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对消化系统的毒性作用
大环内酯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大环内酯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1)过敏反应:药疹、皮炎、会阴糜烂等,甚至出现休克,严重的出现死亡
(2)消化系统:大环内酯类对肝脏有毒性,以胆汁郁积为主,可发生肝实质损害,常见黄疸、转氨酶升高,红霉素较多见;克拉霉素、罗红霉素少见;螺旋霉素、地红霉素、阿奇霉素极少或无。红霉素静脉滴注还可引起剧烈腹痛、呃逆等
(3)胃肠道反应:临床症状为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及腹泻等。发生率依次为红霉素28.5%>地红霉素15.5%>阿奇霉素9.6%>克拉霉素8.7%>罗红霉素3.1%
(4)血液系统:可引起急性溶血性贫血、白细胞减少等
(5)心脏毒性:红霉素、螺旋霉素及克拉霉素的心脏毒性主要表现为Q-T间期延长和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以红霉素诱发多见(6)其他作用:红霉素可引起嗜睡、哮喘发作等反应
【红霉素】有引起哮喘加重的报道
【阿奇霉素】有引起大疱型表皮松解症、失眠、腹痛、晕厥、腮腺肿大、迟发性过敏反应、谵妄、心房纤颤、舌尖麻木、致四肢肌肉剧痛、
过敏性休克等的报道
【琥乙红霉素】有致双硫仑样反应、呕吐、小儿结膜炎、血尿的报道【罗红霉素】有引起便秘、荨麻疹、腹部胀痛的报道
【乙酰螺旋霉素】有致剧烈咳嗽、耳鸣的报道
【克拉霉素】有致阴茎粟粒样疹、消化道出血、药物性肝炎的报道(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
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药物对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作用
药物对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作用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消化
系统疾病包括胃炎、胃溃疡、胃癌、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多种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在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中,药物
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将重点探讨药物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的作用。
一、药物在胃炎治疗中的作用
胃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胃痛、消化不良
和恶心呕吐等。药物在胃炎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抗酸药物是胃炎
治疗中常用的药物之一,可以减少胃酸分泌,并帮助胃壁愈合。常见
的抗酸药物有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剂。此外,还可以应用抗生
素来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引起的胃炎。
二、药物在胃溃疡治疗中的作用
胃溃疡是胃黏膜损伤导致的疾病,其症状主要包括胃痛、上腹部不
适和食欲不振等。药物在胃溃疡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抗酸药物
是胃溃疡治疗的基础,主要通过减少胃酸分泌来减轻症状和促进溃疡
愈合。此外,还可以应用抗生素来根除幽门螺杆菌感染,减少溃疡的
复发率。
三、药物在胃癌治疗中的作用
胃癌是一种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对人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在胃癌
治疗中,药物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化疗药物是胃癌治疗的核心,
通过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来达到治疗的目的。常用的化疗药物有
氟尿嘧啶、铂类药物等。此外,还可以应用药物辅助手段,如靶向治
疗药物,通过作用于特定的分子靶点来阻断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四、药物在肠炎治疗中的作用
肠炎是肠道黏膜发炎的疾病,常见的有细菌性肠炎、病毒性肠炎等。药物在肠炎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抗生素是治疗细菌性肠炎的主
有机磷酸酯类药物中毒原理
有机磷酸酯类药物中毒原理
一、有机磷酸酯类药物概述
有机磷酸酯类药物是一类广泛应用于农业、医药和军事领域的化合物,具有杀虫、抗病、祛藻和祛除杂草的作用。然而,由于其毒性较大,容易引起人类和动物的中毒,对个体和环境健康造成威胁。
二、有机磷酸酯类药物的作用机制
1.有机磷酸酯类药物通过抑制乙酰胆碱酯酶(AChE)活性而发挥作用。
2.乙酰胆碱酯酶是一种在神经系统和肌肉等组织中广泛存在的酶,其功能是降
解乙酰胆碱(ACh)。
3.ACh在神经系统中起到传递神经冲动的作用,当AChE被有机磷酸酯类药物
抑制后,ACh不能被及时分解,导致ACh积累在突触间隙。
4.ACh的过多积累会导致神经冲动持续传递,引起中毒症状。
三、有机磷酸酯类药物中毒的临床表现
有机磷酸酯类药物中毒症状多样,常见症状包括: 1. 神经系统症状:如头晕、头痛、瞳孔缩小、瞳孔不等大、痉挛、抽搐、昏迷等。 2. 消化系统症状: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 3. 呼吸系统症状:如呼吸困难、呼吸抑制等。 4. 心血管系统症状:如心悸、心动过速、血压升高等。 5. 全身症状:如深度麻痹、性状昏迷、狂躁等。
四、有机磷酸酯类药物中毒的处理方法
