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内科急危重症处理
心内科常见急危重症的抢救流程

急危重症抢救步骤
执行内容
负责人
评估患者状况
快速评估患者的意识、呼吸、循环情况;确认是否存在心脏骤停或其他急危重症情况
医生/护士
呼吸道通畅
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采取必要措施保障呼吸;如清理口腔分泌物、建立气道、辅助通气等
护士
心脏复苏
如有心脏骤停,立即开始心肺复苏(CPR);按照BLS/ACLS指南进行心脏复苏
医生/护士
监测生பைடு நூலகம்体征
连续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及时调整治疗措施
护士
给药治疗
根据患者情况给予必要的药物治疗;如溶栓药物、抗心律失常药物、血管活性药物等
医生
应急除颤
对于心室颤动或室速等可除颤的心律失常,及时除颤;确保使用合适的除颤能量和技术
医生/护士
补液调理
给予适当的液体支持,维持循环稳定;注意监测液体输入和患者反应
医生/护士
持续观察
持续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调整治疗方案;确保及时记录治疗过程和患者反应
医生/护士
抢救结束及转运
当患者病情稳定或抢救无效时,做好抢救结束准备;如安排转运至心内科重症监护室或其他适当医疗部门
医生
内科常见急危重症处置预案

一、目的为提高我院内科对常见急危重症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降低死亡率,特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院内科临床各科室,包括但不限于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神经内科、内分泌科等。
三、预案内容1. 心血管内科常见急危重症处置预案(1)急性心肌梗死: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迅速进行心电图检查,判断梗死部位。
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并尽快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2)心律失常:根据心律失常类型给予相应治疗,如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给予电复律,房颤给予抗凝治疗等。
(3)高血压危象:迅速降压,给予硝酸甘油、硝普钠等静脉滴注药物,密切监测血压变化。
2. 呼吸内科常见急危重症处置预案(1)呼吸衰竭:立即给予吸氧,必要时进行无创或有创呼吸机辅助通气。
根据病情给予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等治疗。
(2)重症肺炎:给予积极抗感染治疗,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和呼吸机辅助通气。
(3)气胸:根据气胸类型给予胸腔穿刺或胸腔闭式引流术。
3. 消化内科常见急危重症处置预案(1)上消化道出血:立即给予止血药物,如奥美拉唑、卡贝普利等。
必要时进行内镜下止血或介入治疗。
(2)重症急性胰腺炎:给予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抗胰酶等治疗。
必要时进行胰腺引流术。
(3)重症胆道感染:给予抗感染、解痉止痛、利胆等治疗。
必要时进行胆道引流术。
4. 神经内科常见急危重症处置预案(1)脑梗死:给予抗血小板聚集、降颅压、改善脑循环等治疗。
必要时进行溶栓治疗。
(2)脑出血:给予降颅压、止血、抗感染等治疗。
必要时进行颅内血肿清除术。
(3)癫痫持续状态:给予抗癫痫药物控制发作,必要时进行电复律治疗。
5. 内分泌科常见急危重症处置预案(1)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给予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胰岛素治疗等。
(2)甲状腺危象:给予甲状腺激素、抗甲状腺药物、补液等治疗。
(3)肾上腺危象:给予皮质激素、补液、抗感染等治疗。
四、应急处置流程1. 病情评估:接诊医师迅速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判断病情严重程度。
急诊室常见危重病抢救程序

立即清除体内毒物、给予特效解毒剂、对症 治疗等处理。
诊断
根据患者症状、体格检查和毒物检测结果进 行诊断。
后续治疗
住院观察、药物治疗等,以稳定病情和预防 并发症。
02 抢救流程
初步评估与处理
01
02
03
快速识别
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初步判 断,识别是否为危重病。
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必 要时进行气管插管或使用 呼吸机。
建立严格的药品管理制度,确保药品质量和安全。
急诊室布局与流程优化
布局合理
合理规划急诊室的布局,确保患者能够快速、安全地接受救治。
分区管理
根据患者病情轻重程度,合理划分急诊室区域,提高救治效率。
流程优化
简化救治流程,缩短患者等待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
05 案例分享与讨论
成功抢救案例
急性心肌梗死
患者突发胸痛,心电图显示急性下壁 心肌梗死,通过迅速开通绿色通道, 进行紧急PCI手术,成功恢复心肌灌 注,挽救了患者生命。
医患沟通
告知病情
提供心理支持
医生应向患者及家属简要说明病情及 抢救措施,以稳定患者及家属的情绪。
在抢救过程中,医生应注意给予患者 及家属心理支持,帮助他们度过难关。
解释抢救流程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抢救流程和可能的 风险,以获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和配 合。
与其他科室的协作
预先通知
在患者病情危重时,急诊室应预 先通知相关科室,以便其他科室
重症哮喘
患者因哮喘急性发作出现严重呼吸困 难,通过及时使用糖皮质激素、氨茶 碱等药物,以及机械通气等措施,成 功控制病情,挽救了患者生命。
失败案例分析
心跳骤停
患者因室颤导致心跳骤停,虽经心肺复苏等紧急抢救措施,仍未能挽回患者生 命,分析原因可能与患者基础疾病多、病情严重有关。
心内科急危重症抢救预案

