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部真菌病

合集下载

fungal infection常见释义

fungal infection常见释义

fungal infection常见释义
Fungal infection,即真菌感染,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疾病。

真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种类繁多,其中一些真菌可以感染人体并引起疾病。

根据感染部位的不同,真菌感染可以分为浅部真菌感染和深部真菌感染。

浅部真菌感染主要指皮肤、毛发和指甲等部位的感染,如脚气、股癣、甲癣等。

这些感染通常不会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但会给患者带来不适。

深部真菌感染则是指侵犯人体内部器官的感染,如肺部感染、泌尿道感染等。

这些感染往往比较严重,需要及时治疗,否则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常见的真菌感染病原体包括念珠菌、隐球菌、曲霉菌等。

这些病原体通常通过空气、水源或接触传播,尤其是在免疫系统较弱的人群中更容易引起感染。

例如,对于长期使用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或患有慢性疾病的患者,真菌感染的风险增加。

为了预防和治疗真菌感染,首先需要了解其症状和传播途径。

常见的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等,有时还可能出现皮疹、瘙痒等症状。

在治疗方面,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

同时,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增强免疫力、避免接触污染水源等措施也有助于预防真菌感染的发生。

总之,Fungal infection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对人类的健康具有一定的影响。

了解真菌感染的传播途径、症状和治疗方法对于预防和治疗这种疾病至关重要。

同时,加强个人卫生和增强免疫力也是预防真菌感染的重要措施。

皮肤真菌感染的药物治疗与常用药物介绍

皮肤真菌感染的药物治疗与常用药物介绍

皮肤真菌感染的药物治疗与常用药物介绍皮肤真菌感染的药物治疗及常用药物介绍皮肤真菌感染可分为浅部及深部二大类。

浅部真菌病主要包括皮肤癣菌病如手癣、足癣、体癣、股癣、甲癣及头癣等,还有念珠菌病和花斑糠疹等,临床很常见。

深部真菌病主要是皮下真菌病如孢子丝菌病、着色芽生菌病等,较为少见。

绝大多数限局性浅表的真菌感染都可使用外用抗真菌制剂治疗。

这类外用药物较多,常用的有咪唑类药物如咪康唑、联苯苄唑、益康唑、酮康唑和克霉唑等。

丙烯胺类药物如特比萘芬、萘替芬等,还有吗啉类阿莫罗芬和环吡酮胺等。

水酸、苯甲酸、十一烯酸、冰醋酸等兼有角质溶解和抑真菌作用,也常用于治疗。

剂型有乳膏、软膏、散剂、凝胶剂、溶液剂等(关于制型的选择)。

为了防止复发,治疗在感染症状消失后需再维持1~2周。

为了减轻炎症反应,抗真菌外用制剂可与糖皮质激素配合成复合制剂,如益康唑曲安奈德软膏,复方酮康唑软膏等,由于并用的是中效至强效激素,因此此类复方制剂不能用于皮肤薄嫩处,更不能长期使用,以免产生皮肤萎缩等不良反应。

