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同步谐振方案
次同步谐振抑制方法综述
次同步谐振抑制方法综述近年来,次同步谐振(SSR)抑制方法在电力系统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和应用。
它是一种在系统发电机、变压器、导线等电力设备及热负荷的存在下,通过精确的控制让设备的电动活动不产生谐振的有效干扰抑制手段。
本文综述了 SSR制方法的发展现状,探讨了 SSR 制方法的基本原理,介绍了 SSR制技术的关键技术,并重点分析了各种 SSR制方法的特点和国内外应用现状。
一、SSR抑制方法的发展现状次同步谐振抑制的技术的出现,为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由于次同步谐振抑制方法的发展速度加快,已经成为当今电力系统中重要的控制防护技术之一。
近年来,随着次同步抑制技术的发展,诸多技术、方法和抑制深度的自动检测技术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为解决次同步抑制问题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二、SSR抑制方法的基本原理次同步谐振抑制工作的基本原理是,当电力系统中存在谐振现象时,抑制器会及时检测到谐振的振幅和频率,并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抑制谐振的措施,由于抑制器的反应速度极快,可以有效地阻止谐振现象的产生,使其电压和频率能够稳定在规定范围内。
三、SSR抑制技术的关键技术次同步谐振抑制的关键技术主要包括谐振检测、抑制识别和抑制调节等三个主要环节。
谐振检测是抑制谐振现象的重要环节,根据检测到的谐振的频率和振幅等,快速的确定谐振的位置,从而更有效的采取抑制措施。
抑制识别是抑制谐振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主要是通过对电力系统中谐振现象的精确检测,分析出抑制谐振现象的机理,以便确定正确的抑制策略。
最后,抑制调节是次同步谐振抑制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科学选择合理的抑制参数,以提高抑制的效率和准确度。
四、各种SSR抑制方法的特点和国内外应用现状(1)电压状态量抑制方法。
它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抑制技术之一,其特点为根据谐振检测抑制器的检测结果,精确控制发电机的电子机械转矩,从而抑制谐振的发生。
目前,该方法在国内南方地区的水电站已经具有较好的运行效果,并得到了良好应用。
次同步振荡数据分析方法及应用
次同步振荡数据分析方法及应用在电力系统中,有很多情况会发生次同步振荡,我们如何对其进行有效分析是研究次同步振荡问题的关键。
1.理论基础:对于次同步振荡的问题,我们在研究这个问题的时候应该首先了解次同步振荡的常见基本类型和分析方法。
1.1常见的基本类型:第 1 类形态源于旋转电机的轴系扭振,中旋转电机包括大型汽轮机组、水轮机组、1-3 型风电机组和大型电动机;系统中的串联电容、高速控制装备/器(包括SVC、LCC-HVDC、VSC-HVDC、PSS/电液调速)以及进行投切操作的开关等对机械扭振做出反应,能导致机组在对应扭振模式上的阻尼转矩减弱乃至变负,成振荡的持续乃至放大。
第2 类形态源于电网中电感(L)-电容(C)构成的电气振荡,交流串补电网、各种滤波电路以及并联补偿都存在构成L-C 振荡的电路元件,从电网来看,于网络元件具正电阻特性,会导致该L-C振荡的持续或发散,旋转电机(包括同步/异步发电/电动机)或者电力电子变流器在特定工况下可能对该振荡模式呈现“感应发电机/负电阻”效应,负电阻超过电网总正电阻时,可能导致L-C 振荡发散;当然,机或变流器也会改变等值电感/电容参数,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振荡频率。
第 3 类形态则源于电力电子变流器之间或其与交流电网相互作用产生的机网耦合振荡,第1、2类形态不同,这一形态往往难以从机组或电网侧找到初始的固有振荡模态,果基于阻抗模型来解释,也可以看作是多变流器与电网构成的“虚拟阻抗”在特定频率上出现串联型(阻抗虚部、实部或并联型(阻抗无穷大)谐振的现象。
1.2次同步振荡分析的基本分析方法:1.2.1筛选法包括机组作用系数分析法;阻抗扫描分析法,主要用于定性分析与筛选,从众多发电机中筛选出存在次同步振荡风险的机组及运行工况,其计算方法简单,速度快,所需要的基础数据较少,不需要发电机组轴系等详细参数,但是分析结果误差较大。
1)机组作用系数分析法:2i i 1⎪⎪⎭⎫ ⎝⎛-=TOT HVDCi SC SC S S UIF其中i UIF 为第i 台发电机与直流输电之间的作用系数;HVDC S 为直流输电系统的额定容量(MW );i S 为第i 台发电机组的额定容量(MVA );i SC 为直流输电整流站交流母线上的三相短路容量,计算该短路容量时不包括第i 台发电机组的贡献,同时不包括交流滤波器的作用;TOT SC 为直流输电整流站交流母线上包括第i 台发电机组贡献的三相短路容量,计算该短路容量时不包括交流滤波器的作用。
交、直流电力系统的次同步振荡问题分析方法与应对措施
谐振而引起的� 国华锦能公司交流串补输电引起的次同步谐振 问题属于该类型 � 2. 2 直流输电回路引发的次同步振荡 (S S O ) 由直流输电引起的汽轮发电机组的轴系扭振与 交流输电系统串补引起的汽轮发电机组的轴系扭振 在机理上是不一样的,因为直流输电系统中不存在 类似串联电容所形成的谐振现象,也就决定了它不 存在串补输电方式下的感应发电机效应和暂态扭矩 放大作用� 实质上是机组轴系阻尼变化为负值而产 生的�
2. 1 交流输电系统采用串补后的次同步谐振 (S S R ) 交流输电系统中采用串联补偿以提高交流输电 线路输送能力, 增强暂态稳定能力, 但是由于存在电 容, 电感谐振回路, 在一定条件下会引起电力系统的 次同 步 谐 振 (S b nchr ono R e ona nce , SSR ) , 进而 造成汽轮发电机组的轴系损坏� 次同步谐振产生的 原因和造成的影响可以从 3 个不同的侧面来加以描 述, 分别是异步发 电机效应 (I nd c i on G e ne r a orE f f e c ,I G E) , 机电扭振互作用 (Tori onnlI n er aci on ,
G R XL Xc
补的交流 50 0 k V 线路中的一回时开始发生的 � 由直 � � X 流输 电引起 的汽 轮发 电机 组的 次同 步振 荡问 题 ,
d
19 7 7 年首先在美国 Sq a r e B
e 直流输电工程调试
图 � 简单的串补输电系统示意图
