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标准》 (150学时)
财务会计 课程标准
![财务会计 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ea3ccabe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4d.png)
财务会计课程标准财务会计是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和信息科学的交叉学科,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一定的财务会计实务操作能力,具备较强的财务会计信息分析和运用能力,具备一定的财务会计信息报告编制和分析能力,具备一定的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应用和设计能力。
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财务会计基本理论、会计基础知识、会计核算、财务报表编制、财务分析、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应用等内容。
其中,财务会计基本理论是财务会计课程的核心内容,是财务会计课程的基础和前提。
会计基础知识是财务会计课程的基础内容,是学生掌握财务会计基本知识的基础。
会计核算是财务会计课程的重点内容,是学生掌握财务会计核算方法和技巧的关键。
财务报表编制是财务会计课程的实务内容,是学生掌握财务报表编制方法和技巧的重要内容。
财务分析是财务会计课程的应用内容,是学生掌握财务会计信息分析方法和技巧的重要内容。
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应用是财务会计课程的发展内容,是学生掌握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应用方法和技巧的前沿内容。
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方法主要包括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实践教学和课外拓展等。
其中,理论教学是财务会计课程的基本教学方法,是学生掌握财务会计基本理论和知识的主要途径。
案例教学是财务会计课程的重要教学方法,是学生掌握财务会计实际操作和应用技巧的有效途径。
实践教学是财务会计课程的关键教学方法,是学生掌握财务会计实际操作和应用技巧的直接途径。
课外拓展是财务会计课程的拓展教学方法,是学生掌握财务会计实际操作和应用技巧的延伸途径。
财务会计课程的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和其他成绩等。
其中,平时成绩是财务会计课程的基本评价方式,是对学生学习态度和学习情况的综合评价。
期中成绩是财务会计课程的重要评价方式,是对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情况的初步评价。
期末成绩是财务会计课程的终极评价方式,是对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情况的最终评价。
财务会计课程标准
![财务会计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c2e3dbe0b4c2e3f572763bc.png)
财务会计课程标准《财务会计》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能力目标二、主要内容与教学要求及学时安排学习领域名称 财务会计实务 代码对应行动领域 财务会计各岗位 类别 专业核心课 学时学分 144学时,9学分 先修课程 基础会计后续课程成本会计、纳税实务、财务软件应用、财务管理、审计实务、综合模拟实训能力目标 知识目标: 掌握货币资金、往来资金、筹集资金、存货、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职工薪酬、营业收入、利润形成的核算、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的编制等。
技能目标:能正确分析会计主体的基本经济业务,熟悉各项经济业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程序和方法,正确进行账务处理;熟练掌握“凭证-账簿-报表”的工作方法;有自我学习会计新准则、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等;素质目标:有自我学习、诚信敬业、团队协作、人际沟通、独立决策、成本意识、社会责任等; 序号 单元 主要内容教学要求学时1 资金筹集岗位核算理论教学1.接受投资的核算2.借款的核算3.发行债券的核算1.了解资金筹集的方法与业务内容2.掌握投入资本的会计处理。
3.掌握长、短期借款的取得、利息费用的支付、本金归还的核算4.掌握债券的溢价及折价发行、偿还的核算。
16实践教学根据发生的资金筹集业务原始凭证进行账务处理1.熟悉资金筹集岗位基本职责和业务流程;2.掌握权益筹资(投入资本和留存收益)的账务处理;3.掌握负债筹资(长短期借款)的账务处理;2 资金管理岗位核算理论教学1.库存现金核算2.银行存款的核算3.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4.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核算1.了解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明确现金、银行存款管理的主要内容2.熟悉银行转账结算方式3.熟练掌握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收支业务的账务处理、库存现金清查的核算、银行存款的清查核对。
4.掌握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概念及会计处理16实践项目根据发生的货币资金业务进行账务处理,填制收、付、转记账凭证,登记现金与银行存款日记账、总账,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财务会计》课程标准
![《财务会计》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44d14aa6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de.png)
