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直性脊柱炎所致的骶髂关节炎MR影像学分析
强直性脊柱炎所致的骶髂关节炎MR影像学分析
作者简介:骆冬英(1965 ),女,湖北省人,主治医师。
强直性脊柱炎所致的骶髂关节炎M R 影像学分析骆冬英1,杜湘珂,张桂青,孙 英2(1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北京 100044;2风湿免疫科)[摘 要] 目的 提高对强直性脊柱炎(A S)患者骶髂关节炎的M R 早期影像特征的认识。
方法 15例AS 患者M R 扫描序列包括SE T 1W I 、F SE T 2W I 及梯度回波T *1W I 。
结果 14例AS 患者骶髂关节表现为T 2WI 骨髓信号不等程度增高,T 1WI 及T 2W I 示软骨信号增高或减低,形态不规则,部分呈碎裂状,T *1WI 可清楚显示软骨增粗大于5mm 及破坏情况。
结论 M RI 能观察到骨髓水肿、软骨的异常改变及骨髓内脂脉沉积,可作为A S 骶髂关节炎早期诊断方法。
[关键词] 骶髂关节;强直性脊柱炎;磁共振成像[中图分类号] R593 23 R445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 3289(2000)02 0152 03The Characteristic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the Detectionof Sacroilitis for Ankylosing SpondylitisL UO Dong Ying ,D U Xiang K e,Z H A N G Gui Qin,et al(Dep art ment of Radiology ,Peop le s H osp ital ,Beij ing Medical U niver sity ,Beij ing,100044,China)[Abstract] Purpose T o evaluate the characteristic of early sacroilitis on M R imag ing in patients w ith anky losing spondylitis (A S).Method Fifteen AS patients were imaged with SE T 1WI 、FSE T 2WI 、T *1WI on M R ex amination.Re sults O f sacroiliac joints in fourteen patients w er e obser ved the car tilage abnor malities showed as irregular appearance,patchy distribution in some patients,and hig her o r low er sig nal intensity on T 1W I and T 2WI.T he cartilage signal became thick and lar ger than 5mm,and was show ed erosion obviously on T *1WI.T he bone marrow w as demonstrated by different degree of hig her signal intensity on T 2WI.C onclusion M RI can reveal the bone marrow edema,cartilage abnor malities and fat accumulation in bone marrow and is helpful to the early diagnosis of sacroilitis in AS patients.[Key words] Sacroiliac jo int;Spondylitis,anky losing;M 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早期即侵及骶髂关节。
骶髂关节炎影像学检查方法诊断分析
骶髂关节炎影像学检查方法诊断分析摘要】目的提高骶髂关节炎影像学检查诊断水平。
方法回顾性分析骶髂关节炎影像学X线、CT和MRI检查诊断资料,分析检查方法与诊断。
结果骶髂关节CT和MRI检查优于X线检查。
结论加强骶髂关节炎影像学检查与诊断,能对临床提供有力依据。
【关键词】骶髂关节炎影像学检查分析【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7-0143-01骶髂关节炎是脊柱关节病重要诊断依据,影像学检查诊断的骶髂关节炎对临床诊断至关重要,为提高骶髂关节炎影像学检查的诊断水平,本文对56例脊柱关节病患者的骶髂关节炎影像学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对临床可疑病例,而X线片检查尚未显示明确的(一般为骶髂关节炎0级、Ⅰ级)或Ⅱ级以上的双侧骶髂关节炎改变者,或骶髂关节炎可疑不肯定病例。
1.2一般资料进行X线检查后,进行CT检查:28例中男25例,女3例;年龄最小11岁,最大35岁,平均22.1岁;病程最短9月,最长4.5年,平均3.6年。
进行X线检查后,进行MRI检查:28例中男26例,女2例;年龄最小11岁,最大33岁,平均20.9岁;病程最短7月,最长5年,平均3.2年。
1.3 临床资料1.3.1 进行X线检查后,又进行CT检查:28例进行X线检查,其中0级4例、Ⅰ级16例、Ⅱ级8例;后又进行CT检查,其中0级0例、Ⅰ级5例、Ⅱ级23例。
Ⅰ级11例报告错误,误诊率为39.29%;Ⅱ级有15例报告错误,误诊率为53.57%。
1.3.2 进行X线检查后,又进行MRI检查:28例进行X线检查,其中0级3例、Ⅰ级16例、Ⅱ级9例;后又进行MRI检查,其中0级0例、Ⅰ级3例、Ⅱ级25例。
Ⅰ级13例报告错误,误诊率为46.43%;Ⅱ级有16例报告错误,误诊率为57.14%。
1.4 统计学方法两组患者的早期资料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强直性脊柱炎概述之骶髂关节病变影像学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AS
