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和噬菌体的遗传分析
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DNA或RNA,两者都有。噬菌体的体积小,其形态有蝌蚪形、微球形和细杆形,以蝌蚪形多见。噬菌体是由核酸和蛋白质构成。蛋白质起着保护核酸的作用,并决定噬菌体的外形和表面特征。其核酸只有一种类型,即DNA或RNA,双链或单链,环状或线状。
噬菌体是侵袭细菌的病毒,也是赋予宿主菌生物学性状的遗传物质。噬菌体必须在活菌内寄生,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其取决于噬菌体吸附器官和受体菌表面受体的分子结构和互补性。噬菌体是病毒中最为普遍和分布最广的群体。
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藻类、放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的总称,因部分能引起宿主菌的裂解,故称为噬菌体。
作为病毒的一种,噬菌体具有病毒的一些特性:个体微小;不具有完整细胞结构;只含有单一核酸。可视为一种“捕食”细菌的生物。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遗传实验解析
噬菌体是 什么呢?
看看它的模式图
噬菌体的模式图一
DNA 蛋白质
头部
尾髓 尾鞘
尾丝 基盘
尾部
噬菌体结构模式图二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
噬菌体
细菌染色体
细菌
吸附
首先,噬菌体的尾端吸附在 细菌的表面。
吸附 侵入
然后, 噬菌体通过尾轴把 DNA全部注进细菌体内, 而蛋白质外壳则留在细菌 体外,不起作用。
吸附 侵入 合成
百度文库噬菌体的 DNA 在细菌体内, 使细胞本身的 DNA 解体,同 时利用细菌的化学成分合成噬 菌体自身的 DNA和蛋白质。
吸附 侵入 合成 组装
这些新合成的 DNA 和蛋白 质外壳组装出很多个与亲代 一模一样的子代噬菌体。
吸附 侵入 合成 组装 释放
最后,这些噬菌体 由于细菌的解体而 被释放出来,再去 侵染其他的细菌。
dna看看它的模式图噬菌体的模式图一噬菌体的模式图一噬菌体结构模式图二噬菌体结构模式图二细菌噬菌体细菌染色体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首先噬菌体的尾端吸附在细菌的表面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这个实验证明了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是DNA。
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
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它 的头、尾的外部都有由蛋 白质组成的外壳(头膜和 尾鞘),头的内部含有 DNA。
吸附
细菌和病毒的遗传—噬菌体的遗传分析(遗传学课件)
用hr+和h+r同时感染 E.coli B株,称为双重感 染。将释放出来的子代噬 菌体接种在混合生长有B 和B/2菌株上,结果在培 养基上出现了四种噬菌体 菌斑。
hr+×h+r混合感染产生的噬菌斑类型
根据噬菌体的表型特征推导它们的基因型
噬菌体表现型
透明
小
半透明
大
半透明
小
透明
大
推导的基因型
hr+ 亲本型
在物理或化学条件 诱导下,溶源细菌可进 入裂解途径,最终产生 大量噬菌体。
烈性噬菌体在侵染 宿主细胞后,能进行营 养增殖,并在短期内使 寄主细胞裂解。如T噬 菌体系列。
温和性噬菌体在侵染宿主细胞后,可以将 其基因组插入寄主染色体,随寄主染色体同步 复制,且具有潜在的合成噬菌体粒子的能力。 如P噬菌体和λ噬菌体。
二、T4噬菌体的生活周期
T4噬菌体是烈性噬 菌体,DNA通过尾部 结构注入细胞,在宿主 内转录启动,合成噬菌 体DNA、外壳蛋白, 组装成噬菌体释放。
《遗传学》
一、噬菌体来自百度文库性状
(一)噬菌斑的形态
不同基因型的噬菌 体形成不同形态的噬菌 斑,有的大,有的小, 有的边缘清楚,有的边 缘模糊等。
野生型噬菌体:噬菌斑小、边缘模糊、中心清 晰。 快速溶菌突变型:噬菌斑大、边缘清晰、中心 清晰。
6第六章细菌和噬菌体的遗传-PPT课件
第一节 第二节 细菌的遗传基础和遗传分析 噬菌体的遗传基础和和遗传分析
