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5缓和曲线测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4 圆曲线加缓和曲线及其主点的测设
一.缓和曲线的概念 1、概念 为缓和行车方向的突变和离心力的突然产生 与消失,需要在直线(超高为0)与圆曲线(超高 为h)之间插入一段曲率半径由无穷大逐渐变化至 圆曲线半径的过渡曲线(使超高由0变为h),此 曲线为缓和曲线。主要有回旋线、三次抛物线及 双纽线等。
y
0.01 0.04 0.14 0.33 0.65 1.08 1.65 2.33 3.14
15 29
2 4
线路等级 ⅠⅡ Ⅰ Ⅱ Ⅲ Ⅲ 专 专 专
l0 130 90 80 70 60 40 30 20
ΔT +15.13 -5.04 -10.07 -15.10 -20.12 -30.17 -35.18 -40.19
ΔL +30.00 -10.00 -20.00 -30.00 -40.00 -60.00 -70.00 -80.00
Δ
q
5.37 5.41 5.46 5.51 5.55 5.60 5.65 5.70 5.74 5.79 5.84 5.89
E0
16.17 16.26 16.35 16.45 16.54 16.64 16.73 16.83 16.92 17.02 17.12 17.21
Δ
8 15
1Fra Baidu bibliotek 29
2 4
8 16
Δq +0.26 -0.08 -0.14 -0.20 -0.24 -0.34 -0.36 -0.38
ΔE0 +0.59 -0.16 -0.31 -0.44 -0.55 -0.72 -0.78 -0.83
说明:上表中的Δ栏中有两个数,为1´与2´之插算值,单位均为cm.
2、主点里程的计算 已知ZH点里程: ZH-DK HY-DK=(ZH-DK)+l0 QZ-DK=(HY-DK)+L0/2 YH-DK= (QZ-DK )+L0/2 HZ-DK=(YH-DK )+l0
0 1 1
(N为分段数)
δ 1´=180°c/ 2R π ,
δN´=Nδ1
例题:设R=500m,l0=60m,N=6,即每分段曲线 长l1=10m,ZH点里程K33+424.67.求 算各点的偏角.
解: β0=180° l0 /2Rπ =180°×60/2×500×3.14 =3°26´16´´ δ 0=β 0/3= 3°26´16´´/3=1°08´45´´ δ 1=δ 0/N2= 1°08´45´´/36 =1´54.59´´≈1´55´´ 各点偏角值列表计算如下表
综合要素表(R=500m)
α
28°00´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55
T
174.86 175.24 175.63 176.02 176.40 176.79 177.18 177.57 177.95 178.34 178.73 179.12
Δ
L l=100
344.35 345.07 345.80 346.53 347.25 347.98 348.71 349.44 350.16 350.89 351.62 352.35
1、偏角计算
位于圆曲线
位于缓和曲线
如上图,设δ为从ZH(或HZ)点测设缓和曲线上 任一点p的偏角;b为从p点观测ZH(或HZ)点的 反偏角; δ0为缓和曲线的总偏角,即从ZH(或H Z)点观测HY(或YH)点的偏角; b0为从HY (或YH)点观测ZH(或HZ)点的反偏角. (1)当点位于缓和曲线上,有: P的偏角:δ =180°l2/6Rl0 π P的切线角:β =180°l 2/2Rl0 π =3δ P的反偏角:b=β -δ =2/3β =2δ ; 当p为HY点时,l=l0时,β =β δ
0=180°l0/6R
即δ :b:β =1:2:3 =δ
0,即:
0,δ
π;
b0 =180°l0/3R π;
β 0=180°l0/2Rπ
计算各分段点的偏角:
δ
2:δ
=l22/6Rl0 :l12/6Rl0=l22:l12 1
说明偏角与测点到缓和曲线起点的曲线的平方成正比 在等分段情况下,l2=2l1,l3=3l1,•••l0=N l1,故 δ 2=22•δ δ 3=32•δ ••• δ N=N2•δ 1=δ (2)当点位于圆曲线上,有:
曲中点(QZ)
2、常数:β
0:缓和曲线的切线角,即HY点切线与
ZH点切线的交角.亦即圆曲线HY→YH 两端各延长l0/2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 δ
0:缓和曲线总偏角,即从ZH点测设HY
或从HZ点测设YH点的偏角. m :切垂距,即ZH(或HZ)至自圆心O1 向ZH点或HZ点的切线作垂线垂足的距离.
p :圆曲线移动量,即垂线长与圆曲线半径R之差.
