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电工电子学课件第2章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知识PPT通用课件
3 0011
8 1000
4 0100
9 1001
2.2.2 逻辑代数及应用
1 逻辑代数及基本运算 2 逻辑代数的运算法则
1 逻辑代数及基本运算
一、逻辑代数(布尔代数Boole Algebra)用来描述 数字电路和数字系统的结构和特性。
逻辑变量取值:0 1 分别代表两种对立的状态
一种状态
另一状态
高电平 真 是 有 低电平 假 非 无
平,则输出F 为低电平;只
R
有输入A、B 全为高电平时,
A
输出F 才为高电平。可见输
F 入与输出呈现与逻辑关系: B
与逻辑关系表达式
F = AB
与逻辑关系逻辑符号:
A
&
F
B
2、 二极管或门
与逻辑关系真值表:
AB F
00 0 01 0 10 0 11 1
A
只要输入A、B中一个为高
____、中间环节三部分组成。 • A.电阻 B.电容 C.电感 D.负载
1.2 正弦交流电的基本知识
1.2.1 正弦量 的三要素
1 频率与周期 2 振幅和有效值 3 相位、初相、相位差
引言
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的交流电压、电流称为 正弦电压、电流。
正弦量: 正弦电压、电流等物理量统称为正弦量。
对称正弦量特点为: U1 U 2 U 2 0
频率相同、幅值相等、 相位互差120°的三相电压称
u1 u2 u3 0 为对称正弦电压。
三相交流电压出现正幅值(或相应零值)的顺序称为 相序。 在此相序为1-2-3-1称为顺相序。 在电力系统中一般用黄、 绿、红区别1、2、3三相。
相序的实际意义:对三相电动机,如果相序反了,就会反转。
电工与电子技术基础第二章课件
1.了解磁场的基本概念,理解磁感应强度、磁通、磁导率的概念。 2.掌握磁场的产生及磁场(或磁力线)方向的判断。 3.掌握磁场对通电直导体的作用及方向的判断。 4.了解铁磁材料的性质。 5.理解电磁感应定律,掌握感应电动势的计算公式。 6.了解自感现象和互感现象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7.理解互感线圈的同名端概念。 1.能用右手螺旋定则(安培定则)判断磁场方向。 2.能用左手定则判断电磁力方向。 3.能正确判断导体中感应电动势的方向。 4.会正确判断绕组的同名端。 一、磁的基本知识 二、电流的磁场
五、互感
8)楞次定律的基本内容是:感应磁通总是企图阻止原磁通的变化。 9)直导体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方向用右手定则来判断,其大小为e= BLvsinα,当直导体垂直于磁场方向切割磁力线时,产生的感应电动 势最大。 10)自感是由于流过线圈本身的电流变化而引起的电磁感应,对于线 性电感来说,自感电动势的大小与电流的变化率成正比。 11)互感是由于一个线圈中的电流变化在另一个线圈中引起的电磁感 应,互感电动势的方向可用楞次定律来判别,但比较复杂,通常用 同名端判别法来判断互感电动势的方向。 12)同名端就是绕在同一铁心上的线圈其绕向一致而产生感应电动势 极性相同的接线端。
一、磁的基本知识
1)磁铁的两端磁性最强,叫做磁极。 2)同性磁极互相排斥,异性磁极互相吸引。 3)任何磁铁都具有两个磁极,而且无论把磁铁怎样分割总保持有两 个异性磁极,也就是说N极和S极总是成对出现的。 2.磁场与磁力线 1)磁力线是无头无尾互不交叉,假想闭合的曲线,在磁铁外部由N 极指向S极,在磁铁内部由S极转向N极。 2)磁力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方向,就是该点的磁场方向,即小磁针 N极的指向。 3)磁力线越密,磁场越强;磁力线越疏,磁场越弱。
华中科技大学 -模电PPT
+
v-id -
vi -
R2
vn
R1
vo
+
vi
vp
ip →
+
vid=0
-
→in
+ -
-
Avo(vp-vn)
+
vo
-
iR R2
vn= vi R1
iR
vn R1
vi R1
(a)电路图
(b)小信号电路模型
11
华中科技大学 张林
2.3.1 同相放大电路
2. 几项技术指标的近似计算
(1)电压增益Av
根据虚短和虚断的概念有
电压传输特性 vO= f (vP-vN)
7
华中科技大学 张林
2.1 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
当Avo(vP-vN) V+ 时 vO= V+
当Avo(vP-vN) V-时 vO= V-
电压传输特性 vO= f (vP-vN)
线性范围内 vO=Avo(vP-vN) Avo——斜率
8
华中科技大学 张林
2.2 理想运算放大器
根据虚短和虚断的概念有 vn≈ vp= 0 , ii=0
vi
i1
R1
ii
vn+ii -
vo
所以 i1=i2
vp
+
即 vi vn vn vo
R1
R2
Av
vo vi
R2 R1
(可作为公式直接使用)
17
华中科技大学 张林
2.3.2 反相放大电路
2. 几项技术指标的近似计算
(2)输入电阻Ri
4
华中科技大学 张林
2.1 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
1. 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的内部组成单元 符号
华中科技大学电路理论课件
方向相反。
.