《财务会计》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财务会计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为企业提供财务报告和决策信息。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了解财务报表编制和审计的流程,为学生未来从事财务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1. 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概念、原则和方法;2. 了解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审计流程;3. 具备基本的财务分析能力;4. 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1. 财务会计基本理论:介绍财务会计的概念、特点、作用和意义;2.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理解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等会计要素,掌握会计等式和报表结构;3. 会计准则与会计政策:了解会计准则和会计政策的概念和意义,掌握一般公认会计原则和重要会计处理方法;4. 财务报表编制:熟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和要求,能够独立完成财务报表编制工作;5. 审计基础知识:了解审计基本概念、程序和方法,掌握审计报告的编制和审核方法;6.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7. 职业道德与法规:培养学生遵守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意识,增强学生的合规意识。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理论讲解:通过教师讲解,使学生了解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2.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分析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学习心得和体会,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4. 课堂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5. 实践教学:通过模拟实训等方式,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财务报表编制等工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与考核1.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2. 期中考试:检验学生对财务会计基本理论和知识的掌握情况;3. 财务报表编制考核: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份财务报表编制,考察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4. 案例分析报告:根据案例分析的内容,要求学生撰写分析报告,考察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5. 职业道德与法规考核:通过试卷或口头问答等方式,考察学生对职业道德和法律法规的掌握情况。
《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标准
![《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27438ca3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44.png)
《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企业财务会计》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的课程。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具备从事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原则。
(2)熟悉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程序。
(3)了解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要求和方法。
2、能力目标(1)能够熟练运用企业财务会计核算方法进行日常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
(2)能够准确编制企业的财务会计报告。
(3)具备一定的财务分析能力,能够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初步分析。
3、素质目标(1)培养学生严谨细致、诚实守信的职业素养。
(2)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和风险意识。
三、课程内容1、财务会计基础(1)企业财务会计的概念、目标和职能。
(2)会计基本假设、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和会计要素。
(3)会计等式和复式记账法。
2、货币资金核算(1)库存现金的核算。
(2)银行存款的核算。
(3)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
3、应收及预付款项核算(1)应收账款的核算。
(2)应收票据的核算。
(3)预付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的核算。
4、存货核算(1)存货的分类和计价。
(2)原材料的核算。
(3)库存商品的核算。
(4)存货清查的核算。
5、固定资产核算(1)固定资产的确认和分类。
(2)固定资产的取得核算。
(3)固定资产折旧的核算。
(4)固定资产后续支出和处置的核算。
6、无形资产核算(1)无形资产的确认和分类。
(2)无形资产的取得、摊销和处置的核算。
7、负债核算(1)流动负债的核算,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等。
(2)非流动负债的核算,包括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
8、所有者权益核算(1)实收资本的核算。
(2)资本公积的核算。
(3)留存收益的核算。
9、收入、费用和利润核算(1)收入的确认和计量。
《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标准
