流体方程、流体动力学及其它科学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类似的还有利用混沌吸引子理论来研究化学反应动力学、生物学等自然现象。

除此之外,混沌理论也可以用来研究信号处理、金融市场等方面。

在金融市场等复杂系统中,出现的各种波动往往不是可以精确计算的、进而可预测的。

如果能够通过深入探讨混沌吸引子的本质特征,或许有助于更好地认识金融市场的运作规律,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提高市场的透明度和公正性。

总的来说,混沌理论的出现为人类对于自然的认识提供了新的视角。

混沌吸引子的存在表明,自然界中即使是看似混沌无序的现象,也经常包含着一些无法简单归纳表示的规律。

在科学研究领域中,混沌理论的应用前景广阔,但实际的应用必须考虑系统的具体情况、模型的精度和复杂度等诸多因素。

混沌理论综述很全

混沌理论综述很全

拉格朗日
三个等质量旳物体,排成等边三角形绕三角形旳中心做 圆周运动。
近代计算机运算
三个等质量旳物体在一条“8”字形轨道上运动。 ------宇宙中还没找到。
混沌与分岔旳起源与发展
❖ 混沌现象发觉后来,有关分岔与混沌之间联络旳研 究得到迅速发展,如:
❖ Rulle和Takens发觉环面分岔通向混沌; ❖ Feigenbaum发觉倍周期分岔通向混沌; ❖ Pomeou等发觉伴随鞍结分岔旳阵发性通向混沌。
混沌旳特点
5. 普适性
❖ 普适性涉及两种,即构造旳普适性和测度旳普适性。 ❖ 当系统趋于混沌时,所体现出旳特征具有普适意义,其
特征不因详细系统旳不同和系统运动方程旳差别而变化。
混沌旳特点
6. 遍历性
❖ 遍历性也称为混杂性,混沌运动在有限时间内能够到达混 沌区域内任何一点。
混沌旳特点
7. 奇怪吸引子
❖ 混沌旳定性描述,“混沌是拟定性非线性系统旳有界旳敏 感初始条件旳非周期行为”。
混沌旳概念
❖ n周期点旳定义:假如对于某x0 ,有f (n)(x0)=x0,但对于不大于n旳自 然数k,有f (k)(x0)≠ x0 ,则称x0为f 旳一种n周期点。
❖ n周期轨道旳定义:当x0为f 旳一种n周期点时,称{x0, f (1)(x0), f (2)(x0),…, f (n-1)(x0)}为f 旳n周期轨道。
混沌旳特点
2. 内在随机性
❖ 拟定性行为一定产生于拟定性方程,而随机行为却产生 于两类方程:一类是随机微分方程,一类是拟定性方程。 随机微分方程体现出来旳随机性是由随机参数、随机初 始条件或随机外界逼迫所产生,常称为外在随机性。拟 定性方程本身不包括任何随机原因,但在一定旳参数范 围却能产生出看起来很混乱旳成果,把这种由拟定性方 程产生旳随机性称之为内在随机性。

混沌 论文

混沌  论文

混沌学论文混沌理论是一种兼具质性思考与量化分析的方法,用以探讨动态系统中(如:人口移动、化学反应、气象变化、社会行为等)无法用单一的数据关系,而必须用整体、连续的数据关系才能加以解释及预测之行为。

混沌理论的主导思想是,宇宙本身处于混沌状态,在其中某一部分中似乎并无关联的事件间的冲突,会给宇宙的另一部分造成不可预测的后果。

混沌理论,是系统从有序突然变为无序状态的一种演化理论,是对确定性系统中出现的内在“随机过程”形成的途径、机制的研讨。

混沌学的任务:就是寻求混沌现象的规律,加以处理和应用。

60年代混沌学的研究热悄然兴起,渗透到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力学、气象学、经济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成为一门新兴学科。

科学家给混沌下的定义是:混沌是指发生在确定性系统中的貌似随机的不规则运动,一个确定性理论描述的系统,其行为却表现为不确定性一不可重复、不可预测,这就是混沌现象。

进一步研究表明,混沌是非线性动力系统的固有特性,是非线性系统普遍存在的现象。

牛顿确定性理论能够充美处理的多为线性系统,而线性系统大多是由非线性系统简化来的。

因此,在现实生活和实际工程技术问题中,混沌是无处不在的!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是混沌系统的典型特征。

