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古文二则

合集下载

语文六年级上册22课文言文二则

语文六年级上册22课文言文二则

语文六年级上册22课文言文二则预习笔记:1、了解背景:《伯牙鼓琴》讲述了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俞伯牙与好友钟子期的真挚情谊成为千古佳话。

2、重点字词:(1)字音:伯牙(bóyá)钟子期(zhōng zǐqī)善哉(shàn zāi)鼓琴(gǔqín)(2)词义:善:擅长,善于。

哉:表示感叹的语气词。

鼓:弹奏。

志:心志、心意。

3、重点句子:(1)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钟子期曰:“善哉,善哉,徐徐兮若清风!”(2)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钟子期曰:“善哉,善哉,皎皎兮若明月!”(3)伯牙鼓琴,志在云汉,钟子期曰:“善哉,善哉,绵绵兮若云汉!”4、提出疑问:(1)《伯牙鼓琴》的故事中,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2)通过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悟?复习笔记:5、回顾课文:《伯牙鼓琴》讲述了俞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的真挚友谊。

伯牙善于弹琴,钟子期善于欣赏。

两人心意相通,互相理解。

当伯牙弹琴时,钟子期能够准确地理解他的心意并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

两人的友谊成为了千古佳话。

6、重点回顾:(1)《伯牙鼓琴》中的重点字词有哪些?(2)《伯牙鼓琴》中的重点句子有哪些?它们表达了什么含义?(3)《伯牙鼓琴》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7、解答疑问:(1)在预习中提出的问题,现在是否已经有了答案?请简要说明。

(2)你还有哪些疑问?请提出并尝试解答。

8、拓展思考:(1)除了《伯牙鼓琴》之外,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友谊的故事?能否与大家分享?(2)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培养和维护友谊?请结合自己的经历谈一谈。

22文言文二则的意思

22文言文二则的意思

22文言文二则的意思《文言文二则》是统编教材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两篇文言文分别是《伯牙鼓琴》和《书戴嵩画牛》。

1. 《伯牙鼓琴》原文:伯牙鼓琴,锤子期听之。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锤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锤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锤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翻译: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擅长倾听琴声。

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巍峨的泰山,钟子期听了赞叹道:“太好了!就像巍峨的泰山屹立在我的面前!”伯牙弹琴时,心里想到宽广的江河,钟子期赞叹道:“好啊,宛如一望无际的江河在我面前流动!”无论伯牙弹琴的时候心里想到什么,钟子期都会清楚地道出他的心声。

钟子期去世后,伯牙就此认为世界上再也没有他的知音了。

于是,他坚决地把自己心爱的琴摔破了,挑断了琴弦,终生不再弹琴,以便绝了自己对钟子期的思念。

2. 《书戴嵩画牛》原文: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

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可改也。

翻译:蜀中有一位杜处士,喜好书画,珍藏的书画作品有数百件。

其中有戴嵩画的《斗牛图》一幅,他特别喜爱,于是用锦缎作画套,又用玉装饰卷轴,并经常随身携带。

有一天,他晾晒书画,一个牧童看到了这幅画,拍手大笑,说道:“这画上画的是角斗的牛吗?牛在互相争斗时,力量用在角上,尾巴夹在两条后腿中间,但这幅画却画成牛摇着尾巴互相争斗,错了。

”杜处士笑了笑,认为牧童的话是对的。

古人说:“种田要问耕种的农民,织布要问织绢的婢女。

”这个道理是不变的。

22.文言文二则

22.文言文二则

课文讲解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句意:磨针溪坐落在眉州的象耳山下。
世世代代相传
没有完成好 自己的学业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离开。 句意: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 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 了。
未成,弃去。 分别用“成、弃”组词,你们发现了什么?
“成”,完成; 反义词 “弃”,放弃。
理解人物
家贫不常得油
这一句写出了车胤的什么状况?
家境贫寒
夏月则练囊盛 数十萤火以照书, 以夜继日焉。
理解句义
这句话是具体写“囊萤夜读”的, 你读懂了这句话的意思了吗?或者你 哪个地方不懂?
一字一句地试着说一说。
④【练囊】白色薄绢做的口袋。
夏天的夜晚就用白色薄绢做的口袋装上数十 只萤火虫,用来照明,继续读书。
句意:车胤谦恭有礼,学习勤奋而 不知疲倦,知识广博,学问精通。 从总体上介绍车胤的勤奋学习,博学多才。 (总起句,中心句)
家贫不常得油
理解句义
家贫不常得油
你读懂这句话了吗?或者有哪个地方不懂?
你是怎么读懂意思的?“贫”的意思是什么?
“油”为什么是灯油?
贫寒
“家贫”就是家里贫困。这个故事是 写车胤读书的事,古时候没有电灯,晚上 点油灯照亮,所以这里的“油”指的是点 灯的油。
一个“之”字就是一句话!
铁杵成针
22 文言文二则
整体感知 齐读题目,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铁杵

