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吸收(下册)49页PPT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二章第二节消化与吸收(共49张PPT)
切碎 搅拌 清水
不切碎 不搅拌 唾液
三支试管放 入37℃左右 的温水中 5—10分钟
各加2滴碘 液,摇匀
切碎 搅拌 唾液
切碎 搅拌 清水
不切碎 不搅拌 唾液
淀粉分解 成麦芽糖
实验现象 不变蓝
放入37度 温水中5--10分钟后, 各加2滴 碘液,摇匀
变蓝
变蓝
实验结论:
• 馒头变甜与牙齿的咀嚼、舌的搅 拌和唾液都有关系。
碘液不变蓝。
制定计划
1、处理馒头。取新鲜馒头,切 成大小相同的A、B、C三小块。 A、B切碎,C不处理
2、取唾液。
取唾液前为什么要用凉开水漱口?
制定计划
3、取三支试管编号,实验材料做不同处理
1号瓶: A馒头
2号瓶: B馒头
3号瓶: C馒头
切碎 搅拌 唾液
切碎 搅拌 清水
不切碎 不搅拌 唾液
对照组是几号瓶?请指出有几组对照实验, 变量分别是什么?探究什么的作用
吸
收
下图表示淀粉、脂肪、蛋白质在消化道中各部位(依次用A、B、 C、D、E表示)被消化的程度。
请思考:1、图中哪一条曲线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Y——脂肪
2、淀粉、脂肪和蛋白质各在消化道的哪个部位开始被消化?
淀粉——口腔; 脂肪——小肠; 蛋白质——胃
3、D中含有哪些消化液? D代表小肠,内含有:肠液、胰液、胆汁,
阅读小资料(31页)
肝脏的功能之二 肝脏具有解毒的作用.
位置:位于腹腔胃的背面.
胰导管
通入小肠
胰腺分泌胰液,通过胰导管进入十二 指肠,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 和脂肪的酶.
联系生活 知识应用
为什么肝炎病人不宜吃油腻食 物?
化工原理(天大版)---(下册)第二章 吸收
c P 常数 RT dc A dc B dz dz J A J B
c c A c B 常数
根据菲克定律:
DAB DBA
dc A J A D AB dc z
dcB J B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BA dcz
1.
2-2-2 气相中的稳态分子扩散
等分子反方向扩散 pB1<pB2
第二章 吸收
• 吸收定义
利用组成混合气体各组分在溶剂中溶解度不同,来分离 气体混合物的操作,称为吸收操作。 溶质A 惰性组分B 溶剂S 吸收溶液 吸收尾气
• 吸收操作示意图 • 吸收在工业上的用途
分离混合气体以回收所需的组分 除去有害组分以净化气体 制备某种气体的溶液 工业废气的治理
• 吸收的分类
按有无化学反应 按溶质气体的数目
物理吸收 化学吸收
按有无明显热效应,
分单组分吸收 多组分吸收 等温吸收 非等温吸收
• 吸收与蒸馏的不同
原理不同 蒸馏可获得较纯的产品,而吸收则不能
2.1气体吸收的相平衡关系
2-1-1 气体的溶解度
• 相平衡 • 平衡分压(饱和分压) • 平衡浓度(饱和浓度) • 气体的溶解度:指气体在液相中的饱和浓度,用单位质
3. 指明传质过程进行的极限 yi2min≥y*i2=m xi2
xi1max≤x*i1=yi1/m
2.2 传质机理与吸收速率
2.2.1分子扩散与菲克定律
•
2.2.1分子扩散与菲克定律
扩散通量
J A D AB dc A dc z
菲克(Fick) 定律
JA:物质A在z方向上的分子扩散通量,kmo1/(m2· s) dcA/dcz:物质A的浓度梯度,kmol/ m4 DAB:物质A在介质B中的分子扩散系数, m2/s 当系统总压不高且各处温度均匀
c c A c B 常数
根据菲克定律:
DAB DBA
dc A J A D AB dc z
dcB J B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BA dcz
1.