对于有机磷酸酯类药物中毒患者,应尽快采取以下处理方法: 1. 迅速进行腹部冲洗或导泻,以减少毒物吸收。 2. 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如补液、氧气吸入、维持生命体征等。 3. 使用解毒剂,如阿托品和异丙嗪等,可帮助解除有机磷酸酯类药物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作用。 4. 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必要时进行呼吸机辅助呼吸或心肺复苏等措施。
药物对消化系统的毒性作用PPT文档共57页
文 家 。汉 族 ,东 晋 浔阳 柴桑 人 (今 江西 九江 ) 。曾 做过 几 年小 官, 后辞 官 回家 ,从 此 隐居 ,田 园生 活 是陶 渊明 诗 的主 要题 材, 相 关作 品有 《饮 酒 》 、 《 归 园 田 居 》 、 《 桃花 源 记 》 、 《 五 柳先 生 传 》 、 《 归 去来 兮 辞 》 等 。
药物对消化系统的毒性作用
6
、
露
凝
无
游
氛
,
天
高
风
景
澈
。
7、翩翩新 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 将还旧居。
8
、
吁
嗟
身
后
名
,
于
我
若
浮
烟
。
9、 陶渊 明( 约 365年 —427年 ),字 元亮, (又 一说名 潜,字 渊明 )号五 柳先生 ,私 谥“靖 节”, 东晋 末期南 朝宋初 期诗 人、文 学家、 辞赋 家、散
1
0
、
倚
南
窗ຫໍສະໝຸດ Baidu
以
寄
傲
,
审
容
膝
之
易
安
。
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毒性最大的中药
毒性最大的中药
毒性最大的中药
一、毒性成分为生物碱的中药:
1、含乌头碱类:含乌头碱中药有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支蒿等,其毒性主要表现为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系统的症状,中毒机理是过量的乌头碱先兴奋后麻痹各种神经末梢,刺激迷走神经中枢,甚至麻痹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以致心源性休克、呼吸衰竭而致死。
2、含阿托品类:百花曼陀罗、茛菪、小天仙子等含茛菪碱、东茛菪碱和阿托品生物碱,此类生物碱皆为M-胆碱受体阻滞剂,其中毒机理主要为抗M-胆碱能反应,对周围神经则为抑制交感神经机能,对中枢神经系统则为兴奋作用,严重者转入中枢抑制致嗜睡、昏迷。致死原因主要是因脑中枢缺氧,脑水肿而压迫脑干,使呼吸中枢抑制或麻痹,呼吸和循环衰竭。
3、含番木鳖碱类:马钱子、吕宋果等的种子均含番木鳖碱(士的宁) 和马钱子碱,其中以含番木鳖碱毒性最大,治疗量的士的宁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中毒量则破坏反射活动的正常过程,使兴奋在整个脊髓中扩散而呈特有的强直性痉挛。严重者可因呼吸肌强直性收缩而引起窒息。士的宁还能加强阻止胆碱脂酶破坏乙酰胆碱的作用,使肠蠕动加强,致腹痛、腹泻。马钱子碱和士的宁极大剂量时,均可阻断神经肌内传,呈现箭毒样作用。马钱子也可直接损害肾小管上皮细胞,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
4含秋水仙碱类:光慈菇和山慈菇的鳞茎均含秋水仙碱,秋水仙碱在体内有积蓄作用,排泄甚慢,当其在体内被氧化成二秋水仙碱时则有剧毒,能对呼吸中枢、胃肠道及肾有刺激性毒性反应,中毒后可产生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肾缺血导致肾小管坏死而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药物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的药物代谢途径研究
药物在消化系统疾病治疗中的药物代谢途径
研究
药物代谢是指在生物体内,药物经过一系列化学反应转化为其代谢
产物的过程。药物在体内的代谢途径对其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具有重要
影响。尤其是对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药物来说,了解其代谢途径和
代谢产物的形成机制,对于优化药物治疗方案,提高疗效和减少不良
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1. 药物在消化系统中的吸收与代谢
在消化系统中,药物首先通过口服途径进入体内。在胃肠道和肝脏中,药物会经历一系列的代谢反应。消化系统中主要的代谢机制包括:酶催化反应、非酶催化反应和微生物作用。
1.1 酶催化反应
酶催化反应是药物在消化系统中主要的代谢途径之一。其中最具代
表性的酶类是肝脏中的细胞色素P450酶系统。这一酶系统可以将多种
药物代谢为其活性代谢产物或无活性代谢产物,从而调节药物的疗效
和安全性。
1.2 非酶催化反应
非酶催化反应主要包括水解、酯水解、酸碱水解、氧化还原等反应。这些反应通常在肠道中发生,会改变药物的结构和药物活性。
1.3 微生物作用
在肠道内存在大量的细菌和真菌,这些微生物对药物的代谢产生重要影响。通过代谢和降解药物,微生物可以改变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和药效,甚至可能影响药物的毒性和转化率。
2. 药物代谢途径对消化系统疾病治疗的影响
药物代谢途径的了解对消化系统疾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首先,药物代谢途径的了解可以帮助优化药物治疗方案。根据药物的代谢途径和个体差异,可以调整用药剂量和给药频率,以达到更好的疗效和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其次,对于某些消化系统疾病来说,代谢途径的研究可以帮助确定药物的作用机制。例如,针对胃酸过多引起的胃溃疡,药物代谢途径的研究可以揭示药物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是通过抑制酸分泌还是通过促进胃黏膜修复。
常用药物引起的胃肠道不良反应及预防(精)
【摘要】在临床常用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中,胃肠道发病率较高,其并发症可威胁人的生命。因此积极开展用药监测,预防不良反应的发生尤为重要。本篇即对常用药物引起的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对预防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提出了相应对策。
【关键词】胃肠道不良反应;非甾类抗炎药;抗菌药;抗肿瘤药