� 时被 发现 � 后来 ,在 美国 的 C U, I � PP ,印度 的 R i � � � � 电气系统谐振频率 由 = � � � � � � � � � � ha nd� D el i , 瑞典的 F e nnoSk a n 等高压直流输电工程 得到 � 中, 都表明有或可能导致次同步振荡� 现阶段, 我国
TCSC抑制次同步谐振的原理及控制器设计
中图分类号:T T4 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0 — 1 5 2 1) 4 0 2 — 4 M 1 . 0 7 3 7 (0 2 0 — 0 5 0
Prn i eo iia i bs nc r n0 sR e o nc y it rCo t old i cpl f tg tngSu y h O u s na ebyTh rso - n r le M
的难 度 。基于 IE S 第一标 准测试 模型在 PCD EE SR SA/
PCS变流器用于电网稳定—提供主动阻尼的含义及控制方法
PCS变流器用于电网稳定—提供主动阻尼的含义及控制方法:1.次同步谐振的定义:次同步谐振(Subsynchronous Resonance,SSR)是指电力线路串入固定电容器后,电力网络与发电机之间以一个或多个低于系统同步频率的固有振荡频率进行相互能量交换,从而危及发电机轴系安全的一种电力系统运行状态。
另外,其他一些装置如电力系统稳定器(PSS),静止无功补偿器(SVC)和直流输电换流器控制系统都可能引起发电机组的轴系扭振由于此时系统不存在电的谐振回路,因此将这些轴系扭振问题称为“装置引起的次同步振荡’而IEEE次同步谐振工作组也将由串联补偿电容器引起的次同步谐振和由装置引起的次同步振荡统称为次同步振荡(Subsynchronous Oscillation,SSO)。
2.次同步谐振问题产生的机制:次同步谐振问题产生的机制主要有以下3 种:1)感应发电机效应。
当同步电机经过含串联补偿的输电线路接入系统时,发电机电抗、线路电抗与串补电容在某一次同步频率下形成串联谐振,总电抗为零。
而同步电机在次同步频率下可以等效为一台异步电机,并且由于转子频率高于次同步频率,所以其处于发电状态。
由异步电机的等值电路可知,电机等效电阻为负值。
若此时电机等效电阻与线路电阻之和仍小于零,则定子中次同步频率的电气量会被持续振荡放大,这就是由感应发电机效应引起的次同步谐振,也被称为同步电机的“自励磁”或“自激”。
2)机电扭振互作用。
由于同步发电机的轴系是由多个质块构成,作为一个整体以同步频率旋转的同时,它们之间还会发生相对的扭转振荡,并且这些扭振模态都有固有的自然振荡频率。
当出现由感应发电机效应引起的次同步谐振时,会在轴系上产生与串联谐振频率互补频率的电磁转矩。
若轴系某些自然振荡频率与该电磁转矩的频率接近,就会产生电气系统与轴系机械系统之间的共振,被称为机电扭振互作用。
3)暂态力矩放大作用。
当系统遭遇大扰动,会出现严重的暂态过渡过程。
电力系统次同步谐振及低频振荡设计规程
电力系统次同步谐振及低频振荡设计规程
电力系统次同步谐振及低频振荡是一个经常会出现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电力行业相继出台了多项相关技术规范和设计规程。
首先,电力系统次同步谐振及低频振荡设计规程要求在电力系统的设计中合理选用合适的电缆型号、敷设方式和地质环境。
同时,也需要通过适当的电路分析和电力系统仿真计算,以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此外,还需要选择合适的控制策略,对故障进行快速的处理和控制,以避免次同步谐振及低频振荡的发生。
在具体的设计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充分考虑电力系统的传输特性,选择合适的电源(如电荷等)和负载。
其次,需要充分了解线路的特性,比如线路的长度、阻抗等。
最后,要根据电力系统的工作情况来合理制定电力系统的运行方案和安全保护方案。
除了上述设计要求外,还需要合理制定合适的测试方案,建立起相关测量和分析体系,以及累积足够的电力系统运行数据和经验,便于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
总之,电力系统次同步谐振及低频振荡设计规程是电力系统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为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和可靠性提供了保障。
在实
际设计中,还需要充分了解电力系统的运行特性和各种因素的影响,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适的设计方案和控制策略。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电力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及其抑制方法
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及其抑制方法
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是一种频率接近电网同步频率的振荡,可能会对电力系统造成损害。
其主要原因是由于输电线路的传输延迟和惯性导致的功率传输不对称性。
针对该问题,目前较为常用的抑制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安装可控补偿装置:通过补偿装置改善系统传输特性,减小传输延迟,降低频率扰动。
2. 加装动态阻尼器:显著提高电力系统的阻尼比,降低了系统的振荡级别。
3. 控制系统参数辨识:通过对系统参数进行精确的辨识以及优化线路配置,降低系统的振荡频率,提高系统的稳定性。
4. 强化稳态控制:通过实时监测系统状态,提高系统对突发负荷变化的响应能力,以及对传输系统的控制能力。
综上,通过以上几种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抑制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上都电厂串补输电系统次同步谐振解决方案研究
所 示
。
输 电线 路 包 括 上 都
承 德 线
问 题 主 要 是 机 电扭 振 互 作 用
3 收稿 1 期
:
2 0 0 7 10 0 9
. .
作 者简 介
:
李 国 宝 ( 1 9 5 1 ) 男 内蒙 古 呼 和 浩 特 人 N N m N N ( ~
一
,
,
,
N ) 从 事生 产技术管理 工 作
,
。
台
,
经 过 约 400 k
:
的 500 kV 线 路
态 3 ) 其 中模 态 2 的 阻 尼 最 弱
.
。
通 过 现 场 试 验 测 试
。
加 FSC 接 入 京 津唐 电 网 定 需 要 定 串补
.
为保 证 电力送 出 和 系统 稳
了 机 组 在 各 种 工 况 下 的机 械 阻 尼 参 数
规 划 在 上 都
、
为国产亚 临界 空冷式
、
.
