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
《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教案范文
《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艺术与生命、自然的关系,理解艺术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的产物。
2. 通过欣赏和分析经典艺术作品,提高学生对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热爱,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4. 引导学生运用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生命和自然的感悟,提升他们的创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艺术与生命的关系:介绍艺术作品中对生命的描绘和表达,分析艺术家如何通过艺术形式传达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2. 艺术与自然的关系:介绍艺术作品中对自然的描绘和表达,分析艺术家如何通过艺术形式传达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3. 经典艺术作品欣赏:分析古今中外的经典艺术作品,引导学生从形式、内容等方面进行鉴赏。
4. 艺术创作实践: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摄影、雕塑等形式,创作出体现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的艺术作品。
5. 环保意识的培养:通过讨论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艺术与生命、自然的关系,介绍经典艺术作品。
2. 欣赏法:组织学生欣赏和分析艺术作品,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艺术创作实践,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
4.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的主题进行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艺术作品的照片或实物,用于课堂展示和分析。
2. 准备绘画、摄影、雕塑等艺术创作工具和材料。
3. 准备环保相关的资料和视频,用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艺术与生命、自然关系的理解和感悟程度。
2. 学生在艺术创作实践中的表现,包括创作思路、技能水平等。
3. 学生在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的环保意识。
六、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以一段关于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的短片或视频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与欣赏:介绍一位著名艺术家的作品,分析其如何通过艺术表达生命与自然的关系,引导学生欣赏和理解艺术作品。
七年级美术教学计划15篇
七年级美术教学计划15篇七年级美术教学计划1第一单元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单元总目标:1、通过古今中外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评述,使学生了解艺术家以及人类对生命活力的向往、热爱和艺术表现是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与肯定。
2、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与研究,使学生了解物种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
3、通过对作品的研讨与解释,使学生初步懂得,对自然的欣赏与表现包含着人的精神世界与大自然的和谐交融。
4、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与评价,使学生对美术作品涵育美感与陶冶情操的功能与价值有初步的体验和认识。
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人教版)七年级,这一单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古今中外美术作品的欣赏与评述,使学生了解艺术家对生命的向往与热爱,感受到艺术表现的是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与肯定,懂得艺术家对自然的欣赏与表现包含着人的精神世界与大自然的和谐交融。
学生分析初中一年级学生天真、活泼、好胜心强,初步接触过一些中外美术作品,对美术欣赏普遍感兴趣,能够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单的欣赏与陈述,基本具备了一些欣赏知识。
具体地说,他们对作品的表现形式诸如油画、中国画等的认识不会感到困难,但对艺术作品的文化内涵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不能够透过美术作品的表面现象抓住美术作品的本质。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在了解作品形式的基础上,进一步领会艺术作品的内涵美,启发学生在课外主动地去关注艺术。
设计理念引导学生围绕欣赏评述的问题,自主欣赏美术作品,记下欣赏的体会或疑惑,从网上查找有关资料,深化学生对“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的理解。
