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声无哀乐论》中的音乐美学思想

合集下载

声无哀乐论的美学思想

声无哀乐论的美学思想

声无哀乐论的美学思想

《声无哀乐论》的美学思想就要提到魏晋朝的作者嵇康。魏晋朝以来,随着玄学的诞生和佛教的传播,两汉历来传承的“独尊儒术”这一巩固的儒家思想遭受了强有力的撞击。就在这时,号称“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他所作的《声无哀乐论》在音乐思想上引起了极大轰动。他的论著内容通过“秦客”与“东野主人”这两个身份,采用八个回合的辩论形式,其中涉及到音乐的本质、音乐的审美感受、音乐的社会功能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都对中国音乐美学领域的研究极富有意义。

一、《声无哀乐论》的背景

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是一个动荡不安、战争频发的时期。这一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玄学的兴起,思想领域继先秦之后出现了又一个活跃时期。这极大地冲击了以儒家传统为思想的汉民族音乐文化,儒家正统思想的主导地位开始逐渐松动瓦解。同时,由于百姓们深受战争的折磨、政治的压迫,许多名士纷纷将才情寄情于山水之间,从而创造出了许多优秀之作。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就是中国音乐漫长历史上一部拥有绝对划时代意义的音乐美学论著。

二、嵇康简介

嵇康,字叔夜,三国时谯郡銍县(今安徽宿县)人,魏晋时著名的琴家、思想家、文学家、音乐家。他与阮籍、山涛、向秀、阮咸、王戌、刘伶等隐居竹林,被人称之为“竹林七贤”。

三、《声无哀乐论》的观点

《声无哀乐论》内容总共有八个部分,文章采用“秦客”首先发问,“主人”则逐一来进行解答问题的这种形式,反复论述了嵇康“声无哀乐”的观点,同时也涉及到了音乐的本质、音乐的审美感受、音乐的社会功能等音乐美学中这一系列重要问题。“声无哀乐”阐明了音乐的本位是“和”,是一切美丑、高低、单复、善恶的总和。嵇康反对先秦儒家过分强调音乐的社会功能以及重视音乐对人的精神教化作用等思想,嵇康认为: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即“自律性”。同时,他还强调音乐的艺术性,注重音乐感性给自己带来的艺术美感。

嵇康《声无哀乐论》的音乐审美观

嵇康《声无哀乐论》的音乐审美观

嵇康《声无哀乐论》的音乐审美观

《声无哀乐论》是中国古代哲学家嵇康的一部音乐美学著作,其中提出了许多关于音

乐审美的观点。音乐审美是指人们对音乐作品的审美感受和评价,是对音乐的美的本质和

规律进行思考和总结的一门学科。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对音乐审美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其观点在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提出了音乐的审美标准是忧乐。忧乐是古代音乐美学理论的

一个重要概念,意指对于音乐作品所表达的情感的共鸣和体会。嵇康认为,音乐应该能够

表达人们内心的忧乐情感,使人们在音乐中体验到忧乐的情感,从而得到心灵的洗涤和抒发。这一观点反映了嵇康对音乐的审美要求,即音乐应当具有使人忧乐的情感表达和情感

共鸣的能力。

在嵇康看来,音乐是一种深邃的情感表达和意义传达的艺术形式,并且应当具有深刻

的内涵和意义,能够激发人们的心灵共鸣和思考。而这种深刻的内涵和意义来源于音乐作

品所表达的忧乐情感和道德理想,正是这些情感和理想使得音乐作品具有了意味和价值。

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提出的音乐审美观可以概括为“音乐应当具有忧乐情感的表达和

情感共鸣的能力,同时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意义,能够激发人们的道德感悟和追求,从而具

有启迪人们道德情操和提升人们道德修养的能力”。

嵇康的音乐审美观在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反映了他对音乐审美的深

刻思考和独特见解。他的音乐审美观对后世音乐美学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

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的重要理论遗产。

对嵇康的音乐审美观也存在一些批评和质疑。有人认为他的观点偏重情感共鸣和道德

《声无哀乐论》的音乐美学思想

《声无哀乐论》的音乐美学思想

《声无哀乐论》的音乐美学思想

摘要:音乐美学从音乐艺术总体的高度研究音乐的本质和内在规律性的基础理论学科。音乐美学同一般美学、音乐技术理论、音乐史学、音乐评论等都有密切的内在联系,而且音乐美学这门学科的发展和深化,往往离不开从上述这些领域的成果中吸取營养《声无哀乐论》在我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史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嵇康提出了“声无哀乐”、音乐“自律”等美学观点。他认为音乐是客观存在的,与人的主观情感无关,不能表现感情也不能唤起人相应的感情,是独立的存在,不会为人的意志而转移。同时,他也肯定了音乐移风易俗、娱乐和养生的作用,但是否定了音乐的道德教化作用。

