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镇关于建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长效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四个机制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心得体会
四个机制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心得体会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当前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关键环节。
为了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
以下是我对四个机制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心得体会。
首先,完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政策体系。
政策是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重要动力。
我国通过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了整治目标和任务,确保了各级政府的责任和义务,为整治工作提供了政策的支持。
政策体系的完善,可以推动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实践中,我发现政策的落地执行需要与基层实际相结合,要注重实施过程中的适应性和可操作性,充分调研分析各地实际情况,同时加强对政策的宣传和解释,确保政策的理解和贯彻。
其次,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工作机制。
工作机制是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保障措施。
在整治工作中,需要明确工作责任、划定工作范围、明确工作流程、建立工作协调机制等。
工作机制的建立不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还可以防止重复劳动和资源的浪费。
在实践中,我发现建立工作机制需要充分调研和了解各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建立相应的机制,确保机制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同时,还需要加强对机制的宣传和解读,确保各级干部和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第三,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组织领导。
组织领导是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核心力量。
只有加强组织领导,才能推进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在整治工作中,需要明确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的责任和义务,强化组织协调和统筹推进。
在实践中,我发现组织领导的加强需要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建立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加强对工作进展的监督和指导,确保整治工作的顺利推进。
最后,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监督评估。
监督评估是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手段。
只有加强监督评估,才能及时发现问题、纠正错误,推动整治工作的质量提高。
在实践中,我发现监督评估的加强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估指标体系,加强对工作进展的监督和检查,及时纠正问题和不足,同时要注重对工作成效的评估,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推动整治工作不断提高。
四个机制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心得体会
四个机制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心得体会如何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这是一个长期以来困扰我心思的问题。
通过多年来的实践和经验总结,我认为有四个重要的机制可以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分别是政策引领机制、经济激励机制、社会参与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
首先,政策引领机制在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中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在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时,要充分考虑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具体、明确、可行的政策措施,为整治工作提供政策保障和指导。
例如,在农村垃圾处理方面,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农村居民将垃圾分类投放,并提供相应的垃圾分类设施和培训,以推动农村垃圾分类工作的开展。
同时,政府还要加强对相关政策的宣传和解释,提高农民的政策意识和参与度,使政策得以有效实施。
其次,经济激励机制可以进一步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中,经济激励机制可以用于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到整治工作中。
例如,政府可以通过给予农民适当的补贴或奖励,鼓励他们参与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并改变传统的“宁可烧掉,不舍得卖”的观念。
此外,政府还可以通过建立绿色金融体系,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供资金支持,以推动整治工作的开展和推进。
经济激励机制可以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使他们愿意主动参与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中。
再次,社会参与机制是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机制之一。
在整治中,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都是推动工作的重要力量。
政府应当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中来,并为他们提供相应的支持和帮助。
例如,政府可以与社会组织合作,共同开展环境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农村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素质;同时,政府还可以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通过企业资源和技术的借鉴,加快整治工作的进度。
社会参与机制可以充分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形成一股共同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合力。
最后,责任追究机制是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保障。
四个机制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心得体会
