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出土文献与中国文明的早期发展
重难点01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教师版)
重难点01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专题概括1.中国广袤的大地,曾孕育早期的人类,北京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从北京人遗址的考古发掘中,我们可以看出早期人类的生产、生活情况,以及他们在进化过程中的特点。
2.大约在一万年前,中国境内的人类逐渐懂得了耕种农作物、饲养家畜、磨制石器和烧制陶器,开始了定居生活。
3.距今约五六千年时,一些部落逐渐结成联盟,并推出首领,传说中的炎帝和黄帝就是这一时期的杰出代表,被后人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4.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和辽河流域的考古发现,证实中华文明的起源及发展具有多元一体的特征。
5.夏朝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建立于公元前21世纪。
夏朝开创的王位世袭制,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承袭。
6.随后的商朝,创造了以青铜器、甲骨文为代表的早期文明。
到了西周时期,统治者实行分封制,通过各级贵族维系国家的统治。
7.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之间的争斗日益激烈,周天子的统治权威衰落,整个社会处于动荡与巨变之中,兼并战争、制度变革和思想学术的繁荣,成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
阶段特征本阶段时间界限为距今约170万年前到公元前221年,主要包括七部分内容: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原始农耕生活;远古的传说;夏商周的更替;青铜器与甲骨文;动荡的春秋时期;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和百家争鸣。
1.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知道北京人的特征,知道化石是研究人类的起源的主要证据。
2.原始农耕生活:1000多年前,中华大地进入新石器时代,先祖开始了定居生活,于是农业、畜牧业、手工业逐渐产生和发展。
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成为这一时期的典型代表。
3.远古的传说:距今约五六千年前,人类进入到部落进而到部族社会,这一时期存在许多关于炎帝黄帝的传说,其后有许多部族,尧、舜、禹通过禅让制依次成为部族首领,他们拥有共同语言、共同利害关系、共同信仰,是早期国家的的雏形。
4.夏商周时期:(1)政治上:夏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早期国家的诞生。
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十年回顾_中华文_省略_与早期发展过程中的技术与生业研究_袁靖
袁靖(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南方文物2012·4中华文明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未曾中断、延续至今的文明。
中华文明5000年的说法由来已久,由于其开始阶段远在甲骨文出现之前,尽管古代文献中记载了一些当时的历史,但是那些都为事过上千年以后的追述,其中不少还具有神话的色彩,不能作为信史。
那一大段没有文字的历史只有通过考古发掘,依据对出土的遗迹和遗物的研究结果来撰写。
因此,作为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被誉为是为中华民族修家谱的盛举。
多年来,通过对众多新石器时代及青铜时代早期的遗址进行发掘,出土了大量当时人使用的城墙、大型建筑基址、房址、墓葬、窖穴、生产工具、日用陶器及装饰品,以及可能属于当时贵族阶层使用的铜器等特殊器物。
我们的考古研究主要侧重于对这些人工遗迹和遗物的形状、内涵及意义进行探讨。
但是,不容讳言,我们对于涉及当时的技术和经济特征、发展演化脉络等问题一直很不清楚,一些相关领域的研究长期处于空白状态,留下大量未解之谜等待探索。
这种状况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受到各种条件的制约,不能认真地考虑研究的思路,没有很好地设计研究的方法,无法全面地组建研究的团队,因而也就不可能得出像样的研究成果。
我们应该认识到,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古代技术和经济的发展演变对中国文明起源和早期发展的历史进程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科学地复原中国文明起源与早期发展阶段的历史真貌,深刻地认识和充分地展示中国古代文明的特征,对当时的技术与经济状况及发展演变规律展开系统的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包括2002年启动的“预研究”在内,“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迄今为止已经经历四个阶段的研究了。
除了在“预研究”中涉及技术与经济的探讨仅仅限于冶金术研究以外,在后来的三个阶段的研究中,对于技术与经济的探讨一直被放在相当重要的位置。
本文依次回顾“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各个阶段中有关技术与经济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和展望。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发展人类的文明起源可以追溯到数以万年计的历史长河之中,而中华文明则是其中之一的亮点。
中华文明以其独特的特点和卓越的成就,对世界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介绍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从而揭示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
一、大汶口文化和仰韶文化:中华文明的初现距今约7000年前,我国的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相继出现了大汶口文化和仰韶文化,这两种文化可以视为中华文明的初现。
大汶口文化是我国最早的农业文化之一,标志着人类从游牧生活向农业生活的转变。
在大汶口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陶器和农具,显示出远古人类在农业、手工业和社会组织等方面已经取得了较高水平。
仰韶文化则展示了丰富多样的陶器和石器制作技术,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黄河流域的典型文化:夏、商、周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其中夏、商、周是该地区的典型文化。
夏代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被认为是中华文明的开端。
传说中的大禹,为夏代的开国君主,他治理水患、开展农业等一系列举措促进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
