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考研大纲T06地球科学导论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大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20c1d33f78a6529657d532a.png)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数学》(理)考试大纲科目代码:601考试科目:数学(理)一、函数、极限、连续考试内容:函数的概念及表示法 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 复合函数、反函数、分段函数和隐函数 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 初等函数 简单应用问题的函数关系的建立数列极限与函数极限的定义及其性质 函数的左极限与右极限 无穷小和无穷大的概念及其关系 无穷小的性质及无穷小的比较 极限的四则运算 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单调有界准则和夹逼准则 两个重要极限:0sin lim 1x x x →=, 1lim 1xx e x →∞⎛⎫+= ⎪⎝⎭; 函数连续的概念 函数间断点的类型 初等函数的连续性 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考试要求:1.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表示法,并会建立简单应用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式。
2.了解函数的有界性、单调性、周期性和奇偶性。
3.理解复合函数及分段函数的概念,了解反函数及隐函数的概念。
4.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性质及其图形,了解初等函数的概念。
5.理解极限的概念,理解函数左极限与右极限的概念,以及函数极限存在与左、右极限之间的关系。
6.了解极限的性质,掌握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
7.掌握极限存在的两个准则,并会利用它们求极限,掌握利用两个重要极限求极限的方法。
8.理解无穷小、无穷大的概念,会用无穷小的比较方法,掌握等价无穷小求极限的方法。
9.理解函数连续性的概念(含左连续与右连续),会判别函数间断点的类型。
10.了解连续函数的性质和初等函数的连续性,理解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有界性、最大值和最小值定理、介值定理),并会应用这些性质。
二、一元函数微分学考试内容:导数和微分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和物理意义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平面曲线的切线和法线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导数和微分的四则运算复合函数、反函数、隐函数以及参数方程所确定的函数的微分法高阶导数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微分中值定理洛必达(L’Hospital)法则函数单调性的判别函数的极值函数图形的凹凸性、拐点及渐近线函数图形的描绘函数最大值和最小值弧微分曲率的概念曲率半径考试要求:1.理解导数和微分的概念,理解导数与微分的关系,理解导数的几何意义,会求平面曲线的切线方程和法线方程,了解导数的物理意义,会用导数描述一些物理量,理解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4c7fc68f76a20029bc642d5e.png)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04科目名称:地理信息系统原理第一部分:大纲内容一、基本概念1、掌握地理信息系统的定义、构成、基本功能、特点2、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历史、发展趋势、前沿热点二、地理信息系统的数据结构1、理解地理空间及其表达2、了解GIS空间数据不同方式的分类,掌握空间数据主要数据源及其优缺点,理解地理空间数据的基本特征、空间数据的拓扑关系3、掌握栅格数据结构及表达、矢量数据结构及表达、两种数据结构中的主要结构类型的数据组织方式、栅格数据和矢量数据结构的不同点及其在地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4、了解空间数据结构建立的过程三、空间数据的处理1、掌握空间数据的坐标变换、矢量栅格数据转换、空间数据的内插方法、空间数据的压缩2、理解源空间数据的融合、和空间拓扑关系的编辑四、地理信息系统空间数据库1、理解空间数据库的特点2、掌握关系数据模型3、了解地理信息系统中常用的空间数据库技术及其发展历程4、了解空间数据的元数据、空间数据库索引和空间数据库引擎5、了解常用的几种时空一体化数据模型五、空间分析原理与方法1、掌握空间叠合分析、邻近度分析、网络分析、数字地面模型分析的概念、原理方法及应用2、掌握各种空间分析方法的综合应用六、地理信息系统应用模型1、掌握GIS应用模型的构建过程2、掌握GIS适宜性分析模型3、理解地理信息系统在气象领域中的各项应用,并且会使用GIS建模思想、综合应用GIS 各项功能构建气象GIS模型4、了解发展预测模型、区位选择模型、交通规划模型、地学模拟模型七、地理信息系统设计与评价1、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设计方法、地理信息的标准化2、了解地理信息系统的评价方法八、地理信息系统的输出设计1、掌握地理信息系统产品的输出形式2、掌握空间数据的共享;空间数据可视化与显示第二部分:说明1、基本要求:地理信息系统原理包括地理空间数据的获取、地理空间数据模型及其表达、地理空间数据管理、空间分析及应用技术等基本内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353268a3186bceb19e8bbf6.png)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科目代码:T05科目名称:地图学第一部分:大纲内容一、导论1、了解地图的主要功能2、了解地图的成图方法3、了解国内外地图学的历史与发展4、了解地图学的学科体系及其与相关学科的关系5、理解构成地图的数学法则6、理解地图的分类方法7、掌握地图学的定义8、掌握地图的定义及其基本特征二、地球体与地图投影1、了解大地水准面的概念2、了解我国目前使用的大地坐标系统3、了解地球椭球体的概念及椭球体三要素4、了解地图投影的概念5、了解比例尺精度的概念6、理解地球自然表面、物理表面和数学表面及其三者之间的关系7、理解地理坐标的概念及三种经纬度坐标的区别8、理解投影变形的相关概念,包括微分圆、变形椭圆、主方向、长度比、面积比、角度变形9、理解等角圆锥投影和等角圆柱投影公式的推导过程10、理解常用的地形图投影、区域图投影和世界地图投影11、理解地图投影变换的方法12、掌握地图投影的分类方法与选择依据13、掌