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生物教案)肺的通气
肺的通气初中生物教案
肺的通气初中生物教案
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肺的结构及其在呼吸系统中的作用,同时能够
描述肺的通气过程。
教学内容:
1. 肺的结构:气管,支气管,肺泡等
2. 肺的作用:呼吸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3. 肺的通气过程:吸气和呼气
教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肺的图片或模型引入话题,让学生了解肺的外观结构。
2. 学习肺的结构及作用:通过教师讲解及让学生阅读相关资料,学生了解肺的具体构造以
及在呼吸系统中的作用。
3. 探究肺的通气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的呼吸过程,体会吸气时肺的膨胀和呼气时肺
的收缩,引导学生描述肺的通气过程。
4. 梳理知识:与学生讨论肺的通气过程中涉及到的关键点,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5. 练习与应用:设计一些案例或问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并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
6. 总结与评价:请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通过课堂小测验或讨论来评价学生的学
习效果。
课堂扩展:
1. 让学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肺的功能及通气过程,互相交流分享。
2. 通过实验或观察他人的呼吸过程,深入了解肺的通气原理。
3. 搜集相关新闻或科普文章,了解肺健康及呼吸系统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方法。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启发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践来理解肺的结构和功能。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让他们通过亲自实践来加深对肺的认识。
《肺》生物教案
《肺》生物教案《肺》生物教案知识目标1、说出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各器官的主要功能,知道人工呼吸和肺活量。
2、说明肺的位置、结构和功能,解释肺通气的原理和过程。
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人体呼吸系统的挂图或模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让学生自制教具,在课上演示,使学生对呼吸运动与肋骨和膈的运动有直观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再结合归纳呼吸运动的过程和原理,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3、通过现场表演,让学生掌握人工呼吸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学会测定胸围差。
4、通过将呼吸频率及胸围差测定结果量化、处理,培养学生数据处理能力。
5、各小组通过课后测量的胸围差报告,做一个小报告并讨论锻炼身体增加胸围差的日常行之有效的方法。
情感目标1、通过肺的结构和气体交换相适应的教学,使学生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辨证观点。
2、通过人工呼吸的原理和方法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热爱生命和助人为乐的教育,通过测定胸围差和学习肺活量的知识,使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
3、在分组活动中,使学生学会相互协作。
教学建议知识体系图解教材分析本课的.重点是肺的位置、结构和功能以及理解呼吸运动的原理。
肺的位置、结构和功能是本节学习呼吸运动的基础,也是本章学习呼吸的全过程的基础。
打好这个基础不仅可以使后面学习比较容易,还能使学生体会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是普遍现象,有利于学生建立生物学观点。
呼吸运动的过程和原理既是基础知识的难点,又是培养能力的难点。
该原理需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后经过推理、判断等思维过程来理解,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法建议讲解肺的位置、结构和功能,可利用挂图结合模型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学生观察猪肺或其他动物的肺(看实物),也可以让学生观察显微镜下哺乳动物肺的永久切片,使学生对肺和肺泡的结构有感性认识。
呼吸运动的过程和原理的授课可以采用让学生自制教具,在课上演示、交流,使学生对呼吸运动与肋骨和膈的运动有直观的感性认识,再让学生亲自验证呼吸运动,这样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供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物肺通气教案
初中生物肺通气教案
教学内容:本课程将介绍肺通气的相关知识,包括肺的结构和功能、呼吸过程、呼吸系统和胸腔运动等内容。
教学目标:
1. 了解肺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呼吸过程;
3. 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4. 理解胸腔运动对呼吸的影响。
教学重点:
1. 肺的结构和功能;
2. 呼吸过程。
教学难点:
1. 理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和作用;
2. 掌握胸腔运动对呼吸的影响。
教学准备:
1. 教师准备教案和多媒体教具;
2. 学生准备课本和笔记本。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提问或展示相关图片引入本课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二、讲解肺的结构和功能(10分钟)
1. 教师简要介绍肺的结构和功能,包括气道、肺泡和肺部血管等内容。
2. 学生听讲并做好笔记,理解肺的结构和功能。
三、讲解呼吸过程(15分钟)
1. 教师详细介绍呼吸的过程,包括吸气和呼气的过程。
2. 学生跟随教师的讲解,理解呼吸的过程。
四、探讨呼吸系统和胸腔运动(15分钟)
1. 教师讲解呼吸系统的组成和作用,以及胸腔运动对呼吸的影响。