商代则是以殷墟遗址为代表的文化,商代人民善于冶铸、制瓷等手工艺,强大的商朝政权更是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
商代的出现标志着中华文明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周代,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重要的时期之一,它建立了封建制度,这种制度体系影响了后来数千年的中国社会。
三、中华文明的特点与贡献中华文明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注重礼仪、儒家思想的倡导、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艺术等方面的成就。
首先,中华文明注重礼仪,儒家思想强调了人伦关系的重要性,推崇五常的价值观培养了中华民族的传统道德基础。
其次,中华文明中的科学技术成就丰富多样,包括历法、水利、农业、造纸等方面的发展,为世界科技史做出了重要贡献。
最后,中华文明的艺术成就也是其他文明难以媲美的,例如中国古代建筑、绘画、音乐等领域的杰出表现。
综上所述,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发展在世界文明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最辉煌的文明之一,源远流长。
这篇文章将从三个方面来论述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分别是古代神话传说、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献的记载。
一、古代神话传说根据古代神话传说,中华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黄帝与蚩尤的战斗。
相传黄帝是中华文明的始祖,他统一了各个部落,并创立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蚩尤则代表了原始社会的粗鲁和战争,黄帝最终战胜了蚩尤,建立了中华文化的根基。
这些古代神话传说虽然有些夸张,但可以看出中国文明的起源与辉煌。
二、考古发现考古学的发展为揭示中华文明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证据。
在中国的各个地方,考古学家们发现了大量的文物和遗址,这些都是中华文明的见证。
例如,河姆渡遗址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中国最早的氏族聚落遗址,证明了早期中华文明的存在。
另外,出土的甲骨文也是对古代文字和社会结构的重要记载。
三、历史文献的记载中国古代的历史文献也为我们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尚书》、《史记》等古代经典记载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和演变。
这些文献中详尽记述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发展和各个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化。
通过研究这些文献,我们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
总结起来,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可以通过古代神话传说、考古发现和历史文献的记载来进行研究。
这些都是了解中华文明的重要途径,使我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和传承中华文明,让其在当代得以继续发扬光大。
中华文明的辉煌不仅是中国人民的骄傲,也是世界文明的宝贵财富。
我们应该秉承文明传统,不断创新发展,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历程论文
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历程论文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历程论文自20世纪20年代以来,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历程,大致可划分为三个时期。
即1928—1976年的资料积累期,1977—1985年的初步探索期,1986—2000年的全面开展期。
2001年以后,以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预研究的开展为标志,中国文明起源研究又进入一个新的时期。
(一)1928-1976年的资料积累期在1928—1976年期间,中国文明起源研究大体上处于资料积累的初始阶段。
1928年由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对安阳殷墟的发掘,可作为这一阶段开始的标志。
其中又可以1959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徐旭生为探索夏文化而开展的豫西考古调查为标志,将这时期区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在这时期的前一阶段中,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主要成果,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为探索商代文明,对安阳殷墟进行了10年15次的发掘。
发现了商代后期王都的宫殿宗庙建筑基址群、甲骨档案库、王陵和千余座为祭祀王陵而牺牲的小墓或祭祀坑,出土了一批反映商文明特点的甲骨文、青铜礼器、兵器、车饰等。
这些发掘研究成果,使当时的一批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家,如郭沫若、范文澜、吕振羽、翦伯赞等,开始认识到商殷时期已经出现国家。
1954年,曾多次主持安阳殷墟发掘的李济,依据安阳殷墟15次发掘的收获,首次探讨了中国文明的开始和特征,并于1957年在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出版了《中国文明的开始》(TheBeginningofChineseCivilization)。
另一方面是追寻殷墟商文化的源头,在山东、河南等地探索龙山期文化遗存。
至1939年,梁思永研究龙山期文化遗存,在提交第6届太平洋学术会议的《龙山文化——中国文明的史前期之一》一文中,总结了龙山文化的特征,并将龙山文化分为山东沿海区、豫北区和杭州湾区;他认为龙山文化与殷文化在10个方面有着共同点,后岗二层是豫北殷文化的直接前驱。
该文实际上点明了龙山文化时期是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重要阶段。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中国作为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其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深受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从古代文明的起源,四大发明,科技进步,文化繁荣以及对世界的影响等方面来探讨中国古代文明的演进过程。
一、古代文明的起源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一万多年的新石器时代。