心内科急危重症抢救预案一、前言心内科急危重症患者病情变化迅速,抢救工作刻不容缓。
为了提高心内科医护人员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旨在规范抢救流程,明确各岗位职责,提高抢救效率,降低患者死亡率。
二、组织架构1. 成立抢救领导小组,由科室主任担任组长,副主任、护士长担任副组长,负责抢救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
2. 设立抢救小组,由主治医师、住院医师、护士组成,负责具体抢救工作。
3. 设立急救药品、设备管理小组,负责急救药品、设备的保管、维护和及时补充。
三、抢救流程1. 患者出现急危重症症状时,立即启动抢救预案。
2. 护士迅速评估患者病情,立即进行心电监护、吸氧、开通静脉通道等紧急措施。
3. 主治医师立即到达现场,组织抢救小组进行抢救工作。
4. 根据患者病情,迅速明确诊断,制定抢救方案。
5. 护士长负责协调抢救过程中的各项工作,确保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6. 抢救结束后,对患者进行严密观察,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四、岗位职责1. 护士:负责患者的初步评估,实施紧急抢救措施,协助医师进行抢救工作。
2. 主治医师:负责患者诊断、抢救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指导抢救小组工作。
3. 护士长:负责协调抢救过程中的各项工作,保障抢救物资供应。
4. 急救药品、设备管理小组:负责急救药品、设备的保管、维护和及时补充。
五、培训与演练1. 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进行心内科急危重症抢救培训,提高抢救技能。
2. 定期开展抢救预案演练,检验预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3. 对抢救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不断完善抢救预案。
六、质量控制1. 定期对抢救工作进行质量控制,分析抢救成功率和患者满意度。
2. 对抢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措施。
3. 加强与兄弟科室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提高心内科急危重症抢救水平。
七、总结本预案旨在提高心内科医护人员对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能力,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通过明确岗位职责、规范抢救流程、加强培训与演练、质量控制等措施,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患者死亡率。
心内科常见急危重症的抢救流程图

血管活性药 肾上腺素 1mg 静脉推注,每 3~5 分钟重复一次 血管加压素 40U 静脉推注,可代替第一或第二次肾上腺素 阿托品 1mg 静脉推注,3~5 分钟重复给药
27
否
15
检查是否为可除颤的心律
16 是
除颤:电击一次能量与首次相同或更高
17
立即重新开始 5 次胸外按压-人工呼吸循环
28 检查是否有心律,判断是否为可除颤的心律
●有无呼吸,呼吸的频率和程度 ●神志是否清楚
无上述情 况或经处 理后解 除危 及生命的情况后
3
●卧床,保持呼吸道通畅 ●大流量吸氧,保持血氧饱和度 95%以上 ●12 导联心电图并进一步监护心电、血压、脉搏和呼吸 ●建立静脉通道
4
血流动力学情况评估 ● 有无神志改变、进行性胸痛 ● 低血压、休克征象
12
保持气道通畅 静脉输入晶 体液,维持平 均动脉压>70mmHg,否则加 用正性肌力药(多巴胺、多 巴酚丁胺) 严 重 心动 过缓 : 阿托 品 0.5~1mg 静脉推注,必要时 每 5 分钟重复,总量 3mg, 无效则考虑安装起搏器 请相关专科会诊
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流程图
1
怀疑缺血性胸痛
2
紧急评估 有无气道阻塞 有无呼吸,呼吸的频率和程度 有无脉搏,循环是否充分
胸痛不能缓解则给予吗啡 2~4mg 静脉注射,必要时重复
建立大静脉通道、监护心电、血压、脉搏和呼吸
5
5
回顾初次的 18 导联心电图
稳定后 4
快速评估 (<10 分钟) 迅速完成 18 导联的心电图 简捷而有目的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 审核完整的溶栓清单、核查禁忌证 检查心肌标志物水平、电解质和凝血功能 必要时床边 X 线检查
心内科重点病种的急诊服务流程与规范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服务流程1、发现患者出现周围灌注不足和(或)肺水肿征象,考虑为急性左心功能衰竭:●呼吸困难●粉红色泡沫样痰●强迫体位●紫绀、苍白●大汗烦躁●少尿●皮肤湿冷●双肺干湿咯音●脉搏细速●血压变化●意识障碍.2、紧急评估气道、呼吸,循环、神志,解决危险因素。
同时通知抢救小组到场.3、取坐位,双腿下垂●大流量吸氧,乙醇除泡,保持血氧饱和度95%以上●建立静脉通道,控制液体入量●进一步监护心电、血压、脉搏和呼吸●心理安慰和辅导4、药物应用: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强心剂。
5、告知病危,签署知情同意书,联系CCU病床,如有需要请会诊。
6、全程护送入病房,转送过程中,必须准备必要的抢救设备,包括吸氧、心电监护、除颤器等。
床旁交接病情。
7、及时完成病历书写记录,总结抢救经验。
输液反应、过敏反应急诊服务流程预防方法:1、询问过敏药物史、输液反应史。
2、做皮试过敏试验。
3、准确配置皮试液,皮试液现配现用。
4、双人正确判断皮试结果。
5、每次注射、输液后密切观察15分钟。
6、做好急救准备。
7、做好健康宣教,告知患者用药7日内不得饮含酒精饮品及辛辣饮食等。
出现以下症状立即启动抢救措施:1、呼吸道阻塞症状:表现为胸闷、气促、哮喘、呼吸困难。
2、循环衰竭症状:表现为面色苍白、冷汗、紫绀、脉细弱、血压下降、烦躁不安等3、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为头晕眼花、面及四肢麻木、意识丧失、抽搐或大小便失禁等4、其它过敏反应:有荨麻疹、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发热等抢救预案:要求:必须迅速及时,分秒必争,就地抢救1、立即停药,使患者平卧,评估意识,呼吸、测 BP、P,就地抢救.2、立即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
5~1ml,症状如不缓解,可每隔半小时皮下或静脉注射该药0。
5ml.直至脱离危险期。
如发生心搏骤停,立即行心肺复苏。
3、保持呼吸道通畅,行球囊辅助呼吸,喉头水肿应尽快插管,或配合施行气管切开,呼吸机辅助或控制呼吸。
4、迅速建立2条静脉通路,根据医嘱静脉注射地塞米松5~10mg或琥珀酸钠氢化可的松200~400mg加入5%~10%葡萄糖溶液500ml内静脉滴注。
心内科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心内科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心内科是主要负责心脏疾病的诊治的科室,由于心脏疾病的突发性和危险性,心内科对于应急情况的处理需要建立完善的预案和流程。
以下是一份心内科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共分为四个部分:准备阶段、应急处置阶段、恢复阶段和总结与完善阶段。
一、准备阶段1.确定应急救援组成员:组队人员应包括主治医师、护士、监护人员、实验室技术人员等。
2.建立应急药品药箱:包括常用的抢救用药、急救设备和监护设备等。
3.培训与演练:包括心肺复苏、自动体外除颤器(AED)使用、急救设备操作等培训与演练。
二、应急处置阶段1.确定患者情况: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等急危重症患者,应立即进行心电、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监测,了解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
2.启动应急预案:根据患者病情,快速启动应急预案,并通知应急救援组成员进行协同工作。
3.立即给予急救措施:包括氧气吸入、静脉注射抢救用药、心电监测等。
4.迅速协调检查治疗资源:如必要,应立即通知心外科、血管外科等科室提供协助并准备手术等治疗措施。
5.进行心肺复苏:根据患者病情,进行胸外按压、人工呼吸、心脏复律等心肺复苏技术。
三、恢复阶段1.持续监测患者病情:包括心电监测、血压监测等,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给予适当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病情和检查结果进行治疗,如给予抗心绞痛药物、抗凝药物等。
3.及时沟通患者家属:向患者家属说明病情、治疗方案和预后,并及时提醒家属患者的重症状态需要持续观察。
四、总结与完善阶段1.总结应急处置的效果和不足:及时总结应急处置的经验和教训,评估治疗效果和不足之处。
2.改进预案与流程:修订现有预案与流程,以便更好地适应各类应急情况。
3.加强培训与演练:持续进行心肺复苏、急救设备操作等培训与演练,提高救援组成员的技能水平。
4.与其他科室的合作与协调:加强与急诊科、心外科等科室的联络与合作,构建康复、转诊等衔接机制。
总之,心内科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的建立对于提高心内科应对急危重症患者的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心内科常见急危重症的处理流程和应急预案