![《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f9e677c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66.png)
《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1.课程性质《企业财务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也是是国家会计技术职称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等证书考试的重要科目。
本课程针对财务人员所从事的日常会计核算进行教学,本课程教学内容涵盖于全国初级会计师考试科目《初级会计实务》。
2.课程任务该课程既有一定理论性,又有较强的实践性,通过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熟知工业企业日常经济业务的方法和流程,能正确地进行日常常见账务处理;具有继续学习、能独立获取新知识能力,具备分析和解决会计实务的基本能力。
通过本课程学习,树立诚实守信、求真务实的职业道德观念,养成严谨、踏实、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课程要求本课程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模块教学等方法,充分利用课堂、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基本达到初级会计实务水平。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会计核算岗位职业能力,提升会计实务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为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要求掌握以下基本知识:(1)出纳岗位核算知识(2)往来结算岗位核算知识(3)存货岗位核算知识(4)资产岗位核算知识(5)职工薪酬岗位核算知识(6)资金岗位核算知识(7)报税岗位核算知识(8)主管会计岗位核算知识2、能力目标要求具备以下能力:(1)会开设账簿(2)会填写与审核原始凭证(3)能编制和审核各会计岗位不同业务的记账凭证(4)会登记账簿(5)能严格遵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6)能胜任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能顺利通过初级会计师职称考试3.素质目标:具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和业务素质,良好的文化修养和心理品质,具有任劳任怨、吃苦耐劳的性格、诚实守信的品德及廉洁自律的品格,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养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的专业品格,为上岗就业做好准备。
三、与前后课程的联系1.与前续课程的联系通过前续《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等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了会计核算的基本原理、货币资金结算方式,从而能根据财经法律、法规和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正确处理企业日常经济业务,初步具备了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能力,为学习《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中职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标准
![中职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913a77ee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3766c48.png)
中职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标准1.课程目标
培养学生掌握基本的财务会计知识和技能;
培养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财务会计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熟悉财务会计相关法规和规范。
2.课程内容
财务会计基础知识:会计基本假设、会计等式、会计要素等;会计凭证与账簿:原始凭证、分类账、总账、明细账等;
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
财务会计核算:账户处理、期末调整、年度结账等;
成本会计:成本元素、成本核算方法、成本控制等;
预算与财务分析:预算编制、财务比率分析等;
税务会计:税收政策、纳税申报、税务审计等;
财务会计信息系统:会计软件应用、电子会计报告等;
财务会计伦理与法规:会计职业道德、会计法律法规等。
3.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传授财务会计理论知识;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会计凭证填制、账簿记录等实际操作;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解决实际财务会计案例;
讨论和互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互动,提高学习效果;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实际企业,了解财务会计实践。
4.考核评价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
期中考试:对学生对于基本概念和原则的掌握程度进行考核;
期末考试:对学生对于整个课程内容的综合运用能力进行考核;
实际操作评估:对学生会计软件操作和实际会计处理的能力进行评估;
项目报告:要求学生完成一定的财务会计实践项目,并撰写报告。
以上是一般情况下中职企业财务会计课程的标准,具体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安排可能会根据不同学校和地区的要求有所不同。
财务会计课程标准
![财务会计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89814a66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9e.png)