对于顽固、泛发或有免疫功能缺陷的病例,可选用系统抗真菌药物治疗。

如伊曲康唑一日100mg,连续15日,或100~200mg/次,一日2次,连续7天。

也可用特比萘芬250mg/日,1~2周。

头癣及其药物治疗头癣(tinea capitis)是由皮肤癣菌感染头皮及毛发所致的疾病。

根据致病菌种类和宿主反应性不同可分为黄癣、白癣、黑点癣以及脓癣。

头癣应采取综合治疗,即口服药物,外用药物以及剃发消毒联合应用。

各项措施需配合进行,不可偏废,以免造成治疗失败。

口服药物灰黄霉素为首选药,儿童一日15~20mg/kg口服,成人0.6~0.8g/日,分3次口服,连续服药3~4周。

若对灰黄霉素过敏或治疗失败的病例,可采用伊曲康唑、特比萘芬或氟康唑口服。

伊曲康唑成人一日100~200 mg,儿童一日3~5 mg/kg,餐后立即服用,疗程4~6周。

特比萘芬成人一日250mg,儿童体重小于20kg 者,一日62.5mg,体重20~40kg,一日125mg,疗程4~6周。

医学-浅部感染真菌深部感染真菌

医学-浅部感染真菌深部感染真菌

皮炎芽生菌
副球孢子菌
鼻部球孢子菌病
组织胞浆菌病
3、机会致病性真菌
假丝酵母菌属
隐球菌病
(1)白假丝酵母菌(Candida albicans)
形态:圆形或卵圆形单细胞真菌,革兰阳性 培养:普通琼脂、血琼脂与沙保弱培养基
需氧。室温或 37℃甚至42℃生长良好 菌落灰白色或奶油色,表面光滑,带有浓厚的酵母气味。 有大量向下生长的营养假菌丝,呈类酵母型。 在玉米粉培养基上可长出厚膜孢子
过敏
治疗方法
(1)鹅口疮:用1%龙胆紫 (2)肠道假丝酵母菌可用制霉菌素 (3)阴道炎:用杀假丝酵母菌素或2%
霉那唑 (4)皮肤或黏膜:去除病原、保持干燥,
并用两性霉素B (5)全身性感染用两性霉素B
(2)隐球菌病 Cryptococcus neoformans
为酵母菌,广泛存于自然界
深部感染真菌
痰、血液、脑脊液等
直接镜检:
浅部标本---KOH处理后镜检 假丝酵母菌---革兰染色(假菌丝、厚膜孢子) 隐球菌---墨汁负染(厚荚膜) 其他多细胞真菌----特殊染色镜检
分离培养
思考题:
皮肤癣菌的传播主要依靠: A 生殖菌丝 B 分生孢子 E 关节孢子 白色念珠菌(白假丝酵母菌)常引起: A 癣病 B 皮肤粘膜内脏感染 C 毒血症 下列最易侵犯脑组织的真菌是 A 新型隐球菌 B 小孢子癣菌 C 表皮癣菌 新型隐球菌的常用染色方法是 A 革兰染色 B 镀银染色 E 棉蓝染色 白色念珠菌(白假丝酵母菌)和隐球菌的致病性
足菌肿
以形成脓肿,肉芽种 和窦道为突出表现
典型损害为暗红色肉 芽性斑块,有脓肿破 溃所致的瘘管、窦道, 有颗粒排出。

浅部真菌病诊断和治疗

浅部真菌病诊断和治疗
易感人群:免疫力低下、皮肤屏障功能受损、长期 使用抗生素等人群
传播途径:直接接触、间接接触、空气传播等
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
01 临床表现:皮肤瘙痒、红肿、 脱屑、水疱等
02 诊断方法:皮肤镜检查、真菌 培养、组织病理学检查等
03 治疗方法:外用药物、口服药 物、物理治疗等
04 预防措施:保持皮肤清洁、避 免接触感染源、提高免疫力等
演讲人
浅部真菌病 诊断和治疗
2023-12-13
目录
01. 浅部真菌病的概述 02. 浅部真菌病的分类 03. 浅部真菌病的治疗方法 04. 浅部真菌病的预防措施
浅部真菌病的概述
病因和发病机制
真菌感染:由真菌引起的皮肤、毛发、指甲等浅部 组织的感染
发病机制:真菌在皮肤表面繁殖,引起炎症反应, 导致皮肤瘙痒、红肿、脱屑等症状
05
预防复发:注 意个人卫生, 避免接触真菌 感染源,提高 免疫力,降低 复发风险
浅部真菌病的分类
皮肤癣菌病
病因:皮肤癣菌 感染
症状:皮肤瘙痒、 红肿、脱屑
治疗:外用药物、 口服药物、物理 治疗
预防:保持皮肤 清洁、避免接触 感染源、加强锻 炼提高免疫力
非皮肤癣菌病
01
念珠菌病:由念珠菌引起的皮 肤、黏膜和内脏感染
02
孢子丝菌病:由孢子丝菌引起 的皮肤、黏膜和内脏感染
03
隐球菌病:由隐球菌引起的皮 肤、黏膜和内脏感染
04
组织胞浆菌病:由组织胞浆菌 引起的皮肤、黏膜和内脏感染
特殊类型浅部真菌病
甲癣:由皮肤癣菌感染引 起,表现为指甲增厚、变 色、变形等
足癣:由皮肤癣菌感染引 起,表现为足部皮肤瘙痒、 脱屑、水疱等
治疗原则和方案

真菌感染的分类及症状

真菌感染的分类及症状

真菌感染的分类及症状真菌感染性疾病根据真菌侵犯人体的部位分为4类:浅表真菌病、皮肤真菌病、皮下组织真菌病和系统性真菌病;前二者合称为浅部真菌病,后二者又称为深部真菌病。

浅部真菌(癣菌)仅侵犯皮肤、毛发和指(趾)甲,而深部真菌能侵犯人体皮肤、黏膜、深部组织和内脏,甚至引起全身播散性感染。

深部真菌感染肠道即表现为真菌性肠炎,可独立存在如婴儿念珠菌肠炎,或为全身性真菌感染的表现之一,如艾滋病并发播散性组织胞浆菌病。

1.浅表真菌病感染仅仅局限于皮肤角质层的最外层,极少甚至完全没有组织反应,感染毛发时也只累及毛发表面,很少损伤毛发。

主要包括:花斑癣、掌黑癣和毛结节菌病。

2.皮肤真菌病感染累及皮肤角质层和皮肤附属器,如毛发、甲板等,能广泛破坏这些组织的结构并伴有不同程度的宿主免疫反应;这类真菌感染中最常见的是皮肤癣菌病,其他真菌引起的感染还包括皮肤念珠菌病等。