四个机制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心得体会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当前我国农村发展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整治,可以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村生活质量,并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为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不断探索和实践,形成了一系列有效的机制。
以下将结合我的实践经验,分享四个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机制,并总结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加强政策法规制定和落实机制。
政策法规是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保障,必须依法依规进行整治工作。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村环境问题的监督调查,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明确责任部门和相关要求,确保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有序进行。
在我的工作实践中,我发现政策法规的制定和落实对整治工作的推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明确了政策和法规,才能形成约束力,推动各方共同参与,落实整治任务。
其次,建立健全监督评估机制。
监督评估是保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推进的重要手段,只有进行监督评估,才能及时了解整治工作的进展情况,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政府部门应建立健全监督评估机制,明确监督责任和频次,确保监督工作全面深入进行。
在实际工作中,我常常通过实地走访和数据分析等方式进行监督评估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并协调相关部门进行整改,确保整治工作效果明显。
第三,发挥社会力量参与机制。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需要全社会力量共同合作,政府、企业、农民等各方共同参与,形成合力。
政府部门应发挥好社会力量参与机制,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农村环境整治,动员群众共同参与,形成全社会共同推动环境整治的局面。
在我的工作中,我积极与企业合作,共同开展环境整治项目,通过宣传教育引导农民改变环境卫生习惯,形成良好的环境整治氛围,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最后,加强技术支持和培训机制。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综合性工作,需要不断引进先进技术,提升农民环境整治水平。
政府部门应加强对农村环境整治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工作,开展针对性培训,提高农民整治能力。
在我的工作中,我不断学习先进的环境整治技术,掌握相关知识,通过培训和指导,帮助农民学习环境整治技能,提高整治效果。
镇落实建立环境卫生长效工作机制情况
创新工作思路、落实长效机制、优化人居环境自全县开展“美丽海岛”环境卫生整治活动以来,我镇以改善群众的生活环境为目的,以彻底根治“脏、乱、差”为突破口,在全力抓好镇村环境卫生集中整治的同时,不断创新思路,抓住薄弱环节,积极探索建立环境卫生工作长效机制,逐步形成了“五大长效机制”,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强化领导意识,建立组织保障机制一是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召开党政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整治活动,并成立了由书记、镇长任组长,其他党政领导任副组长,镇机关各办(中心)、各社区(村)负责人任成员的整治活动领导小组,确保整治工作的持续有效进行。
二是制定方案、完善制度。
立足镇情实际,研究制定了《镇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每个阶段的整治任务和目标,同时建立健全了一系列环境卫生保洁管理工作制度。
三是明确职责、落实责任。
根据全镇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的重点,镇党委、政府将整治工作任务进行逐项分解,具体落实到了每个党政领导、机关干部、社区(村)干部肩上,建立了镇、社区、村三级工作网络。
二、提高思想认识,建立舆论导向机制一是利用各种形式广泛宣传。
通过召开会议、悬挂横幅、有线电视播放、制作喷绘、发放宣传资料以及网格走访等多种形式,全面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宣传教育,大力营造全民皆知、全民动员、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是发挥组织作用大力宣传。
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积极组织团员、妇女骨干、职工开展“美化家园、净化环境”等志愿者活动,通过他们向群众宣传环境卫生整治的重大意义。
三是利用正反典型深入宣传。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宣传和监督作用,对整治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好人好事进行深入宣传报道,对暗访到的卫生死角及不文明行为进行曝光,接受全镇广大群众的监督。
三、加大整治力度,建立环卫管理机制一是抓日常管理。
根据自身特点,建立了“以片为主,片段结合”的管理制度,实现环境卫生管理的全覆盖。
在卫生保洁时间方面,延长路段保洁时间,镇区主街道实行16小时保洁,社区小街小弄实行每日一次普扫、8小时巡回保洁,确保垃圾日产日收日清。
2024年四个机制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心得体会
2024年四个机制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心得体会在2024年,我国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通过推行四个机制,即强化组织领导、加强法治保障、深化科技支撑、加强社会参与,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
下面我将结合实际情况,总结一下心得体会。
首先,强化组织领导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关键。
在过去的几年中,我们注意到环境整治工作的效果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缺乏统一的组织领导。
因此,在2024年,我们建立了以中央政府为核心的领导机制,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责任和任务。
同时,我们加强了对各地环境整治工作的考核评估,确保各地都能够落实到位。
通过强化组织领导,我们成功地提升了农村环境整治的效果和质量。
其次,加强法治保障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推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2024年,我们健全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并加大了对违法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
同时,我们加强了监管和执法力度,对环境违法行为进行了积极的打击,并且加强了执法机构的配备和培训。
这些措施使得农村环境整治工作能够在法律的保护下得到有效地推进,并有效地遏制了环境污染问题。
此外,深化科技支撑是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保障。
在2024年,我们积极引进了一些先进的环境治理技术,例如空气净化、废水处理、垃圾处理等。
同时,我们加大了对科研机构和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鼓励他们投身到环境整治工作中来。
通过科技的应用,我们实现了环境整治的科学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提高了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最后,加强社会参与是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推动力。
