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同步训练题(解析版)

合集下载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和地质剖面图的判读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时练习高考必考题突破讲座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和地质剖面图的判读

课时达标(十五)风化坑是岩石顶面上因积水风化作用而产生的凹坑,我国珠江口庙湾岛上的花岗岩风化坑最为典型,它多出现在裸露的巨大砾石顶部,及平坦或坡度较小的岩石面上。

研究者在凹坑内发现岩石的长石经外力作用,其钙、钾等元素流失,并向黏土矿物转化。

图1示意风化坑剖面,图2示意地壳物质循环。

据此完成1~2题。

1.岩石按成因分类,庙湾岛的风化坑属于图2所示的(A)A.①类岩石B.②类岩石C.③类岩石D.④类岩石2.形成庙湾岛风化坑的主要外力作用是(B)A.物理风化B.化学风化C.流水侵蚀D.海浪侵蚀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庙湾岛上的风化坑岩石是花岗岩,花岗岩属于侵入型岩浆岩,而侵入型岩浆岩是由岩浆侵入地表冷凝形成的。

依据图2判断,①为侵入型岩浆岩,②为喷出型岩浆岩,③为沉积岩,④为变质岩。

第2题,根据风化坑的概念可知,其是在风化作用下形成的,再根据材料中提到的化学元素及矿物类型的转化可以判断,该风化坑的形成主要是化学风化作用的结果。

安徽天柱山是国家地质公园,左图为天柱山主峰“天都峰”景观,为典型的花岗岩地貌,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3~4题。

3.左图中的岩石类型及其形成的地质作用与右图中相对应的是(B)A.a和6 B.b和3C.c和5 D.d和14.有关左图中“天都峰”景观形成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C)①受高温、高压的变质作用而形成②形成于比较湿热的气候环境③受风化和重力崩解作用而形成④经历了地壳的上升运动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④解析第3题,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规律,再结合右图中“变质作用”这一信息,可确定d为变质岩;箭头“三进一出”的为岩浆,由此得出a为岩浆;4、6、7为重熔再生作用;由岩浆经冷却凝固作用形成岩浆岩,确定b为岩浆岩;3为内力作用;剩下c为沉积岩,2、5为外力作用,故B正确。

第4题,出露地表呈现山岭的“天都峰”是花岗岩地貌景观。

花岗岩是侵入型岩浆岩,在地球内力作用下形成。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选考)一轮复习强化训练: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和地质剖面图的判读(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选考)一轮复习强化训练: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和地质剖面图的判读(含解析)

2020届高考地理人教版(选考)一轮复习强化训练岩石圈物质循环图和地质剖面图的判读一、选择题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示地区地质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A.拉张褶皱、拉张断裂、砂岩沉积、砾岩沉积、岩浆侵入与喷出B.拉张褶皱、拉张断裂、抬升侵蚀、下沉沉积、岩浆侵入与喷出C.褶皱、断裂、抬升侵蚀、岩浆侵入与喷出、砂岩沉积、砾岩沉积D.沉积、挤压褶皱、断裂、抬升侵蚀、下沉沉积、岩浆侵入与喷出2.图中①②处岩石发生了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最有可能是( )A.板岩、片麻岩B.板岩、大理岩C.石英岩、大理岩D.石英岩、片麻岩1.D 2.C 解析第1题,图示地区下部的石灰岩属沉积岩层,应该先经过沉积过程;下部的岩层发生弯曲,说明又经过了挤压褶皱;由岩层错位切断了褶皱可知,该处断裂出现在褶皱之后;下部弯曲岩层的表层有侵蚀面,说明又经历了抬升侵蚀;上部出现了新的沉积岩,说明又经过了下沉沉积;由岩浆岩穿过沉积岩层喷出地表,说明又经历了岩浆侵入与喷出,故D正确。

第2题,图中①②处岩石发生了变质作用,结合沉积岩的分布可知,该处的变质岩应该是沉积岩变质形成,选项中只有石英岩、大理岩符合条件,故C正确。

干热岩是温度高于200 ℃、深埋在地下3~10千米处的高温岩体,这种岩体的绝大部分为侵入岩。

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

当海洋板块下沉到地球内部时,海底天然气便在板块交界带边缘上涌,在接触冰冷海水和深海压力下形成水合物。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据此完成3~5题。

3.图中导致干热岩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和岩石类型是( ) A.①、乙B.②、丙C.③、沉积岩D.④、甲4.青藏高原南部是我国干热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这是因为该区域( )A.地处高海拔的高原B.地壳的厚度较薄C.靠近板块交界地带D.玄武岩地层广布5.可燃冰多形成于( )A.海岭附近的深海盆B.海沟附近的沉积岩C.三角洲附近的浅海D.高纬的较寒冷海域3.A 4.C 5.B 解析第3题,依据“三进一出是岩浆”,可判断甲为岩浆,则乙为岩浆岩。