正常对照
强直性脊柱炎概述之骶髂关节病变影像 学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概述之骶髂关节病变影像 学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概述之骶髂关节病变影像 学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概述之骶髂关节病变影像 学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概述之骶髂关节病变影像 学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附着病是AS的主要病理特征,表现为以 关节囊、肌腱、韧带与骨附着点为中心 的慢性炎症。炎症过程引起附着点的侵 蚀、附近骨髓炎症并肉芽组织形成,最 后受累部位钙化,新骨形成,炎症修复。 反复发病,则韧带明显骨化,可形成骨 桥。附着病主要发生于骶髂关节和脊椎 关节。
强直性脊柱炎概述之骶髂关节病变影像 学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概述之骶髂关节病变影像 学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概述之骶髂关节病变影像 学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正常骶髂关节T1WI
强直性脊柱炎概述之骶髂关节病变影像 学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正常骶髂关节T2WI
强直性脊柱炎概述之骶髂关节病变影像 学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正常骶髂关节冠状T1WI
强直性脊柱炎概述之骶髂关节病变影像 学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概述之骶髂关节病变影像 学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滑膜炎,为非特异性。可见滑膜细胞肥 大,滑膜增生,有明显的淋巴细胞和浆 细胞浸润,还可见吞噬了多核白细胞的 巨噬细胞。滑膜炎症及血管翳可造成关 节软骨及软骨下骨的侵蚀破坏。纤维增 殖后,可出现软骨化生及软骨内化骨, 从而造成关节骨性强直及关节囊钙化。
作用:能清晰显示关节面的 侵蚀,并能早期发现病变。
方法:①薄层扫描(层厚 5mm以下)②高分辨率算 法(骨算法)重建
强直性脊柱炎概述之骶髂关节病变性脊柱炎概述之骶髂关节病变影像 学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
脊柱关节病相关的骶髂关节炎的影像学表现
脊柱关节病相关的骶髂关节炎的影像学表现脊椎关节病是一组慢性炎症性风湿性疾病,包括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反应性关节炎(Reiter综合征),与炎性肠病相关的关节炎或脊椎炎,以及银屑病性关节炎,以及未分化的脊柱关节炎(1)。
这些痛苦主要影响中轴骨骼,引起疼痛和僵硬(2);类风湿因子的血清阴性;并且通常与人淋巴细胞抗原(HLA)-B27(3)的存在有关。
它们在很大程度上根据临床信息和放射学异常的分布进行区分(4)。
骶髂关节参与大多数轴性脊柱关节病,骶髂关节炎通常是首发表现(5,6)。
分类标准迅速和正确诊断脊柱关节病一直是一个挑战。
既定的分类标准,如1984年修订的强直性脊柱炎纽约标准(8),1990-1991(9)提出的Amor标准,以及欧洲脊柱关节病研究组标准(10),都是依赖临床症状,及骶髂关节炎的影像学表现来制定的。
然而,常规X线片在症状出现时通常是正常的,诊断通常会延迟8-11岁(11)。
迄今为止,缺乏适当的标准,用于诊断或分类轴性脊柱关节病。
没有射线照相变化的病例,称为非放射性轴性脊柱关节病(12)。
因此,ASAS已开发出新的轴向脊柱关节病分类标准。
这些标准首次包括使用MR成像进行早期诊断和临床试验的客观结果测量。
因此,MR成像的使用是最新的突破,并且是过去的标准的最重要的变化。
通过MR 成像,可以在结构损伤发生之前进行早期阶段诊断和治疗脊柱关节病。
这很重要,因为在X线片没有发生变化时,患者已经有炎症活动和疼痛,并且对抗TNF治疗反应良好(13)。
此外,使用MR成像作为疾病活动的生物标志物和作为治疗骶髂关节炎的指导(14),已经彻底改变了这些患者的护理。
ASAS标准适用于疼痛发作时年龄小于45岁,持续时间三个月以上的患者;在骶髂关节炎患者中对脊柱关节病进行放射学诊断,并定义为(a)骨髓水肿或骨炎的MR成像时的急性炎症,或(b)根据修订的纽约标准(7,15)确定的放射学变化,加上(c))脊柱关节病的至少一个临床特征(表1)。
强直性脊柱炎放射学诊断报告
强直性脊柱炎放射学诊断报告摘要: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影像学特点,分析其早期在x、ct、mri上的表现,并比较三者的临床影像价值,早期发现和治疗强直性脊柱炎提供有效的临床依据。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放射学;诊断报告【中图分类号】r593.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526(2012)04-0332-02强直性脊柱炎属于一种累及骶髂关节和脊柱的慢性炎症性的免疫系统性疾病[1]。
其中,骶髂关节是早期主要累及的关节部位,随着病情的发展逐渐向上或下次序发展,早期一般以腰背部疼痛和僵硬,活动后好转,逐渐发展为脊柱僵硬,强直,畸形和严重的功能障碍[2]。
针对本病病因目前不明确,较有一定特异性的实验室指标是hla-b27[3],而临床上影像学的诊断却能早期发现,对诊断强直性脊柱炎有重要作用。