关键词:《声无哀乐论》嵇康;声无哀乐;音乐美学

一、音乐的本质:“和”

嵇康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和自己的审美体验,认为“和”是天、人、乐三者的共同本性,“和”有三种特性:任自然、超哀乐、艺术性。他把“和”作为音乐的本体,认为音乐的本质就是“自然之和”,与感情无关,应归功于金石和管弦。

由《声无哀乐论》的论述可以看出,嵇康认为,音乐的本质就是“和”,是和谐,这种和谐是直接来源于“自然”本体。在嵇康看来,艺术的创作过程就是“和心”发“和气”,“和心”就是要求创作者保持内心的平和,这种平和表现于外,也就产生了艺术作品。“和”表明了音乐是自然的产物,具有自然的属性,如同天地万物一般,音乐也是由天地的元气所产生,是客观存在的。以“和”作为音乐的本质特征,是道家音乐美学理论的基本特点,也是嵇康“声无哀乐”的音乐美学思想之立论基础。

二、音乐与情感的关系

嵇康《声无哀乐论》的音乐审美观

嵇康《声无哀乐论》的音乐审美观

嵇康《声无哀乐论》的音乐审美观

嵇康是中国古代文学家、音乐家,他在《声无哀乐论》中提出了音乐审美观。《声无哀乐论》是中国音乐美学的重要文献之一,其内容涉及音乐的审美特征、音乐与情感的关系、音乐与道德的关系等方面,对中国古代音乐审美观具有深远的影响。

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提出了他自己的音乐审美观,他认为音乐是一种表达情感的艺术,它能够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使人们产生愉悦或悲伤的情感体验。他认为,音乐的美在于其能够表达人们的情感,引起人们的共鸣,使人们在音乐中得到情感的宣泄和满足。

嵇康强调音乐的情感表达功能,他认为音乐应该符合人们的情感需求,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和情感体验。他认为,音乐的美不在于技巧的高超,而在于其能够表达情感,引起人们的共鸣。他说:“夫声乐者,遂情之情也,发意之所也。情不移而意不忧,天地与人齐之道也。”

嵇康对音乐的审美特征进行了分析,他认为音乐的审美特征主要包括声音的和谐、旋律的美感、节奏的韵律等。他认为,音乐的美感在于其和谐的声音、优美的旋律和韵律的节奏,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音乐的审美特征。他说:“声者气也,气者和也。和者和谐,和者共也。”他认为,音乐的美在于其能够表达人们的情感,引起人们的共鸣。

嵇康还对音乐与道德的关系进行了探讨,他认为音乐与道德有着密切的联系。他说:“音乐者,自然之性也,道德之师也。”他认为,音乐具有教育作用,能够影响人们的情感和行为,因此音乐应该符合道德规范,能够促进人们的道德修养。他认为,音乐的美在于其能够培养人们的情感和品德,使人们在音乐中得到情感的升华和品德的修养。

嵇康_声无哀乐论_及其音乐美学思想探析

嵇康_声无哀乐论_及其音乐美学思想探析

中国音乐

21探索与思考

嵇康《声无哀乐论》及其音乐美学思想探析

胡郁青

刘嘉

【内容提要】在中国音乐美学史上,魏晋时期的嵇康

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其代表作《声无哀乐论》一直引起后人的关注及争议,一方面嵇康否定音乐与情感的关系,提出了“声无哀乐”的命题,另一方面却在某些理论上肯定音乐可以“和声感人,莫不自发”。用西方音乐美学的观点衡量绝大多数人认为嵇康属“自律论”范畴,通过分析,笔者却认为,其音乐美学思想本质上是他律的,

《声无哀乐论》其实是嵇康以和官方音乐美学思想相对立为目的,借以进行的带有某些浪漫气质的反抗而已。

【关键词】嵇康《声无哀乐论》音乐美学思想纵观整个中国音乐美学史,稽康无疑占据着重要而特殊的位置,始终是一个有争议的人物。其音乐思想的基本点是“声无哀乐”,即音乐是客观的存在而感情是主观的存在,两者并无因果关系。他的观点,彻底打破了由传统儒家礼乐思想发展而来,把音乐等同于政治手段的观点一统天下的局面,为两汉以来音乐美学沉闷的空气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在另一方面,其理论中的诸多矛盾,也一直为人所反复的提及,具体体现为嵇康在他的理论中,虽完全否定了音乐的社会功能,却又肯定音乐对人的社会道德规范和信仰、行为有潜移默化的约束和影响。这一显而易见的矛盾,无疑为其理论的正确性、严密性和完整性打上了一个问号。