在中国境内,人类早期的聚居遗址以及出土的文物,如山顶洞人遗址、仰韶文化遗址等都证明了远古时期中国文明的形成。
在这个时期,中国人民逐渐从狩猎采集生活转向农业生产,发展出了农耕文明。
二、四大发明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离不开四大发明,分别是造纸术、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术。
这些发明对中国古代文明的推动起到了重要作用。
造纸术的发明使得文字的传播更加便捷,文化得以广泛传承。
指南针的发明为航海造就了重要的工具,推动了海上贸易的繁荣。
火药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战争的方式,也推动了冶炼和烧制技术的发展。
印刷术的发明使得书籍的制作速度大大加快,文化的传播变得更加迅速和广泛。
三、科技进步的推动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还得益于科技进步的推动。
秦朝时期,兵器制造业取得了重大突破,铁制武器的使用大大提高了军队的作战能力。
汉朝时期,造纸术得以广泛应用,书籍的传播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
隋朝和唐朝时期,农业技术的进步使得农业生产大大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
此外,陶瓷、丝绸、银器等手工艺制品也在这个时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四、文化的繁荣中国古代文明的繁荣无疑是中国古代文明史上的一大亮点。
封建社会的建立为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周朝时期,诗经被编纂出版,成为中国最早的诗歌选集。
战国时期的文化竞争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多样化贡献了力量。
汉朝时期的文化高度,艺术和学术的繁荣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此外,唐朝时期的诗词和宋朝时期的宋词也成为中国文化的瑰宝。
五、对世界的影响中国古代文明不仅仅对自己的国家有着重大影响,也对世界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丝绸之路的开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世界各地的商品和技术也通过这条路线传入中国。
中华文明发展史梳理
中华文明发展史梳理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它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历程,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下面是对中华文明发展史的梳理。
一、起源与早期文明中华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在这个时期,人们开始学会耕种、畜牧,并逐渐形成了定居的村落。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社会逐渐出现了分工和私有制,出现了早期的国家和社会制度。
二、夏商周时期夏商周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初步形成时期。
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它奠定了中国政治制度的基础。
商朝则是一个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时期,出现了甲骨文等重要的文化遗产。
周朝则进一步巩固了政治制度,并形成了周礼等重要的文化传统。
三、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华文明发展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时期,各个诸侯国之间频繁进行战争,社会动荡不安。
同时,百家争鸣的思想繁荣也在这个时期出现,各种学派思想交锋激烈。
这些思想争鸣为后来的中国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统一时期。
秦朝统一了中国,建立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为后来的中国政治制度奠定了基础。
汉朝则进一步巩固了中央集权制度,并发展了儒家文化,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框架。
五、唐宋元明清时期唐宋元明清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繁荣时期。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文化高峰,诗歌、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宋朝则进一步发展了儒家文化,并出现了理学等重要的哲学思想。
元朝则是一个多元文化的时期,蒙古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特色。
明清时期则进一步巩固了中央集权制度,并发展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
六、近现代时期近现代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转型时期。
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民族危机的加深,中国开始进行现代化改革。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历史事件都为中国现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础。
同时,中国传统文化也在这个时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和挑战。
总之,中华文明发展史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知识总结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程标准: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学习重点:1)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2)中国早期国家的特征难点:社会形态概念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考占发现,人类最早制造的工具就是石器。
原始社会因石器制作技术不同而被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一)旧石器时代(打制石器)1.生产工具:打制石器2.文化遗存代表: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的北京人。
3.生产生活方式: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鞋居生活,学会用火。
4.社会组织阶段:晚期母系氏族社会(特征:生产力十分低工,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二)新石器时代(打磨结合制作石器)1.生产工具:磨制石蹈2.文化遗存代表:3.生产生活方式:大量使用陶器;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生活逐渐稳定。