用来舂米 磨成,做成。 或捣衣的 铁棒。
针 缝衣针。
一起来解题:铁棒被磨成了缝衣针。
22 文言文二则
祝穆,少名丙,字伯和,又字
和甫,晚年自号“樟隐老人”。 作品:《方舆胜览·眉州》。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2课《古文二则》课件 (新版)语文版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2课《古文二则》课件 (新版)语文版
学官。 粗略地阅读
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
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
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于是,就 从事
到了……的时候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
谈论议事
才干、谋略

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重新
今义:泛指缺少学识文才的人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怎么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 结友而别。 刮目相待:
立品定须成白壁,读书何止到青云。 鸟要高飞先振翅,人要成才早读书。 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 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 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司马光(1019~1086), 北宋大臣,史学家。陕州 夏县(今属山西)人,字君 实。宝元元年(1038年)进 士,曾出任龙图阁直学士、 翰林学士等职。反对王安 石变法。他的主要成就反 映在学术上。他主持编写 的《资治通鉴》,为编年 体通史,学术价值很高。
鲁肃(172~217)
三国时吴国名将、 政治家。字子敬, 临淮东城人。出身 士族,为孙权所敬 重。主张联刘抗曹, 助周瑜大破曹军于 赤壁。周瑜死后, 代领其军,继续与 刘备维持和好关系。
吕蒙(178~219),
字子命,三国时吴国名 将。安徽阜南人,少依 孙策部将邓当。邓当死 代领其军。后从孙权攻 占各地。曾随周瑜、程 普等大破曹操于赤壁。 他接受孙权劝告,多读 史书、兵书,长进甚快。 鲁肃卒,代领其军,袭 破关羽,占领荆洲。不 久病故。
(忙,不是理由。委婉的批评。)
自学活动
2、找出表现“劝”的结果的句子。
蒙乃始就学。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听劝,知过能改。豪爽的武将风度。) (惊叹。)
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 见事之晚乎!

小古文第22课

小古文第22课

小学古文第22课《文言文二则》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22课是《文言文二则》,选录了《囊萤夜读》《铁杵成针》两篇文言文.通过学习,可以帮助小朋友明白的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只要有恒心,就一定会成功。

也就是现在的流行语——“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

下边整理分享这篇课文的原文和译文。

囊萤夜读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家贫不常得油。

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译文】
晋朝人车胤。

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

知识广博,学问精通。

车胤家境贫寒,不能经常得到灯油。

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袋子,装几十只萤火虫照着书本,从夜晚接着白天学习。

铁杵成针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媪自言姓武。

今溪旁有武氏岩。

【译文】
磨针溪在象耳山脚下。

世代相传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

他路过一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在磨铁棒,于是问她要磨成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

”李白被她的精神感动,就回去完成学业。

那老妇人自称姓武。

现在那溪边还有一块武氏岩。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文言文二则》精美课件

部编版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22课《文言文二则》精美课件

理解人物
家贫不常得油
这一句写出了车胤的什么状况? 家境贫寒
夏月则练囊盛 数十萤火以照书, 以夜继日焉。
理解句义
这句话是具体写“囊萤夜读”的, 你读懂了这句话的意思了吗?或者你 哪个地方不懂?
一字一句地试着说一说。
④ 【练囊】白色薄绢做的口袋。
夏天就用白色薄绢做的口袋装上数 十只萤火虫,用来照明,继续读书。
第七单元•第22课
文言文二则
第二课时
课文导入
大家都知道大诗人李白,他一生 写过许多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古诗, 有“诗仙”之称。老师今天为大家带 来李白上学时的故事,我们一起来学 习吧!
图文导入
铁杵成针
理解题目
齐读题目,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
铁杵
用来舂米 或捣衣的 铁棒
成 磨成,做成
针 缝衣针
一起来解题:铁棒被磨成了缝衣针
品读课文
借助注释,理解课文中每句话的意思,再正确、 流利地朗读课文。
溪水的名字
地点
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译文: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的山脚下。
品读课文
世世代代相传
没有完成好 自己的学业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放弃学习离开
译文:传说李白在山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 成好自己的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
《囊萤夜读》
东晋人车胤,他从小就勤奋刻苦,常常彻 夜苦读。因家境贫寒,他没钱买油灯,于 是就利用萤火虫来照明读书。
《铁杵成针》
传言大诗人李白小时候十分贪玩,他在山 中读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好自己的学业,就 放弃学习准备离开。他在离开的途中路过 一条小溪,偶遇一位老妇人,她正在那里 磨一根铁棒,准备做成针。李白受到启发, 于是就返回去继续完成学业。