2.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呼吸系统和胸腔运动的理解和看法。
五、总结(5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提出问题供学生思考。
六、作业布置(5分钟)
教师布置相关作业,帮助学生巩固和深化对肺通气知识的理解。
评价方法:通过课堂讨论、答题以及作业的完成情况来评价学生对肺通气知识的掌握情况。
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表现及反馈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初中呼吸系统生物教案
初中呼吸系统生物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 掌握人类呼吸系统的工作原理;3. 理解呼吸过程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4. 认识呼吸系统与健康的关系。
教学重点:1. 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2. 人类呼吸系统的工作原理;3. 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过程。
教学难点:1. 呼吸系统与健康的关系;2. 呼吸系统在体内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 PowerPoint课件;2. 实验材料:矿泉水瓶、吸管、蜡烛、火柴;3. 教学实验设计。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人类呼吸系统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呼吸系统的兴趣,引导学生探讨呼吸的重要性。
二、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0分钟)1. 讲解呼吸系统的重要器官: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和肺部;2. 解释呼吸系统的主要功能: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三、人类呼吸系统的工作原理(15分钟)1. 观察实验:在实验台上放置一只燃烧的蜡烛,用吸管吹气;2. 解释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过程;3. 让学生思考呼吸系统在人体内的重要性。
四、呼吸系统与健康的关系(10分钟)1. 讲解吸烟、空气污染等对呼吸系统的危害;2. 强调呼吸系统保护自己健康的重要性。
五、小结与反馈(5分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总结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及其在人体内的重要性。
六、课后作业(5分钟)1. 完成课后作业:整理呼吸系统的知识点;2. 给学生留下思考问题:如何保护好自己的呼吸系统?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也认识到保护呼吸系统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呼吸系统在健康中的重要性。
初中生物肺部通气教案
初中生物肺部通气教案
目标:使学生了解肺部的结构和功能,理解肺部通气的过程,并能够说明为什么肺部通气是生命活动中至关重要的
一、背景知识介绍
1. 肺部是呼吸系统的重要器官,负责将氧气吸入体内,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2. 肺部由气管、支气管、肺泡等组成,是呼吸系统中最重要的部分。
3. 肺部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来实现的,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
二、肺部结构和功能
1. 气管:将空气从鼻腔或喉咙传输到肺部。
2. 支气管:分支成很多小支气管,将空气传输到肺泡。
3. 肺泡:肺部的单位结构,是气体交换的地方,将氧气吸入血液,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三、肺部通气过程
1. 吸气:肺部膨胀,胸腔扩大,气体通过气管进入肺部。
2. 呼气:肺部收缩,胸腔缩小,气体通过气管排出体外。
3. 通过呼吸运动,肺部不断地进行吸气和呼气,以保持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四、肺部通气的重要性
1. 肺部通气是生命活动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保证了氧气供应和二氧化碳排出。
2. 每天人体需要大量的氧气来维持生命活动,肺部通气是实现这一需求的重要方式。
五、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肺部的结构和功能,了解了肺部通气过程,明白了肺部通气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
希望大家能认真对待呼吸这一重要生理过程,珍惜好每一次的呼吸。
六、作业
1. 描述肺部通气过程,并说明其重要性。
2. 请列举出肺部的组成结构并简要说明其功能。
3.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好自己的肺部呢?
教案范本结束。
初中生物 呼吸的过程
肺的位置
膈
肺
:
位
将
于
胸
胸
腔
腔
腹
腔
分
开
胸廓的组成
胸骨 肋间肌
膈肌 肋骨
胸椎
呼吸过程—肺通气
肺通气:(肺 )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呼 吸 道
肺泡
小活动
请将双手轻放于两肋处,进行深呼吸感受胸廓变化!
吸气 :肋间外肌 收 缩 ,胸骨向前 上方 移动,肋骨 向上、 向外 移动。
呼气 :肋间外肌 舒 张 ,胸骨向 后下方 回落,肋骨 向下、 向内回落。
2.煤气中毒是什么原理呢?
一氧化碳与血红蛋 白的结合能力比氧 气与血红蛋白的结 合能力更强,造成 全身缺氧。
练一练
1.防溺水演练时,同学们把头伸入水中憋气30秒,然后抬头 呼吸。呼气时( D ) A. 膈肌收缩 B. 胸廓的上下径增大 C. 膈顶部下降 D. 肺内气压高于外界气压
2.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气体相比,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 量变化(C ) A. 增加、增加 B. 增加、减少 C. 减少、增加 D. 减少、减少
呼吸过程-- 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组织细胞
二氧化碳 氧气
全身各处毛细血管
呼吸的实质和意义
氧气+有机物 组织细胞内 二氧化碳+水+能量 意义:在氧的参与下,细胞内的有机物不断氧化分解,释放能 量,给人体进行各项生理活动和维持体温的需要。
1.人进入贮藏菜窖时应注意什么?