4.社会组织阶段:2系氏族社会(特征: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形成部落联盟:私直制已经产生;战争不断)重点总结一中国早期人类社会分布一文明的特点:1.沿河而居'地处大河冲积平原;(大河文明)2.“满天星斗”走向“中原核心”(多元逐渐走向一体;黄河和长江流域为主干核心);(散一聚)3.源远流长;(悠久,早,持续)4.文明的原生性特点(原生性,四大文明古国)(三)社会特征1.原始社会分为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三个阶段。
2.母系氏族社会: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生产力水平低下,共同劳动,成果共享。
3.父系氏族社会: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氏族间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
二、从部落到国家(一)部落联盟(一般认为,五帝包括:黄帝、颛顼(ZhUdnxU)、帝辔(kU)、光、舜)1.三皇时代:时代较早,名称众说不一,神话色彩浓重。
2.五帝时代①黄河中上游一带的部落首领黄帝联合另一部落首领炎帝,结成炎黄部落联盟,被后世尊为华夏始祖。
刘震(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个人简介
现就职于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哲学系,1978年生人,哲学博士。
主要研究领域是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其在校内为法大学子开设的《周易概论》是中国政法大学在全校通识 课程中的代表性课程。多次被评为“最受学生欢迎十位教师” 。同时,曾受邀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孔子学 院总部、美国哈佛大学、威廉玛丽大学、塔夫茨大学、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大学等国 内外知名学术机构开设周易专题讲座。
2020年,刘震老师在B站开始传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2020年,刘震老师的“周易概论”上线学习强国----强国名师课。 2021年,刘震老师主讲的“周易导读”在学堂在线平台正式上线。
主要著作与论文
1、《周易折中》校点本--《儒藏》(精华编9)--北京大学出版社 2、《周易导读—帛书易传》,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3、《周易导读—纳甲筮法》,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4、今、帛本《乾》卦卦义考--《中国哲学史》 5、论《恒》卦——以帛书《易传》为例--《孔子研究》 6、今、帛本《坤》卦卦义考--《周易研究》 7、孔子与《易传》的文本形成之管见--《孔子研究》 8、谈《周易》中的“福”--《东岳论丛》 9、“易纬·乾凿度”象数体例初探--以卦气、爻辰为例--《周易研究》 10、考辨与诠释:近年来易学研究述评--《哲学动态》 11、清华简《筮法》中的“象”“数”与西汉易学传承--《周易研究》
获奖情况
1、山东大学优秀博士论文 2、北京市人文知识竞赛二等奖(指导教师) 3、中国政法大学优秀教师 4、中国政法大学最受本科生欢迎十大教师 5、“北京市青年英才计划”资助对象
感谢观看
刘震(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
01 个人简介
目录
02 网络授课
考点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学生
考点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学生1.中华文明在其发展过程中展现出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多元的文化特点以及独特的风格。
2.中国原始文化经历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两个时期。
3.夏、商、西周是中华文明和早期国家的形成时期,也是制度社会的形成与繁荣时期。
4.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其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都达到了一个高峰,同时也出现了诸多矛盾和局面。
5.秦汉时期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时期,奠定了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
考点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与文化遗存1.从猿到人的演变是人类历史上的重要事件,其标志是人类开始学会使用工具,这也是猿转变为人的根本标志。
2.石器时代是人类最早使用工具的时代,一般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两个时期。
1)旧石器时代以石器制作方法为主,被学者称为旧石器时代。
代表性遗址有距今约170万年的北京猿人和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元谋人。
他们从事打猎和采集等活动,并已经学会使用石器工具。
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黄河和长江流域。
2)新石器时代以结合方法制作石器为主,距今约万年,我国进入新石器时代。
代表性遗址有:A。
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7000-5000年前,主要有性文化: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黄河下游的龙山文化和长江下游地区的良渚文化。
仰韶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彩绘陶器,以粟为主要栽培作物;龙山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代表器物是黑陶,胎壁薄如蛋壳,被称为“蛋壳黑陶”;良渚文化的基本特征是种植水稻,并且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
B。
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5000年,主要有性文化:黄河流域的大汶口文化和红山文化,被夏文化所替代;在北方辽河上游有二里头文化,在长江下游有河姆渡文化。
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它们都出土了精美的器皿,并且出现了较大规模的城址和神庙。
3.原始社会组织分为原始公社、氏族社会和部落联盟三个阶段。
4.原始社会的生活特点是以狩猎、采集、渔业和农业为主,逐渐发展出了原始手工业和建筑业。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材分析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对本课的要求是: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识记层面,要求学生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