27
例如在图示的二端元件中,每秒钟
有2C正电荷由a点移动到b点。
2C/s
2C/s
a
ba
b
i=iab=2A (a)
i=iba=-2A (b)
当规定电流参考方向由a点指向b点时,
该电流i=2A,如图(a)所示;若规定电流参
考方向由b点指向a点时,则电流i=-2A,如
图(b)所示。若采用双下标表示电流参考
电信号的基本形式就是变化的电压和电 流,例如实际应用中经常遇到的电话信 号、电视信号、雷达信号、控制信号以 及电子计算机的数字信号等等。
电信号都可表示为时间的函数(时域分
析),也可通过频域分析其频谱。
.
8
电路是对信号进行加工、处理的具体结构, 组成各种各样的电路的元件有电阻、电容和 电感等,若再加上半导体元件,尤其是目前 的集成电路,可以组成更为复杂的电路。
[特](V)。
.
29
2. 将电路中任一点作为参考点,把a
点到参考点的电压称为a点的电位,用
符号va或Va表示。在集总参数电路中, 元件端钮间的电压与路径无关,而仅
与起点与终点的位置有关。电路中a点
到b点的电压,就是a 点电位与b点电位
之差,即:
uabva vb
.
30
量值和方向均不随时间变化 的电压,称为恒定电压或直流电 压,一般用符号U表示。量值和 方向随时间变化的电压,称为时 变电压,一般用符号u表示。
例如
2mA 2 10 3 A
2 μs 2 10 6 s
8kW .8 10 3 W
40
例题1.1
在下图示电路中,已知U1=1V, U2=-6V, U3=-4V, U4=5V, U5=-10V, I1=1A, I2=-3A , I3=4A, I4=-1A, I5=-3A。 试求:(1) 各二端元件吸收的功率; (2) 整个电 路吸收的功率。
华中科技大学电机学课件
目录华中科技大学电机学目录下页第一篇12第二篇3第三篇4第四篇5第五篇目录 1 绪论下页�电机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电机的分类�电机学课程性质和学习方法�电机学中常用的电工定律目录电机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下页�电能是现代社会最主要的能源,并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电机是和电能的生产、输送与利用密切相关的能量转换机械 。
�电机不仅是国民经济各行业中的重要或关键设备,而且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
目录电机的用途下页发电机电机的主要类型变压器电动机下页目录发电机的用途火电厂:将燃料燃烧的热能转换为电能。
水电厂:将水流的势能转换为电能。
核电厂:将原子核裂变的原子能转换为电能。
风电场:将风能转换为电能。
�用于发电厂�用于独立系统中的用于独立系统中的发电机发电机发电机。
目录火力发电厂原理图下页火力发电厂原理图火力发电厂原理图目录变压器的用途下页�主要用于各级变电站中。
�改变交流电能的电压,实现交流电能的经济输送和合理分配。
下页目录电力系统示意图水力发电厂110kV220kV110kV调相机220kV6kV35kV380/220V220k V 220k V110kV水力发电厂220k V110kV10.5kV火力发电厂火力发电厂110kV照明电动机图例发电机双绕组变压器三绕组变压器自耦变压器=GSGSGS GS GSM 3~M 3~GS GSGSGSGS目录电动机的用途下页�作为原动机,拖动各种机械设备。
�据统计,我国电动机的耗电量约占发电量的60% 。
�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航天、航空、航海行业�国防、文化教育、医疗卫生、IT等行业�日常生活目录电动机的用途下页�工业机床、机器人、轧钢机、纺织机、造纸机、风机、水泵、压缩机、吊车、卷扬机、传送带等。
�农业电力排灌设备、脱粒机、碾米机、榨油机、粉碎机等。
�交通运输业电气机车、磁悬浮列车、城市轨道列车、无轨电车、电动汽车等。
目录电动机的用途下页�航空和航海业有特殊要求的航空电机、船用电机和推进电机等。
华中科技大学电路理论课件02
3 –
+ i1Y 1 –
u12Y
– i2Y R2 2
+
R1