按照今天流行的观点,嵇康的音乐理论很自然被归于“自律论”的范畴,因为在他的《声无哀乐论》中,提出的主要观点就是“心之与声,明为二物”。这和西方音乐美学思想中的“自律论”代表人物———汉斯力克的观点极其相似。但是,我们又不难发现,文中也有不乏类似于“他律论”的论述,用西方音乐美学的观点衡量,其音乐思想究竟是属“自律”还是“他律”的范畴,我们不妨从嵇康的代表作《声无哀乐论》入手,对其音乐美学思想逐一地进行研究分析,以期获得较为明确的认识。

简述嵇康《声无哀乐论》的主要观点

简述嵇康《声无哀乐论》的主要观点

简述嵇康《声无哀乐论》的主要观点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是一部重要的音乐美学论文,其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音乐本身并无哀乐之情,而是人们的情感表达方式之一;音乐可以移风易俗,培养人们的道德情操,提高人们的素养;音乐应该注重本身的性质,追求自然之和,而不是简单地反映人们的情感。

具体而言,嵇康认为,音乐本身只是一种声音表达形式,并不具有情感属性,而人们通过音乐来表达情感是一种比喻性的表达方式,而非真正的情感本身。因此,音乐不应该被理解为悲哀或欢乐的,而是可以被理解为一种“和平之曲”或“道德之曲”,它可以培养人们的情操,改变人们的心态,促进社会和谐。

嵇康还强调了音乐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他认为,音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形式,具有重要的文化传承和价值。因此,音乐应该被看作是一种具有永恒意义和文化价值的艺术形式,而不是只是一种简单的娱乐方式。

总的来说,嵇康的《声无哀乐论》是一部深刻地探讨了音乐美学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论文,它对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和文化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嵇康《声无哀乐论》的音乐审美观

嵇康《声无哀乐论》的音乐审美观

嵇康《声无哀乐论》的音乐审美观

《声无哀乐论》是中国古代音乐界的经典著作之一,由东晋时期琴师、音乐家嵇康所著。这篇论文的主旨是对声音与乐曲的审美进行论述,提出了自己对于音乐审美的观点,

对于我们理解古代音乐审美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提出“无哀乐之声”、“以自然为美”的音乐审美观。他认为,音乐是一种艺术,它应该能够自然流露出来,没有任何人为的矫揉造作,只有这样才

能让人感受到音乐的美妙之处。他还认为,音乐的美不在于它的音符与音调,而在于它所

表达的情感和精神质地。

嵇康强调了自然性的重要性,他认为音乐不应该追求人为的美感,而应该追求自然的

美感,这是唯一能够真正打动人心的美感。他认为,音乐家应该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到音乐中,让音乐自然流露出来,而不是强行将情感表达出来,这是一种夸张和做作的行为。

在嵇康看来,“无哀乐之声”指的是音乐不应该过分强调情感的表达,应该让音乐自

然流露出来,无论是哀乐、欢乐还是其他情感,都应该以自然的方式表达出来。他还认为,音乐将情感表达的过于明显会让人感到不自然,因此,音乐的审美应该建立在人类自然天

性之上。

嵇康的音乐审美观点也强调了反思性的重要性。他认为,音乐不仅仅是为了娱乐和享受,它应该具有反思人生的意义,让人们在音乐中寻找到精神上的满足和心灵的安宁。他

认为,音乐应该是一种精神上的教育,它应该帮助人们思考和探索人生的意义,并提供给

人类一个积极向上的思考方式。

论《声无哀乐论》的核心观点及“和”的音乐美学思想

论《声无哀乐论》的核心观点及“和”的音乐美学思想

论《声无哀乐论》的核心观点及“和”的音乐美学思想

《声无哀乐论》是中国古代音乐美学著作之一,作者是南朝刘舆。这篇文章主要探讨

了音乐的本质、功能以及音乐中的“和”的美学思想。

《声无哀乐论》的核心观点是声音本身并没有固定的喜怒哀乐之分,它们只是人们对

于声音的主观感受而已。音乐并非本身就具有哀乐的属性,而是主观情感赋予了音乐情绪

和意义。作者认为,音乐可以通过不同的演奏方式、音调和音色来表达各种情绪,而音乐

的功用也在于表达情感、激发共鸣和传达信息。

在音乐中,作者提出了“和”的美学思想,强调音乐的和谐、谐调和协调是美的体现。他认为,音乐中的“和”是指音响和谐,旋律和谐以及节奏和谐。音响和谐是指不同音色

的乐器或人声在演奏中相互协调,不产生冲突或压迫感;旋律和谐是指各声部之间的音程

和协调,音高的上下关系符合一定的规律;节奏和谐是指节奏的稳定、有序以及与旋律、

和声的配合。

作者还强调了音乐中的运动与静止的关系。他认为音乐的美在于运动和静止的结合。

运动是音乐的生命力,它推动着音乐的发展和变化;而静止是音乐的依靠,它使运动有所

依附和停留,从而形成有机的整体。

在《声无哀乐论》中,作者还提到了音乐中的变化和转化,以及音乐的情趣和意境。

他认为音乐中的变化和转化是引人入胜的,它们让音乐更具有生命力和魅力;音乐的情趣

和意境则与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和意义有关,通过音乐的旋律、和声和节奏等来表达内心的