理解层面,要求学生理解这些文化遗存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
同时,认识“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不能简单化为认识“私有制”和“阶级”的概念,后一概念理解起来相对困难,需要详细解读。
应用层面,要求学生学习使用二重证据法,初步培养史料互证意识,结合考古发现与文献记载学习、考察、认识历史。
总体来说,本课内容基本以浅层次的了解为主,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属于深层次的“认识”。
二、教材分析本课为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的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本课系统阐释了中国境内从旧石器时代到西周灭亡的发展历程,内容跨越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贯穿原始社会与奴隶制社会。
本课的关键应在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是“分布广泛、多元一体,中原核心”,主要讲述了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早期国家的特征,结合考古资料、传世文献共同展现了“中国”的形成过程。
三个子目,按时间顺序体现历史发展的因果关系,各有侧重又紧密相连,立体地展示了中华文明的起源特点与早期国家的特征,体现了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特征。
1.子目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这一子目主要讲述了早期人类的形成与发展,点明了生产力发展促进人类社会进步的规律。
共分成5段。
第1段介绍旧石器时代的古人类文化遗存,共6句。
前3句介绍石器时代的分类由来与内涵,第4句总括总过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点遗址特点,列举代表性古人类。
《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英译版
《中国文明起源新探》英译版1.引言1.1 概述概述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文明历史的国家,其文化的起源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
过去的研究认为,中国文明的起源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的典型农耕文化黄河流域。
然而,近年来的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表明,中国文明的起源可能更为复杂和多样化。
本文旨在通过对中国文明起源的新探,揭示出迄今为止被遗忘、忽视或未能充分研究的观点和证据。
通过这一新的综合研究方法,我们希望能够为中国文明的起源问题带来更全面、客观和深入的认识。
首先,我们将全面回顾中国文明起源的历史性传统,包括对神话传说、古代文献和历史记录的深入研究。
这将使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人们对自己起源的认识和解释,以及其对后世文明发展的影响。
其次,我们将介绍近年来中国考古学领域取得的重要发现。
通过对重要遗址、文物和化石的研究,我们可以探讨中国文明起源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这些考古发现可能会改变以往关于文明起源的传统认识,同时也提供了更多未知领域的研究方向。
在文章的结论部分,我们将对所有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并提出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通过项目的研究,我们期望能够对中国文明的起源问题进行更深入、客观和全面的认识,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启示。
总之,通过本文的研究和探讨,我们希望呈现给读者一个全新的中国文明起源图景,展示其多样性和复杂性,并为相关学科领域的学者和研究者提供更多的研究思路和方向。
同时,我们也希望能够激发更多对中国文明起源问题的兴趣,推动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与交流。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其中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引言部分将对本文的主要内容进行简要介绍,指导读者了解整体框架。
第二部分为正文,分为起源传统和考古发现两个小节。
起源传统部分将探讨中国文明起源的传统观点和传统理论,包括一些历史文献和古籍中所记载的关于中国文明起源的说法。
考古发现部分将介绍一些近年来关于中国文明起源的重要考古发现,通过对遗址、遗物和古代建筑等的研究,揭示中国文明起源的新的线索和证据。
运用考古材料解读早期中华文明史
王省武王、成王伐商图,遂省东或(国
王卜于宜口土南。
王令虞侯夨曰:迁侯於宜
商瓒一口,彤弓一,彤矢百,旅弓十,旅矢千
厥川三百……,厥……百又廿,
百又四十。
赐在宜王人〔十〕
〔庐〕〔千〕又五十夫。
赐宜庶人六百。
宜是地名,侯是官名,夨是人名
宜侯夨簋铭文反映了西周分封制是如何
封建诸侯”为何能保证周王室对天下的
王省武王、成王伐商图,遂省东或
说明周王授土是有“图”作为依据的,
王对封地情况了然于胸。
分封时要“赐土
授民”,授民包括担任官职的人
奠七伯”)。
这种人员分配方式
周王在帮助诸侯生存,也是加强中央对诸侯的控制还有土著居民(宜庶人六百又……六夫)
颁给诸侯带有带有“文武之道”
彤弓一,彤矢百,旅弓十,旅矢千。
出土文献的新发现
出土文献的新发现最近,一件惊人的出土文物在中国南方的一个考古遗址被发现了。
这个发现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巨大的关注,因为它可能会改变我们对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理解。
这个遗址位于一个已经废弃的古代城市中心,被认为是中国春秋时期的一个重要城市。
考古学家已经在这个地方进行了数年的挖掘,但最近新的发现使他们感到非常惊讶。
这个发现颠覆了以往对于这个城市的认识。
在现场挖掘中,一个考古学家发现了一个盒子,盒子中发现了一些文物。
这些文物是一些木牌和漆器,上面刻有一些文字和图案。
文字很古老,几乎找不出任何类似的例子。
这些文物非常精美,之前的考古学家从未在这个遗址中发现过如此珍贵的文物。
这些文物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可能是在中国历史书中所未曾提及的某个地方制造和使用的。
根据这些文物和其他考古学发现的资料,考古学家们得出了一些结论。
首先,他们认为,这些木牌是用来记录城市经济交易的,而漆器可能是制作贵族用来储存特殊物品或者仪式器具。
这可能是这个城市非常富裕的一个证据。
考古学家还发现了一些金银和贵重的宝石,这也加强了这个城市富裕的证据。
其次,文物上的文字非常神秘,销毁了太多,以至于考古学家很难破解它们所记录的内容。
但是,他们发现了一些个别的文字,其中之一似乎与许多古代神话和传说中的神话人物有关。
最后,这个发现表明,这个城市在数千年前可能比我们想象的要先进得多。
这些文物表明,这个城市和其他城市一样,也在文化、艺术和技术方面显得非常发达。
