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出土文献与中国文明的早期发展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国家,其文明起源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是一段充满了传奇和辉煌的历史。本文将
从四个方面来论述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起源背景、发展进程、主要特点和影响。
一、起源背景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在这个时期,人类开
始从狩猎采集社会逐渐向农业社会过渡。农业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定
居下来,农业生产也催生了手工业的兴起。这些发展为中国古代文明
的形成提供了基础。
二、发展进程
1. 早期文明的发展:早在公元前2100年左右,中国北方出现了第
一个中央集权的王朝 - 夏朝。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文明的起步。随后,商朝和周朝相继兴起,中国古代文化逐渐形成。
2. 我们古代文明的先驱:在古代文明的影响下,孔子、老子等思想
家和哲学家的思想和学说逐渐形成,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儒家文化的崛起: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中,儒家文化扮演了重要
的角色。儒家思想主张仁爱、谦卑、孝道等伦理价值观,对中国社会
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秦汉文明的繁荣:中国古代文明在秦朝和汉朝达到了巅峰。秦始
皇统一中国后,进行了一系列的统一措施,如统一货币、文字和度量
衡等,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主要特点
1. 厚重的文化底蕴:中国古代文明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而闻名于世。这其中包括传统的道德伦理观念、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
以及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化。
2. 尊重祖先和家庭价值观:在中国古代文明中,家庭在社会中扮演
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人们尊敬祖先,崇尚家庭美德,这种家族观念影
1949年以来中国考古发现的十大成果
1949年以来中国考古发现的十大成果
1949年以来,中国考古工作取得了许多重大的成果,揭示了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以下是十大成果的简要介绍。
1. 陕西兵马俑:1974年,在陕西省西安市的秦始皇陵附近,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座规模宏大的兵马俑坑。这些兵马俑是秦始皇帝陵墓的护卫军,规模宏大、造型逼真,成为世界闻名的考古发现。
2. 河南殷墟:20世纪50年代,考古学家在河南省安阳市发现了商代遗址,即殷墟。这个遗址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都城遗址,也是中国考古学的重要里程碑。
3. 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各地相继发现了许多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如河南洛阳的李家洼遗址、湖南岳阳的鸭子口遗址等。这些遗址为研究中国史前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4. 云南元谋人:1965年,考古学家在云南元谋县发现了距今约170万年的古人类化石,被称为“元谋人”。这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古人类化石,对研究人类起源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5. 甘肃敦煌文化遗址:20世纪70年代以来,考古学家在甘肃敦煌地区发现了大量的文化遗址,如莫高窟、鸣沙山等。这些遗址保存了丰富的佛教文化和壁画艺术,对研究中国古代文明和艺术史具有重要价值。
6. 山西平遥古城:1986年,山西平遥古城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这座古城建于明代,保存了丰富的明清时期的建筑和城市规划,是中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市之一,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材料。
7. 四川三星堆遗址:1986年,在四川广汉市发现了三星堆遗址。这个遗址是距今约4000年的古文化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象牙器和玉器等。其中最著名的是三星堆青铜面具,成为中国考古学的重要发现。
中国文明源流及考古
中国文明源流及考古
中国文明源流及考古
一、引子
中国是世界最早的文明古国之一,有五千年文字可考的历史。但是在13世纪《马可·波罗游记》出版以前,西方人对中国几乎一无所知。随着西方人逐渐认识中国灿烂的文明,他们对此感到非常惊讶,甚至产生了怀疑。欧洲神学家宣称,中国人是诺亚的子孙,中国文明是由那些历尽千辛万苦来到中国的古代巴比伦人所创造的。其实,这种"中国文明西来说"是没有什么根据的。事实上,中国自古就有盘古开天辟地、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而20世纪以来的考古发现更加充分证明了中国文明、文化、人种等都是起源于神州大地的。
二、中国人的来历
根据分子生物学和古人类学的研究,人类发展经历了5个阶段:(1)南方古猿;(2)能人;(3)直立人;(4)早期智人;(5)晚期智人。