特别是
一
,
集 中参 数 轴 系模 型 包 括 高 中压 缸
。
低压 缸 轴 系 与
多 采 用 远 距 离
一
高 固定 串补 输 电模 式
[一
]
。
,
使 得 SSR
一
低 压 缸 B 和 发 电机 4 个 质块
分 析 表 明
,
成 为
型
,
个 现 实难 题
内蒙 古 上 都 电 厂 就 是
本 文 重 点分 析
上 都 电 厂 串 补 输 电 系 统 (二 期 )
s
附 加 励 磁 阻 尼 控 制 (S E D C ) 与 扭 应 力 继 电 器 (T S R ) 结 合方 案 治理 上 都 电厂
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分析
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Power systemsynchronization oscillation)➢产生机理和条件次同步震荡基本概念:大型汽轮发电机组的转子轴系具有弹性,由于机械和电气的相互作用,在特定条件下会自发振荡。
输电线路的串联电容补偿、直流输电、电力系统稳定器的不当加装,发电机励磁系统、可控硅控制系统、电液调节系统的反馈作用等,均有可能诱发、导致次同步振荡(SSO)现象。
有时也发生在发电机非同期并列或系统发生不对称短路等大扰动后的暂态过程中。
根据次同步谐振产生的原因可从4个方面加以描述:1)感应发电机效应:假设发电机转子以常速旋转,由于转子的转速高于由次同步电流分量引起的旋转磁场的转速,在次同步频率下从电枢终端看去转子电阻呈负值。
当这个视在负值电阻超过电枢和电网在次同步频率下的等效电阻的总和时,就会发生电气自振荡,这种自激振荡认为是由过电压和过电流引起的。
2)扭转相互作用:设发电机转子在一个扭转频率fm下发生振荡,fm能导出电枢电压分量频率fem,其表达式为fem=fo+fm,当其中的次同步频率分量接近电气谐振频率fer时,电枢电流产生一个磁场,该磁场能产生使发电机转子振荡加强的转矩,这使次同步电压分量导致的次同步转矩得以维持。
如果次同步频率分量和转子转速增量的相位相同,而且等于或超过转子固有机械阻尼转矩时,就会使轴系的扭振加剧。
电气和机械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就被认为是扭转相互作用。
3)暂态力矩放大作用:当系统发生干扰时,电磁转矩就会施加于发电机转子上,使发电机轴段承受转矩压力。
串联电容补偿输电系统中的干扰,会造成在fo-fer频率下的电磁转矩振荡。
如果此频率接近于任何转子段的自然振荡频率fn,会导致转子转矩远远大于无串补系统的三相故障转矩,这是由电气和机械自然频率之间的振荡引起的,称为暂态转矩放大效应。
4)由电气装置引起的次同步振荡:最初发现HVDC及其控制系统会引起汽轮发电机组的轴系扭振,随后发现其他如电力系统稳定器(PSS)、静止无功补偿器(SVC)、汽轮机高速电液调速系统、电机调速用换流器等有源快速控制装置在一定条件下均可能引起汽轮发电机组次同步振荡。
次同步谐振含义
次同步谐振含义
次同步谐振(SubSynchrous Resonance SSR )物理概念比较复杂。
当高压远距离输电采用串联电容补偿时,电容量C 与线路的电感量L 组成一个固有谐振频率
LC f s π21
=
此频率 一般低于50Hz 。
发电机定子也出现频率为f-f s 的三相自激电流,在气隙中产生频率为f s 的旋转磁场。
此旋转磁场的转速,低于主磁场的同步转速。
气隙中两个磁场同时存在对轴系产生一个交变扭矩,其频率为
f t =f-f s
式中 f t ——交变扭矩的频率;
f ——电网频率;
f s ——串联电容补偿固有频率。
如果轴系的自然扭振频率f v 正好等于交变扭矩频率 f t ,即
f v =f t =f-f s 或 f v +f s =f
此时,发电机组轴系的自然扭振频率f v 与串联补偿产生的电磁谐振频率f s 相加恰好等于电网频率f 0 ,相互“激励”,形成“机一电谐振”。
因为f s 低于电网频率,所以叫“次同步谐振”。
SSR-DS ——次同步谐振动态稳定器。
神木电厂串补送出方案次同步谐振的计算分析
神木电厂串补送出方案次同步谐振的计算分析2007年12月高电压技术第33卷第12期?111?神木电厂串补送出方案次同步谐振的计算分析徐政,张帆(1.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杭州310027;2.浙江省电力公司,杭州310007)摘要:为评估神木电厂一期串补送出方案的次同步谐振(SSR)问题,采用电气阻尼频率特性计算与时域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对该方案的SSR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计算和分析.首先采用基于时域仿真实现的复转矩系数法一测试信号法计算了不同串补度和运行工况下发电机组的电气阻尼频率特性;然后据此计算出使次同步谐振不发散所需的最小发电机机械阻尼,并与已知的发电机机械阻尼进行了比较,判断出不同串补度和运行工况下神木电厂一期串补送出方案的次同步谐振稳定性;最后采用PSCAD/EMTDC,基于发电机组轴系的多刚体模型进行了时域仿真,验证了已得到的结果.所得的计算分析结果对神木电厂一期串补送出方案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关键词:神木电厂;串联补偿;次同步谐振;测试信号法;电气阻尼;PSCAD/EMTDC 中图分类号:TM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3—6520(2007)12-0111-04 SSRAnalysisofSeriesCompensationTransmissionScheme forShenmuPowerPlantXUZheng,ZHANGFan(1.DepartmentofElectricalEngineering,ZhejiangUniversity,Hangzhou310027,China;2.ZheiiangElectricPowerCorporation,Hangzhou310007,China)Abstract:Anintegratedmethodcombiningthecalculationofelectricaldampingversusfrequ encyandtimedomainsimulationisappliedinanalyzingtheSSRproblemofShenmuPowerPlantphaseonecausedb yitsseriescompensa—tiontransmissionscheme.Firstly,theelectricaldampingversusfrequencyindifferentseriesc ompensationdegrees anddifferentoperatingconditionsiscalculatedusingthecomplextorquecoefficientmethodr ealizedbytimedomainsimulation,namelythetestsignalmethod.Secondly,basedonthecalculatedelectricaldampi ng,therequiredmini—mummechanicaldampingforstabilizingSSRiscalculated,andtherequiredminimummech anicaldampingisCON—paredwiththerealmechanicaldampingoftheShenmuPowerPlantmachinestodeterminethe stabilityofSSR.If thesumofthemechanicaldampingandtheelectricaldampingismorethanzero,itmeansthatt heSSRisstable;otherwise,theSSRisunstable.Finally,basedonthemulti—massmode1ofthemachines,timedomainsimulationu—singPSCAD/EMTDCisperformedtoverifytheaboveresults.Thefinalresultsofthepaperca nbeusedasaguid—ancetodesigntheseriescompensationtransmissionschemeforShenmuPowerPlantphaseo ne.Keywords:ShenmuPowerPlant;seriescompensation;SSR;testsignalmethod;electricalda mping;PSCAD/EMTD(,0引言20世纪70年代在国外发生了次同步谐振(SSR)事故,造成了重大损失.