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 29 冬至的梦》教学设计_7

合集下载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29冬至的梦》教学设计_9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29冬至的梦》教学设计_9

冀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

29《冬至的梦》教学设计

石家庄栾城区窦妪中心南赵台学校郝辉娜

指导老师李晓伟王翠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和爷爷向往、热爱春天的情感,感受生活的美好。

过程与方法:

读与品词相结合,读与想象相结合,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意境美,在读中加深对词句和课文内容的理解,在读中升华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我和爷爷向往、热爱春天的情感,感受生活的美好。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感受冬至后万物萌动的生气勃勃的状态。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融入作者描绘的情境中,品味语言,感悟作者对春天的向往与热爱。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曾经学过的二十四节气歌吗?(课件出示)咱们一起读一读。

设计意图:《二十四节气歌》应该是学生们耳熟能详的歌谣,

上课开始齐声朗诵,能调动学生的听觉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和其中的一个节气有关,冬至!谁来说

说你对冬至有什么了解啊?今天,我们就来学习29课《冬至的梦》。

2、冬至会有什么样的梦呢?请同学们打开书170页,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把生字词勾画出来用心读一读。

难读的句子可以做上记号,多读几遍!

二、初读感知

1、检查学生读课文情况,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导“窖”、“蚯蚓”‘藤“四个生字的写法。

3、回顾题目提出的问题,说说这是谁做的怎样的梦?

预设:这是“我“和爷爷做的向往春天的梦,是一场温暖的梦、希

望的梦。

三、品读课文,畅谈感受

1、学习第一自然段

(同学们刚才读得很认真,现在你知道“冬至“是什么意思了吗?文中哪个自然段向我们介绍了关于“冬至”的情况?)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 29 冬至的梦》教学设计_12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  29 冬至的梦》教学设计_12

《冬至的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一个要求会认的生字“窖”,掌握四个要求会认的生字“窖、蚯、蚓、藤”。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和爷爷向往、热爱春天的情感,感受生活的美好。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感受冬至后万物萌动的生气勃勃。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融入作者描绘的情境中,品味语言,感悟作者对春天的向往与热爱。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查阅有关冬至的资料。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交流信息,自然引入。

1.背诵《节气歌》

【设计意图】《节气歌》应该是学生们耳熟能详的歌谣,上课开始齐声朗诵,能调动学生的听觉感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交流关于节气的信息。

预设: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并且是很重要的一个节气。冬至这天,白昼最短,黑夜最长。

冬至是冬天最冷的时候,过了冬至开始“数九”,九九八十一天后,就真正感受到了春天。

【设计意图】这样将课前准备的信息进行交流,为理解课文奠定基础,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分析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

2.指导学习字词:地窖蚯蚓呓语藤条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课文,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生字、新词,能依据具体的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能力。

3.自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你读完的感受如何?

(1)小组交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答案。

(2)全班交流。

预设:课文主要讲了小时侯的“我”,从冬至开始就做着春天的梦。(归并和自然段的方式)

感受:冬天就要过去,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作者特别向往春天,对生活无限热爱。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 29 冬至的梦》教学设计_6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  29 冬至的梦》教学设计_6

怎样用心观察
用眼睛去看,看景物的形状、 颜色、数量等;用耳朵去听,听春 雨的沙沙、小溪的叮咚、小鸟的鸣 叫;用鼻子去闻,闻花草的芬芳、 泥土的清香;用身体去触,脚踏草 坪的松软,手摸湖水的清凉,…… 调动一切感官亲临其境,让景物映 在自己的眼里,美在自己的心里。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 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 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 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 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 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 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 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节选自 郁达夫《故都的秋》
其实说是春天还嫌早,因为气温仍然冰 冷一如前日。我到园子去的时候,发现果树 像约定好的一样,几乎都抽出绒毛一样的绿 芽,那些绒绒的绿昨夜刚从母亲的枝干挣脱 出来,初面人世,每一片都绿得像透明的绿水 晶,抖顫地睁开了眼睛。我看到尤其是初剪 枝的地方,芽抽得特别早也特别鲜明,仿佛是 在补偿着母亲的阵痛。我在果树前深深的 受到了感动,好像我也感觉了那抽芽的心情。 那是一种春天的心情,只有在最深的土地中 才能探知。
但是那谁也看不见的春天, 也就在这一天随着飘落的白 雪向我们走来。只不过,她不 愿意那么快地与人们见面,但 她使一切有生命的事物都开 始做着自已温暖的梦、希望 的梦。
果园里的苹果树,白雪覆盖 着的葡萄枝,泥土中的冬小麦与 老草根儿,地窖里的白菜和树苗 儿,还有冬眠的青蛙和和蚯 蚓……虽然你听不到它们苏醒 的声音和呓语,但是慈祥而深情 的大地母亲,却能够感觉到那万 物生命的血液在涌动。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29课《冬至的梦》教学建议 冀教版(2021年整理)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29课《冬至的梦》教学建议 冀教版(2021年整理)