菜窖里面贮藏的蔬菜不停的 呼吸,使菜窖内二氧化碳含 量增时通加,氧气减少。因 此进入菜窖前及风或进行灯 火实验。
呼吸
二、呼吸的过程
学习目标
■ 1.呼吸的过程 ■ 2.概述呼吸运动与肺通气的关系 ■ 3.了解呼吸的实质与意义
初中生物肺部呼吸的教案
初中生物肺部呼吸的教案
目标:引导学生了解肺部呼吸的过程,理解肺部的结构和功能,掌握呼吸气体的交换过程。
教学重点:肺部的结构和功能、呼吸气体的交换过程。
教学难点:肺泡内气体交换的原理。
教学步骤:
一、导入(5分钟)
老师向学生介绍本节课的主题“肺部呼吸”,并提问,学生对呼吸过程有什么了解。
引出学
生的思考和讨论。
二、讲解肺部结构和功能(15分钟)
1. 肺部的解剖结构:气管、支气管、肺泡等。
2. 肺部的功能:呼吸气体的交换。
三、演示呼吸气体的交换过程(15分钟)
1. 利用实验仪器演示呼吸气体的交换过程,让学生亲眼观察气体的流动。
2. 老师解释气体交换的过程,引导学生理解。
四、学生小组讨论和总结(10分钟)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肺部呼吸的重要性,并总结此次课程的重点知识。
五、作业布置(5分钟)
要求学生回家继续对肺部呼吸的过程进行深入了解,写一份关于肺部呼吸的小结。
评估标准:
1. 学生能够说出肺部的结构和功能。
2. 学生能够理解呼吸气体的交换过程。
3. 学生能够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见解。
教学反思:
通过此次教学,学生应该能够全面了解肺部呼吸的结构和功能,理解呼吸气体的交换过程,以及明白呼吸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
同时,也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提高学生
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初中生物肺通气模型教案
初中生物肺通气模型教案
目标:学生能够理解肺的结构和功能,并能够描述肺通气的过程。
教学重点:肺的结构和功能,肺通气的过程。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肺通气的物理过程。
教学准备:投影仪、肺模型、白板、彩色笔、教材及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老师简单介绍肺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需要呼吸?呼吸和肺有什么关系?
二、呈现(15分钟)
1. 利用投影仪展示肺的结构图,并让学生观察和描述。
2. 展示肺模型,让学生观察肺的真实模样。
3. 讲解肺的结构和功能,引导学生理解肺的作用。
三、学习(20分钟)
1. 讲解肺通气的过程:吸气、肺中氧气的运输、排出二氧化碳等。
2. 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画出肺通气模型,并解释其中的物理原理。
3. 引导学生讨论:肺通气受哪些因素的影响?如何保护肺健康?
四、实践(10分钟)
1. 分组让学生模拟肺通气的过程,互相观察和检验。
2. 学生通过实践掌握肺通气的物理过程。
五、总结(5分钟)
1. 老师引导学生总结肺通气的过程及重要性。
2. 学生就本次课程收获和问题进行总结。
课后作业:以肺通气为主题,写一篇100字以上的文章,介绍肺的结构和功能。
初中生物肺部呼吸教案
初中生物肺部呼吸教案
目标:了解肺部结构和呼吸过程
一、知识点讲解:
1. 肺部是人体呼吸系统的重要器官,位于胸腔内。
2. 肺部主要由支气管、气管、肺泡等组成。
3. 呼吸过程分为吸气和呼气两个阶段。
4. 吸气时,肺泡内部气压降低,空气被吸入呼吸道,氧气进入血液。
5. 呼气时,肺泡内部气压增加,二氧化碳被排出呼吸道,从而呼气。
二、教学内容:
1. 通过图片和动画简单介绍肺部结构,包括气管、支气管、肺泡等。
2. 讲解吸气和呼气的过程,让学生了解肺部在呼吸中的作用。
3. 展示肺部模型,让学生亲自操作触摸,加深对肺部结构和功能的了解。
三、教学活动:
1. 观看视频,了解肺部结构和呼吸过程。
2. 分组讨论,展示自己对肺部呼吸的理解。
3. 制作肺部模型,模拟呼吸过程,加深对肺部结构和功能的理解。
四、总结点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们能够了解肺部结构和呼吸过程,认识到肺部在呼吸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养成良好的呼吸习惯,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初中生物肺的通气教案
初中生物肺的通气教案1. 知识目标:了解肺的结构和功能,明白肺的通气过程。
2. 能力目标:能够描述肺的结构和功能,能够解释肺的通气过程,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观察和实验。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人体结构和功能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生命奥秘的欲望。
【教学重点】1. 了解肺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肺的通气过程。
【教学难点】1. 理解肺的通气机制。
2. 进行观察和实验。
【教学准备】1. 教学PPT或图片资料。
2. 气囊模型或实验器材。
3. 准备相关实验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介绍本节课的主题:肺的通气,并引入课题讨论。
二、讲解(15分钟)1. 讲解肺的结构和功能:肺是人体的呼吸器官,通过肺泡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
2. 讲解肺的通气过程:肺的通气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通过胸膜和腹膜的运动,使气体在肺内进出。
三、实验(15分钟)1. 让学生观察气囊模型或实验器材,进行气体进出的观察。
2. 让学生探究不同呼吸频率和深度对通气的影响。
四、分享(10分钟)学生分享实验结果,讨论通气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并总结通气的重要性。
五、归纳(5分钟)教师总结肺的结构和功能,以及肺的通气过程,强化学生的理解。
【课后作业】1. 描述肺的结构和功能。
2. 解释肺的通气过程。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初步了解肺的结构和功能,掌握肺的通气过程,并进行简单的观察和实验。
