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课件:第四节_地球的圈层结构

合集下载

地球的圈层结构ppt课件

地球的圈层结构ppt课件

地震波
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 强烈冲击,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 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就 叫地震波。
地震波有纵波(P波)和横波(S波)之分
分类
纵波 横波
地球内部的“使者” 地震波(横波、纵波)
传播速度 较快 较慢
特点 所经物质状态 固、液、气

运动方向 上下 左右
7
横波
纵波
8
地震波与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大气圈(底部) 岩石圈(上部)
水圈(全部)
意义:生物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同时也在促进太阳能转化、改变大气 圈和水圈组成、改造地表形态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为什么说生物圈是自然地理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
生物圈中的生物,不仅使自然界中的 化学元素进行了迁移,而且改造了大 气圈、水圈和岩石圈,从而使地球面 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因此,自然地 理环境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是生物圈。
莫霍界面 (33千米)
地壳
位于莫霍界面之外,地壳厚薄不一,海洋地 壳 薄 , 一 般 为 5-10km ; 大 陆 地 壳 厚 , 有 高 大山脉的地方地壳会更厚,最厚处达70km。
地幔
从莫霍界面直至2900千米深处的古登堡界面, 可分为上下地幔两层,上地幔顶部存在一个 软流层,一般认为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B.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P波,上下颠簸
D.S波,左右摇摆
3.下图为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结合图判断两个不连续面: A为__莫__霍__界__面__ ,B为_古__登__堡__界__面_, 地震波通过B界面时,波速变化有何特征?
• 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完全消失。
(2)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圈层名: C__地__壳___,D+E__地__幔____,F+G___地__核____。

高中地理课件-1.4 地球的圈层结构

高中地理课件-1.4 地球的圈层结构
有利高空飞行
臭氧吸收紫外线, 上热下冷; 水汽杂质少、水平运 动为主
高层大气
平流层顶到 存在若干电离层,能反射
2 000~3 000 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
千米
有重要作用
太阳紫外线和宇 宙射线作用
2、水 圈
水圈的主体是地球上的海洋, 其面积约占全球面积的71%。
地 海洋水
冰川水



大气水
河流水
3.大气垂直分层:依据大气在垂直方向上的物理性质和运 动状况,分为 对流层 、 平流层 、 高层大气 。
4.水圈: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 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其主体 是地球上的 海洋 ,淡水的主体是 冰川 。
5.生物圈:是由地球所有 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所构成的圈层,
包括大气圈的 底部 、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 上部 。
4.地幔:莫霍面以下至古登堡面之间的圈层,分为_上___地__幔 和 下地幔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合称 岩石圈 。
5.地核:主要是由铁 和镍 组成,分为 外核 和 内核 。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1.地球外部圈层:包括 大气圈 、水圈 和 生物圈。 2.大气圈:大气密度随高度的增加逐渐 减小 。低层大气由 干洁空气、水汽 和 固体杂质 组成,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 氮 和 氧 。
③ ④ ⑤
33
横波在通过A面时,
60
波速 变大,通过B面时,
B
400
波速 突然消,失

说明B面以下的⑥物质接近
2900
于 液体 状态。
⑦ 6000
③是 软流层 ; ①和②合起来是 岩石圈;⑦ 是 内核; 岩浆发源于 ③ 。
二. 地球外部圈层
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等,其中生物圈占 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 (共22张PPT)

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1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 (共22张PPT)