第22课文言文二则课堂笔记

第22课文言文二则课堂笔记

第22课文言文二则课堂笔记
一、导入新课
通过简要介绍文言文的历史背景和特点,引导学生进入文言文的学习。

二、讲解新课
《学弈》
(1)讲解题目背景,介绍“学弈”的含义,即学习下棋。

(2)朗读课文,强调正确的读音和停顿。

(3)讲解课文内容,分析弈秋教两人下棋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学习态度的重要性。

(4)讨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如“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等。

《两小儿辩日》
(1)讲解题目背景,介绍“辩日”的含义,即辩论太阳的大小、远近等问题。

(2)朗读课文,强调正确的读音和停顿。

(3)讲解课文内容,分析两个小孩辩论太阳的问题,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的无穷性和学习的乐趣。

(4)讨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如“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等。

三、巩固练习
背诵课文;
完成课后练习题;
小组讨论:从这两篇文言文中,你学到了什么?如何将这些道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四、归纳小结
对本课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强调文言文的学习方法、重点词语和句式的理解、以及对文章主旨的把握。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学习和生活中贯彻文言文中体现的道理和精神。

四年级下册第22课文言文二则

四年级下册第22课文言文二则

四年级下册第22课文言文二则《四年级下册第22课》文言文二则第一则:《庄子·逍遥游》【文本】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逍遥游》中的这段描写,主要讲述了北冥中的鲲鱼能够化身为鹏鸟,成为威力无比的大鸟。

鹏鸟强大神奇,即使是在海中行动,也能够在飞行中飘移自如,如细云一般轻松自如。

鹏鸟最终前往了天池南冥。

这里所描述的北冥、南冥和天池,应该分别指的是中国古代的北极、南极和南海。

【解析】这段文言文的主题,是通过描写北冥的鲲鱼和它所化身的鹏鸟,进而表达了逍遥游的思想观念。

作者通过此物描写的手法,借鉴了中国文化中“鱼跃于渊,龙门乘风”的传说,反映了逍遥游思想中关于脱离世俗束缚、超越人世的思想主张。

第二则:《论语·述而》【文本】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童蒙之猷。

”这是孔子在《论语》中的一句名言。

孔子认为,讲述别人的东西更加重要,因为这可以让人更快地学到知识,而且更容易记住知识;而自己造东西更多是基于已有的知识和认知进行创造,而这种创造本身也是建立于他人的基础上。

这就是“述而不作”的意思。

此外,孔子还强调相信和尊重古人,认为古人智慧卓越,可以为人们所借鉴和研究。

在童蒙时期就要有这样的领悟,即“童蒙之猷”的思想。

【解析】此段文言文表达了孔子的一种教育思想,即对于学生应该眼界开阔,持有虚心好学的态度,并且要尊重古人和传统,这样才能在学习和成长中得到更大的收获和帮助。

通过阐述孔子的思想,可以引发更广泛的思考,启发读者在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取得更多的收获,成为一名更具智慧和思想的人。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22 文言文二则 课件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22 文言文二则 课件