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一定的自主空间,让学生进行质疑解惑,充分体验艺术作品的美感与真谛,让学生发挥小组合作的精神,遇到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如围绕“艺术是什么”、“美术作品中的生命指的是什么”等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分析。
《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教案范文
一、教案背景《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教案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和感受到艺术与生命、自然的紧密联系。
通过欣赏和创作艺术作品,引导学生体验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的美妙,培养他们热爱生活、保护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了解生命与自然的关系,能够运用艺术形式表达自己对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的感悟。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欣赏、分析、创作等环节,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形成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三、教学内容1. 生命与自然的关系概述:介绍生命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保护自然就是保护生命。
2. 艺术与生命的交融:分析艺术作品中生命主题的表现,引导学生感受艺术与生命的紧密联系。
3. 艺术与自然的交融:欣赏自然主题的艺术作品,让学生体验艺术与自然和谐交融的美妙。
4. 创作实践:学生运用绘画、雕塑等形式,创作表达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的艺术作品。
5.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提高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四、教学资源1. 教学图片:收集各类艺术作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等,涉及生命与自然主题。
2. 教学视频:选取与生命与自然主题相关的艺术表演、创作过程等视频资料。
3. 画材:为学生提供绘画、雕塑等创作所需的材料和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自然景观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自然,激发学生对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兴趣。
2. 欣赏与分析: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艺术作品,分析作品中所表现的生命与自然的关系,让学生感受艺术与生命、自然的紧密联系。
3. 创作实践:教师为学生提供创作主题和材料,引导学生动手创作,表达自己对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的感悟。
4. 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教师给予指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力。
5. 总结与拓展: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自然、保护环境。
七年级美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1
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设计说明:在美术新课程改革中,初中教材扩大美术欣赏的比例,因为美术课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美术鉴赏能力,培养对美术的兴趣,陶冶情操。
但课本上的内容有限,信息量较少,如果在授课中照本宣读,就难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借助现代媒体与网络技术,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更多的相关信息,而且能较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取得较好的学习效率,更重要的是,学生掌握了利用现代媒体与网络进行自主学习的方法,而且这种方法不仅仅应用在美术欣赏的学习上。
教学目标:1、通过对古今中外美术作品的欣赏,提高美术素养,感受艺术美,陶冶情操。
2、通过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加深对生命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理解,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
3、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利用现代媒体与网络技术寻找相关信息,进行自主学习的方法。
教学设备:带多媒体投影的计算机室,计算机与Internet相连接。
教学难点:1、如何理解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2、如何在Internet快速查找到自己所需信息。
教学重点: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提高美术欣赏能力。
教学过程:(一)引入1、学生浏览本课所要学习内容。
2、学生相互交流看画心得。