此后学术工程界对SSR的机理与发生条件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工作,并提出了多种SSR的分析方法,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有特征值分析法,复转矩系数法以及时域仿真方法等.,它们都可用于分析由串联补偿电容引起的SSR问题.本文根据所研究的问题,采用电气阻尼频率特性计算与时域仿真相结合的方法,对神木电厂一期串补送出方案的SSR进行分析.基金资助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项目(2006BAA02A17). ProjectSupportedbyNationalEleventh-FiveY earResearch ProgramofChina(2006BAA02A17).1工程背景神木电厂位于陕西省神木县西南约35km的锦界经济开发区内,其规划容量6×60oMW.整个工程分2期建设,第1期工程安装4台600Mw机组.根据神木电厂一期工程接入系统设计报告,神木电厂一期工程的送出考虑了2种方案.本文针对最有可能采用的方案二,计算分析由串联补偿引起的SSR问题.图1为神木电厂一期串补送出方案二的接线示意图.在神木~忻州段二回500kV线路加装串补装置(共2套),神木~忻州段的串补度是为35~45HighV oltageEngineeringV o1.33No.122分析方法,本文对神木电厂一期串补送出方案SSR问题的具体分析思路如下:①在次同步频率范围内计算发电机电气阻尼的频率特性,采用的计算方法为基于时域仿真实现的复转矩系数法一测试信号法;②比较发电机轴系扭振自然频率处机械阻尼与电气阻尼的大小,若机械阻尼与电气阻尼之和>0,则表示SSR稳定,否则SSR不稳定;③基于PSCAD/EMT—DC采用电磁暂态仿真对上述结果进行校验并作进一步研究.2.1复转矩系数法简介对于单机对固定频率电源系统,小扰动下发电机的电磁转矩增量为:AT一K△+D△(U,(1)式中,K△为电气同步转矩;D△cU为电气阻尼转矩;K和D分别为电气同步转矩系数和电气阻尼转矩系数;△和△cU分别为相对于同步旋转坐标系的功率角增量和角速度增量.若上式各量取标么值,则△T,K,D,△的单位均为P.u.,△的单位为rad.同时,△和△cU之问有如下关系:△一(1/n)dAp/dt,(2)式中,同步转速.的单位为rad/s;时问t的单位为S.当发电机转子作稳态小值振荡时,各量可用相量来表示.设变量<1,cU.为次同步频段下的某个频率,则根据式(2)有:Aro一(1/(U.)(jR(U.)△一j△,而据式(1)有△—K()△+D()Aro,从而有△/aft—K()+j2D(),(3)或△/AaJ—D()一j(1/a)K().(4)根据式(3)或(4),可以很容易得到D.的值.2.2神木电厂机组的等值原则容易证明,复转矩系数法只适于单机对固定频率电源系统,却不适于多机系统u.而神木电厂1~4机的类型相同,可认为4台机组的电气参数和转子机械参数都相同.故本文在采用测试信号法计算发电机的电气阻尼频率特性时,可将神木电厂的4台机组等值为1台机组.3发电机电气阻尼特性计算和SSR稳定性分析3.1发电机电气阻尼特性计算采用测试信号法对神木电厂一期串补送出方案在不同串补度k及不同运行工况下的发电机电气阻尼频率_厂特性进行计算,结果见图2.可以看出,折算到转子侧的电气谐振频率_厂h随k的上升而下降; 神忻线路退出1回运行时^向低频移动;忻石线路神木忻州开闭所石北2—2一4∞Q一6—8—102—2Q一6—8—10—12图1Fig.1LGJ.6X300/193km{i{{150MvA150M~神木一期接线示意图I方案二) DiagramofShenmuPowerPlant phaseoneISchemeTwo)()35%曲线序号按箭头所示依次为①≤~_硼出运①2几忻石退出运行l;,~J②3,一③4,④3几常运行l⑤4-几神忻退出运行5⑦31⑧41墨仃.⑨2l几正常运行'!图2各种运行方式下的电气阻尼图Fig.2Electricaldampingineachcondition退出1回运行时_厂h向高频移动.高电压技术第33卷第12期?113?3.2SSR稳定性分析由已算得的发电机组电气阻尼频率特性就可分析对应不同串补度及不同运行工况下的SSR稳定性.SSR稳定性的判断主要基于如下两条特性:①因电气同步转矩系数D比机组轴系的机械弹性系数要小一个数量级以上一,故可认为机组接入系统后并不改变轴系的自然扭振频率.②发电机的有功功率变化对电气阻尼的频率特性没有影响.因此,不管发电机组是处于空载,轻载还是满载,都可根据发电机的电气阻尼频率特性曲线,很容易地找出对应发电机组-厂的电气阻尼值(常用D来表示),D值通常为负值.根据D.值,可计算出抵消这个电气负阻尼所需的发电机组机械正阻尼(可用对数衰减率来表示).若计算出的所需的机械阻尼值小于发电机组空载运行所能提供的机械阻尼值,则可断定SSR是绝对稳定的.根据华北电力设计院对某600Mw机组所作的测试结果,发电机的空载机械阻尼对应的为0.05,满载机械阻尼对应的为0.5.在以下的判据中,假定神木电厂4台机组的空载机械阻尼对应的为0.050o,满载机械阻尼对应的为0.50o.因发电机组的机械模态阻尼是以的形式给出,故根据D计算出抵消这个电气负阻尼(而满足扭振稳定)所需的机械阻尼转矩系数D后,先要利用公式一D/2M(M为模态惯性时问常数)计算出衰减因数,再利用公式一o/.,.将折算为.表1列出了当串补度为35,4机运行且网络结构变化时对应不同发电机组扭振模式使SSR稳定所要求的机械阻尼的值.表2列出了不同串补度及不同运行况下使SSR稳定所要求的机械阻尼的值.根据表2列出的结果,叮以得到如下结论:1)在同样的串补度和歼机方式下,神忻线路退出1回运行时,电气负阻尼比正常网络结构时大,不利于SSR稳定.另外,对机械阻尼值提出较高要求的主要是模式3.2)当是一35~45时,所要求的>0.050o.而当神木电厂机组空载运行时,仅为0.05,不足以抵消电气负阻尼,故SSR不稳定.3)当是一35~45H|网络结构正常时,所要求的8<0.5.而当神木电厂机组满载运行时,其机械阻尼可以抵消电气负阻尼,故SSR稳定.4)当是一40且神忻线路退出1回运行时,所要求的>0.5.即使所有发电机组满载运行,SSR仍不稳定.表1串补度35%且4机运行时的机械对数衰减率6 Tab.1Requiredmechanicallogarithmicattenuation inthefourunitsconditionswith35%compensation,运行力式模式,/HzM/sD/P.U.D/P.U.8/4台机且112883.64450.0299网络结构222.】5.9502013500.13500.0ll30.0513正常327.2611.333O33120.33挖0.0l460.05364台机且112.883-64450.06330.06330-00870?0675 神忻线路222.I5.9502—0.34910.349l002930.1327退出l327.26ll3331.'t8951.,t8950.0657024114台机且112-883.64450-00110-O0110?00010-0012 忻Z线路222.15.95020.12850.12850.01080.0488 退}}j1回327.26l1.3330.22770.22770.01000.0369表2不同串补度和运行工况下的机械对数衰减率6 Tab.2Requiredmechanicallogarithmicattenuationinthe differentconditionsandseriescompensationdegrees4时域仿真结果在时域仿真计算时,取所有发电机满载运行时的为0.5,空载运行时的为0.05.发电机组轴系多刚体方程巾的机械阻尼参数根据发电机机械模态阻尼的值反推出来】.串补度35且4机运行时的时域仿真部分结果见图3.图中由上至下依次为机组质量块1~4的机械角速度偏移△.扰动方式是在第5S时加入三相故障,0.05S后切除.由图3(a)可见,扭振是发散的,这与根据发电机电气阻尼频率特性分析所得结果一致.