财务会计学课程标准课程编码:050104 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适用专业:会计电算化开课部门:经贸系学时:150 编写:郑宇梅1.课程定位和设计思路1.1课程性质与作用课程的性质:课程是会计电算化专业的专业核心课课程的作用:本课程是对企业进行了广泛的调研、对会计人才市场进行了分析的基础上,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多次邀请企业专家及人才培养专家,对本专业的职业岗位、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进行分析,最后确立了基于工作过程的新的课程体系。
新的课程体系符合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相关能力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围绕会计上岗入门、具体行业账务处理、审计、财务管理等多项内容,本课程是针对实际工作过程开发的,主要培养面向企业会计核算岗位来设置的课程,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我校会计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本课程以《基础会计学》入门课程为基础,后续课程有《审计》、《财务管理》,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起主要支撑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是学生熟练掌握会计核算技能,为学习和考取中级会计师、注册会计师奠定良好的基础。
1.2课程基本理念在我校“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依托,以能力为本位”的办学指导思想的指引下,《财务会计学》作为会计专业核心课,在课程的设计上,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与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要求;紧紧盯住产业需求、牢牢贴近一线服务,专业融入产业、规划服从岗位、教学贴近实际。
1.3课程设计思路首先,财务会计学是基于工作过程,紧密联系实际的动态项目化课程。
其次,以工学结合为平台,以项目课程建设为根本,以任务为驱动,以典型项目为载体,紧紧依靠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的成果,严格按照工作体系设计课程,并选择教学内容,彻底打破学科体系的课程模式,实现课程体系按工作体系的重构。
再次,课程的开发上是在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指导下,反复研讨设计的基于工作过程和工作岗位的项目化课程;课程的内容上是以企业真实经济业务为载体,源于真实,但高于真实;针对工业企业生产特点,设计学习情境,以真实项目或仿真模拟为导向整合、序化教学内容;课程的教学上以任务驱动实施完成,在整个过程中贯穿学中做,做中学,定期安排具有丰富经验的教师深入企业财务实际带薪锻炼,课堂设在校内和校外。
《企业财务会计》教学大纲
![《企业财务会计》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cb87332b4daa58da0114abd.png)
小组成员互评
教师评价
学习情境设计
学习领域:4.3应收及预付款项
总学时:128
学习情境:应收款项及预付款项的账务处理方法(以赊销业务为载体)
学时:8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应收及预付款项的内容,掌握不同种类票据的特点和坏账的计提方法;掌握应收及预付款项的核算方法。
能力目标:能够进行应收票据的账务处理,包括收到、转让及到期收回票款和无力偿还的账务处理。能够掌握应收账款、坏账及坏账损失、预付账款及其他应收款的账务处理技能。
4.2.3其他货币资金其他货币资金的含义、其他货币资金的范围、其他货币资金收付的核算方法。
宏观教学方法:
引导文法
微观教学方法:
讲述法
任务教学法
实验法
案例教学法
小组讨论法
实践操作法
教学材料
使用工具
学生知识与能力准备
教师知识与能力要求
考核与评价
备注
商业汇票
支票
银行汇票
银行本票
银行存款日记账
外埠存款单
银行存款余额调整表
考核与评价
备注
进账单
收款收据
支票
股权投资证明
利息计算表
记账凭证
计算器
算盘
财务专用章
小印鉴
应收票据的使用方法
应收票据的计息方法
会计科目的正确使用能力
金融资产相关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账簿的填制和登记能力。
评价内容:
基本知识技能水平评价
方案设计能力评价
任务完成情况评价
团队合作能力评价
工作态度评价
项目完成情况演示评价
4.3.3预付账款及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
《财务会计》课程标准
![《财务会计》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bb140a69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f6.png)
《财务会计》课程标准(课程代码:3208030013)(适用:三年制高职会计专业)一、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本标准依据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要求、会计相关工作岗位国家职业标准以及学生就业面向的职业岗位职责、职业证书考试大纲与课程教学大纲相衔接,经过与企业专家反复研讨与论证共同制定,用于指导《财务会计》课程建设与课程教学,做到课程与工作过程融合,课程与职业证书融合。
二、课程性质与作用《财务会计》是会计专业的专业核心课。
《财务会计》的课程任务:本课程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政策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是学习会计专业后续课程的专业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了解会计法规和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让学生从整体上对会计六要素的核算有系统的认识,能初步具备核算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职业能力,达到会计从业人员的相关要求,也为通过全国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奠定基础。