在2024年,我们积极鼓励社会各界参与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组织了一些志愿者组织和环保组织,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环境宣传和教育活动。
通过社会参与,我们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农村环境整治的重要性,激发了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农村环境整治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
总结起来,2024年四个机制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建立健全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设施长效运行管理机制的思考
建立健全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设施长效运行管理机制的思考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村人口的增加,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突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建立健全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设施长效运行管理机制是非常必要的。
下面我将对此进行详细的思考。
首先,应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设施的规划和建设。
针对不同的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应有相应的治理措施。
例如,对于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问题,可以建设污水处理厂或采用湿地生态人工处理系统,对废弃农药和化肥的处理可以建立专门的垃圾回收站,并配备垃圾分类处理技术等。
这需要相关部门对农村环境污染问题进行全面调研,制定详细的治理计划,并合理分配预算。
其次,应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管理。
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设施的建设要注重技术的先进性和稳定性,确保其长期运行。
同时,应加强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设施的日常管理和维护。
可以建立相关的管理机构,负责设施的维护和检修工作,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
此外,还需要培养专业人员,提高其维护和管理设施的能力。
第三,应建立政府和农民的合作机制。
政府应发挥引导和监督作用,加强对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设施的督导。
同时,还应加强对农民的宣传教育,培养农民环保意识,引导他们主动参与环境治理。
可以通过成立环保志愿者队伍,组织环保宣传活动等方式,加强政府与农民的互动。
第四,应建立监测机制,及时了解农村环境污染的状况。
可以通过建立环境污染监测站,定期对农村环境进行监测,收集污染数据,并进行分析和评估。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最后,应建立奖惩机制,激励和约束相关主体参与环境治理。
对于农村环境治理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应给予奖励和表彰,激励他们积极参与环境治理。
对于违反环境法律法规和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应严格制止和惩罚,形成对环境污染行为的约束力。
综上所述,建立健全农村环境污染治理设施长效运行管理机制,需要从规划、建设、维护、监测、奖惩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和实施。
农村环境整治的长效机制建设与管理
农村环境整治的长效机制建设与管理农村环境整治一直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为了保障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和促进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建立起长效机制并加强管理。
下面将从多个角度展开探讨。
一、强化法规制度建设在农村环境整治中,首先要建立起完善的法规制度体系,明确相关责任、义务和权利。
通过完善法规制度,促进各项工作有章可循,确保整治措施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
二、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宣传教育是提升农民环境素养的关键环节。
要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增强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引导他们主动参与到环境整治中来。
三、建立健全监测评估机制建立环境监测评估机制,实施定期监测和评估,在发现问题时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环境恶化。
只有建立起科学的监测评估机制,才能更好地推动环境整治工作。
四、推动生态工程建设加大投入,加快生态工程建设的进度。
例如植树造林、湿地恢复等,通过生态工程建设改善空气质量、保护生物多样性,为农村环境整治提供有效保障。
五、加强污染治理严格监管,加大对农村环境污染源的治理力度。
建立健全违法行为惩处机制,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环境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推动农村“垃圾分类”工作引导农民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通过设立垃圾分类回收点、开展宣传活动等措施,全面推动农村垃圾分类工作,减少农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环境。
七、加强水土保护工作加大对水土资源的保护力度,推动生态农业发展,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保护土壤肥力和水资源。
只有加强水土保护工作,才能保障农村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八、深化乡村环境整治加强对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实施,确保全面改善农村环境质量,切实增强广大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只有深化乡村环境整治,才能为乡村振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九、加强农村环境治理保障要强化相关部门的农村环境治理职责和责任,建立健全工作督导机制,确保环境整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只有加强农村环境治理保障,才能提升环境整治工作的效率和成效。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建设调研报告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建设调研报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任务。
尽管我们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当做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在实际工作中,整治后再反弹现象时有发生,其根本原因在于长效管护机制没有建立起来并发挥作用,当前,必须加强制度建设,构建起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长效管护机制,才能保证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正常运转,成果得以巩固并长期发挥作用。
一、当前农村环境整治存在的突出问题1、环保意识淡薄,宣传发动未真正到位。