这个发现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一个从未见过的时代。
这些文物向我们传达着一个丰富而复杂的历史,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变化。
在这个时代,人类可能已经开始建立一个崭新的世界,这对于我们今天的了解和研究人类历史和文化是非常重要的。
在未来,我们应该期待更多的考古发现,进一步推动人类历史和文化的研究。
这些发现可能会改变我们对现代世界的看法,并鼓励我们思考未来的发展和前景。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新发现对研究人类文化历史的意义,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这个发现的价值和影响。
5000年文明起源的证据
5000年文明起源的证据中国,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东方古国,其文明的起源可追溯至数千年前。
近年来,随着考古学的不断发展和科技手段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华文明的起源远早于人们之前的认知,其历史可追溯至5000年前甚至更早。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这些证据,展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魅力。
一、考古发现的物证考古学是揭示古代文明最直接的手段之一。
在中国的大地上,分布着众多古代遗址,其中不乏距今5000年左右的遗址。
例如,位于河南省的仰韶文化遗址,其年代可追溯到距今约7000年至5000年前。
在这里,考古学家发现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和蚌器等生活用具,以及墓葬、房址等遗迹。
这些发现不仅证明了当时人类已经掌握了较高的生活技能,也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此外,还有著名的良渚文化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距今约5300年至4300年。
良渚文化以其精美的玉器、大型的水利工程和复杂的社会组织而闻名于世。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良渚文化遗址中发现的玉琮、玉璧等礼器,显示出当时已经有了明显的社会分化和宗教信仰。
这些发现无疑证明了良渚文化已经迈入了文明的门槛。
二、文字与符号的出现文字是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中国,最早的文字可追溯到甲骨文和金文,但这些文字已经相对成熟,其形成必然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近年来,考古学家在一些新石器时代的遗址中发现了刻画符号,这些符号虽然还不能称之为文字,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表意功能。
如半坡遗址中发现的陶器上的刻画符号,就被认为是文字的雏形。
这些符号的出现,为后来文字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三、农业与定居生活的兴起农业的发展是文明起源的重要推动力。
在中国,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先民们就已经开始了农业生产活动。
他们种植粟、黍、稻等农作物,饲养猪、狗、牛等家畜,逐渐形成了稳定的定居生活。
这种定居生活方式的兴起,不仅提高了人类的生活水平,也为文明的孕育提供了稳定的社会环境。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
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一课标要求: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他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特征;知识梳理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人类一般分为旧石器和新石器两个时代;1、旧石器时代:以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母系氏族社会,生产力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我国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点遗址有数百处,代表性的有和 ;2、新石器时代:以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父系氏族社会,处产生私有制,社会贫富分化,氏族间的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和部落联盟;1我国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有一万多处,分布广泛,并逐渐朝着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的方向发展;2代表:彩绘陶器,粟、大汶口文化、水稻、养蚕缫丝、黑陶、红山文化、良渚文化;3、经济: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和的国家; 以旱地的粟麦生产为主, 以水田稻作生产为代表;2距今七八千年时,中国原始农业已相当发达;主要耕作方式是以集体耕作为主的 ,后出现松土工具耒耜;二、从部落到国家1、部落:部落联盟,被后世尊为华夏始祖;尧舜时期,各部落首领通过推举和考察的方式继承,这种方式被称为“”;2、国家:夏朝最早的奴隶制国家1“家天下”制度的确立:夏朝国君禹死后,禹的儿子启继承禹的地位;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变为“”,世取代禅让制,“家天下”制度由此开始,国家成为帝王的私产,王权在一姓中世袭,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2中央官制:王下有“三正”和“六事之人”;三正主管政事,六事之人经常在王左右,有戎事时候,可以代王统率军队;3地方官制:夏王统治下,任然存在许多部落;这些部落首领大多称“伯”;伯是一方之长,有相对的独立性;巩固训练1.右面是某书中一个章的目录,该章最合适的标题是A.从“大同”到“小康”B.早期中华文明的辉煌C.中华帝国的初步建立D.跨入信史时代的门槛2.“一万年农业,五千年文明,两千年大一统”指的是A.中华文明B.埃及文明C.印度文明D.希腊文明3.“芒芒禹迹,划为九州”;“夏有乱政,而作禹刑”;“鲧作城郭”;上述信息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是A.禅让制形成B.王的出现C.早期国家诞生D.世袭制的确立4.基于材料得出恰当的结论,体现了历史学的求真意识;下列由材料到结论的逻辑推理最严密的是材料结论A 礼记·礼运中关于“家天下”的记载可以证明夏是我国第一个王朝B 司母戊大方鼎可以证明青铜器主要用作礼器C 左传中关于楚王“问鼎中原”的记载可以证明春秋时期礼乐彻底崩坏D 唐代杜牧的阿房宫赋可以证明杜牧眼中的秦王朝暴政5.“史前”系一历史名词,大体是指人类社会有明确的文献资料记载以前所经历的历史阶段;既然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那对它的研究主要依托于A.神话传说B.出土文物C.口述史料D.宗教典籍6.有人把文明的演进,分为部落聚落、部落联盟和国家三个阶段;下列属于部落聚落时期的考古遗址是A.