3、学生发言,在欣赏中有何不理解的地方(教师可作适当提示)(二)教师示范1、在学生提出的问题中,简单的教师可直接解释或提示,选择合适的问题,教师假装不知,而告诉学生可以到网上查找。
2、教师示范如何查找①打开浏览器,示范如何选择搜索引擎(例:雅虎、搜狐、新浪、google等)②输入关键词(讲解如何选择关键词,如作品名称、作者姓名)③讲解在显示的信息如何选择所需要的内容。
④打开所选网页,找出答案。
⑤教师小结一下在网上搜集需要信息的方法。
3、学生练习①教师指定一幅画(网上信息量较多的,例如一些中国古代名画)让学生尝试查找。
②学生发言,通过网上所找到的信息,如何来了解这一副画(作者如何来体现对生命与自然的情感)。
③对于学生在看画过程中还有未理解的问题,让学生到网上去查询,教师作巡回辅导。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全集
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下册教案全集第一单元《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教学课题:第一单元艺术——生命与自然而然和谐交融(欣赏·评述)二授课时间:一课时教学目标单元目标:1.了解绘画和生命之间的关系;2.了解物种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能力;3.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函育美感育陶冶情操的功能育价值的初步体验和认识情;4.感受到艺术表现的是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与肯定,懂得艺术家对自然的欣赏与表现包含着人的精神世界与大自然的和谐交融。
教具准备:图片和课件重点难点:1.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基本内涵难点;2.绘画的表现形式和生命之间的关系教材分析:《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人教版)七年级,这一单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古今中外美术作品的欣赏与评述,使学生了解艺术家对生命的向往与热爱,感受到艺术表现的是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与肯定,懂得艺术家对自然的欣赏与表现包含着人的精神世界与大自然的和谐交融。
学生分析:初中一年级学生天真、活泼、好胜心强,初步接触过一些中外美术作品,对美术欣赏普遍感兴趣,能够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单的欣赏与陈述,基本具备了一些欣赏知识。
具体地说,他们对作品的表现形式诸如油画、中国画等的认识不会感到困难,但对艺术作品的文化内涵的理解。
有一定的难度,不能够透过美术作品的表面现象抓住美术作品的本质。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在了解作品形式的基础上,进一步领会艺术作品的内涵美,启发学生在课外主动地去关注艺术。
设计理念:引导学生围绕欣赏评述的问题。
自主欣赏美术作品,记下欣赏的体会或疑惑。
从网上查找有关资料,深化学生对“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的理解。
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一定的自主空间,让学生进行质疑解惑,充分体验艺术作品的美感与真谛。
让学生发挥小组合作的精神,遇到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如围绕“艺术是什么”、“美术作品中的生命指的是什么”等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分析。
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1
在这里,他把气氛作为一幅画的主要基调, 而把各种色彩归纳在美妙的合音中,在此,风景 画带上了音乐的韵味,柯罗的成功来源于对现实 的深切体验和描绘,“因此,观看柯罗的画,不 论是大风的狂啸还是孟特芳丹的宁静,我们总能 从中体会出某种幽深的意味,这意味如同扎根于 现实世界的梦境,不仅感染读者,也一定深深打 动过画家本人。
第一眼看到这幅画作就被它吸引了。画面给人一种 特别宁静的感觉,就像无意中闯进了人间仙境,只能静 静欣赏这样的美景,不敢呼吸,生怕打破了画作的恬静 美好。 这幅画的色调十分柔和,画中景物的边缘也与远景 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模糊朦胧的感觉,仿佛这是一场 梦境,是梦中对孟特芳丹的回忆。在这幅图画中,首先 映入眼帘的一棵枝叶繁密的大树,树枝向左倾斜,与左 边的小树形成了一种无声的交流。身着红裙的妇女和孩 童增添了画面的生机,让这样的景色与读者更亲近,仿 佛自己也可以置身画中。背景是一片水域,倒映着远山, 悠远绵长。画面中,一切都仿佛笼罩上了一层淡淡的轻 烟。这一片梦幻的天地,这迷离又令人陶醉的光线,怎 样的意境能与之媲美?作者柯罗用画笔表现的诗意,用 色彩描绘的梦幻,无人可以复制。
崔白特别喜欢画大画,禽兔 图又名《双喜图》高193.7厘 米、宽103.4厘米,可以想见此 画的气魄,这与画史中记载的 崔白性情“疏阔”倒也一致。 还擅长把握画面的整体气氛 , 无论是《双喜图》,还是他的 另一幅代表作《寒雀图》,同 样在一种统一、和谐的画面氛 围中又含有无数丰富、细腻的 变化,让人可以在画卷中玩味 许久 。仍然会不断有新的东西 发现,感到无比的趣味。
范宽,(公元约950-1027)字中立,华原(今陕 西耀县)人。一说他性情缓和,人称之为“范宽”。 他的时代较李成略迟,仁宗天圣年间尚在。他的为 人宽厚,好酒,不拘世俗。他的山水画艺术是在李 成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但最后得助于终南山、太 华山的真实的大自然。他曾说:“前人之法,未尝 不近取诸物。吾与其师于人,未若师诸物也;吾与 其师诸物者,未若师诸心。”他在创作之前,对景 凝想,致力于情景合一的构思酝酿,在对景造意, 强调师法自然的同时,突出独创,而不是拘泥于师 承,不取繁饰自成一家,和李成并为北方画派之代 表,当时人称他“为山传神”,名列北宋山水画三 大名家之一。
