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汽车冲压件修复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种新型汽车冲压件修复方法
作者:马兆岭
来源:《卷宗》2020年第03期
摘要:近10年来,中国重卡行业发展迅猛,产销量逐年递增。产销量增加的同时,客户对重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仅满足于多拉快跑,更要求驾驶室外形美观大方,内部宽敞舒适。因此,重卡厂家对驾驶室质量提出了“轿车化”的要求,即按轿车生产的质量控制标准来要求重卡驾驶室的质量。
关键词:废料屑;硌伤;焊锡
1 硌伤简介
1.1 硌伤种类及成因
驾驶室外观质量是衡量驾驶室整体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冲压件硌伤会严重影响驾驶室的外观质量。据不完全统计,在冲压件所有质量缺陷中,硌伤占到了90%以上,这严重影响冲压件的质量。造成冲压件硌伤的原因种类繁多,大体可归纳汇总为以下几条:
1)来料本身带有异物;2)开卷时(工厂自主开卷的生产模式)传送带掉渣,生产时传送带或滚轮掉渣(专指自动线);3)员工手套掉毛落入板料中;4)模具内掉异物;5)废料屑硌伤产品件;6)其它原因。
以上原因中,1)、2)、3)、4)、6)条均属于偶然因素,可通过工艺改进、提升员工质量意识等方法手段进行消除,唯独第5)条属于必然因素,目前暂无有效办法彻底杜绝。而在硌伤的成因中,废料屑硌伤占到了所有硌伤成因中的90%以上,因此,我们主要就废料屑硌伤做进一步研究探讨。
在目前自动化冲压线的生产中,外覆盖件硌伤是困扰各冲压生产单位的难题之一。外覆蓋件对产品件的表面质量要求较高,硌伤缺陷使得外覆盖件的生产成本大大提高。因此,如何减少外覆盖产品件硌伤问题,降低废品率,成为各自动化生产线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废料屑是在废料刀剪切过程中产生的,如果能杜绝废料屑的生产,可以说就基本上杜绝了产品件的硌伤,但是目前来说,还没有哪一个模具厂家能够解决这一难题,只能将废料刀修磨得锋利一些,将刃口间隙调整得更合适一些,以此来减少废料屑的产生,而不能完全杜绝,也就是不能完全杜绝产品件的硌伤问题。因为废料屑的产生是必然的,而不是随机的。
2 焊锡补件方法介绍
为了减少硌伤产品件造成的浪费,我车间创造性地运用焊锡补件的方法对产品件进行修补。产品件经焊锡修补试验后,再经过盐雾试验等各种检测方法的检测,证明完全符合各项指标要求。技术室和质量室对此方法予以了肯定,并纳入了工艺体系,并且下发了作业指导书。
在冲压生产中,经常会遇到产品件硌伤的情况发生。产品件硌伤后,一般只有两种处理途径:一是进行报废,显然,这种处理方式会造成极大的浪费。大冲线的生产特点决定了产品件的硌伤是成批性的,当线尾人员发现第一件硌伤产品件时,实际上已经硌伤了至少5件,如果线尾人员发现不及时,则会产生更多的硌伤件。二是开据让步放行单让步使用,虽然让步使用,但硌伤产品件需要在涂装车间进行刮腻子处理,增加了下游工序的劳动量。另外,从近年开始,涂装车间取消了中涂工序,也就是说硌伤件无法再进行刮腻子处理,硌伤产品件无法再进行让步放行处理。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创造性地运用焊锡补件的方法对产品件予以修补,使产品件恢复原有的表面状态,达到质量要求,从而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难题。
我们从电工师傅用焊锡对线路进行焊接的工作中得到启发,设想也用焊锡对硌伤产品件的硌伤处进行焊补,然后再用揉光机对焊补处揉光磨平。思路清晰后,我们决定分三个步骤走:
1)论证焊锡是否与产品件能够融合。
2)论证焊锡是否会在涂装车间的烘干室内熔化。
3)论证焊补处长时间后是否会生锈。
通过多方努力,以上三个问题逐一得到了论证:
1)通过查资料,我们得知,焊锡与产品件完全能够整合,而不会像油和水一样剥离。焊锡本身是一种焊料,熔结后起连结作用,因此有很强的附着性
2)通过查资料与调查涂装车间得知,焊锡熔化温度是220℃以上,而涂装车间烘干室的最高温度是180℃,这就证明焊锡不会熔化。
经过盐雾实验,证明焊补处不会生锈或发生其它不利情况。工艺人员用样板料模拟硌伤状态后,用焊锡进行补件,将样板料放置于盐雾室中45天后取出,观察其状态,发现修补位置状态良好,未生锈,也未出现其它异常状况。
以上论证完成后,我们又做了三辆份实物试验,联合质量室、技术室对焊补件进行了全程跟踪。试验证明,焊补过的产品件无论是在焊装车间还是在涂装车间,都没有出现任何不良情况。这说明,焊补件完全可以正常使用。
又经过了三个月的试验论证后,质量室及技术室一致认为,经过焊锡焊补过的产品件完全符合技术质量要求。鉴于焊补件的合格质量,技术室及质量室特将此种方法纳入工艺体系,下发了焊锡补件作业指导书,纳入了工艺体系。
3 结语
此方法应用后,硌伤产品件得到了修复,可以正常使用,使缺陷产品件的质量重新恢复。经过一年的验证,焊装车间、涂装车间一致反映效果理想,达到了预期效果。我们对此方法申请了专利,并顺利通过了审核批准,获得了专利证书。
作者简介
马兆岭(1972-),男,汉族,山东滕州人,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学历,工程师,现任中国重汽集团福建海西汽车有限公司车身部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