再见
22 文言文二则
《书戴嵩画牛》
22 文言文二则
走进作者
22 文言文二则
戴嵩是唐代画家,韩滉的弟
子。韩滉镇守浙西时,戴嵩为巡官 。他擅长画农家、山川田野的景色 ,画水牛尤为著名,后人评价他画 的牛“野性筋骨之妙”。相传他曾 画饮水之牛,水中倒影,唇鼻相连 ,可见他观察得多么细致入微。
知பைடு நூலகம்链接
22 文言文二则
《斗牛图》是戴嵩的一幅 水墨画,纵44厘米,横 40.8厘米 ,现藏于中国台 北“故宫博物院”,此图 绘两牛相斗的场面,风趣
新颖。
课文大意
22 文言文二则
四川有个杜处士,喜爱书画,他所珍藏的书画 有几百种。其中有一幅是戴嵩画的牛,尤其珍爱。 他用锦缎缝制了画套,用玉作画轴,经常随身带着。 有一天,他摊开了书画晒太阳,有个牧童看见了戴 嵩画的牛,拍手大笑着说:“这张画是画的斗牛啊。 斗牛的力气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 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摇着尾巴在斗,错了。”杜 处士笑笑,感到他说得很有道理。古人有句话说: “耕种的事应该去问农民,织布的事应该去问女 佣。”这个道理是不会改变的呀!
22 文言文二则
22 文言文二则
22 文言文二则
情景导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品读感悟
伯 牙 鼓 琴
22 文言文二则
品读感悟
22 文言文二则
忆昔去年春,江边曾会君。 今日重来访,不见知音人。 但见一抔土,惨然伤我心! 伤心伤心复伤心,不忍泪珠纷。 来欢去何苦,江畔起愁云。 子期子期兮,你我千金义; 三尺瑶琴为君死,此曲终兮不复弹! 摔碎瑶琴凤尾寒,子期不在对谁言! 春风满面皆朋友,欲觅知音难上难。

语文六年级上册22课文言文二则笔记

语文六年级上册22课文言文二则笔记

主题:语文六年级上册22课文言文二则笔记一、篇章概述1.1 课文标题:《勉鸣》《清明》1.2 作者:《勉鸣》:唐代李白;《清明》:晋代谢灵运1.3 内容概述:《勉鸣》描述鸟儿在春天努力歌唱,寄托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清明》描述了作者在清明时节对故人思念的情感之情,抒发了离别之情。

二、课文解读2.1 《勉鸣》2.1.1 鸟儿努力歌唱的场景描写2.1.2 作者情感表达: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2.1.3 文言文词句分析及疑难词解释2.2 《清明》2.2.1 对清明时节的描述2.2.2 作者对故人的思念和离别之情2.2.3 文言文词句分析及疑难词解释三、课文赏析3.1 语言特点:古代文言文的特点3.2 情感表达: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对故人的思念3.3 寓意隐含:作者思想境界的抒发与对生活的感悟四、人物评价4.1 李白:唐代著名诗人,善于借景抒情,作品富有豪放的气息4.2 谢灵运:晋代文学家,善于写离别之情,作品中蕴含深厚的情感五、课文写作技巧分析5.1 古代文言文的学习技巧5.2 语文写作中如何运用古代文言文的表达手法5.3 如何理解并把握古代文言文的情感表达六、生活感悟6.1 课文借助描写自然景物表达人的情感6.2 从古代诗文中感悟人生真谛6.3 如何把握当下,追求美好生活七、学习方法7.1 古代文言文的学习方法7.2 如何通过课文学习提高语文素养7.3 如何运用课文中的写作技巧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八、理解作者思想8.1 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8.2 作者对离别的情感表达8.3 如何通过古代文言文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结语:总结课文内容,抒发个人感悟,鼓励学生用心学习古代文言文,感悟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及情感表达方式。

古代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学习古代文言文,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古人的思想文化,还可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修养。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古代文言文是一个挑战,也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22课文言文二则课堂笔记

22课文言文二则课堂笔记

22课文言文二则课堂笔记以下是《文言文二则》的课堂笔记,供您参考:一、原文《囊萤夜读》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

因此,到了夏天夜晚,他就无法读书。

有一天,车胤无意间发现一只萤火虫发出光亮,在黑暗中显得特别耀眼。

车胤灵机一动,心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放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开始动手制作。