握地图比例尺的概念及地图比例尺的表现形式三、地图概括1、了解地图概括的概念2、理解地图概括的影响因素3、理解地图概括的内容与方法四、地图符号设计1、了解地图符号的分类方法2、了解视觉变量的基本概念3、了解色彩的表示方法4、了解人对色彩几种具体的心理感受5、了解人对符号图形的感知特点与应该遵循的“构图法则”6、了解地图注记的种类7、理解属性数据的量表系统8、理解色彩的三属性9、理解注记字体与规格设计的基本要求10、掌握构成地图符号的视觉变量及其应用11、掌握地图色彩设计的基本要求12、掌握注记排列布置的基本方法五、地理信息的符号模型1、了解使用线状符号表示内在结构及其时空变化的方法(动线法)2、了解用定位符号表示内部结构及时空变化的方法(定位图表法)3、了解用线状符号表示质量信息的方法(线状符号法)4、了解用线状符号表示数量信息的方法(线状比率符号法)5、了解面状分布时空变化的表示方法6、理解用定位符号表示质量信息的方法(定位符号法)7、理解面状特征定性信息的表示方法(质底法、范围法)8、掌握用定位符号表示数量信息的方法(定位比率符号法)9、掌握面状特征定量信息的表示方法(点值法、分区统计图法、等值线法、分层设色法、等值区域法、网格法)六、地图编辑与制图1、了解普通地图的特征与类型2、了解专题地图的特征3、了解专题地图的编辑设计的基本过程4、理解专题地图的分类5、掌握普通地图的基本内容及其表示方法6、掌握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带及分幅编号第二部分:说明1、基本要求:地图学包括地球体与地图投影、地图概括、地图符号设计、地理信息的符号模型、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制图等基本内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大纲.doc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大纲.doc](https://img.taocdn.com/s3/m/4f1c811d770bf78a6429541a.png)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冃代码:T36考试科目名称:社会经济统计学第一部分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一、课程冃标课程冃标是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认清现代统计学的发展趋势,提高学生借鉴、参考、择取、利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与批判性思维;增进学生从事经济学研究与改革创新的能力。
二、基本要求耍求学生了解和理解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能够掌握和运用统计分析方法认识和解决经济问题。
在全面学习统计学主要章节的基础上,通过做习题来加深理解。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试目标第一章统计学概论(1)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概念、内容、研究对彖、性质、应用范围及基本方法;(2)了解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第二章统计数拥的搜集与整理(1)掌握各种统计方法的特性;(2)掌握数据的加丁整理方法;(3)了解各种数据搜集的方式方法;(4)了解统计数据搜集与整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
第三章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1)掌握数据分布集屮趋势和分布离散程度的测度;(2)掌握分组数据的均值和标准差及变异系数的计算与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比较,并能灵活加以运用;(3)理解数拯分布偏态与峰度的概念及其测度。
第四章抽样与抽样估计(1)掌握抽样基本理论及参数的估计方法;(2)掌握样本统计量的计算方法;(3)掌握对总体参数进行区间估计以及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4)了解抽样调查中的基本概念、抽样估计的基本方法。
第五章假设检验(1)掌握正态总体参数的假设检验和人样本下总体比例的假设检验;(2)掌握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3)理解区分假设检验屮的两类错误;(4)了解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
第六章相关与冋归分析(1)掌握相关程度的测定方法;(2)了解相关的概念、类型;(3)理解相关的类别判定(4)掌握回归分析的基本方法;(5)理解最小二乘基本原理。
第七章时间序列分析(1)掌握各种动态分析指标的计算方法和具体运用;(2)掌握长期趋势、季节变动的测定方法;(3)了解时间序列的概念、类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考研大纲:T29环境科学概论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考研大纲:T29环境科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74aa98e57f1922791688e8eb.png)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考研大纲:T29环境科学概论的更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考研大纲:T29环境科学概论考试科目代码:T29考试科目名称:环境科学概论第一部分:大纲内容一、掌握环境要素及其性质;掌握当前全球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理解环境的分类。
二、掌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理论和内容;掌握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当前采取的实施措施;了解可持续发展理论的由来。
三、掌握主要的大气污染物及其污染源以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掌握影响大气污染的气象因素、逆温层、大气稳定度;掌握全球变暖、臭氧层破坏、酸雨等全球环境问题的形成机理与危害;掌握光化学烟雾的形成及危害;掌握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概念及主要措施;理解SO2和NOX的治理技术;理解大气污染物的化学转化;了解大气污染物的扩散。
四、掌握主要的水质指标及主要的水污染物和水污染源;掌握水体自净和水环境容量,水体富营养化;掌握水环境污染的控制和管理;理解我国水资源存在的问题;了解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扩散机制。