下面就我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诊断情况报道如下:1x线放射性诊断主要表现为骶髂关节一侧或是双侧的关节间隙变窄或是完全无间隙,关节面的骨质可被吸收,关节面模糊改变或呈锯齿状、参差不齐或皮质中断,伴有程度不同的骨质硬化[4]。
关节软骨下呈现毛玻璃样密度增高带,界线模糊,或者是囊状改变,关节面可见小囊状透亮区。
脊柱则正位片见椎体有骨密度降低、椎间小关节模糊不清,椎旁韧带钙化,骨桥形成,侧位片则见广泛而严重的骨化性骨桥表现称为“竹节样脊柱”[5],这些一般到晚期才表现出来。
2ct放射性诊断主要表现为一侧或者双侧骶髂关节面毛糙,边缘模糊,皮质的白线消失,关节面中下1/3以下呈现对称性或非对称性的虫蚀样骨质破坏[6],伴有边缘糜烂不整,在破坏区周围均不同程度有骨质硬化,下部腰椎表现为小关节面模糊,骨质糜烂破坏,椎旁韧带不同程度的钙化,下部腰椎小关节间隙消失。
3mri放射性诊断主要表现为骶髂关节周围的信号出现异常[7]。
t1wi呈现低信号表现,压脂t2wi表现为高信号,关节面呈现虫蚀样骨质破坏,间隙模糊,关节软骨缺损信号在t2wi增高、不规则增厚,在t1wi、t2wi上骨质硬化表现为低信号,而囊变在t1wi表现为低信号,t2wi 表现为高信号,关节部分或完全强直[8]。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X线、CT、MRI影像分析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X线、CT、MRI影像分析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在x线、CT、MRJ三种不同影像中改变的特点。
方法:收集吉林省第四人民医院2003年6月~2008年11月诊治的79例患者影像资料,患者全部拍骨盆正位片及行骶髂关节CT扫描,其中10例患者行MR骶髂关节检查。
观察分析骶髂关节骨质、滑膜、关节软骨、关节间隙及关节下骨组织的改变。
结果:158个关节中x线:O级26个(16%),I级27个(17%),Ⅱ级55个(35%),Ⅲ级36个(23%),Ⅳ级14个(9%)。
CT表现:O 级2个(1%),I级37个(23%),Ⅱ级58个(37%),Ⅲ级45个(29%),Ⅳ级16个(10%)。
MRI:X线、CT检查为0级患者MRI显示关节软骨间断线样高信号并伴有不同程度增厚,梯度回波序列可见骨髓腔内水肿信号。
对x线CT检查后仅见轻微变化的关节可以显示关节面下T。
WI低信号,T2WI高信号骨质受侵改变。
结论:x线作为一种常规检查手段,具有方便经济的优势。
CT对关节面骨质的侵蚀破坏、关节间隙内线样钙化较x线片清晰。
MRl对早期滑膜水肿、骨髓腔内的水肿敏感特异。
三者结合可准确反映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的改变,对患者能进行准确分级。
标签:骶髂关节;强制性脊柱炎;x线;CT;MP,I目前认为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tis,AS)为具有遗传倾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多数青少年时期发病,20~30岁发病率最高,男女比例3-5:1。
早期诊断缺乏临床标准,影像变化则为重要诊断依据,并可为l临床分级及治疗观察提供重要信息。
本文目的在于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sacroiliac jojnts,SU)改变在不同影像检查中的特点,为早期诊断及鉴别诊断打下基础。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03年6月~2008年11月经过吉林省第四人民医院放射科临床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患者79例。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早期影像诊断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早期影像诊断摘要】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改变的影像学表现,提高早期影像诊断。
资料与方法 90例经临床诊断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影像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CT主要表现为骶髂关节毛糙、模糊、侵蚀、破坏、骨质硬化、关节间隙变窄。
MRI表现为关节面下骨质信号异常,T1WI呈低信号,T1WI呈高信号。
结论 CT和MRI对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早期诊断有重要价值。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 CT MRI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原因不明的血清阴性慢性非特异性全身性疾病,主要侵犯中轴骨,几乎骶髂关节全部受累。
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升高,其早期诊断尚未被临床和影像科医师,尤其基层医师所熟识。
本文主要通过对2009年1月-2011年12月期间经临床诊断强直性脊柱炎90例病人影像资料进行分析,以提高诊断准确率,减少误诊、漏诊。
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90例HLB-27均阳性的经临床诊断的早期AS病人,其中男性71人、女性19人,年龄16-58岁,平均37岁,本组病人均有不同程度间歇性腰骶部、臀部酸痛,晨僵,活动后好转,无功能障碍、脊柱畸形等。
1.2 方法所有病人均做骶髂关节DR平片, CT扫描85例,MRI 16例,CT采用层厚3mm、层距3mm轴位扫描,MRI常规用T1、T2、STIR序列。
2 结果2.1 X线表现:两侧骶髂关节表现正常8例,余82例两侧骶髂关节均有不同程度关节面硬化、囊变、侵蚀破坏。