南方古猿是已知最早的人科成员,生活在距今500~100万年前。迄今已发现的南方古猿的化石主要分布于南非和东非。有人认为在中国湖北建始县发现的几颗牙齿是属于南方古猿类的,但更可能是直立人的牙齿。直立人的祖先是能人,生活在距今200万~150万年前。能人的化石主要是在非洲发现的。中国目前还没有发现有。
直立人生活于距今200万~20万年前。在中国发现的直立人化石较多,较重要的有170万年前的云南元谋人,80万~65万年前的陕西蓝田猿人,46万~23万年前的北京猿人,以及19万~15万年前的安徽和县猿人等。我国直立人在演化上已经有一系列自己的特征,如矢状脊,铲形牙齿,阔鼻,扁平脸,较垂直的鼻骨等。
早期智人生活在距今25万~4万年的更新世中期到晚期,迄今已在亚洲,欧洲和非洲的70多个地方发现了他们的化石。中国发现的早期智人有广东马坝人,山西许家窑人等。他们的地区性特征是由中国直立人发展而来的,例如,扁塌的鼻梁、接近水平的额鼻额颌缝、向
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创立和发展
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创立和发展
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创立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的清朝末年。当时,西
方的考古学在中国开始流行,一些西方学者在中国开展考古调查和挖掘活动,引起了中国学者的关注和兴趣。洋务运动期间,一些进步思想家开始
揭示和研究中国的古代文明和历史,试图寻找中国文化的根源和发展轨迹。这些早期的研究和活动奠定了中国近代考古学的基础。
第一个阶段是1895年至1949年的民初时期,这一时期主要由自学者
和业余考古学者主导。许多学者独立进行考古调查和发掘,积极研究中国
古代文明和历史。在此期间,一些重要的考古发现被挖掘出土,例如殷墟
和秦始皇兵马俑。同时,一些学者开始系统地记录和整理考古资料,建立
起一定的考古学理论体系,如梁启超的《中国考古学史纲要》。
第二个阶段是1949年至1976年的新中国成立后的时期。这一时期,
中国考古学开始得到重视和支持,国家成立了多所考古学研究机构,建立
了中国文物管理和保护体系。国内外考古学家进行了大量的合作与交流,
许多考古学理论和方法也得到了引入和运用。1953年,成立了中国考古
学会,标志着中国考古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中国的考
古学研究和发掘进一步深入,一些重要的考古遗址和文物被发掘和保护,
丰富了对中国古代文明和历史的认识。
第三个阶段是1978年至今。这一时期,中国的考古研究和发掘进入
了一个全面发展和迅速推进的时期。和开放政策的推动下,中国全面加强
了对考古学的支持和投入,建立了更多的考古学研究机构和实验室,培养
了大批专业化的考古学人才。同样,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也日趋活跃。随着科技的进步,诸如遥感技术、三维扫描技术等手段的引入与应用,大
考古学和人类文明起源研究现状及前景展望
考古学和人类文明起源研究现状及
前景展望
考古学作为一门研究古代人类社会和文明的学科,在揭
示着人类历史的奥秘和文化的发展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研究方法的创新,考古学和人类文
明起源研究正不断取得新的突破和进展。本文将探讨考古
学和人类文明起源研究的现状,并对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
展望。
首先,从新的科技手段的应用角度来看,考古学正不断
引入先进的科技设备和技术,如遥感技术、激光扫描技术
和三维重建等,这些科技手段使得考古学家能够更加准确
地勘探和发掘遗址,同时也能更好地保护和保存文物。例如,激光扫描技术可以非常精确地重建一座遗址的3D模型,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古代人类的居住和生活状态。
另外,遥感技术可以通过航拍和卫星图像获取地面结构和
地貌特征,有助于揭示出一些难以察觉的遗址和文化遗迹。这些新的科技手段的应用将进一步扩大我们对人类文明起
源的了解范围,加深对古代人类生活的认识。
其次,考古学与其他学科的跨学科研究也为人类文明起
源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考古学家与人类学家、
语言学家、地质学家等学科专家的合作研究可以为人类文
明起源提供不同的视角和分析方法。比如,考古学家可以
通过挖掘和解读人类文化遗物来了解古代人类的生活方式,而人类学家则可以通过对现代原始社会的研究来推测古代
文明的一些特征。语言学家可以通过对古代文字的研究来
了解人类社会的传播和交流方式。地质学家可以通过对古
地层的研究来推断人类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过程。跨学科研
究的进一步深入将为人类文明起源研究提供更多的证据和
理论支持。
此外,考古学还正逐渐向公众开放,促进了大众对人类
考古发现与中国文明的起源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潘碧华
瑶山发掘现场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潘碧华
莫角山祭坛台面目前的景观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潘碧华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潘碧华
良渚文化的精美玉器
•
•
• •
•
良渚墓葬中发现的大量玉器 是地位、财富和权力的象征 《周礼》中有“苍璧礼天” 、“黄琮礼地”、“璧琮以 殓尸”的记载 琮外方内圆,被认为具有通 天地的功能 琮的大小、长短、节数各有 不同,少则一节,多则十五 节 有的琮外表饰有兽面纹、云 雷纹、鸟纹和浮雕纹等
以燕山南北长城地 带为重心的北方
以关中、晋南、豫西为 中心的中原
以山东为中心 的东方
以环太湖为中心 的东南部
以环洞庭湖与四川盆地 为中心的西南部
以鄱阳湖-珠江三角洲 一线为中轴的南方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潘碧华
良渚文化的发现与命名
瑶山
汇观山 莫角山
反山
荀山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潘碧华
鼎和宽把杯
考古发现与中国文明的起源
第八讲
中国文明从哪来?