科拉超深钻孔
Кольская сверхглубокая скважина
• 科拉超深转孔是前苏联于1970年在科拉半岛邻近挪威国界的地区开始的一项科学钻探, 其中最深的一个钻孔SG-3在1989年达到12,263m [12Km],截止目前,以垂深计算, 这个钻孔仍是到达地球最深处的人造物。
地球平均半径
地壳
速度/km•S-1
0369 0
1000
横波
2000
12 15 33Km
纵波
地幔
3000
2900Km
4000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面
地核
/km
深 5000 度
6000
地心
地壳:固态
地幔:熔融状态 外核:液态 内核:固态
地球内部圈层构造示意图
Schematic diagram of the inner circle structure of the earth
Mean radius of the earth
0.19% 12Km [科拉钻孔深度]
人类探究地球深度 =
X100%=
6371Km [地球半径]
地震波模式图
Seismic wave schematic map
Hale Waihona Puke 波面断面震中 震源 断层
利用地震波探知地球内部结构
Using seismic wave to detect the inner structure of the earth
由地壳、地幔、地核三大层组成。地核分为内核 和外核;地幔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上部 分别是上地幔顶部和软流层;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合称岩石圈
地壳 莫霍界面
上地幔 下地幔 古登堡界面

地球的圈层结构ppt课件

地球的圈层结构ppt课件
地球的圈层结构
第一章第四节 宇宙中的地球
课程标准
地球的圈层结构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球的圈层结构。
学习目标
1.根据图表,能够说出地震波的分类及波速差异,及依据地震波
划分地球内部结构的基本方法。
2.运用图表等资料,描述地球内、外部圈层的范围、物质组成,
说明地球结构的特点。
情境导入:
【人类能实现地心旅游吗?】
地壳
地表至莫霍面之间的部分。 由岩石组成。 平均厚度33km,大陆地壳厚, 海洋地壳薄。
青藏高原
任务二: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地幔
莫霍面至古登堡面之间的部分。 深度为地下33km-2900km,占地球总 体积的80%。 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
任务二:地球内部圈层结构
地幔
软流层:位于上地幔的上部, 但没有在顶部。
A.地壳和地核
B.地壳和地幔
C.地幔和地核
D.岩石圈和地核
地球的圈层结构
课堂练习
2022年5月,我国科考队员登顶珠穆朗玛峰,进行冰雪厚度测量等研究活动。读
图“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C 3.冰雪所属圈层是( )
A.大气圈
B.生物圈
C 4.图示地球圈层中( )
C.水圈
D.岩石圈
A.大气圈主要成分是氧气和二氧化碳
思考:
地球的外部圈层有哪些? 各圈层起到哪些作用? 各圈层间的关系是怎样的?
地球的外部圈层构造
地球的外部圈层构造 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等
地球外部圈层结构—大气圈
大气圈是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系统,主 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大气圈包裹着地球,可以 调节温度,提供氧气,形成雨、雪、风、云等复 杂的天气,与人类息息相关。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共18张PPT)

1.4 地球的圈层结构(共18张PPT)

传播速度都随所 通过物质的性质 __________ 固体、液体 而变化 _ _ 和气体
思考:
1、当发生地震时,在陆地上人的感觉怎 样?在海轮上的感觉又怎样?为什么?
陆地上:先上下震动再左右摇晃。 海洋上:只有上下震动没有左右摇晃。
思考: 2 、分析地震波波速与地球内部构造图,说
说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有何变化?
2. 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地幔的厚度最大 B 地震波在地壳的传播速度比在地幔大 C 软流层紧贴于地壳以下 D 地核的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都很大
D)
3. 下列地区中,地壳厚度最小的是(
A 喜马拉雅山 B 黄土高原
C)
C 大西洋D 刚果盆地
4. 岩石圈是指( B ) A 地壳 B 软流层以上的部分 C 地壳和上地幔 D 地壳和软流层 5. 岩浆主要发源于( B ) A 地壳 B 地幔 C 地核 6. 在莫霍界面以下( D ) A S波传播速度增加,P波消失 B P波传播速度增加,S波消失 C P波和S波传播速度都减小 D P波和S波传播速度都增加 D 岩石圈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一、地球的内部圈层
划分依据: 地震波 1.地震波(概念、分类和特点---P21) 当地震发生时,地下岩石受到强烈冲击, 产生弹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 种弹性波叫地震波。
类型 能通过的介 传播速度 质 _ 固体 共性
横波(S) 较_ 慢 纵波(P) 较_ 快
波速
S A波 P B波
地下33千米处 明显增加 (莫霍界面) 传播速度都________ (大陆部分)
(古登堡界面)
地下2900千米处
完全消失 ________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共25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一1.4《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共25张PPT)