很多药物均有胃肠道毒性作用,因此随着人们用药种类多样和剂量的增加,所致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的发病率也不断增加。本院在开展不良反应监测中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约占20%~40%。药物不良反应可累及消化系统各部分导致消化运动功能障碍,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严重者危及人的生命。因此,积极的开展用药监测,减少药物所致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发生,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引起胃肠道不良反应的常用药物
1.1 非甾类抗炎药(NSAIDs) 临床上主要用于各种类型的关节炎,小剂量用于预防血栓的形成,此外作为解热镇痛药也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20%~50%的消化性溃疡是因服用NSAIDs所致,如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常可引起恶心、呕吐,消化不良消化道出血,溃疡等胃肠道症状。阿司匹林大剂量长期应用对胃黏膜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可致原有溃疡恶化或诱发胃溃疡,尤其是老年患者用药后以导致胃黏膜出血和溃疡。王玉芳等[1]报道,健康人1次/d服用吲哚美辛150 mg,胃肠道出血量增加4倍,长期用药可致胃肠道功能减退,甚至胃肠道功能侵蚀变性、剥脱,严重者可并发出血和穿孔。吡罗西康[2]在治疗量时可诱发十二指肠溃疡,可出现在疗程中的各个时期,即使无消化道病史者亦可能发生,发生率约为1%左右。布洛芬常可致恶心呕吐,有时可引起胃肠道大出血。保泰松为较强的胃肠道刺激药物,可使胃黏膜上皮细胞脱落增加,引起胃溃疡或出血,还可致直肠炎。长期应用阿司匹林和对乙酰氨基酚合制的栓剂,可发生排便困难和慢性肠梗阻。
消化系统的药源性损害
消化 道 粘 膜 损 害 与 炎 症
泻
,
还 易并 发 毒 菌 或 耐
,
溶 液 或 氯 化 钾缓 释 片
四
、
仁 辨 梭状 芽 袍 杆 菌 感 染 性 腹 药 金 葡菌感 染 或习
其他
,
长期 使用 苯妥英钠 可引起齿
0 %左 右 发 生 率为 4
。
甚 至 引 起 伪膜 性 肠 炎
,
在发 生 上 述 损 害
。
均 能影 响 小肠 上 皮 细 新霉 素 o P
, ,
在 应 用 脑 垂 体 后 叶 素静脉滴 注治疗 咯
,
有 可能 引 起 吸 收 不 良 消 胆 胺 每 日用 量 超 过
。
血 的过 程 中
常 可 见 因 肠 平 滑 肌运 动 明 显 增
。
后 可 引起 肠 道 粘膜萎 缩 性变 化
;
,
导致 吸收不
、
各种能 抑 制 细 胞 分 裂 的 药 物 如 氮 芥 环
磷 酞胺 氨 甲蝶 吟
、 、
,
、
作 用 导 致溃 疡与 出血
如 保 泰松
阿 司 匹林
、
6
一
琉荃喋岭
D
、
5
一
氟腮 嗜吮
、
消炎 痛 等
泌增多 血
, ,
;
药研发非临床毒理学评价
定义与目的
定义
药研发非临床毒理学评价是指在药物 研发阶段,对候选药物进行的系统毒 理学研究,旨在评估药物对机体的潜 在毒性、安全性和药效。
目的
为药物研发提供安全性依据,预测药 物在临床试验和上市后的潜在风险, 降低药物研发失败率,保障受试者和 患者的安全。
评价的重要性
保障受试者和患者的安全
通过非临床毒理学评价,可以提前发现药物 的潜在毒性,避免对受试者和患者造成伤害 。
实验动物性别选择
要点一
雄性动物
在药研发非临床毒理学评价中,通常优先选择雄性动物进 行实验。雄性动物的生理特点较为稳定,对药物的反应相 对单一,能够更好地用于药物的毒理学评价。同时,雄性 动物的代谢和排泄速率一般较雌性动物快,能够更快地排 除体外,减少药物蓄积和毒性反应的风险。
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二
雌性动物
在某些情况下,为了研究药物对雌性生殖系统的特殊影响 或模拟人类女性疾病状态,也会选择雌性动物进行实验。 雌性动物具有特殊的生殖生理特点和激素调节功能,能够 更好地模拟人类女性对药物的反应。同时,雌性动物在孕 期和哺乳期对药物的反应也有所不同,因此在这两个阶段 也应选择雌性动物进行实验。
测不良反应的发生。
案例三:某抗病毒药物的毒理学评价
总结词
该抗病毒药物的毒理学评价结果显示,该药物在实验条 件下对动物模型表现出轻微的毒性作用,主要集中在神 经系统和生殖系统。
常用中药毒性知识及服用中药中毒后解毒方法大全
常用中药毒性知识及服用中药中毒后解毒方法大全
医疗的核心是安全有效,用药安全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健康,是丝毫疏忽不得的。但是有很多疾病的治疗,却又避不开有毒药物。
善用治病,滥用致命。医生用有毒中药,一定要熟悉药物的毒性,以及一些药物配伍使用时,会对人体产生的危害,并且应熟悉中药中毒后的急救和处置方法,避免出现患者服用中药中毒,导致严重后果,发生医疗事故的情况。
一般来说,中药的毒副反应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些中药配伍使用后,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一些药性相反或相畏的中药配伍使用时,会产生严重后果。如传统中医的“十八反”,“十九畏”等。
十八反是指甘草反甘遂、大戟、海藻、芫花;乌头(附子、川乌、草乌)反贝母、瓜蒌、半夏、白蔹、白芨;藜芦反人参、沙参、丹参、玄参、细辛、芍药。历史上有十八反的歌诀:“本草明言十八反,半蒌贝蔹芨攻乌,藻戟遂芫具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十九畏是指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
十九畏的歌诀是:“硫黄原是火中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最怕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顺逆,炮爁炙煿莫相依。”
十八反和十九畏的药是否可以同用,历代医家就此问题争议很多,一些医家认为反药会增强毒性,损害机体,因而强调反药不可用。如《神农本草经》提出“勿用相恶、相反者”外,《本草经集注》也谓:“相反则彼我交仇,必不宜合。”孙思邈则谓:“草石相反,使人迷乱,力甚刀剑。”等等,均强调了反药不可同用。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毒理研究概况分析