皮肤癣菌病根据不同的发病部位可以分为足癣(俗称“脚气”)、手癣、体癣、股癣、甲癣以及头癣等各类癣病;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发生,是最常见的真菌性疾病,发病率高。

3.皮下真菌病感染皮肤、皮下组织,包括肌肉和结缔组织,一般不会经血液流向重要脏器播散;但有些感染可以由病灶向周围组织缓慢扩散蔓延,如足菌肿等;也有些则沿淋巴管扩散,如孢子丝菌病、着色芽生菌病。

免疫受损患者的皮下真菌具有潜在的播散全身的危险。

4.系统性真菌病除侵犯皮肤和皮下组织外,还累及组织和器官,甚至引起播散性感染,又称为侵袭性真菌感染。

近年来,随着高效广谱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抗恶性肿瘤药物的广泛应用,器官移植、导管技术以及外科其他介入性治疗的深入开展,特别是AIDS的出现,条件致病性真菌引起的系统性真菌病日益增多,新的致病菌不断出现,病情也日趋严重。

主要包括念珠菌病、曲霉病、隐球菌病、接合菌病和马内菲青霉病等。

后二者为深部真菌病,其感染危害最大,也是院内感染类型之一,其临床症状体征无特异性,缺乏有效诊断工具,病程进展快,预后差,预防性治疗和经验性治疗的应用越来越普遍。

浅部真菌病(第7版)ppt课件

浅部真菌病(第7版)ppt课件
湿 疹样变或继发细菌感染。 四、诊断及鉴别诊断:
典型皮损诊断不难,必要 时作真菌直接镜检。 鉴别:玫瑰糠疹、环形红斑、湿疹、
神经性皮炎等。
过的毛巾、浴盆、内衣、拖鞋 等;避免
与患有癣病的猫狗接触。 ⑵如患手足癣或甲癣应同时治疗。 ⑶以外用药治疗为主,可酌情选用
3~5% 水杨酸醑、复方苯甲酸搽剂、
1~3%克 霉唑霜、酮康唑霜、3%咪康
六、治疗:五字治疗原则:服、搽、 洗、剃、消。 七、预防: ⒈卫生宣教
第二节
一、病因:
体癣和股癣
致病菌: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犬小 孢子菌及絮状表皮癣菌。偶见黄癣菌和铁锈色 小孢子菌。
二、传染途径及易感因素:
·直接接触患者或患癣家畜;
·间接接触污染的衣物;
·自身感染(先患有手、足、甲癣);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长期用皮质激素、糖尿病及慢性消耗性 疾病等;
唑霜及环 利软膏等;
第三节 手癣和足癣
一、病因:
致病菌:毛癣菌属和表皮癣菌属。常 见的菌种有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絮状 表皮癣菌。其中红色毛癣菌因其抵抗力强, 不易控制,是我国手足癣的主要致病菌。
土豆(PDA) 玉米( CMA)
沙氏(SDA)
燕麦( OA)
脑心浸汁(BHIA )
察氏(CDA)
第一节 头癣
一、病因 黄癣:许兰毛癣菌(又称黄癣菌) 白癣:小孢子菌属(犬小孢子菌、石膏样小孢子
菌、少数铁锈色小孢子菌)。 黑点癣:堇色毛癣菌和断发毛癣菌。
脓癣:亲动物或亲土性真菌引起, 狗小孢子菌、石膏样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 疣状毛癣菌等。
排列; 黑点癣:发内稍大的小孢子呈链
状排列。 ⑵培养 ⒉滤过紫外线(Wood灯)检查:在暗 室中用Wood

皮肤科真菌皮肤病浅部真菌病的诊疗护理

皮肤科真菌皮肤病浅部真菌病的诊疗护理

皮肤科真菌皮肤病浅部真菌病的诊疗护理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叫真菌性疾病(funga1diseases),又分为浅部真菌病(superficia1mycosis)和深部真菌病(deepmycosis)两大类。

浅部真菌病主要由皮肤癣菌、念珠菌、霉菌、马拉色菌等感染光滑皮肤、黏膜、手足、头部、躯干、指(趾)甲、毛发所致,也称为“癣1【病因及发病机制】浅部真菌病在世界各地区均有发生,在我国也是常见多发病。

它主要是由寄生于角蛋白组织的致病真菌所引起的皮肤病。

按其侵犯部位差别,临床可分为头癣、体癣、股癣、手足癣、甲癣和花斑糠疹等。

【临床类型及表现】1头裤本病系发生于头部皮肤和毛发的浅部真菌病,是儿童常见的头皮皮肤痹菌感染,在我国头癣基本分为四型,即黄癣、白癣、黑点癣和脓癣。

(1)黄癣:黄癣的病菌是黄癣菌及其变种。

主要流行在农村,多见于7〜13岁儿童,但成人和青少年也可发生。

本病起初皮损为丘疹或脓疱,以后干燥结痂,颜色淡黄。

痂可蔓延扩大,大小如黄豆或更大,外观与蝶形相似,周边稍稍隆起,中央略凹陷,其间有毛发贯穿,系由黄癣菌集团、皮脂、鳞屑以及尘埃等组成,乃黄癣的重要特征,对诊断有帮助。