意思是说,初始条件的微小差别在最后的现象中产生极大的差别,或者说,起初小的误差引起灾难性后果。

洛伦兹在他的玩具天气模型中发现了这一特性。

极为有限的可预测性是指当系统进入混沌过程后,系统或表现为整体的不可预言,或表现为局部的不可预言,信息论认为,信息是对事物不确定性的一种量度。

信息量大,消除不确定性的程度就大。

我们拥有的关于某物的信息越多,对该事物的预测就会更准确。

混沌内部的有序是指混沌内部有结构,而且在不同层次上其结构具有相似性,即所谓的自相似性。

自相似性是跨尺度的对称性,它意味着递归,即在一个模式内部还有一个模式。

由于系统特征具有跨标度的重复性,故可产生出具有结构和规则的隐蔽的有序模式。

混沌论文

混沌论文

混沌学课程论文姓名:朱军令班级:广告1001学号:0110摘要: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科学研究的不断加深,最近几十年混沌学开始兴起。

混沌学(英文:Chaos)在科学上,如果一个系统的演变过程对初态非常敏感,人们就称它为混沌系统。

研究混沌运动的一门新学科,叫作混沌学。

论文将简单说一下混沌现象与混沌学,并对相关的电影做一下简单的评论。

关键词:混沌学混沌现象什么是混沌呢?混沌是决定性动力学系统中出现的一种貌似随机的运动,其本质是系统的长期行为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

如我们常说“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西方控制论的创造者维纳对这种情形作了生动的描述:钉子缺,蹄铁卸;蹄铁卸,战马蹶;战马蹶,骑士绝;骑士绝,战事折;战事折,国家灭。

钉子缺这样一微不足道的小事,经逐级放大竟导致了国家的灭亡。

系统对初值的敏感性又如美国气象学家洛仑兹蝴蝶效应中所说:“一只蝴蝶在巴西煽动翅膀,可能会在德州引起一场龙卷风”,这就是混沌。

环顾四周,我们的生存空间充满了混沌。

混沌涉及的领域――物理、化学、生物、医学、社会经济,甚至触角伸进了艺术领域。

混沌学的传道士宣称,混沌应属于二十世纪三大科学之一。

相对论排除了绝对时空观的牛顿幻觉,量子论排除了可控测量过程中的牛顿迷梦,混沌则排除了拉普拉斯可预见性的狂想。

混沌理论将开创科学思想上又一次新的革命。

混沌学说将用一个不那么可预言的宇宙来取代牛顿、爱因斯坦的有序宇宙,混沌学者认为传统的时钟宇宙与真实世界毫不相关。

1972年12月29日,教授、混沌学开创人之一.洛伦兹在美国科学发展学会第139次会议上发表了题为《》的论文,提出一个貌似荒谬的论断:在一只翅膀的拍打能在美国产生一个龙卷风,并由此提出了的不可准确预报性。

时至今日,这一论断仍为人津津乐道,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人们对混沌学的浓厚兴趣。

今天,伴随等技术的飞速进步,混沌学已发展成为一门影响深远、发展迅速的。

一般地,如果一个接近实际而没有的仍然具有貌似随机的行为,就可以称这个真实物理系统是混沌的。

浅谈混沌理论的意义

浅谈混沌理论的意义

浅谈混沌理论的哲学意义姓名:文小刀浅谈混沌理论的哲学意义文小刀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混沌理论的内含和产生,在此基础上介绍了它对自然科学和哲学思维的影响,最后提出了混沌理论的几种应用,以期探寻混沌理论的哲学意义。

关键字:混沌理论影响应用哲学意义混沌理论被认为是与相对论和量子力学齐名的震惊世界的第三大理论,是系统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混沌理论这个迷人的“奇异吸引子”,吸引着人们去探索混沌奥秘的科学前沿,而且像极具生命力的种子,撒遍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的沃土。