黄帝陵B.姜寨遗址C.殷墟遗址D.二里头遗址7.史学家虽未发现夏朝考古的直接证据,但发现了与其时间地点最吻合的遗址,它是A.姜寨遗址B.崧泽遗址C.二里头遗址D.殷墟遗址8.早期先民的集体记忆是研究远古社会的重要依据,通常被称为A.神话传说B.考古遗存C.实物资料D.文字实录9.郭沫若说:“一片甲骨惊天下”;甲骨文是A.象形文字的起源B.出现在龟甲背上的刻画符号C.字母文字的起源D.目前发现的比较成熟的文字10.下列资料中,最能印证中华文明起源是“漫天星斗,八方雄起”的是A.史记·殷本纪B.三皇五帝的神话传说C.殷墟出土的甲骨文D.各地发现的史前文明遗址11.这张原始村落复原图中能反应出农耕时代特征的是A.种植植物,兼有饲养家畜B.定居生活,形成农耕聚落C.刀耕火种,形成青铜文化D.过分开垦,造成农业危机12.与考古学上“青铜时代”对应的历史时期是A.史前时代B.夏、商、西周C.战国时期D.秦汉时期13.长期以来,国外不少学者认为中国南方的水稻是由印度传入的;推翻这种说法的最可靠证据是A.学科专家的研究成果B.古代先民的口耳相传 C.后世文献的详细记载D.考古发现的出土遗存14.我国早期农耕文明形成南稻北粟格局的主要原因是A.地理气候B.饮食习惯C.历史传统D.酋长喜好15.在我们的历史书写中,有些仅仅是罗列史料,有些是对史料的解读,有些是史实的叙述,有些是对史事的评价;①二里头文化考古发现的农具有石铲、石镰、蚌铲、骨铲和蚌镰等;②发现了粟、黍之类颗粒;③当时的居民经济生活以农业为主;④二里头遗址发现的大量文化遗迹和遗物,为夏史探究提供了资料;以上属于对史料的解读的是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16.报纸上一篇“拷问夏王朝”——来自二里头的遗址的最新报告,引发社会的广泛热议;其焦点是“二里头遗址”是否为“夏都”,而证实夏王朝存在;你认为以下各项可以作为最佳证据的是A.二里头的地层年代根据碳14测定是传说中的夏商分界公元前1600年左右B.二里头的地理方位正处于后世文献所说的伊河与洛河之间C.出土最多的酷似公鸡的陶器与传说中的夏部落图腾相吻合D.三座大型宫殿,规模之大、等级之高,公认是我国已知最早的都城遗址17.“它的使用是与祭祀和战争分离不开的,它不是宫廷中的奢侈品、点缀品,而是政治权力斗争上的必要手段;”这举话评价的是A.铁器B.青铜器C.甲骨卜辞D.黄金18、历史上,关于夏朝存在着很多争议;有人认为:夏是一个部落联盟性质的国家,但是根据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原理来看,夏朝应定性为一个奴隶制国家,因为该时期A.自禹至桀袭14世,共传17君,历四五百年; B.有一定数量的青铜和玉制的礼器,文物价值非常高;C.大禹的父亲鲧,是传说中第一个筑城的人; D.广泛使用金属工具,文字发展成熟19.史料因标准不同而有多种分类方法,如以是否经中间人手修改或转写而分为间接史料和直接史料;按照这一方法,下列属于直接史料的是A.史记B.荷马史诗C.甲骨卜辞D.资治通鉴20.某历史论文中先后呈现了如下材料:“芒芒禹迹,划为九州”左传襄公四年;“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左传昭公六年;“鲧作城郭”世本·作篇据此推断,所引材料有可能是为了说明A.阶级产生B.王的出现C.早期国家诞生D.世袭制确立21.“人类第一次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增殖天然的产品,从而改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面貌,对人类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这里的“活动”是指A.采集渔猎B.磨制石器C.栽培谷物D.养蚕种桑22.“山西襄汾县的陶寺遗址,距今约4000多年…分为大、中、小三类;大墓……随葬品有100—200件不等;中墓……随葬品有几件至几十件不等;小墓…大都没有木棺,也没有随葬品;”据此可知,当时的社会状况是A.平均分配共同耕作B.社会分化十分明显 C.等级森严王位世袭D.采集渔猎茹毛饮血23.从采集、渔猎向农耕、畜牧的转变,是人类历史上生产方式的第一次变革,这一变革出现的时间距今约A.一万年B.五千年C.三千年D.两千年。
中华文明的源起与发展
中华文明的源起与发展中华文明的源起与发展2023年,中华文明已经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它是人类历史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
在这五千多年的历史中,中华文明经历了无数的变迁和发展,成为了一个灿烂绚丽的文化符号,吸引了世界各地的人们。
中华文明的源起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
那个时候,中国的东部地区已经有了人类聚居的痕迹。
最早的文化遗址是安徽省霍山县众兴村的仙人洞遗址,考古学家在这里发掘出来的玉箸、红陶盘等文物,证明了这里的原始文化已经具有了一定的成熟度。
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华文明逐渐形成了各种具有特色的文化形态。
目前,我们所了解到的中华文明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文化:一、周文化周文化是指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256年的周朝时期形成的文化。
周文化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奠定了中国封建制国家政治秩序的基础。
周朝时期的礼乐、诗经等文化遗产影响深远,至今仍有一定影响。
二、秦文化秦文化指的是以秦朝为代表的文化。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一人统治的封建王朝。
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的统一措施,比如制定了一整套法律、度量衡等标准化的制度。
秦文化影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汉文化汉文化是指以汉朝为代表的文化。
汉朝时期,中国的经济、文化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
汉文化以“五经”、“史记”、“离骚”等经典著作为代表,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唐文化唐文化是指以唐朝为代表的文化。
唐朝时期,中国的文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创作出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如《长恨歌》、《千字文》、《洛神赋》等。
唐代的雕塑、绘画、建筑等艺术形式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五、宋文化宋文化是指以宋朝为代表的文化。
宋朝时期,中国经济的繁荣推动了文化的发展。
宋人在文学、诗词、历史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成就,如《宋史》、《红楼梦》等著作都是经典之作。
此外,宋代的服装、家居等方面也具有自己的风格特色。
中华文明的源起与发展历经了五千多年的时光,其间的变迁和发展无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年出土文献与中国文明的早期发展
李学勤
“出土文献”这个词,最近十几年在学术界逐渐通行,其特点是与“传世文献”相对举。
“传世文献”是指从古时传抄递印下来的文献,一般来说就是各种古籍,而“出土文献”指的是通过地下发掘得到的文献,属于考古文物的范围。