u31Y
u23Y
R3 i3Y +
3–
接: 用电压表示电流
Y接: 用电流表示电压
i1 =u12 /R12 – u31 /R31
u12Y=R1i1Y–R2i2Y
i2 =u23 /R23 – u12 /R12 (1) i3 =u31 /R31 – u23 /R23
解: ① 用分流方法做
I4
1 2
I3
1 4
I2
1 8
I1
1 8
12 R
3 2R
U4 I4 2R 3 V
I1
12 R
②用分压方法做
U4
U2 2
1 4
U1
3
V
I4
3 2R
I1
12 R
例
如图为一无限梯形网络,试求其端口等效电阻电压Rab。
1 c 1 a
1 c a
2 2 1 1 b
d
2 Rcd 1 b
G31
G23
G31G23 G12
R3
R31R23 R12 R23 R31
上述结果可从原始方程出发导出,也可由Y接 接 的变换结果直接得到。
简记方法:
R 相邻电阻乘积
R
或
GΔ
Y相邻电导乘积
GY
特例:若三个电阻相等(对称),则有
R = 3RY
13
( 外大内小 )
注意:
(1) 等效对外部(端钮以外)有效,对内不成立。
㈠理想电压源和理想电流源的串并联
理想电压源的串并联
+ uS1 _
电工电子学完整ppt课件
02
直流电路分析
直流电路基本概念
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定义 及单位
电路的组成及作用
电动势、电功率和电能的 定义及单位
电路图和电路元件的符号
欧姆定律与电阻串并联
01
欧姆定律的内容及公式
02
电阻的串并联计算
03
电阻的星形与三角形连接及其等效变换
04
非线性电阻的伏安特性
基尔霍夫定律及其应用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
电力电子器件分类
按照控制信号的性质,可分为模拟器件和数字器件;按照功率处理 能力,可分为小功率器件、中功率器件和大功率器件。
特性参数
包括额定电压、额定电流、开关速度、导通压降、关断时间等。
整流与逆变技术原理及应用
01
整流技术
将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的过程,主要应用包括电源供应器、电池充电器
等。
02
逆变技术
常见组合逻辑电路 详细介绍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比较器 等常见组合逻辑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3
组合逻辑电路中的竞争与冒险 分析组合逻辑电路中可能出现的竞争与冒险现象, 介绍消除竞争与冒险的方法。
时序逻辑电路设计与分析方法
时序逻辑电路基本概念
阐述时序逻辑电路的定义、特点以及基本分析方法,包括状态方 程和输出方程的建立。
通过改变交流电的频率,实现对电机的调速和节能。主要应用包括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家 电,以及工业领域的风机、水泵等。
斩波与变频技术应用实例
如家用空调的变频器,可根据室内温度自动调节压缩机转速,实现节能和舒适性的提高。
电力电子技术应用实例
新能源发电
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发电系统中,电力电子 技术用于实现最大功率点跟踪(MPPT)和并 网逆变等功能。
电机学(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PPT课件
第二类问题求解:给定磁动势大小,求磁通和磁密
假定一个磁通值,计算出相应得磁动势,迭代完成 假定一个磁通φ’
计算出磁动势F’
| FF' |
Y
'
重新假定φ’ N
磁路基本定律及计算方法
2.并联磁路计算
将磁路分段,保证每段磁路的均匀性 计算每段磁路的截面积和等效长度
列出节点方程和电压方程求解 确定每段磁路磁密和磁场强度
0.l5 10-.03 4m,m A 91 4 0 m 2
B /A 1.1T 铁心段的磁场强度,由磁化曲线查得:HFe493/m A
H B /0 1 . 1 / 4 1 7 0 8 . 7 1 5 5 A / 0 m