五、掌握土壤的基本性质及其在环保中的作用;掌握土壤的重金属污染和有机物污染的危害;掌握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和综合防治措施;理解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降解及残留;了解土壤中重金属的迁移转化。
六、掌握固体废弃物的概念,分类;掌握固体废弃物的危害与防治;理解固体废弃物的资源化。
七、掌握环境质量评价的目的和类型;掌握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主要内容;掌握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目的、程序和主要内容;理解污染源调查评价方法;了解污染指数计算。
第二部分:说明1、基本要求:(1)通过本课程的考核,要求考生认识环境科学的性质、研究对象、主要内容和方法;了解全球环境状况及环境变化规律;了解人类社会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认识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转化的一般规律;了解污染物控制、环境综合治理主要技术方法;掌握环境科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2)考试目标的能力层次的表述本课程对各考核点的能力要求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用相关词语描述:较低要求——了解一般要求——理解、熟悉、会较高要求——掌握、应用2、分值比例:总分100分。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b3e35973f90f76c661371ab3.png)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科目代码:803科目名称:自然地理学第一部分:大纲内容1地球①掌握恒星的概念,熟悉太阳及太阳系的各大行星。
②理解地球的运动规律。
③熟悉地球坐标。
④理解地球的形状、大小及其地理意义。
⑤了解地球圈层结构,理解构造运动的特点、基本方式及地质构造。
⑥掌握海陆分布及地球表面的基本特征。
⑦掌握火山、地震的概念,了解火山分布。
2大气和气候①知道的主要大气成分,掌握大气垂直结构,了解各气层的特点。
②掌握大气的主要物理性状、温度、大气湿度、大气降水的概念。
③掌握作用于空气的多种作用力的作用及其表达方式。
④熟悉大气环流和局地环流的概念,了解大气环流的特点。
⑤了解影响中国的主要天气系统。
⑥掌握气候、气候系统的概念。
熟悉气候形成因子。
⑦了解地质时期、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史实,熟悉近代气候变化的特点。
3海洋和陆地水①了解地球上水的分布,掌握水循环和水平衡的概念。
②了解海水的组成,知道海水温度的分布特征。
③理解海洋潮汐现象及洋流的形成,熟悉各大洋的主要洋流。
④了解海平面变化的史实。
⑤了解海洋资源,理解海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⑥掌握河流、水系、流域的概念,熟悉水情要素径流计量及其表达式。
⑦了解河流的补给形式和特点,知道流域水量平衡。
⑧熟悉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
⑨掌握湖泊、沼泽的概念及成因。
熟悉地下水物理和化学的特征,了解地下水运动。
⑩掌握冰川概念,理解冰川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4地貌①理解地貌成因,熟悉地貌类型,了解地貌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②掌握风化的概念和类型,熟悉块体运动与重力地貌的特征。
③理解流水的作用及流水地貌。
④掌握岩溶作用及岩溶地貌的概念,熟悉岩溶地貌的特征。
⑤了解冰川地貌的主要特征。
⑥了解风沙作用概念,熟悉风沙地貌类型及其特征。
⑦掌握黄土概念,熟悉黄土地貌类型及其特征。
⑧熟悉海洋地貌类型及其特征。
5土壤①掌握土壤、土壤肥力的概念,理解土壤在地球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
②知道土壤的物质组成及其相互间的作用。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b7e61e102d276a200292ea8.png)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T45考试科目名称:农学概论第一部分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一、课程目标农学概论是围绕作物高产、优质、高效生产,讲述作物生长发育规律及其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以及作物的病虫害防治、土壤与营养、种植制度、遗传育种等基本知识的一门综合性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掌握作物生长发育规律,掌握生态环境条件对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品质的影响,掌握作物病虫害发生的一般规律和防治技术及原理,掌握作物生产中的种植制度和栽培技术,明确作物遗传育种的基本原理,了解农业新技术的发展,能分析和解决作物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指导农业技术推广。
二、基本要求掌握农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包括农业、农学、作物生长发育、产量、品质、作物种植制度、作物育种及种子产业、作物生产技术、植物保护以及作物生产现代化的概念,作物起源与分类、作物生长发育与产量品质形成、作物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作物种植制度、作物生产技术、植物保护的基本原理,以及运用基本理论解决农业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绪论掌握农学、农业的概念,农学的性质及特点,作物生产的地位与作用。
了解作物生产发展的目标和途径。
第二章作物的起源、分类与分布掌握栽培作物的特点,主要作物的起源中心,狭义作物的概念,作物分类方法。
了解作物传播方式和我国种植业分区。
第三章作物的生长发育与产量、品质掌握作物生长、发育、作物生育期、生育时期、作物温光反应特性、顶端优势、种子的休眠等概念,掌握主要作物的生育时期,掌握作物产量、品质、作物群体、群体结构、密度的概念,明确作物产量形成特点以及各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群体结构的组成、分布,提高作物光能利用率的途径,作物品质的指标、类型以及影响作物品质的因素。
掌握作物产量构成因素和提高作物产量的途径,掌握作物品质及评价指标。
理解环境因素影响作物产量和品质的机理。
了解作物器官生长的相关性,种子萌发过程及要求的环境条件,作物各器官的形态特征、组成、功能、变态及生长过程。
707《地球科学概论》考试大纲.
