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1norm-L1范数
《录用定稿排版规范2020版》
《录用定稿排版规范2020版》1、论文题目应简洁、准确,尽量不使用缩略词。
英文题目中第一个单词首字母应大写,其余全部小写,专有名词和缩略词除外。
2、工作单位和姓名:工作单位中文请写全称,如“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而不是简写为“国防科大计算机学院”,双字姓名中加空格,如“张三”,姓名拼音的写法为“WANG He-ping”“GAO Hong”,城市名拼音的写法为“Changsha”。
3、摘要:按照GB 6447-86《文摘编写规则》的要求撰写。
摘要不规范,太短,缺少结果、结论,将不利于国内外检索系统收录和读者检索。
对报道性摘要,要写出“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对综合评述等指示性摘要,要写出“目的和结论”,要有独到见解。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应是一篇完整的短文。
(1)防止空洞、简短、出现多余词语。
(2)一般不分段。
(3)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或术语。
(4)不得出现和引用图、表、公式和参考文献。
(5)中文摘要中不出现“本文”“文章”“作者”和“我们”等字样。
英文摘要中不出现“In the paper”等表达方式。
(6)中文摘要的篇幅以200字左右为宜。
(7)在撰写英文摘要时,一般采用一般现在时或一般过去时。
一般现在时用于说明研究目的、叙述研究内容、描述结果、得出结论、提出建议和讨论。
一般过去时用于叙述过去某一时刻(时段)的发现、某一研究过程(实验、观察、调查、医疗等),用一般过去时描述的发现、现象,往往是不能确认为是自然规律、永恒真理的,所描述的研究过程也明显带有过去时间的痕迹。
少用完成时态,其他时态基本不用。
4、关键词:(1)关键词是为了便于文献索引和检索而选取的能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每篇论文标注3~8个关键词。
(2)关键词应按照GB 3860—1995《文献叙词标引规则》,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中选用规范词;未被词表收录的新学科、新技术中的重要术语和地区、人物、文献、产品及重要资料名称,也可作为关键词标出。
向量与矩阵的范数及其在matlab中的用法(norm)
向量与矩阵的范数及其在matlab中的⽤法(norm)⼀、常数向量范数L0范数‖x‖0def=向量中⾮零元素的个数其在matlab中的⽤法:sum( x(:) ~= 0 )L1范数‖x‖1def=m∑i=1|x i|=|x1|+⋯+|x m|,即向量元素绝对值之和其在matlab中的⽤法:norm(x, 1)L2范数‖x‖2=(|x1|2+⋯+|x m|2)1/2,即向量元素绝对值的平⽅和后开⽅其在matlab中的⽤法:norm(x, 2)L∞范数极⼤⽆穷范数‖x‖∞=max{|x1|,⋯,|x m|},即所有向量元素绝对值中的最⼤值其在matlab中的⽤法:norm(x, inf)极⼩⽆穷范数‖x‖∞=min{|x1|,⋯,|x m|},即所有向量元素绝对值中的最⼩值其在matlab中的⽤法:norm(x, -inf)⼆、矩阵范数诱导范数和元素形式范数是矩阵范数的两种主要类型。
1. 诱导范数L1范数(列和范数)‖A‖1=max1⩽j⩽nm∑i=1{|a ij|},即所有矩阵列向量绝对值之和的最⼤值其在matlab中的⽤法:norm(A,1)L2范数‖A‖2=λi,其中λi为A T A的最⼤特征值。
其在matlab中的⽤法:norm(A,2)L∞范数(⾏和范数)‖A‖∞=max1⩽i⩽mn∑j=1{|a ij|},即所有矩阵⾏向量绝对值之和的最⼤值其在matlab中的⽤法:norm(A,inf)2. "元素形式"范数L0范数‖A‖0def=矩阵的⾮零元素的个数其在matlab中的⽤法:sum(sum(A ~= 0))L1范数‖A‖1def=m∑i=1n∑j=1|a ij|,即矩阵中的每个元素绝对值之和其在matlab中的⽤法:sum(sum(abs(A)))L F范数‖A‖F def=(m∑i=1n∑j=1|a ij|2)1/2,即矩阵的各个元素平⽅之和后开⽅其在matlab中的⽤法:norm(A,'fro')L∞范数√‖A‖∞=maxi=1,⋯,m;j=1,⋯,n{|a ij|},即矩阵的各个元素绝对值的最⼤值其在matlab中的⽤法:max(max(abs(A)))核范数‖A‖∗=n∑i=1λi,λi为A的奇异值,即所有矩阵奇异值之和其在matlab中的⽤法:sum(svd(A))本⽂作者:本⽂为作者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l1范数的次微分
l1范数的次微分介绍在数学中,l1范数(也称为L1正则化)是一种常用的正则化方法,用于在优化问题中增加稀疏性。
l1范数则是指向量中所有元素的绝对值之和。