如不医治可破坏毛囊,愈后遗留萎缩性瘢痕。

黄癣自觉症状痒,病程缠绵,若不医治,直至成人也无法自愈。

有糜烂化脓者,可伴发颈部淋巴结肿大。

除头部以外,面部、颈部、躯干及甲偶尔见被波及。

病情较重者,还可引发变态反应,全身出现的皮疹,则称癣菌疹。

(2)白癣:白癣是头癣的主要临床类型,犬小抱子菌是其主要致病菌。

往往在城镇托儿所或小学校园引起流行。

几乎均是儿童期发病。

头皮损害为鳞屑斑片,小者如蚕豆,大的似钱币,日久蔓延、扩大成片,多呈不规则形状。

病变处炎症反应不显著,但境界尚分明。

患处毛发靠近头皮的毛干外面可见白色菌鞘,此物也是真菌所形成,被视为本病特征之一。

患者自觉痒或无明显症状,病程为慢性经过,不经医治,往往到青春期可以自愈。

这可能与青年人皮脂分泌旺盛、局部游离脂肪酸浓度增高以抑制真菌有关。

常见浅部真菌的标本采集及初步鉴定-无视频

常见浅部真菌的标本采集及初步鉴定-无视频

常见浅部真菌的鉴定
• 二、小孢子菌属
• 犬小孢子菌(Microsporum canis)

又称羊毛状小孢子菌,亲动物型,我国白癣的首位病原菌
常见浅部真菌的鉴定
• 二、小孢子菌属-犬小孢子菌(Microsporum canis)
• 培养特征:

生长快,开始较扁平,有少数白色绒毛状菌丝,两周后羊毛
状菌丝充满斜面,正面橘黄色,背面为棕黄色。
常见浅部真菌的标本采集及初步鉴定
广东省中医院大学城医院检验科 张伟铮
浅部真菌病
• 定义:浅部真菌病( Superficial mycosis)是
指由致病真菌或条件致病真菌感染人体皮肤、 毛发和甲等浅表组织而引起的一组疾病。临床 上常见有头癣、体癣、股癣、手癣、足癣及癣 菌疹等。
浅部真菌病
• 主要致病菌种:
毛癣菌属 小孢子菌属 表皮癣菌属 念珠菌属 曲霉菌属 暗色真菌
标本采集
• 一、标本需要量 • 皮屑:刮取尽量多 • 甲屑:尽量多 • 毛发:约15根 • 耳道:2拭子或尽量多刮取 • 眼角膜:2拭子,2~3滴眼分泌物或尽量多刮取 • 组织:适量
标本采集
• 二、采集的注意事项 • 皮屑:
1、检查前一周,皮损部位不应使用任何抗真菌药物, 取材前局部用75%酒精消毒; 2、取材选取皮损边缘处,阳性率高; 3、指趾间皮损以第4、第5指趾间阳性率最高; 4、取部分皮屑置载玻片上,滴一滴5~10%KOH,盖 上盖玻片后直接镜检,另取部分皮屑接种于含氯霉素的 沙氏斜面培养基,置28℃培养两周,隔天观察。
常见浅部真菌的鉴定
• 一、毛癣菌属 • 毛癣菌属包括22个种,其中11个种与人类的体股癣、
足癣、头癣和甲癣有关。有4个种仅能从动物分离,其 余为人畜共患

真菌感染的症状图片

真菌感染的症状图片

真菌感染的症状图片
一、概述
真菌感染是什么症状呢?首先大家要知道的是什么是真菌,才能进一步知道它所引起的感染症状。

真菌其实是一种真核生物,它的主要生存方式就是通过寄生或者腐生生存,所以它很大可能会寄生在人体皮肤上而生存下来。

因为寄生就是真菌从人体吸取营养生存,这样人体的皮肤就会受到侵犯,并且由真菌寄生在人体的不同部位而分为浅部真菌和深部真菌。

比如寄生在肠部就是真菌性肠炎,属于深部真菌病。

二、步骤/方法:
1、浅部真菌主要寄生在人体的表面皮肤、毛发、手指甲和脚趾甲,这样就会引起这些皮肤出现病症:真菌所接触到的部位都会出现明显的红斑,并且会有严重的脱皮现象,甚至还会出现皮肤瘙痒,并且越抓越痒。