2. 想一想我们还可以通过哪些渠道或方法获取地球内部信息? 改进钻探技术 火山喷发的物质 温泉、热泉 遥感技术 其他
波速图 圈层提纲 内圈图
地球的外部圈层
外部圈层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地球各外部圈层的比较
活动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外圈组成
外部圈层的组成及相互关系:
• 地球外部圈层包括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等, 其中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 岩石圈的上部。 • 各个圈层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人类 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
与大气圈、水圈和 岩石圈相互渗透、 相互影响
地球表层生物及 其生存环境纲
活动
• 你是怎样理解:“地球外部圈层是开放的系统、 是不均一的层面、是不断变化的” • 你认为要真正认识人类生活的地球表层,需要 理解哪些方面的知识?
圈层提纲
随堂练习
1.有关地震波的叙述正确的是?
地帽图 波速图
地球内部圈层的划分
地壳 地幔 特别提醒: 岩石圈——内圈图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 流层以上),由坚硬 的岩石组成的圈层部 分。
上地幔
外核
下地幔
内核
活动
活动 1. 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地震波波速的忽然变化说明了什么 问题?推测地幔和地核的物质组成可能是什么? 说明了物质状态发生了变化;在莫霍界面下P、S波都能通过, 物质状态可能是固态,在古登堡界面以下,S波消失,物质状态 可能是液态。
三圈图
外圈提纲
外圈提纲
外部圈 层 大 气 圈
概念
组成
其他
是地球自然环境的 重要组成部分
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 气体和悬浮物质, 包围地球的复杂系统 主要成分是氮和氧
水 圈 生 物 圈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共22张PPT)

高一地理必修一第一章第四节地球的圈层结构课件(共22张PPT)
大气圈 水圈 生物圈
莫霍 界面 古登堡界面
组成 分层
最活泼 的圈层
19
练习:
1、〔2008年上海高考题〕地震波横波 〔S〕和纵波〔P〕的传播速度在莫霍面 处发生的显著变化是〔A 〕 A、S波、P波都明显增加
B、S波完全消失,P波突然下降
C、S波、P波都明显下降
D、P波完全消失,S波突然下降
20
练习:
〔一〕地壳
大陆地壳:双层 大洋地壳:单层
地 上层: 硅铝层 壳
下层:硅镁层
莫霍界面
地幔
■ 地 壳
上层: 硅铝层〔较轻〕一般只分布在大陆局部,高山.高原区 厚度大,平原地区厚度小;在大洋地壳中很薄,甚至缺失
下层:硅镁层〔较重〕普遍存在(连续分布)
结 大陆地壳:双层——硅铝层、硅镁层,平均33 km 构 大洋地壳:单层——硅镁层,平均6km
16
(三)生物圈 地球外表有生命的地带被称 为“生物圈〞。
问: 生物圈的范围(上到哪,下到哪)? 生物圈和生物的区别?
它包括地球上一切生命有机体〔植物、动物和微 生物〕及其赖以生存和开展的环境〔空气、水、 岩石、土壤等〕
17
由气体和悬浮物 气体和悬浮 是地球自然环
组成的包围地球的 物质,主要成 境的重要组成
速度{千米/秒)
33
上地幔
地壳
下地幔
地幔
2900
外核
地核
内核
莫霍界面 古登堡界
活动
读图思考:在莫霍界面和古登堡界面,地震波波
速的突然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莫霍界面和古登堡 界面下的物质状态可能是? 说明了物质状态发生了变化;
在莫霍界面下P、S波都能通过,物质状态可能是固态; 在古登堡界面以下,S波消失,物质状态可能是液态。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课件