教学中需要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他们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初中呼吸的四个环节教案
初中呼吸的四个环节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呼吸的四个环节,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
2. 让学生掌握呼吸作用的公式,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呼吸作用的定义2. 呼吸的四个环节: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3. 呼吸作用的公式:有机物 + 氧气→ 水 + 二氧化碳 + 能量。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呼吸作用的四个环节,呼吸作用的公式。
2. 教学难点:呼吸作用的四个环节的理解和应用,呼吸作用公式的记忆。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呼吸作用的过程。
2. 利用图片、模型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呼吸作用。
3. 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身体验呼吸作用的过程。
4. 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植物呼吸作用,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呼吸作用的定义讲解呼吸作用的定义,让学生明确呼吸作用的概念。
3. 讲解呼吸的四个环节利用图片、模型等教学辅助工具,讲解呼吸的四个环节,让学生形象地理解呼吸作用的过程。
4. 讲解呼吸作用的公式讲解呼吸作用的公式,让学生掌握呼吸作用的计算方法。
5. 进行实验操作安排学生进行实验操作,亲身体验呼吸作用的过程,加深对呼吸作用的理解。
6.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
7. 总结与反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查漏补缺。
六、课后作业1. 绘制呼吸作用的四个环节示意图。
2. 运用呼吸作用的公式,计算某个生物体的呼吸作用。
3. 观察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释。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呼吸作用的四个环节,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生物学现象,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初中生物呼吸运动教案
初中生物呼吸运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呼吸运动的概念和意义。
2. 掌握呼吸运动的过程及与肺的关系。
3. 认识人体呼吸系统的构成及功能。
4. 知道呼吸运动的调节机制和影响因素。
二、教学内容
1. 呼吸运动的定义和意义。
2. 呼吸运动的过程及肺的结构。
3. 人体呼吸系统的构成和功能。
4. 呼吸运动的调节机制和影响因素。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呼吸运动的过程及与肺的关系。
难点:呼吸过程中气体的交换原理。
四、教学方法
1. 教师讲解结合示意图展示。
2. 学生讨论、合作完成问题解答。
3. 利用实验装置进行模拟呼吸运动的实验。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提问引出呼吸运动的概念及重要性。
2. 教学内容呈现:讲解呼吸运动的过程及肺的结构。
3. 学生合作:分组讨论呼吸运动的调节机制和影响因素。
4. 实验演示:利用实验装置进行模拟呼吸运动的实验。
5. 梳理总结:总结呼吸运动的重点内容并进行讨论。
六、作业布置
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呼吸运动的调节机制。
2. 完成练习题,巩固呼吸运动的相关知识点。
七、教学反馈
1. 针对学生在课堂表现进行评价和反馈。
2. 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并进行解答。
备注:本教案适用于初中生物课程,可根据具体教学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初中生物肺循环系统教案
初中生物肺循环系统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肺循环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2. 掌握肺循环系统的工作原理。
3. 理解气体交换在肺循环系统中的重要性。
4. 能够解释肺循环系统在人体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1. 肺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 气体交换的过程和意义。
教学难点:1. 肺循环系统和体循环系统的关系。
2. 气体交换在肺循环系统中的作用。
教学资源:1. 知识点讲解PPT。
2. 拓展阅读材料。
3. 生物学科教材及相关参考书籍。
4. 实验器材:显微镜、石蜡切片。
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气体交换的概念,引出肺循环系统的作用。
2. 利用图片或实物模型展示肺部构造及肺循环系统示意图。
二、讲解肺循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5分钟)1. 介绍肺循环系统的组成部分:肺动脉、肺静脉、肺泡等。
2. 讲解肺循环系统的功能:运输含氧血液和清除二氧化碳。
3. 解释肺循环系统和体循环系统的联系和协调作用。
三、气体交换的过程及意义(15分钟)1. 介绍气体交换的过程:肺泡中氧气向血液中的红细胞输送,同时二氧化碳通过血液从肺泡排出。
2. 分析气体交换在肺循环系统中的意义和重要性。
四、实践活动(15分钟)1. 分发显微镜和石蜡切片,让学生观察血管和肺组织的结构。
2. 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回答相关问题,加深对肺循环系统的理解。