心内科常见急危重症的处理流程和应急预案心内科常见急危重症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血压急症、主动脉夹层、心包炎等。
针对这些急危重症,制定一套完整的处理流程和应急预案,可以有效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患者死亡率。
一、急性心肌梗死1. 处理流程(1)立即启动急诊绿色通道,进行心电图检查,明确诊断。
(2)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准备好急救药物。
(3)根据病情,给予抗血小板聚集药物、抗凝药物、硝酸酯类药物等。
(4)尽快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明确冠状动脉病变情况,根据病情选择介入治疗或药物治疗。
(5)术后进行监护,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并发症。
2. 应急预案(1)定期进行急性心肌梗死救治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应急能力。
(2)建立急性心肌梗死救治小组,明确各成员职责。
(3)加强与急诊、影像科、检验科等部门的沟通与协作。
(4)完善急性心肌梗死相关药品、设备储备,确保随时可用。
二、心律失常1. 处理流程(1)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明确心律失常类型。
(2)根据心律失常类型,给予相应药物进行纠正。
(3)对于危及生命的快速性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室颤,立即给予电复律。
(4)对于缓慢性心律失常,如心跳过缓,立即给予临时起搏。
(5)病情稳定后,根据病因进行长期治疗。
2. 应急预案(1)定期进行心律失常救治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应急能力。
(2)加强心电监护设备维护,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完善心律失常相关药品储备,确保随时可用。
(4)加强与急诊、影像科、检验科等部门的沟通与协作。
三、心力衰竭1. 处理流程(1)立即进行评估,了解病情严重程度。
(2)给予吸氧、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准备好急救药物。
(3)根据病情,给予利尿剂、正性肌力药物、血管扩张剂等。
(4)根据病因,给予针对性的治疗,如控制高血压、改善心肌缺血等。
(5)病情稳定后,进行长期治疗,如ACEI/ARB、β受体阻滞剂等。
2. 应急预案(1)定期进行心力衰竭救治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应急能力。
病情观察及危重病人的抢救和护理【心血管内科】

听诊:利用耳直接或借助听诊器或其他仪 器听取患者身体各个部分发出的声音,分 析判断声音所代表的不同含义。通过耳直 接听到咳嗽,可以通过咳嗽的不同声音、 音调,发生持续的时间,剧烈的程度以及 声音的改变来分析患者疾病的状态。借助 听诊器可以听到患者心音、心率、呼吸音、 肠鸣音等。
触诊:通过手的感觉来感知患者身体某部 位有无异常的检查方法。如用触觉来了解 所触及体表的温度、湿度、弹性、光滑度、 柔软度及脏器的外形、大小、软硬度、移 动度和波动感等。
(Blood pressure)
应注意血压变化的原因、不同部位血压差
异、脉压等。 对高血压和休克患者的血压观察有特殊意 义。 若舒张压持续高于95mmHg(12.6Kpa) 以上,或收缩压持续低于90mmHg (12.0Kpa) 以下或血压时高时低,均为 异常的表现。
病情观察的内容
意识状态的观察
意识障碍(disturbance 0f consciousness)是指个体对 外界环境刺激缺乏正常反应的一种精神状态。 嗜睡 意识模糊 昏睡 昏迷
– 浅昏迷 – 深昏迷
还应观察意识障碍伴随症状与生命体征、营养、大小 便、水电解质、活动和睡眠、血气分析值的变化。
病情观察的内容
瞳孔
临床案例介绍(1)
例1:患者,男性,64岁。患糖尿病10余年,合并 冠心病、高血压3年。长期觉胸闷,心前区重压感, 服消心痛可缓解,住院第3天清晨解大便后突觉气 促,胸闷加重,但无心前区疼痛,有一过性晕厥、 冷汗,脉搏细弱,心率100次/分,血压 110/70mmHg,入院时血压180/100mmHg。 病人血压突然下降,有否急性心肌梗塞的可能?立 即给病人做了心电图,证实是急性前壁心肌梗塞。 经抗心衰、抗休克处理后病情好转。
心内科危重病人的护理