![707《地球科学概论》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e3d6f988762caaedd33d4d1.png)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05年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地球科学概论》考试大纲科目代码:707科目名称:地球科学概论参考书目:缪启龙等《地球科学概论》 (第一版气象出版社 2001.第一部分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一、课程目标地球科学概论的课程目标是较为系统地阐述地球科学各个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地球各个子系统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
二、基本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和熟悉地球系统各个圈层的概况,了解各地球科学学科的研究内容,掌握有关的基本概念和学说。
第二部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第一章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1、了解宇宙和天体的概念2、熟悉太阳的结构和太阳活动及日地关系3、掌握太阳常数的定义4、理解真太阳时与平太阳时的异同5、理解地方时和标准时的概念6、能够计算日出时间和昼长第二章大气圈1、熟悉和掌握大气圈的组成和结构2、熟悉气压的定义和主要气压场的分布类型特征3、理解影响气温高低的主要因素,会分析气温时空分布特征4、理解湿度的各种定义、湿度与气温的关系5、了解天气和天气系统的定义、熟悉主要的天气系统6、了解气候和气候变化的概念第三章地球构造1、了解地球的内部构造2、了解地壳运动的一般特点3、了解地质构造及其地貌表现第四章地球表面概况1、熟悉现代地球表面的基本形态2、了解地形形成的动力(内、外营力3、知道流水地貌、岩溶地貌、冰雪地貌、干燥区地貌、黄土地貌等的主要成因和特征4、了解地球表面大陆、海洋、主要高原、山脉、半岛、群岛等第五章地球上的水1、掌握水分循环和水量平衡的定义、影响因素2、理解水体更新周期与水资源的关系3、熟悉陆地上水体的主要类型4、掌握河流的主要特征和有关参数5、认识地下水的分布与形式6、掌握海水物理化学性质,尤其是海水的热力性质,理解海洋在全球气候形成及气候变化中的作用7、知道主要的海洋环流类型、影响我国的主要洋流8、掌握厄尔尼诺现象及其特征第六章冰雪覆盖1、知道冰雪的全球分布第七章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1、掌握土壤的定义 , 了解土壤的形成过程,土壤的结构2、掌握主要的生态因子3、了解种群增长方式4、熟悉生物物种、种群、生物群落的基本概念5、熟悉生物群落的基本特征6、熟悉生态系统的定义、结构和功能7、知道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的概念第八章自然地理水平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1、掌握自然地理区域分布的地带性与非地带性的规律及其成因2、熟悉自然区划的理论问题和关于自然区划的指标第九章中国自然地理特征1、熟悉中国地形、地貌特点2、熟悉中国的主要山脉、高原、平原、盆地、丘陵的分布3、熟悉中国主要的河流与流域分布4、了解中国的海区概况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1、考试目标的能力层次的表述本课程对各考点的能力要求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用相关词语描述:较低要求——了解、认识、知道;一般要求——理解、熟悉、会;较高要求——掌握、应用。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60f3b23fa76e58fafab00329.png)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科目代码:F44科目名称:宏观经济学第一部分大纲内容第一章国民收入核算1.了解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异同2.掌握国民生产总值的概念3.掌握支出法核算GDP4.理解用收入法核算GDP5.理解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国民收入、个人收入和个人可支配收入的概念6.掌握两部门经济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7.理解三部门和四部门的收入构成及储蓄—投资恒等式8.理解名义GDP和实际GDP第二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理论1.理解均衡产出的概念2.掌握消费函数、边际消费倾向3.理解平均消费倾向、边际储蓄倾向和平均储蓄倾向4.了解相对收入消费理论、生命周期消费理论和永久收入消费理论5.掌握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6.掌握投资乘数及其公式推导7.理解三部门经济的收入决定8.掌握政府购买乘数、税收乘数、政府转移支付乘数、平衡预算乘数第三章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一般均衡1.理解实际利率与投资的关系2.掌握资本边际效率的含义3.了解资本边际效率和投资边际效率4.掌握IS曲线及其推导5.理解影响IS曲线斜率的因素6.掌握IS 曲线的移动7.掌握流动性偏好及货币需求动机8.掌握流动偏好陷阱9.掌握货币需求函数10.理解货币供求均衡和利率的决定11.掌握LM曲线及其推导12.掌握LM曲线的三个区域13.掌握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利率和收入14.理解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非均衡关系15.掌握均衡收入和利率的变动第四章宏观经济政策分析1.掌握财政政策的效果2.理解凯恩斯主义的极端情况下的财政政策效果3.掌握挤出效应4.掌握货币政策的效果5.理解古典主义极端情况下的货币政策的效果6.了解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混合使用的效果第五章宏观经济政策实践1.掌握宏观经济政策目标2.掌握财政的构成及财政政策的工具3.掌握自动稳定器4.了解功能财政和预算盈余5.了解赤字与公债6.掌握货币创造乘数7.了解超额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率8.掌握货币政策及其工具第六章总需求—总供给模型1.理解总需求曲线和总需求函数2.掌握总需求曲线的推导3.掌握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变化对总需求曲线的影响4.理解短期和长期宏观生产函数5.了解劳动的需求函数6.掌握古典总供给曲线、凯恩斯总供给曲线、常规总供给曲线7.掌握总需求曲线移动的后果8.掌握总供给曲线移动的后果第七章失业与通货膨胀1.理解摩擦性失业、结构性失业和周期性失业2.理解自然失业率和自然就业率3.理解失业的经济学解释4.了解失业的影响5.掌握奥肯定律6.掌握CPI和PPI7.了解通货膨胀的分类8.掌握通货膨胀的原因9.