l1范数的次微分,也称为subgradient,是对l1范数的变化率的描述。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讨论l1范数的次微分及其应用。
l1范数介绍l1范数定义如下:||x||1=∑|x i|i其中x是向量,x i是向量中的元素。
l1范数有着很多优良的性质,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能够产生稀疏解。
通过最小化l1范数的优化问题,可以促使向量中的一些元素变为零,从而产生稀疏向量。
l1范数的次微分l1范数的次微分,也称为subgradient,是指定函数在某一点的切线集合。
对于l1范数而言,它的次微分定义如下:∂||x||1={v|v=sgn(x),x≠0}其中sgn(x)是元素级符号函数,把向量中的非零元素替换为它们的符号。
l1范数的次微分的作用是描述了l1范数在不同点处的变化率,对于在优化问题中使用l1范数作为正则化项的情况下,次微分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梯度的一个替代来进行优化。
l1范数正则化的应用l1范数正则化在机器学习和统计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特征选择特征选择是机器学习和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其目标是从原始特征中选择出具有较高预测能力的特征。
l1范数正则化可以通过将某些特征的系数变为零来实现特征选择。
通过优化问题中的l1范数正则化项,可以鼓励模型选择更少的特征,从而降低了模型的复杂性,并且能够更好地处理高维数据。
压缩感知压缩感知是一种信号处理技术,其目标是通过在相对较少的测量下恢复原始信号。
l1范数正则化在压缩感知中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在优化问题中使用l1范数正则化项,可以促使生成的稀疏解,从而实现高效的信号恢复。
线性回归在线性回归中,l1范数正则化也被称为LASSO回归。
LASSO回归能够使得一些系数变为零,因此可以用于变量选择和模型压缩。
l1和l2范数
l1和l2范数正如数学家所知道的,l1和l2范数是欧几里得空间和负异常空间中常用的范数,它们具有广泛的应用。
在机器学习中,l1和l2范数可用于控制模型复杂度,从而提高模型泛化性能,并用于不同的方式解决估计问题。
首先,让我们介绍一下什么是l1和l2范数。
l1范数定义为:让θ =(θ1,θ2,...,θn)表示n个自变量,其中θi(i = 1,2,...,n)是n维空间中的一个点,则l1范数的定义为::l1范数 = |i |l2范数的定义类似,只是在求和项中用平方代替了绝对值:l2范数 = |i |2可以看出,两者都是一种范数,但l1范数更像是一种模式,它把向量变成一组数字,表达了向量的大小,而l2范数更像是一种距离,把向量变成距离,表达了向量之间的距离,两者具有不同的特性。
l1范数称为“稀疏范数”,它可以有效地削减参数的数量,从而可以抑制过拟合的风险,并有助于更好的参数估计。
另一方面,l2范数称为“分散范数”,它可以用来控制参数的平均值,从而降低模型的错误率。
l1和l2范数与正则化的关系密切,正则化是机器学习中常用的一种技术,它的目的是增加模型的稳定性和泛化性,同时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过拟合。
正则化常常使用l1范数和l2范数来实现,以及它们的组合,这叫做elastic net。
elastic net是一种稀疏正则化方法,它可以综合考虑l1和l2范数的优点,从而更好地解决一些估计问题。
L1和L2范数也可以用于特征选择。
特征选择是一种有效的特征组合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模型的性能,减少过拟合,并增强泛化性能。
L1范数可以帮助理解模型,并用来选择重要特征,因为它可以让不重要的参数变得极其小,这对于减少过拟合有很大好处。
此外,由于L2范数与参数的平均值更加关联,因此它可以确保参数值的平均特性,从而减少错误率。
总的来说,l1和l2范数的应用非常广泛,它们可以用来控制模型复杂度,组合正则化,用于特征选择,甚至还可以用于诊断和估计各种模型参数。
深度学习六十问(基础题)
深度学习六⼗问(基础题)数据类问题1.样本不平衡的处理⽅法①⽋采样 - 随机删除观测数量⾜够多的类,使得两个类别间的相对⽐例是显著的。
虽然这种⽅法使⽤起来⾮常简单,但很有可能被我们删除了的数据包含着预测类的重要信息。
②过采样 - 对于不平衡的类别,我们使⽤拷贝现有样本的⽅法随机增加观测数量。
理想情况下这种⽅法给了我们⾜够的样本数,但过采样可能导致过拟合训练数据。
③合成采样( SMOTE )-该技术要求我们⽤合成⽅法得到不平衡类别的观测,该技术与现有的使⽤最近邻分类⽅法很类似。
问题在于当⼀个类别的观测数量极度稀少时该怎么做。
⽐如说,我们想⽤图⽚分类问题确定⼀个稀有物种,但我们可能只有⼀幅这个稀有物种的图⽚。
④在loss⽅⾯,采⽤focal loss等loss进⾏控制不平衡样本。
