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烟雾预警系统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
A: 空调关 B: 空调开
集中探测:回风采样
集中探测:回风探测
Sampling point angled to obtain best air sample
Stand-off post -distance dependent on smoke test
AHU
AHU vent
风管内采样
优点是比较早地探知火 灾的发生,灵敏度高。 其缺点是价格较高,而且 对环境条件要求较高。
被动吸气式
被动式烟雾探测系统利 用空气的自由流通来探 测空气中烟雾的浓度, 这种方式明显没有主动 式的反应灵敏。
优点是在环境恶劣的地 方不容易产生误报,例 如在西部沙尘比较多的 地方,被动式的比主动 式的更加可靠。
1 早期烟雾预警应用场所 2 早期烟雾预警工作原理 3 早期烟雾预警网络监控 4 早期烟雾预警采样方式 5 早期烟雾预警产品及公司
空气采样式烟雾探测系统的组成
FMST吸气式感烟火灾探测报警产品
Xtralis艾克利斯 - 消防行业里最专注的外资公司
极早期吸气式烟雾 探测技术的发明者, 近30年来一直专注 于极早期报警行业, 全球各地获得十多 项权威勋章
报警
减少火 灾损失
关键
探测烟雾
尽早探测火 灾初期烟雾
涉及空气采样烟雾探测系统的相关IDC标准
国家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 对于A,B级各类机房及控制室宜采用高灵敏型空气采样烟雾探测器 进行早期报警。
➢ 对于A,B级各类机房及控制室宜采用高灵敏型空气采样烟雾探测器 进行早期报警。
集中探测:风管内探测
注1:采样管的进口和出口应该密封
注2:房间内和风管内的探测管道 需分开设置
‘Probe’ sampling pipe
Airflow 气流
39
毛细管探测:柜上采样
采样管
采样孔
安装卡子
排气格栅
设备柜
柜上/内采样提供了最优的探测方案,因为:
• 在稀释之前,离火源最近 • 缩短探测时间,烟雾被主动地吸取 专用的探测器能够提供最优的保护
烟雾探测系统
光电型
光电型感烟探测器内部设有 光敏二极管,当外界的烟雾 进入探测腔室的时候,由于 烟雾离子的散射,光敏二极 管可以接收到光脉冲,此时 探测器向火灾控制器发送报 警信号。
通常感烟探测器与感温探测 器配合使用。
感温探测器探测环境温度。
离子式
在内外两个探测腔室内的 空气被电离后,产生微弱 的电流。当外面的探测腔 室有烟雾进入时,电流就 会降低,电压会随即变化 ,输出报警信号。
早期烟雾预警系统
1 早期烟雾预警应用场所 2 早期烟雾预警工作原理 3 早期烟雾预警网络监控 4 早期烟雾预警采样方式 5 早期烟雾预警产品及公司
早期烟雾预警应用场所
当环境气流较强的时 候:电子厂房,通讯 机房,数据中心
当人员密集需要早期 疏散的时候:轨道交 通,购物中心,体育 场馆,医院
当烟雾难以探测的时 候:会展中心,体育 馆,中厅,仓库
离子感烟探测器对有焰火 较灵敏,光电探测器对缓 慢阴燃火较灵敏。多数采 用光电式烟雾探测器。
16
✓ 灵敏度低,报警时间晚 ✓ 受环境影响,误报率高,例如:灰尘等 ✓ 被动等待的探测方式 ✓ 大空间不宜使用 ✓ 安装复杂、维护频繁,成本较高
1. 早期火灾预警 – 先进性、可靠性 2. 高气流环境仍正常工作 3. 易于维护、运行费用低 4. 无人或少人值守,需远程集中监控
采样 方式
26 吊顶下安装的采样管
吊顶上空
毛细管 Capillary
tubes
采样主管 Sampling trunk
pipe
28
标准探测:地板下采样
假地板 False Floor
在管道侧面开孔
楼板
T型接头
29
标准探测:地板下采样
地板
Sample Holes
楼板
Cable Ties
管道必须布置在上部
1 早期烟雾预警应用场所 2 早期烟雾预警工作原理 3 早期烟雾预警网络监控 4 早期烟雾预警采样方式 5 早期烟雾预警产品及公司
网络监控
本地网络 早期烟雾探测器上均内置网络连接点,可通过RS485信号线连成一个环 路。
远程网络 早期烟雾探测器可通过专用监控管理软件对设备进行编程、调试和监控, 实现异地远程实时监控管理,快捷方便了解被保护区域的情况,节省人 力、物力成本。
当维护设备难以接近
的时候:生产区域, 通风管道,监狱
当环境条件恶劣的时 当需要进行隐蔽探测
候:发电厂,造纸厂, 的时候:文化遗产, 矿厂,冷库,生产线 博物馆
4
苹果数据中心
• 总投资: 12亿美元 • 面积: 50万平方尺
微软总部数据中心
• 总投资: 6亿美元 • 面积: 24万平方尺
5
6
这些数据中心有什么共同点?