部分村居仍然存在环境卫生脏乱差现象,虽为生活习惯所致,但关键仍是思想认识上的问题,目前我县大部分乡镇都相当重视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但是宣传发动工作仍需要进一步加强,往往是县里、乡镇多次安排部署环境整治工作,但村上并没有将工作真正落到实处,村民并没有完全了解开展农村环境整治的工作内容和整治目标,导致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无法真正落实到位。
2、生活垃圾处理不当,垃圾分类处理缺乏长效机制。
由于农村千百年来生活习惯的影响,人畜混居、乱丢垃圾的现象仍然存在,生活垃圾在水塘沟渠、道旁地头,随意乱倒堆积,基本是处于自生自灭的无组织状态,虽然乡镇也给农户修建了垃圾池,成立了保洁队伍,但是缺乏长效的运行机制,部分镇村的保洁队伍形同虚设,部分垃圾池使用率较低,并没有真正的从源头上减少了农村的垃圾产出量,没有很好的建立长效机制。
3、畜禽污染治理措施效果不佳,污染仍然较严重。
由于前几年我县农村养殖专业户越来越多,规模逐渐扩大,确实增加了农民收入。
但大多数养殖专业户对畜禽场排放废弃物的处理和贮运能力不足,畜禽产生的固体粪便随意露天堆放,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无害化处理,臭气四溢,粪水横流;畜禽场产生的废液污水,多数就直接排入水沟渠塘,导致农民生产和生活环境和污染加剧,饮用水源也受到严重影响。
4、水资源保护监管不力。
近年来,我县虽然开展了河流综合整治,清理了和道路及、漂浮物,但由于河水流动性的特点,导致镇与镇之间工作不平衡,虽然花费了大量的经费,但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个机制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心得体会
四个机制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心得体会
1.利益共享机制:通过建立农民利益共享机制,将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与农村经济发展
相结合,让农民从中受益。
例如,推动农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农民可通过提供农家乐、乡村旅游等服务获得经济收益,同时也要求他们积极参与环境整治工作,保护好生态
环境。
2.政府引导机制:政府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需要发挥引导
作用。
例如,政府可以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鼓励农村居民参与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
工作,同时提供相应的经济支持和技术指导。
3.社会参与机制: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需要动员和组织农村居民
积极参与其中。
通过建立环保组织、村民委员会等机制,鼓励农民携手共同参与环境
整治工作,形成社会共治的局面。
4.宣传教育机制:提高农村居民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认识是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
关键。
政府、学校、媒体等社会力量应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开展环保知识宣传、举办
环保教育活动等方式,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形成良好的环境保护氛围。
综上所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需要多方合力,通过建立利益共享、政府引导、社会参
与和宣传教育四个机制,可以推动农村环境的持续改善和保护。
关于农村乡镇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建立思考
关于农村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建立的思考黄陂区环保局驻王家河街彭岗村“三万”活动工作组随着农村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农村环境现状不容乐观。
垃圾乱堆,污水乱流,畜禽乱跑,蚊蝇乱飞……种种“脏乱差”,是农村常见的现象。
正因为看到了这种现象,从事实出发,党中央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强调要“按照生态文明的要求,发展节约型农业、循环农业、生态农业,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因此,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落实党的各项政策,构建农村环境保护长效机制,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一、农村环境现状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收入持续增加,这部分增加主要来源打工经济,现在的局面就是青壮年在外打工,老弱病残幼驻守家园,农民千百年来生活习惯和耕作习惯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由此也带来了很多的环境问题。
总的来说,也就是农村面源污染。
农村面源污染是指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活动中,溶解的或固体的污染物,如农田中的土粒、氮素、磷素、农药、重金属、农村禽畜粪便和生活垃圾等有机或无机物质,从特定的地域,在降水和径流冲刷作用下,通过农田地表径流、农田排水和地下渗漏,使大量污染物进入受纳水体(河流、湖泊、水库、海湾)所引起的污染。
1、农业生产污染我区也是农业大区,但并非是农业强区。
现有的农业生产仍然是个体粗放式的经营,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督和指导,为片面追求高产,导致化肥、农药的不合理施用,流失严重,成为污染环境的主要原因之一。
王家河街三个行政村的农资使用情况见下表。
统计表明,三个村平均每公顷化肥施用量达813公斤,与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土壤和水体造成危害而设置的225公斤/公顷的安全限值比较,相去甚远。
农药施用量每公顷达到7.2公斤。
相关研究分析,氮肥当季利用率仅为30%~35%,磷肥利用率仅为15%~20%,钾肥利用率也不超过65%,农药利用率不超过35%。
其剩余量或进入水体,或残留于土壤,或附于作物表面,污染严重。
2、农业遗留物污染农业遗留物是指农业生产过程后剩余而没有农业价值的物质材料,如农膜、秸秆等。
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长效机制建立
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长效机制建立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一直是当前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为了提升农村环境的质量,建立长效机制是至关重要的。
下面将从多个角度解析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长效机制建立。
首先,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
通过开展环境保护知识宣传、举办环境保护主题活动等方式,提高农民的环保意识和参与度。
只有农民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才能更好地积极参与环境整治工作。
其次,要加强法律法规建设。
建立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明确环境保护的责任主体和监督机制,加强对环境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促使农民依法履行环保责任,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
接着,要加强技术支持。
利用科技手段,开展农村环境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环境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案。
同时,要推广环保新技术,提高环保工作的效率和水平,为环境整治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同时,要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健全的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机构,设立专门部门负责环保工作的组织和协调,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机制。