2017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9课《冬至的梦》教学建议冀教版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9课《冬至的梦》教学建议冀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29课《冬至的梦》教学建议冀教版的全部内容。

《冬至的梦》教学建议

这篇课文的语言优美生动。作者细腻的心思,生动的语言,让人读来回味无穷。学生在对文章内容进行理解时,需融入到作者所描绘的情境中,细细地品味,才能与作者产生共鸣,才能感悟到作者对春天的向往与热爱。

一、课前准备,了解信息

本课涉及到“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课前可布置学生查阅有关冬至的资料,了解什么是冬至以及它的特点,可以上网查询,也可以向长辈打听,从中了解自己最感兴趣的信息记在心里,这样的课前准备为理解课文奠定基础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分析信息的能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本文语言优美,节奏感强,读时容易入境,应引导学生反复读。初读时,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懂的词语初步自学理解。在读通课文的基础上,请学生谈谈:“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鼓励学生把阅读的第一感受如实表达出来,这样从整体把握课文介绍的内容。

三、精读课文,畅谈感受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29课《冬至的梦》(话题讨论)教学设计 冀教版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29课《冬至的梦》(话题讨论)教学设计 冀教版

《冬至的梦》教学设计(话题讨论)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正确认读一个要求会认的生字“窖”,掌握四个会写的生字“窖、蚯、蚓、藤”。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自读、小组交流、反复朗读来理解体味文章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体会我和爷爷向往、热爱春天的情感,感受生活的美好。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和爷爷向往、热爱春天的情感,感受生活的美好。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教学难点:

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析,感受冬至的梦是一个温暖的梦,希望的梦。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前搜集,了解信息。

1.师:一年有24个节气,你都知道有哪些?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节气。

(学生发言)

师:二十四节气客观地反映了季节更替和气候变化状况,是我国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它的形成和发展与中国农业生产的发展紧密相连。

2.师:你了解什么是“冬至”吗?在这一天又有什么特点呢?

预设: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方有过冬至节的习俗。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通过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过了冬至,白天就会一天天变长。冬至过后,各地气候都进入一个最寒冷的阶段,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进九”,我国民间有“冷

在三九,热在三伏”的说法。

3.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跟随作者徐鲁走进课文《冬至的梦》。

初次看到这个题目,你内心有怎样的感受?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 29 冬至的梦》教学设计_26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  29 冬至的梦》教学设计_26

《冬至的梦》教学设计

课题:冬至的梦

学习目标:

1、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通过品读课文,能体会“我”和爷爷向往、热爱春天的情感,能感受到生活是多么美好。

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学生背诵二十四节气歌

师:这是我们耳熟能详的二十四节气歌,在大家郎朗的诵读声中,老师感受到时光在静静地流淌,这是多么地美好,今天,我们要跟作家徐鲁一起在一个特别的节气里感受一份美好、一份向往、一份希望、一份等待。大家准备好了吗?

2、破题

齐读课题

教师点拨课文内容和“冬至”和“梦”有关,那我们的学习也要围绕这两点展开学习。

二、了解冬至:(学习第一自然段)

1、找学生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预设生谈:冬至是二十四节气里的一个节气,并且知道了冬至

的特点。

3、课外拓展:谈当地冬至民俗:吃水饺,为了防止冻耳朵,天气很冷。

三、寻梦(学习第二、第三自然段)

寒冷的冬日里,在作者的笔下是谁在做梦,他们在做着怎样的梦呢?我们现在一起去寻梦!