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毒理研究概况分析
摘要】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具有高效、安全的特性,这促使了其在临床上的广
泛应用。但是随着其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带来了不同程度上的毒性不良反应,
严重影响和损害的人体。因此,加强对该类药物的毒理性研究,尽可能的降低其
毒性,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是当前医学界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从消化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肝肾系统和软骨组织等五个方面分析了氟喹诺酮类
抗菌药物的毒性反应,并以环丙沙星为例,探讨了该类药物的毒理学表现。
【关键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毒理;不良反应
【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2-0015-02
Fluoroquinolone antibacterial drug toxicology research analysis
Lin Xiaohui. First Hospital of Quanzhou City, Fujian Province, Quanzhou 362000, China
【Abstract】 Fluoroquinolone antimicrobial agents hav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high efficiency, safety, prompting its extensive application in clinic. But with the expansion of the scope of its application, have brought different degree of toxic reactions, the serious influence and damage to human body. Therefore, strengthen the research on the antitumor drugs poison, as much as possible to reduce the toxicity, reduced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s the current important task faced by the medical profession. This article mainly from the digestive system, central nervous system, cardiovascular system, liver and kidney system and cartilage five aspects analyzes the fluoroquinolone antibacterial drug toxicity reaction, and in the case of ciprofloxaci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erformance of this kind of drug toxicology.
消化酶副作用
消化酶副作用
消化酶是一种帮助人体消化食物的酶类物质,在人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使用消化酶也存在一些潜在的副作用。在使用消化酶时,我们需要了解并注意这些副作用,以便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健康。
第一个副作用是过敏反应。有些人对某些消化酶成分过敏,接触或摄入这些成分后可能会出现过敏反应。过敏反应的症状可能包括皮肤瘙痒、红肿、呼吸困难、恶心、腹痛等。如果发现自己对某种消化酶过敏,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寻求医生的指导。
第二个副作用是消化不良。有些人使用消化酶后可能会出现消化不良的症状,如胃灼热、胃胀气、腹痛等。这可能是因为消化酶的作用过于强烈,导致胃酸过多或消化系统失调。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可以尝试减少消化酶的剂量或与医生咨询调整用药方案。
第三个副作用是营养不良。长期过量使用消化酶可能会影响人体对食物中营养物质的吸收。消化酶帮助分解食物,使其更易于消化,但过量使用可能导致食物在消化过程中被分解得太彻底,大量的营养物质可能无法被吸收。因此,建议在使用消化酶时要遵循医生的指导,并根据个人情况适当调整用药剂量。
第四个副作用是胃酸减少。消化酶通常用来帮助消化蛋白质,但过量使用消化酶可能会导致胃酸分泌减少,从而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长期胃酸减少可能会导致营养摄取不足,造成一系列健康问题。因此,在使用消化酶时要注意用药剂量,避免
过量使用。
第五个副作用是肌肉和关节疼痛。有些消化酶可能含有鱼类、软骨类或动物源性成分(如胶原蛋白),这些成分可能引起肌肉和关节的疼痛。如果在使用消化酶后出现这种症状,应停止使用并咨询医生。
中药毒性目录
中药毒性目录
陕西查斯鸿提供毒性药物目录:
(1)肝毒性药物:雷公藤,黄药子金不换何首乌蜈蚣番泻叶望江南蛇莓斑蝥山甲苍耳子石蒜旱地石蚕白果猪胆麻黄苍术槲寄生砒霜雄黄四叶对苏铁四季青艾叶蓖麻子菊三七白花丹参农吉利防己五色梅丁香土荆芥大风子大白顶草千里光天花粉冬青叶西门肺草光豆根芫花金粟子决明贯众豆蔻自溶溶(含野百合碱)合欢皮麦角芸香麝草喜树虎杖老虎泡叶石榴皮黄沧叶桉叶地榆酸枣根皮五倍子。
(2)可疑肝毒的药:白鲜皮生地当归甘草丹皮赤芍防风薄荷。
(3)肾毒性药物:雷公藤鱼胆斑蝥山慈菇蜈蚣木通马兜铃天仙藤防己寻骨风厚朴细辛棉酚益母草苍耳子苦楝子天花粉川楝子牵牛子金樱子土荆芥土贝母巴豆芦荟使君子铁脚威灵仙大风子草乌含羞草砒石雄黄朱砂轻粉铅丹。
(4)神经毒性药物:中枢兴奋的药;麻黄山豆根独活防己吴茱萸。
(5)中枢抑制:藜芦杏仁洋金花蜈蚣天麻。
(6)导致瞳孔放大的:马兜铃火麻仁麻黄细辛龙胆草。
(7)导致意识不清的:葛根鱼腥草山豆根朱砂川楝子
(8)导致烦躁的:商陆全蝎朱砂。
(9)导致头晕的:白附子白果瓜蒂松香甘草人参
(10)导致惊厥者:樟脑蟾酥金鸡纳斑蝥鱼藤.
