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综合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素质》大题重点
备注:
1.此文档只是材料分析题必背知识点提要,至于其他章节知识点请看书,并理解。2•《综合素质》大题主旨:往好的方面答就对了。
3.表格中加粗字体为复习重点和主要题型。
第一章职业理念
第一节素质教育观
素质教育观的内涵:
1. 素质教育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2. 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3.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
4. 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5.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国家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两全两发展创新和实践”
(必背)
1. 面向全体
2.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 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得发展
4. 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
5. 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学校教育中开展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1•深化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创造条件
2•优化结构,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高质量的教师队伍
①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
②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
③强化教师在职进修制度,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待遇,优化学校管理;
3•将教育目的落实到教学之中
4•教学内容要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
5. 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第二节学生观
“以人为本”学生观的内涵(必背)
1•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是不以教师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1)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处于主体地位
(2)学生具有个体独立性,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
(3)学生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主体的需求与责权
2•学生是发展的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1)学生的身心发展具有规律性
①顺序性一循序渐进
②阶段性一根据不同年龄特点分阶段进行
③不平衡性一把握最佳关键期
④互补性一扬长避短
⑤个别差异性一因材施教
(2)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3•学生是具有个性与差异的人(即学生是独特的人),具有自身的独特性。
(1 )人的全面发展是以承认学生差异和个性发展为基础
(2)学生的个性与差异要求切实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
中学生的发展特点
1•中学生身心发展具有鲜明特点;
2•中学生的主体性发展特点是指中学生自我意识的进步与提升;
3•中学生在具体的德、智、体、美等教育内容也有鲜明的发展特点;全面发展学生观的基本要求
1•中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生理健康要求得以实现,心理健康要求得以充分满足。
2•中学生主体性发展的要求(核心):建立正确的自我认识,培养起全面发展的人所需的自觉发展、主动发展的意识。
3•中学生社会文化发展的要求:客观要求是全面发展,在德智体美等方面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必要的准备和支持,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育公正与中学生的共同发展
1•教育公正:
指教育机会对所有的学生都是均等的,教育均等包括入学机会均等和教育过程中机会均等。
2•学生差异包括:
性别差异、民族差异、地域差异、家庭背景的差异、身心发展水平的差异
第三节教师观
教师职业角色的特点/角色多样化
1•传道者的角色
2•授业解惑者的角色
3•朋友的角色
4•研究者的角色
5•管理者的角色
6•示范者的角色
教师职业的劳动特征(“主创劳动长吸复”)
1•复杂性:教育目的的全面性、任务的多样性、劳动对象的差异性
2•创造性:因材施教、教学方法上的不断重复、需要面对突发事件时的“教育机智”
3. 主体性和示范性
主体性:指教师自身可以成为活生生的教育因素和具有影响力的榜样。
示范性:指教师的言行举止,包括人品、才能、止血态度等都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对象。
4•长期性和间接性/滞后性和隐蔽性
长期性:指人才培养的周期较长
间接性:指教师的劳动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
5•劳动时间的延续性和空间的广延性
延续性:指由于教师没有固定的工作时长和严格的交接班时间界限。
广延性:指教师严格界定的劳动场所,课堂内外,学校内外都可能成为教师劳动的空间。
6•个体性与群体性
从劳动手段来看,教师的劳动主要是以个体劳动的形式进行的,又是集体劳动和多方面影响的结果。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师观(必背)
1•现代教师角色转换
(1)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T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2)教师从课程的忠实执行者T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3)教师要从“教书匠” T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的实践者。
(4)教师要从学校的教师T社区型的开放的教师
2、教师行为的转变 (不重要)
(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尊重、赞赏
(2)在对待教学上,新课程强调帮助、引导
(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
(4 )在对待与其他教育者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
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要求 (必背)
1•学会学习,成为终身学习者
2•勤于反思,成为反思的实践者
3•恒于研究,成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4•重视沟通,加强交往与合作能力
5•用于创新,加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
1•专业理想的建立
2•专业人格的形成
3•专业知识的拓展与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