理解通货膨胀的经济效应10.掌握菲利普斯曲线及其政策含义11.理解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12.掌握长期菲利普斯曲线第八章开放经济下的短期经济模型1.理解汇率及其两种标价方法2.理解汇率制度3.了解自由浮动制度下汇率的决定4.了解蒙代尔—弗莱明模型及其应用第九章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理论1.掌握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概念2.掌握经济增长的核算3.理解经济增长的因素4.掌握新古典增长模型5.了解具有技术进步的信古典增长模型6.了解内生增长理论7.理解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8.掌握经济周期的含义9.了解经济周期的特征10.了解乘数—加速数模型11.了解实际经济周期理论第二部分说明一、基本要求要求考生熟悉基本概念和定理,并系统、深入理解整个宏观经济理论的框架和内在逻辑,熟练掌握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分析方法、工具和手段,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经济理论分析、解释和处理现实问题。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T06 地球科学导论 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T06 地球科学导论 2021年考研专业课初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aa683f18f61fb7360a4c6599.png)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科目代码:T06科目名称:地球科学导论第1部分目标与基本要求一、考试目标本课程的考试围绕地球科学系统思想,主要检查学生对宇宙与地球演化的了解,对地球的圈层、物质组成、物理性质、板块运动、地质作用、地貌与地表形态、海水运动与海平面变化、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地球环境变迁、自然资源利用、地质灾害与减灾对策等地学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为学生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生产实践奠定基础。
二、基本要求要求考生深入了解地球科学的基本概念,熟悉地球科学的基本原理,理解地球科学的研究热点和难点,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2部分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宇宙与地球的起源与演化1、了解太阳系的起源假说以及地球圈层的形成,熟悉地球的基本结构。
2、理解目前对地学界有影响的地球演化和构造运动的假说,了解假说已得到的部分事实和证据。
3、能对现有假说进行比较分析,了解地球演化和构造运动的能量来源。
第二章地球圈层与地球的物理性质1、了解上地壳、水圈、大气圈、土壤圈、下地壳、地幔、地核的基本概念与特征。
2、圈层结构与不同圈层的物质能量交换,了解三大岩类及其性质特征。
3、理解地球重力场、磁场,地球的能量与地震。
第三章板块运动与各种地质作用板块与板块边界,威尔逊旋回,地幔柱,板块构造与地壳运动,构造变形,板块构造与岩浆作用,板块构造与变质作用,板块构造与沉积作用。
第四章地表形态与地貌演化地壳运动与地貌特征,构造地貌,喀斯特地貌与冰川地貌,地貌演化。
第五章大气1、大气的组成与结构、大气中水分,大气运动的概念、作用与影响。
2、气候的形成与不同气候特征,气候与气象预报。
第六章海洋1、海水运动的基本类型,海平面变化的基本原因,主要的洋(海)流类型。
2、海-气相互作用的基本概念与作用方式,厄尔尼诺-拉尼娜现象。
第七章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生物群落与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概念,海洋生态系统第八章地球环境及其变迁地质年代,新生代地层序列,生物绝灭,重大地史事件举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考研大纲:T12地球系统导论.doc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考研大纲:T12地球系统导论.doc](https://img.taocdn.com/s3/m/b9e63f84770bf78a64295444.png)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考研大纲:T12地球系统导考研大纲频道为大家提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考研大纲:T12地球系统导论,一起来看看吧!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考研大纲:T12地球系统导论考试科目代码:T12考试科目名称:地球系统导论第一部分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一、课程目标:以自然地理学为基础,从了解掌握部门地理入手认识地球的基本规律。
使学生能够了解地球系统科学当前进展和热点问题。
运用科学的、系统的思想和方法,研究地球系统及其子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空间特征、时间动态,以及各子系统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过程、驱动力量和基本规律。
为学生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教学工作、生产实践或领导岗位奠定基础。
二、基本要求:要求考生对基本概念有较深入的了解,熟悉地球系统与自然地理各分支部门的研究内容,对地球系统研究有较为深入的理解,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一、地球与地质基础1.认识宇宙和天体;了解太阳和太阳系,认识太阳活动,掌握太阳常数的概念;2.理解地球的自转、公转、岁差、章动和极移的概念和意义3.理解地球的形状、位置和运动的地理意义4.熟悉经线与经度、纬线与纬度等概念5.了解地球圈层分布及内部构造和外部构造6.熟悉海陆分布、地球表面基本特征7.了解地壳的化学成分与矿物质;8.知道构造运动的特点与基本方式;了解地质构造9.了解板块构造学说、槽台学说、地洼学说、地质力学学说的基本观点和相应的证据10.了解火山与地震的基本特征及规律11.了解地质年代及地壳演化简史二、大气与气候1.熟悉大气成分、大气结构、大气热能2.掌握气温、大气湿度、蒸发和凝结、水汽凝结现象、大气降水概念和基本规律3.理解大气的水平运动、环流及主要天气系统4.理解气候与气候系统;熟悉气候带与气候型三、海洋与陆地水1.熟悉地球上水的分布;掌握水循环与水量平衡的基本规律2.了解海水的温度、密度和透明度3.熟悉潮汐与潮流、波浪;熟悉洋面流与水团运动4.认识海洋资源;理解海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5.