情感和意境。

《声无哀乐论》通过探讨声音、音乐和情感的关系,揭示了音乐美学的一些基本原理。它的核心观点是声音本身没有固定的哀乐属性,而是主观情感赋予了音乐情绪和意义。它

简论嵇康《声无哀乐论》思想

简论嵇康《声无哀乐论》思想

简论嵇康《声无哀乐论》思想

《声无哀乐论》是嵇康的一部音乐批评论文,文中阐述了嵇康对音乐的理论观点和审

美主张。全文大致可以分为音乐的定义、音乐的作用、音乐的表现力以及音乐的价值这几

个方面进行展开。

文章一开始,嵇康就对音乐进行了定义,“凡有声能动者,皆谓之音;凡善感之音,

能发于是者,谓之乐。”他认为音乐是一种能够动人心弦的声音,只有那些能够引发人们

情感共鸣的声音才能被称为乐。他强调了音乐的情感价值,认为音乐的功能在于通过情感

的表现来传达人的内心体验。

接下来,嵇康谈到了音乐的作用。他认为音乐有助于调节人的情绪,使人得到心灵上

的满足,能够抚慰痛苦和悲伤的心灵,唤起欢乐和愉悦的情感。他还指出,音乐能够增加

人的精神品质,提高文化素养,使人更加深入地感受生活和情感。

嵇康进一步讨论了音乐的表现力。他认为音乐是一种语言,可以通过声音的节奏、音

高和音调来表达感情和思想。他提到了音乐的表现两个方面,一是通过模仿自然声音来达

到真实感受的目的,二是通过创造音乐形式和风格来表达主观情感和抒发个人思想。

嵇康探讨了音乐的价值。他认为音乐具有审美价值,是艺术创作的一种形式,能够唤

起人们的审美情感。他强调了音乐的独立性和自由性,认为音乐是脱离语义和实际效果的,它的价值在于音乐本身而非外在的功利。他也批评了那些把音乐当作一种娱乐工具或附属

品的观点,强调音乐的高尚和独立地位。

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强调了音乐的情感价值、调节情绪的作用、通过声音表达情

感和思想的能力以及独立的审美价值。他对音乐的审美主张和思考无疑为后人提供了重要

简论嵇康《声无哀乐论》思想

简论嵇康《声无哀乐论》思想

简论嵇康《声无哀乐论》思想

嵇康,字孟浩,号君山,江苏吴县(今苏州市)人,东晋时期著名文学家、音乐家,

被誉为“嵇康乐府”,其和风绚丽的《声无哀乐论》被认为是中国古代文论的重要著作之一。本文将从《声无哀乐论》所阐述的思想和观点入手,对嵇康的思想进行深入解析和探讨。

《声无哀乐论》谈论了诗歌音乐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对古代文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提出了他独特的审美观点,强调音乐、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思想精深、理论严谨,具有很高的理论价值和历史意义,对中国古代音乐文化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深刻地论述了音乐的审美理论。他认为音乐的美是源于其表

达情感的能力,音乐作品应该具有感染力和表现力,能够引起人们的共鸣和共情。嵇康提

出了“乐出虚无”、“无以自喻”、“声无哀乐”等理论观点,强调了音乐具有超越语言

的表现力和情感传达能力,使得古代音乐美学理论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阐述。

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还对诗歌的艺术特点进行了深入分析和论述。他认为诗歌应

该具有真实的情感和深刻的内涵,强调了诗歌的意境和感染力。嵇康在文章中提出了“声

无哀乐”,指出诗歌的美不在于表面的抒情和豪放,而在于其深刻的内涵和真挚的情感,

使得古代诗歌艺术得以深化和发展。

嵇康对音乐、诗歌的创作方法和审美标准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提出了“隐约”、“虚而不屈”、“流而有间”等创作原则,强调了作品应该具有隐约的意境和虚实相间的

表现手法,这些理论观点对中国古代音乐、诗歌的创作和鉴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中国