在冬季出现这个现象往往会以为这是干燥脱皮。

如果干燥脱皮很快就会好的。

2、深部真菌主要寄生在人体的内部皮肤、黏膜、内脏等深部组织,这样往往会引起人体全身性感染,而表现出如下症状:深部真菌感染最常见的就是真菌性肠炎。

大多数患者会有肌肉抽搐或者抽动症状,并且受伤的部位还会有渗出物或者脱落的组织块,这就应该及时做个医学检查。

3、浅部真菌感染的主要症状就是红斑、脱皮和发痒,这都能表
面肉眼看出来,深部真菌感染必须要慎重做个详细细菌学检查和病理学检查才能确诊。

所以说真菌感染这个病症不能忽视。

特别是发现真菌感染的皮肤出现渗出液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用抗生素配合治疗。

三、注意事项:
因为真菌是寄生存在的,所以大家平时要保持容易感染的部位干燥清洁,经常用肥皂水洗手,才能避免接触到真菌。

一旦被真菌寄生,必须要及时用克霉唑乳膏搽,并且保持皮肤干燥才能好得快!。

浅部真菌病的健康教育

浅部真菌病的健康教育

浅部真菌病的健康教育浅部真菌病是一类常见的真菌感染疾病,主要包括指甲菌病、足癣、股癣等。

虽然这种病不会威胁生命,但是如果不及时治疗,会给患者带来很多不便和困扰。

因此,进行健康教育,增强人们的预防和识别能力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对于浅部真菌病,我们需要了解它的传播途径。

这类疾病主要通过与感染者的皮肤或者是其精神、衣物、床被等日常物品的接触等途径传染。

因此,为了预防这种疾病,我们需要注意日常个人卫生,不与生病的人共用毛巾、洗脚盆、鞋袜等物品。

使用公共设施时,务必注意穿上鞋子,防止感染足癣等疾病。

其次,我们需要了解这类疾病的症状表现,以便及时发现和诊治。

浅部真菌病的症状通常表现为局部皮肤发红、剥脱,出现小水疱和瘙痒等症状,指甲菌病则会使指甲变形、变色且厚硬掉落。

患者在发现这类症状后,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接受正规的诊治,切勿盲目使用药物,以免造成自身药物过敏反应。

此外,我们还需要了解这类疾病的治疗方法。

浅部真菌病除了定期保持身体卫生外,还可以使用药物进行治疗。

治疗药物一般有外用和口服两种,其中外用药物主要用来治疗病灶较小的浅部真菌病,口服药物一般用于治疗病灶较广或病情较严重的疾病。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药物必须要有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切勿自行购买和使用。

最后,要坚持日常的预防行为。

除了定期保持身体卫生和勤洗澡换衣外,我们还可以采取一些其他的预防措施,比如避免潮湿环境的长时间处于艰难地劳动和运动,不要穿过于密闭的鞋子,以免制造有利于真菌生长的环境。

此外,我们还要定期检查身体皮肤和指甲的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以避免疾病扩散和加重。

总之,浅部真菌病的健康教育应该加强。

通过对这类疾病的传播途径、症状表现和治疗方法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预防和治疗这类疾病,提高我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我们还需要时时刻刻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增强身体免疫力,防止疾病的侵袭。

浅部真菌病治疗及护理

浅部真菌病治疗及护理

饮食调理
增加营养摄入:多吃富含蛋白质、维生
01
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增强身体抵抗力 避免刺激性食物:避免辛辣、油腻、
02
高糖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病情 保持饮食卫生:注意饮食卫生,避免
03
病从口入 适量饮水: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
04
助于身体新陈代谢和毒素排出
心理疏导
01
02
03
04
Hale Waihona Puke 倾听患者的心声, 了解他们的心理
x
浅部真菌病 治疗及护理
目录
01 浅部真菌病的概述 02 浅部真菌病的治疗方法 03 浅部真菌病的护理措施
1
浅部真菌病的 概述
发病原因
01
皮肤损伤:皮肤破 损、擦伤、抓伤等
02
03
接触传染:与患者 或携带者直接或间
接接触
04
环境因素:潮湿、 高温、通风不良等
免疫力低下:营养 不良、疾病、长期
使用抗生素等
3
浅部真菌病的 护理措施
皮肤清洁
保持皮肤清洁:每天用 温水和温和的沐浴露清 洗皮肤,避免使用刺激 性较强的清洁产品。
01
定期更换毛巾:毛巾容 易滋生细菌,建议定期 更换,并保持毛巾干燥。
03
02
避免过度清洁:过度清 洁可能导致皮肤干燥、 敏感,反而不利于皮肤 健康。
04
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 与他人共用毛巾可能导 致交叉感染,增加浅部 真菌病的风险。
STEP4
临床症状:观 察患者皮肤、 毛发、指甲等 部位的症状
实验室检查: 进行真菌培养、 镜检等检测
皮肤活检:对 可疑部位进行 皮肤活检,观 察真菌形态
影像学检查: 如X光、CT等, 排除其他疾病 可能