1、学生带着问题“谁在做梦,他们做着怎样的梦”自由

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老师引导学生,提示学生,找

到中心句。)

2、把握重点短语“一切有生命的事物”来学习谁在做梦,

(扩展:生谈还有哪些事物)

3、把握重点短语“温暖的梦,希望的梦”来学习做着怎

样的梦,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要把握住“变”这个字,

来体会温暖、希望的梦。

4、把握“等不及”来体会感悟一切有生命的事物在等待

春天,原来等待春天就是温暖的梦,就是希望的梦。

5、除了这些可爱的小动物、小植物在等待春天,那还有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 29 冬至的梦》教学设计_24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  29 冬至的梦》教学设计_24

冀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冬至的梦》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生字,会写生字,积累课文第二段优美词句。

2、正确流利、有感情读文,感受冬至的梦是一个温暖的梦、希望的梦。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我”和爷爷盼春、爱春的情梦以及对生命和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感受冬至后万物生命的涌动和它们所做的温暖、希望的梦。

教学难点:

品味语言,融入情境,感受“我”对春的热爱、对生活的赞美。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回忆冬至的梦是一个怎样的梦?作者分别写了和

。板书:温暖的梦、希望的梦

2、学生齐背二十四节气歌,教师纠正读音“chǔ”。

二、精读感悟

1、(1)提核心问题、默读句画,为什么说冬至的梦是“温暖的梦、希望的梦”,你从文中哪些语句中感受到的。

(2)生读说感受

预设:生1:通过果园里的苹果树,我体会到了苹果树在冬至过后有了生机。

生2:我看到了藤条变青,树枝变软,我感受到冬至给万物带来希望。

教师过渡: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感受冬至的梦的希望和温

暖。

2、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

(1)指名朗读,思考,有哪些事物在做着温暖的梦,用了哪些修辞方法来体现?

预设:苹果树、葡萄枝、冬小麦与老根草、白菜和树苗,拟人手法更生动、更具体。

(2)出示课件引导学生读、思考、去掉名词前面的词语会有什么不同?

预设:名词前的词语去掉不合适,它有一定的修饰作用,表明事物状态。

教师板书:修饰词

(3)引导学生用自己语言描述看不见的春之图。

预设:春姑娘在向我们走来,悄悄地唤醒一切生命,让它们迎接新一年。

教师过渡:是啊,冬至到后,生命在涌动,让我们看看它们的细微变化。

冬至的梦教学设计冀教版教案

冬至的梦教学设计冀教版教案

冬至的梦教学设计(冀教版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冬至的日期、习俗和意义。

2. 通过故事,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3. 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内容:

1. 冬至的日期和习俗。

2. 故事《冬至的梦》。

三、教学重点:

1. 冬至的日期和习俗。

2. 故事《冬至的梦》的主题和情节。

四、教学难点:

1. 冬至的习俗和意义。

2. 故事《冬至的梦》的深层含义。

五、教学方法:

1. 讲授法:讲解冬至的日期、习俗和意义。

2. 情境教学法:通过故事《冬至的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3.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冬至的习俗和故事的主题。

1. 导入:简要介绍冬至的日期和习俗,引发学生对冬至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详细讲解冬至的习俗和意义,让学生了解冬至的重要性。

3. 故事分享:《冬至的梦》,引导学生感受故事中的传统文化氛围。

4. 讨论环节:引导学生讨论冬至的习俗和故事的主题,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

力。

六、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发学生对冬至的兴趣。

2. 新课内容:详细讲解冬至的习俗和意义,让学生了解冬至的重要性。

3. 故事分享:《冬至的梦》,引导学生感受故事中的传统文化氛围。

4. 讨论环节:引导学生讨论冬至的习俗和故事的主题,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七、教学评价:

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环节的积极参与程度,评价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对冬至习俗和意义的掌握程度。

八、教学资源:

1. 故事《冬至的梦》的文本。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29冬至的梦》教学设计_5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六单元29冬至的梦》教学设计_5

《冬至的梦》群文读写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作者借助具体景物描写表达向往春天、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情感的方法。

2学习作者认真观察、把景物写具体、情景交融的的写作方法。

3、阅读一组写景寄情的文段,体会寄情于景的表达方式。

4、激发起学生对阅读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课外主动阅读、积累的良好习惯。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昨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冬至的梦》,回忆一下,作者想借这篇文章表达什

么样的情感?