古代文学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论嵇康《声无哀乐论》的美学思想

论嵇康《声无哀乐论》的美学思想

论嵇康《声无哀乐论》的美学思想

一、概述。

《声无哀乐论》全文约7000字。著作中嵇康认为音乐是可以表

达哀乐情感,但不能产生哀乐,两者并无因果关系。嵇康还指出:夫哀心藏于内,遇和声而后实,和声无象而哀心有主,夫以有主而哀心,因乎无象之和声,其所觉悟,唯哀而已。

这里嵇康肯定了声能给人带来美感,同时指出音乐的审美的主体先存有哀乐,受到音乐的感召才会引发出来,其实这里人们感受到的只是自己内心的哀乐而已。嵇康阐述的是音乐审美中产生的特殊现象,提出声之无常的观点,证实声无哀乐。

夫殊方异俗,歌哭不同,使错而用之,或闻哭而欢,或听歌而戚,然其哀之怀均也,嵇康借这些特殊现象来阐明音乐的特殊审美心理现象,是由于个人的经历,生活方式不同,甚至不同的年龄阶段审美者的心理状态和内心情感的差异会形成不同或截然相反的审美效果,说明嵇康认识到音声和人们哀乐情感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运动着的声响对审美的主体有导情的作用,揭示了审美主体的生活阅历、艺术修养、欣赏趣味等认知因素作用。嵇康借酒来比喻音乐本体存在方式的本质特性和音乐的表现形式。

他还指出此为声音为体,尽于舒疾,情之舒疾,情之应声,亦止于躁静耳。这表明嵇康已看到音声的自身运动规律和审美主体的听觉感受的特征,音乐的表现形式只是情感的外显形式情绪状态,音乐的审美情感体验为参与、理解、想象等多种心理活动的整合。嵇康承认

音响及其运动的方式能使人躁静、专散,但是音乐审美活动是主客体,音心相对应的特殊规律。嵇康承认了音乐是能引起人情绪上的躁静,同时也否认音声表现哀乐,他坚持音声的本体的独立存在,同样也看到了音乐审美的特殊规律。

试论嵇康《声无哀乐论》的美学价值

试论嵇康《声无哀乐论》的美学价值

试论嵇康《声无哀乐论》的美学价

嵇康是晋代文学家、乐坛巨匠,曾被誉为“琴中大圣”。他所写的《声无哀乐论》是中国古代音乐美学中的经典之作,被历代文人学士所推崇。本文从音乐、美学、哲学角度出发,试论嵇康《声无哀乐论》的美学价值。

一、音乐美学与意境

古人所谓“声乐者,以德良心为之”,也就是说,音乐是一种表达情感、传递情感的艺术形式。而《声无哀乐论》中最为重要的观点之一就是“无哀乐之分”,表明音乐本身并没有感情属性,诸如哀乐之类的情感是由演奏者或听众主观投射上去的,与音乐本身无关。这种观点一方面反对了传统的“音哀则哀,音乐则乐”的认识,实质上是对音乐美学的一次解构;另一方面也说明,音乐的意境是建立在音乐本身与演奏者、听众等因素共同作用的基础上的,而非仅在音乐本身的属性之中去寻找。

二、音乐美学与审美感受

在嵇康的美学观中,音乐的美并非建立在外在形式上,而是建立在音乐的内在结构中。他认为音乐的美来自于音乐中所体现的秩序美、节奏美、和谐美等。比如,音乐中的旋律可以被分割成不同的节奏单元,均衡的节奏产

生了鲜明的韵律美感。同样的,音乐中的和声处理和乐器相互配合的和谐模式,也构成了音乐美学中重要的一环。另一方面,嵇康还提出了“积习造成人之感情,感情作为审美的源泉,而感情深切则能产生审美的感受”的观点,也就是说,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必须通过演奏者对音乐内在因素的呈现,来引导听众产生相应的审美情感。

三、音乐美学与哲学

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在时间、空间、人文等方面都具有哲学上的深刻思考。比如,嵇康关于“有声以发为始,而无形之中含元气”的论述,强调了音乐产生的自然本质,也反映了自然哲学中的相应思想。此外,嵇康还强调了音乐与道德、品德的联系,认为音乐应当符合人类道德的要求,并鼓励演奏者通过音乐来培养自己的品行、修养。这种联系不仅有益于音乐艺术本身,还有助于推进人类道德的升华。

简论嵇康《声无哀乐论》思想

简论嵇康《声无哀乐论》思想

简论嵇康《声无哀乐论》思想

嵇康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和音乐家,他的《声无哀乐论》是他对于音乐的思考

和感悟的一篇文章。本文分析了嵇康《声无哀乐论》中的主要思想。

《声无哀乐论》是嵇康对于音乐哲学的探讨。他认为声音是一种自然的存在,没有本

身的喜怒哀乐之情,只有人类的心灵才能给予声音以情感的色彩。嵇康说:“自然之声,

不能充实人心;有人心者,能充实之。”他强调,音乐的本质是表达人的心情和情感,而

不是音符和旋律本身。

嵇康认为,人们对于声音的感受不同,是因为心理和情感的差异。他说:“凡失心者,不应有声音之触;自配心者,重于声音之感。”这意味着,一个人的心境决定了他对声音

的感受和理解。嵇康认为,音乐的美在于它能够触动人的内心,引起人的共鸣和情感的共鸣。他说:“凡有王国者,音乐充人心,万象应之。”他认为,好的音乐应该能够引起每

个人的思考和共鸣,而不只是单纯的娱乐和享受。

嵇康还对于音乐的创作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他认为,创作音乐应该追求真实和自然。