同时,重视在课程中培养学生专业语言表达能力及文字表达能力、自律能力等基本能力,有效处理人际关系和解决工作中实际问题等关键能力。
重视培养学生不做假账、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团队合作精神、独立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知识和技能的迁移能力等。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衔接关系表1 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衔接关系四、课程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掌握会计基础知识;2、掌握资产会计核算;3、掌握负债会计核算;4、掌握所有者权益会计核算;5、掌握收入、费用和利润的会计核算;6.掌握财务报表的编制方法。
(二)能力目标1、会计凭证的填制、审核能力2、各种账簿的设置和登记能力;3、编制财务报表的能力;4、对企业发生的主要经济业务进行账务处理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1、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2、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3、具有严谨、诚信的职业品质和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4、具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5、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6、具有遵守法纪的意识。
五、课程总体设计表2 《财务会计》课程总体设计表3 学时分配表六、情境(任务、项目等)具体设计表4.1 会计概述表4.2 资产表4.3 负债表4.4 所有者权益表4.5 收入、费用和利润表4.6 财务报表七、教学基本条件(一)教学团队基本要求1、团队规模:3人2、教师专业背景:教师具有高校教师资格,双师素质教师达到2人,考虑职称、年龄,形成合理的梯队结构;具有会计相关专业本科及以上学历;课程负责人具有副高职称,能够较好地把握国内外行业、专业发展,能广泛联系行业企业,了解行业企业对本课程设计的实际需求,教学设计、专业研究能力强。
《财务会计》课程标准
![《财务会计》课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89ad6b1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bb.png)
会计专业核心课程标准 附件2 专业核心课程标准《财务会计》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财务会计课程代码1600013学时156学分8授课时间第二学期、第三学期适用专业会计课程类型岗位能力课程先修课程基础会计、税法后续课程会计电算化、成本会计、报表编制与分析二、课程定位《财务会计》是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国家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的基础课程。
它主要以制造业为背景,以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为会计对象要素,以确认、计量和报告为主线,培养学生处理经济业务的理论与实操能力,达到企业会计岗位的上岗标准,并为学生以后获取国家初级会计师奠定坚实基础。
三、课程设计思路针对《财务会计》“多、杂、枯燥、实践性强”的特点,本课程把工学结合作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切入点,在课程设计时坚持“学生是中心”,按照“项目驱动、任务引导”方法组织教学。
组织教学时尽可能以学生为主体,课前在班级微信群布置案例任务,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完成任务;以企业六大要素中的每一子要素作为项目,以课前案例为导入,对案例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三个环节的会计处理;课后让学生通过配套练习进行同步训练,根据高职学生的认知特点采用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方法,融“教、学、做”为一体,充分体现工学结合。
四、课程目标(一)能力目标1.能正确填制与审核各种票据、增值税专用发票、应付利息计算表等业务单据。
2.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初步具有会计职业判断能力。
3.能熟悉企业会计核算岗位职责,熟练进行一般企业日常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
4.能运用会计基本理论知识解释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项目的信息生成过程。
5.能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解决企业日常会计处理过程中的常见问题。
(二)知识目标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1.以初级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证书为标准,为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做准备。
2.熟悉《企业会计准则》等相关法规规定及有关金融、税收等相关知识。
3.理解资产类、收入类的确认条件。
4.掌握货币资金、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投资性房地产、金融资产和长期股权投资业务的账务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企业财务会计课程标准》(150学时)财务会计课程标准课程性质:职业基础课教学课时:180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企业《财务会计》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也是会计专业的核心专业课程,具有较强的操作技能。