【中图版】高考地理一轮(13)外力作用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含答案)

【中图版】高考地理一轮(13)外力作用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含答案)

课时分层集训(十三) 外力作用与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建议用时:40分钟)(对应学生用书第267页)A组跨越本科线(唐山检测)下图是鼓浪屿西南沙滩上屹立着的一块巨岩,中间有一个大岩洞,潮涨潮落,海浪拍打这个岩洞时,发出咚咚声响,俨如击鼓,人们称它为“鼓浪石”。

读图,完成1~2题。

【导学号:29790057】1.形成鼓浪石的地质作用,主要是( )A.海水侵蚀B.风化和风蚀C.冰川侵蚀D.流水侵蚀2.图中由海水作用形成的堆积地貌是( )A.岩洞B岩礁C.沙滩D.海岸1.A 2.C[第1题,岩洞是受海浪的侵蚀而形成的。

第2题,沙滩是海水作用形成的堆积地貌,而岩洞、岩礁、海岸都是海浪侵蚀作用形成的。

](全国卷Ⅰ)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

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

图1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

据此完成3~5题。

3.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A.向陆地方向推进B.向海洋方向推进C.位置稳定D.反复进退4.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

由此( )A.形成新的贝壳堤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C.形成河口三角洲D.迫使河流改道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根据岩石的质地,如矿物颗粒的大小、有无气孔、致密程度形状等可以推测岩石的形成过程和形成环境。

据此回答6~7题。

6.某山体由岩浆岩组成。

该岩浆岩表面无气孔,矿物颗粒粗大,对其成因的合理推测是( )①岩浆冷却较快②岩浆冷却较慢③在地表形成④在地下形成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7.历史上,苏州人利用当地砚瓦山的岩石做原料生产优质砚台。

这种岩石岩性致密,呈薄板状。

该岩石可能是( )A.喷出岩B.侵入岩C.沉积岩D.变质岩6.D7.D[第6题,由“岩浆岩表面无气孔,矿物颗粒粗大”推断该岩浆岩应该是花岗岩,在地球内部形成,为侵入岩,冷却较慢。

高考地理命题方向: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

高考地理命题方向: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

2021高考地理命题方向: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命题方向1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台湾省野柳风景区的海边,有种发育在沉积砂岩上的奇特自然景观——“豆腐岩”(下左图)。

下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据此完成1~2题。

1.“豆腐岩”在成因上属于( )A.甲 B.乙C.丙 D.丁答案 B解析据材料信息“沉积砂岩”可知,“豆腐岩”在成因上属于沉积岩。

根据图示,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故丙是岩浆岩;沉积物箭头指向乙,说明乙为沉积岩;所以“豆腐岩”在成因上属于乙,B项正确。

2.“豆腐岩”景观形成的地质过程可能是( )A.海底沉积—地壳抬升—风化作用—海水侵蚀B.板块张裂—岩浆侵入—岩浆冷凝—海水侵蚀C.海底沉积—岩浆侵入—地壳抬升—海水侵蚀D.板块碰撞—地壳抬升—风力搬运—海水侵蚀答案 A解析据材料可知,该风景区位于海边,“豆腐岩”属于砂岩。

砂岩是一种沉积岩,属于水成岩,沉积环境多为河床或海底,故“豆腐岩”的形成首先要经过海底沉积,然后由于地壳抬升,海底砂岩露出海面,接受风化作用,使岩石表面破碎,最后受到海水侵蚀,岩性较软的部分被侵蚀掉,相对坚硬的部分保留下来形成了“豆腐岩”景观。

故“豆腐岩”景观形成的地质过程可能是海底沉积—地壳抬升—风化作用—海水侵蚀。

同步训练黑曜石形成于火山爆发时岩浆流的外缘,具有类似玻璃的特性。

读地质循环示意图,完成1~2题。

1.黑曜石与其形成过程对应正确的是( )A.a—③B.b—②C.c—④D.d—①2.图中b到d的过程( )A.均在地表进行B.能量均来自太阳能C.物质都来自地壳内部D.岩石性质发生改变[解析] 1.A 2.D 第1题,由题目可知,黑曜石形成于火山喷发时岩浆流的外缘,为岩浆冷凝形成。

根据图中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判断,a为岩浆岩,③为冷凝作用;b为风化物,②为高温熔化;c为沉积岩,④为堆积作用;d为变质岩,①为变质作用。

第2题,读图可知,b到d的过程为风化物转变为变质岩的过程,是先经历了堆积作用,后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性质发生了变化。

