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数学瑰宝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又乘其次,亦以直除”:中行头 位消除后,以右行上禾“3”遍乘左行各 项。
连续减去右行各对应项,消去右行头位。“又乘 其次”: “亦以直 除”:
【5】“然以中行中禾不尽者遍乘左行 而以直除……实即下禾之实”:当消 去中行、左行头位后,再以中行中禾 遍乘左行而以直除,消除左行中位, 以求“下禾之实”。
术算过程:
【1】“置上禾三秉,中禾二秉,下禾一秉, 实三十九斗,于右方,中、左行列如右方”:
【2】“以右行上禾遍乘中行”:即以右 行上方的3,遍乘中行各项。
【3】“而以直除”:即由中行连续减去各行对应 项的若干倍,直到中行头位数为0.
“直除”即连续相减, “直除法”即相减消元 法,为我国解方程组最早 的方法。
中国古代数学瑰宝
九 章 算 术
秦始皇陵兵马俑(中国, 1983)
卷第八 方程
原文 今有上禾三秉,中禾二秉,下禾一秉, 实三十九斗;上禾二秉,中禾三秉, 下禾一秉,实三十四斗;上禾一秉, 中禾二秉,下禾三秉,实二十六斗。 问上、中、下禾实一秉各几何?
今解
设上禾、中禾、下禾每一束得实各为x、y、z 斗,则依据题设条件列方程:
算筹计数法
在算筹计数法中,以纵横两种排列方式来表 示单位数目的,其中1-5均分别以纵横方式 排列相应数目的算筹来表示,6-9则以上面 的算筹再加下面相应的算筹来表示。表示多 位数时,个位用纵式,十位用横式,百位用 纵式,千位用横式,以此类推,遇零则置空。 这种计数法遵循十进位制。
原文 今有上禾三秉,中禾二秉,下禾一秉, 实三十九斗;上禾二秉,中禾三秉, 下禾一秉,实三十四斗;上禾一秉, 中禾二秉,下禾三秉,实二十六斗。 问上、中、下禾实一秉各几何?
“余如上禾秉数而一,即上禾之实”:余数为999, 右行上禾秉数是3,按术“上禾之实Hale Waihona Puke Baidu999/3=333.
【8】“实皆如法,各得一斗”:下禾、中 禾、上禾一束之实各为:99,153,333, 皆以法36除之。
3 99/36斗= 2 斗 4
1 333/36斗= 9 斗 4
1 153/36斗= 4 斗 4
《九章算术》的深远影响
《九章算术》总结了自周代以来的中国 古代数学,包含了以前已经解决了的数学问 题,又有汉朝时新取得的数学成就. 标志着中国古代数学体系的形成. 《九章算术》及其注文中蕴涵的数学思 想不仅对我国古代数学产生了巨大影响,也 极大地促进了世界数学的发展.
《九章算术》是数学知识的光辉的集成. 它支配着中国计算人员一千多年的实践…… 土地的丈量、仓谷的容积、堤坝和河渠的修 建、税收、兑换率——这些似乎都是重要的 实际问题.“为数学而数学”的场合极少.这并 不意味着中国计算人员对真理不感兴趣,但 他们感兴趣的不是希腊人所追求的那种抽象 的、系统化的学院式真理.
——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
敬 谢 观 赏
以中行中禾数“5”遍乘左行各数:
“实即下禾之实”意为:99为下禾36秉之实。
【6】“求中禾,以法乘中行下实,而除下禾 之实,余如中禾秉数而一,即中禾之实”: “法”为36,中行下实为24,中禾秉数为5, 中禾之实为(36×24-99)/5=253
【7】“求上禾,……即上禾之实”,
“求上禾亦以法乘右行下实,而除下禾、中禾之 实”:39×36-2×153-99=999
3x+2y+z=39
2x+3y+z=34
x+2y+3z=26
我国古代解这类问题的方法(叫做“方程术”)
方程术曰:置上禾三秉,中和二秉,下禾一秉, 实三十九斗,于右方。中、左禾列如右方。以 右行上禾遍乘中行,而以直除。又乘其次,亦 以直除。然以中行中禾不尽者遍乘左行,而以 直除。左方下禾不尽者,上为法,下为实。实 即下禾之实。求中禾,以法乘中行下实,而除 下禾之实。余如中禾秉数而一,即中禾之实。 求上禾亦以法乘右行下实,而除下禾、中禾之 实。余如上禾秉数而一,即上禾之实。实皆如 法,各得一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