(11)导致中枢麻痹的:苦参龙胆草山豆根贯众白附子藜芦洋金花芫花半边莲川芎。
(12)引起神经中毒的药还有:曼陀罗乌头附子马钱子天雄雪上一支蒿,山慈菇金针菇野百合洋金花天仙子闹羊花。有乌头类士的宁类秋水仙碱类莨菪类。先兴奋后抑制。初期口唇干燥,继之心动过速,兴奋或狂躁谵妄,严重出现昏迷痉挛死亡。
(13)生殖,消化系统毒性药物:生殖毒性中草药:青蒿莪术丹皮川牛膝阿魏蒲黄冰片麝香天花粉芫花甘遂大戟红花巴豆芦荟番泻叶芒硝生地牵牛子商陆斑蝥。
药品不良反应知识
药品不良反应知识
药物是人们与疾病作斗争的重要武器,它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预防和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另一方面它又可能引起一些不良反应,甚至导致另一些疾病。能够引起不良反应的药物很多,按其来源分类,可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抗生素、生物制品、人工合成药、中成药等;如果按照药理作用分类,其几乎可以包括迄今为止临床应用中所有类别的药物。
药品不良反应可侵及人体的各个器官和系统,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血液系统、神经、精神系统等等,以及致突变、癌变和畸形等。
药品不良反应具有自限性特点,发现早,处理及时,大部分患者都可以自行恢复。如果已经出现了严重反应甚至影响到人体的组织器官功能,除停药外,还应及时进行对症处理和治疗。
了解和学习有关药品不良反应的相关知识,加强医务人员和患者在用药过程中的监控意识,是保证安全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
一、药品不良反应基本概念
(一)药品不良反应的定义
药品不良反应( Adverse Drug Reactions ,简称 ADR )主要是指合格的药品在预防、诊断、治疗疾病的过程中,在正常用法、用量情况下出现的与用药目无关的有害反应。这些反应不同程度地损害着人体健康,甚至危及生命。
严格地讲, ADR 主要是指常规剂量下出现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而广义的药品不良反应还应包括超剂量给药、意外给药、蓄意给药、药物治
疗错误、药物滥用、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各种不良后果。据此,药品不良反应的判定必须具有以下三点:
第一、药品必须是合格的。所谓合格药品,指的是符合我国《药品管理法》和国家药品标准并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生产的药品。假药、劣药产生的不良后果不属于药品不良反应范畴。
肿瘤化疗的毒副作用及其处理
肿瘤化疗的毒副作用及其处理
(一)骨髓抑制
大多数抗癌药物均有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且常为剂量限制性毒性。由于血细胞半衰期不同,后通常粒细胞减少发生较快,血小板减少次之,而发生较晚。
1.粒细胞减少
除长春新碱、博莱霉素、左旋门冬酰胺酶外,大多数抗癌药对白细胞影响较大,并且出现的早晚和持续的时间不同,如氮芥、环磷酰胺等表现为近期毒性作用,大剂量冲击治疗时停药后3~4天白细胞开始下降。有些药物如长春花碱、甲氨喋呤、羟基脲等,则多在用药后10~14天白细胞开始下降,第20天开始回升,表现为中期毒性作用。而丝裂霉素、卡氮芥、环己亚硝脲、甲基苄肼、6-巯基嘌呤及马利兰等在用药后3周才出现白细胞下降,4~6周后有所回升,表现为延期毒性作用。
粒细胞减少的主要后果为严重,严重与粒细胞减少的程度和持续时间有关。所以,在临床用药时要注意尽量不要对造血系统近期、中期和延期毒性反应的抗癌药物联合应用。每次疗程前及治疗中定期复查血象,并据此调整药量。当粒细胞降低于1.0×109/L,并且持续7天以上,发生严重感染的机会明显啬,此时病人无论有无发热,均可予预防性抗菌素治疗,新鲜血输注。如
病人出现发热,应及时做血培养和可疑感染部位的培养,并尽快联合使用有效的广谱抗菌药物。
近年来,临床开始应用基因重组的集落刺激因子配合舯瘤化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G-CSF和GM-CSF刺激粒细胞/单核细胞的形成和向外周血释放,能显著减轻化疗药物引起的骨髓抑制,加快外周血象的恢复。
2.血小板减少
临床上化疗后血小板减少而导致严重出血的并发症并不常见,当血小板低于2万,内脏出血的危险性加大;当血小板低于