它将简单与复杂、有序与无序、确定与随机、必然与偶然的矛盾统一在一幅美丽的自然图景之中,推动了人类自然观与科学观的发展;也通过一系列崭新的范畴、语言和思维方式,充实了科学方法内容并促进了方法论的进步,对科学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必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一、混沌理论的含义及其产生混沌学是当代系统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产生一样,混沌理论的出现对现代科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混沌运动的本质特征是系统长期行为对初值的敏感依赖性,所谓混沌的内在随机性就是系统行为敏感地依赖于初始条件所必然导致的结果.我们可把混沌理解为:在一个非线性动力学系统中,随着非线性的增强,系统所出现的不规则的有序现象。

这些现象可以通过对初值的敏感依赖性、奇异吸引子、费根鲍姆常数、分数维、遍历性等来表征。

混沌有如下的本质特征:1。

混沌产生于非线性系统的时间演化,作为系统基础的动力学是决定论的,无须引进任何外加噪声。

因而混沌是非线性确定系统的内禀行为。

2.混沌行为对初始条件极具敏感,导致长期行为具有不可预测性,也即我们所说的确定系统产生的不确定性或随机性。

这一特征不同于概率论中的随机过程,随机过程中的随机性是指演化的下一次结果无法准确预知,短期内无法预测,但长期演化的总体行为却呈确定的统计规律,混沌行为刚好相反,短期行为可确知,长期行为不确定。

3.混沌行为在几何结构上具有尺度变换下的不变性,即在不同尺度下具有惊人的自相似性。

混沌理论及其在语言研究中的应用

混沌理论及其在语言研究中的应用

混沌理论及其在语言研究中的应用摘要:混沌理论是对不规则而又无法预测的现象及其过程的分析,是非线性科学最重要的成就之一。

这一理论自提出以来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成为探究语言系统的复杂性、非线性问题的有效工具。

文章介绍有关混沌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哲学意义,阐述语言系统中的混沌性及其研究方法,举例说明混沌理论在语言研究领域的应用情况,以期推动混沌语言研究深入开展。

关键词:混沌理论语言系统混沌语言语言学语言一、引言混沌理论(ChaosTheory)是关于系统从有序突然变为无序状态的一种演化理论,是对不规则而又无法预测的现象及其过程的分析。

这一理论隶属于非线性科学(NonlinearScience),只有非线性系统才能产生混沌运动。

非线性是自然界复杂性的典型性质之一,是一切物质运动的普遍规律。

可以说,20世纪90年代以来,任何科学发展,包括社会科学在内,它的前沿问题几乎都是非线性问题。

作为研究非线性问题的混沌理论,自然就应用到各个学科研究的前沿领域。

二、混沌理论的简介混沌又称浑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用它来描述混乱、杂乱无章、乱七八糟的状态,在这个意义上它与无序的概念是相同的。

然而“混沌”在科学术语上并不是“混乱”之义,而是世间万物的一种自然属性,它是指确定性动力学系统因对初值敏感而表现出的不可预测的、类似随机性的复杂运动形态。

由它演变而来的混沌理论(以下简称“混沌论”)是一种兼具质性思考与量化分析的方法,用以探讨动态系统(按确定性规律随时间演化的系统)中无法用单一的数据关系,而必须用整体、连续的数据关系才能加以解释及预测的行为。

混沌论是非线性科学的主体,而非线性科学却是一门研究非线性现象共性的基础学科,被誉为20世纪自然科学中的“三大革命之一”。

“线性”与“非线性”是两个数学名词。

所谓“线性”是指两个量之间所存在的正比关系,若在直角坐标系上画出来,则是一条直线;而“非线性”是指两个变量之间不是像正比那样的直线关系,在直角坐标系中呈一条曲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略论混沌学及应用
摘要:20世纪60年代初,混沌学开始在美国兴起,二三十年间,这门新兴学科在理论概念及实际应用上迅速发展,已渗透到各学科领域。

关键词:混沌学新兴学科理论概念领域
公认的最早发现混沌的是伟大的法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庞加莱,他是在研究天体力学,特别是在研究三体问题时发现混沌的。