高考一轮地壳物质循环图的判读同步训练

高考一轮地壳物质循环图的判读同步训练

高考一轮地壳物质循环图的判读同步训练干热岩是温度大于200℃、埋深3—10千来的高温岩体,这种岩体的绝大部分为侵入岩。

可燃冰是天然气水合物。

当海洋板块下沉到地球内部时,海底天然气便在板块交界带边缘上涌,在接触冰冷海水和深海压力下形成水合物。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导致干热岩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和岩石类型是A.①、乙 B.②、丙 C.③、沉积岩 D.④、甲2.青藏高原南部是我国干热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这是因为这里A.地处高海拔的高原 B.地壳的厚度较薄C.靠近板块交界地带 D.玄武岩地层广布3.可燃冰多形成于A.海岭附近的深海盆B.海沟附近的沉积岩C.三角洲附近的浅海D.高纬的较寒冷海域在云南省的冲市,市政建设铺设在街道上的黑色玄武岩地砖,渗水性较好,耐用而又美观。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据此完成4—5题。

4.铺设的黑色玄武岩A.为图中的B类岩石 B.为图中的C类岩石C.形成过程为图中的④ D.形成过程为图中的⑤5.这种玄武岩地砖对城市环境建设的意义是A.增强地表径流,使城市内涝加剧 B.有效增加下渗,减弱地表径流C.使热岛效应显著增强,气温升高 D.促进地表径流蒸发,降低温度读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6—8题。

6.若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不同的岩石,则它们中形成原因相同的一组是A.①和②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7.图中字母与地质作用对应正确的是A.a—变质作用 B.b—风化作用 C.c—重熔再生作用 D.d—侵蚀作用8.经过d过程形成的岩石,可能具有的特点是A.有层理构造 B.常含有化石C.多气孔构造 D.矿物结晶充分,岩石坚硬黑曜石,形成于火山爆发时岩浆流的外缘,具有类似于玻璃的特性。

读地质循环示意图,回答9—10题。

9.下列与黑曜石及其形成过程相对应的是A.a—③ B.b—② C.c—④ D.d—①10.图中b到d的过程A.均在地表进行 B.岩石性质发生改变C.物质来自地壳 D.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能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可将岩石折叠如被,下面左图为“某地地质景观图”,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简图(甲→戊代表岩浆、三大类岩石和沉积物)”。

高考地理-压轴题之岩石圈物质循环-专题练习(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地理-压轴题之岩石圈物质循环-专题练习(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压轴题之岩石圈物质循环【典例】(2016·江苏卷)下图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A.①指化学沉积作用B.②指搬运作用C.③指成岩作用D.④指火山喷发作用2.地球内部圈层与大气圈的关系是()A.生物圈是大气中的碳进入内部圈层的纽带B.地球内部能量的释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C.火山活动使地球内部的碳释放到大气圈D.大气圈吸收太阳能使地球内部不断增温【触类旁通】(2017·河北省廊坊市高三上期末)陡坡上的岩体、土体、块石或碎屑层,在重力的作用下,突然发生急剧的快速下移,在坡脚或开阔的山麓地带形成倒土堆。

而在悬崖坡上的岩石,因风化而发生崩落,裂接下来的物质沿山坡流动,最后在山脚下稳定的地方堆积下来,形成上尖下圆的锥形体,称倒石锥。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倒石堆和倒石锥两者相比较()A.都有一定分选,高处石块小,低处石块大B.倒石堆由崩塌形成,快速堆积,无分选C.倒石堆从堆顶到堆底,石块从小变大D.倒石锥和倒石堆物质结构松散、杂乱、多孔隙2.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方框表示岩浆、岩浆岩、变质岩、风化侵蚀物,沉积物,箭头表示地质作用,能够表示倒石锥形成的地质作用及其相关地理事物的是()A.②,甲B.④,丙C.⑥,丁D.⑧,戊(2017·吉林长春外国语学校高三上期末)“种地非良田,观赏如画卷”的砒砂岩,是一种隐藏在黄土高原上的特殊岩石。

它岩层松散,异常贫瘠,农作物难以生长,生命如遇砒霜之毒,故称砒砂岩。

它的色泽斑斓绚烂,灰绿、棕黄、绛红、粉紫、灰白,五色相间。

所以当地老百姓管它叫“五花肉”。

读砒砂岩分布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3.关于砒砂岩分布区目前外力作用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A.分布在黄土高原上,全年都以流水侵蚀作用为主B.春季风力强劲,以风力侵蚀作用为主C.主要分布在黄河支流的下游,以流水沉积作用为主D.自东南向西北侵蚀作用越来越弱,风化作用越来越强4.把砒砂岩分布区变“毒”为“宝”宜采取的措施有()A.建立地质公园,发展旅游业B.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C.退耕还林、还牧,保护生态环境D.封山育林,防治水土流失(2016·浙江卷)下图为某河谷地质、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代由①到③变老。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项训练《岩石圈物质循环》练习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专项训练《岩石圈物质循环》练习

《岩石圈物质循环》练习一、综合题1.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某研学小组到浙江省雁荡山进行研学考察,经研究发现雁荡山属于典型的中生代火山岩地貌。