你是从那个自然段感受到的?

学生感情朗读文章第二、四自然段。

师:如果只写第四自然段,不写第二自然段,可不可以?为什么?

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师小结:如果只采用第四自然段直抒胸臆式的抒情方式,文章有空喊口号

的倾向。实际上最自然、最能打动人心的抒情并非是一遍又一遍的倾诉。细品

课文第二自然段,你发现还可以怎样抒发情感?

板书:情景交融

二、品析第二自然段,学习作者情景交融的表达方式。

1、学生自读文段。他是怎么做到的?

师:在大雪飘飘、天气愈加寒冷的冬至,作者却感受到了春天,也把他的

感受传递给读者,他是怎么做到的?

师生交流:走进自然,亲身感受;用心观察;细致具体描摹;运用修辞……

2、共同总结作者的写作特点。

亲身感受而非闭门造车;用心观察而非走马观花;细致描写而非简单概括;运用修辞而非平铺直叙;情景交融而非就景写景;

3、这里还想跟大家探讨,怎样做就是用心观察了?

学生谈自己的看法

教师总结:用心观察要做到用眼睛去看,看景物的形状、颜色、数量等;用耳朵去听,听春雨的沙沙、小溪的叮咚、小鸟的鸣叫;用鼻子去闻,闻花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9. 《冬至的梦》

主持人1:读书之乐乐何如, 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熏风。读书之乐乐陶陶, 起弄明月霜天高。读书之乐何处寻? 数点梅花天地心。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全体学生)一年都是读书天。

主持人1:下面让我们进入课前主题诵读环节------《节气歌》

(诵读形式多样)

主持人1:课前主题诵读环节到此结束,下面请同学为大家进行主题激情演讲------《向往春天》

生: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演讲内容,我的感悟是。我的演讲完毕,谢谢。主持人1:感谢同学带来的精彩演讲,(根据需要可以进行适当的过渡性语言)。

主持人:朗读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

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

冬雪雪冬小大寒。

主持人1: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同学们,这朗朗上口的节气歌不仅韵律优美,而且包含了人们的梦、希望的梦。第四句冬雪雪冬小大寒中的冬就是冬至这一节气。接下来请同学们速读课文《冬至的梦》,一起去感受一下冬至的梦——温暖的梦,希望的梦。

主持人1:请同学们保持科学的坐姿,注意力高度集中。打开语文书170页,快速阅读课文。计时准备——开始。

生:阅读课文。(5分钟)

主持人1:停。请同学们默默回想一下刚才阅读的内容,谁来复述一下课文?(2名学生)

预设生1:我采用的是梗概复述,《冬至的梦》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小时候的“我”从冬至开始就做着春天的梦:冬至过后,万物萌动,大地复苏,一切生命都焕发出生机。人们盼望着春天,迎接着春天。

我的感悟是冬天就要过去,春天的脚步越来越近了。作者特别向往春天,对生活和生命的无限热爱。......

预设生2:我采用的是原文复述,《冬至的梦》这篇课文主要写了

我的感悟是冬至是一个美丽的节日。冬至过后,春天就要来临,一切有生命的事物都开始萌发对春天期盼的温暖的梦。虽然是冬的节日,却孕育着春的气息,包含对春的渴望,让我们也带着这份期盼之情,努力学习,努力生活。

主持人1:简短点评。下面请田老师带领我们再次走进这篇文章,去感受冬至的梦——温暖的梦,希望的梦吧!

师:在同学们的带领下,我们已经阅读了文章,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下面我们再次走进这篇文章,去感受冬至的梦——温暖的梦,希望的梦.课件出示:

感悟题:为什么说冬至的梦是“温暖的梦、希望的梦”?你是从文中哪些地方感受到的?

自读提示:

默读课文,边读边勾画出相关的语句,并批注自己的感悟。

师:刚才同学们做的真好,每个孩子都做到了不动笔墨不读书。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分享你们的读书感悟,那么,谁愿意先来汇报?