不平衡类别会造成问题有两个主要原因: 1.对于不平衡类别,我们不能得到实时的最优结果,因为模型/算法从来没有充分地考察隐含类。
2.它对验证和测试样本的获取造成了⼀个问题,因为在⼀些类观测极少的情况下,很难在类中有代表性。
2.讲下数据增强有哪些⽅法(重点)翻转,旋转,缩放,裁剪,平移,添加噪声,有监督裁剪,mixup,上下采样,增加不同惩罚解决图像细节不⾜问题(增强特征提取⾻⼲⽹络的表达能⼒)3.过拟合的解决办法(重点)数据扩充/数据增强/更换⼩⽹络(⽹络太复杂)/正则化/dropout/batch normalization增加训练数据、减⼩模型复杂度、正则化,L1/L2正则化、集成学习、早期停⽌什么是过拟合过拟合(overfitting)是指在模型参数拟合过程中的问题,由于训练数据包含抽样误差,训练时,复杂的模型将抽样误差也考虑在内,将抽样误差也进⾏了很好的拟合。
产⽣过拟合根本原因:观察值与真实值存在偏差, 训练数据不⾜,数据太少,导致⽆法描述问题的真实分布, 数据有噪声, 训练模型过度,导致模型⾮常复杂什么是⽋拟合:训练的模型在训练集上⾯的表现很差,在验证集上⾯的表现也很差原因:训练的模型太简单,最通⽤的特征模型都没有学习到正则化正则化的原理:在损失函数上加上某些规则(限制),缩⼩解空间,从⽽减少求出过拟合解的可能性。
l1范数的次梯度
L1范数的次梯度1. 引言在机器学习和优化问题中,范数是一种常用的数学工具,用于衡量向量或矩阵的大小。
L1范数是一种特殊的范数,它是指向量中各个元素绝对值之和。
在优化问题中,L1范数经常被用作正则化项,用于约束模型的复杂度,避免过拟合现象的发生。
本文将介绍L1范数的次梯度,包括定义、性质、计算方法以及应用场景。
通过深入理解L1范数的次梯度,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L1范数的优化问题,并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指导。
2. L1范数的定义L1范数是指向量中各个元素绝对值之和,可以表示为:n∥x∥1=∑|x i|i=1其中,x是一个n维向量,x i是向量x的第i个元素。
3. L1范数的次梯度在优化问题中,我们通常需要求解目标函数的梯度,以便找到函数的最小值点。
然而,当目标函数不可微时,就无法直接求解梯度。
L1范数是一个非光滑函数,其绝对值函数在原点处不可导。
因此,我们需要使用次梯度来描述L1范数的导数。
L1范数的次梯度可以定义为:∂∥x∥1={v∣∥v∥2≤1,v T x=∥x∥1}其中,∂∥x∥1表示L1范数的次梯度集合,v是次梯度向量,x是原始向量。
次梯度是梯度的一种推广,它表示在不可导点附近的任意一个方向上的导数。
对于L1范数来说,次梯度可以有多个,因为在原点处不可导。
4. L1范数的性质L1范数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这些性质使得它在优化问题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4.1 稀疏性L1范数的一个重要性质是稀疏性,即它能够将向量中的一些元素置零。
这个性质使得L1范数常被用作特征选择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最重要的特征。
4.2 不变性L1范数具有不变性的特点,即当向量中的元素进行缩放或平移时,L1范数的值保持不变。
这个性质使得L1范数在某些问题中具有更好的鲁棒性。
4.3 次梯度的稀疏性L1范数的次梯度也具有稀疏性,即次梯度向量中的一些元素为零。
这个性质使得我们可以利用次梯度来进行特征选择,找到最重要的特征。
5. L1范数的次梯度计算计算L1范数的次梯度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它可以通过最优化算法来求解。
sympy 范数
sympy 范数1. 什么是sympy范数?sympy是一个用于符号计算的Python库,可以进行代数运算、符号计算、积分运算、微分运算等各种数学计算。
而范数是一种常用的数学工具,用于度量向量空间中向量的长度或大小。
在sympy中,可以使用sympy.norm()函数来计算向量的范数。
这个函数可以接受多个参数,用于指定要计算的范数类型。
常用的范数类型包括:•L1范数(曼哈顿范数)•L2范数(欧几里德范数)•无穷范数(取绝对值后的最大值)2. L1范数(曼哈顿范数)L1范数,也叫曼哈顿范数或街区范数,是指向量中各个元素绝对值之和。
对于一个n维向量x,其L1范数定义为:[ |x|_1 = |x_1| + |x_2| + + |x_n| ]使用sympy计算L1范数的代码如下:import sympy as spx = sp.Symbol('x')v = sp.Matrix([x, -2*x, 3*x])l1_norm = sp.norm(v, 1)print(l1_norm)输出结果为:4*Abs(x)3. L2范数(欧几里德范数)L2范数,也叫欧几里德范数,是指向量的各个元素平方和的平方根。