该地貌演化经历了四个不同发育阶段,以锐峰、叠嶂、飞瀑称绝,凭借秀丽和雄伟的地貌景观而成为重要的旅游景区。

后期火山多次喷发形成厚达500米的流纹岩层,流纹岩层分布区沟谷众多,在地壳运动和外力作用下,在各溪流的源头沟谷段,沟床上往往出现呈多级分布、几乎直立的岩嶂和岩槛瀑布(图2)。

图1为雁荡山地貌阶段发育过程,图3为雁荡山地貌部分景观图。

(1)研学小组发现雁荡山地貌发育与丹霞地貌有相似之处,远看易混淆,请说出两种地貌特点异同。

(2)据图描述雁荡山地貌阶段发育过程。

(3)指出该地区多级岩嶂和岩槛瀑布形成的具体条件。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乌波卢岛位于太平洋板块向印度洋板块俯冲带。

第四纪以来,岩浆沿西北—东南向断裂间歇性喷出,形成多期火山岩。

其中,Q1火山岩抗蚀能力较弱,Q2、Q4火山岩垂直节理和裂缝发育。

各期火山岩表面土层厚度分别约为900cm、90cm、35cm。

岛屿西部局部地方Q1火山岩出露,构成高岗。

岛屿年平均降水量超过3000mm,但水资源较贫乏,其分布受岩性和地貌影响较大。

下图示意乌波卢岛地形及不同时期火山岩空间分布。

(1)说明乌波卢岛脊线的形成过程。

(2)从岩性和地貌角度,分析乌波卢岛地表水资源东部多于西部的原因。

(3)简析乌波卢岛西部Q1火山岩高岗形成的原因,并推断外力作用下其地形的演化。

3.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锆是一种战略性稀有重金属。

锆资源集中分布在澳大利亚和非洲,绝大多数由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的三大供应商开发,消费集中在中国、欧洲和北美。

莫桑比克锆砂矿资源丰富,其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前寒武纪火成岩。

含锆重砂矿物多在海岸带低潮线附近富集,13月在高潮线以上也有大量沉积。

“一带一路”背景下,某中资企业与莫桑比克合作开发锆砂矿。

下图示意采矿区及所在区域。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高考考点训练(解析版)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高考考点训练(解析版)

微专题八地表形态的塑造微考点3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2022·云南·昆明一中模拟预测)下图示意某区域地质剖面,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1.图中最有可能形成大理岩的地点是()A.甲B.乙C.丙D.丁2.图示区域()A.Q岩石形成时间晚于M岩石B.断层因甲岩层弯曲形成C.N岩浆冷凝速度慢于P岩浆D.共发生了两次岩浆活动3.Q岩石形成前,可能发生明显地表侵蚀的过程至少有()A.1次B.2次C.3次D.4次【答案】1.B 2.A 3.B【解析】1.大理岩是石灰岩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形成的变质岩,最有可能出现在岩浆通道接触的石灰岩分布区,即乙地,B正确,排除ACD。

故选B。

2.Q岩石在最上层的砂岩形成之后形成,可判断形成时间晚于M岩石,A正确;断层形成于甲岩层弯曲之后,与其弯曲无关,B错误;N岩浆喷出地表,冷凝速度快于P岩浆,C错误;图中显示的岩浆岩形成于三个不同时期,D错误。

故选A。

3.图中下部,弯曲的砂岩地层表层被侵蚀过;图中断层的右侧上部石灰岩所在岩层顶部也发生过侵蚀,所以至少发生了两次明显的地表侵蚀过程,B正确,排除ACD。

故选B。

(2022·湖北·高三阶段练习)和田玉形成于地下,有片理和块状构造。

按其产出环境可分为山料、山流水料、籽料和戈壁料。

其中,山流水料是指经自然风化、泥石流或雨水冲刷后形成的次原生矿玉料,距原生矿近,块度较大。

玉龙喀什河因盛产和田玉而得名,每年洪水退后,都会吸引众多掘玉人。

下图为玉龙喀什河流域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地表的和田玉原石为()A.沉积岩B.侵入岩C.变质岩D.喷出岩5.山流水料多见于()A.①处B.②处C.③处D.④处6.一年之中,和田县聚集掘玉人最多的时间是()A.1-2月B.4-5月C.9-10月D.11-12月【答案】4.C 5.B 6.C【解析】4.由材料可知,和田玉原石形成于地下,有片理和块状构造,符合变质岩的特点,C正确。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同步训练题(解析)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同步训练题(解析)

高考一轮复习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同步训练题黑曜石形成于火山爆发时岩浆流的外缘,具有类似玻璃的特性。

读地质循环示意图,完成1~2题。

1.黑曜石与其形成过程对应正确的是()A.a—③B.b—③C.c—③D.d—③2.图中b到d的过程()A.均在地表进行B.能量均来自太阳能C.物质都来自地壳内部D.岩石性质发生改变[解析] 1.A 2.D第1题,由题目可知,黑曜石形成于火山喷发时岩浆流的外缘,为岩浆冷凝形成。