F H Fle H 58 .65 A IF/N 1.17A
磁路基本定律及计算方法
欧姆定律Φ=Um/Rm
磁路基本定律及计算方法
铁心磁路计算
是电机分析和设计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已知磁通确 定磁动势
已知磁动势 确定磁通
磁路基本定律及计算方法
1.串联磁路计算
将磁路分段,保证每段磁路的均匀性
计算每段磁路的截面积和等效长度 根据给定磁通,确定每段磁路磁密 由磁密确定每段磁路的磁场强度
计算每段磁路的磁压降 由基尔霍夫第二定律计算磁动势
电机的分类
电机
静止的电气设备——变压器
直流电机
直流发电机 直流电动机
旋转电机 交流电机
同步电机 异步电机
同步发电机 同步电动机
异步发电机 异步电动机
电机类型
使用中的变压器
电动机
汽轮发电机组
水轮发电机
电能的生产、传输和分配
返回
驱动生产装置和机械
华中科 电力电子学 陈坚 chapter2
状态: 导通、阻断
过程: 开通、关断
16
半导体电力二极管的开关特性(续) 二极管开通及反向恢复过程示意图
17
半导体电力二极管的开关特性(续) 二极管关断过程示意图
18
半导体电力二极管重要参数
有关半导体电力二极管使用特性和准则的几个 重要参数是:
最大允许反向重复峰值电压 额定电流 最大允许的全周期均方根正向电流 最大允许非重复浪涌电流 最大允许的PN结结温和管壳温度 结-壳、壳-散热器热阻 反向恢复时间
电力电子学
——电力电子变换和控制技术(第二版)
第2章
半导体电力开关器件
2 半导体电力开关器件
2.1 电力二极管 2.2 双极结型电力晶体管BJT 2.3 晶闸管及其派生器件 2.4 门极可关断晶闸管GTO 2.5 电力场效应晶体管P-MOSFET 2.6 绝缘门极双极型晶体管IGBT *2.7 *2.8 自学 2.9 半导体电力开关模块和功率集成电路 本章小结
为什么能靠反向触发电流关断?
T2的电流分配系数较大; T1、T2饱和深度较浅
G
A
A
G
K
K
(a)符号
IA
P1
T1 N1
ic2
ic1
P2
N1
P2 T2
ib2
-Ig
N2
IC
(b)关断原理
GTO符号及关断原理图
38
2.5 电力场效应晶体管P-MOSFET
P-MOSFET基本结构、符号和外接电路
39
2.5 电力场效应晶体管P-MOSFET(续1)
aInCInE InCIE a(1a)
In B(1a)In E(1a)IE
第2章电工与电子基础知识[1]
PPT文档演模板
第2章电工与电子基础知识[1]
2.1.1 电的基本概念
n 2.1.1.1 电的概念 n 自然界中的任何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
成,而原子又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核外电子所 组成。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是中性的,对外不显电性,物 质也不显带电的性能。自然界中只存在正、负两种电荷, 物体带电的原因就是得到或失去了电子。物体所带电荷的
n 通路:处处连通的电路。
PPT文档演模板
第2章电工与电子基础知识[1]
n 2.1.2.2 串联电路
n 串联电路是使电流只有一条通路通过每一 个电路元件,为电路组成的两种基本方式 之一。例如,一个包含两个电灯泡和一个9 V电池的简单电路。若导线连接电池到一个 电灯泡再到下一个电灯泡,回到电池,构 成一个连续的圈,则两个电灯泡之间为串 联。
n 电容(或称电容量)是表征电容器容纳电荷本领 的物理量。我们把电容器的两极板间的电势差增 加1V所需的电量,叫做电容器的电容。电容器从 物理学上讲,它是一种静态电荷存储介质(就像 一只水桶一样,你可以把电荷充存进去,在没有 放电回路的情况下,刨除介质漏电自放电效应/电 解电容比较明显,可能电荷会永久存在,这是它 的特征),它的用途较广,它是电子、电力领域 中不可缺少的电子元件。
n 1法拉(F)= 103毫法(mF)=106微法(μF)
n 1微法(μF)= 103纳法(nF)= 106皮法(pF)
n 多电容器并联计算公式:
n C=C1+C2+C3+…+Cn
n 多电容器串联计算公式:
n 1/C=1/C1+1/C2+…+1/Cn
PPT文档演模板
第2章电工与电子基础知识[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2-3
S L V R
已知:
+ _
U u
uL uR
U = 10 V 、 R = 20 Ω 、 L = 1H 电压表量程50V, 内阻 R0 = 4 kΩ 设开关 S 在 t = 0 时打开,
试求uL (0 + ) , uR (0 + ) , u(0 + )
解:i L ( 0 + ) = i L ( 0 − ) =
i 和 uR 均可跃变:
) = uC ( 0 − ) = 0V
uR (0 + ) = U − uC (0 + ) = U
uR (0 + ) U = i (0 ) = R R
+
uC ( ∞ ) = U ? i (∞ ) = ? 0
9
例2: 求uC(0+), iC(0+), 设K动作前电路稳定 R1 + K U _ R2
100Ω S(t=0) + 2V _ iL 2H 100Ω
U 0 = 2V
τ=
L 2 = = 10 − 2 s R 200
i L (∞ ) =
U0 2 = = 10 − 2 A = 10mA R0 200
− t
iL =
U (1 − e − t / τ ) R
i L = i L (∞ )(1 − e
τ
f (0)为换路后的初始值;时间常数: τ=RC、τ=L/R
20
例2-5.
200Ω + 4V _
100Ω S(t=0) 200Ω 2H
iL
已知iL(0-)=0, t = 0 时,S闭合, 求换路后的电感电流 iL(t) 解: S左端的等效电路
t=0+
R = 200 // 200 + 100 = 200Ω
二、零状态响应 K uR t=0 R iL U L
(1) 求特解 (稳态分量) i ′ L =
U R
(2) 求通解(齐次)解 (暂态分量)
i = Ae
" L − R t L
uL
代入初始条件:
R − t U i L = + Ae L R
uL = L L
di L + Ri L = U dt L di L U + iL = R dt R
12
电感相当于电流源
S U u V
L
iL
R
i L ( 0 + ) = i L ( 0 − ) = 0 .5 A
u (0+ ) = −iL (0+ ) ⋅ R0 = −2000 V
实际使用中,不能在线圈两端并联电压表。 一般保护措施: 在线圈两端并联放电二极管,提供磁能释放 回路,避免电感支路断开时产生高压。在开关 和继电器等器件加灭弧装置。
t=0 + U0 -
R
放电 C
uR
i uC
uC = U 0 e −
t /τ
( t ≥ 0) (t>0) (t>0)
0 U0 − R
0
uC
i t
uR = −U 0e
− t /τ
U 0 − t /τ i = − e R
−U
uR
一阶RC电路的放电过程
17
从理论上讲 t →∞时,电路才能达到稳态. 但工程上一般认为 经过3τ − 5τ 时间, 过渡过程已结束, 电路达到新的稳态. t 0
13
小结 由于换路后瞬间uC和iL不能突变, 所以, uC(0+)和 iL(0+)由uC(0-)和iL(0-)决定;其它电量均可突变,其 初始值需由 t=0+时的uC(0+)和iL(0+)来决定。 求初始值的步骤:
1. 画换路前(t=0-)电路,求uC(0-)和iL(0-) 若换路前电路稳定,则C开路,L短接 2. 按换路定则: uC(0+)= uC(0-), iL(0+)= iL(0-) 3. 画换路后t=0+时刻的等效电路求其他初始值: 若 uC(0+)=0,电容相当于短路; 若 uC(0+)≠0,电容相当于一个恒压源; 若 iL(0+)=0,电感相当于断路; 若 iL(0+)≠0,电感相当于一个恒流源。
因为能量的存储和释放需要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所以 含电容电路存在过渡过程。 电容C存储的电场能量 ( Wc
=
WC
不能突变
uC
1 2 Cu ) 2
不能突变
4
*
从电路关系分析 K R + _U uC
i
则
若
C
i =∞
du c = ∞ ⇒ dt
一般电路 不可能!
uc 发生突变,
K 闭合后,列回路电压方程:
τ =
L R
L愈大储能越多, 过渡过程时间越长.