心内科危重病人的护理【概述】重症护理是指对人类现顾虑的威胁生命的情况或潜在的健康问题作适当的诊断及处理措施,重症护理为病人提供持续加强的护理及措施,使病人的病情恢复稳定以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维持病人的最佳状态【重症监护病房收治范围】1.病情危重,随时可能发生病情变化需进行抢救的患者。
2.AMI,持续性或不稳定性心绞痛,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严重的心率失常。
3.心肺复苏成功后的病人。
4.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并需严密监护病情的患者。
5.严重创伤、感染患者。
6.严重水电解质酸碱失衡患者,各种大手术术后。
【危重病人特点】1.生命体征不稳定2.病情变化快3.两个以上的器官系统功能不稳定、减退或衰竭4.病情变化或发展可能会危及到病人生命【重症监护病房管理制度】1.重症监护病房设床位10-15张,在科主任及护士长领导与管理下工作,安排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具备护师及以上资质的护理人员担任责任护士管理患者。
2.原则上取消陪伴并减少探视,但为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保证患者家属对各项治疗护理措施的知情权,根据具体情况每天安排一定的探视时间。
3.仪器设备有专人保养,定期检查,有故障时及时报告护士长,以便及时与维修人员联系,科室自查及维修情况进行登记,仪器使用前认真检查机器性能,用后彻底清洁或消毒。
4.抢救的基本原则;迅速,及时,有效,从维持患者生命的角度来考虑具体处理措施预计病情可能要发生突然变化,要有预见性。
5.抢救时要作好组织工作,合理安排人力,做到忙而不乱。
6.专人详细记录抢救有关资料,如患者心跳,呼吸停止时间,复苏过程,用药情况等。
7.抢救过程中在保证抢救过程不间断的情况下,主管医生要通知患者家属,遇重大抢救及时向上级领导反映。
8.安排好其他病人的监护,防止意外情况的发生。
9.患者病情稳定符合转出指征者,主班与普通床位责任护士沟通做好转床准备。
10.病人转出后做好床单位终未科理消毒。
11.无医院内感染及其并发症发生。
12.护理文书书写准确达标。
心内科急危重症应急预案及流程

心内科急危重症应急预案及流程一、背景心内科急危重症患者病情变化迅速,对救治工作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为了提高救治成功率,确保患者生命安全,制定一套科学、规范、高效的应急预案及流程至关重要。
本预案旨在为心内科医护人员提供救治急危重症患者的指导,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迅速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抢救成功率。
二、组织架构1. 成立心内科急危重症救治小组,由科室主任担任组长,副主任、护士长担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心内科医生、护士及相关部门人员。
2. 救治小组负责制定和修订应急预案及流程,组织培训和演练,协调各部门资源,确保救治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应急预案及流程1. 急性心肌梗死(1)立即启动绿色通道,通知急诊科、检验科、放射科等相关科室做好救治准备。
(2)患者到达急诊科后,立即进行心电图检查,明确诊断。
(3)根据患者病情,迅速启动介入治疗或药物治疗,争取在最短时间内开通闭塞血管。
(4)介入治疗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确保手术安全。
(5)术后转入重症监护室,继续监护患者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
2. 心力衰竭(1)评估患者病情,根据病因及严重程度,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2)立即给予利尿、扩血管、强心等药物治疗,调整患者液体平衡。
(3)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根据病情调整药物剂量。
(4)必要时进行机械辅助治疗,如心脏起搏、体外膜肺氧合(ECMO)等。
(5)转入重症监护室,继续监护患者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
3. 恶性心律失常(1)立即识别心律失常类型,评估患者病情。
(2)根据心律失常类型,给予相应药物治疗,如利多卡因、胺碘酮等。
(3)若药物治疗无效,立即进行电复律。
(4)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预防再发心律失常。
(5)必要时进行射频消融等介入治疗。
4. 高血压急症(1)迅速评估患者血压水平及靶器官损害情况。
(2)根据病情,选择适宜的降压药物,如硝酸甘油、拉贝洛尔等。
(3)监测患者血压变化,调整药物剂量,确保血压平稳。
(4)针对靶器官损害,给予相应治疗,如抗心力衰竭、抗肾损伤等。
心内科常见急危重症抢救流程图培训