终于,一个精致的小灯笼做成了,里面放了一些萤火虫,车胤因此得以在夜晚继续学习。

《铁杵成针》李白在山中读书时,没有完成作业,就出去玩了。

他突然看到一位老妇人正在磨铁棒,李白感到很奇怪,便询问老妇人。

老妇人回答说:“我想把它磨成针。

”李白听后深受感动,心想:我不能再浪费时间了。

于是,他回到家里,继续努力学习。

二、重点词语解释1.囊萤夜读:用口袋装萤火虫,在夜晚读书。

比喻勤学苦读。

2.铁杵成针:比喻只要有恒心和毅力,事情就能成功。

也说“铁杵磨成针”。

3.弃去:扔下。

去:离开。

4.得:能够。

焉:语气词,相当于“啊”。

5.忽见:突然看见。

光:光亮。

耀眼:光线强烈,使人眼花。

6.囊:口袋。

萤:萤火虫。

7.以:用。

置:放。

之:代萤火虫。

8.益:更加。

奋勉:努力。

乃:于是。

成:完成。

得:得到。

以:用来。

致:取得、获得。

之:代词,这里指书。

焉:语气词,“啊”。

毕:完成。

始得:开始得到。

以:用。

焉:语气词,“啊”。

也:表陈述或解释说明的语气词,无义。

四年级下册22文言文二则PPT人教部编版26

四年级下册22文言文二则PPT人教部编版26

小组讨论
抓关键句感悟人物品质
是 古义:这。
车世胤传对 /李待太学白习/读的书态“/山度中是家,怎未样贫成的,?/弃不用去原。常文回得答。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意思:(车胤)家境贫穷,不能经常得到香油(点灯,以便在灯下读书),夏天的夜晚,(车胤)就用白绢做成(透光)的袋子,装
以夜/继日焉”,看到车胤的学习环境如此艰苦,此时 几十个萤火虫照着书本,夜以继日地学习着。
磨针溪坐落在象耳山下。传说李白在山中读 书的时候,没有完成学业,就放弃学习离开了。 他路过这条小溪,遇见一位老妇人正在磨铁棒。 李白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 针。”李白被她的意志感动,就回去完成了学业。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你知道李白感受 到什么了吗?
李白感受到了老婆婆坚定的决心和意志, 他明白了做事情只要肯下工夫,多么难的事情 也能做成功。
22 文言文二则
囊(náng) 萤(yíng) 恭( gōng ) 勤(qín ) 博(bó) 贫(pín ) 焉(yān)
朗读停顿: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
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 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精读感悟:根据注释,理解大意。
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 恭:谦逊有礼 勤:勤快 倦:疲倦 博:广博 通:通晓、明白 意思:车胤谨慎勤劳而不知疲倦,知识 广博、学问精通。
李白问她在干什么,老妇人说:“我想把它磨成针。
抓磨关针键 溪句坐感落悟在应人象物耳该品山质下珍:。 惜现在优越的学习环境,加倍努力学习。
精读感悟:根据注释,理解大意。 是 古义:这。 你知道历史上具有囊萤夜读精神的人有哪些?
你知道历史上具有囊萤夜读精神的人 有哪些?

六上22课文言文二则笔记

六上22课文言文二则笔记

六上22课文言文二则笔记以下是《文言文二则》的课堂笔记,包括重点字词解释、句子翻译、内容理解等:第一则:《伯牙鼓琴》1. 重点字词:鼓:弹奏。

志:心志,情志。

哉:表示感叹的语气词。

峨峨:高耸的样子。

兮:古代用于诗歌赋中的语气词。

2. 句子翻译:伯牙弹琴,心里想着高山。

钟子期说:“好啊!高峻的样子像泰山!”伯牙心里想着流水,钟子期说:“好啊!水势浩荡的样子像江河!”3. 内容理解:本文讲述了古代著名的琴师伯牙与知音钟子期之间的故事。

伯牙善于弹琴,而钟子期则能听懂伯牙的音乐,二人因此成为了知己。

伯牙的琴声表达了他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而钟子期则用语言揭示了伯牙琴声中的内涵,使得这些感悟得以更加深刻地呈现出来。

第二则:《书戴嵩画牛》1. 重点字词:书:书写,记录。

戴嵩:唐代画家。

尤:格外,特别。

曝:晒。

锦囊:丝绸做的袋子。

叩:敲,打。

2. 句子翻译:四川有个杜处士,喜爱书画,他所珍藏的书画有几百种。

其中有一幅是戴嵩画的牛,(戴嵩)尤其珍爱。

他用锦缝制了画套,用玉做了画轴,经常随身带着。

有一天,他摊开了书画晒太阳,有个牧童看见了戴嵩画的牛,拍手大笑着说:“这张画是画斗牛的,牛在斗牛时力量用在角上,尾巴紧紧地夹在两腿中间,现在这幅画上的牛却是摇着尾巴在斗,错了!”杜处士笑着点了点头。

3. 内容理解:本文讲述了唐代画家戴嵩的一幅画作《斗牛图》的故事。

通过描写杜处士对这幅画的喜爱和牧童对画中斗牛的分析,文章揭示了艺术创作需要深入观察、思考和符合实际的生活经验的重要性。

同时,也强调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一道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