• 西来说——仰韶文化的发现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潘碧华
中国文明从哪来?
• 东西二元对立说——龙山文化的发现
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 潘碧华
中国文明从哪来?
中国文明的发展轨迹
中国文明的发展轨迹
一、古代文明的孕育与形成
中国拥有丰富的古代文明,其发展轨迹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六七千年
的新石器时代。在这个时期,中国人民开始从狩猎采集的生活方式转
向农业生产,并建立了最早的村落和居住区。这标志着古代文明的开始。
1. 农耕文化的形成
在约公元前五千年的时期,中国人民以黄河和长江流域为中心,开
始了农业的发展。农耕文化成为中国文明的基石之一,人们开始种植
五谷杂粮,养殖动物,并逐渐形成了农耕社会的特征。人们通过农业
生产,不断丰富物质财富,满足了人类的生存需求。
2. 中国古代王朝的兴衰
中国古代有着辉煌灿烂的历史,封建王朝在不同的时期相继兴起与
衰落。从最早的夏、商、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政权更迭不断。随着秦始皇的统一,中国进入了封建帝国时代,大一统的封建制度成
为中国文明的特色。
3. 文化的薪火相传
中国拥有悠久的文化传承,诗、书、礼、乐等成为古代文化的代表。伟大的文化思想家如孔子、老子等在不同的时期涌现出来,并对中国
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们开创了儒家、道家、法家等思想体系,
影响了后世的政治、经济和社会。
二、古代文明的繁荣与衰退
中国古代文明经历了繁荣和衰退的历程,不同的朝代在文化传承、
科技进步和社会制度等方面都有所贡献。
1. 秦汉时期的繁荣
秦汉时期被认为是中国文明的黄金时代。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秦朝
实行了许多重要的制度变革,如统一文字、度量衡等,奠定了中国封
建帝国的基础。而西汉时期则是中国的辉煌时代,汉武帝开创了“文景
之治”,经济和文化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丝绸之路的开通也促进了中
国与西方国家的交流。
中国古代史研究的新视角——“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学术研讨会综述
献, 尤 其 是最 新 出土 或整 理 的资料 , 对 众 多 问题 展 开 了深 入广 泛 的讨论 。
一
并首 次展 示 九号 井 楚 简 的部 分 简 牍 图 版 与 释文 。 山东省考 古研 究 所郑 同修 《 定 陶汉墓 与古 文 字 发
月 6 日至 7日在 北京 召 开的 “ 出土文献 与 中 国古代 文明 ” 学术研 讨 会 上 , 与会 专 家 围绕 百年 来 的
出土文献 , 尤其是 新 出土或新 整理 的 资料 , 从 出土 文 献 与 古 史 研 究 , 出 土 文 献 与 秦 汉 制 度 史研 究 ,
出土文 献与 秦 汉政 治 、 行政、 法律 史研 究 , 出土 文 献与 学术 史研 究等 几 个 方 面展 开 了广 泛 而 深入 的讨 论 , 展 示 了考 古发掘 、 出土 文献 整理 与研 究的 最 新进 展 , 为先 秦 秦 汉 史 乃 至 中 国 古代 史 的研
中 国 古 代 史研 究 的 新 视 角
‘ 出土 文 献 与 中 国古 代 文 明” 学术 研 讨会 综 述
汪 华龙 , 董 家 宁
( 1 . 中国人 民大 学 历 史学 院 ; 2 . 中 国人 民大学 国学 院 , 北京 1 0 0 8 7 2 )
摘要 : 随着 考古 学 的不 断发展 , 出土 文献在 中 国古代 史研 究领 域 的贡 献 日益 突 出。2 0 1 5年 6
中国古代考古学的发展与新发现
中国古代考古学的发展与新发现中国古代考古学作为一门学科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在中国的古
代文明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自20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发
展和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中国的古代考古学也得以展现其重要性
和价值。在过去几十年内,挖掘出许多珍贵的考古学证据,跨越
了数千年的历史,展现了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
中国古代考古学的起源可以追溯至公元前3世纪左右,当时中
国的历史学家已经开始致力于发掘出远古时期的文化和历史线索。其中最为著名的考古学家应当是徐健。徐健致力于发掘出中国传
统文化的基础,并且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整理和研究。这样的工作
最终产生了他的著作《清河县出土文物考》,也带动了后来中国
考古学研究的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在过去中国古代考古学的过程中,始终抱持的