•卧床,头低位。
开放气道并保持通畅,必要时气管插管•建立大静脉通道、紧急配血备血•大流量吸氧,保持血氧饱和度95%以上•监护心电、血压、脉搏和呼吸•留置导尿记每小时出入量(特别是尿量)•镇静:地西泮5〜10mg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如果有明显的体表出血尽早外科止血,以直接压迫为主I•初步容量复苏(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双通路输液或中心静脉置管,快速输液1500〜2000ml等渗晶体液(如林格液或生理盐水)及胶体液(低分子右旋糖酎或羟基淀粉)100〜200ml/5〜10min•经适当容量复苏后仍持续低血压则给予血管加压药:收缩压70〜100mmHg 多巴胺0.1〜0. 5mg/min静脉滴注收缩压<70mmHg 去甲肾上腺素0.5〜30.g/min•纠正酸中毒:严重酸中毒则考虑碳酸氢钠125ml静脉滴注急性心肌梗死的抢救流程图 回顾初次的18导联心电图10分钟 • 停止活动,绝对卧床休息,拒探视• 高流量吸氧,保持血氧饱和度95%以上• 阿司匹林100-300mg 嚼服 内•硝酸甘油0.5mg (舌下含化),无效5〜20.g/min 静脉滴注 • 胸痛不能缓解则给予吗啡2〜4mg 静脉注射,必要时重复 •建立大静脉通道、监护心电、 血压、脉搏和呼吸快速评估(<10分钟) • 迅速完成18导联的心电图 • 简捷而有目的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 审核完整的溶栓清单、核查禁忌证• 检查心肌标志物水平、电解质和凝血功能• 必要时床边X 线检查 13 ST 段抬高或新出现(或可能新)的LBB B * *ST 段抬高性心肌梗死10 ST 段压低或T 波倒置 非ST 段抬高心肌梗死、高危性不 11 二义段和T 波正常或变化无意 中低危性不稳定型心绞痛 r T 辅助治疗(根据禁忌症调节)• B-受体阻滞剂• 氯吡格雷• 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 血管紧张素酶抑制剂(ACEI )• 他汀类,•心肌再灌注治疗| _」 辅助治疗** • 硝酸甘油 • B-受体阻滞剂 • 氯吡格雷 • 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 ) • 他汀类 、・IIb/IIIa 受体阻滞剂 19 辅助治疗** • 硝酸甘油 • B-受体阻滞剂 • 氯吡格雷 • 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 • IIb/IIIa 受体阻滞剂 14 30分钟内r ——15胸痛发作时间W 12小时 否17 •收住CCU 进行危险分层,高危: A 顽固性缺血性胸痛 A 反复或继续ST 段抬高 A 室性心动过速 A 左心衰竭征象(如气紧、咯血、肺啰音) J J1 T _______________ 是否进展为高中危心绞痛或肌钙 蛋白转为阳性•收住CCU 病房:A 连续心肌标志物检测A 反复查心电图,持续ST 段监护A 诊断性冠脉造影 介入治疗(有无溶栓禁忌症)A 早期PCI :入院-球囊介入W 90分钟A CABG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早期介入治疗的适应症和时机存 在争议。
常见心内科急症处理PPT

后续治疗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包括药物治疗、器械治疗(如心脏起搏器 、植入式除颤器等)和手术治疗等。
预防
积极控制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避免 诱发因素,如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定期 进行体检和复查。
CHAPTER 05
心源性休克
定义与病因
要点一
定义
心源性休克是由于心脏功能严重受损,导致全身组织灌注 不足,引发一系列生理功能紊乱的临床综合征。
CHAPTER 04
急性心力衰竭
定义与病因
定义
急性心力衰竭是由于心脏功能急速下降 ,导致血液循环障碍,无法满足身体正 常代常见病因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严重心律失 常、高血压急症、急性心脏瓣膜病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可能出现突发严重呼吸困难、端坐呼吸、频繁咳嗽、咳出粉红色泡沫 痰等症状,同时伴随面色苍白、出汗、发绀等。
CHAPTER 03
心律失常
定义与分类
总结词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电信号的产生和传导过程中出现异常,导 致心脏跳动的节律和频率发生改变。
详细描述
心律失常分为快速型和缓慢型两类,快速型心律失常包括室 上速、房颤、室颤等,缓慢型心律失常包括窦性心动过缓、 房室传导阻滞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
总结词
心律失常的症状表现多样,包括心悸 、胸闷、头晕、乏力等,严重时可出 现晕厥甚至猝死。
诊断
医生根据患者病史、体格检查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如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液检查 等)进行诊断。
紧急处理措施
01
02
03
04
立即休息,采取坐位或半卧位 ,减少静脉回流。
高流量吸氧,改善缺氧状况。
使用快速利尿剂和强心药物, 如呋塞米、洋地黄等。
心内科常见急危重症的处理流程和应急预案

心内科常见急危重症的处理流程和应急预案一、引言心内科急危重症是指心脏疾病突然恶化,导致生命体征不稳定,需要立即进行抢救的情况。
这类疾病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血压危象等。
为了提高抢救成功率,制定一套科学、规范的处理流程和应急预案至关重要。
本文将针对心内科常见急危重症的处理流程和应急预案进行详细阐述。
二、急性心肌梗死1. 处理流程(1)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启动应急预案。
(2)对患者进行心电图检查,明确诊断。
(3)根据心电图结果,给予相应药物治疗,如硝酸甘油、阿司匹林等。
(4)根据病情需要,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或溶栓治疗。
(5)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
(6)做好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缓解其紧张情绪。
2. 应急预案(1)建立绿色通道,确保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救治。
(2)加强与急诊科、影像科、检验科等科室的协作,提高抢救效率。
(3)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医护人员应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能力。
三、心律失常1. 处理流程(1)立即评估患者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
(2)根据心电监护或心电图结果,明确心律失常类型。
(3)给予相应药物治疗,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等。
(4)对于严重心律失常,如室颤,立即进行心肺复苏、电除颤等抢救措施。
(5)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
2. 应急预案(1)加强心电监护,确保设备完好、信号稳定。
(2)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心律失常急救技能培训。
(3)备齐抢救药品和设备,确保随时可用。
四、心力衰竭1. 处理流程(1)评估患者病情,了解心力衰竭的原因。
(2)给予利尿剂、洋地黄类药物等药物治疗。
(3)根据病情需要,给予吸氧、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支持治疗。
(4)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观察病情变化。
(5)指导患者进行适当康复锻炼,提高心脏功能。
2. 应急预案(1)加强患者病情评估,提前预防心力衰竭的发生。
(2)定期组织心力衰竭急救技能培训,提高医护人员应对能力。
(3)备齐抢救药品和设备,确保及时救治。
心血管内科急危重症抢救流程和程序