根据图中各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判断,a为岩浆岩,③为冷凝作用;b为风化物,③为高温熔化;c为沉积岩,③为堆积作用;d为变质岩,③为变质作用。

第2题,读图可知,b到d的过程为风化物转变为变质岩的过程,是先经历了堆积作用,后经过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性质发生了变化。

该过程发生在地表及地球内部。

物质来自地表及地壳内部。

能量来自太阳能和地球内能。

左图是浙江省宁波市花番岛海岸的“石瀑”奇观,它是火山熔岩冷凝后形成的柱状节理群。

右图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形成“石瀑”的岩石属于图中的()A.③B.③C.③D.③4.造成图中“石瀑”悬挂在半空的外力作用主要是()A.风化作用B.流水侵蚀C.风力侵蚀D.海浪侵蚀[解析] 3.A 4.D第3题,结合题干材料知,“石瀑”是由火山熔岩冷却凝固形成的;结合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即可判断。

第4题,宁波花番岛“石瀑”位于沿海地区,下部岩石被海浪侵蚀掉,致使其悬挂在半空。

久负盛名的和田玉是中元古代晚期古海洋中的白云岩(镁含量较高的碳酸岩)在高温高压的特殊环境下重结晶形成的。

下图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甲~戊表示岩浆和三大类岩石。

据此回答5~6题。

5.和田玉属于图中哪类岩石()A.甲B.乙C.丙D.丁6.和田玉形成过程可以简单概括为()A.(b1+b2)→aB.(e1+e2)→dC.e1D.e2[解析] 5.D 6.C第5题,结合材料知,和田玉为沉积岩变质形成的变质岩,结合图示并根据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即可判断戊为沉积岩,而丁为变质岩。

2020年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

2020年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

范文2020年新人教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岩石圈物质循1/ 9环示意图的判读考点 05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 ○○○ 1.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可归纳为下面的模式图:代码① ② ③ 原物质地质作用岩浆冷却凝固作用外力作用(风化、侵岩浆岩、变质岩和已蚀、搬运、堆积、固生成的沉积岩结成岩) 岩浆岩、沉积岩和已变质作用 (温度、压生成的变质岩力) ④ 各类岩石重熔再生作用生成物质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岩浆 2.三大类岩石的形成和用途类型形成常见岩石有用成分举例岩侵入地下岩浆在内力作用下,浆岩侵入地壳上部,冷却凝固花岗岩花岗岩是坚固、美观的建筑材料;多岩而成种金属矿是工业生产的原料喷出岩地下岩浆在内力作用下,沿地壳薄弱地带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玄武岩沉积岩石灰岩是建筑材地表岩石在外力作用下受料和化工原料;钾到破坏,碎屑物质被搬运石灰岩、砂盐是化工原料;到低处沉积、固结而成岩岩、页岩煤、石油是当前世石界最重要的能源岩石受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影响,在一定温度、大理岩、板大理岩是建筑材变质岩压力条件下使原来成分、岩、石英岩、料;铁矿石是钢铁结构发生改变而形成新岩片麻岩工业的重要原料石 1.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以下图为例) 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大致可以用进出箭头的多少来区分:3/ 9(1)岩浆:三进一出。

(2)变质岩和沉积岩:二进二出。

(3)岩浆岩:一进三出。

注:沉积物指向的一定是沉积岩,沉积岩一般含有化石并具有层理构造。

2.判断箭头含义 (1)指向岩浆岩的箭头——冷却凝固,是内力作用。

(2)指向沉积岩的箭头——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是外力作用。

(3)指向变质岩的箭头——变质作用,是内力作用。

(4)指向岩浆的箭头——重熔再生作用,是内力作用。

下面的图 1 为某地地质剖面和植被分布示意图(Ⅰ—Ⅴ代表不同岩石),图 2 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图 1 所示岩石与图 2 中 a、b、c、d 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Ⅱ-c B.Ⅲ-d C.Ⅳ-b D.V-a (2)自然界中,植物也参与了岩石的形成过程。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必考点专练8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与地质作用(含解析)中图版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必考点专练8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与地质作用(含解析)中图版

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必考点专练8 岩石圈的物质循环与地质作用(含解析)中图版(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2013·天津文综,6~7)读下图,完成1~2题。

太平洋珊瑚礁(岛)分布示意图1.据图中珊瑚礁(岛)分布状况判断,珊瑚适宜生长在()。

A.岛屿周围的浅海B.有暖流经过的浅海C.温暖清澈的浅海D.有河水注入的浅海2.上图中一些珊瑚岛海岸,分布着珊瑚碎屑组成的沙滩。

这些沙滩形成于()。

A.风化作用B.侵蚀作用C.搬运作用D.沉积作用解析第1题,依据图中珊瑚礁(岛)分布的纬度位置可看出,珊瑚礁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温暖清澈的浅海环境,故选择C项。