2-2-2 气相中的稳态分子扩散
等分子反方向扩散 pB1<pB2
第二章 吸收
• 吸收定义
利用组成混合气体各组分在溶剂中溶解度不同,来分离 气体混合物的操作,称为吸收操作。 溶质A 惰性组分B 溶剂S 吸收溶液 吸收尾气
• 吸收操作示意图 • 吸收在工业上的用途
分离混合气体以回收所需的组分 除去有害组分以净化气体 制备某种气体的溶液 工业废气的治理
• 吸收的分类
按有无化学反应 按溶质气体的数目
物理吸收 化学吸收
按有无明显热效应,
分单组分吸收 多组分吸收 等温吸收 非等温吸收
• 吸收与蒸馏的不同
原理不同 蒸馏可获得较纯的产品,而吸收则不能
2.1气体吸收的相平衡关系
2-1-1 气体的溶解度
• 相平衡 • 平衡分压(饱和分压) • 平衡浓度(饱和浓度) • 气体的溶解度:指气体在液相中的饱和浓度,用单位质
3. 指明传质过程进行的极限 yi2min≥y*i2=m xi2
xi1max≤x*i1=yi1/m
2.2 传质机理与吸收速率
2.2.1分子扩散与菲克定律
•
2.2.1分子扩散与菲克定律
扩散通量
J A D AB dc A dc z
菲克(Fick) 定律
JA:物质A在z方向上的分子扩散通量,kmo1/(m2· s) dcA/dcz:物质A的浓度梯度,kmol/ m4 DAB:物质A在介质B中的分子扩散系数, m2/s 当系统总压不高且各处温度均匀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新第二章人体的营养第二节消化和吸收参考课件共计40张
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 和唾液的混合都是在口 腔中进行的。口腔的温
度大约是37℃。
淀粉遇碘 变蓝,麦 芽糖遇碘 不变色
实验结果
1
2
3
1 馒头碎屑与2毫升唾液 搅拌混合
淀粉被转化
2 馒头碎屑与2毫升清水搅拌混合
淀粉没被转化
3 馒头小块与2毫升唾液不搅拌
不变色 变色 部分变色
淀粉被部分转化
思考
淀粉分解产生麦芽糖与牙的咀嚼、舌 都有 的搅拌、唾液的分泌中的哪个有关? 关系
大肠
肛门
消化腺
唾液腺
位 于 消 化 肝脏 道 外
胰
胃里有 胃腺
小肠里 有肠腺
位于 消化 道壁 内
(2)消化腺
唾液腺 分泌唾液淀粉酶初步分解 淀粉
胃腺分泌胃液,初步分解蛋白质
肝脏 分泌胆汁,经胆囊进入小肠 ,促进脂肪的消化
胰腺分泌多种消化酶,进入小肠 ,参与各类物质的进一步消 化
肠腺分泌消化酶
位置:深红色,大部分位 于腹腔的右上部.
左叶
前面
胆管 (运输胆汁进入小肠)
(贮存胆汁 胆囊 )
右叶
你知道肝脏的功能?
1.肝脏细胞能够分泌胆汁,胆汁能促进脂肪的消化.
2.具有解毒的作用. 3.在蛋白质、糖类和脂肪的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
返回
位置:位于腹腔胃的背面
. 胰导管
肝脏和胰脏位置图
通入小肠
胰脏内有两种腺细胞:
①.分泌胰液,通过胰导 管进入十二指肠,胰液 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
其中,哪个起关键作用呢?
唾液最
口腔中
关键
淀粉转变成麦芽糖 麦芽糖还需进一步消化 蛋白质、脂肪不被消化
口腔 初步消化作用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2-2消化和吸收第2课时课件(14张ppt)
温故知新
人体消化系统
物理性 消化
化学性 消化
消化和吸收(二)
吸收
——营养物质的
永川区双竹初中 唐宗银
营养物质的吸收
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 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营养物质的吸收
食物消化后形成的葡萄糖、氨 基酸等物质,究竟是在小肠中 还是在大肠中被吸收的呢?
营养物质的吸收
分析材料,想一想: 吸收营养物质最多的是
脂肪
2.淀粉、脂肪、蛋白质各在消化道的
什么地方开始被消化?