根据表2,此时SSR稳定所要求的为0.054,而实际上空载运行时所提供的为0.05V o,即机械阻尼不足以抵消电气负阻尼,故系统SSR不稳定.由图3(b)町见,扭振是衰减的,这与根据发电机电气阻尼频率特性分析所得结果也一致.根据表2,此时SSR稳定所要求的为0.054,而满载运行时所提供的为0.5,机械阻尼可以抵消电气负阻尼,故系统SSR稳定.114?Dec.2007HighV oltageEngineeringV o1.33No.12 由图3(c)可见,扭振是衰减的.而根据第3章的分析结果,神忻线路退出1回运行时,电气负阻尼比正常网络结构时大.故可认为,即使根据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规定的N一1准则,考虑神木电厂送出输电线路』\,一1的情况,当串补度为35且4 机满载运行时,整个系统也是SSR稳定的.5结论a)同样的串补度和开机方式下,神忻线路退出1回运行时,电气负阻尼比正常网络结构时大,不利于SSR稳定.b)串补度为35~45时,所要求的机械阻尼值都>0.05,即若神木电厂机组都空载运行,则SSR不稳定.c)串补度为35~45且网络结构正常时,所要求的机械阻尼值都<0.5,即当神木电厂机组都满载运行时SSR稳定.d)串补度为40且神忻线路退出1回运行时,所要求的机械阻尼值已>0.5,即使所有发电机组满载运行,SSR仍不稳定.e)串补度为35且4机满载运行时,整个系统是SSR稳定的.参考文献[1]徐政.复转矩系数法的适用性分析及其时域仿真实现[J].中国电机工程,2000,20(6):1-4.XUZheng.Thecomplextorquecoefficientapproach'Sapplica—bilityanalysisanditsrealizationbytimedomainsimulation[J]. ProceedingsoftheCSEE,2002,20(6);14.[2]祝瑞金,罗惠群,徐政.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问题的分析方法概述[J].电网技术,1999,23(6):36-39.ZHURui-jin,LUOHui—qun,XUZheng.Reviewonmethodsof analysisforsubsynchronousoscillationsofpwersystems[J]. PowerSystemTechnology,1999,23(6):36—39.[3]XuZheng,FengZhouyan.Anovelunifiedapproachforanaly—zingsmall—signalstabilityofpowersystems[C].Proceedingsof theIEEEPowerEngineeringSocietyWinterMeeting:V ol2. Singapore,Singapore,2000:963—967.[4]刘洪涛,徐政,周长春.静止无功补偿器对发电机组次同步振荡特性的影响[J].电网技术,2003,27(1):1-4 LIUHong—tao,XUZheng,ZH()UChang-chun.StudyonSSR characteristicsofpowersystemswithstaticVARcompensator [J].PowerSystemTechnology,2003,27(1):1-4.[5]周长春,徐政,王冠.多机电力系统扭振相互作用的研究综述[J].电网技术,2004,28(6):1-4.ZHOUChang—chun,XUZheng,W ANGGuan.Asurveyon torsionalinteractioninmulti—machinepowergrid[J].Power SystemTechnology,2004,28(6):1-4.[6]周长春,徐政.由直流输电引起的次同步振荡的阻尼特性分析[J].中国电机工程,2003,23(10):6-10. ZHOUChang—chun,XUZheng.Dampinganalysisofsubsyn一t/SlO图3机组质量块1~4的机械角速度偏移Fig.3SpeeddeviationsofMass1~4ofeachunit chronousoscillationcausedbyHVDC[J].Proceedingsofthe CSEE,2003,23(10):6-10.[7]周长春,徐政.一种评价多个直流换流站系统次同步扭振相互作用的新指标[J].中国电机工程,2004,24(4):6-l1. ZHOUChang—chun,XUZheng.Anovelindexforestimating thesubsynchr0noustorsionalinteractionofmultipleconverters systems[J].ProceedingsoftheCSEE,2004,24(4):6-11.(下转第138页)404300300300一∞.时_I\6040440440460404404604一『_∞.时_I\一.∞.时.I\138?Dec.2007HighV oltageEngineeringV o1.33No.12参考文献[1]EPRI.高压直流接地极设计[M].USA:EPR1,1981.[2]赵畹君.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技术[Mj.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OO4.[3]董晓辉.接地极人地电流对交流变压器偏磁影响研究JR].武汉:国网武汉高压研究院,2006.[4]冯慈璋.电磁场[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979.[5]解广润.电力系统接地技术[M].武汉:水利电力出版社,1991.[6]曾连生.陆地接地极设计计算方法的研究[.武汉:中南电力设计院,1992.[7]董晓辉.葛洲坝直流换流站接地极大地电性参数测量研究报告JR].武汉:国网武汉高压研究院,2000.[8]曾连生.葛洲坝接地极对蔡家冲换流站影响评估报告[RI.武汉:中南电力设计院,2000.[9]董晓辉.葛上直流工程接地极验收试验报告[RI.武汉:国网武汉高压研究院,1998.E1o]董晓辉.葛上直流输电系统额定容量输电接地极考核试验报告[R].武汉:国网武汉高压研究院,1998.[11]董晓辉.天广直流工程贵州侧(阿红)接地极址大地参数测量及试验报告JR].武汉:国网武汉高压研究院,1996.[12]董晓辉.天广直流工程广东侧(莘田)接地极址大地参数测量及注流试验报告JR].武汉:国网武汉高压研究院,I997.[13]董晓辉.天广直流工程两端接地极调试报告[RI.武汉:国网武汉高压研究院.2002.(上接第114页)[8]周长春.徐政.串补AC/DC系统次同步振荡阻尼特性分析[J1.高电压技术.2004,30(2):1—3.ZHOUChang-chun,XUZheng.Analysisofdampingcharacter—isticofthesubsynchronousoscillationinac/dcsystemswithse—riescapacitorcompensation[J].HighV ohageEngineering,2004,3O(2):1—3.[9]张帆,徐政.TCSC对发电机组次同步谐振阻尼特性影响研究[J].高电压技术.2005.31(3):68—70.ZHANGFan,XUZheng.SSRdampingstudyonagenerator connectedtoTCSC[J].HighV oltageEngineering,2005,31(3):68—70.[10]张帆,徐政.电力系统稳定器抑制次同步谐振的效果研究[J1.电工技术.2007,22(6):121?127.ZHANGFan,XUZheng.Effectofexciterandpowersystem stabilizeronsubsynchronousresonancedamping[J].Transac—tionofChinaElectrotechnicalSociety,2007,22(6):121-127.[11]张帆,徐政.励磁系统以及电力系统稳定器对发电机组次同步谐振阻尼特性的影响口].电网技术,2006,30(18):14—19. ZHANGFan,XUZheng.Effectofexciterandpowersystem stabilizeronsubsynchronousresonancedamping[J].Power SystemTechnolgy,2006,3O(18):14-19.