2.2 CT表现:85例病人(包括X线检查阴性病人8例)中扫描显示骶髂关节骨皮质局限性硬化36例,关节面毛糙、模糊29例;软骨下受侵小囊变19例;软骨下呈毛刷状或锯齿状骨质破坏25例。
关节间隙稍增宽3例。
2.3 MRI表现:16例(包括X线检查阴性病人8例)均有不同程度局限或弥漫性小斑点、片状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影。
3 讨论病因与病理本病病因不明,一般认为AS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所致的异常自身免疫有关。
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骶髂关节的影像学诊断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0年5月至2015年6月来我院诊断符合1984 von der Liden纽约修订标准[2]的72例AS患者,男65例,女7例;年龄18~55岁,平均26.4岁,病程7月~9年,平均3.9年。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双侧骶髂关节或下腰部疼痛,痛感向大腿与臀部放射,活动受限,部分病例有胸背部疼痛伴晨僵活动后好转。
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骶髂关节的影像学诊断
摘要】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骶髂关节的X线、CT、MRI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对72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的X线、CT表现和15例患者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X线、CT表现为轻度骶髂关节炎30例,中度骶髂关节炎25例,重度骶髂关节炎17例。15例MRI检查显示关节腔、关节软骨、骨髓信号及关节囊等改变。结论:骶髂关节X线平片仍为诊断强直性脊柱炎最简便可行的方法,但对AS的早期诊断不如CT、MRI,而在显示关节滑膜增厚、软骨破坏、韧带损伤方面MRI优于CT检查。
2.结果
2.1 72例骶髂关节病变的X线DR、CT影像表现
轻度(Ⅰ~Ⅱ级)骶髂关节炎30例,中度(Ⅲ级)骶髂关节炎25例,重度(Ⅳ级)骶髂关节炎17例。(1)病变部位,病变侵及单侧骶髂关节6例,双侧66例;70例侵及髂骨侧、34例侵及骶骨侧;45例全部骶髂关节受侵、64例中下部关节受侵。(2)骨质异常,①16例骨质稀疏;②58例骨质破坏,骨质吸收,关节面模糊、参差不齐、皮质中断;③55例骨质硬化,关节软骨下呈密度增高,界线模糊;④33例囊状改变,关节面或关节面下小囊状低密度区,以关节的下部髂骨侧多见。(3)本组病例关节间隙均有改变,40例关节间隙模糊不清,21例变窄,7例不现
(1)软骨异常11例,包括软骨信号强度和形态的异常改变。滑膜软骨变为不规则、碎裂,T2WI信号升高、T1WI信号升高或减低。(2)软骨下关节面骨侵蚀10例,关节间隙模糊15例。(3)骶、髂骨的骨髓水肿14例,表现为关节周围骨髓腔内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区。(4)关节周围骨髓内脂肪蓄积6例,表现为T1WI、T2WI上高信号区。(5)增强扫描滑膜、骨松质不规则强化。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MSCT和MRI诊断价值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MSCT和MRI诊断价值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在MSCT和MRI检查技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诊断价值分析。
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1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入选患者均行MSCT检查,18例行MRI平扫,23例行MRI平扫DWI和增强T1WI压脂序列扫描,比较两种诊断效果及其价值。
结果:41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中经过MSCT扫描后37例出现不同程度的骶髂关节病变,占90.2%,24例出现不同等级的椎体异常MSCT征象,占58.5%。
41例入院后通过MRI检查,其中骨突关节异常33例,占80.5%;骶髂关节病变19例,出现不同等级的异常MRI征象19例,占46.3%。
MRI对于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检出率为80.5%,低于MSCT的90.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诊断过程中采用MSCT及其MRI诊断效果均比较理想,临床上可以联合两种诊断方法进行早期诊断,提高临床确诊率。
标签: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MSCT;MRI强直性脊柱炎是临床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发病率较高,且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其发病率出现上升趋势。
这种疾病从大的角度来说属于血清阴性结缔组织疾病,患者发病后主要以乏力、消瘦等为主,给患者正常生活和工作带来很大不便[1]。
目前,临床上对于强直性脊柱炎尚缺乏理想的诊断方法,常规方法虽然能够帮助患者诊断,但是临床误诊率或漏诊率较高,影响患者后续治疗。
近年来,MSCT及其MRI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诊断中广为使用,并取得阶段性进展[2]。