是尊重历史和珍视文物的态度。这样的精神不仅保护了中国古代
文化的珍贵遗产,同时也促进了全国各地的历史文化保护和研究。
近年来,中国的古代考古学扩大了其范围。不仅在拓展预先建
好的研究对象的同时寻找新的研究方向。比如说,在岛屿考古发
现中,那些在中国的北方岛屿中发现的一些标识性遗物展现了古
代中国与地区贸易和文化的广泛交换。这些重要的发现使我们在
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世界贸易关系中得到更全面的解释。
同时,中国的古代考古学家也展示出对于考古学方法和技术的
采用,希望发掘更多未知的文化和历史。考古学家们正不断使用
卫星和计算机技术来协助他们在处理数据和信息的同时在更大的
范围内识别和挖掘遗博物馆和考古学研究所中积累的遗物。
总体来说,中国古代考古学经历了一段长久的发展历程。从徐
中国史前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史前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国,拥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古老的历史传统。然而,我们对于中国史前文明的起源与发展还了解得相对较少。这篇文章将以丰富的历史资料和考古发现为基础,探索中国史前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一、史前文明的考古发现
考古学是研究古代文化和历史的重要学科,通过考古发现的文物和遗址,我们可以了解史前文明的起源与发展。中国的古代文明根源可以追溯到旧石器时代,尤其以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地区的考古发现最为丰富。
在黄河流域,出土了许多古老的文物,如大汶口、良渚等遗址。这些遗址证明了早在公元前5000年左右,中国已经出现了相对复杂的社会组织和文化活动。而在长江流域,三峡库区考古发现的神农架遗址表明,中国史前文明的起源要比我们原先认为的更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千年左右。
二、中国史前文明的发展特点
中国史前文明的发展具有一些独特的特点。首先,中国史前文明的发展比较平缓稳定,没有出现剧烈的社会动荡和大规模的冲突。这一点与其他地区的史前文明相比,如古埃及、古希腊等,具有明显的差异。
其次,中国史前文明的发展更加注重农业和农耕文化的发展。中国古代农耕文化的形成奠定了中国古文明发展的基础。农耕文化的兴起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为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繁荣创造了条件。
此外,中国史前文明的起源与发展还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中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多样,这为史前文明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黄河和长江流域的河流灌溉系统为农业的发展创造了丰富的水资源,而山川起伏的地理环境则为文化交流和物质交换创造了便利条件。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发展人类的文明起源可以追溯到数以万年计的历史长河之中,而中华文明则是其中之一的亮点。中华文明以其独特的特点和卓越的成就,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本文将介绍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从而揭示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
一、大汶口文化和仰韶文化:中华文明的初现
距今约7000年前,我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相继出现了大汶口文化和仰韶文化,这两种文化可以视为中华文明的初现。大汶口文化是我国最早的农业文化之一,标志着人类从游牧生活向农业生活的转变。在大汶口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和农具,显示出远古人类在农业、手工业和社会组织等方面已经取得了较高水平。仰韶文化则展示了丰富多样的陶器和石器制作技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黄河流域的典型文化:夏、商、周
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其中夏、商、周是该地区的典型文化。夏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开端。传说中的大禹,为夏代的开国君主,他治理水患、开展农业等一系列举措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商代则是以殷墟遗址为代表的文化,商代人民善于冶铸、制瓷等手工艺,强大的商朝政权更是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商代的出现标志着中华文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周代,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重要的时期之一,它建立了封建制度,这种制度体系影响了后来数千年的中国社会。