测设方法与圆曲线的方法相同,支距法的优 点是方法简单,误差不积累;缺点是不能发现中 间点的测量错误.故适用于平坦地区,而不适用 于山区.
切线支距法测设用表(R=800m ,l 0=40m)
L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L-x
0.00 0.00 0.00 0.00 0.01 0.02 0.03 0.06 0.09
偏角法的优点是有校核,适用于山区;缺点 是误差积累.所以测设时要注意经常校核.
二、切线支距法
要注意:点是位于缓和曲线上,还是位于圆曲线上。
位于圆曲线 位于缓和曲线
(1)当点位于缓和曲线上,有:
x = l – l5/40R2l02 y = l3/ 6Rl0
(2)当点位于缓和曲线上,有:
x =Rsinαi +m y =R(1-cosαi )+p 式中αi =180°(l i – l 0)/R π +β0 , l i 为曲线点i 的曲线长.
2、作用: 使高速行驶的列车逐渐改变方向,减 小外轮对外轨的冲击,并使外轨对内轨的超 高高度有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同时逐渐加 宽两轨间距. 3、性质: 缓和曲线上任意一点的曲率半径ρ 与该点离开曲线起点的曲线长度l成反比. ρ ∝ 1/ li 即 ρ •l = C 式中C为常数,称曲线半径变更率.
二、缓和曲线方程式
x =l– l5/40R2l02
y = l3/6Rl0
ZH: l=0, x=y=0 HY: l=l0(缓和
曲线长)
x=x0, y=y0 x0 =l0- l03/40R2
y0=l02/6R
三、缓和曲线常数
1、主点: 直缓点(ZH) 缓圆点(HY) 圆缓点(YH) 缓直点(HZ)
3、主点的测设
1.经纬仪置于JD,后视 ZH,量取T,得ZH点; 后视HZ,量取T,得HZ 点;在分角线上量取E0, 得QZ点。 2.分别在ZH、HZ点架仪, 后视JD方向,量取x0,再 在此方向垂直方向上量取 y0,得HY和YH点。
§11.5 圆曲线加缓和曲线的详细测设
一、偏角法 要注意:点是位于缓和曲线,还是位于圆曲线。
计算公式: β0=180°l0 / 2Rπ p = l 02 / 24R m =l0 / 2 – l03 / 240R2 δ 0 = β0 / 3 = 180°l0 / 6Rπ
四、圆曲线加缓和曲线的综合要素及主点测设
1、圆曲线加缓和曲线的综合要素 T=(R+p)tgα/2 +m
L=L0+2l0=R(α-2β 0) π/180° +2l0 (L0:圆曲线 长) E0=(R+P)secα/2 – R q=2T-L
2、测设方法:在ZH点置经纬仪以JD定向,度盘对 0°,拨偏角δ1=l2/6RL0,在视线方向量取l得缓和 曲线上第一点,拨角δ2得ZH-2方向,自第一点起 量取l使末端落于ZH-2方向定2点,继续拨角 δ3,δ4·· ·定出曲线各点直至HY点.将仪器移置HY 点以ZH点定向度盘对b0,再纵转望远镜这样当 度盘读数为0°时视线方向即为HY点的切线方 向,此时反拨δ1´,沿视线方向自HY量取l得圆曲 线上第一点.继续拨δ 2´自圆曲线上1点起以l为 定长与视线相交2点,同法测设出曲线其余各点 直至QZ点.将经纬仪搬至YH点,正拨偏角.
里程
ZH K33+424.67 +434.67 +444.67 +454.67 +464.67 +474.67 +484.67
曲线长 (m)
10 10 10 10 10 10 10
偏角值
0°0´00´´
δ δ δ δ δ δ
1=
01´55´´ 2 δ 2=2 1=07´88´´ 2 δ 3=3 1=17´11´´ 2 δ 4=4 1=30´33´´ 2 δ 5=5 1=47´45´´ 2 δ 6=6 1=1°08´45´´ = δ 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