《地球的圈层结构》教学课件

地核
地壳
地幔
地幔 地核
2 900千米厚3 400千米
地核:位于古登堡面以下直至地心,厚度 约3 400千米。分为内核和外核。
2、内部圈层的划分:
圈层名称
不连续面
深度
(km)
物质状态
特征
1.由岩石组成的
地壳
由岩石组成 固体外壳 的固体外壳 2.厚度不均,大
洋部分薄,大陆
莫霍界面 平均17,
地壳
地幔 地核
地球的圈 层结构像 半熟的鸡

地壳
地幔 地核
平均厚度为17千米
洋壳(7千米)
陆壳(35千米)
33千米
2 900千米
地壳:位于莫霍面以上,平均厚度为17千米;
地幔
33千米
软流层
厚2 800千米
地幔
1 000千米
2 900千米
地幔 地核
上地幔 下地幔
地幔:位于莫霍面与古登堡面之间,厚度 约为2 800千米;分为上地幔和下地幔。
部分厚
上地幔 地 幔 下地幔
陆地33
固态
上地幔上部存在一 个软流层,这里可 能为岩浆的主要源 地,温度、压力和
密度均增大
古登堡界面 2900
地 外核 核
液态,横波 不能通过
温度、压力和 密度很大
内核
固态
岩石圈
岩石圈
• 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 由坚硬的岩石组成,合称岩石圈 。
地球的外部圈层
生物圈
• 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它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 上部。
想一想
1.内部圈层与外部圈层的划分界限有什么 差异? 内部圈层的界限相对明显,外部圈层相互渗 透、相互影响更为密切,并无明显的界限。 2.人类生活的空间与哪些圈层直接相关? 四大圈层——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 物圈 3.就你的认识,人类的生产、生活与这些 圈层(尤其是四大圈层)是什么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外部圈层结构
大气圈: 由气体和悬浮物组成的复杂的系统,主要成分是氧和氮
水圈: 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水圈处于不间断的循环运动之中。
生物圈: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和岩石圈的上部。
Page 16
2000—3000
大气圈
千米
范 围
17
1.大气圈
低层大气是由哪些组成的?分别有什 么作用?
地壳运动
Page 4
概念
地震波 横波
纵波
界面(不连续面)
Page 5
地震波
• 划分依据:
地震波 纵波(P波)primary 速度快,能在固、液、气体中传 播 横波(S波) secondary 速度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
6
地震波
名称 传播速度 纵波 (P) 横波 (S) 通过介质 固体、液体、 气体 固体
氮 78%
水汽
杂 质
干 洁 空 气
氧 21%
其它气体
18
大气组成
氧气
干 洁 二氧化碳 空 气 臭氧 氮气 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 动所必需的物质。 地球上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基 本原料,并对地面起保温作用。 能大量吸收太阳紫外线,保 护地球上的生物免受过多紫外线的 伤害。被誉为“地球生命的保护 伞”。
水汽和杂质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19
2.水圈
1.概念 水圈是指由地球表层水体构成的连 续但不规则的圈层。
2.特点 ①连续(各种水体处于不停的运动和转化之中); ②不规则(水圈没有固定和规则的形状); ③循环运动。
3.组成 水圈包括地表水、地下水、 大气水、生物水等。
20
大气水
生物水 陆地水
海洋水
地球上水的存在形式

2900 外核 5100 内核
铁镁的硅 软流层 酸盐类物 质,由上 而下铁镁 固态 含量逐渐 增加。
液态或熔 融状态
逐 渐 增 大
固态
以铁镍 为主, 并含少 量较轻 元素。
Page 30
The end 作业:请绘制地球内部圈层结构图, 并标注各个圈层的特点。
①生物圈是地球表层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
24
生物圈
生物圈是地球生物与其环 境共同组成的特殊圈层。生命 活动渗透到大气圈、水圈和岩 石圈中,成为地球上最具活力 的圈层。
25
旱 生 植 物 水 生 植 物
26
返回
生 物 圈
27
课堂反馈
1、地壳最薄的地方一般在 ( A ) A.海洋 B.盆地 C.平原 D.大陆断层
900
②上部存在一个软流层(可能是岩浆 的发源地)
2900 5000 6370
①固态 ②温度、压力和密度均增大 液态,横波不能通过
固态,温度、压力和密度都很大
Page 14
外核 地核
内核
地球的外部圈层
大气圈 水 圈 生物圈 岩石圈
自然
地理
环境
地 球 外 部 圈 层 与 地 理 环 境
15