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的交融
此画以雄健、冷峻的笔力勾勒出山的轮廓和石 纹的脉络,浓厚的墨色描绘出秦陇山川峻拔雄阔、 壮丽浩莽的气概。这幅竖长的大幅作品,不仅层次 丰富,墨色凝重、浑厚,而且极富美感,整个画面 气势逼人,使人犹如身临其境一般。 扑面而来的悬崖峭壁占了整个画面的三分之二。 这就是高山仰望,人在其中抬头仰看,山就在头上。 在如此雄伟壮阔的大自然面前,人显得如此渺小。 山底下,是一条小路,一队商旅缓缓走进了人们的 视野——给人一种动态的音乐感觉。马队铃声渐渐 进入了画面,山涧还有那潺潺溪水应和。动中有静, 静中有动。这就是诗情画意!
人面与植物相连,说明与植物崇拜 有关,就象人面兽身与动物崇拜有 关一样。人面表示神灵,植物和动 物则是崇拜祈求的主体。稷在谷物 中的地位最高,被尊为“五谷之 长”。
《稷神崇拜图》
江苏连云港 将军崖岩画
西斯廷屋顶壁画面积达500平方米左右,画了连续9幅大小不一的宗 教画 ,均取材于《圣经》中有关开天辟地直到洪水方舟的故事,分别 名为《神分光暗》、《创造日,月,草木》、《神水分陆》、《创造亚 当》、《创造夏娃》、《诱惑与逐出乐园》、《挪亚献祭》、《洪水》、 《挪亚醉酒》。这幅巨型壁画历时4年多才完成,以《创造亚当》最为 出色,画中亚当的形象体态健壮,气魄宏伟,具有强烈的意志与力量, 显示了艺术家在写实的基础上非同寻常的理想加工,予同时代人深刻的 启示。
欣赏 * 评述
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的交融
美术作品中有各种各样生动的艺术 形象,大多是充满生命力的艺术形象。
《野牛图》 阿尔塔米拉山洞 1879年西班牙桑图拉 发现此图
绘制这些野牛的颜料是用 动物的脂肪和血调和的;色彩 为赭色略泛红,在靠近轮廓线 部位用黑色擦出立体感,轮廓 线用的线刻又浅又淡,很有表 现力,令观者不得不惊叹原始 艺术所焕发出的隽永的魅力和 美感。《野牛图》,都让我们 领略了史前人类令人惊讶的绘 画技能,并为我们留下了无尽 的探索题材和魅力无穷的想象 天地。
七年级初一美术下册全册教案
七年级初一美术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教学设计一、单元目标(1)从古今中外优秀绘画作品中,感受各种具有生命活力的艺术形象和自然现象。
(2)通过学习研究,探讨,学生能对绘画作品的情节内容,艺术手法和美感特征进行简要的描述和评价。
(3)通过对本单元绘画作品的欣赏,加深对生命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理解认识,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与态度。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材选择了古今中外优秀美术作品,围绕艺术——生命与自然的和谐交融这个主题展开,改变了以往绘画欣赏以学科,画种,时代或地域划分内容的方法,体现了新课程标准课程综合性的特点,提出了从多角度认识欣赏艺术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的要求,在培养学生对作品的分析能力,审美能力的同时,重视对学生思想情感的态度及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培养。
三、教学建议教师可根据本单元美术欣赏教学主题,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在围绕教学主题展开教学的同时,贯穿审美教育的主线,在组织,引导学生学习探究作品的情节内容,艺术手法,美感特征的同时,简要穿插介绍作品常识。
学习活动可多样化,体现师生互动交往,教学活动应尽可能直观生动,采用多种媒体辅助教学。
因此,教师课前应对教材作认真学习理解,对教学活动进行周密设计和准备,以切实提高教学效果。
本单元教学,可用二课时完成。
四、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1、对作品生命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理解.2、对作品艺术表现的理解和欣赏.难点:多角度理解作品,提高审美能力和情感态度.五、课前准备教师:结合教学内容的图片或课件制作学生:课前有关作品资料的收集和学习.六、教学过程设计第一课时(一)、课题引入通过作品数幅(投影、幻灯或图片)展示充满生命活力的绘画作品学生思考讨论:作品中主要描绘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发言:略。
教师点评并引入本单元学习课题。
(1) 绘画作品形象丰富,相当一部分为充满生命力的形象。
(2) 生命产生于自然,生长于自然,与自然和谐交融。
(二)、活动一:欣赏与评述:对作品的基本认识1、观赏作品数幅(课本第1页,可作适当增补)。
人教版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教案word版
第一单元《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 )欣赏·评述(第一单元艺术——生命与自然而然和谐交融教学课题:二一课时教学目标授课时间:单元目标:了解绘画和生命之间的关系;1. 了解物种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能力;2.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函育美感育陶冶情操的功能育价值的初步体验和认识情;3.懂得艺术家对自然的欣赏与表现感受到艺术表现的是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与肯定,4.包含着人的精神世界与大自然的和谐交融。
图片和课件教具准备:绘画的表现形式和生命之间的关系 2.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基本内涵难点;1.重点难点:人(〈美术〉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教材分析:七年级,这一单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古今中外美术作品的欣赏与评述,使)教版学生了解艺术家对生命的向往与热爱,感受到艺术表现的是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与懂得艺术家对自然的欣赏与表现包含着人的精神世界与大自然的和谐交融。