高血压急症处理流程:靶器官的损伤程度决定降压的水平;1.收住CCU或ICU;2.吸氧、心电监测、测血压(半小时一次);适当镇静;3.平均动脉压(MAP)大于130mmHg时,应该使用静脉降压药;高血压次急症不伴有严重靶器官损伤,可不需要住院,以口服降压药为主。
4.高血压急症起初2小时内降压幅度不超过治疗前的20%~25% 。
5.常见静脉降压药物:硝普钠;硝酸甘油、酚妥拉明、乌拉地尔、艾司洛尔。
6.高血压次急症常用口服药物:卡托普利(含服,15分钟起效,维持4~6小时)+呋塞米片,另外有:依那普利,培哚普利;可乐定;呋塞米片;硝苯地平含服。
1982年2月全国“三衰”会议休克诊断标准:1.有休克诱因;2.意识改变;3.脉搏细弱,脉率大于100次/分;4.四肢湿冷,胸骨皮肤充盈时间大于2秒,皮肤黏膜苍白或发绀,尿量小于30ML/h或无尿;5.收缩压小于80mmHg;6. 脉压小于20 mmHg,7. 高血压患者收缩压较原水平下降30%以上;结论:1+2,3,4任二项+5,6,7任一项可诊断。
心源性休克处理流程:1.补充血容量:根据CVP和肺小动脉楔压决定,首选低右或5%~10%G.S;2.升压:多巴胺针或多巴酚丁胺针(药理作用与药物浓度与有关);3.血管扩张剂:硝酸甘油针、硝普钠针(适用于外周血管强力收缩者);4.主动脉球囊反搏术,其后冠脉造影术并介入治疗。
5.根据情况纠正酸中毒,改善脑供血,保护肾功能。
过敏性休克处理流程:1.立即停用可疑过敏药物;2.平卧位或半卧位,松衣解带,呼吸道管理;3.心电监测、面罩高流量吸氧、测血压;4.肾上腺素皮注或静推;5.地塞米松针10~20mg或甲强龙针120~240mg静点,氨茶碱针6.升压:多巴胺针;补充血容量:平衡盐液;7.抗组胺:异丙嗪针25~50mg,. 适当补充葡萄糖酸钙针。
8.呼吸困难明显者,可考虑沙丁胺醇针雾化吸入。
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处理流程:1.护理级别,吸氧、心电监测、卧床休息、半流质饮食,病危告知、监测生命体征。
心内科危急重疾病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

心内科危急重疾病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心内科危急重疾病应急预案与处理流程一、深静脉导管滑脱应急预案及处理流程风险预案:1.发现深静脉导管滑脱,应立即压迫穿刺点,防止出血或空气栓塞。
2.观察局部有无血肿、患者呼吸情况。
如有呼吸困难,应给予头低足高左侧卧位并立即汇报医生。
3.穿刺部位立即消毒,防止感染。
4.检查动脉导管是否完整,如有断裂,应立即床边摄片,确定导管位置,请医生进一步处理。
5.如深静脉导管部分脱出,抽回血畅,无局部肿胀,严格消毒后,重新固定。
6.根据病情另建立静脉通道。
应急程序:1.导管脱落,通知医生,立即按压穿刺点。
二、吸痰过程吸引装置出现故障应急预案和程序风险预案:1.科室内常备可移动的电动吸引器或脚踏式负压吸引器。
2.出现故障时,应先断开吸痰管与中心吸引装置,然后用注射器连接吸痰管吸痰,并向患者做好解释和安慰工作。
3.如注射器抽吸效果不佳,连接备用吸痰器(或洗胃机)进行吸引。
4.立即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应急程序:1.吸痰装置出现故障,通知医生,立即接电动备用吸痰器。
2.接注射器吸痰,分离吸痰装置。
3.通知维修组维修,密切观察患者病情,记录。
三、吸氧过程中心吸氧装置出现故障应急预案与程序风险预案:1.立即打开备用氧气桶,试好氧流量连接吸氧管,继续为患者吸氧,并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及安慰工作。
2.必要时将备用氧气筒装置推至床边,给予吸氧。
3.应用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缺氧症状有无改善以及其他病情变化。
4.通知维修组进行维修。
应急程序:1.吸氧装置出现故障,做好患者解释工作,接备用氧气筒。
2.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继续吸氧,通知维修组维修。
四、胸腔引流管脱出的应急预案及程序风险预案:1.若引流管从胸腔内滑脱,应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消毒处理后用凡士XXX封闭伤口,协助医生进一步处理。
2.如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打破,应双钳夹闭胸壁导管或立即将胸侧引流管折曲,按无菌操作更换整个装置。
3.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尤其是呼吸的变化及时报告医生进行处理。
心内科急危重症急救