第一节 细菌的遗传基础和遗传分析
一、细菌的遗传基础
原核生物 真核生物
裸露的DNA分子 DNA呈环状 单倍体,基因单个存 在
DNA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 DNA呈线状 二倍体,常染色体上基因成 对
(一)细菌细胞
(1)F-×F+
杂交时,F+的性纤毛在二者间形成接合管→F+中 的F质粒在O点处切开,以O为先导,F拖后,按 滚环复制的方式拷贝并转移到F-中→产生两个 F+→F+的染色体几乎没有进入F-→两种细菌的染 色体未发生重组。 O F F质粒
染 色 体
F质粒
接合
F+ F-
(2)Hfr× F-
杂交时,Hfr细菌的性纤毛在二者间形成接合 管→结合态的F质粒在O点处切开,形成两端- 一端为O点,一端为基因F→以O为先导,F拖后, 按滚环复制方式向F-转移→进入F-的Hfr菌染 色体上的基因与F-染色体间发生交换重组→重 组频率高于游离态1000倍,因此称高频重组菌 株。
·
这种通过不同时间分别阻断细菌的有性接合, 从而确定细菌染色体上的基因距离的方法,称 细菌阻断交配基因作图法。
3、重组方式
接合时,供体染色体片段(外wk.baidu.com因子)进 入受体细胞→同受体染色体的同源区段 (内基因子)进行配对→形成部分二倍体 →发生交换重组: 单交换→产生不平衡的线性染色体 双交换→有活性的重组体和线性片段(在 细胞分裂中丢失。
第五章 细菌和噬菌体遗传
第一节 细菌与噬菌体的突变型
细菌的突变型:
①合成代谢突变型: 也称为营养缺陷型,即丧失合成某种营养物质的能力, 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 原养型:野生菌株可以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 如Met-、Thi-、Pur-分别表示这些突变株系需要甲硫氨 酸(methionine)、硫胺(thiamin)和嘌呤(purine) ②分解代谢突变型: 如Lac-菌株不能分解乳糖,无法在以乳糖为唯一碳源的 基本培养基中生长。 ③抗性突变型: 包括抗药突变型和抗噬菌体突变型 如Strr表示对链霉素抗性表型,Strs表示对链霉素敏感 T1r表示菌株对T1噬菌体表现抗性
F因子(F factor)
雄性菌株中存在F因子,介导遗传物质转移
细菌染色体外的一个决定细菌雄性性别的共价 环状DNA分子,称为致育因子 (fertility factor),又称为F因子或F质粒。大小大约是细 菌染色体的2%
F因子结构
原点(origin):转移的起点 致育基因(fertility gene):使其具有感染性,一些 基因控制菌毛(接合管)生成 配对区(pairing region):包含与细菌染色体同源配 对及整合所需序列
侵入后并不使细菌裂解,而是以原噬菌体或质 粒的形式存在的一类噬菌体称为温和性噬菌体。 λ P1 噬菌体 温和噬菌体侵染宿主菌后仅有少数基因活动, 表达出阻遏物关闭其它基因从而使该噬菌体不 具有感染能力。这种无感染能力的噬菌体称为原 噬菌体 (prophage) 原噬菌体经诱导可转变为烈性噬菌体
细菌与噬菌体遗传规律分析
细菌与噬菌体遗传规律分析
2、分解代谢功能的突变型
分解代谢的功能突变型:一系列分解代谢功能 的实现,也必须有许多有关基因的表达。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中 任何一个基因突变,将使相应的生化反应过程 不能进行。
Lac-:不能分解乳糖 Lac+:能分解乳糖
细菌与噬菌体遗传规律分析
3、抗性突变型
抗药突变型: 抗链霉素突变型:Strr,(野生型Strs) 抗青霉素突变型:Penr ,(野生型Pens )
组成F因子各部分的功能
❖ 原点:是转移的起点。 ❖ 致育基因:其上一些基因编码生成F纤毛的蛋
白质,即F+细胞表面的管状结构,F纤毛与F-细 胞表面的受体相结合,在两个细胞间形成细胞 质桥。 ❖ 配对区:此处与大肠杆菌DNA多处核苷酸序列 相对应(即同源序列),故可通过交换而使F 因子整合到大肠杆菌DNA上。
细菌与噬菌体遗传规律分析
E.coli的连锁群
细菌与噬菌体遗传规律分析
几个Hfr菌株的线性连锁群的产生
细菌与噬菌体遗传规律分析
细菌与噬菌体遗传规律分析
细菌与噬菌体遗传规律分析
(四)细菌重组的特点
形成部分二倍体 偶数次交换,形成有活性的重组体
细菌与噬菌体遗传规律分析
1、形成部分二倍体
部分二倍体:这种含有一个亲体F-全部 基因组和另一亲体部分基因组的合子叫 部分合子/部分二倍体。
Chapter06 细菌与噬菌体的遗传重组