肯定,中一年级学生天真、活泼、好胜心强,初步接触过一些中外美术作品,对美初学生分析:术欣赏普遍感兴趣,能够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单的欣赏与陈述,基本具欣赏知识。
具体地说,他们对作品的表现形式诸如油画、中国画等的认备了一些识不会感到困难,但对艺术作品的文化内涵的理解。
有一定的难度,不能够透过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在了解面现象抓住美术作品的本质。
美术作品的表作品形式的基础上,进一步领会艺术作品的内涵美,启发学生在课外主动地去关注艺术。
设计理念:导学生围绕欣赏评述的问题。
自主欣赏美术作品,记下欣赏的体会或疑惑。
引从网上查找有关资料,深化学生对“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的理解。
在让学生进行质疑解惑,充分体验艺术作品的中给学生一定的自主空间,课堂教学美感与真谛。
让学生发挥小组合作的精神,遇到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题。
如围绕“艺术是什么”、“美术作品中的生命指的是什么”等问共同解决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分析。
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七年级下册第1单元)
作 品 欣 赏
《维纳斯的诞生》 (意大利)波提切利 (蛋彩画 1480年)
《维纳斯的诞生》是波提切利的代表作,此画表现女神维纳斯从爱琴海中 浮水而出,风神、春神和花神迎送于左右的情景。
桑德罗· 波提切利(1445—1510) 15
世纪末佛罗伦萨的著名画家,他画的圣母子像非 常出名。受尼德兰肖像画的影响,波提切利又是 意大利肖像画的先驱者。他宗教人文主义思想明 显,充满世俗精神。后期的绘画中又增加了许多 以古典神话为题材的作品,风格典雅、秀美、细 腻动人。 《维纳斯的诞生》画面内容取材于这样一个希腊神话:有个叫库娄诺斯的 人,他斩下父亲身体的一段抛进海里,长期漂流,结果变成一个比雪 还白的水泡。等水泡一开,爱与美的女神便从贝壳中诞生。全画以裸 体的维纳斯女神为中心。人物的体态和衣纹表现十分出色,人物 与自然背景也达到巧妙的统一和谐,维纳斯表情羞怯和幽怨, 她对生活的未来不是充满乐观的信心,而是感到惆怅和迷惑, 这也是波提切利矛盾的世界观的反应。此画中的维纳斯形 象,虽然仿效希腊古典雕像,但风格全属创新,强调了秀 美与清纯,同时也具有含蓄之美。
崔白(约1004—1088年),中国北
宋画家。大半生只是个民间画工,生 活颠沛流离。1065年,相国寺因为遭 雨被部分破坏,崔白参加了这次的壁 画重绘,进入画院时,已经是六十多 岁的老人,但他很受宋神宗赏识。因 为他是个性格疏阔的人,宋神宗特批 如果没有御旨,任何人都不能安排崔 白作画。崔白一生作画甚丰,仅《宣 和画谱》就载入241幅。 《禽兔图》(又名双喜图)写秋野 景物,草树坡石,布置生动,有声有 色。灵活地运用工谨与粗放的笔趣: 描绘山喜鹊属工笔双钩填彩法,画兔 子基本上与双钩填彩有关,但表现皮 毛,用细腻的线条描绘处理,隐去轮 廓边线,达至更写实的形貌。
美术七年级下人教新课标第一单元艺术—生命与自然而然和谐交融教案二
美术七年级下人教新课标第一单元艺术—生命与自然而然和谐交融教案二教学过程:(一)课题引入(5分钟)通过作品数幅(投影、幻灯或图片)展示充满生命活力的绘画作品。
学生思考讨论。
作品中主要描绘了什么?你有什么感受?学生发言:教师点评并引入本单元学习课题:(1)绘画作品形象丰富,相当一部分为充满生命力的形象。
(2)生命产生于自然,生长于自然,与自然和谐交融。
(二)活动一:欣赏与评述、对作品的基本认识(15分钟)1、观赏作品数幅(课本第2页。
可作适当增补)你是否能对作品形象和情节进行描述?(也可将自己课前收集准备的资料作讲稿)2、学生讨论:3、学生对作品描述发言。
4、教师讲评,并作个人发言。
(1)重点描述作品形象中生命的活动及与自然融洽的关系。
(2)适当提示作品的构图,艺术风格等所传达的效果。
(三)活动三:分析与研究、生命与自然的关系(22分钟)请学生仔细观察作品(课本第3页,可作适当增补)。
研究问题:1、联系生物学科所学知识,说说作品中描绘了哪些物种?与生命物种,生命活动相关的自然形象是什么?学生分析思考、讨论研究:学生发言:教师发言(结合作品回放及局部观赏)。
2、问题:(1)作品中生命活动与自然的关系分别是怎样的?(2)作者运用怎样的艺术手法来增强效果,产生美感的?学生讨论研究:学生发表见解:教师发言:重点对《孟特芳丹的回忆》作补充发言。
3、研究思考:(1)联系作品思考:自然对生命活动有哪些作用?(2)如何保护自然,促进生命活动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四)作业要求:(2分钟)1、选择课本中第2-3页作品一幅,对作品的形象和情节进行描述。
2、试写一点对《孟特芳丹的回忆》一画的感悟。
(五)学习活动小结:(1分钟)。
第一单元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欣赏 评述)[
第一单元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欣赏评述)教学目标1 通过古今中外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评述,使学生了解艺术家以及人类对生命活力的向往、热爱和艺术表现是对生命价值的追求和肯定。
2 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与研究,使学生了解物种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
3 通过对美术作品的研讨与解释,使学生初步懂得,对自然的欣赏与表现包含着人的精神世界和大自然的和谐交融。
4 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与评价,使学生对美术作品蕴含美感与陶冶情操的功能与价值有初步的体验和认识。
德育目标欣赏自然美和艺术美,让真正的美感动学生。
能力目标通过对作品的欣赏与评价,使学生对美术作品蕴含美感与陶冶情操的功能与价值有初步的体验和认识。