实用中药毒理学复习资料
实用中药毒理学
中药“毒”的三种含义:①“毒”就是药,凡治病之药皆为毒药②“毒”指中药的偏性③“毒”是指中药的毒副作用
1.马兜铃酸事件-肾脏损伤
含马兜铃酸的中草药:关木通,广防己,马兜铃,青木香,天仙藤,木防己,细辛,寻骨风,威灵仙等
2.亮菌甲素注射液事件-二甘醇体内氧化成草酸引起肾损害
将工业原料二甘醇冒充药用辅料丙二醇
3.鱼腥草注射剂事件-不良反应
附:毒性药品中的28种中药品种
砒石,砒霜,水银,生马钱子,生川乌,生草乌,生白附子,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生巴豆,班螯,轻粉,青娘虫,红娘虫,生甘遂,生狼毒,生藤黄,生千金子,生天仙子,闹羊花,雄黄,雪上一只蒿,红升丹,白降丹,蟾酥,洋金花,红粉
主要把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致人中毒或死亡的有毒中药作为毒性药品。常见肝毒性中药成分和毒理分析:
生物碱类:
乌头碱(CNS和周围神经先(+)后(-),并能直接作用于心脏,产生异常兴奋)川乌,草乌,附子,天雄,雪上一支蒿
雷公藤碱(主要作用于CNS,可导致实质脏器的变性坏死)雷公藤,昆明山海棠甘类:黄药子
强心昔类:心律失常和神经系统症状(洋地黄,夹竹桃,蟾酥)
氟苷类:水解后可析出氢氰酸作用于细胞内酶系统,引起组织缺氧,并损害CNS (苦杏仁,瓜蒂,狗爪豆)
菇与内酯类:川楝子(川楝素)
局部有强烈刺激性,并对CNS有抑制作用,还可引起肝细胞损害(艾叶挥发油,马桑)
毒蛋白类:苍耳
对胃肠粘膜具有强烈刺激和腐蚀作用,引起广泛性内脏出血(巴豆,苍耳子,蓖麻子)
鞣质类:五倍子,石榴皮,河子
重金属类:(朱砂,雄黄,铅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胃—药物急性胃中毒的症状
1.唾液分泌过多、恶心、腹部肌肉紧缩等表现(呕吐 之前);
2.呕吐(呕吐中心),呕吐物的性状能为确定中毒的 性质提供线索;
绿色;亮绿色或黄色;
*亮红色或黑色;异
味
• (1)其绿色呕吐物显示含有从小肠反流的胆汁。
• (2)亮绿色或黄色呕吐物提示含有经过消化的药 或其客观存在毒物。
第八章 药物对消化系统的毒性作用
口服药物的吸收
• 口服药物的吸收主要通过胃肠吸收。而胃肠壁对药物的 吸收方式主要是通过简单扩散,少数是通过主动转运。
细胞膜脂质双分子 层
膜结构中存在许多特 殊的载体与酶促系统, 能与某些药物专一地 结合
• 胃肠壁对药物吸收的难易受着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酸碱度 等。药物在小肠部位的吸收最为重要。
• (3)亮红色或黑色,咖啡色呕吐物显示有在胃部 混留的血液。
• (4)异味可以协助判断异物的种类(如磷化锌所致 磷化氢异味,砷等所致的蒜味:
呕吐的机理
• 髓质呕吐中心,此中心可接 受来自咽部和胃部的各种类 型的刺激,胃扩张,胃部内 环境失去平衡等信号产生反 应。
• 化学感受器发动区富含组胺、
乙酰胆碱和多巴胺的受体。 该区对吗啡、麦角碱、吐根 糖浆及其它一些毒物敏感。 多巴胺能拮抗剂、蕈毒碱拮 抗剂和Ⅰ型组胺拮抗剂是常 用的止吐剂。
三、(一)小肠
• 小肠粘膜面上分布有许 多环状褶壁,并拥有大 量指状突起的绒毛。具 有与药物接触的广大面 积。
• 小肠是药物的主要吸收 部位,也是药物主动转 运吸收的特异性部位。
• 吸收机理主要通过简单 扩散,与药物电离度有 关。
三、(二)大肠
• 大肠粘膜上有皱纹但没 有绒毛,有效吸收表面 积比小肠少得多。
6. 对大肠正常菌群的影响 1. 抗生素能影响细菌合成必需维生素如维生素K 2. 抗生素能引起菌群失调
4. 分泌粘液和碳酸氢盐以保护胃粘膜免受酶和胃酸的损伤; 5. 储存、分泌5—羟色胺、组胺和促胃酸激素。
胃粘膜
• 每分钟胃的表面能够产生约50万个新细胞,即只 需三天,就可再生出一个新胃。胃液能在几小时 内把胃的组织溶化掉,因此只靠产生新细胞来不 及完全弥补所造成的损失。
• 胃壁覆盖着一层厚厚的上皮细胞,与胃液直接接 触,使带有腐蚀性的胃液不能渗入到胃的内壁。 我们知道,如果胃内产生过多的酸液,就会导致 胃溃疡。由于胃粘膜具有特殊的保护作用,所以 可免遭或只受到轻度的酸液侵蚀。
二、药物胃中毒的病理学变化
• 药物胃中毒的病理学变化主要有:胃黏膜 充血、 出血、坏死、炎症、溃疡
• 1、正常人胃底部黏膜 • 2、胃粘膜腺体结构基本正常,但可见大量呈散在分
布的淋巴细胞浸润,粘膜层血管呈扩张、淤血。
• 3、溃疡由浅层至深层分别为渗出坏死层、肉芽组 织层和纤维腋痕层。
• 4、胃黏膜上皮细胞坏死脱落,胃小凹结构不清
新斯的明(抗胆碱酯酶药)