1. 细菌的遗传分析
细菌的一般特征 大肠杆菌的突变型及筛选
细菌的遗传重组
1.1 细菌的一般特征
大肠杆菌是最常见的原核生物试验材料,其基因组是一条完 整的双链环状DNA链,长约4000kb,编码大约4000个基因
1. 2 大肠杆菌的突变型及筛选
1.2.1 大肠杆菌的突变型
合成代谢功能的突变型:如:甲硫氨酸缺陷型写作met(营养缺陷型) 其相应的野生型写作:met+
包含F因子,
因此具有
侵染能力。
Hfr的F因子转移特点:
(1)F因子整合后呈线状;
(2)转移起点位于中间;先转移F因子部分, F因子
的致育基因最后转移。
(3)转移过程中,接合管往往会自发断裂,形成
部分二倍体。
A
B
外基因子
(exogenote)
a b
内基因子
(endogenote)
部分二倍体(partial diploid)
(3) 实例
• 基因离原点越远, 进入的就越迟, 甚至在杂交中断 之前仍不能进入 受体细胞。
时间图谱(基因距离单位是分钟)
1.3.2 F′因子和性导(sexduction)
在Hfr菌与F+菌的互相转变过程中,偶尔会出现不 规则分离的现象,使F因子携带有一段相邻的细菌染色 体,这种带有插入细菌基因的环状F因子称为F′因子(Fprime factor)。带有F′因子的菌能像F+菌一样把F 因子转移给F-菌,转移F因子的能力很强,同时也能转 移细菌基因。
5细菌和噬菌体的遗传分析
细菌和噬菌体的遗传分析
[习题]1
一、填空题
1、F’因子是从_________细胞中不准确地切除_________时产生的。
2、F因子和温和噬菌体因为都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_________。
3. Hfr×F—时,为使Hfr不被选择,要使它带有__________基因,而且这个基因应位于染色体的______。
4. Hfr(λ)×F—,可使F—发生______,而Hfr×F—(λ)能产生_____,这种现象叫________。
5、原噬菌体是由温和噬菌体经______________________整合到细菌染色体形成的,这与Hfr 菌株形成过程相同。
6、F’因子是从_________细胞中不准确地切除_________时产生的。所以F’因子除了含F因子的基因外,还有部分_______的基因。
7、在Benzer的顺反测验中,当T4rIIA×T4rIIB侵染E.coli K12时,可产生______反应,再涂布到E.coli B上时,出现_________。
8、单向的同源重组常在原核生物中发生。如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9、大肠杆菌F+菌株与F-菌株结合,最后F+菌株变成了________,F-菌株变成了________。
二、解释下列名词:
F-菌株、F+菌株、Hfr菌株、F因子、F'因子、烈性噬菌体、温和性噬菌体、溶原性细菌、部分二倍体。
三、选择题
1、某些细菌能通过其细胞膜摄取周围供体的染色体片段,并将此外源DNA片段通过重组参入到自己染色体组的过程,称为( )。
细菌和噬菌体的遗传
编辑ppt
11
二、细菌的遗传分析
(一)细菌接合 概念:就是通过细菌细胞的直接接触,把供体 细胞的遗传物质传递给受体细胞,从而实现遗 传重组的过程。 1、方式:雌雄细菌接触,雄性细菌表面的性 纤毛和雌性细菌的受体结合,形成细胞间的原 生质通道,称接合管,雄性细菌的遗传物质通 过接合管传递给雌性细菌,并进行遗传重组。
24
肺炎双球菌的两个品系
类型
特征
致病性
粗糙型(R) 光滑型(S)
无荚膜,粗糙菌落,无毒 有荚膜,光滑菌落,有毒
无
有,小鼠 败血症, 人的肺炎。
编辑ppt
25
格里菲斯(Griffith)的实验
肺炎球菌的转化实验: 1.无毒R型→小鼠成活→血液中重现R型 2.有毒S型→小鼠败血症死亡→血液中重现S型 3.有毒S型(65℃杀死)→小鼠成活→无细菌 3.无毒R型+有毒S型(65℃杀死)→小鼠败血症
strs和strr-对链霉素敏感和抗性(存在于抗性因子)
azis和azir-对叠氮化物敏感和抗性
tons和tonr-对噬菌体敏感和抗性
lac+和lac- -能利用乳糖和不能利用乳糖
gal+和gal--能利用半乳糖和不能利用半乳糖
编辑ppt
18
绘图依据-各个基因在F-重组体中最初出现的时间
F-中的原有基 因
编辑ppt
7、细菌和噬菌体的遗传分析2
ra、rb、rc和h之间有四种可能的排列顺序:
由于T2 噬菌体的 连锁图是环状的, 所以1=4,2=3。
第三节 噬菌体的遗传分析 三、烈性噬菌体与基因定位
能否确定这4个基因座的关系?还缺什么条件?怎么解决?