[12]徐政.交直流电力系统动态特性行为分析[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3]葛俊,童陆园,耿俊成,等.TCSC抑制次同步谐振的机理研究及其参数设计[J].中国电机工程,2002,22(6):25—29. GEJun,T0NGLu—yuan,GENGJun—cheng,eta1.Themech anisimresearchofSSRmitigationhyTCSCandilsparameler[14;董晓辉.三常直流工程三峡左岸换流站接地极址大地物理参数测量报告JR].武汉:国网武汉高压研究院,2002.[151董晓辉.三广直流工程观音阁极址大地电阻率测量及注流试验报告[RI.武汉:国网武汉高压研究院,2004.[16]董晓辉.三上直流输电工程三峡侧接地极址大地参数测量及注流试验报告JR].武汉:国网武汉高压研究院,2004.,[17]董晓辉.贵广直流工程广东侧接地极补充极址大地参数测量及注流试验报告[RI.武汉:国网武汉高压研究院,2002,.[18]董晓辉.贵广直流工程安顺侧接地极址大地参数测量及注流试验报告[RI.武汉:国网武汉高压研究院,2001.[19]董晓辉.贵广直流工程肇庆侧直流接地极调试报告[R]武汉:国网武汉高压研究院,2005.[2o]董晓辉.贵广直流工程安顺侧直流接地极高度报告[R].武汉:国网武汉高压研究院,2005.[211谢毓成.电力变压器手册[M]董晓辉董晓辉.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1956一,男,高工,长期从事高压直流输电接地技术研究电话:(027)59834877;E-mail:dongxh@收稿日期200701-20编辑郭守珠design[J].ProceedingsoftheCSEE,2002.22(6):25—29.[141杨帆,王西田,陈陈.串联补偿输电系统次同步谐振的电气模态阻尼的参数敏感性分析[J].华东电力,2005,33(6): 22—27.Y ANGFan.W ANGXitian,CHENChen.Subcynchronousres0一naneeelectricalmodedampingsparametricsensitivityseriesCOB—pensation[J1.EastChinaElectricPower,2005,33(6):22—27. [15]杨煜,陈陈.次同步谐振的线性化解析与阻尼系数处理[J1.电力系统自动化,2000,24(13):8-10.Y ANGYi,CHENChen.Linearizationanalysisofbubsyn—chronousresonanceanddeterminationofgeneratormechanical damping[J].AutomationofElectricPowerSystem,2000,24 (13):8-10.[16]AndersonPM.AgrawalBL,VanNessJE.subsynchr0n0us resonanceinpowersystems[M].NewY ork,USA:IEEE Press,】990.徐政Ph.D.XUZheng徐政1962一,男,博士,教授,博导,研究方向为大规模交直流电力系统分析,直流输电与柔性交流输电,电力谐波与电能质量.张帆198O一,女,博士,研究方向为交直流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问题. E-mail:**************收稿日期200705—28编辑李东。
泰开SVG次同步振荡分析与抑制方案
泰开SVG次同步振荡分析与抑制方案一、概述1、基本概念交流输电系统中采用串联电容补偿是提高线路的输送能力,控制并行线路之间功率分增强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的一种十分经济的做法。
但如果电器谐振频率和发电机轴系的自然扭振频率之间成互补关系(或近似互补),此时处于平衡状态下的系统受到扰动后,电气网络与汽轮发电机组之间就可能以系统的一个或数个低于同步频率的频率进行大量的功率交换,此类现象称为次同步谐振SSR。
而由直流输电引起的汽轮发电机组的轴系扭振,与由串联电容补偿引起的汽轮发电机组的轴系扭振在机理上是不一样的,因为直流输电系统并不存在谐振回路,故不再称为次同步谐振,而称作次同步振荡,从而使其意义更加广泛。
2、危害随着电力系统的不断扩大,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线路和大容量发电机组的投入运行及为了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和输电能力而采取的线路串联电容补偿和直流输电等措施,除了伴随而来的巨大经济效益外,也给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了新的问题,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就是其问题之一。
具体来说,次同步振荡是一种电气-机械共振现象,严重时会将发电机轴扭断,即使谐振较低,也会减小轴的机械寿命。
因此,对于此同步振荡问题,主要关心的是由扭转应力而造成的轴系损坏,轴系损坏可由长时间的低幅扭振引起的疲劳累积造成,也可能由短时间的高幅值振荡所致。
3、分析方法影响研究电力系统次同步振荡问题的数学模型和计算方法的因素至少有三个:●所要研究的次同步振荡的类型:是异步发电机效应,还是机电扭振互作用或是暂时力矩放大作用或装置引起的次同步振荡等;●次同步振荡问题分析的目的:是分析判断发生次同步振荡的可能性,还是考虑采取的对策与参数整定或确定校验控制方案等;●所能提供的原始数据的详细程度和正确性。
4、抑制措施(1)由交流线路串联电容补偿引起的次同步振荡的抑制措施,大体上可以分为以下四类:●滤波和阻尼:主要包括静态阻塞滤波器、旁路阻尼滤波器、动态滤波器、附加励磁系统阻尼控制、静止无功补偿器、可控串联补偿装置等;●继电保护装置及扭振监测装置●系统开关操作和机组切除●发电机组和系统的改造(2)由直流输电引起的次同步振荡的抑制措施:●对于直流输电辅助控制引起的振荡问题,在辅助控制器中加入限波滤波器,将输入信号中不稳定的扭振频率分量滤除;●加入次同步阻尼控制器二、FACTS装置用于次同步谐振抑制的控制策略1、概述SVG抑制次同步振荡的基本方法原理为输出与次同步振荡的互补频率的次同步电流。
次同步谐振分析方法的研究
来为一个稳态 的直流量。频率为 的电流分量经变
的 SR问题有效 , S 它没有 考虑运行工况 的变化 以及 电力 系统控制器对 S R的影响 , S 分析精度较差。但 利用频率扫描程序分析多种 系统结构和多种串联补 偿度的 SR问题所需要的成本 比采用其它模型要低 S 得 多。对用频 率扫描法 已确认 的 S R问题 , S 其严 重
Abtat T ep s b ie fntt gS R i teIE r ec m r yt n as cpc o o p nai r et n s c : h os it so ian S E E fs bnh akss m adB i aai r m est npo c r i li i ii nh it e e t c o j i
下:
it ( )=A i 2ro 一‰ ) s n( . t 1 f
+B x ( 刀 t s 2 : + 1 ep 一 : )i n( t )
其 中 是 网络 额 定 频 率 , 般 取 5 z或 6 一 0H 0 H 取决 于 网络 中的元 件 。 z 该 电流 流入 发 电机 定 子 绕 组 后 在 发 电机 的转 子
第 3 卷第 5期 1
20 0 8年 1 0月
四 川 电 力 技 术
S c u n E e ti o rTe h o o y i h a l crc P we c n l g
Vo. 。 . 131 No 5
Oc .。 0 8 t 2 0
次 同步谐 振 分 析 方 法 的研 究
C i a S u h r o rGr r e e r h d,b t f h m sn rq e c h n o t e n P we i ae r s a c e d o h o e u ig fe u n y—s a n n c mpe oq e c ef in a e n t t c n i g, o lx tr u o f ce tb s d o i i me