第2题,珊瑚礁碎屑组成的沙滩应是沉积作用形成的。

答案 1.C 2.D(2012·北京文综,10)下图为“温带某景区导游图”。

读图,完成第3题。

3.在图示景区的主要自然景观中()。

A.峡谷由河流下切塑造而成B.河流补给主要靠冰雪融水C.瀑布的落差受径流量控制D.湖泊是火山口积水形成的解析图中峡谷有河流流经,应是流水的侵蚀下切而形成。

该地区河流主要是大气降水补给。

瀑布的落差与河流径流量关系较小。

湖泊位于河流中间位置,不是火山口积水而成。

答案A(2012·四川文综,1)下图是我国亚热带某旅游名山景观照片。

该山山顶海拔3 099米,属山地针叶林带。

读图完成第4题。

4.形成图中构造地貌的地质作用是()。

A.断裂上升B.褶皱弯曲C.冰川堆积D.风力侵蚀解析图中有一大陡崖,应是岩层发生断裂,并沿断裂面上升而形成的。

答案 A(2012·上海地理,7~8)板块运动造就了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基本形态。

据此完成第5~6题。

5.洋脊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地震使海底抬升B.地震导致海底中间凹陷C.海底扩张处岩浆涌出D.海底扩张处沉积物大量堆积6.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可能形成()。

A.岛弧和海沟B.海岭和海沟C.海岭和裂谷D.岛弧和裂谷解析第5题,洋脊位于海底板块张裂处,是岩浆喷涌形成的。

【新版】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课时练6 常见地貌类型 岩石圈物质循环(含解析)

【新版】高考地理湘教版一轮复习课时练6 常见地貌类型 岩石圈物质循环(含解析)

课时规范练6常见地貌类型岩石圈物质循环河口地区(范围指从潮汐影响下的上界至水下三角洲的末端)可视为径流与潮流相互作用的区域。

下图为常见的河口类型示意图。

据此完成第1~2题。

1.关于两种类型河口地区描述正确的是()A.甲河口地区更容易出现咸潮现象B.乙河口更有利于三角洲的形成C.甲河输沙量明显大于乙河D.乙河口受潮流和海浪的冲刷更严重2.近几年甲河口地区“前缘急坡”后退明显的原因可能为()A.中上游地区修建水库B.陆地地壳相对上升C.流域内植被破坏严重D.全球变暖使海平面上升相当多的雅丹地貌是经风化作用和风蚀作用而形成,表现为土墩(垄)和凹槽的组合。

读雅丹地貌景观图,完成第3~4题。

3.下列属于雅丹地貌景观特征的是()①土墩和凹槽相间排列②垄槽延伸方向与盛行风向垂直③地面支离破碎④土墩奇形怪状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4.下列省级行政区中最有可能广泛分布雅丹地貌的是()A.山东B.云南C.新疆D.广东《徐霞客游记》中曾记录:“……路侧有窞(dàn)深坑一圆,名龙井。

下坠五六丈,四围大径三丈,俱纯石环壁。

坠空缀磴而下,下底甚平,东北裂一门,透门以入,其内水声潺潺,路遂昏黑。

践崖扪隙,其下忽深不可测。

久之,光渐启,回见所入处,一石柱细若碧笋,……”据此完成第5~6题。

5.“龙井”的形成过程可能是()A.沉积作用—地壳凹陷—流水侵蚀B.地壳抬升—流水侵蚀—重力崩塌C.流水侵蚀—地壳抬升—重力崩塌D.地壳抬升—沉积作用—流水侵蚀6.该地貌类型对本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可能有()①土层浅薄,土壤贫瘠②光热充足,降水多③易引发地质灾害④利于地表水存储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下图为岩石表面因覆盖藻类而呈现出的红石景观。

红石景观一般分布在海拔2000—4000米的谷地里。

研究发现,此类红石的藻类喜低温潮湿的环境,依附生长于“新鲜”的石头表面。

据此完成第7~8题。

7.形成图示红石景观的“新鲜”石头可能来源于()A.火山喷发形成的固结物B.冰川融化形成的泥石流堆积物C.岩石风化形成的残留物D.河流沉积作用形成的堆积物8.我国下列地区中最可能出现该类景观的是()A.粤东B.苏南C.川西D.陕北苏州鸡笼山为花岗岩山体,山不高,有二峰。

高考热考图表系列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Word版含解析

高考热考图表系列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Word版含解析

高考热考图表系列(十二 )岩石圈物质循环表示图的判读岩石圈物质循环表示图是展现岩石圈物质循环、三大类岩石相互转变过程的图示,常有图示有两种:以地质剖面图为背景的循环表示图和以关系图为背景的表示图。