《2024年浅部真菌病及深部真菌病分离菌株细胞外水解酶活性测定》范文

《2024年浅部真菌病及深部真菌病分离菌株细胞外水解酶活性测定》范文

《浅部真菌病及深部真菌病分离菌株细胞外水解酶活性测定》篇一一、引言真菌病,根据感染深度可分为浅部真菌病和深部真菌病。

这两类疾病均由不同种类的真菌引起,其致病机理和临床表现各异。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真菌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机制,对分离出的菌株进行细胞外水解酶活性的测定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如何对浅部及深部真菌病分离菌株的细胞外水解酶活性进行测定,以期为真菌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多依据。

二、材料与方法1. 材料(1)菌株来源:本研究所用菌株均为临床分离的浅部及深部真菌病病原菌。

(2)试剂与仪器:各种生化试剂、酶活性检测试剂盒、显微镜、酶标仪等。

2. 方法(1)菌株培养与分离:将临床标本接种于特定培养基上,进行菌株的分离与纯化。

(2)酶活性检测:采用酶活性检测试剂盒,对分离出的菌株进行细胞外水解酶活性的测定。

(3)数据分析:将所得数据用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各菌株的酶活性差异。

三、实验结果1. 浅部真菌病菌株的酶活性通过酶活性检测,我们发现浅部真菌病菌株主要产生蛋白酶和脂酶。

其中,某些菌株的蛋白酶活性较高,可能与其对皮肤角质层的破坏能力有关;而某些菌株的脂酶活性较高,可能与其在皮肤表面寄生和繁殖的能力有关。

2. 深部真菌病菌株的酶活性深部真菌病菌株主要产生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

这些酶在真菌侵入机体组织时,有助于其破坏宿主细胞,从而在体内繁殖。

我们发现不同菌株的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活性存在较大差异,这可能与各菌株的致病力和毒力有关。

3. 酶活性与菌株致病力的关系通过对比浅部与深部真菌病菌株的酶活性,我们发现深部真菌病菌株的酶活性普遍较高,这可能与它们在体内更强的生存和繁殖能力有关。

此外,我们还发现某些特定酶活性的菌株具有较高的致病力,这为今后研究真菌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四、讨论本文通过对浅部及深部真菌病分离菌株的细胞外水解酶活性进行测定,了解了各菌株的酶活性特点及其与致病力的关系。

然而,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

《2024年浅部真菌病及深部真菌病分离菌株细胞外水解酶活性测定》范文

《2024年浅部真菌病及深部真菌病分离菌株细胞外水解酶活性测定》范文

《浅部真菌病及深部真菌病分离菌株细胞外水解酶活性测定》篇一一、引言浅部真菌病与深部真菌病均是由不同种类真菌感染所致,因其导致的临床表现差异较大,治疗方案的选择与病原菌种类的鉴别亦不同。

本文针对这两类真菌病进行分离菌株的细胞外水解酶活性测定,以期望在理解真菌生理特征与疾病进展上获得更深入的认识。

二、材料与方法1. 菌株来源本研究所使用的菌株均来自浅部真菌病及深部真菌病患者,经实验室分离并保存。

2. 实验方法(1)菌株培养:将菌株接种于含有不同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进行培养并观察其生长情况。

(2)水解酶提取:待菌株生长至一定数量后,通过离心、过滤等方法提取其细胞外水解酶。

(3)活性测定:利用相应的底物进行水解酶活性测定,并记录数据。

三、实验结果1. 浅部真菌病分离菌株水解酶活性分析经过实验,我们发现浅部真菌病分离菌株的细胞外水解酶活性相对较高,其中以蛋白酶活性最为显著。

同时,我们还发现不同的菌株之间水解酶活性存在较大差异。

此外,在特定碳源的条件下,某些菌株的水解酶活性会得到进一步提高。

2. 深部真菌病分离菌株水解酶活性分析与浅部真菌病相比,深部真菌病分离菌株的细胞外水解酶活性相对较低。

然而,这些菌株的水解酶种类却更为丰富,包括蛋白酶、纤维素酶、脂酶等。

同时,我们发现这些深部真菌在特定的碳源条件下,其水解酶的种类和活性均会发生变化。

四、讨论1. 细胞外水解酶在真菌生长与致病中的作用实验结果表明,无论是浅部还是深部真菌病分离菌株,其细胞外水解酶在生长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这些水解酶不仅可以帮助真菌分解环境中的营养物质,同时还可以协助其穿透宿主组织,导致感染的发生。

因此,对水解酶活性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真菌的致病机制。

2. 不同菌株间水解酶活性的差异及其意义实验结果显示,不同菌株间的水解酶活性存在较大差异。

这可能与菌株的遗传特性、生长环境以及所适应的碳源等因素有关。

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针对不同菌株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浅部真菌病专题知识讲座专家讲座