再者,要加强资金支持。
设立专项资金,用于支持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开展,保障环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同时,鼓励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环保事业,共同承担环保责任。
此外,要加强监督检查。
建立健全的环保监督机制,加强环保工作的考核评估,加大对环保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保障环保政策的贯彻落实,确保环保工作的有效推进。
还要加强国际合作。
加强与国际组织和各国的环保合作,共同研究解决环保问题的有效措施,推动环保技术和经验的交流和分享,为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提供更多的帮助和支持。
另外,要加强人才培养。
建立完善的环保培训机制,培养一批懂环保、懂农业、懂农民的专业人才,为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持。
再次,要加强社会参与。
鼓励广大农民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环保氛围,共同守护美丽乡村的环境。
最后,要加强政策支持。
倡导绿色发展理念,出台更多的激励政策和扶持措施,引导农村产业向绿色环保方向转型,推动乡村环境整治工作取得实质性成效。
关于建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长效机制调查与思考.
关于建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长效机制调查与思考旌阳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省委九届四次全会立足推进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作出的一项重大部署,是改善我省发展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一项全局性重大工作。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把此项工作作为改善人居环境、促进农村大变样、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抓手,坚持集中整治与日常管理相结合,多策并举,合力攻坚,强力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乡村环境有了较大改观。
近期,我们通过深入部分乡镇、村庄,对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发现农村环境卫生状况并未根本变化,效果并不十分理想,工作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只有努力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建立健全长效机制, 促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制度化、常态化、科学化,才能确保农村环境长期干净、整洁、优美。
一、现状及主要做法(一现状情况2009年,我区遵循农村生活垃圾实行“统一收集、统一运输、统一处理”的三统一原则,按照“户集、村收、镇运、集中处理” 模式运营, 以实现垃圾处理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全面实施垃圾收集网络建设,积极实施“优美乡镇项目”建设,投入 2060万元用于完善农村环卫设施设备,为各乡镇配臵大型垃圾车 14辆,洒水车 7辆,各型三轮 224辆,垃圾桶 701个,建垃圾池 1639个,填埋场 4个,压缩式中转站 2个,中转站 18个。
2010年, 区委、区政府将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决定从 2010年起每年投入不低于 1000万元作为我区农村生活垃圾收集、清运、处理和长效管理专项补助资金,组织编制了《德阳市旌阳区垃圾收集、清运、处理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暂行》,初步构建了“户集、村收、镇运、集中处臵”农村垃圾收集处理长效机制。
截至目前,全区已实现了每个乡镇有中转站、垃圾清运车、每个村、组有垃圾收集房(池,全区 100%行政村全面实施了垃圾集中收集处理工作,基本改变了农村生活垃圾乱堆、乱放、乱焚烧等现象。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五篇范例)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五篇范例)第一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政府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优化发展环境、改善人居环境的惠民工程,提升城乡环境形象的重要举措,对于实现社会经济全面进步与全面发展、进一步增强城乡形象魅力、改善人居环境和提高广大群众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合乎潮流,顺乎民意,关系本地城镇形象和竞争力。
在不断发展的当今社会中,我们得到了很多的好处,我们的生活质量好了,我们可以有时间休息了,我们可以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了。
可是现实中存在着一个更大的问题,那就是我们的生活环境已经越来越差了,这都是我们发展经济产生的负面影响,而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这种影响!为了贯彻党中央“又好又快”发展战略目标,把我国建立成绿色节约型社会,党中央下达了关于怎样加强环境保护的诸多建议,也为之做出了很多的努力。
在这股改革之风的吹动下,我校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对各级学生作动员和鼓励,鼓励我们积极参加各地实践活动,参加环境保护的行动。
而我们更加身先士卒,我也对我的家乡南通如皋的环境做了初步调查。
一、调查目的:初步掌握如皋城乡环境基本情况,居民对当地环境的了解和看法,并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综合治理解决方案,为我们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
一、调查地点:如皋市几个城乡二、调查时间:2013年5月31日三、调查对象:如皋市部分居民四、调查方式:通过对居民的提问,了解他们对各街道环境的看法。
并将事先打印好的调查问卷发给他们填写,以及再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等方式得出各种数据。
五、调查内容及数据分析(1)很多人反映很少和家人及同事谈论有关身边环境现状的问题,对有些方面的活动也相对冷淡,也有人反映根本就不知道有这样的活动,当然也很少参加。
(2)调查中的多数人虽然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但是鉴于各种因素并未能够身体力行参加活动。
四个机制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心得体会
四个机制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心得体会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逐渐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也成为了一项重大任务。
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指对农村环境进行全面的整治和治理,包括废弃物处理、农村环保设施建设、乡村污水治理、美化乡村等方面。
近年来,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积极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
本文主要探讨我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的体会与心得。
四个机制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是一个系统性极强的工作,四个机制是实施整治的基础,也是整个工作的保障。
四个机制包括责任机制、考核机制、监督机制和激励机制。