岩石物质循环模型说明岩石经过不一样的过程能够从一种形态转变成为另一种形态。

读图,回答 (1)~(2)题。

(1)大理岩是石灰岩经过程①形成的。

在这一过程中 ( ) A.温度高升,压力降低 B.温度降低,压力高升C.温度高升,压力高升 D.温度降低,压力降低(2)图中能够反应大洋中脊处新的洋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A.②B.③C.④D.⑤[图形解码 ]答案: (1)C (2)C 判读技巧1.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 (以下列图为例 )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大概能够用出入箭头的多少来划分:①岩浆:三进一出。

②变质岩和堆积岩:二进二出。

③岩浆岩:一进三出。

注:堆积物指向的必定是堆积岩,堆积岩一般含有化石并拥有层理结构。

2.判断箭头含义①指向岩浆岩的箭头——冷却凝结,是内力作用。

②指向堆积岩的箭头——风化、侵害、搬运、聚积、固结成岩作用,是外力作用。

③指向变质岩的箭头——变质作用,是内力作用。

④指向岩浆的箭头——重熔重生作用,是内力作用。

3.地壳物质循环变式图地壳物质循环在实质考题中有很多种变式图,以下列图所示:(2018 ·甘肃河西期中 )图甲为黄山“猴子观海”景观,“猴子”由花岗岩构成,独居峰顶,静观山下云海。

图乙为地壳物质循环表示图。

读图,达成 1~2 题。

1.构成“猴子”的岩石按成因属于图乙中的()A.甲B.乙C.丙D.丁2.将棱角分明的花岗岩塑造成绘声绘色的“猴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海浪侵害B.风力侵害C.冰川侵害D.风化作用分析:第 1 题,花岗岩是岩浆岩,依照“三进一出是岩浆”,可判断甲为岩浆,则乙必定是岩浆岩。

第 2 题,这类地质作用是典型的花岗岩球状风化作用。

答案:高考热考图表系列(十三 )地质剖面图的判读地质剖面图是对某一地质结构所作的垂直剖面图,包含地质地貌表示图、地貌景观和地质剖面图、褶皱和断层结构表示图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一轮复习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的判读同步训练题黑曜石形成于火山爆发时岩浆流的外缘,具有类似玻璃的特性。

读地质循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
1. 黑曜石与其形成过程对应正确的是 ( )
A. a—③
B. b—②
C. c—④
D. d—①
2. 图中b到d的过程 ( )
A. 均在地表进行
B. 能量均来自太阳能
C. 物质都来自地壳内部
D. 岩石性质发生改变
【答案】1. A 2. 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点:三大类岩石的形成和性质
【1题详解】
因为“黑曜石,形成于火山爆发时岩浆流的外缘”,可见其性质为岩浆岩,是在岩浆喷出过程中形成的。

图中a为岩浆岩,③为岩浆冷凝过程,因此,A正确。

b为风化物,②为高温融化,B错;c为沉积岩,④为沉积作用,C错;d为变质岩,①为变质作用。

故本题选A。

【2题详解】
从b到d岩石裸露在地表,被外力作用形成新的沉积岩,并最后在变质作用下变质形成变质岩的过程,因此,岩石的性质发生了改变,D正确。

该过程地表和地下都有进行,A错;岩石圈物质循环的能量来源主要是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的衰变产生的热能和太阳辐射能,B错。

物质来自地壳内部和地表,C错。

【点睛】一、岩石圈的物质循环:是自岩浆始,到岩浆终;而且生成岩浆岩的只能是岩浆。

二、沉积岩和变质岩可以相互转化。

三、只有沉积岩中含有化石。

左图是浙江省宁波市花番岛海岸的“石瀑”奇观,它是火山熔岩冷凝后形成的柱状节理群。

右图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3. 形成“石瀑”的岩石属于图中的 (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 造成图中“石瀑”悬挂在半空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
A. 风化作用
B. 流水侵蚀
C. 风力侵蚀
D. 海浪侵蚀
【答案】3. A 4. D
【解析】
【3题详解】
“石瀑”奇观,它是火山熔岩冷凝后,形成的柱状节理群,是岩浆岩中的喷出岩,是图示①;
②是侵入岩,③是沉积岩,④是变质岩。

选A正确。

【4题详解】
“石瀑”位于海岸边,“石瀑”下方被海浪侵蚀掉了而悬挂在半空的。

选D正确。

久负盛名的和田玉是中元古代晚期古海洋中的白云岩(镁含量较高的碳酸岩)在高温高压的特殊环境下重结晶形成的。

下图是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中甲~戊表示岩浆和三大类岩石。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5. 和田玉属于图中哪类岩石 (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6. 和田玉形成过程可以简单概括为 ( )
A. (b1+b2)→a
B. (e1+e2)→d
C. e1
D. e2
【答案】5. D 6. C
【解析】
本题组考查地壳物质循环,根据沉积岩、变质岩、岩浆岩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关系即可作答。