再做杂交:rc rb+ × rc+ rb 结果表明: rc—rb的重组值 ﹥ rb—h ∴ h位于rb及rc之间,排列顺序 rc—h—rb。 由于T2 噬菌体的连锁图是环状的,所以2、3排列都对。
第三节 噬菌体的遗传分析 五、转 导
P1噬菌体:头部可包裹91.5kb的供体DNA,相当大肠杆菌基因组 的2.4%=75个基因。
被P1噬菌体感染的细菌中,有约0.3%的噬菌体为转导噬菌体,其余正 常。由于一个转导颗粒至多能包裹2.4%的宿主基因(只要片段的基因座位 不超过2min的距离,均可一起转导),一个噬菌体粒子随机包裹某一特定 座位的概率为: 0. 3% × 2.4% = 7.2 ×10-5
这种转导,供体的任何一个基因都可能被转移, 且几率相等,因此称普遍性转导。
错误包装: 1/1000的几率
转导颗粒
同源重组 转导颗粒:将细菌染色体片段包装在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内而产生的 假噬菌体(不包含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第三节 噬菌体的遗传分析 五、转 导
2、共转导:
共转导(并发转导):两个紧密连锁的基因往往可以一起被转导,这 种结合转导现象叫共转导。
7、细菌和噬菌体的遗传
这种重组体结构类似于真核生物减数分裂过程中形成的重组体结
构。
第 一 节 细菌和噬菌体的遗传基础
一、细菌
二、噬菌体
三、细菌和病毒是遗传研究的好材料
第 一 节 细菌和噬菌体的遗传基础
一、细 菌
(一)、相关概念
(二)、细菌的突变型
(三)、突变型的筛选
第一节 细菌和噬菌体的遗传基础 一、细 菌
(一)相关概念
第一节 细菌和噬菌体的遗传基础 一、细 菌
大 肠 杆 菌
E.coli
第一节 细菌和噬菌体的遗传基础 一、细 菌
E.Coli 的 拟 核
第一节 细菌和噬菌体的遗传基础 一、细 菌
(二)细菌的突变型
1、合成代谢功能的突变型:
野生型(原养型):具有合成所有代谢和生长所必须的复杂有机物的功能,可 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 营养缺陷型:一个必需的基因发生了突变,丧失合成某种营养物质能力,不能 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 met - 甲硫氨基酸突变型 thi - pur - 硫胺突变型 嘌呤突变型 met + thi + pur +
第一节 细菌和噬菌体的遗传基础 一、细 菌
3、质粒:
1~n个独立于染色体存在,并能独立自我复制和决定某些性状的环状
DNA。 附加体:有些质粒能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中,在染色体的控制下随染色体 一起复制,这类质粒称为附加体。
【精品】细菌噬菌体的遗传分析
一、转化(transformation):概念:某些细菌通过其细胞膜摄取周围供体的染色体片段,将此外源DNA 片段通过重组整合到自己染色体组的过程。1928年,格里费斯(GriffithF.)在肺炎双球菌中发现转化现象。
1944年,阿委瑞(AveryO.T.)进行肺炎双球菌转化试验;
证实遗传物质是DNA;
转化是细菌交换基因的方法之一。
转化的条件:细菌活跃摄取外源DNA分子;具备重组程序所必需的酶。
转化三种细菌:肺炎双球菌;枯草杆菌;流感嗜血杆菌。
转化的两个例子:
①.用两个带有不同抗性的肺炎双球菌群体混合可以发现带有双抗性的细菌。
细菌裂解DNA残留其它细菌摄取转化。
②.枯草杆菌活细胞表面分泌DNA,可被其它细胞摄取。
㈠、供体与受体的互作:
①.转化片断的大小:
肺炎双球菌转化:DNA片断至少有800个碱基对;
枯草杆菌的转化:DNA片断至少有16000个碱基对。
②.供体DNA分子存在的数目:
供体DNA分子数目与特定基因的成功转化有关。
链霉素抗性基因转化:每个细胞含有10个DNA分子之前,抗性转化体数目一直与DNA分子存在数目成正比。
原因:细菌的细胞壁或细胞膜上有固定数量的DNA接受座位,故一般细菌摄取的DNA分子数<10个。
③.受体的生理状态:
感受态是处于刚停止DNA合成、而蛋白质合成继续活跃进行时的状态。
活跃合成的蛋白质可使细菌细胞壁易于接受转化DNA。
只有感受态受体细胞才能摄取并转化外源DNA,而这种感受态也只能发生在细菌生长周期的某一时间范围内。
㈡、转化DNA的摄取和整合过程:
6第六章细菌和噬菌体的遗传
第六章细菌和噬菌体的遗传
一、名词解释
1、菌落:单个微生物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子细胞生长群体.