救治方案
• (一)具体救治过程
• 1.院前急救(第一复苏期)
• (1)畅通气道:意识丧失的患者舌常后移而堵塞气道,因此心肺复 苏的第一步必须先设法畅通气道。可采用仰头抬颏下。但需注意在托举 下颏时需用手指头置于下颏的骨性部位将下颏推向前上方,而不要压 迫软组织以免反致气道阻塞。
• (3)药物治疗:
• 心脏骤停患者在进行心肺复苏时应尽早开通静脉通道。周围静脉通常 选用肘前静脉或颈外静脉,手部或下肢静脉效果较差,尽量不用。中 心静脉可选用颈内静脉、锁骨下静脉和股静脉。如果静脉穿刺无法完 成,某些复苏药物可经气管给予。肾上腺素是心肺复苏的的首选药物。 可用于电击无效的心室颤动及无脉室速、心脏停搏或无脉性电生理活 动。常规给予方法是静脉注射1mg,每3~5分钟重复一次,可逐渐增 加剂量至5mg。血管升压素与肾上腺素作用相同,也可以作为一线药 物,只推荐使用一次40U静脉注射。严重低血压可以给予 去甲肾上腺 素、多巴胺、多巴酚丁胺。间羟胺每分钟静脉滴注0.4mg;多巴胺每 分钟2~10ug/kg静脉滴注;
(3)防治脑缺氧及脑水肿:低温疗法:头部冰敷、冰帽、体表大血管 处放置冰袋或使用冰袋降温;脱水疗法:可用甘露醇、呋塞米、地 塞米松及清蛋白等药物;应用镇静剂。
• (4)防治急性肾衰竭:尿量每小时少于30ml,应严格控
制入水量,防治高血钾,必要时考虑血液透析治疗。
• (5)防治继发感染:最常见的是肺炎、败血症、气管切 开伤口感染及尿路感染等,抗生素一般选用对肾毒性小的 药物,不宜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以防继发真菌感染。
• 气管插管一般在2或3次电除颤失败,
• 或除颤复律后神志未完全恢复者中使用。
• 并予以辅助呼吸及动脉血气分析。
• 2.院内急救措施(第二期复苏)
常见内科急症的处理