五、课堂总结(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肺循环系统在人体中的作用和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多加思考,明确肺循环系统与呼吸系统的联系。
3. 布置相关练习作业。
教学反馈:1. 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理解程度进行随堂检测和评价。
2. 收集学生的问题和疑惑,及时解答和指导。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相关知识,拓展阅读有关肺循环系统的资料。
2. 组织实验活动,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肺循环系统的理解。
教学反思:1. 教师应注意相关知识的趣味性和实用性,让学生更易于理解和接受。
2. 需要留出足够时间进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肺的通气的教案范文
肺的通气的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肺通气的定义和重要性。
掌握肺通气的原理和过程。
能够解释呼吸频率和深度对肺通气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观察和分析呼吸运动的机制。
探究呼吸频率和深度对肺通气的影响。
运用图表和数据展示实验结果。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生命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意识到健康生活方式对肺通气的影响。
培养团队合作和实验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肺通气的原理和过程。
呼吸频率和深度对肺通气的影响。
2. 教学难点:呼吸运动的机制。
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呼吸模拟实验器材。
呼吸频率和深度测量工具。
图表和数据展示工具。
2. 教学环境:实验室或教室。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入话题:介绍肺通气的重要性。
提问:什么是肺通气?为什么它对生命至关重要?2. 知识讲解:讲解肺通气的原理和过程。
解释呼吸频率和深度对肺通气的影响。
3. 实验操作:分组进行呼吸模拟实验。
观察和记录呼吸运动的过程。
4. 数据分析:收集实验数据,包括呼吸频率和深度。
分析数据,展示实验结果。
五、作业与评估:1. 作业:要求学生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实验过程、数据和分析。
要求学生绘制图表,展示实验结果。
2. 评估:评估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评估学生的数据分析和图表绘制能力。
六、教学延伸:1. 探讨呼吸系统的疾病对肺通气的影响。
介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如肺炎、哮喘等。
分析疾病对肺通气的具体影响。
2. 引入健康生活方式对肺通气的关注。
强调吸烟、空气污染等不良生活习惯对肺通气的危害。
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适量运动、保持良好空气质量等。
七、案例分析:1. 提供案例:介绍一个因肺通气问题导致的疾病案例。
分析案例中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预防和改善肺通气问题。
八、小组讨论:1. 分组讨论:探讨肺通气在运动中的应用。
讨论在运动时肺通气的变化和适应性。
分析运动对肺通气能力的提高作用。
初中生物讲解呼吸方法教案
初中生物讲解呼吸方法教案学科:生物年级:初中课题:呼吸方法教学目标:1. 了解人类的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2. 理解呼吸的重要性;3. 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
教学重点:1. 人类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2. 正确的呼吸方法。
教学难点:1. 呼吸器官的结构与功能之间的联系;2. 如何进行正确的呼吸。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通过呼吸游戏或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呼吸的重要性和方式。
二、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10分钟)1. 介绍人类的呼吸器官,包括鼻腔、喉咙、气管、肺等。
并讲解各个器官的功能。
2. 带领学生观察模型,理解呼吸器官的结构。
三、呼吸的重要性(10分钟)1. 讲解呼吸和氧气的关系,强调呼吸的重要性。
2. 通过实验或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缺氧对人体的危害。
四、正确的呼吸方法(15分钟)1. 教导学生正确的呼吸方法:深呼吸、腹式呼吸等。
2. 练习呼吸方法,观察和分析学生的呼吸情况,纠正错误的呼吸习惯。
五、总结与评价(5分钟)1. 要求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并讲解。
2.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和鼓励。
六、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呼吸的文章,包括呼吸的重要性和方法。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呼吸器官的结构和功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呼吸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同时,呼吸方法的教学让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呼吸技巧,有助于他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在以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实验和案例,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呼吸的重要性。
初中生物肺部通气教案设计