为了探讨MSCT和MRI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中的临床效果,对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41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41例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入选患者均为男性,年龄17~49岁,平均(28.68±8.27)岁,病程4个月~20年,平均(5.69±4.72)年,其中人类白细胞抗原B27阳性30例,占73.2%,患者均符合2009年国际脊柱关节炎协会推荐的分类标准,患者对诊断方案、治疗措施等有知情权。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影像学分析
C T分级 情 况 : 0 级: 正常骶 髂 关节 。 I级 : 可疑 病 变 , 表现为 骶髂 关节面模 糊 . 局 灶性骨 质疏松 , 关节 间隙正 常 , 6 例 占( 1 O 9 %) 。 Ⅱ级 : 轻度异常, 表 现 为关 节 面模 糊 , 局 灶性 骨 质 疏松 和 硬 化 , 关 节 间 隙改 变 不明 显 , 2 6例 占( 4 7 . 2 %) 。I l l 级: 中度异 常 . 关节 面 的 侵蚀、 硬 化 明显 , 可见 明显 的 骨质疏 松和 囊变 , 关节 间 隙增 宽或 变 窄, 关节 部分 强 直 , 1 4例 占( 2 5 . 4 %) 。I V 级: 严 重异 常 , 表 现 为关 节 严重 骨 质破 坏 , 关节 大部 分或 完 全融合 , 9 例 占( 1 6 - 3 %) 。
痛等症 状 , 病 史 3个月- - - 2 0 年。
1 L 2检 查 方 法
x线检查 , 采 用 日本 5 0 0 MA 岛 津 S HI . MA DZ UX 光 机 。采 用 西 门子 全 身螺 旋 C T 机 骶 髂 关节 扫描 , 仰 卧位 , 球 管 向头 侧倾
斜 2 O 一3 O , 层厚 5 mm 。 2 . 结果
强直 性 脊柱 炎( A s 、 是一 种 原 因不 明的 以骶 髂 关 节和脊 柱 附 着点 炎症 为主要 表 现 的全 身性 疾病 主要 侵 犯骶 髂 关 节、 髋 关节 、 脊 柱 旁软 组 织等 . 致残率高 男女 患病 比例 约 3 : 1 强直性 脊 柱 炎 般起 病 比较 隐 匿 . 早 期 可无 任何 临床 症 状 . 有 些病 人 在早 期 可 表 现 出轻度 的全 身症状 , 如乏力、 消瘦 、 长 期或 间 断低 热 、 厌食、 轻 度贫血等 由 于病 情较 轻 . 病 人 大 多不 能 早 期发 现 . 致 使 病 情延 误. 失 去最 佳 治疗 时机 A S几乎 1 0 0 % 双 侧骶 髂 关节 受 累 笔 者收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影像学检查临床分析
中真 空征 2例 , 关节 上 部可见 骶 髂韧 带钙 化 , 本组 髂
腰 韧 带钙 化 5例 。
早 期 强直 性 脊 柱 炎骶 髂 关 节 病变 影 像 学检 查 临床 分析
I m a g i n g d i a g n o s i s o f s a c r o i l i a c j o i n t l e s i o n s 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e a r l y a n k y l o s i n g s p o n d y l i t i s
重, 血管 翳 产 生 并 释 放 各 种 炎 性 介 质 , 滑 膜 充 血 水
[ 3 ]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 分会. 强 直性脊 柱炎诊 断及治疗 指南. [ J ] .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 2 0 1 0 , 1 4 ( 8 ) : 5 5 7 — 5 5 9 .
肿, 滑膜增 厚 , 毛 细 血 管 增 生 及 局 部 微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环 障 碍 所
3例 , 占3 3 . 3 %; 以下 部 为著 者 5例 , 占5 5 . 6 %( 5 / 9 ) , 此期 可 能 由于 炎性 反 应 的长 期 刺 激 , 关 节 内脂 肪沉 积增 多 、 炎 性 介 质减 少 、 滑膜 充 血 水 肿 、 骨 髓 水 肿 减少 以及 毛细 血 管 的 血供 减 少 或 无 血供 , 致 关节 面硬化 及关 节 面下 骨质破 坏减轻 或 消失 。 鉴 别诊 断 : 1 ) 类 风湿 性 关 节炎 ( R A) : 多 见 于女 性, 大多 数为 对称 性发 病 的 四肢小 关 节为 主 , 骶髂 关 节 累及 的 C T表 现 常 为 单 侧 病 变 , 以关 节 上 部 受 侵 多见 , 早期 关节 面 下骨 质疏 松 , 继 而 出现囊状 骨质 破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影像特征分析
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影像特征分析目的探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关节病变的影像表现特点,加深对本病的认识,提高对该病早期诊断的水平。
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证实的30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资料及影像表现。
结果本组30例患者,男性24例,女性6例,年龄12~40岁,平均25.5岁。
X线及CT表现为:双侧骶髂关节病变22例,单侧病变8例,骶髂关节边界模糊不清,关节面骨质侵蚀破坏及局部骨质增生硬化,以髂骨侧病变为重,关节周围骨质疏松表现,骶髂韧带骨化及钙化;17例患者行MR检查,均为阳性,早期14例,MRI表现为T2WI滑膜信号增高;T1WI显示软骨不规则增粗或扭曲样,增粗大于5.Omm,T2wI显示软骨信号增高,骨髓水肿信号不均匀增高。