责任机制责任机制是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核心机制,它要求各级政府及其分支机构要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和责任,形成合力,在整体上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同时,也要落实各项配套政策,减轻农民的负担。
在实施责任机制的过程中,应当实现乡镇与村级的联动,强调村长是责任承担的主体。
在我的工作中,我身处村级组织,深知责任机制的重要性,因此在工作中呼吁村干部和村民共同参与到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中。
通过深入宣传工作以及树立村级组织的服务形象,我成功地号召了很多村民参与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来。
考核机制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对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都有考核的压力。
考核机制强调规范化、规则化的过程,并通过实际工作量指标来促进政府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如果考核评分不理想,政府会在下一次考核时面临更加严格的考核以及相应的责任追究。
在我的实践中,我们团队积极配合各部门整治活动,并对自己的工作进行自我调整,在保证整治效果的前提下,确保了四项机制的顺畅运转。
监督机制在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过程中,监督机制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
监督机制可以监督工作的贯彻执行情况,通过对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评估,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及时提出建议和改进意见。
这样能够相应改进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政策、规章和管理,同时促使政府部门的工作承诺全面得到落实。
关于如何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如何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的实践与思考关于如何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长效机制的实践与思考为了全面掌握我镇环境卫生整治长效机制的建立和落实情况、面临的困难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符合实际的对策和建议,按照镇党委、镇政府的要求,采取入户走访、现场调查等方式,对全镇16个村的环境卫生保洁长效机制建设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一是强化措施,环境整治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全镇在环境卫生集中治理攻坚行动中共发放倡议书30份,悬挂条幅65条,发动群众义工1100余人次,共出动大中型车辆32辆,全镇16个村累计清除垃圾3230㎡,累计拆除路障及残垣断壁1600余米,完成绿化面积5600平米,动用车辆清除国道227线两侧18公里长的交通道路垃圾860㎡,动用车辆980台次,清除93公里长的河道干渠垃圾1120㎡,共发放垃圾桶1969个,垃圾中转站已正常运行,村村建立了保洁员队伍,配备了垃圾清理车。
二是广泛宣传,动员群众参与。
把宣传引导和发动群众作为推动生态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抓手。
通过认真召开会议、实地开展走访、干部率先示范等多种方式宣传全镇农村人居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全镇共召开全镇安排动员及汇报会2次、村两委扩大会16次,发放禁烧垃圾秸秆公告160多份,开办评比栏和“红黑榜”16个,推送微信消息200多条,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是坚持分类施治。
xxx属全县一类镇镇,交通沿线环境整治战线长,河滩多,柴草堆和废旧农膜清理整治任务重、范围广。
坚持“镇干部一线查,村组群众广泛查”的联查机制,责任领导重点对河流沟渠、城镇村庄、工矿企业、学校医院、农田林网、农牧设施、车站广场、旅游景区、城镇道路、建筑工地、村内巷道等重点区域进行了拉网式排查。
对途径六坝村、西上坝村、王官村等村高铁两侧的“三堆”、情况进行了认真摸底。
对沿线视野清晰的地方采取步行排查的方式,对于发现的问题,详细进行了记录、保留了影像资料,并现场进行交办到相关村组干部,严格整改时限按要求抓好整改。
2023年四个机制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心得体会
2023年四个机制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心得体会2023年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可谓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在这一年里,我们采取了四个机制,即科学规划、全面推进、重点攻坚和多方合作,来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的进展。
通过对这四个机制的实施与探索,我深刻认识到了农村环境整治的重要性和难度,并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科学规划是农村环境整治的基础。
我们不再进行一些零散而无效的整治行动,而是制定了全面系统的规划方案。
在规划方案中,我们明确了整治的目标、任务、重点和时间表,使得整治工作更加有针对性和有效性。
我认识到,科学规划能够使整治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避免盲目行动和资源浪费的问题。
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注重规划的制定,并加强与相关部门和专家的沟通与合作,确保规划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其次,全面推进是农村环境整治的关键。
农村环境整治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各个方面的积极参与和全面配合。
在推进的过程中,我们坚持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和全方位监督的原则,确保整治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效果。
全面推进的关键是要加强对各项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做好工作的动员和培训,提高各方面人员的整治意识和能力。
通过实践,我发现只有全面推进,才能保证整治工作的全面性和效果。
第三,重点攻坚是农村环境整治的着力点。
在农村环境整治工作中,我们确定了一些重点区域和问题,集中力量进行整治和改善。
这些重点区域和问题往往是农村环境污染比较严重、影响比较大的地方,其整治和改善不仅能够提高当地农村环境质量,还能够带动整个农村环境整治工作的进展。
我认识到,重点攻坚是在有效利用资源的前提下,推动整治工作的关键。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加重视对重点区域和问题的研究和分析,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治方案,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质性的成效。
最后,多方合作是农村环境整治的保障。
农村环境整治是一个涉及多个部门和利益相关方的复杂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协作和加强合作,才能够取得明显的效果。
龙镇建立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机制
龙镇建立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机制为巩固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成果,努力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龙镇积极探索,建立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长效管理机制。