2、噬菌体:指侵染细菌、放线菌以及真菌的病毒。包括温和、烈性两种,单一核酸分子(DNA 或RNA)称为基因带或染色体。
3、中断杂交技术:根据供体基因进入受体细胞的顺序和时间绘制连锁图的技术。
4、重组作图:指根据基因之间重组率进行基因定位的作图方法。
5、性导:F-细菌通过获得F′因子而改变遗传性状的过程。
6、F′因子(F′质粒):当F因子从主染色体切除出来时,如果不是以原来的位置切除,而是将供体菌(Hfr)的主染色体上的个别基因切除,成为F因子的一部分,这种质粒称F′因子。
7、F′菌株:含有F′因子的菌株。
8、双重感染(混合感染、复感染):是指用两种噬菌体同时感染某一菌株。
9、溶源性细菌:细菌体内已含有噬菌体,但噬菌体并不裂解细菌的菌株,又称溶源菌。这种现象称为溶源性。
10、原噬菌体:溶源性细菌所携带的无感染能力的噬菌体。有2种存在方式:一种是游离状态,一种是整合状态。
11、合子诱导:带有原噬菌体的Hfr菌株与敏感性的F-菌株杂交后,由于噬菌体在受体菌中随即复制,诱导受体菌裂解,这种现象称合子诱导。
12、转导:以噬菌体作为媒介,把一个细菌(供体)的遗传物质转移到另一细菌(受体),中进行基因重组的过程叫转导。
13、共转导(并发转导):两个紧密连锁的基因往往可以一起被转导,这种结合转导现象叫共转导。
14、流产转导:转导DNA进入受体细胞后,不与受体基因组交换,也不进行DNA复制,稳定独立存在与细胞中。使后代细胞中只有一个细胞具有转导DNA,其他细胞不含转导DNA ,后代细胞发生分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基因 thr+ leu+ azs Tis lac+ gal+
转入时间( min) 8
8.5 9 11 18 25
频率 100 100 90 70 40 25
细菌和噬菌体的遗传分析
3、大肠杆菌的遗传图谱
图距单位:分钟 总长度:100分钟 起点(0分钟) :thr座位
大肠杆菌的环形遗传学图
细菌和噬菌体的遗传分析
pur+
(2). 分解代谢功能突变型(catabolic functional mutant)
lac- 乳糖突变型, 野生型为lac+
(3). 抗性突变型(resistance mutant):
strr , strs 分别表示对链霉素有抗性和敏感
T1r, T1s分别表示对T1噬菌体有抗性和敏感
细菌和噬菌体的遗传分析
细菌遗传分析
细菌和噬菌体的遗传分析
细菌概述
细胞壁(cell wall) 细胞膜(plasma membrane)
(Flagella)
性纤毛(pili)
拟核(Nucleoid) 核糖体(Ribosome)
1. 细菌的细胞:细菌是原核生物(prokaryotes),无细胞核,不进 行减数和有丝分裂,而是简单地复制和一分为二。
两个新的品系,它们 和F-杂交,出现重组频 率很高。比F+×F-高出 1000倍。这种品系称 为高频重组品系Hfr。
• Hfr 的特点 :
• (1)高频重组,染色体 转移频率高, ×1000
• (2)F质粒转移频率低 F-变成F+很少或没有。
细菌和噬菌体的遗传分析
细菌和噬菌体的遗传分析
细菌重组的特点
细菌和噬菌体的遗传分析
1、 F因子(F-factor)的结构
致育基因 (fertility gene)
配对区域(pairing region) 原点(origin)
F因子
原点(origin):(复制区) 配对区域(pairing region):(重组区) 致育基因(fertility gene):(接合转移区)
细菌基因。
细菌和噬菌体的遗传分析
二、转化(transformation)
1. 转化:细菌直接从环境中吸收DNA而使自身遗传性状发生改变的现
象。在细菌群体中,并非所有细胞均可被转化,能被转化的细胞只占 总数的极少数。
2. 感受态:能吸收DNA分子而被转化的生理状态。不同的微生物出
现感受态的时间和感受态持续的时间是不一样的。