• 可逆性抑制胆碱酯酶活性,使乙酰胆碱不能水 解,从而提高体内受体部位的乙酰胆碱浓度, 加强和延长乙酰胆碱的作用,呈现出全部胆碱 能神经兴奋的效应。
• 乙酰胆碱是迷走神经抑制纤维的神经递质,可 以抑制胃泌素的分泌从而使胃酸分泌减少。并 促进小、大肠,尤其是结肠的蠕动,从而防止肠 道弛缓、促进肠内容物向下推进,引起腹泻。
二、胃—药物胃毒性作用的机理
1. 胃黏膜细胞坏死; a. 直接损伤 b. 影响黏膜上皮细胞分泌黏液和碳酸氢盐 c. 影响前列腺素的黏膜保护机制(阿司匹林、脂氧化酶)
2. 胃黏膜细胞生成; 胃黏膜细胞是代谢旺盛的细胞,所有影响DNA合成和抑 制有丝分裂的药物都可能会影响其生长
阿司匹林
• 能透过胃黏膜上皮脂蛋白膜层,破坏脂蛋白膜 的保护作用,于是胃酸就可逆地弥散到组织中 损伤细胞,致毛细血管破损而出血。近来发现 前列腺素对于维护胃黏膜具有一定的作用,而 阿司匹林已证明能阻止前列腺素的合成,使胃 黏膜上皮脱落增加并超过更新速度,加重溃疡 的程度,使胃黏液减少。
• 胃肠肽中、以内分泌为主要作用方式的有胃泌 素(GAS)、胆囊收缩素(CCK)、促胰液素(SE C)、胃动素(MOT)、胰多肽(PP)、抑胃肽(GI P)等;而以胃肠神经肽为主要作用方式的有血 管活性肠肽(VIP)、P物质(sP) 、生长抑素(S S)、甘丙肽(GAL)、脑啡肽(ENK)等。
• 药物可通过对胃肠肽的干扰影响胃的功能。
பைடு நூலகம்托品
• 有机磷中毒解毒药。 • 食管与胃的运动减弱、下食管扩约肌松弛,可使
胃排空延迟,从而促成胃潴留,并增加胃、食管 的反流。 • 用量大时肠能动度降低,可导致麻痹性肠梗阻, 并可诱发加重中毒性巨结肠症。用于治疗腹泻。
三、(三)肠道毒性作用损伤的机理-2
4.蠕动紊乱 a. 神经刺激:拟副交感神经类药物 副交感神 经阻滞剂 b. 渗透性泻药:引起液体在肠腔内聚积引起反 射性肠道蠕动 c. 直接刺激物(如蓖麻油、芦荟、强心苷或皂苷 等)刺激肠壁平滑肌,增加肠道的蠕动
第二节 药物对胃肠道毒性作用及其机理
一、上消化道(口、咽和食管) 直接接触未经溶解或代谢的药物.
1.作用因素: 引起口、咽和食管直接 刺激的常见药物或有毒物,如酸、碱、 甲醛、烃类物、酚类等。
液体药物比固体药物对食管造 成的损伤更广泛,因为吞咽动 作能将液体较快地输送到上消 化道的更深部分。由于供血有 限食管损伤后愈合较慢。
2. 症状:①流涎;②窒息、作呕、咳嗽; ③呼吸困难(咽、喉部水肿所致):④唇和颊部充血;⑤呕
吐。
3.毒性作用病变 急性炎症 坏死。
(1)穿孔性坏死可导致食管穿孔 (2)瘢痕修复尤其是食管可引起 吞咽不畅或吞咽困难
一、上消化道
• 正常临床用药的情况下,上消化道的损伤很 少见。在药物毒理学实验中,除具有刺激性 药物在口服时引起上消化道黏膜损伤,单纯 由药物毒性引起的损伤通常发生在下消化道。
苏铁甙
• 许多植物食品中含有生氰的糖苷类,在胃肠道 内水解生成的氰化物容易引起中毒。如苏铁在 β —葡糖苷酸酶作用下生成的苷元具有肝毒性 和致癌性.且毒性和酶的活性呈正相关。
• 一般认为苏铁甙本身并无毒性或致癌性,需经 肠道内细菌的β -糖苷酶水解,生成甲基氧化偶 氮基甲醇(即苏铁甙元),再转化为亲电子的 中间物,形成能与核酸等生物活性物质起反应 的活性甲基。因此,腹腔等非口服途径一般不 能致癌。
• 上消化道能吸收一些低分子量和高脂溶性的 物质。
二、胃
二、胃
• 胃本身的运动有两种,一种是全胃性的 紧张性收缩,另一种是以波形向前推进 的蠕动运动。胃蠕动可使食物和药物充 分混合,同时有分散和搅拌作用,使与 胃粘膜充分接触,有利于胃中药物的吸 收。
• 在胃液与胃蠕动的作用下,*口服的药物 在胃内的停留过程中大部分可被崩解、
• 药物透过消化道的上皮细胞 进入门静脉或淋巴管 转 运至循环系统是口服给药的吸收过程。
第一节 胃肠激素与胃肠运动
• 胃肠运动受两方面方面因素调节,一是 肠道神经系统,一是体液因素。而胃肠 激素—胃肠肽对两者均有重要调节作用。 它们不仅以内分泌方式影响胃肠运动, 而且还作为肠道肽能神经纤维的神经递 质对胃肠运动进行调节。
影响胃的消化功能。
免疫抑制剂
• 环磷酰胺: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恶心、呕吐,发生 率大约为60%~90%,这也是病人不能耐受的主要 原因。5-HT阻断剂胃复安可以减轻此不良反应。
• 甲氨蝶呤:口腔炎、口唇溃疡、咽炎、恶心、呕吐、 胃炎及腹泻。
• 青霉胺:可治类风湿关节炎、降压。导致厌食、恶 心、呕吐、溃疡病活动、口腔炎和溃疡。20%服药 者有味觉异常。
分散、和溶解。但由于胃缺乏绒毛,故
吸收面积有限,除一些弱酸性药物有较 好吸收外,大多数药物吸收较差。
二、胃