岩 石 圈
地 S(消失) P(突然减小)
外核 内核 地心
液 体
51505150
6000
5000
地球内部压力大 固 体 核 内核:P波速增 加
8
Page 9
■组成地壳的元素
■地壳 全球青藏高原地壳最厚 的厚度 规律 ——地表大范围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
越低,地壳越薄.全球平均17千米
10
地壳的结构
大陆地壳:双层
21
陆地水体类型
江河水 地表水湖沼水 冰川 空间分布 潜水 地下水 承压水 大气降水形成的地表水(河、湖、 动态水 沼) 浅层地下水 循环周期 冰川 静态水 内陆湖泊 22 深层地下水
23
3.生物圈
②生物圈占有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全部 和岩石圈的上部。
③生物圈是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相互渗 透、相互影响的结果。
2、关于软流层的错误叙述是 ( )C A.位于地幔的上部
B.一般认为这里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
C.由于呈熔融状态,所以不能传播横波 D.软流层以上为岩石圈
3、生物圈是由地表生物,包括人和各种动植物组成. 是对还是错?
Page 28
课堂反馈
大气圈
B
A
图中A、B、C所代表的圈层结构分
别是什么?
C
生物圈、水圈、岩石圈
12
岩石圈是地球最外层平均厚度约100千米的带有弹性的 坚硬岩石。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组成。 软流层位于岩石圈之下,上地幔上部,它正好是岩石 圈的下界。
13
总结:
圈层名称 深度(Km) 平均17 特征
①固态(由岩石构成的固体外壳) 地壳 ②大陆地壳厚、海洋地壳薄,海拔越 高,地壳越厚。
①固态
上地幔 地幔 下地幔
大洋地壳:单层
地 上层: 硅铝层 壳
下层:硅镁层
莫霍界面
地幔
上层: 硅铝层(较轻)一般只分布在大陆部分,高山、高原 区厚度大,平原地区厚度小;在大洋地壳中很薄,甚至缺失 下层:硅镁层(较重)普遍存在(连续分布) 大陆地壳:双层——硅铝层、硅镁层,平均33km 11 大洋地壳:单层——硅镁层,平均6km
Page 29
地壳、地幔和地核
请你阅读课本内容,完成表格问题!
分层 厚度(千米) 状态 组成
温度压 力密度
纵横波
地 壳
P、S波的波速 突然增大。 (莫霍面) 地 幔
硅铝层
硅镁层
大陆部分平均33 大洋部分平均6 整个地壳平均17 上地幔顶部
上地幔上部
固态 固态
岩石
上地幔 下地幔
900
地 核
P、S波的波速 突然减小,S 波直至消失。 (古登堡面)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Page 2
1、地球的内部物质由什么组成?
2、我们如何到达地心?
Page 3
钻探技术
火山爆发
小资料: 世界上迄今最深的钻井为12km, 不到地球半径的1/500;火山喷 发能将地下几百米的岩浆泛到 上层,但最深不过450km;地 壳运动能掀起地下20~30km的 物质到地球表层。
Page 7
波速变化


在不同介质 中速度不同
速度/km.s-1
0 33 1000 2000 2900 3000 深 度 /km 4000 3 6 9 12 15
地面
33千米
地 S 壳 P
S、P增加
固体
莫霍界面 固体 古登堡界面
900 900
上地幔 下地幔 地 幔
S P
2900千米
S(消失) P(突然减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