一是建立“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领导体系。
二是各村屯设置卫生监督员和保洁员队伍,每月逢十定为全镇全民清扫日,发动群众对屯内及自家庭院进行一次集中清扫,垃圾由专用垃圾清运车运到屯外垃圾点进行掩埋。
三是建立含有治安、卫生管理内容的乡规民约、村规民约;建立保洁员责任制、保洁工作考核、奖惩制度、目标管理制度、平时检查制度、考核评比制度等,通过建章立制,促使卫生管理规范化、制度化。
四是建立“四级”检查考核激励机制。
建立“镇主要领导不定期检查考核、包村干部季度检查考核、村支部书记定期检查、居民住户自检自查”的四级检查考核激励机制。
并把其作为干部考评的重要内容,与村两干部工资奖金挂钩,按检查结果兑现奖惩。
龙镇做实群众工作创新社会管理近日,龙镇党委班子组织的全体机关干部一起学习主题为“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
学习中,主要围绕“服务群众,走群众路线”为宗旨的学习。
学习结束后,镇领导班子总结性的讲到了龙镇未来的发展问题和做好群众的工作问题。
广泛组织干部深入群众,用熟悉群众的干部做群众工作;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做群众工作;用群众信得过的方式做群众工作。
健全完善制度服务群众,畅通民意表达渠道;完善矛盾化解机制;健全工作保障体系。
维护百姓利益造福群众,尊重民意,着力促进科学决策;顺应民需,着力解决民生问题;化解民忧,着力维护群众权益。
龙镇加大力度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是完成历史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关键之年。
龙镇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组织动员更多的老同志就地就近关爱青少年健康成长,不断开创关工工作新局面,为推进全镇关工工作再上台阶作贡献。
一是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强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组织老同志就近就地关爱青少年工作。
关于建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调研报告
关于建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调研报告调研报告:关于建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摘要:近年来,农村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与此同时,大规模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已经展开。
然而,由于缺乏长效机制的支持,很多农村环境整治项目仅仅停留在临时解决问题的层面上,长远效果不佳。
因此,本报告旨在通过调研和分析,提出建立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的建议,帮助农村环境治理工作取得更加可持续的效果。
一、引言农村环境问题包括水体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处理等多个方面,它们不仅严重影响农村居民的健康,也对整个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构成威胁。
当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农村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有必要建立一个长效机制来促进农村环境的整治和保护。
二、目前的整治现状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已采取多种措施来整治农村环境问题,如推行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实施农村厕所革命等。
这些临时性的整治行动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很多问题仍未根本解决或者问题仅在短期内得到解决。
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政策执行力度不够、多部门协作不畅、环境保护人员缺乏等。
三、国内外长效机制的借鉴国内外已存在多种有效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可供借鉴。
例如,澳大利亚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长效机制采用座谈会、现场指导等措施,建立了政府、专家、农民的合作机制。
新加坡的“净化农村”计划通过设置奖励机制激励农民主动参与环境整治。
这些机制的成功经验对于中国农村环境治理具有借鉴意义。
四、建立长效机制的建议4.1提高政策执行力度。
加强农村环境保护部门的监督和考核,对于整治工作不力的地区进行问责。
同时,加大资金投入,提高政策的可持续性和执行效果。
4.2健全法律法规体系。
建立完善的农村环境法律法规体系,并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纳入农村发展的规划中,确保长效机制的正常运行。
4.3强化多部门协作。
加强与农业、水利等相关部门的合作,形成联防联控的工作机制,共同推动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4.4加强宣传和教育。
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使其主动参与农村环境整治工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龙源镇关于建立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长效机制的实践与思考剑阁镇龙源镇人民政府2011年12月22日为切实贯彻落实镇关于第使一次党代会和全镇重点工作推进会议精神,营造我镇“聚精会神谋发展、齐心协力抓落实、攻坚克难求突破”的良好氛围,围绕“五乱”治理建立长效机制,对照“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的标准,扎实开展治理“五乱”活动,巩固提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成效。
把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作为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惠民工程,作为完善城镇功能、塑造品牌形象的管理工程,务求环境整治工作持久化、制度化、规范化,现结合我镇的实际情况进行调研。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清洁化、秩序化、优美化、制度化”城镇为目标,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优化城乡环境,提升综合竞争力,确保我镇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二、组织领导为确保我镇长远发展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明确性,切实加强环境整治的持续有效开展,特成立了以党委书记陆洪辉、镇长贾跃升为组长,副镇长李延泉为副组长,相关班子成员、室所主任、各村(社区)支部书记和镇属企(事)业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环境综合整治领导小组。
三、工作办法(一)扎实开展“两路”、“七进”,深入推进环境治理。
公路环境得到改善。
重点对以路为市、占道经营、占道堆物进行清理,切实加强对路面、路肩、护坡进行清扫和养护,及时抢修公路破损路面,清理公路边沟、涵洞,确保公路畅通、安全、清洁。
全镇共查处违章作业、占道修车、占道洗车等违章行为160次,整治占道堆物410户次、清除路障400多立方米;清理道路垃圾820吨,清理路面32多万平方米,清扫路肩2500多平方米,清理水沟20万米,清理绿化带4.5万平方米。
“七进”活动深入推进。
开展门内达标、小手牵大手、评选“文明卫生单位、文明卫生家庭、文明卫生社区”等主题活动,形成了“讲卫生、懂文明、有修养”的良好风尚。
“五乱”(垃圾乱扔、广告乱贴、摊位乱摆、车辆乱停、工地乱象)现象得到改观,提升了居民环境意识。
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一项顺民心、解民忧、谋民利的的民心工程和惠民工程。
提高广大群众对开展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使环境综合整治深入人心,提高积极参与的自觉性,营造全面动员,人人参与的良好舆论氛围。