对于一个n 维向量x,其L2范数定义为:[ |x|_2 = ]使用sympy计算L2范数的代码如下:import sympy as spx = sp.Symbol('x')v = sp.Matrix([x, -2*x, 3*x])l2_norm = sp.norm(v)print(l2_norm)输出结果为:sqrt(14*x**2)4. 无穷范数无穷范数,也叫切比雪夫范数,是指向量中各个元素绝对值的最大值。
对于一个n 维向量x,其无穷范数定义为:[ |x|_{} = (|x_1|, |x_2|, , |x_n|) ]使用sympy计算无穷范数的代码如下:import sympy as spx = sp.Symbol('x')v = sp.Matrix([x, -2*x, 3*x])inf_norm = sp.norm(v, sp.S.Infinity)print(inf_norm)输出结果为:3*Abs(x)5. 总结sympy是一个强大的符号计算的Python库,可以方便地进行各种数学计算。
python的norm用法
Python的norm用法1.简介在P yt ho n编程中,`n or m`函数是一个常用的数学函数。
它用于计算向量的范数或矩阵的行范数。
本文将介绍`n or m`函数的使用方法和相关注意事项。
2.向量的范数向量的范数是衡量向量大小的一种度量方式,常用的向量范数有多种。
在P yt ho n中,可以使用`n or m`函数通过指定范数类型来计算向量的范数。
2.1欧氏范数(E u cl i d e a n N o r m)欧氏范数是最常见的向量范数,也称为L2范数。
它表示向量元素平方和的平方根。
在`nor m`函数中,使用参数`or d=2`表示计算欧氏范数。
```p yt ho ni m po rt nu mp ya sn pv=np.a rr ay([1,2,3,4])n o rm_v al=n p.li nal g.n or m(v,or d=2)p r in t("向量v的欧氏范数为:",n or m_v a l)```结果输出:```向量v的欧氏范数为:5.477225575051661```2.2曼哈顿范数(Ma n h a t t a n N o r m)曼哈顿范数是另一种常见的向量范数,也称为L1范数。
它表示向量元素绝对值之和。
在`n o rm`函数中,使用参数`o rd=1`表示计算曼哈顿范数。
```p yt ho ni m po rt nu mp ya sn pv=np.a rr ay([1,2,3,4])n o rm_v al=n p.li nal g.n or m(v,or d=1)p r in t("向量v的曼哈顿范数为:",no rm_va l)```结果输出:```向量v的曼哈顿范数为:10.0```2.3无穷范数(I n fi n i t y N o r m)无穷范数是向量元素绝对值的最大值。
在`n or m`函数中,使用参数`o rd=n p.in f`表示计算无穷范数。
matlab中norm的用法
matlab中norm的用法
norm是matlab中常用的一个函数,用于计算向量或矩阵的范数。
它的用法如下:
1. 计算向量的范数:
norm(x,p)
其中x为要计算范数的向量,p为范数的类型,p可以取以下几个值:
- 1:计算向量的1范数,即所有元素的绝对值之和
- 2:计算向量的2范数,即向量的欧几里得长度
- inf:计算向量的无穷范数,即所有元素的绝对值中的最大值例如,计算向量x=[1 2 3]的2范数:
norm(x,2)
输出结果为:
3.7417
2. 计算矩阵的范数:
norm(A,p)
其中A为要计算范数的矩阵,p为范数的类型,p可以取以下几个值:
- 1:计算矩阵的1范数,即所有列向量的1范数的最大值
- 2:计算矩阵的2范数,即矩阵的最大奇异值
- inf:计算矩阵的无穷范数,即所有行向量的无穷范数的最大值
- 'fro':计算矩阵的Frobenius范数,即所有元素的平方和的平方根
例如,计算矩阵A=[1 2; 3 4]的2范数:
norm(A,2)
输出结果为:
5.4640
总结:norm函数可以方便地计算向量和矩阵的范数,有助于在数学和工程计算中进行矩阵和向量相关的计算。
numpy计算矩阵范数
numpy计算矩阵范数在Python的NumPy库中,可以使用`linalg`模块计算矩阵的范数。
矩阵范数有多种类型,如Frobenius范数、2-范数(欧几里得范数)等。
以下是计算矩阵范数的示例:1. 首先,导入NumPy库:```pythonimport numpy as np```2. 创建一个矩阵:```pythonA = np.array([[1, 2, 3], [4, 5, 6]])```3. 计算矩阵的Frobenius范数(即矩阵元素平方和的平方根):```pythonFrobenius_norm = np.linalg.norm(A, ord='fro')print("Frobenius范数:", Frobenius_norm)```4. 计算矩阵的2-范数(欧几里得范数,即矩阵中最大元素的平方根):```pythontwo_norm = np.linalg.norm(A, ord=2)print("2-范数:", two_norm)```5. 计算矩阵的L1范数(即矩阵中所有元素的绝对值之和):```pythonone_norm = np.linalg.norm(A, ord=1)print("L1范数:", one_norm)```6. 计算矩阵的Linf范数(即矩阵中最大元素的绝对值):```pythonlinf_norm = np.linalg.norm(A, ord=np)print("Linf范数:", linf_norm)```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示例中的计算方法也可以用于向量的范数计算。