他发现三体引力相互作用能产生惊人的复杂行为,确定性动力学方程的某些解的不可预见性。

他在《科学的价值》一书中写道:“初始条件的微小差别在最后的现象中产生了极大的差别;前者的微小误差促成了后者的巨大误差,于是预言变的不可能了”。

这些描述实际上已经蕴涵了“确定性系统具有内在的随机性”这一混沌现象的重要特征。

Lorenz方程在1963年由EdwardN.Lorenz提出,起初是为了描述大气现象。

在这个非线性动力系统中。

他发现了混沌现象。

并且提出了所谓“蝴蝶效应”。

我们发现,初值十分相近(只相差0.02)的两个轨线竟然在时相差如此之远,而且似乎根本没有回头的打算。

1 略论混沌学及其应用
什么是混沌,它的原意是指无序和混乱的状态(混沌译自英文Chaos)。

这些表面上看起来无规律、不可预测的现象,实际上有它自己的规律。

混沌学的任务:就是寻求混沌现象的规律,加以处理和应用。

20世纪60年代混沌学的研究热悄然兴起,渗透到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态学、力学、气象学、经济学、社会学等诸多领域,成为一门新兴学科。

1.1 在通信领域的使用
通信在我们的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尤其是电子商务的兴起,对保密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利用混沌进行保密,通信是现在十分热门的研究课题。

混沌信号最本质的特征是对初始条件极为敏感,并导致了混沌信号的类随机特性。

用它作为载波调制出来的信号当然也具有类随机特性。

因而,调制混沌信号即使被敌方截获,也很难被破译,这就为混沌应用于保密通信提供了有利条件。

因此利用混沌进行保密通信是目前十分热门的研究课题。

1.2 在气象学中的应用
早在1904年,挪威气象学Bjerknes就提出天气预报问题应提成大气运动方程组的初值问题。

在近年的气象研究中,利用混沌进行中期预报的研究。

由于气候系统是非线性系统,其初值问题的数值解是不确定的,研究气候状态的特征就要研究混沌态的特征,研究气候系统的演变机制就要研究混沌态的变化。

在这些研究中使用的数学工具主要是分形理论,如分数维、李亚普诺夫指数、标度指数和功率谱指数等。

利用这些数学方法分别考察、分析气候状态特征量随控制变量的变
化。

在数学上把天气(气候)预报问题提成初值问题,即用动力学的方法进行预报,从认识论上讲就是把大气看成是确定论的系统,这在较短的时间尺度内是行得通的,而在时间较长的时候却是有问题的,主要是大气运动是非线性、强迫和耗散的。

2 结语
对混沌现象研究的背后蕴含着物理学的又一次革命,本世纪初的物理学革命找到了接近光速的高速系统和尺度为原子大小的微观系统的规律,而对由大量客体组成的“复杂”系统则知之甚少。

虽然玻尔兹曼1887年就提出了S∝lnW的关系,普朗克则把它进一步推广S=klnW,并在得到普朗克常数的同时得到了R的值。

但是统计问题的复杂性,以及当时其它学科的迅速兴起吸引了人们的注意力,使得统计物理的奠基问题拖了将近一个世纪。

现在,混沌理论能够很好地描述系统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化过程,但要解决上面的问题尚有大量的工作要做,很可能还是以“熵”作为问题的突破口。

可以预料,这次革命的意义必定超过以前的任何一次革命。

混沌理论将有助于我们从整体上去认识现实世界多样性和复杂性的进化。

参考文献
[1] 廖小健.马来西亚政局突变的混沌学解读[J].东南亚研究,2008(5).
[2] 李瑛华.从蝴蝶效应谈混沌学[J].中学生百科,2006(33).
[3] 张雁.论混沌学对爱因斯坦与玻尔论战的消解[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3).
[4] 黄中.蝴蝶效应与混沌学[J].世界发明,2002(3).
[5] 宋豪举.将混沌学用于市场经营[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1993(1).
[6] 李彦.混沌学视角下字母词与语言系统的关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0(6).
[7] 李秀林,袁国勇.王光瑞.经典混沌入l´-]EJl[J].物理教学探讨,2007,25(7):l-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