(二)扎实开展市场环境专项整治,改善市场环境。
市场环境治理以“合理规划、优美整洁、井然有序、绿色消费”为主题,落实“四抓”,城乡市场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一抓市场改造升级建设。
对全镇农贸市场调查摸底,确定市场业主25个,明确细化其管理职责;对龙源综合农贸市场进行改造,将占路、占街摊点归入市场。
二抓市场管理服务规范。
健全商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商品退换、重要商品索证索票等管理制度,规范经营者服务行为。
三抓市场交易行为规范。
重点治理集贸市场制假售假、不正当竞争、欺行霸市、缺斤少两等扰乱市场秩序的行为,共查处不合格化肥0.4万公斤、种子350公斤、农药350瓶(袋)、促使市场经营者守法经营。
四抓食品经营秩序规范。
围绕群众日常消费量大的食品、申诉举报多的食品,以农村集市为重点,开展食品安全检查。
没收过期变质食品478公斤,不合格菜油320公斤,立案查处18件。
(三)扎实开展道路交通秩序整治,确保交通畅通。
交通秩序整治落实“三个”突出。
突出整治停车秩序。
全镇共排查停车场(点)6个,限期恢复停车功能的2个;督促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设置专用停车场2个;新设机动车停车场1个和占道临时停车点6处,非机动车停车场1个和占道临时停车点7处;调整或取缔不合理设置机动车临时停车点2处、非机动车占道临时停车点5处;共设置停车场各类标志牌5块,划标线830米;设置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占道临时停车点标志牌5块,施划标线2500米。
突出整治城区交通秩序。
本着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对乱停乱放的现象拍照取证,并对当事人进行耐心教育;对违法占道的车辆和摊点进行清理;对违法载人、客货混载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予以严厉查处;对无证无牌、牌证不全、未按时参加审检的车辆,一律予以暂扣。
突出整治酒后驾车行为。
投入警力52人次,出动警车19台次,开展集中宣传6次,开展集中统一行动6次,检查车辆44台次,查处酒后驾车10起。
通过交通秩序整治,车辆行使基本达到朝向一致、间隔适当,整齐停放的要求,确保了道路畅通、秩序良好和交通安全,广大群众的安全感明显增强。
(四)扎实开展城镇美化亮化建设,提升城镇形象。
一是大力整治城区主干道、背街小巷及城乡结合部的环境卫生,对剑南路沿线、龙登路等区域的白色垃圾开展了彻底清理。
全镇增设垃圾桶60个,新增垃圾房(池)213处,增建垃圾填埋场1处,建立保洁队伍1个,做到了垃圾日产日清,改变了脏、乱、差现象。
二是对公路、机关、街边等绿化区内的枯枝、死树及时更换,补栽新的花卉品种,提升绿化质量。
三是在农房重建安置小区栽种果木花卉,增加绿化面积。
四是全镇新安装路灯20个,改造路灯30个,保证亮化率达100%。
五是在城乡增建固定广告栏8处,引导群众规范张贴广告,组织机关干部、企业员工和学生对“牛皮癣”清理6千余处,改善了城乡环境面貌。
(五)加强农村环境建设。
精心打造试点示范。
为了指导全镇各村社搞好环境治理工作,镇委、镇政府确定宝泉村、登云村为环境整治试点示范村。
采取政府引导、群众主体的原则,整合灾后重建项目,增加资金投入,通过精心打造,示范村已完成灾后农房重建风貌提升,有90% 的农房建起入户花园,“四清”面积达90%以上,“五改”率达90% ,有90%以上的农户硬化院坝、入户路,绿化、美化、净化了人居环境。
镇委、政府及时组织各乡镇党委书记参观示范现场。
各乡镇吸取示范经验,选择产业发展好、新农村建设有基础、交通便利的村作为本乡镇的示范,通过精心指导、打造亮点,带动了全镇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
灾后农房风貌塑造。
采取政府引导,群众主体的原则,以建设宜居乡镇为目标,对街道、农房重建安置小区、公路沿线两侧的房屋外墙粉刷、环境绿化或拆迁、改造。
重建农房480户,加固维修1109户。
居民集中安置点水、电、气、电视等设施配套,村间道路硬化,提升了村民居住环境。
村庄庭院美化建设。
开展庭院环境治理,实施“四清”“五改”,全面推进作物秸秆还田利用、沼气池建设,引导村民家禽、牲畜圈养和加强清洁卫生管理,倡导村民栽种果木花卉,大力发展农村庭院经济,实现庭院绿化、美化,切实改善和提高了人居环境质量。
集中治理农村水环境。
在农村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中,坚持把农村饮水安全和卫生厕所建设作为环境治理进村社的重点,按照“清洁、优美、安全、规范”的目标,为新农村建设进一步营造了全新的环境。
一是大力开展污水再生利用活动。
以文明卫生教育为先导,大力开展污水再生利用活动,强化垃圾、废水的无害化、做到村庄、集镇总体洁净。
二是进行水系治理。
搞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推动经济林木种植、庭院工程打造以及环卫设施配套。
三是加强日常保洁活动。
实施垃圾清运、卫生填埋等处理方式,杜绝水源污染。
四是重点抓好小型供水。
清污泥、清污水活动,解决污水乱排问题,确保饮用水源安全。
目前,全镇17村(社区)组织或正在组织的有关硬件改造1800户,涉及人口4000人,其中农村水利饮水受益人口达2000人,小集中供水等其它改水受益人口4000人。
初步规划和建成三联式沼气池无害化卫生厕所148户,农村集中居民点三格式化粪池卫生厕所761户,完整下水道水冲式厕所4479户。
(六)存在的主要难点和问题全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已经开始由“治标”向“治本”转变。
就目前的情况看,我镇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还存在一定难点。
主要难点和问题表现在:一、基础设施建设没跟上。
农村场镇污水、垃圾处理设施严重不足;城乡结合部无果皮箱或垃圾处理设施不足,制约了场镇环境的管理和有效整治。
二、宣传发动“上热下冷”。
基层群众发动不够,部分城乡居民认为城乡环境治理是一种政府行为,是国家干部的事,与己无关,在对待环境综合治理的态度上表现为等待观望的多、自觉行动的少,消极应付的多、主动参与的少。
四、具体措施龙源镇通过认真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集中突击阶段的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
为预防集镇占道经营、机动车辆乱停乱放等有反弹的迹象,建立了几项长效机制巩固成果。
(一)健全教育引导机制广泛开展宣传活动。
充分运用宣传栏、宣传标语、广播等形式,大力宣传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重大意义、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广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文明卫生常识、治理工作动态等,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营造人人支持和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良好氛围。
深入推进文明创建。
切实开展好城乡环境治理“进机关、进企业、进学校、进社区、进村庄、进景区、进家庭”的“七进”活动,开展“文明卫生家庭”、“星级家庭”评选活动,教育引导城乡居民转变生活方式,改善生活环境,提高全民公共卫生水平。
(二)健全集镇管理机制强化集镇清洁管理,将责任细化,落实到具体工作人员,重点地段安排专人负责清扫、监督。
按照市上下发的城乡环境综合测评目标内容,制定我镇环境综合整治任务分解表,采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此项工作的有序推进。
(三)健全督查问责机制一是严格行政监督。
采取“一周一公示、半月一通报、一月一亮像”等方式,跟踪掌握镇部门工作动态。
对工作重视不够、措施不力、进展缓慢的,按照相关规定严格追责。
二是加强舆论监督。
镇广播站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情况实行定期通报和曝光。
被曝光的反面典型,其单位主要领导向镇党委、政府作出深刻检讨,并限期整改。
三是发动群众监督。
设立举报电话,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监督,对群众举报的问题及时调查处理,对实名举报的,相关单位必须在15日之内给予回复。
对群众反映强烈、长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涉及的单位主要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必须深入现场,认真研究,限时解决。
2011年12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