只需将矩阵A替换为向量x即可。
例如,计算向量x的2-范数:```pythonx = np.array([1, 2, 3])two_norm_x = np.linalg.norm(x, ord=2)print("向量的2-范数:", two_norm_x)```以上就是使用NumPy计算矩阵范数的方法。
范数及其应用
范数及其应⽤范数的⼀般化定义:设p ≥1的实数,p-norm 定义为:||x ||p :=(n∑i =1x ip )1p||x ||0:=n∑i =0x 0i严格来讲,L0不属于范数,上⾯的公式让⼈难以理解。
在实际应⽤中,⼈们往往采⽤以下定义:||x ||0=#(i )with x i ≠0其表⽰向量中所有⾮零元素的个数。
||x ||1:=n∑i =1x i也称为曼哈顿距离。
L0范数是指向量中⾮0的元素的个数。
如果我们⽤L0范数来规则化⼀个参数矩阵W 的话,就是希望W 的⼤部分元素都是0。
换句话说,让参数W 是稀疏的。
看到了“稀疏”⼆字,⼤家都应该从当下风风⽕⽕的“压缩感知”和“稀疏编码”中醒悟过来,原来⽤的漫⼭遍野的“稀疏”就是通过这玩意来实现的。
但你⼜开始怀疑了,是这样吗?看到的papers 世界中,稀疏不是都通过L1范数来实现吗?脑海⾥是不是到处都是||W||1影⼦呀!L1范数和L0范数可以实现稀疏,L1因具有⽐L0更好的优化求解特性⽽被⼴泛应⽤。
范数中最常见,也最著名的⾮L2范数莫属。
||x ||2:=n∑i =1x 2i从学习理论的⾓度来说,L2范数可以防⽌过拟合,提升模型的泛化能⼒。
从优化或者数值计算的⾓度来说,L2范数有助于处理不好的情况下矩阵求逆很困难的问题。
L1和L2的差别,为什么⼀个让绝对值最⼩,⼀个让平⽅最⼩,会有那么⼤的差别呢?下降速度:L1就是按绝对值函数的“坡”下降的,⽽L2是按⼆次函数的“坡”下降。
模型空间的限制:对于L1和L2规则化的代价函数来说,我们写成⼀下形式:Lasso :minw||y−Xw ||2,s .t . ||w ||1≤CRidge :minw||y −Xw ||2,s .t . ||w ||2≤C考虑⼆维的情况,等⾼线与norm ball 相交的地⽅就是最优解。
L1-ball 的最优点⼤都出现在"⾓点"处,这便⼤概率产⽣了稀疏性;L2-ball 却不范数||L0范数√L1范数||L2范数√L2范数的优点可以,它只是⼀种规则化⼿段。
正则化基本符号
正则化基本符号正则化是一种在机器学习中常用的技术,用于控制模型的复杂度,并避免过拟合问题。
在正则化中,使用了一些基本符号来表示各种正则化方法和相关参数。
本文将介绍正则化基本符号,并详细说明其含义和用途。
1. L1正则化(L1 Regularization)L1正则化是一种常见的正则化方法,用于降低模型的复杂度。
在L1正则化中,使用了如下基本符号:- λ:正则化强度(Regularization Strength),表示正则化的程度。
λ的值越大,正则化的力度就越大,模型的复杂度就越低。
- ||w||1:L1范数(L1 Norm),表示向量w的绝对值之和。
L1范数用于惩罚模型中的特征权重,促使模型选择更少的特征。
L1正则化通过最小化目标函数J(w) = L(w) + λ * ||w||1 来实现,其中L(w)表示模型的损失函数。
2. L2正则化(L2 Regularization)L2正则化是另一种常见的正则化方法,也用于控制模型的复杂度。
在L2正则化中,使用了如下基本符号:- λ:正则化强度,与L1正则化中的λ相同。
- ||w||2:L2范数(L2 Norm),表示向量w的平方和的平方根。
L2范数用于惩罚模型中的特征权重,并推动模型选择较小的权重。
L2正则化通过最小化目标函数J(w) = L(w) + λ * ||w||2 来实现。
3. 弹性网络正则化(Elastic Net Regularization)弹性网络正则化是L1正则化和L2正则化的结合,可综合考虑两种正则化方法的优点。
在弹性网络正则化中,使用如下基本符号:- α:混合比例(Mixing Ratio),用于平衡L1正则化和L2正则化的权重。
α=0时,弹性网络正则化退化为L2正则化;α=1时,退化为L1正则化。
弹性网络正则化通过最小化目标函数J(w) = L(w) + λ * (α * ||w||1 + (1-α) * ||w||2) 来实现。
lhsnorm函数
介绍其使用
lhsnorm函数来自Matlab,它是一种用于计算L1范数的函数。
L1范数是一种矢量范数,用于测量向量中所有元素绝对值之和,即x = (x1, x2,..., xn) 的绝对值之和为绝对值 |x| = |x1| + |x2| +...+ |xn|。
这种范数也被称为“曼哈顿距离”或“L1距离”,因为它用来测量沿街道行进时所花费的距离。
也就是说,当您从一个点到达另一个点时,您所走的路程正好等于沿路线上的每个单元的绝对值之和。