三、中华文明的特点与贡献
中华文明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注重礼仪、儒家思想的倡导、科学技术
的发展以及艺术等方面的成就。首先,中华文明注重礼仪,儒家思想
强调了人伦关系的重要性,推崇五常的价值观培养了中华民族的传统
越大的发现越早,三星堆文明起源比夏朝还要早年!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我,为什么三星堆被称为世界第九大奇迹。这是因为三星堆的出土文物可能会彻底颠覆我们对华夏文明传承的认知。华夏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从小到大我们都学习到这一点,而且这种文明一直延续至今。我们最早能追溯到的第一个朝代是夏朝,公元前2070年建立。但如果我们想了解夏朝之前的文明,我们会发现那时只是部落时代,甚至可以称之为神话时代。因为那个时候的人们的认知和文明程度无法客观记录历史,基本上只能依靠口口相传,就像传说中的伏羲帝一样。伏羲被称为人身蛇尾的神话形象,这种形象你能相信吗?此外,细想一下,我们会发现这种形象是一个人身上有一条蛇尾的,那这个形象怎么可能?哎呀,不要烦恼,我们会在下文中详细讲述三星堆的神奇之处。
在考古学家的研究下,我们发现三星堆文明的起始时间比夏朝还要早700年,而且它并不位于黄河流域,而是位于成都平原。可以说,三星堆文明与我们传统理解中的华夏文明完全不同。通常,当我们发掘出古迹时,专家一眼就能判断它属于哪个朝代和级别。但是当三星堆的文物出土时,所有的专家都感到困惑。他们都不确定这些东西究竟是什么。从样式到规格,与我们的文化完全不同。例如,三星堆出土了一个黄金权杖,它代表着巨大的权力,但我们并没有这种文化,我们更喜欢大鼎和打印玉玺,因为它们是国之重器和权力象征。而你拿着这个权杖,就算是黄金,我们也只会认为你可能很有钱,但身体不好。这就是文化和价值观的差异。但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两种文化之间又有着玄妙的联系。例如,三星堆出土的最著名的青铜神书高达近四米,从来没有发掘过这么大的东西。而且它的铸造技术和焊接技术都非常先进,不亚于黄河流域的文明。最令人费解的是,它与先秦史书《三百篇》中记载的扶桑神树简直一模一样。山海经中记载的是有一个扶桑树在汤谷上,九个太阳一起下来,一天一个太阳上升,直到它们都上升到乌鸦下面,这个乌鸦是指三足金乌。这是在描述扶桑神树,在树上有十个太阳,用三条腿和老爸的肩膀扛着,九个太阳在下面蹬脚,一个太阳扛在上面,一天才开始,一天结束,就是这十个太阳用三条腿和老爸的肩膀扛着。现在我们知道,在这个文明起源的地方发现了这样的青铜神书,真是让人惊叹。这让我们对于山海经中的神话有了一种颠覆性的看法。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十年回顾_中华文_省略_与早期发展过程中的技术与生业研究_袁靖
袁
靖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南方文物2012
·4
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未曾中断、延续至今的文明。中华文明5000年的说法由来已久,由于其开始阶段远在甲骨文出现之前,尽管古代文献中记载了一些当时的历史,但是那些都为事过上千年以后的追述,其中不少还具有神话的色彩,不能作为信史。那一大段没有文字的历史只有通过考古发掘,依据对出土的遗迹和遗物的研究结果来撰写。因此,作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被誉为是为中华民族修家谱的盛举。
多年来,通过对众多新石器时代及青铜时代早期的遗址进行发掘,出土了大量当时人使用的城墙、大型建筑基址、房址、墓葬、窖穴、生产工具、日用陶器及装饰品,以及可能属于当时贵族阶层使用的铜器等特殊器物。我们的考古研究主要侧重于对这些人工遗迹和遗物的形状、内涵及意义进行探讨。但是,不容讳言,我们对于涉及当时的技术和经济特征、发展演化脉络等问题一直很不清楚,一些相关领域的研究长期处于空白状态,留下大量未解之谜等待探索。这种状况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不能认真地考虑研究的思路,没有很好地设计研究的方法,无法全面地组建研究的团队,因而也就不可能得出像样的研究成果。
我们应该认识到,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古代技术和经济的发展演变对中国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的历史进程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了科学地复原中国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阶段的历史真貌,深刻地认识和充分地展示中国古代文明的特征,对当时的技术与经济状况及发展演变