学习财务会计,要特别注重掌握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这门课程提供了从事会计职业必备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二)课程面向与任务其任务是使学生具备中初级会计人才所必需的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理解现行的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制度和法规;系统掌握企业财务会计的核算方法,培养学生从事会计核算和会计事务管理工作的综合职业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法制观念和会计职业道德观念。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企业财务会计的概念,掌握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等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记录、报告,掌握工商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以及编制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等;能利用会计报表对企业的经济活动进行简单分析。
实践内容:工业企业会计实务操作,商业企业会计实务操作。
(三)主要教学方法学案导学教师演示案例分析分组讨论讲授谈话学生练习反馈评价二、课程目标(一) 总体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财务会计的基本原理和会计处理的程序、方法及技术,培养学生进行会计核算的核心能力及专业素质。
(二)知识教学目标1. 理解企业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2. 掌握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目标、基本要求、账户体系和报告体系。
3. 掌握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基本过程、程序和基本核算方法。
(三)技能教学目标1. 能联系实际掌握财务会计核算的一般操作方法。
2. 能正确使用企业会计核算中常用的账户。
3. 能按要求正确核算企业的主要经济业务。
4. 能正确计算会计核算的主要指标。
5. 能正确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等主要会计报表。
6. 具有更新知识、继续学习深造的能力和适应会计改革发展需要的能力。
(四) 素质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社会利益、集体利益的职业意识。
2. 培养学生认真、细致、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敬业精神,形成良好的职业习惯。
3. 使学生具有求实创新的意识。
4. 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思想观念和廉洁自律的会计品格,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基础模块、选用模块、实践教学模块三大模块,各模块教学要求如下: 基础模块(一) 总论1. 理解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掌握企业财务会计核算的内容和目标。
3. 理解财务会计的基本理论;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原则。
4. 了解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组织。
5(了解企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区别(二) 资产1. 货币资产(1)理解货币资金的概念与内容。
(2)熟悉货币资金管理制度,货币资金核算的要求。
(3)掌握现金使用范围及现金的核算。
(4)了解货币资金结算的有关专业术语的内涵。
(5)了解银行转账结算方式的概念、适用范围和主要规定。
(6)掌握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
(7)掌握现金和银行存款清查的方法和清查结果的核算。
2. 应收及预付款项(1)理解应收账款的概念;掌握应收账款入账价值的确定及应收账款的核算。
(2)理解坏账损失的概念和应收账款减值的确认;掌握应收账款减值的核算。
(3)掌握应收票据的一般账务处理。
(4)理解预付账款的概念;掌握预付账款的核算。
(5)了解其他应收款的内容与核算。
3. 存货(1)理解存货的概念、存货确认条件;掌握外购、自制存货入账价值的确定。
(2)了解存货的内容和分类。
(3)了解存货的初始计量、发出存货实际成本的计算、存货的期末计量方法。
(4)理解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核算时主要账户的设置及内容;掌握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的核算。
(5)理解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核算时主要账户的设置及内容;掌握材料按计划成本计价的核算。
(6)理解库存商品的概念和内容;掌握库存商品的核算。
(7)了解周转材料、自制半成品、委托加工存货的内容和核算。
(8)了解存货核算主要明细账设置、登记与核对方法。
理解存货清查的方法和核算。
(9)了解商业企业商品存货核算的主要方法。
4. 固定资产(1)掌握固定资产的概念、特点和确认标准。
(2)了解固定资产的内容及分类。
(3)了解外购、自建固定资产的计价基础;理解固定资产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和期末计量的方法。
(4)掌握固定资产增加、折旧、修理、减少的核算。
(5)掌握固定资产折旧的计提范围;掌握固定资产年折旧额的计算方法。
(6)理解在建工程的内容;在建工程的核算。
(7)掌握固定资产处置清理的核算方法。
5. 无形资产(1)理解无形资产的概念、特点和内容,确认条件。
(2)掌握无形资产购入、摊销、处置的核算。
6. 投资(1)了解对外投资的概念,对外投资的目的和分类,各类投资确认,价值计量规定。
(2)掌握交易性投资的概念、入账时间、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和期末计量的方法。
(3)掌握交易性投资的取得、持有期间、期末、出售的核算。
(4) 掌握长期股权投资的成本法和权益法(三) 负债1. 流动负债(1)理解流动负债的概念、内容及特点。
(2)掌握应付账款的入账时间和入账价值及应付账款、短期借款、应付票据的核算。
(3)理解应付职工薪酬的概念及内容、掌握应付职工薪酬的核算。
(4)理解应交税费的内容;掌握主要税金(增值税、营业税、城建税等) 的列支和核算。
(5)理解预收账款、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的主要内容及核算。