初中生物肺部通气教案设计
年级:初中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肺部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肺部通气的过程;
3. 了解呼吸系统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 肺部的结构和功能;
2. 肺部通气的过程。
教学准备:
1. PowerPoint幻灯片;
2. 模型或图片展示肺部结构。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幻灯片展示呼吸系统的重要性,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肺部通气。
2. 发现问题:让学生分享对呼吸系统的认识,引导学生思考肺部在呼吸过程中的作用。
3. 知识讲解:通过展示肺部的结构和功能,讲解肺部通气的过程,包括呼吸道、肺泡、气
管等。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观察模型或图片展示的肺部结构,探讨肺部通气的过程,并亲自
操作模型演示肺部通气。
5. 总结回顾: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总结,复习肺部通气的过程,并强调呼吸系统对身体健
康的重要性。
6.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在家中观察呼吸过程,并记录下自己的感悟和体会,以便下节课分享。
教学延伸:
1. 组织学生观察动物的呼吸过程,比较不同动物的呼吸器官结构,加深对呼吸系统的了解;
2. 鼓励学生制作模型或展示板展示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增强对肺部通气的理解。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通过生动的教学形式和实践操作,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肺部通气的过程,激发学生对呼吸系统的兴趣和好奇心。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结合更多的实验和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呼吸系统的功能和作用。
初中生物教案呼气系统
初中生物教案呼气系统年级:初中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 了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人类呼吸系统的构造。
3. 了解呼吸过程中的气体交换过程。
教学重点:1. 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2. 人类呼吸系统的构造。
3. 气体交换过程的原理。
教学难点:1. 气体交换过程的原理和机制。
2. 呼吸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
教学准备:1. 教学PPT2. 人体模型3. 呼吸系统相关图书或资料教学步骤:一、导入 (5分钟)通过展示人体模型或呼吸系统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呼吸系统,为什么我们需要呼吸。
二、讲解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15分钟)1. 介绍呼吸系统的结构组成:鼻腔、喉咙、气管、支气管、肺。
2. 讲解呼吸系统的功能:吸氧、排二氧化碳。
三、讲解人类呼吸系统的构造 (15分钟)1. 详细解释各个器官的功能,如鼻腔的作用是过滤、暖和和湿化空气等。
2. 通过PPT或人体模型展示呼吸系统的构造。
四、讲解气体交换过程的原理 (15分钟)1. 介绍肺泡、毛细血管和气体交换的过程。
2. 解释氧气的吸入和二氧化碳的排出的原理。
五、总结和拓展 (5分钟)对呼气系统的知识进行总结,强调呼吸系统对人体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通过观察身边生活中的事物,进一步了解呼吸系统。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明白呼吸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掌握人类呼吸系统的构造,了解气体交换过程的原理。
同时,学生还应该能够意识到呼吸系统对人体的重要性,进一步关注和保护自己的呼吸系统。
初中生物肺通气教案
初中生物肺通气教案【篇一:七年级生物教学案例呼吸运动与肺通气教学案例】七年级生物教学案例呼吸运动与肺通气教学案例苦竹乡中学万春〖教学目标〗1.知识:(1)概述肺通气的过程;(2)描述呼吸运动的原理;(3)说出平静时和运动后呼吸频率的不同,解释产生差异的原因;2.能力:(1)通过演示“呼吸”的多媒体课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根据观察现象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针对提出的问题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2)通过知识介绍,过程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通过开展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探究呼吸运动、肺通气的原理,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2)通过比赛吹气球,培养学生养成自觉锻炼身体的好习惯,以增强自己的肺通气能力。
〖设计思路〗1.以多媒体课件引入能引起悬念,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主动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教学情景,为学生提供更多学习时空,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与到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发现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探究性学习是课程标准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
探究性学习贯穿于新教材的全部文字和设置的各个栏目之中,因此,在教学过程的组织和实施中,应该时时不忘探究。