理解河流、水系与流域、水情要素、河川径流、河流补给、流域水量平衡等概念;理解河流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影响6.了解湖泊与沼泽的基本特征7.了解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成分;了解岩石的水理性质及地下水的动态和运动9.了解冰川成冰作用与冰川类型;理解解冰川分布及冰川对环境的影响四、地貌1.了解地貌的成因及基本类型;理解地貌在环境中的作用2.了解风化作用与块体运动3.理解流水作用,熟悉坡面流水与沟谷流水地貌及河流地貌;4.理解岩溶作用及喀斯特地貌;了解其发育过程与地域分异5.熟悉冰川、冰缘地貌及冻土地貌6.认识风沙地貌与黄土地貌7.了解海岸与海底地貌;五、土壤基础与土壤地理1.掌握土壤及土壤肥力概念;理解土壤圈在地理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了解土壤形态、物质组成及相互作用2.熟悉成土因素学说、成土因素、土壤形成的基本规律及主要成土过程3.知道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重要性六、生物群落与生态系统1.理解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植物界、真菌界、动物界的基本特征2.掌握生态因子作用的一般特点;理解生态因子与生物对象股关系及生物对环境的适应3.掌握生物物种、生物种群与生物群落的概念及分类4.理解生态系统的概念;熟悉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与功能,了解陆地和水域生态系统5.了解农业生态系统及城市生态系统6.了解生物多样性概念,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知道全球生物多样性概况及受威胁现状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七、自然地理综合研究1.理解自然综合体、地理系统、地理耗散结构,熟悉自然地理环境的组成与能量基础及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物质交换规律2.理解地带性分异规律及非地带性分异规律,理解地域分异尺度和地域分异规律的相互关系3.熟悉自然区划的原则及方法;了解等级系统.认识人类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及地理环境对人类不合理行为的反馈,懂得人地关系的协调发展第三部分有关说明与实施要求1、考试目标的能力层次的表述本课程对各考点的能力要求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用相关词语描述:较低要求——了解、认识、知道;一般要求——理解、熟悉、会;较高要求——掌握、应用。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c5a0092cb307e87101f696ee.png)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科目代码:F42科目名称:法学综合第一部分:大纲内容一、法学理论1.法的本体2.法的价值3.法律关系4.法的运行5.法与社会二、宪法1.宪法基本理论2.国家基本制度3.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4.国家机构5.宪法的实施与保障三、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1.行政法的基本概念与原则2.行政主体3.行政行为4.行政程序5.行政复议6.行政诉讼的范围、管辖与程序7.国家赔偿四、刑法与刑事诉讼法1.刑法基本概念与原则2.犯罪构成与形态3.刑罚裁量与执行4.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5.刑事诉讼的专门机关与诉讼参与人6.刑事诉讼的管辖、回避与程序7.执行五、民法与民事诉讼法1.民法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则2.民事主体、民事法律行为、民事法律关系3.物权、债权、侵权4.婚姻与继承5.民事诉讼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原则6.民事诉讼的管辖与程序7.执行六、商法1.公司法2.合伙企业法3.票据法4.证券法5.保险法6.海商法七、经济法1.竞争法2.消费者权益保护法3.财税法4.劳动与社会保障法5.房地产法6.环境保护法八、国际法1.国际法的主体与国际法律责任2.国际法上的空间划分3.外交关系法与领事关系法4.条约法5.国际争端解决6.战争与武装冲突法九、国际私法1.国际私法的主体2.法律冲突、冲突规范和准据法3.适用冲突规范的制度4.国际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5.国际民商事争议的解决6.区际法律问题十、国际经济法1.国际货物买卖2.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3.国际贸易支付4.对外贸易管理制度5.世界贸易组织与规则第二部分:说明1、基本要求:要求考生掌握并理解法学基本理论,熟悉宪法及基本法律的基本概念、原理、原则及制度,准确运用法律规范解决实际法律问题,具备从事法律职业所要求的法律知识、法律术语、思维习惯、法律方法和职业道德。
2、分值比例:法学理论(15分),宪法(10分),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20分),刑法与刑事诉讼法(20分),民法与民事诉讼法(20分),商法(15分),经济法(15分),国际法、国际私法、国际贸易法(35分)3、题型分布:选择题(40分),论述题(50分),案例分析题(60分)4、其他规定: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总分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4考研大纲:T25模拟电子技术基础6篇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4考研大纲:T25模拟电子技术基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6971a34b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3b.png)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4考研大纲:T25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4考研大纲:T25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精选6篇(一)T25模拟电子技术根底考研大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模拟信号与系统、模拟滤波与放大电路、模拟电路设计与制作、模拟电子技术应用等。
一、模拟信号与系统:1. 信号与系统的根本概念和表示方法;2. 时域与频域的根本概念和分析方法;3. 系统的时域与频域响应;4. 信号的采样与重构。
二、模拟滤波与放大电路:1. 滤波器的根本概念和分类;2. 一阶和二阶滤波器的设计与分析;3. 高频放大电路的根本概念和分析方法;4. 中频放大电路的根本概念和分析方法。