浅部真菌病专题知识讲座专家讲座

浅部真菌病专题知识讲座
43
第43页
病因学(Etiology)
马拉色菌又称糠批孢子菌,属嗜脂性 酵母,国际上分为7个种,花斑癣由其中 圆形马拉色菌引发。
易在使用糖皮质激素人群或热带地域 发生,与表皮细胞更替时间延长相关。
浅部真菌病专题知识讲座
44
第44页
临床表现(Clinical Forms)
1、皮损特点:色素从容斑和色素减
时称为体癣,其皮损也表现为体癣特 征。
浅部真菌病专题知识讲座
19
第19页
病因
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石膏样毛癣 菌、 絮状表皮癣菌等。
浅部真菌病专题知识讲座
20
第20页
手癣?
浅部真菌病专题知识讲座
21
第21页
临床表现(Clinical forms)
临床普通分为四型: 丘疹鳞屑型:
多见于趾间,以丘疹、鳞屑为主。
临床表现 真菌检验
浅部真菌病专题知识讲座
16
第16页
浅部真菌病专题知识讲座
17
第17页
浅部真菌病专题知识讲座
18
第18页
手癣和足癣
(Tinea Manus andTinea Pedis)
手癣:皮肤癣菌感染手指屈面、指间 及手掌侧皮肤称手癣。
足癣:感染足趾间、足底、足跟、足 侧缘称足癣。
有时手足癣会向手背足背蔓延,此
治疗(Treatment) 治疗标准:外用抗真菌剂及剥脱剂为主。
苯甲酸酊 1%-2%咪糠唑霜、 1%联苯苄唑霜 1%特比萘芬软膏等。 每日用药1-2次,疗程在2周以上,提议4周。
浅部真菌病专题知识讲座
29
第29页
必要时内服抗真菌药: 伊曲康唑,100-200mg,bid,7d 特比萘芬250mg, qd,7d

真菌感染治疗

真菌感染治疗

真菌感染的治疗淮河医院骨科武豪杰真菌 一类单细胞或多细胞微生物。

不含叶绿素,大都能形成硬的多糖细胞壁。

属于真核生物,包括真菌门和黏菌门等。

真菌感染的分类⏹1.浅部真菌感染:浅部真菌(癣菌)仅侵犯皮肤、毛发和指(趾)甲⏹2.深部真菌感染:深部真菌能侵犯人体皮肤、黏膜、深部组织和内脏,甚至引起全身播散性感染。

真菌感染的治疗⏹浅部真菌感染的治疗:⏹1.抗真菌霜剂治疗(咪康唑、克霉唑、益康唑和酮康唑等)⏹2.保持感染部位清洁、干燥⏹3.如果并发细菌感染则涂敷抗生素霜剂或口服抗生素常见深部真菌病:念珠菌病, 隐球菌病、曲霉病、毛霉病、孢子丝菌病、马内菲青霉病、组织胞浆菌病、副球孢子菌病和皮炎芽生菌病等。

⏹1.人口老龄化⏹2.广谱强效抗生素的大量应用⏹3. 恶性肿瘤的放、化疗⏹4. 导管插管⏹5.器官移植⏹6.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等深部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1.医院真菌感染率从1993 年至1996 年的13.9%上升至1998 年至1999 年的17.1%, 1999 年至2000 年的24.4%。

⏹2.白色念珠菌是引起深部真菌感染最常见的念珠菌,院内念珠菌感染最多仍为白色念珠菌, 其余依次为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

深部真菌感染的诊断⏹1.发热是最常见的临床表现,该发热突出表现为对所有的抗生素均无效。

⏹2.辅助检查。

⏹3.不同器官及组织感染相应的体征。

两性霉素B制剂常用剂量是0.5—0.7mg/kg/d,最大1mg/kg/d。

不良反应:肾毒性,近50%的病人在用药后会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三唑类药物(吡咯类药物)氟康唑、伊曲康唑、伏立康唑和泊沙康唑。

⏹这类药物对于多数念珠菌属菌株具有抗真菌活性,对于光滑念珠菌、克柔念珠菌活性稍差。

⏹氟康唑:给予负荷剂量(800mg,或12mg/kg),随后给予维持剂量(400mg/d,或者6mg/kg/d)。

⏹氟康唑穿透进入脑脊液、玻璃体的能力作强⏹伊曲康唑:常被用来治疗粘膜念珠菌病,尤其氟康唑治疗失败者⏹口服制剂的成人给药方法为:200mg,3次/d,3天,随后,200mg,1—2次/d。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念珠菌性甲沟炎、甲床炎:
指甲多见。甲沟红肿、甲板混浊、有白斑。
5.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病
5.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病
八、粘膜念珠菌病
(Candidias of Mucous Membrane)
1.定义:主要由白念珠菌引起的粘膜浅表真菌病
2. 临床表现:分为两型: 鹅口疮、 生殖器念珠菌病,
浅部真菌病
新华医院皮肤科