6、瞳孔(A):
正常直径 3~4毫米,双侧等大等 圆,对光反应灵敏; 瞳孔散大并固定提示心跳停止, 瞳孔缩小提示有机磷或毒品中毒,而 一大一小为脑疝形成。 7、尿量(U): 正常人24小时尿量约为10002000ml;如果24小时尿量小于400ml 或每小时尿量小于17ml称为少尿;24 小时尿量小于100ml或12小时完全无 尿称为无尿,提示发生了脱水、休克 或者急性肾功能衰竭。
3
3、呼吸衰竭: 包括急性与慢性呼吸衰竭, 根据血气分析结果又可分为Ⅰ型 呼衰(单纯低氧血症)、Ⅱ型呼 衰(同时伴有二氧化碳潴留)。 4、心力衰竭: 如急性左心衰竭(肺水肿表 现)、慢性右心衰竭、全心衰竭 和泵衰竭(心源性休克)等。
4
5、肝功能衰竭:
包括急性肝坏死和慢性肝硬
化。
6、肾功能衰竭:
可分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和慢 性肾功能衰竭(后者又称为 “尿 毒症”)。
救命第一,先稳定病情再弄清病因
时限紧迫,病情进展快、预后差,
应争分夺秒、强化时间观念,赶在 “时间窗”内尽快实施目标治疗 注重器官功能,防治多器官功能障 碍,必须全身综合分析和支持治疗
17
1、最重要的专业思路与对策
——对有生命危险的急症者,必须先 “开枪”、再“瞄准”,即:
判断、但暂不诊断 对症、但暂不对因 救命、但暂不治病 所谓先“救人”、然后再“治病”,而 不遵循“治病→救人”的常规! 18
5
7、有生命危险的急危重症五种表现
A. Asphyxia 窒息及呼吸困难 (常见胸部穿透伤、气胸或上R梗阻) B. Bleeding 大出血与休克 (短时间内急性出血量>800ml) C. C1: Cardiopalmus 心悸 或者 C2 : Coma 昏迷 D. Dying (die) 正在发生的死亡 (心脏停搏时间不超过8 ~10分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性冠脉综合征
急性冠脉综合征定义
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或侵袭,继发 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形成为病理基础的一 组临床综合征 包括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急性非ST段 抬高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UA)。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分类诊断
胸部不适、胸痛 病史、体检和系列心电图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
心包炎临床表现
纤维蛋白性
主要症状:心前区疼痛 主要体征:心包摩擦音
渗出性 突出症状:呼吸困难
主要体征:心包积液征(Ewart征)
心脏压塞
急性大量心包积液出现 心脏压塞三联征:
1. 颈静脉怒张 2. 动脉血压下降 3. 心音低弱
心电图表现
心脏超声
治疗及预后
治疗 一般治疗:卧床休息、营养、对症 病因治疗:结核性、化脓性、风湿性、非特异性 解除心脏压塞:心包穿刺引流、利尿剂 预后 病因为AMI、恶性肿瘤、SLE者:预后差 感染性心包炎,及时有效治疗可痊愈,部分可留心
急性心包填塞
心包炎、心包积液
无脉搏VT、VF者,立即电击复律或除颤 无严重血液动力学障碍者静注抗心律失常药物
(AAD) 利多卡因 1.0-1.5mg/kg 负荷iv,1-4mg/min维
持,优先用于缺血性相关VT 普鲁卡因胺 15mg/kg负荷iv,20-30mg/min静
推,1-4mg/min 维持,用于非缺血性VT,利多 卡因耐药者 胺碘酮 150mg/10min负荷,1mg/min 6h, 0.5mg/min维持,必要时可多次追加150mg iv
心内科急危重症处理
本节内容
急性心力衰竭 房颤 急性冠脉综合征 室性心律失常 急性心包填塞 高血压急症
急性心衰
心力衰竭定义
心力衰竭-因各种心血管疾病导致心脏结构或 功能异常,损害了心室的充盈或射血功能而引 发的复杂临床综合征 临床表现-呼吸困难、乏力、液体潴留体征
心力衰竭诊治
识别心力衰竭患者
(AAD) 利多卡因 1.0-1.5mg/kg 负荷iv,1-4mg/min维
持,优先用于缺血性相关VT 普鲁卡因胺 15mg/kg负荷iv,20-30mg/min静
推,1-4mg/min 维持,用于非缺血性VT,利多 卡因耐药者 胺碘酮 150mg/10min负荷,1mg/min 6h, 0.5mg/min维持,必要时可多次追加150mg iv
室性心律失常
起源于心室的异位激动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室性扑动 室性颤动 临床表现-心悸、阿斯综合症、猝死
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表现
宽QRS心动过速(QRS波宽度≥120MS) 是否规则
规则
迷走刺激/腺苷 (腺苷不能用于冠心病)
QRS形态与窦律相同 室上性伴束支阻滞
旁路前传型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
性药
心律失常 房颤
房颤定义
房颤是指规则有序的心房电活动丧失,代之 以快速无序的颤动波,是最严重的心房电活动 紊乱 病理生理改变-心房失去有效的收缩与舒张, 心房泵血功能恶化或丧失,加之房室结对快速 心房激动的递减传导,引起心室极不规则的反 应 临床表现-心慌、呼吸困难、乏力等 并发症-血栓栓塞
房颤12导联心电图表现
冠心病心衰、血压不高:硝酸酯类;
冠心病心衰、血压高:硝酸酯类+硝普钠
高血压急性肺水肿:硝普钠可加硝酸酯类
冠心病、大心脏低EF值:硝酸酯类+硝普钠
大心脏低EF值:
硝普钠
大心脏低EF值、血压低:多巴胺+多巴酚
二尖瓣返流:
硝酸酯类+硝普钠;
主动脉瓣返流:
硝普钠
二尖瓣狭窄:
小剂量硝酸酯类
主动脉瓣狭窄或心包缩窄:禁用任何血管活
反复发作
持续时间> 7d 非自限性
反复发作
不能终止的 终止后又复发的 没有转复愿望的
持续永久性
预防复发 控制心室率和必要时抗凝治疗
控制心室率和必要时抗凝和/或 转复和预防性抗心律失常药物 治疗
控制心室率和必要的抗凝治疗
房颤治疗方案
心律控制 (最佳) 转为窦性心律
心率控制 保持房颤心率,给与抗凝药物 控制心室率在理想水平
运动耐量减低 液体潴留证据
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
心电图、X线、 超声 ECT、MRI、BNP
确诊心力衰竭
NYHA分级、6分 钟步行距离
确定基础心脏病 针对性治疗
急性心力衰竭
病因-扩心病、瓣膜病、心肌梗死 判断容量负荷-中心静脉压 治疗方案 强心药物 利尿剂 维持电解质平衡
急性心力衰竭血管活性药物选择
持续ST段抬高 STEMI
ST段不抬高
TnT(TnI)升高 NSTEMI
TnT(TnI)不升 高
不稳定心绞痛
双重抗血小板治疗是ACS的基础治疗
一级预防
ACS急性期处理
二级预防
Libby P. Circ 2001;104:365,
1. 改善生活方式 2. 控制危险因素 3. 抗血小板 4. 他汀类
1. 介入 / 溶栓治疗 2. 抗血小板 3. 肝素 / LMWH 4. Beta受体阻滞剂
右束支传导阻滞图形 V1导联qR、Rs、Rr 额面电轴+ 90⁰至–90 ⁰
室速
左束支传导阻滞图形 V1导联R波时程>30ms V1导联R波至S波最低点>60ms
V6导联呈qR或qS形
房速或房扑
室速
室性心动过速治疗方案
无脉搏VT、VF者,立即电击复律或除颤 无严重血液动力学障碍者静注抗心律失常药物
1. 控制危险因素 2. 抗血小板 3. Beta受体阻滞剂
4. ACEI
5. 他汀类
室性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急症
包括快速性心律失常与缓慢型心律失常 快速型心律失常 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 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快室率房扑、房颤 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扑动、室性颤动等 缓慢型心律失常 重度窦性心动过缓 ,房室传导阻滞,快慢综合征
ECG中P波消失,代之以颤动波f,R-R间期不规则
房颤分类
名称 初发房颤
阵发性房颤 持续性房颤 永久性房颤
临床特点
有症状的(首次发作) 无症状的(首次发现) 发生时间不明(首次发现)
发病特点
治疗策略
可复发,也可不 复发
不需要预防性抗心律失常药物 治疗,除非症状严重
持续时间< 7d(常< 48h) ,能自行终止
心肌梗死或器质性心脏病史, 室速可能
1:1关系如何
不规则
房颤 房速/房扑下传不规则合并
束支阻滞 旁路前传
是或不明确
无
胸前导联QRS波形态
典型右/左束支传导阻滞 心室率快于心房率 心室率慢于心房率 提示室上速
胸前导联QRS 方向一致(V1至V6均为正波或负波)
无R/S型 P波起点到S波最低点时程≥10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