虽然在本节课中没有探究活动,但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应体现探究的思想。
因此,在本节课中,教师首先为学生提供观察的材料,让学生先自己观察,然后提出问题,教师不直接告诉学生答案,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己去寻找问题的答案,一个问题的解决又会引出新的问题,整个一堂课就是在不断解决问题,最后由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小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3.通过课堂反馈可以及时检查教学效果,及时获得反馈信息以便查漏补缺。
〖学生状况分析〗学生来自四面八方的居民,其小学教育质量参差不齐,进入中学后,同样面临这种状况:学生两极分化严重,学习目的复杂多样,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方法欠缺,学习习惯差。
加之学生家长外出打工的较多,疏于对孩子的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肺的通气
九年级生物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说出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各器官的主要功能,知道人工呼吸和肺活量。
2、说明肺的位置、结构和功能,解释肺通气的原理和过程。
能力目标
1、通过观察人体呼吸系统的挂图或模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通过让学生自制教具,在课上演示,使学生对呼吸运动与肋骨和膈的运动有直观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再结合归纳呼吸运动的过程和原理,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3、通过现场表演,让学生掌握人工呼吸的具体步骤和方法,学会测定胸围差。
4、通过将呼吸频率及胸围差测定结果量化、处理,培养学生数据处理能力。
5、各小组通过课后测量的胸围差报告,做一个小报告并讨论锻炼身体增加胸围差的日常行之有效的方法。
情感目标
1、通过肺的结构和气体交换相适应的教学,使学生形成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辨证观点。
2、通过人工呼吸的原理和方法的学习,对学生进行热爱生命和助人为乐的教育,通过测定胸围差和学习肺活量的知识,使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
3、在分组活动中,使学生学会相互协作。
教学建议
知识体系图解
教材分析
本课的重点是肺的位置、结构和功能以及理解呼吸运动的原理。
肺的位置、结构和功能是本节学习呼吸运动的基础,也是本章学习呼吸的全过程的基础。
打好这个基础不仅可以使后面学习比较容易,还能使学生体会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是普遍现象,有利于学生建立生物学观点。
呼吸运动的过程和原理既是基础知识的难点,又是培养能力的难点。
该原理需要让学生通过观察演示实验后经过推理、判断等思维过程来理解,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法建议
讲解肺的位置、结构和功能,可利用挂图结合模型讲解,帮助学生理解。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让学生观察猪肺或其他动物的肺(看实物),也可以让学生观察显微镜下哺乳动物肺的永久切片,使学生对肺和肺泡的结构有感性认识。
呼吸运动的过程和原理的授课可以采用让学生自制教具,在课上演示、交流,使学生对呼吸运动与肋骨和膈的运动有直观的感性认识,再让学生亲自验证呼吸运动,这样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供学生参与教学的机会,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条件的学校可演示有关人体呼吸运动的动画型电脑软件,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此外, 教师可设计一些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呼吸的频率,可安排学生实习活动:测试平静时与运动后的呼吸频率,来获得知识,同时也加强对口对口人工呼吸时为什么每分钟吹气的次数为16~18次的理解。
人工呼吸让学生在课上练习,提高学生的救护能力。
另外创造条件作好测定肺活量和胸围差的实验。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时
引入:前面讲了营养和营养的运输,我们人类能够正常生存,除了“衣食住行,柴米油盐酱醋茶外”,还有什么东西我们不能离开呢?
(学生随意答),对,这就是空气(O2)
空气如何进入人体内?或人需要的O2通过哪一生理过程获得?—呼吸作用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
进行新课:安排学生活动——憋气,让学生体验维持正常生命活动需要呼吸。
让全体学生像游泳练憋气那样,吸上一口气,然后屏住呼吸,同时, 教师读秒,请学生自己记时。
练习三次,看全班谁憋气的时间长?达多长时间不喘气,体会憋气的感受。
不管你憋气的时间有多长,最终你还是得呼吸,人如果因特殊原因,几天不进食,人体还能维持生命活动,但无论有什么原因,几分钟不呼吸,人体将会窒息甚至身亡。
可见,呼吸对人体非常重要。
板书:第六章呼吸
人通过呼和吸两个动作将空气送入人体内,又将体内产生的废气排出体外,而完成这一过程,离不开人的呼吸系统。
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录像,分析一下人的呼吸系统是由哪些器官组成的。
(一)呼吸系统的组成
1、出示呼吸系统组成的模式图,请学生分小组自学书中内容—呼吸系统组成,辨认各器官的形态及位置,并提问1—2名学生,让讲台在挂图上指出各器官的位置。
(1)呼吸道(由上→下):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
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有清洁、温暖和湿润吸入的空气等作用。
(2)肺:气体交换的场所。
让学生按小组讨论以下几个问题:
①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提倡用鼻呼吸而不用口呼吸,这是为什么?