三、模拟电路设计与制作:1. 电路元件的原理与特性;2. 根本电路的设计与分析方法;3. 通用放大电路的设计方法;4. 信号调理电路的设计方法。
四、模拟电子技术应用:1. 模拟电子技术在通信领域的应用;2. 模拟电子技术在音频处理领域的应用;3. 模拟电子技术在传感器与测量领域的应用;4. 模拟电子技术在医疗设备领域的应用。
以上内容仅为大纲的一局部,详细还需要参考教材和老师的详细要求。
对于考研学生来说,除了理论知识的学习,还需要进展大量的理论操作和设计实验,以进步理论才能和创新才能。
模拟电子技术是现代电子技术的根底,对于电子工程和通信工程等相关专业的学生来说,掌握模拟电子技术根底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在考研过程中,需要注重对知识的深化理解与归纳总结,注重解决实际问题的才能培养,同时也需要平衡理论与理论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应对考试。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4考研大纲:T25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精选6篇(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4考研大纲:T06地球科学导论主要涵盖地球科学根底知识、地球的形成与演化、地球系统、地球科学研究方法等方面。
以下为对该科目的详细解析。
地球科学导论主要通过对地球科学的根本概念、原理和方法的介绍,使学生初步理解地球科学的开展历程、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并为后续深化学习地球科学专业课程奠定根底。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大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38c4ddae453610661fd9f462.png)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大纲考试科目代码:T13考试科目名称:气候资源学第一部分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一、课程目标气候资源学是研究气候要素中能够转化为生产、生活资料的物质、能量及其与人类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以光、热、水、风、大气成分及其组合为研究对象,包括分析其数量、质量、发展变化、空间分布以及综合开发利用、保护和管理等内容。
二、基本要求掌握气候资源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了解气候资源综合开发和合理利用的途径、资源保护和管理的意义以及本学科的最新研究动态。
重点掌握气候资源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分布规律,光、热、水、风等气候资源要素的确定方法、无资料地区的推算方法、气候资源的综合评价和区域分析方法、实际工作中各种资源分析图表的制作方法等。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第一章绪论1、了解资源体系分类。
2、了解气候资源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太阳辐射资源及其综合利用1、了解太阳辐射与天文气候。
2、理解地表辐射平衡过程。
3、熟悉地面太阳辐射的时空分布。
4、掌握地面太阳辐射的气候学计算方法。
5、了解太阳能的利用与评价方法。
第三章热量资源及其利用1、理解地表热量平衡过程。
2、熟悉热量资源的时空分布。
3、熟悉温度与作物生产的关系。
4、掌握热量资源分析方法。
5、了解热量资源的利用与评价方法。
第四章水分资源及其利用1、了解地表水分平衡过程。
2、熟悉水分资源的时空分布。
3、理解水分资源的确定方法。
4、掌握农田水分条件分析方法。
5、了解水分资源的利用与评价方法。
6、理解气候生产潜力。
第五章风能资源及其利用1、了解风能风压的计算方法。
2、熟悉风能的时空分布规律。
3、了解风能资源的利用途径。
第六章空气资源及其利用1、了解空气资源的组成及含量。
2、熟悉二氧化碳与作物生产的关系。
第七章气候资源的推算方法1、理解光照条件的推算2、掌握热量资源的推算3、了解降水和风资源的推算第八章气候资源的综合分析1、了解气候资源的变化趋势。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739e5fa7ed630b1c58eeb505.png)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入学考试考试大纲科目代码:T20科目名称:离散数学一、数理逻辑1.掌握命题、命题联结词的概念;理解命题公式的递归定义,熟练掌握命题符号化的方法,掌握命题公式真值表的求法。
2.了解范式的概念,掌握求命题公式的析取范式、合取范式、主式的方法。
3.了解与非、或非、异或、蕴含否定等联结词及联结词的归约。
4.掌握常用的推理规则和证明方法。
5.理解谓词、量词、谓词公式、自由变元和约束变元的概念。
6.掌握谓词演算基本的永真公式。
7.会利用谓词演算的推理规则进行简单的推理。
二、集合1.掌握子集、空集、全集、相等、幂集等基本概念。
2.理解集合的基本概念表示法;掌握集合的交、并、差、补等概念及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De Morgan律等运算律,证明集合等式。
3.掌握集合的笛卡尔乘积的运算。
三、二元关系1.理解关系及有关概念,掌握关系图、关系矩阵及关系的特性(自反性、反自反性、对称性、反对称性、传递性)。
2.掌握关系的合成、关系的幂运算、关系合成及有关性质。
3.掌握逆关系、关系的闭包运算(自反闭包、对称闭包、传递闭包)的性质及求法。
4.掌握偏序集合、拟序集合、线序集合、良序集合及特殊元素的概念及性质。
5.理解等价关系、覆盖与划分的概念,掌握求集合的等价类方法及划分的积与和。
四、函数1.理解函数的概念,掌握函数的合成运算。
2.理解满射、单射、双射函数的概念,了解置换、特征函数的概念及运算3.理解逆函数和规范映射的概念和性质。
五、代数系统1. 了解代数系统的基本概念。
2、理解两个代数系统同构的概念。
3. 掌握两个代数系统同构。
六、格和布尔代数1.了解格对偶原理、原子的概念及关于有限布尔格结构的Stone表示定理。
2. 理解格与格所诱导的代数系统、子格的概念及格的基本性质,布尔格、原子、布尔代数、布尔表达式及布尔表达式的析(合)取范式等概念。
3. 掌握:会判断一个偏序集是否构成格,会判定一个偏序集是否构成布尔格;会判定一个代数系统是否构成布尔代数;会求布尔表达式的析(合)取范式。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考研大纲:T29生态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考研大纲:T29生态学](https://img.taocdn.com/s3/m/8d8304d04afe04a1b171de09.png)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考研大纲:T29生态学的更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考研大纲:T29生态学科目代码:T29科目名称:生态学一、课程目标通过生态学课程的学习, 掌握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 了解生态学的主要发展趋势和前言领域。