规律展开系统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中国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
考古学
1.中国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研究
关于中国文明起源的重大考古发现与研究,中国不同
地区文明起源的进程及其相互关系,中国文明的起源
及其特点的形成,中国早期文明与世界古代文明的比
较研究等。
2.中国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考古发现与研
究
中国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时期考古遗址的
调查与发掘,过渡时期气候与自然环境的变化对人类
文化的影响,农业起源与早期农业研究,陶器起源的
研究等。
3.古代聚落和城市的考古学研究
中国史前聚落的演变与城市的起源,城市起源与城乡
结合体的形成,中国古代城市的特点和发展阶段,不
同时期城市网络的研究,著名都城的研究等。
4.中国区域考古学研究
三晋、三秦、燕赵、齐鲁、荆楚、吴越、巴蜀的考古
学研究,东北、内蒙古、甘青、新疆、西藏、云贵、
两广、闽台地区的考古学研究,少数民族地区的考古
学研究等。
5.中国西部开发历史经验的考古学研究
中国西部的自然环境与考古学文化的发展,西部开发的历史经验对当代开发西部的启示。
6.重大考古发现研究报告
重要遗址、墓地(或大型墓葬)的发掘报告,重大课题的考古调查报告等。
论中华文明起源及其早期发展的基本特点(一)
论中华文明起源及其早期发展的基本特点(一)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又因其文明自起源发展至今,传统从未被割断而备受世人推崇与关注。关于中华文明的起源,历来有种种猜想与说法。最近几十年,其中尤其是最近30余年,中国古人类学和中国旧、新石器时代考古学的发现与研究成果层出不穷,为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起源的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因而关于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起源的研究,可谓近20年中国人文科学独领风骚的一个领域。
在师辈启迪和社会需要推动下,我自20世纪80年代初,从东北史地之学和中国民族关系史研究过渡到对中华民族进行整体研究,关于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起源,成为我用力较多的一个方面。1984年,阴法鲁教授约我为其主编的《中国古代文化史》撰写第一章:《中华文化起源和中华民族形成》。1987年我开始就《中华民族的含义与中华民族起源初探》和《中华新石器文化的多元区域性发展及其汇聚与辐射》发表文章。这些文章是受苏秉琦教授关于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区系类型理论的启发,用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对中国旧、新石器时代文化进行梳理的初步成果,对中华民族的结构也提出了“多元集合体”的观点。不久,费孝通教授召我,说已读过我关于中华民族含义及中华民族起源的文章,指出“中华民族是多元集合体”的提法有些模糊,应是“多元一体”。1989年费老发表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这一著名论文。自此,我便以“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为核心理论,先后协助费老出版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及其修订本、《中华民族研究新探索》,并出版了个人专集《中华民族研究初探》。在我关于中华民族研究一系列论文陆续发表以来,学术界师友给了我多方面支持,尤其是费老、苏老,都是我在大学时期的老师,他们一再勉励我坚持研究,并指出综合历史学、民族学、考古学和古人类学等多学科的材料与研究成果一炉共冶,从而得出自己的体会,这种研究方法也很对头。这些支持和勉励,使我在自己学业根底不深且研究条件有种种缺陷的情况下,坚持了20年,取得了一些成果,并以中华民族形成史为专业方向招收博士研究生。同学们希望我逐步将自己的研究归纳一下,那我就先从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的基本特点说起吧。
汉代少吏的社会待遇与生活形态
汉代少吏的社会待遇与生活形态
惠翔宇
【摘要】汉代“少吏”是汉代官僚结构中的低级官吏.汉代少吏享有的社会待遇包括赐钱、赐金、赐爵、赐肉、赐酒、赐食,增俸及休假等内容.汉代少吏的社会待遇
与汉代少吏的选拔资格、升迁制度之间形成一个有机的、协调的、动态的、整体的制度运行系统与平衡机制,从而为汉代少吏创造出一种优质的生活形态和仕宦秩序.
作为反馈,汉代少吏大多廉洁奉公,恪尽职守,进一步促进了社会秩序的稳定,实现了切实的国家治理.