② 为什么吃饭不能高声谈笑?
③ 咽部如被东西堵塞,怎样急救才可挽救生命?(“T”形切口外插人工呼吸管)
讨论2—3分钟后,请2~3个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补充,让学生理解呼吸道的作用。
为什么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下面来看肺的结构。
2、出示肺的内部结构模式图结合模型,边观察边讲解:
肺的位置:肺在胸腔内,左右各一。
肺的外形:(可安排观察实物)肺呈圆锥形,柔软而有弹性,新生儿的肺淡红色,成年人的肺由于吸入尘埃沉淀在肺内,所以是暗灰色。
肺的结构:指导观察:先观察完整的肺器官(模型),再观察与极细微的支气管一簇肺泡的放大图,最后观察这簇肺泡中一个肺泡的放大图。
随后, 教师用计算机演示肺泡和包绕在外的毛细血管之间的关系。
学习这部分知识,让学生联系自己的身体,联想气体进出肺泡,联想肺泡与血液之间气体交换,从大到小,从小(肺泡)到大(肺)反复认识肺的结构。
教师可安排学生观察哺乳动物肺的永久装片。
在此基础上,师生一起总结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结构特点:
板书:肺泡的特点:(1)数量多:约8亿;(2)面积大:约100平方米;(3)壁极薄: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4)有弹性:肺泡壁外具弹性纤维;(5)外包毛细血管网。
小结:肺泡的结构与气体交换的功能相适应。
可以保证肺泡内的气体与毛细血管内的气体顺利地进行交换,也体现了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辨证关系。
第二课时
复习提问、引入新课
提问:人的呼吸系统的组成如何?肺泡有哪些结构特点适于气体交换?
进行新课:肺怎样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呢?它必须通过呼吸运动来完成。
1、演示实验:有条件的学校用猪肺或羊肺做演示实验: 教师将玻璃吹管插入与肺相通的支气管内,向吹管吹气,再停止吹气,请学生用观察肺的扩张和回缩。
2、学生活动:体验呼吸运动,理解肺的通气。
① 做胸式呼吸动作。
请学生双手轻触自己胸侧的肋骨处,做深呼吸。
提醒学生注意自己在吸气和呼气时,胸廓的变化,推测胸腔体积的变化。
② 做腹式呼吸动作。
请学生将手放在自己的腹部,像在音乐课上练声时那样,深吸一口气,体验腹部的隆起;再渐渐呼气,体验腹部的恢复。
然后请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推测腹式呼吸是否会影响胸腔体积的变化以及会引起怎样的变化。
在体验呼吸运动的基础上,概括什么是肺的通气?呼吸运动的概念。
板书:
肺的通气—肺部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呼吸运动—指胸廓有节律地扩大与缩小。
那么,呼吸运动是怎样产生的呢?
3、探究呼吸运动的原理
(1)演示实验1:肋骨的运动
① 请一个学生介绍教具哪些部件代表脊柱、肋骨、胸骨和肋间外肌。
② 教师在前面用教具演示“呼吸运动与肋骨的运动关系”,学生分组用自备的教具模拟肋骨运动。
③ 观察和讨论:肋骨的运动与胸廓前后径和左右径的变化如何相关?
④ 归纳总结:由于肋间外肌的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扩大;反之,肋间外肌舒张,肋骨下降,胸骨向下向内移动,使胸廓
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缩小。
总之,肋间肌肉的收缩和舒张牵引肋骨运动,从而引起胸廓前后径和左右径的变化。
(2)演示实验2:膈的运动
① 教师介绍模型各部分代表的部件:橡皮膜代表膈,两个气球代表肺,玻璃瓶代表胸廓。
② 教师在前面用教具演示膈的运动。
说明用手向下拉橡皮膜,使膈顶部下降,代表膈肌收缩;手松开橡皮膜,使膈顶部回升,代表膈肌舒张。
③ 学生观察并思考:膈的运动与胸廓的上下径的变化如何相关?
④ 归纳总结: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
(3)小组讨论:
① 呼吸运动是怎样产生的?
② 呼吸运动导致的什么最根本变化使肺通气能够顺利完成?(肺内气压的变化)
(4)全班进行概括总结呼吸运动的原理并板书(见板书设计)
人在平静状态,肋间外肌的收缩时,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扩大;膈肌收缩时,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时候,胸廓扩大,肺随着扩张,肺的容积增大,肺内的气压下降,外界空气就通过呼吸道进入肺,
完成吸气动作。
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因重力而下降,胸骨向下向内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缩小。
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