1、大肠杆菌的突变型
(1). 合成代谢功能突变型(anabolic functional mutant):
缺陷型(deficient) 野生型(wild type)
营养缺陷型(auxotroph) 原养型(prototroph)
met- 甲硫氨基酸突变型
met+
thi- 硫胺突变型
thi+
pur- 嘌呤突变型
细菌和噬菌体的遗传分析
四、中断杂交实验与重组作图
(一)中断杂交试验
• 基因从Hfr细胞按次序转入F-细胞,可 根据基因进入F-细胞的时间和次序作 成基因图谱。
细菌和噬菌体的遗传分析
中断杂交试验
• Hfr菌株的基因型:strs azirtonrgal+ lac+leu+thr+ • F- 菌株的基因型:strrazistonsgal- lac-leu-thr-
A
B
完全液体培养基
基本固体培养基
基本固体培养基
结果:出现若干原养型菌落, 频率为10-7 。
细菌和噬菌体的遗传分析
质疑:
细菌的杂交实验获得重组子可能原因: ⑴转化 ⑵ 互养
细菌和噬菌体的遗传分析
细菌和噬菌体的遗传分析
结论
(1)菌株A与菌株B之间发生了杂交, 发生了遗传物质的转移,出现了原养型。
F’因子
细菌和噬菌体的遗传分析
细菌和噬菌体的遗传分析
(1) 有F因子的细菌为F+,无F因子为F-,具有致育因子(F, F’或
Hfr)的菌株就是雄性菌株(male strains) 。
(2) F因子可以整合到细菌染色体上,形成Hfr菌株。不同Hfr菌株
F因子的整合位点不同。
(3) F因子又可以从Hfr染色体上剪切下来,产生F因子。如果剪
切不准确而带有一段细菌染色体,则称为F’因子。
(4) F因子很容易转移到F-细胞中, F+ × F-F+,但是供体染色体
的转移频率很低, 重组频率很低。
(5) Hfr能以高频率把细菌染色体基因转移到F-细菌中,却极少使
F-变为F+(因为F因子位于Hfr染色体的最末端);
(6) F’因子的性质介于F+和Hfr之间,即可转移自身,又可以转移
(2)杂交过程中,两菌株的接触是必 须的。
细菌和噬菌体的遗传分析
F因子
F因子:是一种质粒,又称为致育因子(fertility factor,F)。
F+菌:F纤毛。 F-菌:
细菌和噬菌体的遗传分析
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graph of conjugating E.coli.
3.感受态因子而促进转化作用的酶或蛋白质分子称为感受态因
子(competence factor)
细菌和噬菌体的遗传分析
Slide 24
2. 细菌的染色体:细菌为单倍体,其染色体为环形双链DNA分子, 不形成核小体结构。单个主染色体、一个或多个质粒;
3.涂布和繁殖:每个细胞在较短时间内(如一夜)能裂殖到107个子细 胞 ,成为肉眼可见的菌落。
细菌和噬菌体的遗传分析
细菌和噬菌体的遗传分析
大肠杆菌 细菌和噬菌体的遗传分析
大肠杆菌的突变型及筛选:
细菌和噬菌体的遗传分析
F+×F-的特点:
• (1)F质粒转移的频 率高,1/10。
• (2)而染色体转移 频率低。10-7,使 F-→F+
• F+品系又称为低 频重组品系
细菌和噬菌体的遗传分析
高频重组品系Hfr (high frequency recombination)
• Cavalli(1951)和 Hayes(1954)先后从 能育的F+品系中分离出
细菌接合
E.coli 接合的发现: 1946年 莱德伯格(Lederberg, J.) 塔特姆 (Tatum) 细菌接合 (conjugation)
细菌和噬菌体的遗传分析
1、 细菌的杂交
菌株A: met-bio-thr+leu+thi+(需甲硫氨酸和生物素) 菌株B: met+bio+thr-leu-thi-(需苏氨酸,亮氨酸和硫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