【期刊名称】《唐都学刊》
【年(卷),期】2016(032)004
【总页数】6页(P17-22)
【关键词】汉代;少吏;社会待遇;国家治理;生活形态
【作者】惠翔宇
【作者单位】成都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成都610059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34
汉代“少吏”是汉代官僚结构中的低级官吏,其中尤以“基层官吏”为主。关于这一社会群体,笔者曾以“汉代少吏与社会”为主题,分别对汉代少吏的研究现状[1]、汉代少吏的概念范畴[2]、选拔资格[3]、升迁制度[4]等一系列问题做了若干
初步探讨。在上述研究过程中,笔者发现这一群体作为充满生气与活力的社会细胞,
在汉代国家治理及其有序运转中充当了重要的人事载体。那么,他们的生活状态与仕宦生态显然也应该被纳入前述议题之中,这也正是研究汉代少吏的关键节点之一。鉴此,本文拟就汉代少吏的社会待遇予以论述,以期管窥汉代少吏的生活形态与仕宦秩序。
根据传世文献与出土文献*“出土文献”是近十来年在学界流行的新名词,它相对
传世文献而言。所谓“传世文献”,指从古时传抄递印下来的文献,一般就是各种古籍,而“出土文献”指通过地下发掘得到的文献,属于考古文物的范围。以上界说参李学勤先生《近年出土文献与中国文明的早期发展》载于《光明日报》2009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年出土文献与中国文明的早期发展
李学勤
“出土文献”这个词,最近十几年在学术界逐渐通行,其特点是与“传世文献”相对举。“传世文献”是指从古时传抄递印下来的文献,一般来说就是各种古籍,而“出土文献”指的是通过地下发掘得到的文献,属于考古文物的范围。“出土文献”如就广义来讲,时代跨度可以很长,甚至下及明清,但习惯上多偏重秦以前(或稍延到汉初)以古文字书写的材料,本文所论即采用这种狭义的解释。
出土文献可以划分为三个大的历史段落
中国学者历来对出土文献非常重视,但能对有关研究做出理论性探讨的,应首推王国维先生。大家知道,王国维1925年秋在清华讲授《古史新证》,提出著名的“二重证据法”。他说:“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驯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他所谓“纸上之材料”,即传世文献,“地下之材料”固然可包括各种考古文物,然而从他讲课中说“地下之材料仅有二种:(一)甲骨文字,(二)金文”,这些实际就是出土文献。通过以出土文献来印证补正传世文献,开辟研究中国古史的新途径,乃是王国维“二重证据法”的真谛。
当然,在王国维的时代,出土文献的种类和数量都还有限,特别是现代考古学在中国的田野工作可以说尚未开始。这种工作能够大规模铺开,是在新中国建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出土文献大量发现,其繁多丰富,远出前人所能预想,这也就使遵循“二重证据法”研究中国古史有了广阔的用武之地。
我们要讨论的中国古史,不是漫无边际地从中国这块大地上人类的出现讲起,而主要是指中国文明由萌芽形成到其早期发展的历史。传统上一般认为中国
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这是以司马迁《史记》等传世文献关于炎帝、黄帝的记载为依据的。现在看来,自炎黄以下,不妨划分为三个大的历史段落:
第一个段落是炎黄到尧舜,即所谓“五帝时代”。大家公认,这属于传说时期,然而如王国维所言,“传说之中,亦往往有史实为之素地,二者不易区别,此世界各国之所同也。”
第二个段落是夏朝到西周,这属于近年学者讲的原史时期。其间又可以商代盘庚迁殷划一界线,其后由于有甲骨文、金文,我们运用“二重证据法”的机会更多。
最后的段落是东周到秦的统一,由于存在大量传世文献,已属于严格意义的历史时期,但出土文献的意义仍然不可低估。
出土文献三大段落在中国文明的历史中的作用
王国维在1925年时曾称他那时为“发现时代”,今天我们所处的更可称为“大发现的时代”。出土文献的整理研究,一定会在新世纪里发挥越来越明显的作用,使我们对中国早期文明的认识不断深入和更新。
下面,我们就试举一些例子,说明出土文献对于研究上述三大段落中国文明的历史会起怎样的作用。
1973年冬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中的《黄帝书》,有学者认为即《汉书·艺文志》著录的《黄帝四经》,是战国时黄志之学的经典性文献。篇中说:“昔者黄宗(即黄帝),质始好信,作自为象,方四面,傅一心,……践位履参,是以能为天下宗。吾受命于天,定位于地,成名于人,唯余一人,□乃配天,乃立王、三公;立国,置君、三卿。”这是说黄帝时始称王,同时设立诸侯,与《史记·五帝本纪》有关记载相合,都表明传说中黄帝的时代是文明的初现,称黄帝为“人文初祖”是适当的。