中期2例,晚期1例。
结论影像学DR检查是AS骶髂关节炎常规检查方法,CT检查是DR的重要补充;MRI敏感性、特异性高,是诊断早期AS骶髂关节炎的首选方法。
标签: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影像特征;分析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以中轴关节受累为主的慢性进行性炎性病变[1],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脊柱旁软组织及外周关节,并可伴发关节外表现。
临床主要表现为腰、背、颈、臀、髋部疼痛以及关节肿痛,严重者可发生脊柱畸形和关节强直。
本文收集我院从2008年4月~2013年6月年经临床证实的强直性脊柱炎30例,对其X线、CT、MRI及临床特点进行回顾性分析,以加深对本病的再认识,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0例患者,男性24例,女性6例,年龄12~40岁,平均25.5岁。
病程在4个月~2年。
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腰背痛,腿疼,其中18例晨起时腰骶部有僵硬感,12例夜间疼痛加重,经抗炎或活动后症状均减轻,6例虹膜炎,4例有家族史,实验室检查期血沉增快10例,血清碱性磷酸酶升高8例,C反应蛋白升高12例,HLA-B27阳性28例,阴性2例,类风湿因子均为阴性。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的影像学特点
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的影像学特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tis,AS)为具有遗传倾向的慢性进行性炎性病变。
主要侵犯骶髂关节,脊柱骨突关节,肋椎关节,脊柱旁韧带组织,最后发生脊柱强直,骶髂关节炎是强直性脊柱炎的主要临床特点,也是诊断强直性脊柱炎(AS)的关键[1]。
常见于青少年,20~35岁发病率最高,男女比例约4:1。
早期诊断缺乏临床标准,影像变化则为重要诊断依据,并可为临床分级及治疗观察提供重要信息。
本文目的重点探讨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sacroiliac jojnts,SU) 病变的X线、CT表现及其影像学特征1.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收集2006年8月~2011年8月确诊的AS患者影像资料89例。
全部患者均符合1984年纽约修订的强直性脊柱炎(AS)诊断标准。
其中男73例,女16例,年龄14~58岁。
临床症状表现为腰骶部酸痛、晨僵、夜间痛重、活动后减轻、休息后不缓解等。
主要体征是脊柱活动受限、骶髂关节压痛、叩击痛等。
病程一般都较长。
方法:所有患者均常规拍骨盆正位片及骶髂关节CT扫描。
X线片使用DR数字X线机摄骨盆正位片;部分患者加照双斜位片。
CT扫描使用西门子螺旋CT机,扫描方式为自骶髂关节上缘向下连续扫描。
层厚3mm、间距1.5mm。
2.结果89例AS患者均发现累及骶髂关节的髂骨耳状面,26例骶髂关节的骶骨侧也受累;75例双侧骶髂关节均受累,14例仅单侧骶髂关节受累。
分析患者的X线片:8例患者双侧骶髂关节骨质未见明显改变;57例患者骶髂关节髂骨耳状面骨质见不同程度骨质密度增高影,关节面见不同程度锯齿样破坏,部分病例关节间隙稍模糊,但间隙未见变窄;24例患者骶髂关节间隙明显狭窄或消失,骨性强直,骶髂关节骨缘骨质明显致密硬化。
分析患者CT片:X线显示正常的8例患者,其在CT上骶髂关节髂骨端软骨下见线样骨硬化影,局部见软骨下骨侵蚀;大部分病例骶髂关节面见不同程度骨质硬化、骨质破坏(呈锯齿状改变),关节间隙略增宽或变窄、模糊;有26例骶髂关节间隙消失,呈不规则高密度硬化、强直,并见骨赘形成。
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炎X线表现和MR影像对照分析
强直性脊柱炎的骶髂关节炎X线表现和MR影像对照分析冯逢;余卫;严洪珍
【期刊名称】《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年(卷),期】1997(000)003
【摘要】本研究拟评估传统X线和MR成像技术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骶髂关节炎的诊断作用。
1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36个骶髂关节分别在一周内行X线和MR成像检查,对各影像按照修复订的纽约标准进行分级评估,统计表明MR影像在骶髂关节炎诊断上明显优于传统X线检查,MR影像不仅在观察骨侵蚀方面优于X线检查,且可显示软骨改变及骨髓炎性水肿等征象,可作为X线检查的补充手段,有助于骶髂关节炎的早期诊断。
【总页数】1页(P185)
【作者】冯逢;余卫;严洪珍
【作者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93.230.4
【相关文献】
1.强直性脊柱炎所致的骶髂关节炎MR影像学分析 [J], 骆冬英;杜湘珂;张桂青
2.强直性脊柱炎所致的骶髂关节炎MR影像学分析 [J], 王显康
3.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的X线表现与CT对照分析 [J], 李颖;柳碧;程佳秋
4.强直性脊柱炎早期骶髂关节炎35例CT影像表现分析 [J], 周鹏飞
5.强直性脊柱炎所致的骶髂关节炎MR影像学分析 [J], 王显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强直性脊椎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影像诊断共63页文档
谢谢!