淀粉(口腔)、蛋白质(胃)、 脂肪(小肠)
小肠 大肠 3.D(小肠)中含有_胆__汁__ 、_胰__液__ 、 _肠__液___等消化液。
当堂检测
分析下面的数据,指出哪一部分消化道中的消化液最多。 在每天摄入800克食物和1200毫升水的情况下,消化腺
消化道不同部位的吸收功能不同
消化道
吸收功能
口腔、食道 基本没有吸收功能
胃
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酒精
小肠
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 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大肠 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当堂检测
解读曲线图
未
被
淀粉
消
化
营
养
物
质
百
分
比
口腔 咽、食道 胃
1.图中__Y__曲线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大致分泌以下数量的消化液:1500毫升唾液,2000毫升胃液, பைடு நூலகம்500毫升肠液,500毫升胆汁,1500毫升胰液。
小肠
当堂检测
C 1. 以下对人体消化和吸收的认识,合理的是( )
A.胃可初步消化蛋白质、脂肪 B.胆汁中不含消化酶,对食物消化不起作用 C.肠液和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D.小肠能吸收氨基酸、麦芽糖等物质,是吸收的主要场 所
人体消化系统
物理性 消化
化学性 消化
消化和吸收(二)
吸收
——营养物质的
永川区双竹初中 唐宗银
营养物质的吸收
吸收: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 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营养物质的吸收
食物消化后形成的葡萄糖、氨 基酸等物质,究竟是在小肠中 还是在大肠中被吸收的呢?
营养物质的吸收
分析材料,想一想: 吸收营养物质最多的是
脂肪
2.淀粉、脂肪、蛋白质各在消化道的
什么地方开始被消化?
淀粉(口腔)、蛋白质(胃)、 脂肪(小肠)
小肠 大肠 3.D(小肠)中含有_胆__汁__ 、_胰__液__ 、 _肠__液___等消化液。
当堂检测
分析下面的数据,指出哪一部分消化道中的消化液最多。 在每天摄入800克食物和1200毫升水的情况下,消化腺
消化道不同部位的吸收功能不同
消化道
吸收功能
口腔、食道 基本没有吸收功能
胃
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酒精
小肠
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 酸、大部分水、无机盐和维生素
大肠 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当堂检测
解读曲线图
未
被
淀粉
消
化
营
养
物
质
百
分
比
口腔 咽、食道 胃
1.图中__Y__曲线表示脂肪的消化过程。
大致分泌以下数量的消化液:1500毫升唾液,2000毫升胃液, பைடு நூலகம்500毫升肠液,500毫升胆汁,1500毫升胰液。
小肠
当堂检测
C 1. 以下对人体消化和吸收的认识,合理的是( )
A.胃可初步消化蛋白质、脂肪 B.胆汁中不含消化酶,对食物消化不起作用 C.肠液和胰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D.小肠能吸收氨基酸、麦芽糖等物质,是吸收的主要场 所
七年级生物下册课件:第二章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共49张PPT)
甘油+脂肪酸
消化道各段含有消化液的种类
消化腺 唾液腺
胃腺 肝脏 胰腺
肠腺
消化液 作用部位 消化营养成分 唾液 口腔 部分淀粉
胃液
胃 部分蛋白质
胆汁 胰液 小肠液
小肠
帮助消化脂肪
淀粉、蛋白 质、脂肪
2、消化腺
消化腺
唾液腺 胃腺 肝脏 肠腺 胰腺
排入部位 口腔 胃 小肠
小肠 小肠
消化液 消化酶
唾液 淀粉酶
1、糖类的消化
淀粉 唾液
口腔 咽 食道
胃
胰液 肠液
小肠
大肠 肛门Βιβλιοθήκη 糖类唾液(口腔)葡萄糖
肠液、胰液(小肠)
2、蛋白质的消化
蛋白质
口腔 咽 食道
胃液
胃
胰液 肠液
小肠
大肠 肛门
胃液(胃) 蛋白质 肠液、胰液(小肠)氨基酸
3、脂肪的消化
脂肪
胆汁 胰液
肠液
胆汁
脂肪
脂肪小颗粒
(小肠)
口腔 咽 食道
胃
小肠
大肠 肛门 胰液、肠液 (小肠)
牙齿嚼咀,舌搅拌,唾液腺分泌唾腺, 能湿润食物 ,这个过程食物仅仅发生大 小的变化,没有新的物质产生,这种加 工方式叫做物理性消化。
盐酸
胃腺分泌胃液: 胃蛋白酶(消化蛋白质)
蛋白质在胃里被初步分解
胃为什么没有把自己消化掉?