培养学生具有灵活运用生态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态学相关问题的能力。
二、基本要求通过学习,要求考生掌握个体生态学(生物与环境)、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景观生态学以及全球变化等知识。
第一部分大纲内容一、绪论1. 掌握生态学的定义2.了解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分支学科及研究方法3.了解生态学发展过程以及现代生态学发展趋势二、生物与环境1. 掌握环境的概念及其类型2. 掌握生态因子的概念及特征3. 掌握限制因子、Liebig最小因子定律、Shelford耐性定律及生态幅概念4. 掌握生态系统中主要环境因子的生态作用及生物的适应性三、种群生态学1. 掌握种群及内禀增长率的概念2.了解与种群统计学有关的参数、种群年龄结构类型及存活曲线类型3. 掌握种群Logistic增长模型的公式含义、Logistic曲线的特征和意义4. 了解种群暴发、掌握生态入侵概念;理解种群空间格局类型5. 掌握种群生活史的概念,了解种群扩散6. 掌握繁殖策略r-选择生物与K-选择生物特征四、种内与种间关系1. 掌握种内关系的概念及类型2. 掌握密度效应、领域行为、他感作用、生态位与协同进化等概念3. 掌握种间关系的概念及类型4. 了解捕食作用的生态学意义五、生物群落1. 掌握生物群落的概念、基本特征2. 掌握生活型、群落交错区和边缘效应的概念3. 理解影响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因素,理解中度干扰的生态学作用4. 掌握群落演替的概念、类型5. 理解控制演替的几种主要因素六、生态系统1. 掌握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结构;掌握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2. 理解生态效率3. 掌握初级生产的基本概念,初级生产量的测定方法4. 了解生态系统分解过程的性质,影响分解作用的资源质量和环境因素5. 掌握生物地化循环概念和主要物质循环类型及特点6. 理解全球主要的物质循环过程及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碳氮平衡的破坏所导致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七、景观生态学系统1. 了解景观生态学研究对象和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考研大纲T06地球科学导论
考研大纲频道为大家提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9考研大纲:
T06地球科学导论,一起来看看吧!更多考研资讯请关注的更新!
考试科目代码:T06
考试科目名称:地球科学导论
一、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地球科学的基本原理,如生物的演化引起冰川周期性形成和消融,造成固体地球周期性的膨胀和收缩,导致地球周期性的构造运动,以及地磁场形成和反转、生物大灭绝、矿床形成、火山喷发和地震等地质现象周期性地发生,进而导致地球的演化。
应用以上理论,能够合理解释岛弧形成、海底扩张、大陆漂移、大陆增生、山脉隆升等多地学热点和难点问题。
为学生今后从事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生产实践奠定基础。
二、基本要求
要求考生深入了解地球科学的基本概念,熟悉地球科学的基本原理,理解地球科学的研究热点和难点,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一章地球演化和构造运动的假说
1. 了解太阳系 * 假说以及地球圈层的形成,熟悉地球的基本结构。
2. 理解目前对地学界有影响的地球演化和构造运动的假说,了解假说已得到的部分事实和证据。
3. 能对现有假说进行比较分析,了解地球演化和构造运动的能量。
第二章冰川的地质作用及其证据
1. 了解冰川及其分类,熟悉冰川的地质作用。
2. 掌握冰川地质作用的证据。
第三章地球的去气作用和地球演化过程中的化学平衡
1. 了解地球 * 和早期演化,熟悉岩石圈形成前后的去气作用。
2. 理解地球演化过程中的pH平衡和氧化—还原平衡。
第四章生物对冰川的作用及太阳系的生命
1. 了解太阳系地外星体存在生命的可能性。
2. 掌握生物演化对冰川的作用。
第五章地球构造演化的现状
1. 了解地球的形状,熟悉地球形状的变化。
2. 掌握厄尔尼诺的形成及其证据。
第六章火山和地震的形成
1. 了解岩浆和火山作用。
2. 了解地震的一般原理,掌握不同构造运动中的地震。
第七章地球演化对矿藏形成 *
1. 了解地球pH演化对前寒武纪成矿 * ,了解风化(红土化)
作用对成矿 * 。
2. 了解热液矿床的成因。
第八章冰川旋回对地磁场和生物演化 *
1. 理解冰川旋回对地磁场 * 。
2. 理解冰川旋回对生物演化 * 。
第九章地球将来的演化趋势
1. 了解将来地球演化的趋势。
2. 了解将来全球的变化趋势
一、考试目标的能力层次的表述
本课程对各考点的能力要求一般分为三个层次用相关词语描述:较低要求——了解、认识、知道;
一般要求——理解、熟悉、会;
较高要求——掌握、应用、分析。
二、命题考试的若干规定
1. 本课程的命题考试是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内容来确定。
试卷组配兼顾覆盖面、能力层次、内容、难易程度。
2. 各章试题所占分数大致如下:
第一章地球演化和构造运动的假说………………………………约占10 %
第二章冰川的地质作用及其证据…………………………………约占15 %
第三章地球的去气作用和地球演化过程中的化学平衡…………约占15 %
第四章生物对冰川的作用及太阳系的生命………………………约占10 %
第五章地球构造演化的现状………………………………………约占10 %
第六章火山和地震的形成…………………………………………约占10 %
第七章地球演化对矿藏形成 * ………………………………约占10 %
第八章冰川旋回对地磁场和生物演化 * ……………………约占15 %
第九章地球将来的演化趋势………………………………………约占 5 %
3. 试卷难易程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级。
每份试卷中四种难度试题分数比例一般为:2:3:3:2
4. 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较低要求(了解、认识、知道)约占40%;一般要求(理解、熟悉、会)约占40%;较高要求(掌握、应用)约占20%。
5. 试题主要题型有: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问答题等多种题型。
6. 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
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7. 试卷主要测验考生对有关地球系统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本知识的了解熟悉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问题的能力。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