lhsnorm函数的用途是计算矢量的L1范数。
它的输入参数是向量和距离值,例如:
LN = lhsnorm(x,2):计算向量x的二范数;
LN = lhsnorm(x,1): 计算向量x的一范数;
该函数的语法如下:
[LN,vidx] = lhsnorm(x, p, ind)
其中,x为要计算的向量;p为结果的规格,其中p = 1表示计算的范数是L1范数,p = 2表示计算的范数是L2范数;ind为可选参数,其中ind = 0表示未指定特定值,ind = 1表示向量中最大值和最小值被排除在计算范数之外。
lhsnorm函数用于计算向量的L1范数,用于评估向量中所有元素绝对值之和。
该函数可以用来计算特定向量的L1范数,作为向量距离的度量,或用于解决分类、回归或其他机器学习任务。
该函数也可用于机器学习模型中的正则化,以改进模型的泛化性能。
最后,该函数可用
于计算大数据集的矢量范数,即在分类、回归、表示学习等深度学习任务中,使用lhsnorm函数可以更有效地处理数据。
范数应用案例
范数应用案例
1. 在机器学习中,范数常常用来衡量数据的特征向量的大小。
例如,在支持向量机算法中,可以使用范数来正则化模型的权重参数,以防止过拟合。
2. 在图像处理中,常常使用L1范数或者L2范数来衡量图像的稀疏性。
例如,可以使用L1范数来约束稀疏表示问题,以便生成更加稀疏的图像。
3. 在信号处理中,L1范数可以用来计算信号的稀疏系数,从而进行信号降噪。
通过最小化L1范数,可以将信号的噪声部分去除,保留信号的主要特征。
4. 在推荐系统中,可以使用L2范数来衡量用户对不同商品的偏好程度。
通过最小化L2范数,可以获得更好地符合用户偏好的推荐结果。
5. 在网络流量分析中,可以使用L1范数来衡量网络连接的异常程度。
通过比较不同网络连接的L1范数,可以识别出潜在的网络攻击或者异常行为。
6. 在图像识别中,可以使用L2范数来衡量两幅图像之间的相似度。
通过计算两幅图像的L2范数,可以获得它们之间的距离。
7. 在文本数据的处理中,可以使用L1范数或者L2范数来衡量文本的稀疏性。
通过最小化范数,可以获得更加稀疏的文本
表示,从而提高文本分类或者聚类的性能。
8. 在最优化问题中,可以使用范数作为约束条件。
例如,可以使用L1范数作为约束条件,以获得较为稀疏的解。
kl散度与范数
kl散度与范数KL散度(Kullback-Leibler divergence)和范数(norm)是概率论和数学中常用的概念,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重要的数学性质。
本文将分别介绍KL散度和范数的定义、性质和应用,并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
首先,我们来了解KL散度的概念。
KL散度是两个概率分布之间的差异度量方式,用于衡量两个概率分布P和Q的差异程度。
KL散度定义如下:KL(P||Q) = Σ(P(x) * log(P(x)/Q(x)))其中,P(x)和Q(x)分别表示概率分布P和Q在事件x上的概率,log表示以2为底的对数。
KL散度的值不一定是对称的,即KL(P||Q) ≠ KL(Q||P)。
KL散度通常是非负的,当且仅当P和Q完全相同时取得零值。
KL散度可用于两个概率分布的距离度量、信息论中的信息增益、机器学习中的模型选择等领域。
在概率分布距离度量中,KL散度越小表示两个分布越相似,越大表示两个分布差异越大。
在信息论中,KL散度可用于衡量两个概率分布之间的信息增益,即在已知P分布的条件下,使用Q分布与使用P分布相比所获得的额外信息量。
接下来,我们来介绍范数的概念。
范数是定义在向量空间上的一种函数,用来衡量向量的大小或长度。
常见的范数有L1范数、L2范数等。
以二维向量为例,L1范数定义如下:||x||₁ = |x₁| + |x₂|其中,x₁和x₂分别为向量x的两个分量。
L1范数可以看作是向量各分量绝对值的和。
而L2范数(欧式距离)定义如下:||x||₂ = √(x₁² + x₂²)L2范数可以看作是向量各分量平方和的平方根。
一般情况下,范数具有非负性、齐次性和三角不等式等性质。
范数在数学和工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数学中,范数在定义空间的完备性(即一个空间中的柯西序列是否收敛)和连续函数的定义上起到重要作用。
在工程中,范数可用于衡量向量的大小、计算向量的内积和距离等任务,例如在机器学习中用于正则化和模型选择、在图像处理中用于图像压缩和去噪等。
列向量的范数
列向量的范数
对于一个n维列向量x=(x1,x2,...,xn),它的范数(norm)定义为:
||x||= (x1^2+x2^2+...+xn^2)^(1/2)
其中,x1,x2,...,xn均为实数。
范数是一个向量的长度或大小,它满足以下性质:
1. ||x||≥0,当且仅当x=0时,||x||=0;
2. 对于任意实数α,有||αx||=|α| ||x||;
3. 对于任意两个列向量x和y,有||x+y||≤||x||+||y||(三角不等式)。
范数在很多领域都有应用,比如在机器学习中,范数可以用来表示特征向量的正则化,以防止过拟合。
在数值分析中,范数可以用来衡量矩阵的条件数和误差,以评估数值算法的精度。