胃黏膜
胆汁的作用
胆汁没有消化食物的酶,但是能乳化脂肪, 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可以增大脂肪与酶 的接触面积,这有利于脂肪的消化。
物与唾液充分混凝合并进行初消化 咽------食物的通道
消 食道----食物的通道
胃---通过蠕动搅磨食物,使食物与胃液充分
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消化和吸收(2)课件与答案
第四单元 第二章
A.试管①不变蓝,试管②变蓝 B.试管①变蓝,试管②不变蓝 C.都变蓝 D.都不变蓝 答案:A
生物
七年级 下册
配RJ版
第四单元 第二章
10.下列关于食物的营养成分和消化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B ) A.胃液和肠液都能参与牛奶的消化 B.胆汁不含消化酶,对食物的消化不起作用 C.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都是有机物 D.牙齿咀嚼米饭会觉得有甜味,是因为唾液淀粉酶将淀粉 分解了
1.小肠可直接吸收的物质是 ( A )
A.维生素 B. 淀粉 C. 蛋白质 D. 脂肪
2.下列器官中都具有吸收功能的是 ( B )
A.口腔、胃、小肠
B.胃、小肠、大肠
C.咽、食道、肛门、小肠
D.胃、小肠、肛门
生物
七年级 下册
配RJ版
第四单元 第二章
3.下列哪项不是小肠的结构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D ) A.小肠长5~6米 B.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 C.小肠绒毛中有毛细血管 D.小肠壁内有肠腺
生物
七年级 下册
配RJ版
第四单元 第二章
7.嚼馒头时有甜味是因为 ( B ) A.淀粉分解成葡萄糖 B.淀粉分解成麦芽糖 C.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 D.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生物
七年级 下册
配RJ版
第四单元 第二章
8.下列对于右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①分泌的消化液中含有消化酶 B.能初步消化淀粉的是② C.③分泌的消化液含有胰岛素 D.消化蛋白质的主要是④
第四单元 第二章
解析: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不仅增大了消化面积也增大 了吸收面积,A项错误。皱襞表面有许多绒毛不仅增大了 消化面积也增大了吸收面积,B项错误。小肠内壁有许多 肠腺分泌肠液利于消化食物而与吸收功能不相关,C项正 确。小肠绒毛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壁薄有利于对营 养物质的吸收,D项错误。
七年级生物下册4.2.2消化和吸收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3)解毒作用:肝脏能将吸收入体内的毒 物或机体代谢过程中产生的有毒物质转 变成为无毒或毒性较小的物质,加速其 排泄,以保护机体免受毒害,维持正常 生理功能。
(4)防御作用:肝内富含吞噬细胞,能吞 噬和清除血中的异物,是机体防御系统 主要组成部分。
(5)造血功能:在胚胎时期的肝脏有造血 功能,正常成人肝一般已不参与造血, 但仍具有这种潜在能力,在某些病理状 态下,肝可以恢复一定的造血功能。
消化腺: 唾液腺 胃腺
肝脏 肠腺 胰腺
口
小肠 大肠
消 咽化 食道 道
胃
肛门
唾液腺
肝脏 肠腺
消 化 腺
胃腺 胰腺
唾液腺:腮腺、舌下腺、颌下腺 可产生唾液
胃腺:可产生胃液
消化腺
胰脏:分泌胰液 肠腺:分泌肠液
肝脏:最大的腺体,分泌胆汁。 胆汁无消化酶,有乳化
脂肪的作用。
食物中所含营养物质
?碳水化合物(糖类) ?脂肪 ?蛋白质 ?水 ?无机盐 ?维生素
胰腺
胰腺的功能