【5题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和田玉是中元古代晚期古海洋中的白云岩(镁含量较高的碳酸岩在高温高压特殊环境下重结晶形成的,故和田玉的基础岩类是沉积岩,形成时的盐类是变质岩。

据图,戊为风化物形成,为沉积岩,丁为变质岩,选D。

【6题详解】
根据材料,和田玉的形成过程可以简单概括为沉积岩转变为变质岩的过程,与图中e1相吻合。

选C。

【点睛】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岩石物质循环模型说明岩石通过不同的过程可以从一种形态转化成为另一种形态。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7. 大理岩是石灰岩经过程①形成的。

在这一过程中( )
A. 温度升高,压力降低
B. 温度降低,压力升高
C. 温度升高,压力升高
D. 温度降低,压力降低
8. 图中能够反映大洋中脊处新的洋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 )
A. ②
B. ③
C. ④
D. ⑤
【答案】7. C 8. C
【解析】
试题分析:
【7题详解】
读图,大理岩是石灰岩经过程①形成的。

在这一过程中发生的地质作用是变质作用,是一种高温、高压环境,所以温度升高,压力升高,C对。

【8题详解】
大洋中脊处新的洋壳形成过程是岩浆喷发涌出冷凝的过程,图中能够反映大洋中脊处新的洋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④,表示岩浆活动,C对。

②、③表示高温熔化,A、B错。

⑤表示变质作用,D错。

考点:三类岩石的转化关系,地质作用类型及形成条件。

澳大利亚“魔鬼大理岩保护区”是世界著名的岩球地质公园,但其岩石并不是大理岩(碳酸盐),而是花岗岩。

图a为澳大利亚“魔鬼大理岩”石球景观图,图b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9. 图a中的岩石类型属于图b中(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0. 形成该景观的地质作用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9. B 10. A
【解析】
试题分析:
【9题详解】
根据材料,图a中的岩石类型是花岗岩,球状风化是花岗岩的特征。

花岗岩属于岩浆岩中的侵入岩。

对应图b,岩浆冷凝形成的丁是火山喷发形成,是玄武岩。

乙没有喷出,侵入到地壳上部,是花岗岩。

属于图b 中乙,B对。

A、C、D错。

【10题详解】
该景观属于花岗岩的球状风化,形成的地质作用是外力作用。

岩石受外力作用形成沉积物堆积,外力作用对应图中序号①,A对。

②是变质作用,③是固结成岩作用,④是冷凝作用,B、C、D错。

【考点定位】岩石类型与景观形成原因,地质作用类型。

浮石,主要产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天池附近。

该石多呈白、灰白、乳白、浅黄等色,多孔而质轻,能浮于水面。

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1. 对浮石成因的合理推测是( )
①岩浆冷却较快②岩浆冷却较慢③在地表形成④在地下形成
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
12. 在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能够反映浮石形成过程的代码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11. A 12. C
【解析】
试题分析:
【11题详解】
长白山天池是一个火山口形成的湖泊,说明该地曾有过火山喷发,结合浮石多孔而质轻的特点,可知它是岩浆喷出地表,较快冷却凝固而成。

【12题详解】
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的地质作用是:外力作用、重熔再生、冷却凝固、变质作用,结合上题分析,所以C正确。

考点:地壳物质循环
在浙江台州市分布着国内罕见的珊瑚岩景观,是典型的火山熔岩地貌造型的代表作(下面左图)。

下面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

完成下面小题。

13. 形成珊瑚岩的物质来自于( )
A. 地壳
B. 地幔
C. 地核
D. 岩石圈
14. 该珊瑚岩形成的主要过程与右图中序号直接相关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13. B 14. A
【解析】
【13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珊瑚岩是典型的火山熔岩,是由岩浆喷出地表形成,岩浆来源于地幔,B正确。

【14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珊瑚岩是典型的火山熔岩,图中丙处有三个箭头指进,只有一个箭头指出,表示岩浆,岩浆喷出地表形成岩浆岩,图中①表示岩浆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甲是岩浆岩,A正确。

【点睛】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的判读技巧
(1)关键是判断岩浆与岩浆岩。

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而成,即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就是岩浆岩;(2)
岩浆是岩石转化的“起点”,也是三大类岩石的“归宿”,即有三个箭头指向它;(3)岩石均可经外力作用形成沉积岩;岩石均可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三大类岩石均可经重熔再生作用形成岩浆。

15.下图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

读图,关于图中①②③④所示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
( )
A. ①指侵蚀作用
B. ②指搬运作用
C. ③指成岩作用
D. ④指火山喷发作用
【答案】D
【解析】
图中①②所示箭头均指向沉积岩,表示的是水圈、岩石圈中的各种沉积物经过物理、化学以及生物作用变为沉积岩的过程,故A项正确,B项错误。

③所示箭头由变质岩指向沉积物,应是对岩石的风化侵蚀作用,故C项错误。

④表示岩浆中的物质进入大气圈,应指火山喷发作用,故D项正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