他说:“其音声哀则哀、乐则乐,不刻意而取嗜欲也。”他反对人为的炫技和虚伪,主张

音乐应该表达人真实的情感和心境。他认为,音乐家应该深入人类的内心,探索真正的情

感和思想,并将其表达出来。他说:“失所求之心,盖累于解离也。”

嵇康不仅关注音乐作品的创作,还关注音乐的演奏和表演。他认为,音乐的表演应该

遵循自然和平衡的原则。他说:“天道齐平,能自给足;音声有齐,能无束缚。”他强调

音乐演奏应该传达出音乐的本质和内涵,而不是追求技巧和表面功夫。他追求的是一种自

由和自然的演奏方式,他说:“乐其自然,无失所原。”他认为,音乐家应该超越技法的

声无哀乐论

声无哀乐论

《声无哀乐论》

我国古代音乐美学论著。魏晋时期嵇康所作,集中体现了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

嵇康美学思想的核心即“声无哀乐”,他明确提出“心之与声,明为二物”,“声音自当以善恶为主则无关于哀乐,哀乐自当以感情而后发,则无系于声音”的观点,即是说感情与音乐二者之间并无关系,音乐中并不包含哀乐情感的变化。嵇康之所以提出“声无哀乐”的观点,在于他所处的时代已将儒家“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音乐思想绝对化,机械地将音乐和政治等同起来。嵇康力图摆脱这种僵化的音乐教化观点,而自己却又走入另一个极端。《声无哀乐论》中仍然涉及了音乐美学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如音乐的本质、功能、审美感受等,是我国1700多年前提出的带有自律论色彩的音乐美学论著,至今仍不失为我国古代一部重要的音乐美学论著,并在世界音乐美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唐代的音乐机构是怎样构成的?各自有怎样的职能分工?

唐代宫廷燕乐高度发展,其音乐机构分为政府管辖和宫廷管辖两个不同系统,乐工人数有数万人之多。

在政府管辖的系统中,太常寺是掌管礼乐的最高行政机关,由太长卿主管。其下有大乐署和鼓吹署两个音乐机构,前者监管雅乐和燕乐,还主管对艺人的训练与考核,是太常寺的主体机构之一;后者专门管理仪仗中间的鼓吹音乐和一部分宫廷礼仪活动,也即是卤薄与军乐的官署。由宫廷直接管辖的音乐机构有教坊和梨园。所谓教坊就是宫中训练、培养乐工的场所。唐玄宗开元年间,教坊空前发展,共有教坊五处,分别是宫中的内教坊、西京的左右教坊和东京的左右教坊。左右教坊各有分工,右多善歌、左多工舞,相因成习。内教坊的技女分为内人、宫人、家三类,是专为御前供奉的技女,也是歌舞艺人中的出类拔萃。与专习歌舞的教坊不同,梨园是唐玄宗在内廷设立的音乐机构,以教习法曲为主。内廷的梨园由宫廷派内监主管,宫外有分属两京太常寺的梨园,人员从太常乐工中精选出来,人数多达千人。

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

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

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

魏晋时期,名士们讲究玄学,尤重风度,提倡旷达,以我国古代先秦时期老子、庄子为楷模。东汉王充著《论衡》,主张人生的最高境界就是通过音乐的享受而返回到无声无息的自然状态,获得精神上的解脱。于是,轻视礼教、崇尚自然成为当时社会上的普遍现象。从“竹林七贤”的豪饮狂歌,到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人们由向往山水自然到欣赏艺术音乐,更追求生命的本真和性灵的自由。

嵇康的音乐美学思想是其“自然”、“真”、“天籁之音”、“知音难遇”等观点的具体反映,也体现出这一时期文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但同时又给后世文人以深刻的影响。

一,“自然”论:自然即大自然,“自然”一词来源于老庄哲学,这里泛指天地万物存在的状态。在音乐方面,嵇康主张以自然为根本。他在《声无哀乐论》中提出“凡音者,生人心者也”,“审心以度声”。既不需要音乐表达哀乐,也不允许音乐表达喜怒。在当时,从未有人能够做到完全脱离世俗音乐来创造新的音乐,嵇康这种主张必定会遭到非议。但嵇康作为竹林七贤中的一员,在当时可谓是众人皆醉唯我独醒,而且他崇尚自然,一生不曾服药,更不愿意依附权贵,因此也有些特立独行,而这样的个性使得他在音乐领域的发言极具权威性。嵇康还提出了“自然”的多层含义。