次同步谐振
次同步谐振定义1:交流输电系统采用串联电容补偿后,其电气系统固有频率可能会与汽轮发电机轴系的自然扭振频率形成谐振关系,此时如系统受到扰动,电气系统与汽轮发电机轴系之间可能会产生的次同步频率功率交换。
定义2:当有串联电容补偿的电力系统受到扰动发生电感电容谐振时,其谐振频率与汽轮发电机组的轴系扭振某一振型的频率之和接近或等于系统的同步频率时发生的谐振。
调整直流输电的功率,或有串联补偿装置的电力系统重合闸时也有可能引起次同步谐振(汽轮发电机轴系会与电力系统功率控制设备,如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静止无功补偿系统等,发生相互作用,产生的低于同步频率的振荡。
)。
次同步谐振(SubSynchrous Resonance SSR)物理概念比较复杂。
当高压远距离输电采用串联电容补偿时,电容量C与线路的电感量L组成一个固有谐振频率。
F=1/(2πLC)此频率一般低于50Hz。
发电机定子也出现频率为的三相自激电流,在气隙中产生频率为的旋转磁场。
此旋转磁场的转速,低于主磁场的同步转速。
气隙中两个磁场同时存在对轴系产生一个交变扭矩,其频率为:ft=f-fs式中ft——交变扭矩的频率;f——电网频率;fs——串联电容补偿固有频率。
如果轴系的自然扭振频率fv 正好等于交变扭矩频率ft,即fv=ft=f-fs或fv+fs=f,此时,发电机组轴系的自然扭振频率fv 与串联补偿产生的电磁谐振频率fs 相加恰好等于电网频率f0 ,相互“激励”,形成“机一电谐振”。
因为fs 低于电网频率,所以叫“次同步谐振”。
1、次同步振荡原理交流输电系统中采用串联电容补偿是提高线路输送能力、控制并行线路之间的功率分配和增强电力系统暂态稳定性的一种十分经济的方法。
但是,串联电容补偿可能会引起电力系统的次同步谐振(SSR,SubsynchronousResonance),进而造成汽轮发电机组的轴系损坏。
次同步谐振产生的原因和造成的影响可以从三个不同的侧面来加以描述,即异步发电机效应(IGE,InductionGeneratorEffect)、机电扭振互作用(TI,TorsionalInteraction)和暂态力矩放大作用(TA,TorqueAmplification)。
托克托电厂串补送出方案次同步谐振问题的计算和分析
第3 9●第 1 1期 20 O 6年 1 1月
中 国 电 力
E EC RI O ER L T CP W
Vo . 9. . 1 1 3 No 1 Nv2 6 o.∞
掭 阉 步
趱 闻 越 鲫 雠
徐 政, 张 帆
( 浙江大 学 电机系, 浙江 杭 州 3 0 2 ) 10 7
 ̄ (9 2 )男 , 16 . 。 浙江海宁人 , 博士 , 教授 , 博士生导师 , 从事交直流电力系统方面 的研究 。
E mal x fn @hc cc m — i: ue g z n .o
2{ 1
维普资讯
盈
圈 蕊 i
圈r 莉 _
同 步 旋 转 坐 标 系 的 功 率 角 增 量 (a 和 角 速 度 增 量 rd) ( .. 。 同 时 , 占和 △ 之 间 有 如 下 关 系 : 口u ) △
fu ( c e w l o r S h me o T
收 稿 日期 :20 -42 0 60 —6
作者简介 :徐
系 数 和 阻 尼 转 矩 系 数 , ..△ 和 △ 分 别 是 相 对 于 Pu ; 占 ∞ 圈 1 托 竟 托 四 期 接 线示 意 I 案 二 ) 方
Fg 1 T eda r m f u k to P we a t h s i. h ig a o o e u o r n a e T Pl p
f1346235145400439400439400042698330031716967136022491180046960046960004780325003514376315500933542005905005905000880239700567863612487782588801778101778100343421660138043421249065267580179420179420033526422013460912625980646142023607023607002558081600984612203000444215700045281045281000053705200017899112951732956446036937036937000062468600021163382993214218780440890440890005225326001745726412号机组34号机组58号机组12号机组34号机组58号机组12号机组34号机组58号机组运行方式8台机且网络结构正常参数01380183022502928台机且网络结构正常参数01530172026503258台机且托源线路退出1回参数101850247034504878台机且托源线路退出1回参数202440315036904808台机且源安线路退出1回参数101140146018802128台机且源安线路退出1回参数201320137022402438台机且源霸线路退出1回参数101240156017702388台机且源霸线路退出1回参数201060153018802307台机且网络结构正常参数01320170021202687台机且网络结构正常参数01550196024103077台机且托源线路退出1回参数101790239032004417台机且托源线路退出1回参数201960244036805017台机且源安线路退出1回参数101110147017002127台机且源安线路退出1回参数201160127022702027台机且源霸线路退出1回参数101200144017802157台机且源霸线路退出1回参数201100168017402646台机且网络结构正常参数014901830231027930354045不同串补度下第2扭振模式所要求的对数衰减率汇总tab2therequiredmechanicaldampingofmode2
次同步谐振方案
中电普安电厂2×660MW新建工程次同步谐振保护方案编写:〔编写人会签〕〔编写人会签〕审定:日期:二〇一六年七月一、概述普安电厂两台机组双回线路33KM接入兴仁换流站,由于兴仁换流站为整流站,故电网中的包含很多谐波分量,有可能存在低于工频的谐波分量,这些谐波分量可能在某个频段与电网及普安电厂发电机变压器组产生电气谐振。
当这些谐振的频率与发电机组轴系的固有扭振频率互补时〔此时这两个频率之和等于系统的同步频率〕或者说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的自然扭振〔普安自然扭振见表1〕与折算到转子侧的电气谐振回路的自然振荡频率非常接近时,就会引起大轴的共振。
电网和汽轮发电机组的耦合就会产生相互鼓励,当这种鼓励可以抵消和超过机械和电磁振荡中的所有阻尼和电阻消耗的能量时,就会在系统中产生次同步振荡,机组轴系将处于扭振状态,产生疲劳损耗,疲劳累计将严重影响转子的机械性能和寿命,严重时可导致大轴产生裂纹,损伤,甚至螺栓剪断、大轴断裂。
表1:普安电厂1-8阶自然扭振频率厂家数据:二、技术路线1970年代美国Mohave电厂连续发生两次汽轮发电机组轴系出现严重损伤的事故,该事故由机网交互作用的次同步振荡引起汽轮发电机轴系出现次同步扭振,进而因大轴疲劳损伤。
事故发生之后,引起业界的高度重视,经过大量研究,明确了在长距离输电系统中使用电容串补或者高压直流输电的情况下,电源端的汽轮发电机组有可能存在扭振的风险。
这些年,随着我国电力建立的快速开展,大批煤电能源基地电源点的重点工程已经完成或正在进展。
其中不少工程都存在次同步振荡及扭振的问题,典型的有:盘南电厂、发耳电厂〔贵广直流〕,绥中电厂〔东北-华北联网高岭背靠背工程〕,呼伦贝尔电厂、伊敏电厂、鄂温克电厂〔呼辽直流〕,威信电厂、镇雄电厂〔溪洛渡直流〕,等等,都由于直流输电而存在不同程度的次步振荡及扭振问题。
普安电厂与盘南、发耳同是接入兴仁换流站,面临情况根本类同。
普安电厂两台机组双回线路33km接入兴仁换流站,当直流输电控制方式及控制参数不当时,会造成机网系统在某些次同步频率段出现阻尼很低或者阻尼为负的恶劣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次同步谐振方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中电普安电厂2×660MW新建工程次同步谐振保护方案
编写:(编写人会签)
审核:(编写人会签)
审定:
批准:
日期:二〇一六年七月
一、概述
普安电厂两台机组双回线路33KM接入兴仁换流站,由于兴仁换流站为整流站,故电网中的包含很多谐波分量,有可能存在低于工频的谐波分量,这些谐波分量可能在某个频段与电网及普安电厂发电机变压器组产生电气谐振。
当这些谐振的频率与发电机组轴系的固有扭振频率互补时(此时这两个频率之和等于系统的同步频率)或者说汽轮机发电机组轴系的自然扭振(普安自然扭振见表1)与折算到转子侧的电气谐振回路的自然振荡频率非常接近时,就会引起大轴的共振。
电网和汽轮发电机组的耦合就会产生相互激励,当这种激励可以抵消和超过机械和电磁振荡中的所有阻尼和电阻消耗的能量时,就会在系统中产生次同步振荡,机组轴系将处于扭振状态,产生疲劳损耗,疲劳累计将严重影响转子的机械性能和寿命,严重时可导致大轴产生裂纹,损伤,甚至螺栓剪断、大轴断裂。
二、技术路线
1970年代美国Mohave电厂连续发生两次汽轮发电机组轴系出现严重损伤的事故,该事故由机网交互作用的次同步振荡引起汽轮发电机轴系出现次同步扭振,进而因大轴疲劳损伤。
事故发生之后,引起业界的高度重视,经过大量研究,明确了在长距离输电系统中使用电容串补或者高压直流输电的情况下,电源端的汽轮发电机组有可能存在扭振的风险。
这些年,随着我国电力建设的快速发展,大批煤电能源基地电源点的重点项目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
其中不少工程都存在次同步振荡及扭振的问题,典型的有:盘南电厂、发耳电厂(贵广直流),绥中电厂(东北-华北联网高岭背靠背工程),呼伦贝尔电厂、伊敏电厂、鄂温克电厂(呼辽直流),云南威信电厂、镇雄电厂(溪洛渡直流),等等,都由于直流输电而存在不同程度的次步振荡及扭振问题。
普安电厂与盘南、发耳同是接入兴仁换流站,面临情况基本类同。
普安电厂两台机组双回线路33km接入兴仁换流站,当直流输电控制方式及控制参数不当时,会造成机网系统在某些次同步频率段出现阻尼很低或者阻尼为负的恶劣情况。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出现扰动,则很有可能激发出次同步振荡。
特别是电气谐振频率与轴系固有扭振频率互补时,扭振难以平息,危害很大。
比如,假设电网系统的次同步振荡频率为30Hz,则30Hz的次同步电流(尽管这个量可能不大)会在发电机三相绕组中产生对应于30Hz的旋转磁场,它与发电机的转子形成20Hz的转差频率,在定子旋转磁场和转子旋转磁场的共同作用下,除了同步力矩之外,同时叠加了20Hz的次同步力矩。
如果这个
20Hz的频率恰好十分接近汽轮发电机组轴系的某一阶固有扭振模态频率时,大
轴上的扭振就会恶化,形成共振,难以平息,甚至出现扭振幅度逐渐发散的状况。
在低阻尼或者负阻尼的恶劣情况下,电网系统与汽轮发电机组之间的这种耦合振荡有可能超过机械和电磁振荡中的所有阻尼所能消耗的能量,这样长期的扭振将使大轴产生金属疲劳损耗,疲劳累计将严重影响转子的机械性能和寿命,严重时可导致大轴产生裂纹,损伤,甚至螺栓剪断、大轴断裂。
学术界和工程界一致认为次同步振荡及发电机组扭振是公认的电力系统复杂问题,对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电力设备安全运行有重大影响,它的复杂程度与机组及电网系统的众多因素相关。
由于机组参数、电网系统参数、电网运行方式、直流输电换流站控制方式及参数等系统的复杂性,有的电厂只有在极端方式下才可能出现扭振,比如威信电厂、镇雄电厂,这种情况下,一般只需要安装扭振保护装置即可,实时监测机组扭振的情况;有的电厂出现扭振的可能性则较高,比如盘南电厂、伊敏电厂,这种情况下,一般先安装扭振保护装置,通过实时监测确实发现机组频繁出现扭振报警甚至出现扭振跳闸之后,尽快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调整电网运行方式,二是考虑在发电厂侧实施扭振抑制方案。
三、方案依据
根据普安电厂至兴仁换流站双回500kV线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分析普安电厂和邻近的兴安(贵广Ⅱ回)直流之间可能存在的次同步振荡SSO (Subsynchronous Oscillation)问题,采用机组作用系数UIF (Unit Interaction Factor)法,对多种可能的N-1 和N-2运行情况进行了分析。
机组作用系数法UIF 是目前用于分析直流输电引起的次同步振荡问题的一种工程研究方法。
机组作用系数的表示式如下:
UIF i=
其中UIF i为所考察的第i 台机组的作用系数;MVA HVDC为直流输电系统的额定容量;MVA i为第i 台机组的额定功率;SC TOT 为考虑第i 台机组时,直流换流母线处的短路容量;SC i为不考虑第i机组时,直流换流母线处的短路容量。
此外,对于相同类型的机组可以等值为一台机组处理。
当UIF> 时,认为直流输电系统与其临近的同步发电机组之间就将存在较为明显的相互作用,此时应该认真研究发电机组的次同步振荡问题。
如果UIF<,则认为发电机组不存在明显的次同步振荡问题。
按照UIF 计算原则,在系统短路容量较低情况下(除普安电厂提供的短路容量),发生次同步振荡概率较大。
因此为得到较为严苛的计算结果,应选取普安电厂投产年丰小方式,且黔西南机组关停较多作为研究边界条件。
2017 年普安电厂投产后,为满足黔电送粤10000MW,兴金线和金天线在金州变内跳通,同时兴义220kV 电网解环运行,丰小方式下八河~兴仁换流站发生N-2 故障后,兴义电网与贵州主网断开,兴仁换流站形成孤岛,该种条件下可能发生明显次同步振荡现象。
由表2可知,八河~兴仁换流站N-2 故障运行方式下,普安电厂机组作用系数达到左右。
其余运行方式下普安电厂机组作用系数均小于,发电机组不存在明显的次同步振荡问题。
表2 2017年丰小方式下普安电厂作用系数计算表(兴金线和金天线在金州
配串跳通,即使丰小方式下八河~兴仁换流站发生N-2故障,兴义电网通过金天线依然和广西电网存在联系,发电机组也不存在明显的次同步振荡问题。
由表3 可知,该运行方式下,普安电厂机组作用系数为左右。
综上所述,仅在兴仁换流站孤岛运行方式下,普安电厂发电机组存在次同步振荡风险,其它方式下次同步震荡的风险较小。
但为保证普安电厂安全可靠运行,报告仍然建议开展次同步震荡专题研究。
综上所述,建议在项目前期做次同步振荡及扭振风险评估工作,主要包括:
(1)收集轴系参数,建立汽轮发电机组轴系多质块模型,计算扭振模态频率、扭振振型。
(2)收集发电机组参数,包括调速系统参数、励磁系统参数等,建立发电机组等值模型。
(3)收集电网参数,包括直流输电系统的相关参数,建立发电厂外送系统等值模型。
(4)初步粗略计算筛选,确定发电厂次同步振荡的风险。
(5)时域仿真,详细计算多种运行方式下的次同步振荡特性,进一步定量进行次同步风险评估。
(6)根据计算及风险评估的结果进行分析,进一步对发电厂机组次同步振荡及扭振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估算解决方案的投资。
四、投资分析
次同步谐振风险及研究计算费用:南网电科院来做预计要100万,但是日前联系南网电科院,告知工作繁忙,没有时间来负责普安项目。
如果真的南网电科院不做的话,目前可以考虑南瑞,清华、浙大等高校,其相关费用较南网电科院较低。
考虑到我们与南网的关系,而且研究中需要调取很多南网方面的数据,建议还是尽量由南网电科院来开展研究工作。
保护设备费用:目前国内仅有四方、南瑞两家公司做相关设备,估计投资两百多万。
抑制装置费用:如果真的次同步谐振问题严重时方考虑安装,投资费用预计超过五百万。
五、方案分析
提出以下两种方案:
方案一:直接联系设备厂家(四方及南瑞)次同步谐振保护装置设备招标,标书中可以包含相关次同步振荡风险分析,由设备厂家报价,提交相关报告。
方案二:联系南网电科院进行次同步振荡风险分析,预计费用100万元;根据次同步风险分析报告确认普安电厂是否需要增加保护或者抑制装置。
(本方案中次同步风险由于电网结构、调节方式发生变化都有可能产生变化,所以保护装置无论分析报告是否存在风险应该都会建议增加)
六、结论
根据设计院次同步振荡初步计算分析,普安电厂在兴仁站孤岛运行时存在次同步谐振风险,个人认为方案一完全可行,每台机购买一套保护装置,监测日常运行中振荡次数,及扭振导致大轴疲劳累计程度,如果出现发散性的振荡需保护停机,并考虑增加抑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