强直性脊椎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影像诊断
•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短褐穿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MR与CT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结果分析
MR与CT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结果分析摘要】目的:探讨MR与CT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结果。
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8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疑似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均接受CT与MR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准,对CT与MR诊断结果进行观察。
结果:病理诊断为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64例,其他11例,MR对关节面狭窄、关节面侵蚀、关节软骨肿胀、关节面囊变等表现的检出率明显较CT高(P<0.05);MR诊断准确率为98.67%,特异度与敏感度为90.91%、100.00%,CT诊断诊断准确率为82.67%,特异度与敏感度为63.64%、85.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MR诊断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准确率及特异度、敏感度高,值得推广。
【关键词】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CT;MR【中图分类号】R6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9-0195-02强直性脊柱炎(AS)是好发于青年男性群体的脊柱关节病,该病多累及骶髂关节,致残率较高。
由于AS早期无特异性临床症状,多数患者就诊时已丧失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尽早诊断尤为重要。
目前,临床通常采用CT、MR对AS进行诊断,但鲜少有关于CT与MR在AS骶髂关节病变中的诊断报道。
为探讨2种检查方法在AS骶髂关节病变中的诊断价值,现对我院接诊的75例患者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8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疑诊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患者75例为研究对象,男性48例,女性27例;年龄19~34岁,平均年龄(26.33±3.19)岁;病程3~7年,平均病程(5.03±1.02)年。
1.2 方法CT检查:采用GEoptimo 660型扫描仪检查,患者取仰卧位,头先进,从患者髂嵴上缘扫描至整个骶髂关节,扫描参数:电压120KV,层厚2.5mm,间距2.5mm,骨窗和软组织窗摄片观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者简介:骆冬英(1965 ),女,湖北省人,主治医师。
强直性脊柱炎所致的骶髂关节炎M R 影像学分析骆冬英1,杜湘珂,张桂青,孙 英2(1北京医科大学人民医院放射科,北京 100044;2风湿免疫科)[摘 要] 目的 提高对强直性脊柱炎(A S)患者骶髂关节炎的M R 早期影像特征的认识。
方法 15例AS 患者M R 扫描序列包括SE T 1W I 、F SE T 2W I 及梯度回波T *1W I 。
结果 14例AS 患者骶髂关节表现为T 2WI 骨髓信号不等程度增高,T 1WI 及T 2W I 示软骨信号增高或减低,形态不规则,部分呈碎裂状,T *1WI 可清楚显示软骨增粗大于5mm 及破坏情况。
结论 M RI 能观察到骨髓水肿、软骨的异常改变及骨髓内脂脉沉积,可作为A S 骶髂关节炎早期诊断方法。
[关键词] 骶髂关节;强直性脊柱炎;磁共振成像[中图分类号] R593 23 R445 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 3289(2000)02 0152 03The Characteristic o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in the Detectionof Sacroilitis for Ankylosing SpondylitisL UO Dong Ying ,D U Xiang K e,Z H A N G Gui Qin,et al(Dep art ment of Radiology ,Peop le s H osp ital ,Beij ing Medical U niver sity ,Beij ing,100044,China)[Abstract] Purpose T o evaluate the characteristic of early sacroilitis on M R imag ing in patients w ith anky losing spondylitis (A S).Method Fifteen AS patients were imaged with SE T 1WI 、FSE T 2WI 、T *1WI on M R ex amination.Re sults O f sacroiliac joints in fourteen patients w er e obser ved the car tilage abnor malities showed as irregular appearance,patchy distribution in some patients,and hig her o r low er sig nal intensity on T 1W I and T 2WI.T he cartilage signal became thick and lar ger than 5mm,and was show ed erosion obviously on T *1WI.T he bone marrow w as demonstrated by different degree of hig her signal intensity on T 2WI.C onclusion M RI can reveal the bone marrow edema,cartilage abnor malities and fat accumulation in bone marrow and is helpful to the early diagnosis of sacroilitis in AS patients.[Key words] Sacroiliac jo int;Spondylitis,anky losing;M 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早期即侵及骶髂关节。