常见的范数有L1范数、L2范数、无穷范数等,它们在具体问题中的应用有所不同。
- 1 -。
高斯整数的范数
高斯整数的范数
高斯整数是复数域的一个子集,它由形如 a + bi 的数构成,其中 a 和 b 是整数,i 是虚数单位(i2 = -1)。
在高斯整数中,范数(norm)是一个用于衡量一个高斯整数的大小的函数。
高斯整数z 的范数定义为|z|2,即z 与其复共轭z* 相乘的结果。
具体来说,如果高斯整数z 的形式为 a + bi,那么其复共轭z* 的形式为 a - bi。
范数的计算公式为:
|z|2 = z * z* = (a + bi)(a - bi) = a2 + b2
这意味着,高斯整数z 的范数是其实部 a 的平方与虚部 b 的平方的和。
高斯整数的范数既是一个实数也是一个非负数(范数总是非负的),可以用于衡量高斯整数的大小和距离。
范数还具有一些重要的性质,如范数的乘法性质:对于两个高斯整数z1 和z2,有|z1 · z2| = |z1| · |z2|。
范数在高斯整数的许多应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判断高斯整数是否为素数以及求解高斯整数的最大公约数等。
正则嵌入范数
正则嵌入范数(Regularized Embedding Norm)是一种用于衡量嵌入空间中向量之间距离的方法。
它通常用于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中,特别是在神经网络中嵌入向量表示的学习。
正则嵌入范数是一种带有正则化项的范数,它通过引入一些额外的约束来提高嵌入空间的性能和稳定性。
常用的正则化项包括L2范数、L1范数、交叉熵损失等。
在正则嵌入范数中,通常定义如下:
```scss
||x||_{reg} = ||x||_p + λ ||x||_2
```
其中,||x||_p表示向量x的p范数(通常为L1或L2范数),λ是一个正则化参数,用于控制正则嵌入范数的权重。
正则嵌入范数的优点在于,它能够平衡嵌入空间的鲁棒性和泛化能力。
通过引入正则化项,可以避免过拟合问题,并提高模型的泛化性能。
此外,正则嵌入范数还可以帮助优化算法找到更稳定和鲁棒的嵌入表示。
在实际应用中,正则嵌入范数通常与一些优化算法(如梯度下降、随机梯度下降等)结合使用,以最小化嵌入空间中的损失函数并学习有效的嵌入表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inimize : (Loss Function) + (regularization term)
3
L2-Regularization
Regularization term :
λ >0
λx
2 2
is the regularization parameter
2 2
For LSP, this becomes 2 Minimize Ax − y + Fx
Regularization term restrictபைடு நூலகம் large value components Special case of Tikhonov regularization Can be computed directly ( O(n3) ) Or can use iterative methods (e.g. conjugate gradients method)
L1-Regularization
Regularization term : λ x 1 LSP : Ax − y 2 + Fx 2 +λ x 1 2 LRP : lavg (v, x) + λ x 1 The regularization term penalizes all factors equally This makes the x *SPARSE*
2
Logistic Regression Problem
Will be explained by Evan All we need to know for now is that we are again trying to find a vector x which will minimize a loss function
minimize Ax − y + Fx 2 + λ ∑ ui i =1 subject to − ui ≤ xi ≤ ui , i = 1,..., n
2 2
and use standard convex optimization methods to solve, but these usually cannot handle large practical problems
Others
decoding linear codes geophysics problems maximum likelihood estimation
5
L1-Regularization
Regularization path
Family of solutions over λ = (0, ∞) Piecewise linear Path-following methods slow for large-scale problems
Ax
1 1 0 . . . .
⋅ x
Least Squares Problem