说明本课着重于学生对传统知识的吸收和生活的体验与感受,沿着观、赏、析的路线,通过动静结合的课堂设计。
让学生自主的、主动的寻找想知道的知识点,找到教与学的最佳切入点,让学生体验艺术美的艺术源泉。
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欣赏、评述,共同解决、处理本课的知识点。
第一课时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具:有关本课图片的有关资料。
学生准备学具:有关本课图片的有关资料。
课型基本知识课重点与难点通过对作品的研讨与解释,使学生初步懂得,对自然的欣赏与表现包含着人的精神世界与大自然的和谐交融方法体验、启发、探究引导阶段欣赏本课展示的美术作品留出时间让学生静静的欣赏。
教师提示欣赏画面的内容。
发展阶段同学们围绕自己的感受,介绍自己的理解。
同学们围绕自己的感受,介绍自己的对画面内容理解。
重点在于理解画面中的生命的存在的形式主要知识点:教材中美术作品的有关知识:作者生平,年代,绘画的背景以及画面的主要内涵收拾与整理教师对本节课进行小结。
作业活动一课后拓展一结合自己实际情况查阅画面相关的物种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
二结合自己实际情况查阅画面相关的知识。
课后记1 学生能认真配合教师的活动,对教材内容感兴趣;2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含量重、密度大,但教材编写极为简单,为讲课带来较大的困难;3 根据教材简化的特点,根据学生的思想,知识基础状况,对一些重要的、比较难的知识点注意了内涵的挖掘和适度的延伸,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有关知识;学生能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感兴趣的内容寻找资料第二课时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教具:相关资料。
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说课稿
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说课稿
《第一单元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七年级下册第1 单元的内容,属于新课改方案所设计的“欣赏评述”学习领域,共计课2 时。
是活动二、活动三以及活动四学习的基础和前提。
通过欣赏表现生命与自然和谐的美术作品,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增强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关注自然、关爱生命的美好情感。
教材图文并茂,文字亲切自然,内容贴近现实,融知识性、趣味性、可读性、参与性与一体,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继而促使学生积极探索、乐于动手。
1.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要求,本着使学生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确定本节的教学目标为:
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通过古今中外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评述,使学生了解艺术家以及人类对生命活力的向往、热爱和艺术表现是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与肯定。
②能力目标:通过对作品的研讨与解释,使学生初步懂得,对自然的欣赏与表现包含着人的精神世界与大自然的和谐交融,使学生对美术作品涵育美感与陶冶情操的功能与价值有初步的体验和认识。
③情感目标:假发学生对美术的学习兴趣,并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
2、重点难点:
重点:欣赏并了解艺术家在作品中如何对生命与自然的和谐进行表现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下册美术教学设计第一单元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单元总目标:1、通过古今中外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评述,使学生了解艺术家以及人类对生命活力的向往、热爱和艺术表现是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与肯定。
2、通过对美术作品的分析与研究,使学生了解物种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关系。
3、通过对作品的研讨与解释,使学生初步懂得,对自然的欣赏与表现包含着人的精神世界与大自然的和谐交融。
4、通过美术作品的欣赏与评价,使学生对美术作品涵育美感与陶冶情操的功能与价值有初步的体验和认识。
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人教版)七年级,这一单元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古今中外美术作品的欣赏与评述,使学生了解艺术家对生命的向往与热爱,感受到艺术表现的是对生命价值的追求与肯定,懂得艺术家对自然的欣赏与表现包含着人的精神世界与大自然的和谐交融。
学生分析七年级年级学生天真、活泼、好胜心强,初步接触过一些中外美术作品,对美术欣赏普遍感兴趣,能够对美术作品和美术现象进行简单的欣赏与陈述,基本具备了一些欣赏知识。
具体地说,他们对作品的表现形式诸如油画、中国画等的认识不会感到困难,但对艺术作品的文化内涵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不能够透过美术作品的表面现象抓住美术作品的本质。
因此在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在了解作品形式的基础上,进一步领会艺术作品的内涵美,启发学生在课外主动地去关注艺术。