但骶髂关节解剖结构复杂,变异多,研究表明骶髂关节的前下2/3为滑膜部分,后上1/3为韧带部分。
X 线平片及CT 能确诊AS 级及其以上病变,对部分 级及 级骶髂关节炎X 线却无能为力(依照1984年制定的纽约修订标准X 线骶髂关节炎分级)。
目前国内外对A S 骶髂关节炎的M R 影像学特征报道较少。
本研究旨在提高对早期AS 骶髂关节炎的M R 影像特征的认识。
1 资料与方法收集临床诊断符合1984von der L iden 纽约修订标准的15例AS 患者,男11例,女4例,年龄15~37岁,平均27 1岁。
逐一完成骶髂关节加角度平片、CT 及M R I 斜冠状位扫描。
另选8名健康志愿者,男7例,女1例,年龄21~37岁,经双侧骶髂关节M R 斜冠状位扫描。
CT 检查:使用P icker CT T win(原ELscint)扫描机,扫描架角度19 7 ~22 ,双侧骶髂关节斜冠状面,3mm 层厚连续扫描,骨窗摄片观察。
M R 检查:采用GE G yrex 2.0T (原Elscint)高场强扫描机,参照CT 扫描定位线,行双侧骶髂关节斜冠状位体线圈扫描(图1),层厚4mm 。
扫描序列为:自旋回波序列(SE)T 1WI ,T R500/T E15 2,二次采集,矩阵180 256;快速自旋回波(FSE)T 2WI,T R3000/T E126,四次采集,矩阵256 256;梯度回波的准T 1WIT R400、T E6 1翻转角70 ,四次采集,矩阵192 256。
上述AS 患者及志愿者扫描序列、参数相同。
2 结果A S 骶髂关节炎M RI 所见:M RI 可显示骶髂关节的关节软骨异常,骨髓信号增高,脂肪沉积等改变。
X 线平片及CT 所示的骨质侵蚀、骨质硬化M R 也能很好地观察到(表1)。
AS 的 ~ 级病变局限在骶髂关节的滑膜部分。
表1 15例AS 骶髂关节分级X 线CT M R 0级331 级543 级447 级344152 China JM IT Feb 2000 Vol 16 No 2图5、图6 同一病例相同层面的T 1WI 及T 2W I 图像均示双侧骶髂关节面下广泛斑片状高信号影,示骨髓腔广泛的脂肪沉积图3 级AS 患者T 2WI 示骶髂关节软骨断续呈裂碎状,部分信号增高,部分为低信号图4 为图3同一病例的同一层面T *1WI 图像,示骨皮质侵蚀破坏,关节间隙假性增宽,其间的高信号影考虑为增生的滑膜肉芽组织,高信号影内可见细条状、碎片状软骨片图1 扫描定位线,双侧骶髂关节斜冠状位体线圈扫描,层厚4mm 图2 正常骶髂关节软骨,T *1W I 显示为位于骶髂关节面低信号骨皮质之间的条状高信号影(箭头所示)正常软骨信号在T 2WI 上为中等信号,T *1WI 为条状高信号(图2)。
级病变软骨信号在T 2WI 增高增粗, 、 级病变信号增高或减低,部分有碎裂现象(图3、4),15例患者中,3例T 2W I 及T *1W I 软骨信号增高、增粗。
11例T 2WI 软骨信号不均匀减低;14例A S 患者中T 2W I 均示骨髓信号不同程度增高,以 ~ 级明显。
正常组中2例男性可见局灶性脂肪沉积,T 1WI 为高信号,T 2WI 为较高信号;11例 ~ 级A S 患者均有不同程度脂肪沉积,范围且较对照组广泛(图5、6);11例 ~ 级A S 患者平片及CT 检出关节面侵蚀,关节面下骨质硬化,M R 也能观察到,但不如CT 直观,对II 级局限于关节面下的轻度骨质硬化病例M RI 不够敏感,骨质硬化在T 1WI 、T 2WI 均呈低信号。
以上四种改变可同时存在于同一个患者的骶髂关节中,在 级患者的骶髂关节表现尤为明显,病变范围不仅局限在关节面下,可达骶骨、髂骨骨髓内,骨髓信号明显增高,脂肪沉积范围广,而在 级及部分 级病例中,仅可见软骨异常及骨髓信号轻度增加。
在 级患者中病变多局限在骶髂关节的滑膜部分。
3 讨论按纽约修订标准分级,0~ 级以及部分 级患者的异常征象只在M R I 上检出。
AS 目前划归在风湿病血清阴性脊柱病范畴,病因目前尚不清楚。
M R 显示AS 的信号改变与其病理变化有良好的相关性。
本组中3例 级患者骨髓信号轻度增高,软骨信号增高,形态增粗,这些征象在T 2W I 上表现明显,前者可能与骨髓病变有关,可作为AS 最早期的改变之一,后者可能与软骨表面的滑膜炎症相关。
11例 ~ 级患者T 2WI 上骨髓信号明显增高,范围较I 级病例大,软骨有破坏表现,软骨信号不均匀、增高或减低:有人将骨髓信号改变进一步分成炎症和水肿样改变,并认为Gd DT PA 增强后炎症组织可增强。
在幼年型AS 的3例患者中,骨髓信号增加较成人更为明显,可能与此型A S 病情重,预后差相关。
软骨信号不均匀改变可能与滑膜肉芽组织形成、软骨表面血管翳形成、软骨变性破坏有关,这与风湿病的病理改变一致。
本组中3例I 级、7例 级病人病变局限在骶髂关节的前下2/3的滑膜部分,与AS 的病理基础一致。
2例正常人可观察到局灶性脂肪沉积,此征象可作为一种正常变异,而11例 ~ 级AS 患者中均可见范围广泛的脂肪沉积,因此,斑块脂肪沉积范围广泛仍可作为AS 诊断参考标准之一,这可能与炎症或炎症后期导致骨髓脂肪变性所致。
153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00年 第16卷 第2期11例 ~ 级病人骨质侵蚀、骨质硬化的检出均经过X 线平片及CT 片的验证。
另外骶髂关节后上1/3韧带关节部分韧带附着的小凹陷处极易误认为骨质侵蚀,尤其是CT 片,这就需要熟识骶髂关节解剖,在M R 片中因韧带旁有脂肪组织故容易识别。
[参考文献][1] von der Liden S,Valkenburg HA,Cats A.Evaluation of diagnos ticcriteria for ankylosing spon dylitis:a proposal for modification of the New York criteri a.Arthritis Rheum,1984,27:361.[2] 周修国,曾庆余.AS 的征象学检查和早期诊断.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风湿病学术会议论文汇编.北京:中华医学会,1992,47-51.[3] 蒋明,朱立平,林孝义,等.风湿病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446-482,930-964.(收稿日期:1999-10-10)作者简介:伍春燕(1966 ),女,主治医师。
宫外孕52例的超声显像分析及探讨伍春燕,权太东,王 玲(解放军第458医院特诊科,广东广州 510602)[中图分类号] R445 1 R714 2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 3289(2000)02 0154 01 本文对我院1995年5月至1999年3月间经B 超诊断的52例宫外孕病例,就临床、超声显像与手术及病理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着重讨论了宫外孕声像图特征及鉴别要点,以提高本病的诊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