• 被胃肠吸收的药物经胃肠内静脉进入肝门静脉, 药物由肝门静脉,进入体循环。药物吸收通过 胃肠道粘膜时,可能被粘膜中的酶代谢。进入 肝后,亦可能被生物转化,药物进入体循环前 的降解或失活称为“首过代谢”或“首过效 应”。
吲哚美辛(消炎痛)
• 对胃肠道有明显的刺激和诱发溃疡作用,并有引 起胃肠粘膜糜烂和溃疡出血的危险。发生机理除 药物直接刺激外,是抑制了前列腺的合成,胃粘 膜屏障受到破坏而导致粘膜发生炎症、坏死及溃 疡。因此有胃、肠道病史者不宜服用。
• 对需长期使用消炎痛的患者应定期作大便潜血试 验,另外,消炎痛还会引起暂时性的黄疸、转氨 酶升高,但程度较轻。
前列腺素(PG)
• 按结构可分为 A、B、C、D、E、F、G、H、 I等类型,各类型的前列腺素对不同的细胞可 产生完全不同的作用。
• PGE激活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组胺又刺激平滑 肌运动。PGE还能诱导粘液和电解质的分泌, 电解质产生的渗透力使水进入肠腔,大量液体 的分泌和肠道蠕动的增加导致了腹泻。
• 另一方面,药物通过结 肠的速度较慢。并且结 肠中分泌液量小,因而 药物释放后可得较高的 浓度梯度,有利于药物 的吸收。
• 功能:分泌,蠕动。
*毒物或药物引起腹泻的发病机理
• 强烈或持久的蠕动和分泌活动破坏了机体对内 环境稳定的控制作用,导致腹泻,脱水或酸、 碱中毒。
• 毒物或药物可通过肠腔或血液循环系统到达肠 道上皮。粘膜的损伤使粘膜对不同电解质的渗 透特性发生紊乱并引起PGE2的释放。
芦荟
• 大苦大寒清热泻火 • 芦荟中的芦荟大黄素甙(aloin)、芦荟大黄素
(emodin)等有效成分起着增进食欲、大肠缓泄 作用。 • 因肾气虚或脾气虚导致的严重的便秘,服用芦 荟之后,就会加重病情。
5. 营养物质吸收紊乱 a. 干扰肠道的分泌活动:胆汁,胰脂肪酶 b. 小肠慢性炎症或损伤导致营养吸收不良
*肠道细菌与药物代谢
• 口服药物和参与肠肝循环的药物(包括静注、肌 注或皮下注射的药物),在体内不可避免的要与 肠道细菌接触。
• 肠道细菌可以产生各种代谢酶,主要有水解酶, 氧化还原酶,裂解酶和转移酶等。
• 药物在肝脏中结合葡糖苷酸后,随胆汁分泌至肠 道。被细菌水解为母体化合物而重吸收,如此形 成的肝肠循环有利于药物的吸收,但同时也可能 诱导代谢酶的活性。
三、*(三)肠道毒性作用损伤的机理-1
1. 坏死
a. 毒物直接损伤 b. 干扰细胞的代谢途径 c. 缺血,如砷
2. 抑制有丝分裂,影响肠道上皮的更新 3. 分泌紊乱
a. 神经刺激:拟副交感神经类药物 副交感神经阻滞剂 b. 渗透性泻药: 硫酸镁溶液,甘露醇(可做导泻剂) c. 刺激内源性化学物导致腹泻: 前列腺素;组胺 d. 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如霍乱毒素
• 药物的首过效应愈大,被代谢越多,其血药浓 度愈小,药效受到越明显的影响。
二、胃—功能
1. 贮存食物; 2. 消化食物(分泌胃酸和胃蛋白酶); 3. 分泌花生四烯酸的代谢产物(前列腺素EPGE)保护胃粘
膜;
(1)前列腺素抑制剂(如阿司匹林)含减弱胃粘膜的细胞保护 机制。
(2)抑制环氧化酶的活性能导致脂氧化酶的代谢产物的作用 增强,脂氧化酶代谢产物是强力血管收缩剂,能引起胃或 肠粘膜缺血。
3. 食症或异食癖; • 夜食症:精神压力诱发、导致荷尔蒙分泌失调 • 梦食症:情绪低落,疲倦,心烦易怒或焦虑 • 嵌食症:塞牙,多见于牙周炎或老年人 • 过食症:和抑郁症状有关 • 巨食症:节食的反向作用造成 • 发作性嗜睡强食症
4.腹痛,表现为焦虑、紧张、翻滚,踢打 腹部;
5.腹胀,因胃麻痹或胃胀气所致。
• 它诱发胃溃疡的发生率在1~3%左右,而穿孔 也不断有所报道。它不仅直接刺激胃肠,即使 直肠给药也会出现胃及肠道上部的上述症状。 应用保泰松栓剂也可引起直肠刺激伴粘膜损害、 严重的出血性直肠炎、大肠穿孔及坏死性结肠 炎。
3. 抑制胃酸和胃蛋白酶的分泌; 4. 胃蠕动紊乱;
胃肠肽(CCK、SEC、MOT、GIP);神经刺激。 5. 影响5—羟色胺、组胺和促胃酸激素的分泌从而
• 为此,应用阿司匹林时最好饭后服用或与抗酸 药同服,溃疡病患者应慎用或不用
保泰松
• 用于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及痛风。 • 一种诱发溃疡的药物和强的胃刺激药,在一组应
用保泰松及羟基保泰松治疗发生不良反应的1967 例中,120例为胃肠道出血,其中32例死亡。 • 此外,经常报道有恶心、呕吐、消化不良、烧心、 腹痛、腹泻及腹部不适等。也可见口干、口腔溃 疡和口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