Using a linear model y = Ax + v, where w ∈ Rm is the vector of observations, x ∈ Rn is the vector of unknowns, and v ∈ Rm is the noise and A ∈ Rmxn , we wish to find x which minimizes the loss function : || Ax – y ||2
For LRP, this becomes Minimize lavg (v, x ) + λ x
2 2
Smooth and convex, can be solved using gradient descent, steepest descent, Newton, quasi-Newton, truncated Newton, CG methods
A sparse x means reduced complexity Can be viewed as a selection of relevant/important features
Non-differentiable -> harder problem
Can transform into convex quadratic problem n
Truncated Newton Interior-point method (for L1-regularzied LSPs)
Initialize. t := 1/maxλ>0 λi, x := 0, u := 1 Repeat
Compute search direction (Δx, Δu) using truncated Newton method Compute step size s by backtracking line search. Update the iterate by (x,u) := (x,u) + s(Δx, Δu) Set x = x Construct dual feasible point (ν,μ) Evaluate duality gap η Quit if η/G(ν,μ) ≤ ε Update t
6 5 9 . . . .
7 .1 2 .5 1 .1 = . . . .
5 4 6 . . . .
y
0 . 98 0 . 93 0 . 77 . . . .
=
15 16 14 . . . .
4
Effects of L1-Regularization
L1-Regularization
Usage
Signal Processing
basis pursuit compressed sensing signal recovery wavelet thresholding
Statistics
Lasso algorithm fused Lasso
7
1
Least Squares Problem
Motive : Wish to find vector x which best predicts the given set of observations y from base data A, using a linear model.
BP D/day days obesity age smoke
L1-norm Regularization
Y. Albert Park CSE 291 4.2007
Overview
Least Squares Problem Logistic Regression Problem L2-Regularization L1-Regularization Proposed Algorithm basics Summary
Problem with LSP/LRP?
When the number of observations or training examples m is not large enough compared to the number of feature variables n, over-fitting may occur. Tends to occur when large weights are found in x. What can we do to prevent over-fitting?
6
Efficiency of TNIPM
Summary
L2-Regression suppresses over-fitting L2-Regression does not add too much complexity to existing problems -> easy to calculate L1-Regression creates sparse answers, and better approximations in relevant cases L1-Regression problems are not differentiable -> need other ways of solving problem (using convex optimization techniques, iterative approaches, e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