设计理念引导学生围绕欣赏评述的问题,自主欣赏美术作品,记下欣赏的体会或疑惑,从网上查找有关资料,深化学生对“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的理解。
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一定的自主空间,让学生进行质疑解惑,充分体验艺术作品的美感与真谛,让学生发挥小组合作的精神,遇到不懂的问题与同学进行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如围绕“艺术是什么”、“美术作品中的生命指的是什么”等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分析。
除了让学生理解美术作品中对生命与自然的感情外,还应让学生对作品的形式、内容、时代背景、作者生平与传闻轶事进行综合探索,在此基础上联系其他学科(音乐、文学、影视等)进行综合探讨,以提高学生的综合探索能力。
教学重点: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的基本内涵是本节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学会运用这一理论去欣赏美术作品。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
课前利用多媒体播放课本里的美术作品,创设气氛,触发学生热爱艺术的情感。
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要欣赏的是一些中外美术作品,这些作品的风格丰富多样,记录着人类文明的足迹,凝聚着人类的思想情感,反映出不同时代、不同民族对美的追求,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教师板书课题: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
二、新课学习。
师:艺术是否包括美术?在自然界里,是先有艺术,还是先有生命?美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是否有生命?启发学生思考,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要了解艺术是否有生命,就得从远古时代的艺术作品去欣赏。
在人类最早的艺术作品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距今一万多年前的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
(教师展示课件《野牛》,让学生欣赏作品中的形象。
)教师以故事的形式讲解这幅作品的创作年代及发现过程,然后让学生对作品的情节进行描述。
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问题:原始人为什么要在墙壁上画一头健壮的野牛?野牛是否有生命力?学生进行讨论,发表不同的见解,通过讨论明确:健壮的野牛富于生命力,原始人在洞窟中进行艺术活动有着更为严肃的目的,这种活动是一种祈求狩猎串收的“仪式”,他们相信画在洞窟壁上的野牛有一天会变成活的猎获品,或者希望下一次行猎的时候会取得成功。
教师展示课件《稷神崇拜图》,让学生对作品中的形象和情节进行描述,然后提出问题:为什么原始人要在岩石上刻上植物人面形?原始人刻的植物人面形是否有生命?教师接着展示课件——意大利艺术家米开朗基罗的作品《创造亚当》,通过交代其创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这幅作品。
教师简要介绍中世纪美术的基本特征和艺术精神,再让学生描述作品的内容,讨论作者描绘的“亚当”是人还是神?是否有生命力?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通过教师的引导,最后理解作者是借助于对基督教传说的题材——上帝创造的第一个人“亚当”的描绘,表现出画家对人的健美、力量和智慧的赞美以及对人获得生命力的渴望。
教师又用课件展示了意大利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请学生谈谈作品表现的内容,理解维纳斯的象征性,即维纳斯同样也具有生命活力。
接下来,让学生比较原始社会和中世纪的美术作品在表现对象和思想内涵上的区别,教师用课件展示:原始社会美术—表现对象:动物植物—思想内涵:对动、植物的信仰。
中世纪的美术—表现对象:人的生命—思想内涵:对生命价值的赞美。
教师小结:美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不论是原始洞窟中的野牛,还是传说与神话中的人或神,大都是充满生命活力的形象,这些形象都具有深刻的含义。
三、发展阶段。
师:在现实生活中,人的生命和艺术活动能否离开自然而单独存在?生:不可以,离开了自然一切就不存在。
师:那么,下面我们来看看生命与自然有什么关系?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依次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红蓼白鹅图》、《溪山行旅图》、《擒兔图》,教师围绕作者的生平及作品的表现形式、方法、内容、特色、意境进行描述。
再用课件,让学生依次欣赏外国绘画作品《孟特方丹的回忆》、《神奈窜川浪图》、《运草》,同时根据自己的观察和了解,对风景画中的形象和情节进行描述。
让学生比较各种艺术形式的不同特点,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以下问题1.课本所举的美术作品中,哪些形象属于有生命的物种形象?2.哪些形象是与生命有关的自然形象?3.这些有生命的形象生活在哪里?4.美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来源于哪里?5.物种的生命与自然条件有什么关系?教师展示课件:有生命的物种形象——动物、植物、人。
自然形象——山、水、天空。
生命与自然的关系——相互依存。
艺术形象来源于——客观自然。
教师小结:自然与人的生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没有自然就没有生命的存在。
自然是人类生活的家园、精神的慰藉。