胰腺分为外分泌腺和内分泌腺两部分。 外分泌腺由腺泡和腺管组成,腺泡分 泌胰液,腺管是胰液排出的通道。胰 液中含有胰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 等消化酶。胰液通过胰腺管排入十二 指肠,有消化蛋白质、脂肪和糖的作 用。内分泌腺由大小不同的细胞团 ── 胰岛所组成,分泌胰岛素,调节糖代 谢,胰岛素分泌不足,可引起糖尿病。
消化与吸收第一课时
请你根据自己的 理解,简单的解 释一下“消化和 吸收”是什么意
思。
消化:在消化系统中,大块 食物被切割、磨碎成小颗 粒,然后,被消化液分解 成更小的微粒的过程叫消 化。
吸收:消化后的营养成分穿 过小肠壁进入血液的过程 叫吸收。
消 化
第二章 消化和吸收优秀课件
肠液、胰液、胆汁
氨基酸
脂肪 小肠 胆汁
脂肪微粒
小肠
肠液、胰液、胆汁 脂肪酸、
甘油
少量水、维生素 和无机盐
少量水、无机盐和酒精
胃
大肠 小肠
大部分水、无 机盐和维生素, 全部葡萄糖、 氨基酸、甘油 和脂肪
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
1.经常酗酒的人,受到最直接伤害的消化器官是( A)
A.胃 B.小肠 C.口腔 D.大肠
小分子物质才能被人体吸收,这个过程叫做消化。
消化系统
分解
大分子
小分子
消化系统的组成
消化腺
• 消化系统
消化道:口腔、咽、食道、胃 小肠、大肠、肛门
消化道
口腔
消咽 化 系 食道 统 的 组胃 成 小肠
大肠
肛门
消化腺
位于消 唾液腺 化道外
(大消 化腺)
肝脏 胰 位于消 化道壁
胃里有 内(小 胃腺 消化腺) 小肠里 有肠腺
4.张立同学中午放学,买了一根油条吃,油条在张立 的消化道内被消化的主要产物是( B )。
a.葡萄糖 b.氨基酸 c.甘油 d.脂肪酸 e.无机盐 f.维 生素 g.水
A.b、d、f B.a、c、d C.b、e、g D.a、c、
5、下列属于小肠有利于消化营养物质的结构特点是 (C )
A、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
水、无机盐、
维生素、葡萄 糖、氨基酸、 甘油和脂肪酸
3.你认为这些营养物质进入什么地方? 循环系统,由血液运输的全身各处。 4.你能够解释“吸收” 的概念吗?
少量水、
无机盐和部 分维生素
吸收是指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 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
皱襞 绒毛
毛细淋巴管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吸收
单组分吸收:混合气中只有一个组分被吸收 多组分吸收:混合气体中有两个或多个组分被吸收
吸收
等温吸收:在吸收的过程中,温度变化很小
非等温吸收:吸收过程中温度发生显著地变化
本章重点:单组分等温物理吸收
09.10.2019
3
吸收操作必须解 决的问题包括:选 择合适的溶剂、提 供气液接触的场所 和溶剂的再生。
溶解度随温度和溶质气体的分压不同而不同,平衡时溶质在气 相中的分压称为平衡分压。溶质组分在两相中的组成服从相平 衡关系。
加压和降温有利于吸收操作,反之,升温和减压对解吸有利。 但加压、减压费用太高一般不采用。
09.10.2019
6
09.10.2019
7
09.10.2019
8
2-1-2 亨利定律 (适用于稀溶液)
2.要有较低的蒸气压,以减少吸收过程中溶剂的挥发损失
3 要有较好的化学稳定性,以免使用过程中变质。
4 腐蚀性要小,以减小设备费用和维修费。
5 吸收后的溶剂应易于再生。
09.10.2019
10
2.1.4 相平衡关系在吸收过程中的应用 1.判断传质进行的方向
不平衡的气液两相接触后所发生的传质过程是吸收还是解 吸,取决于相平衡关系。
大,其极限是与进塔气相组成成平衡 当吸收剂用量大,气体流量小时,即使
X 1,m ax
Y1 m
填料层很高,出塔气体组成也不会低于 与吸收剂入口组成成平衡的气相组成
Y2,minmX2
相平衡关系限制了吸收剂出塔时的最高浓度和气体混合物出 塔时的最低浓度。
09.10.2019
14
2.2 传质机理与吸收速率
(1) 分离和净化原料气 (原料气在加工以前,其中无用 的或有害的成分都要预先除去)。 (2).分离和吸收气体中的有用组分 。 (3).制取液体产品 。 (4).废气的治理 。