2. 非流动负债(1)了解非流动负债的内容。
(2)理解长期借款取得、计息、归还的核算。
(四) 收入、费用和利润1. 收入(1)了解收入的概念和特征;理解收入的范围和分类。
(2)理解收入的确认与计量。
(3)掌握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的核算内容及核算方法。
2. 费用(1)理解费用的概念和特点;理解费用分类及其内容。
(2)掌握期间费用的内容与归集的核算。
(3)理解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归集和分配的核算。
掌握已销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结转。
3. 利润(1)理解利润的概念;利润总额的构成内容。
(2)了解营业外收支的主要内容及其基本核算方法。
(3)掌握利润形成的核算。
(4)理解利润分配的内容;掌握主要利润分配的核算。
(5)理解所得税费用的核算(不考虑纳税调整因素)(五)所有者权益1(掌握所有者权益的概念及构成内容;理解所有者权益与负债的区别。
2(了解投入资本的方式和计价;掌握投入资本的核算。
3(了解资本公积的构成内容;掌握资本公积的核算。
4(理解盈余公积的形成与内容;理解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的核算。
(六) 财务会计报告1(理解财务会计报告的作用和种类。
2(理解资产负债表的作用和基本结构;掌握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理解利润表的作用和基本结构;掌握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34(了解现金流量表的概念和编制原理。
选用模块(一) 资产1(了解外币业务核算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核算方法。
2、了解应收票据贴现的核算。
3、了解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减值的确认,核算方法。
4、了解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概念、初始计量、后续计量和期末计量的方法。
5、了解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取得、会计期末的主要账务处理6、了解长期股权投资的方式、核算内容。
7、了解长期股权投资按成本法核算的会计处理。
8、了解长期股权投资按权益法核算的会计处理。
9、了解长期债券投资核算中溢、折价购入债券的基本核算方法。
10、了解固定资产租赁业务的核算。
(二) 负债1(了解短期应付债券的内容和基本核算方法。
2(了解债券发行价格的计算方法。
3(了解溢、折价发行债券核算的账户设置及主要核算方法。
4(了解债务重组的含义、形式及基本核算方法。
5(了解或有负债的含义与基本核算方法。
6(了解应付债券核算的基本要求;掌握面值发行债券核算的账户设置和核算。
7、了解长期应付款的内容;掌握主要长期应付款的核算。
(三) 所有者权益1(了解股份制企业股本筹集与会计处理上的特点。
2(了解资本公积的具体内容;掌握资本溢价的形成与核算。
(四) 收入、费用和利润1(了解《企业会计准则((收入》的有关规定。
2(了解劳务收入的确认与计量及主要核算方法。
3(了解销售折扣、销售折让、销售退回的核算。
4(了解所得税核算的基本方法。
5(了解生产成本的概念和作用;了解产品成本计算的一般程序和基本方法。
6(了解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的内容和基本核算方法。
(五) 财务会计报告1(了解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附表的种类、作用和编制依据。
2(了解财务情况说明书的主要内容。
3(了解现金流量表的基本结构和编制的基本方法。
4(了解主要会计报表有关指标的勾稽关系。
实践教学模块(一) 基本实践1. 能根据财务会计制度和会计工作规范,正确审核有关原始凭证。
2. 根据要求学会填制有关原始凭证(1) 填制主要银行转账结算业务需要的有关结算凭证。
(2) 填制存货所需要的各种收料单、领料单、发料凭证汇总表等原始凭证。
(3) 填制固定资产核算所需要的折旧计算表等原始凭证。
(4) 填制负债核算所需要的工资结算单、工资结算汇总表、纳税申报表等原始凭证。
(5) 填制成本费用核算所需要的成本费用分配表等原始凭证。
3. 按照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的核算要求设置总分类账、日记账等,根据经济业务进行账务处理,并编制记账凭证,登记有关账簿,结计核对账簿记录。
4. 按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应收票据、预付账款的核算要求设置必要账簿,根据经济业务确定入账价值,进行账务处理,并登记有关账簿。
5. 正确确定存货的入账价值;分别按照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等方法正确计算发出存货的成本;根据材料计划成本计价核算的要求计算确定材料成本差异额、差异率;根据原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的核算要求和经济业务作出账务处理。
能正确设置存货核算的主要总分类账、有关明细账,并学习掌握存货核算有关账簿的登记、核对方法。
6. 正确确定各类投资的入账价值;根据投资核算的要求作出短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等主要经济业务的账务处理。
7. 正确确定不同来源取得固定资产的原始价值;按照直线法计算固定资产折旧额;根据固定资产购建、折旧、清理等主要业务核算要求设置必要账户,根据经济业务作出账务处理,并登记核对有关账簿。
8. 正确确定无形资产的入账价值及摊销额;根据无形资产的核算要求和经济业务作出账务处理。
9. 正确计算处理短期借款、带息应付票据、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的利息;按规定计算确定应付工资额,计算应交增值税等主要税金应交数额;根据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的核算要求设置必要账户,根据经济业务作出账务处理。
10. 正确计算盈余公积的提取额;根据所有者权益的核算要求设置必要账户,根据经济业务作出账务处理。
11. 正确确定营业收入的入账价值;根据收入核算的要求和经济业务作出账务处理;正确归集分配费用,正确计算成本;根据成本费用核算的要求和经济业务作出账务处理;正确结转收入、费用和成本;计算确定利润总额、净利润;根据利润及利润分配的核算要求设置必要账户,根据经济业务作出账务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