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同时,自然又是艺术创作的源泉。
四、深化阶段。
师:动物、植物和人类都是有生命的,又都是自然的一部分。
生命和自然应该是和谐相融的。
那么生命与自然是如何相融的呢?让我们通过欣赏美术作品来体会。
1、展示课件,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山水画《炼丹台》,先介绍作者的生平,然后让学生思考:这幅作品采用什么形式表现?作者登上黄山炼丹台有什么感受?“人疑世外仙”是什么意思?通过欣赏和思考,让学生体会到画面中的情景交融,即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这也是中国山水画追求的意境。
2、展示课件,欣赏风景画《岩石的静观》,从作品的主要景物、特色、意境等方面,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即把顽强的生命力、坚毅的性格与岩石联系在一起。
3、展示课件,欣赏外国风景画《金黄色的庄稼和柏树》,请学生思考并讨论:作品描绘的内容是什么?画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与自然景物有什么区别?体现出画家的什么情趣?风景画与山水画在表现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的特点上有什么不同?学生讨论后得出结论:山水画——寄物抒情,物我合一;风景画——借助色彩揭示主观世界。
4、展示课件,依次欣赏中国花鸟画《玉兰黄鹂》、《群虾》、《雨点》,看看作者如何通过花鸟画作品,把生命与自然融合起来。
教师简单介绍花鸟画和“工笔”、“写意”两种绘画形式。
让学生以小组或同桌为单位讨论:花鸟画表现的对象是否有生命?是否属于自然的一部分?为什么?花鸟画的特点是什么?画家通过什么方法使自然与生命和谐交融?5、进一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美术家的艺术创作是不是一种与自然和谐交融的生命活动?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是丰富自身审美经验和提高审美能力的一种有效的途径。
6、学生通过讨论明确:画家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融人到自然中,把自己的感受与自然联系起来,就会使生命与自然和谐相融。
教师小结:通过以上作品的欣赏,大家明白了生命是自然的一部分,自然是人类生存的环境,也是人的审美对象,生命与自然通过审美创造和欣赏达到和谐统一。
生命与自然的和谐交融,是艺术家永恒关注的主题。
五、课后拓展。
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和自己对自然与生命的认识,从网上查找资料,谈谈如何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如何保护生命?为什么说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是艺术家普遍关注的主题?教学反思本课需要教师在理论上的引导和讲解比较多,容易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这就要求教师把知识点进行高度的概括,用学生能接受的方式进行讲解。
为了能让学生很快地接受这些复杂的理论,我首先以多媒体课件播放世界名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对艺术的兴趣;接着以人类童年时代和中世纪的艺术作品进入新课,使学生明确原始人从事艺术活动的真正目的,引起了学生对原始艺术的好奇心,让学生对原始艺术表现的对象进行审美体验。
中世纪的艺术是借神话题材赞美人的生命,洋溢着浓烈的人文主义精神,必须让学生理解这一点。
在讲解生命与自然的关系时,我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探究,深入讨论,从而明白生命与自然相互依存,进行艺术创作也离不开自然的道理。
让学生体验感悟生命与自然在美术作品里是怎样和谐相融的,是这堂课的教学重点,我有意识地让学生通过比较的方法,围绕课本中提出的问题主动思考、讨论,共同解决问题,领悟艺术作品的思想内涵,从而进一步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还注意联系生活实际,使书本的知识和生活世界沟通起来,拓展教学的内容。
例如,让学生关注环保问题,提出如何保护自然与生命的问题。
同时,力争让学生进行综合性的探索,拓展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完全是一个引导者、组织者、评论者,积极参与学生的探究活动,发现和鼓励学生的探究精神,培养了学生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第一单元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第一单元艺术——生命与自然和谐交融一、单元目标(1)从古今中外优秀绘画作品中,感受各种具有生命活力的艺术形象和自然现象(2)通过学习研究,探讨,学生能对绘画作品的情节内容,艺术手法和美感特征进行简要的描述和评价。
(3)通过对本单元绘画作品的欣赏,加深对生命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理解认识,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与态度。
二、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材选择了古今中外优秀美术作品,围绕艺术——生命与自然的和谐交融这个主题展开,改变了以往绘画欣赏以学科,画种,时代或地域划分内容的方法,体现了新课程标准课程综合性的特点,提出了从多角度认识欣赏艺术作品的的内容和形式的要求,在培养学生对作品的分析能力,审美能力的同时,重视对学生思想情感的态度及正确的价值观念的培养。
三、教学建议教师可根据本单元美术欣赏教学主题,设计相关的教学活动,在围绕教学主题展开教学的同时,贯穿审美教育的主线,在组织,引导学生学习探究作品的情节内容,艺术手法,美感特征的同时,简要穿插介绍作品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