课件出示:

同学们请看第自然段第行,(自己读或请***同学给大家来读一读)。我从这感受到了冬至的梦是“温暖的梦、希望的梦”。我的感悟是(结合语句+迁移运用)。

预设生1:同学们请看第二自然段“冬至前后,大雪飘飘,天气变得愈加寒冷。但是那谁也看不见的春天,也就在这一天随着飘落的白雪向我们走来。只不过,她不愿意那么快地与人们见面,但她使一切有生命的事物都开始做着自己温暖的梦、希望的梦。果园里的苹果树,白雪覆盖着的葡萄枝,泥土中的冬小麦与老草根儿,地窖里的白菜和树苗儿,还有冬眠的青蛙和蚯蚓……虽然你听不到它们苏醒的声音和呓语,但是慈祥而深情的大地母亲,却能够感觉到那万物生命的血液在涌动。”我从这感受到了冬至的梦是“温暖的梦、希望的梦”。冬至前后一般都会下雪,天气也变得特别的冷可是让我们没有想到的是春天恰恰就从这一天开始悄悄向我们走来。她不愿意那么快地与我们见面说明了春天还没有真正的到来,但她却让一切有生命的事物开始发生微小的变化,也就是做着温暖的梦、希望的梦。不禁让我想起了英国诗人雪莱《西风颂》中的

诗句“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我想说当寒冷的冬天来临时,寒风瑟瑟,万物凋零,给人萧瑟之感。但不要忘了,在冬天之后,就是春天的降临,到那时,阳光明媚,草长莺飞,万物复苏,生机勃勃。

师:说得真好。

预设生2:同学们请看第二自然段第三行“只不过,她不愿意那么快地与人们见面,但她使一切有生命的事物都开始做着自己温暖的梦、希望的梦。”这段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春天人的性格。春天就像一个小姑娘,那么羞涩却又那么充满生机,她羞怯的不想与人们见面,可她又让一切有生命的事物都做着温暖希望的梦。她如此含蓄温婉,如此诗意浪漫,就像我们平时描述的那样,春姑娘悄悄地向我们走来,悄悄地唤醒一切生命,让他们迎接新的一年。

师:作者的笔下,春天如此含蓄温婉,如此的诗意浪漫,那么这段语句我们该怎么朗读呢?谁来给大家读一读。(指一名学生配乐读,其他学生闭眼专心倾听,然后看大屏幕配乐齐读这段文字。)

师:谁还就这一部分有感受?

预设生3:同学们请看第二自然段第六行“果园里的苹果树,白雪覆盖着的葡萄枝,泥土中的冬小麦与老草根儿,地窖里的白菜和树苗儿,还有冬眠的青蛙和蚯蚓……虽然你听不到它们苏醒的声音和呓语,但是慈祥而深情的大地母亲,却能够感觉到那万物生命的血液在涌动。”我从这感受到了冬至的梦是“温暖的梦、希望的梦”。作者用词的准确、形象、生动,让我感觉到万物生命的血液在涌动。我想给大家读一读。(生读)师:让我们合作读一读。(加词减词读对比读)

师:苹果树、葡萄枝、冬小麦、老草根儿、青蛙和蚯蚓......等都做着温暖美好的梦,你觉得还有谁在做着这样的梦?想不想知道他们的梦里都有什么?请同学们展开想象,想一想他们梦到了什么,梦中的景象是怎样的?

师:播放音乐指几名学生来说。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此时树木的枝条是光秃秃的,冬小麦和老草根还长在厚厚的泥土中,冬眠的动物还在安静地睡眠,一却看上去是那么平静,那么冷清,但这背后蕴藏着的是万物生命的涌动。

师:接下来,谁来补充?

预设生4:同学们请看第二自然段第11行“不信,你拨开积雪或扒开泥土仔细地看看吧。黑色的藤条变青了,干硬的树枝变软了,冻土地开始松动了,冰河下面有了“哗哗”的声音。细小的草根儿,有的已经绽出苍白的芽苞,地窖里的树苗儿的枝条上吐出指甲大的紫红色的小叶子,它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