炎黄的传说也见于传世文献《逸周书》的《嘗麦篇》,近期的研究证明该篇文句多近于西周较早的金文。篇中记有炎帝、黄帝以及蚩尤的事迹,可是这些传说的古远。其以黄帝刑杀蚩尤论证法律的起源,也可见当时人认为黄帝时已有国家制度。
相对于黄帝来说,有关尧舜的文献神话色彩要淡薄得多。上海博物馆1994年入藏的战国楚简《容成氏》和《子羔》两篇,都强调舜出身民间,没有什么感应神迹;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一号楚墓竹简《穷达以时》,2008年清华大学入藏的战国竹简《保训》,对舜的描述也是如此。《古史新证》批评疑古派学者,主张尧舜是实有人物,可能是有道理的。
王国维、郭沫若论述夏禹,只能引用春秋时的秦公簋和齐侯、钟。2002年出现了一件西周中期的青铜器(遂)公盨,改变了这种局面。这件盨有98字的铭文,开头说:“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与《尚书·禹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及《禹贡序》“禹别九州,隋山浚川”惊人地相合,提供了大禹治水传说在出土材料中的最早例证。
在殷墟甲骨文的研究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商王世系基本真实可信之后,许多人都期待同书《夏本纪》的夏王世系也能以类似方法证实。殷墟甲骨乃是商王室遗物,占卜的是当时大事,自然很难涉及被商朝取代的夏朝人物。实际上夏朝的史影,在甲骨文中还是存在的。
例如在甲骨文祭祀卜辞里,祖先总是或以上甲为首,或以大乙(汤)为首,同时伊尹的地位也极重要,这显然是因为大乙是代夏的第一位先王。如果没有夏朝和伐桀之事,这种现象怎样解释呢?至于上甲以及上甲的父亲王亥,为汤的六世、七世祖先,实际就是生活在夏朝的人物。
上面已经说过,殷墟甲骨文主要是反映商朝后期,即迁殷以后的历史文化面貌,而且多数卜辞是以商王为主体的。近年研究指出,殷墟甲骨里也有若干不是以商王为主体的所谓非王卜辞,以1991年花园庄东地H3所出内容最为丰富,拓宽了对当时历史状况探索的眼界。
殷墟甲骨分期的深入研究已经证明,已发现的约13万片有字甲骨,几乎没有可以确定是早于商王武丁的,并且属于武丁早年的卜辞带有种种粗糙原始的特点。因此,想在更早的商朝遗址中发现内容丰富的甲骨文,恐怕是不大可能的。1953年在郑州二里冈找到的一片早于殷墟的刻字肋骨,字数寥寥,也表明这一点。
商朝末年开始有文字较多的青铜器铭文,即金文,但字数最多的,如日本白鹤美术馆所藏卣,也不过49个字。然而周朝一开始,金文便呈现显著加长的趋
势,例如1963年陕西宝鸡贾村塬出土的何尊,作于周成王五年,铭文即有122个字。尽管近年发现了若干珍贵的西周甲骨文,对研究西周所起作用最大的,还是金文。
1995年开始实施的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为了推断西周共和以上年代,制订了“西周金文历谱”。这份历谱的特点,是强调以青铜器的考古学类型学研究作其基础。通过历谱,可以把大量金文材料排比系联起来,结果发现,西周历史上有四个时期,能够确定的金文较多:
第一个是周朝初年,武王死后三监叛乱,周公摄政的时期。这段时间的金文,许多可与传世文献联系对照,如《尚书大传》载:“周公摄政,一年救乱”,有记伐纣子武庚的大保簋;“二年克殷”,有记周公夷平殷都的何簋;“三年践奄”,有记伐盖(奄)的禽簋和冈刦尊、卣;“四年建侯卫”,有记封卫国的簋;“五年营成周”,有上文提到的记建成周的何尊,等等,不能缕述。
第二个是周昭王晚年。古本《竹书纪年》及《吕氏春秋》、《水经注》等书记载了昭王十六年伐楚,至十九年南巡,死于汉水的史事,有令簋、令尊与令方彝、中方鼎、中甗、中觯,以及近年出现的静方鼎、甗,等等,很多青铜器,足以证实这一段令人惊异的历史。
第三个是西周中期的周恭王之世。能够排在恭王时的青铜器特别多,人物互相系联,历日彼此调谐,是其他时期少有的。
最后是西周晚期的周厉王、宣王时期。这个时期有关的传世文献较多,特别是《诗》,有不少重要诗篇,可与虢季子白盤、兮甲盘等等金文一一对照。总的说来,厉王史事更多依靠金文,宣王史事则更便于运用“二重证据法”来研究。
商朝后期到西周,甲骨文、金文这些出土文献,与传世书籍结合考察的结果,是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当时中国已经处于早期文明的发达阶段,过去有些学者对之估计过低,是不够准确的。等到进入东周(包括春秋、战国),文明的发展于是走向高峰。春秋时的出土文献,仍以各国金文为主,战国时这方面最重要的发现,则是竹简和帛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