19 I一定, R愈大耗能愈快, 过渡过程愈短
iL =
U (1 − e − t / τ ) R
− di L = Ue τ dt
( t ≥ 0)
t
U
uR iL uL
RL电路0状态响应曲线 t
uL = L
(t>0) (t>0)
U R
0
uL = Ue
− t /τ
uR = U (1 − e − t / τ ) ( t ≥ 0)
一阶电路0状态响应的表达式: 稳态值;时间常数: τ=RC、τ=L/R
K uR t=0 R iL U L
uL
f (t) = f (∞)(1- e -t/τ); uC(0)=0,iL(0)=0;f (∞)为换路后的
一阶电路0输入响应的表达式: f (t) = f (0) e-t/τ;f (∞)=0,
−
u C (0 ) = u C (0 )
+
t=0-
换 路
t=0+
t
iL (0 + ) = iL (0 − )
0 暂态过程
7
三、 初始值的确定
初始值:暂态过程起点 t=0+时刻 u、i 的值 换路定则的作用:求暂态过程的初始值。
u C (0 + ) = u C (0 − )
iL (0 + ) = iL (0 − )
15
一、零输入响应 t=0 R + U - 0 uR C i uC
代入初始条件:
uC = U 0 e
−
t RC
(t≥0)
令τ =RC , τ 具有时间量纲 , 称 为时间常数. (欧×法=欧×库/伏 =欧×安×秒/伏=秒)
{
电路原已达稳态,t=0换路,由 换路后的电路方程: du i R+uC=0 , i =C C dt
iC
C
U=12V
uC
R1=2kΩ R2=4kΩ C=1µF
在t=0+时, 电容相当 于恒压源 t→∞时, 电容相当 于开路
R1 R2 iC(0+) + 8v -
uc ( 0 − ) = U
R2 4 = 12 × = 8V R1 + R2 2+4
+ −
根据换路定则:u c ( 0 ) = u c ( 0 ) = 8 V
♣• “稳态”与 “暂态”的概念:
K
+ _
R
+
R
_
U
uC
开关K闭合
U
uC
C 电路处于新稳态 过渡过程 : 原稳态 新稳态
2
电路处于原稳态
§2.1 换路定则及暂态过程初始值的确定
一、产生过渡过程的电路及原因?
1.外因:电路换路:电源接通或断开,支路短路或开路, 参数变化等 2.内因:储能元件的存在, L中磁场能量和C中电场能量因电磁惯性 不能发生突变, 只能连续变化.。
di L dt
iL(0−)=0
iL(0+)=0
A=− U R
iL =
iL =
R R − t − t U (1 − e L ) = i L (∞ )(1 − e L ) R
非齐次一阶常微分方程, 通解形式为: ' " iL = iL + iL 特解 通解
U (1 − e − t / τ ) ( t ≥ 0 ) R
电阻电路
+ _
K
t=0 I
I
t 无过渡过程
U
R
电阻是耗能元件,其上电流随电压比例变化, 不存在过渡过程。
3
电容电路 K
+ _U
R uC C
t
uC
U
t
电容为储能元件,可储存电场能量 ,电场能量大小为:
u 1 du udt = c ∫ udu = cu 2 W C = ∫0 uidt = ∫ c 0 0 dt 2 t
RC
uC (0 + ) = uC (0 − ) = U 0
du C + uC = 0 dt
u R = − uC = − U 0 e − t /τ
i= U uR = − 0 e − t / τ (t>0) R R
16
其解为:
u C = Ae
−
t RC
τ=RC
1)C愈大储存的能量越多, 放电的 时间越长. 2)R愈大, u(0+)一定, 则放电电流 越小, 放电时间越长. R为t=0+时从 C 两端看入的无源 U0 二端网络的入端电阻.
t=(0+) L
uR ( 0 + ) = iL ( 0 + ) × R
U = 0.5A R
uL(0+) iL(0+) uR(0+)
= 0 . 5 × 20 = 10 V u ( 0 + ) = − i L ( 0 + ) × R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