嵇康认为音乐的首要作用就在于感人,音乐的终极目的在于获得人心的解放。如果用音乐表现生活情感、人格精神、自然景色等等都

属于艺术范畴,那么艺术作品必须达到超越世俗情感的目标。艺术的根本目的是获得解放,“凡音者,生人心者也”。他强调音乐不仅仅要传达一种情感,更应该表达人的精神境界,获得人心的解放,使人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自己的智慧和才干。

论《声无哀乐论》的核心观点及“和”的音乐美学思想

论《声无哀乐论》的核心观点及“和”的音乐美学思想

论《声无哀乐论》的核心观点及“和”的音乐美学思想

《声无哀乐论》是中国古代音乐美学经典之一,由唐代音乐家、美学家清商所著,它

是一部探讨声音和音乐美学的著作。在这部著作中,清商提出了一些关于音乐美学的核心

观点,同时也阐述了他的“和”的音乐美学思想。本文将从这两个方面对《声无哀乐论》

进行解读。

我们来看看《声无哀乐论》的核心观点是什么。在这部著作中,清商主张“音”是没

有情感的,是“无哀乐”的。他认为音不是由于本身的特性而引起情感体验的,所以音本

身不能成为美感对象。清商还提出了音乐美学的核心要素,即“音”、“声”、“曲”,

并分别对它们进行了阐述。他认为“音”是指乐音的音高、音长等方面的特性,而“声”

则是指具体的声音所具有的感染力和表现力。而“曲”则是指音乐作品整体的结构和形式。通过对这些要素的分析,清商揭示了音乐美学的本质,即音乐之美在于声音所具有的美,

而不在于音本身。

除了对音乐美学的核心观点进行阐述之外,《声无哀乐论》还包含了清商的“和”的

音乐美学思想。清商以易经“和”为音乐美学的理论基础,将“和”作为音乐美学中的核

心概念。他认为音乐之美取决于音乐中和谐的条理和结构,而和谐则是通过“乐”的制约、主题的衍生以及各声部之间的比例与协调来实现的。在清商看来,只有通过和谐的结构和

条理,音乐才能够表达出真正的美感和情感。他还强调了音乐的情感表达要建立在和谐的

基础上,而不是依赖于音本身。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清商对音乐美学的独特见解和深刻

洞察。

《声无哀乐论》是一部关于音乐美学的经典著作,它不仅在理论上对音乐美学进行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兰台世界2012·9月下旬

嵇康为我国魏晋时期非常有名的音乐家和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重要的思想家。他同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一道被世人称作“竹林七贤”,其中嵇康和阮籍的成就最高。嵇康所处的社会动荡不安,司马集团和曹氏集团争夺政权而进行异常激烈的斗争,民不聊生。文士们不但不能施展自身的才华,而且担忧自己的观点影响性命安全。因此他们大都“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嵇康更是推崇老庄哲学尤其是老庄崇尚自然的论点,以此表明自己不愿出仕,同时也表达自己不愿与司马集团合作的政治态度。他从虚无缥缈的境界中寻找精神寄托,用饮酒、佯狂等方式来排遣苦闷的心情。作为魏晋名士,嵇康酷爱音乐,擅长弹奏古琴,尤其以弹《广陵散》这首绝唱而著名。同时,他还擅长创作。其作品《长清》、《短清》、《长侧》、《短侧》被称为“嵇氏四弄”,与蔡邕创作的“蔡氏五弄”被一起称为“九弄”,是我国古代音乐史上的一组著名的琴曲。在音乐美学方面,嵇康及其作品也是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除了《琴赋》,他还著有《声无哀乐论》,该文集中体现了其音乐美学方面的思想。