1 早期烟雾预警应用场所 2 早期烟雾预警工作原理 3 早期烟雾预警网络监控 4 早期烟雾预警采样方式 5 早期烟雾预警产品及公司
11
✓ 通过对可见烟产生之前的发热现象进行探测 • 导线过热 • 电路板元件过热
✓ 将损害减至最低 • 防止火灾的发生 • 防止烟污染 • 防止灭火系统的启动
火灾
关键
40
Cabinets 机柜
Above Cabinet Sampling
Airflow 气流
41
42
43
大空间采样探测
高大空间采样 注1:烟雾稀释,火灾不容易侦测之场所 注2:采样管路垂直配置
高灵敏度早期报警系统的特点总结
1. 主动探测,不受气流等环境因素影响 2. 探测灵敏度及高,报警时间早 3. 探测方式灵活,安装方便, 维护费用低 4. 高度智能化, 强化网络功能
➢ 对于灭火系统的联动控制,只要是两种不同灵敏度的探测器就可以 进行搭配使用,可以是温感+烟感,也可是离子烟感+光电烟感, 也可是VESDA+温感或烟感探测器。
烟雾探测系统吸气方式
主动吸气式
主动吸气式烟雾探测系 统采用空气泵,外界空气 由空气泵吸人烟雾探测 器,探测器的空气流量要 比被动式的探测装置大 得多,灵敏度高。
17
18
空气采样式烟雾探测系统的工作原理
在正常阶段,空气中只有一般的悬浮 粒子,数量约在25,000/cc至60,000/cc 之间;
在极早期阶段,空气中除了一般的悬 浮粒子,还有因物质过热达热崩溃点 而释放出的不可见次微米粒子。 数量约在500,000/cc以上;
到达烟阶段,空气中有一般的悬浮粒 子,不可见次微米粒子,还有烟粒子。 粒子持续累积的数量约在1,000,000/cc 以上 。
新产品创新奖 IMS最具发展潜力奖
北京消防金盾奖 2010最佳消防奖
专业的团队,完善的服务
专业的团队
设计院团队 销售团队 技术支持团队 市场部 商务/订单部 遍布全国的
代理商网络
完美的可靠性
产品可靠 设计可靠 安装可靠 维护可靠
完善的服务
本地化服务 售前技术支持 售后技术支持
ຫໍສະໝຸດ Baidu70%全球市场 占有率 已安装使用探 测器达 350,000台
专注
长期致力于极早期 吸气式烟雾探测技 术的研发, 产品创 新屡获殊荣, 拥有 30多项专利技术
80%中国市场 占有率 已安装使用探 测器达50,000 台
行业标杆 - 产品创新屡获殊荣
2011消防行业卓越奖 2011美国新产品奖
2011最佳安防/消防奖
✓ 世界知名公司 ✓ 投资大, 大量昂贵设备 ✓ 运行不能出现中断
早期烟雾 报警保护
✓ 对风险零容忍
7
火灾发生的概率正在IT及通信行业中增加
火灾发生的机率
人员投放 管理的时
间
发热量
IC集成密度 处理速度
设备密度
时间
8
9
✓ 由于火灾停电22小时,导致损失价值40亿美元的股票 ✓ 由于火灾停电3小时,导致损失价值1.5亿美元的股票 ✓ 由于火灾停电19小时,导致损失价值4.8亿美元的股票
FMST是Xtralis中国区本土品牌,由FED-P研发,该探测 系统已达到了中国新国家标准GB15631-2008 中对特定 火灾探测器的严苛要求,在消防领域内一直处领先地 位.
澳大利亚艾克利斯公司(Xtralis Pty Ltd) 在中国的独资企业, 总部位于澳大利亚墨尔本,有450多名员工。在消防和安 防领域有着25年的经验,用户遍及各行各业的众多企业。
• FMST is Xtralis China localized brand, researched & developed by FED-P Co Ltd; this system is qualified by GB15631-2008, became the most excellent detector system in fire protection area since it was launched into market.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集成 在不具备网络条件时,可将探测器的报警信号直接传送到火灾自动报警 控制盘中,也可通过串口,开放通讯协议后,作为智能设备接入到第三 方信息系统中。
1 早期烟雾预警应用场所 2 早期烟雾预警工作原理 3 早期烟雾预警网络监控 4 早期烟雾预警采样方式 5 早期烟雾预警产品及公司
标准探测 ,即吊顶上/地板下 集中探测 ,布置在空调回风口的探测 毛细管探测,用于机柜保护和重点设备保护 大空间采样,用于建筑物高大空间环境的探测
54 © Xtralis Pty. Ltd.
鼎盛特简介 FED-P Co. Ltd
▪ A member of Xtralis Pty Ltd, headquartered in Melbourne, Australia, more than 450 employees, 25 years experience in fire and security solutions for a wide range of industries and enterpris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