浅部的意义:只侵犯表皮的角质层、毛发和甲板。 病因分类: 1.表皮癣菌属引起:癣菌病 分为头癣、体癣、股癣、手癣、足癣、甲癣 2.念珠菌引起:皮肤念珠菌病、甲念珠菌病。
一、头 癣 (Tinea Capitis) 1. 黄癣 2. 白癣 3. 黑癣
黄 癣 (Tinea Favosa)
1.基本损害:丘疹、丘疱疹、针头大小水疱 2.由中心向外围等距离扩展蔓延,呈环形 3. 中央静止,边缘活跃 4.夏季加重,冬季减轻或消失 5.外用药治疗为主。 6.注意个人卫生。
体癣
股 癣
三、手、足癣
(Tinea Mannus, Tinea Pedis)
1.足癣分鳞屑水疱型、浸渍糜烂型和角化过度型 2.手癣临床表现大致同足癣。 3. 治疗: 鳞屑水疱型:选用搽剂或霜剂 浸渍糜烂型:选用霜剂和粉剂 角化过度型:软膏,霜剂 继发感染和湿疹样变的处理
1.主要由许兰氏毛癣菌引起。 2.头皮初起为红斑,以后形成黄痂,并融合成片, 并伴有鼠臭味。 3.可导致大片永久性秃发。 4.真菌检查:发内沿长轴排列的菌丝和关节孢子。 5.Wood灯检查示暗绿色荧光。
黄癣
黄癣


(Microsporosis Capitis)
1.主要由犬和石膏样小孢子菌引起。 2.头皮初起为灰白色非炎性鳞屑性斑片,断发, 白色菌鞘形成。 3.不医自愈,愈后不留疤痕。 4.真菌检查:围绕毛发排列紧密的小孢子。 5.Wood灯检查示亮绿色荧光。
白癣


(Trichophytosis Capitis)
1.主要由堇色和断发毛癣菌引起。 2.头皮灰白色鳞屑性斑片,不同程度的炎症反应, 病发露出头皮即折断,形成黑点状。 3.不医自愈,愈后留疤痕,引起局灶性脱发。 4.真菌检查:发内呈链状排列稍大的小孢子。 5.Wood灯检查示无荧光。
实验室检查
六、花斑癣菌
(Tinea Versicolor)
1.定义:是由糠秕马拉色菌引起的浅表真菌病
2. 临床表现:片状的鳞屑性的斑片,灰色、褐 色等,好发于胸背部,夏天多见。 3.治疗:以外用疗法为主,注意个人卫生。
花斑癣
七、皮肤念珠菌病
(Skin Candidias)
1.定义:主要由白念珠菌引起的皮肤浅表真菌病 2. 临床表现:分为五型: 指趾间糜烂、 念珠菌性间擦疹、 丘疹形皮肤念珠菌病、 念珠菌性甲沟炎、 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病。
鳞屑水疱型手癣角化过Fra bibliotek型手癣鳞屑水疱型足癣
浸渍糜烂型足癣
角化过度型足癣
四、甲癣
(Tinea Unguium)
1.甲癣分甲下型、浅表型 2.甲癣可由表皮癣菌、念珠菌、曲霉引起。 3. 治疗: 30%冰醋酸外用 特比萘芬或伊曲康唑口服
甲癣
五、癣菌疹
(Dermatophytid)
1.定义:是由皮肤癣菌感染灶释放出的真菌代谢 产物而引起的远隔部位发生的皮疹。是 机体对真菌发生的一种变态反应。 2. 临床表现:多样,手部汗疱疹样发疹最多见。 3.治疗原发病灶为主。
3.治疗:克霉唑霜、咪康唑霜、复雷搽+扑粉 制霉菌素100万u+樟硫炉100ml
1. 指间糜烂: 肥胖、职业有关。
浸渍发白→糜烂红斑、瘙痒、痛
2. 念珠菌性间擦疹:
小儿或肥胖者,皱褶部 潮红、糜烂、渗出、 结痂、外周红色丘疹。
3. 丘疹形念珠菌病:
肥胖儿、胸背、会阴。 扁平暗红色丘疹、
边清、白色圈形鳞屑。
包括女阴阴道炎及包皮龟头炎。
3.治疗:制霉菌素混悬液、制霉菌素霜、制霉菌素栓剂
1. 鹅口疮:
多见婴幼儿, 白色假膜, 口角糜烂。
1.直接镜检。 2.培养 。 3. Wood灯检查。
鉴别诊断
1.头皮脂溢性皮炎 2.头皮银屑病 3. 头皮脓皮病
治 疗
1.服药:灰黄霉素、伊曲康唑、特比萘芬 2.搽药:硫磺软膏 3. 洗头: 4.剃头 5.煮沸消毒 6.脓癣切忌切开引流
二、体、股癣
(Tinea Corporis, Tinea Cruri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