一、《声无哀乐论》产生的背景

在嵇康所处的魏晋时期,虽然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比较混乱的时代,但是这一时期的思想却是异常活跃。这一时期无论是对我国的思想史还是对美学史以及艺术史来说,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代。在这一时代,很多具有美学意义的作品被创作出来,比如刘勰的《文心雕龙》以及本文谈到的嵇康的《声无哀乐论》,它们不仅在当时具有美学价值,在中国的整个美学发展史上都占据重要的地位。当时道教和佛教、老庄和刑名的学说都得到了迅速发展,并改变了儒家学说独统天下的情况,形成了不同的观点争鸣。在这些不同思想的碰撞中,玄学慢慢演变成了一种主流。作为一种新的思想,它是在当时特殊的时期运用复古的理论形式将先秦道家表现出来。和之前的儒家学派所强调的中庸和稳定不同的是它更加注重强调思想的变化和运动。在这一时期的文士们从对儒家学派的尊崇转变为对道家思想的推崇。这不仅仅是一种学术上的回归,而是在各种思想的碰撞中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学术思想———玄学。这也使得魏晋时期的美学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回到了老庄所提倡的美学。至正始时期,士族清谈的局面已转入玄学义理的研究[1]。嵇康相关的音乐美学思想也是孕育并成长于这种玄学思想中,其重要理论代表作品《声无哀乐论》也是这一时期的产物之一。长期以来,《乐记》就被视为传统音乐美学的经典,它在音乐美学理论方面占据统治地位。但当他发现司马集团利用《乐记》作为其政治工具来教化百姓,就公开对“立六经以为准“进行否定和批判,在《声无哀乐论》中表达了自己主要的音乐美学观点,并将其作为对抗《乐记》的旗帜。

二、《声无哀乐论》美学思想探源

总体上说,魏晋时期士人的人格具有双重性。一方面,他们在官场上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维护对封建统治的忠诚,在清谈场上他们则是高扬道家的自由和自然人性论的雅士。他们将政治哲学与人生哲学区别得至为明显[2]。

而嵇康所追求的是各方面的超凡脱俗,不愿意向世俗低头。因此,在《声无哀乐论》中他提出了“心之与声,明为二物”的观点,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音乐是没有被赋予社会相关的内容,特别是没有融入人的情感。他认为音乐在美学方面的主要

特点是“和谐”二字,其本源也是来自天地间的“阴”和“阳”二气。对于嵇康所提出的“声无哀乐”这一观点是出自什么地方,在学术界也有各种不同的说法。

国学大师汤用彤说:“阮嗣宗《乐论》曰:‘夫乐者,天地之体,万物之性也。’‘昔者圣人之作乐也,将以顺天地之性,体万物之生也。’

中散之义根本与步兵同。综上言之,嵇氏盖托始于名学而终归于道家,其论证本亦用忘言得意之义也。”[3]

由此可见,汤用彤认为嵇康的

《声无哀乐论》完全出自道家。在音乐理论家杨荫浏看来,嵇康这一

论点是来源于儒家学派而非来自于道家思想。他在自己的巨著《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中从《乐记》里面找出“大乐与天地同和”等证据来支撑自己的观点。而古代音乐研究专家吴毓清则认为,杨荫浏先生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是要想探究“声无哀乐”这一思想的历史源头,应该是比儒家学派的创立和《乐记》在时间上都要早很多。《吕氏春秋》、《左传》、《国语》等几部古籍都是保存了我国上古时期的音乐思想记载。在这一类古籍的众多记录中可以看出,在我国的上古时期,先民们最早开始对音乐的了解和认识就是在于它的自然属性,而不会去了解和探究它的社会属性。先民们在当时就是把音乐的自然属性叫做“风”和“气”。当然,上古时期的很多音乐往往和神话故事、宗教性的仪式等相联系,形成了音乐和宗教紧密联系起来的自然和谐音乐观[4],

这就是早期的礼乐思想,后面《吕氏春秋》等作品将其部分吸纳并结合当时背景做了一定的加工润饰。因此就有了《吕氏春秋·大乐》中的“声出于和,和生于适,先王定乐,由此而生。……凡乐,天地之和,阴阳之调也”以及“音乐之所由来者远矣:生于度量,本于太一”。从这些内容可以看出,里面没有关于音乐的社会属性,也没有人的情感成分,有的只是“天”和“地”,“阴”和“阳”。因此如果真的要探究嵇康“声无哀乐”的历史渊源,应该说可以追溯到这一时期。从这一意义上来说,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所表达的音乐美学思想,可以说是他对上古时期音乐观点的一种回归。

三、《声无哀乐论》美学思想的历史意义

从先秦时期到汉朝,儒家学派的音乐观念就在音乐美学思想方面占据了统治地位。尤其是到了汉朝,董仲舒更是向汉武帝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长期以来,在音乐方面,《乐记》作为先秦儒学的美学思想的集大成者,强调音乐与政治、音乐与社会的密切联系,被统治阶级用来为文治武功服务。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提出的观点

嵇康为我国魏晋时期著名音乐家和文学家,同时也是一位重要的思想家。他同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一道被世人称作“竹林七贤”,其中嵇康和阮籍的成就最高。其所著《声无哀乐论》集中体现了其音乐美学方面的思想。

嵇康《声无哀乐论》音乐美学思想

嵇康《声无哀乐论》中的音乐美学思想

湖北师范学院张骥

摘要关键词WENBOKAOGU

9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