09.10.2019
2
吸收的分类
吸收
物理吸收: 溶质不与溶剂发生明显的化学反应 化学吸收:溶质与溶剂发生明显的化学反应
第2章 吸收
本章重点:填料吸收塔的工艺计算
09.10.2019
1
吸收 :利用气体中各组分在溶剂中溶解度的差异而分离气体 混合物的操作称为吸收。
所用溶剂称为吸收剂(S)。气体中被溶解的组分称为吸收质 或溶质(A) 。不被溶解的组分称为惰性气体或载体(B) 。
吸收操作的依据:混合气体中各组分溶解度的不同。 吸收操作的目的
以气相表示的吸收过程推动力
以液相表示的吸收过程推动力
09.10.2019
YYi Yi
XXiXi
13
3 指明传质过程的极限
在一定的操作条件下,当气液两相达到平衡时,过程即行 停止,可见平衡是过程的极限 。
在工业生产的逆流填料吸收塔中,即使填料层很高,吸收剂
用量很少的情况下,离开吸收塔的吸收液组成也不会无限增
当总压不高(一般小于500KPa)时,在一定温度下,稀溶
液上方气相中溶质的平衡分压与其在液相中的浓度之间存在着
p 如下的关系: i
Exi
式中: Pi* --溶质A在气相中的平衡分压, kPa
xi--溶质在液相中的摩尔分率 , E—亨利系数, kPa
p 亨利定律其它几种表达形式: i
yi mxi
Yi Yi(或X ) iXi 吸收过程
Yi Yi(或X ) iXi 平衡过程
Yi Yi(或X ) iXi 解吸过程
09.10.2019
11
例题:在总压为101.3kPa,温度为30℃的条件下,二氧化硫 组成为Y=0.1的混合空气与二氧化硫组成分别为X=0.002和 X=0.003的水溶液接触,试判断过程进行的方向。已知操作条 件下气、液平衡关系为Y=47.9X。
这是一个非稳态分子扩散过程
扩散速率(扩散通量):单位时间、单位面积通过
扩散传递的物质量。
费克定律 :
JA
DAB
dCA dZ
JA---组分A在Z方向上的扩散速率,kmol/(m2.s)
式中负号表示扩散沿着组分浓度降低的方向进
行 在等分子反方向扩散时,有:JA=-JB扩散 1、等分子反向扩散
Y 4 .9 X 7 4 .9 7 0 .0 0 0 .0 29 Y 5 吸收 8
XY 0.10.002X1 4.9 7 4.9 7
当液相组成 X0.003 X X
该过程为解吸过程。
09.10.2019
12
2.确定传质的推动力
在吸收过程中,通常以实际 的气、液相组成与其平衡组 成的偏离程度来表示吸收过 程推动力。实际组成偏离平 衡组成越远,过程推动力越 大,过程速率也越快。
09.10.2019
4
09.10.2019
5
2.1 气体吸收的相平衡关系
2-1-1 气体的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气液两相接触时将发生溶质气体向液 相转移,使其在液相中的浓度增加,当长期充分接触后,液相 中溶质浓度不再增加达到饱和,这时两相达到相平衡。此时, 溶质在液相中的浓度称为平衡溶解度。简称为溶解度。
用液体吸收气体中某一组分,是该组分从气相转移到液相的传 质过程。它包括:
(1)该组分从气相主体传递到气、液两相的界面。
(2)在相界面上溶解而进入液相。
(3)从液相一侧界面向液相主体传递。
在相内(气相或液相)传质方式包括分子扩散和湍流扩散。
分子扩散:当流体内部某一组分存在浓度差时,因微观的分子 热运动使组分从浓度高处传递到较低处,这种现象称为分子扩 散。
Yi
ci H
mXi
(重点)
X 液 液相 相中 中溶 溶剂 质的 的摩 摩尔 尔 1数 数 xx
09.10.2019
9
Y 气气相相中中惰溶性质气的体摩的 数尔摩 1数尔 yy
亨利定律各系数之间的关系: 2.1.3 吸收剂的选择:P85
H s
EM s
mE P
1.对被吸收的组分要有较大的溶解度,且有较好的选择性。
湍流扩散:当流体流动或搅拌时,由于流体质点的宏观运动 (湍流),使组分从浓度高处向低处移动,这种现象称为湍流 扩散。在湍流状态下,流体内部产生旋涡,故又称为涡流扩散。
09.10.2019
15
2-2-1 分子扩散与费克定律
A、B分子在浓度差的作用下,向低浓区作分子 扩散。由于容器中P始终恒定,可知: 右移的A分子数=左移的B分子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