“出土文献”如就广义来讲,时代跨度可以很长,甚至下及明清,但习惯上多偏重秦以前(或稍延到汉初)以古文字书写的材料,本文所论即采用这种狭义的解释。
出土文献可以划分为三个大的历史段落
中国学者历来对出土文献非常重视,但能对有关研究做出理论性探讨的,应首推王国维先生。
大家知道,王国维1925年秋在清华讲授《古史新证》,提出著名的“二重证据法”。
他说:“吾辈生于今日,幸于纸上之材料外,更得地下之新材料。
由此种材料,我辈固得据以补正纸上之材料,亦得证明古书之某部分全为实录,即百家不雅驯之言,亦不无表示一面之事实。
此二重证据法,惟在今日始得为之。
”他所谓“纸上之材料”,即传世文献,“地下之材料”固然可包括各种考古文物,然而从他讲课中说“地下之材料仅有二种:(一)甲骨文字,(二)金文”,这些实际就是出土文献。
通过以出土文献来印证补正传世文献,开辟研究中国古史的新途径,乃是王国维“二重证据法”的真谛。
当然,在王国维的时代,出土文献的种类和数量都还有限,特别是现代考古学在中国的田野工作可以说尚未开始。
这种工作能够大规模铺开,是在新中国建立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出土文献大量发现,其繁多丰富,远出前人所能预想,这也就使遵循“二重证据法”研究中国古史有了广阔的用武之地。
我们要讨论的中国古史,不是漫无边际地从中国这块大地上人类的出现讲起,而主要是指中国文明由萌芽形成到其早期发展的历史。
传统上一般认为中国
有五千年的文明史,这是以司马迁《史记》等传世文献关于炎帝、黄帝的记载为依据的。
现在看来,自炎黄以下,不妨划分为三个大的历史段落:
第一个段落是炎黄到尧舜,即所谓“五帝时代”。
大家公认,这属于传说时期,然而如王国维所言,“传说之中,亦往往有史实为之素地,二者不易区别,此世界各国之所同也。
”
第二个段落是夏朝到西周,这属于近年学者讲的原史时期。
其间又可以商代盘庚迁殷划一界线,其后由于有甲骨文、金文,我们运用“二重证据法”的机会更多。
最后的段落是东周到秦的统一,由于存在大量传世文献,已属于严格意义的历史时期,但出土文献的意义仍然不可低估。
出土文献三大段落在中国文明的历史中的作用
王国维在1925年时曾称他那时为“发现时代”,今天我们所处的更可称为“大发现的时代”。
出土文献的整理研究,一定会在新世纪里发挥越来越明显的作用,使我们对中国早期文明的认识不断深入和更新。
下面,我们就试举一些例子,说明出土文献对于研究上述三大段落中国文明的历史会起怎样的作用。
1973年冬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帛书中的《黄帝书》,有学者认为即《汉书·艺文志》著录的《黄帝四经》,是战国时黄志之学的经典性文献。
篇中说:“昔者黄宗(即黄帝),质始好信,作自为象,方四面,傅一心,……践位履参,是以能为天下宗。
吾受命于天,定位于地,成名于人,唯余一人,□乃配天,乃立王、三公;立国,置君、三卿。
”这是说黄帝时始称王,同时设立诸侯,与《史记·五帝本纪》有关记载相合,都表明传说中黄帝的时代是文明的初现,称黄帝为“人文初祖”是适当的。
炎黄的传说也见于传世文献《逸周书》的《嘗麦篇》,近期的研究证明该篇文句多近于西周较早的金文。
篇中记有炎帝、黄帝以及蚩尤的事迹,可是这些传说的古远。
其以黄帝刑杀蚩尤论证法律的起源,也可见当时人认为黄帝时已有国家制度。
相对于黄帝来说,有关尧舜的文献神话色彩要淡薄得多。
上海博物馆1994年入藏的战国楚简《容成氏》和《子羔》两篇,都强调舜出身民间,没有什么感应神迹;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一号楚墓竹简《穷达以时》,2008年清华大学入藏的战国竹简《保训》,对舜的描述也是如此。
《古史新证》批评疑古派学者,主张尧舜是实有人物,可能是有道理的。
王国维、郭沫若论述夏禹,只能引用春秋时的秦公簋和齐侯、钟。
2002年出现了一件西周中期的青铜器(遂)公盨,改变了这种局面。
这件盨有98字的铭文,开头说:“天命禹敷土、随山浚川”,与《尚书·禹贡》“禹敷土,随山刊木,奠高山大川”,及《禹贡序》“禹别九州,隋山浚川”惊人地相合,提供了大禹治水传说在出土材料中的最早例证。
在殷墟甲骨文的研究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商王世系基本真实可信之后,许多人都期待同书《夏本纪》的夏王世系也能以类似方法证实。
殷墟甲骨乃是商王室遗物,占卜的是当时大事,自然很难涉及被商朝取代的夏朝人物。
实际上夏朝的史影,在甲骨文中还是存在的。
例如在甲骨文祭祀卜辞里,祖先总是或以上甲为首,或以大乙(汤)为首,同时伊尹的地位也极重要,这显然是因为大乙是代夏的第一位先王。
如果没有夏朝和伐桀之事,这种现象怎样解释呢?至于上甲以及上甲的父亲王亥,为汤的六世、七世祖先,实际就是生活在夏朝的人物。
上面已经说过,殷墟甲骨文主要是反映商朝后期,即迁殷以后的历史文化面貌,而且多数卜辞是以商王为主体的。
近年研究指出,殷墟甲骨里也有若干不是以商王为主体的所谓非王卜辞,以1991年花园庄东地H3所出内容最为丰富,拓宽了对当时历史状况探索的眼界。
殷墟甲骨分期的深入研究已经证明,已发现的约13万片有字甲骨,几乎没有可以确定是早于商王武丁的,并且属于武丁早年的卜辞带有种种粗糙原始的特点。
因此,想在更早的商朝遗址中发现内容丰富的甲骨文,恐怕是不大可能的。
1953年在郑州二里冈找到的一片早于殷墟的刻字肋骨,字数寥寥,也表明这一点。
商朝末年开始有文字较多的青铜器铭文,即金文,但字数最多的,如日本白鹤美术馆所藏卣,也不过49个字。
然而周朝一开始,金文便呈现显著加长的趋
势,例如1963年陕西宝鸡贾村塬出土的何尊,作于周成王五年,铭文即有122个字。
尽管近年发现了若干珍贵的西周甲骨文,对研究西周所起作用最大的,还是金文。
1995年开始实施的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夏商周断代工程”,为了推断西周共和以上年代,制订了“西周金文历谱”。
这份历谱的特点,是强调以青铜器的考古学类型学研究作其基础。
通过历谱,可以把大量金文材料排比系联起来,结果发现,西周历史上有四个时期,能够确定的金文较多:
第一个是周朝初年,武王死后三监叛乱,周公摄政的时期。
这段时间的金文,许多可与传世文献联系对照,如《尚书大传》载:“周公摄政,一年救乱”,有记伐纣子武庚的大保簋;“二年克殷”,有记周公夷平殷都的何簋;“三年践奄”,有记伐盖(奄)的禽簋和冈刦尊、卣;“四年建侯卫”,有记封卫国的簋;“五年营成周”,有上文提到的记建成周的何尊,等等,不能缕述。
第二个是周昭王晚年。
古本《竹书纪年》及《吕氏春秋》、《水经注》等书记载了昭王十六年伐楚,至十九年南巡,死于汉水的史事,有令簋、令尊与令方彝、中方鼎、中甗、中觯,以及近年出现的静方鼎、甗,等等,很多青铜器,足以证实这一段令人惊异的历史。
第三个是西周中期的周恭王之世。
能够排在恭王时的青铜器特别多,人物互相系联,历日彼此调谐,是其他时期少有的。
最后是西周晚期的周厉王、宣王时期。
这个时期有关的传世文献较多,特别是《诗》,有不少重要诗篇,可与虢季子白盤、兮甲盘等等金文一一对照。
总的说来,厉王史事更多依靠金文,宣王史事则更便于运用“二重证据法”来研究。
商朝后期到西周,甲骨文、金文这些出土文献,与传世书籍结合考察的结果,是使我们充分认识到当时中国已经处于早期文明的发达阶段,过去有些学者对之估计过低,是不够准确的。
等到进入东周(包括春秋、战国),文明的发展于是走向高峰。
春秋时的出土文献,仍以各国金文为主,战国时这方面最重要的发现,则是竹简和帛书。
竹简(在没有竹子的地方是木简)和帛书是我国纸的发明和普遍应用以前的书写载体。
由甲骨文知道,至少在商朝已经大量使用简了。
至于丝织品的帛书,最早使用的证据是在春秋晚期。
战国简帛大致可分为书籍和文书两大类,而书籍对古代文明历史的研究更加重要。
这种战国时期原本书籍最早为现代学者所见,是1942年发现的长沙子弹库帛书,但由于那时楚文字还没有被人们充分认识,其内容很长时间未能得到解读。
50年代以后,陆续有楚国竹简出土,同时楚文字释读的水平也逐步提高。
1993年湖北荆门郭店一号墓发现的竹简和1994年上海博物馆入藏的竹简,主要是儒、道两家的著作,有非常高的学术价值,有关研究已经使孔孟之间或老庄之间的学术史得到改写,其影响至为深远。
2008年7月,清华大学经校友捐赠入藏一批战国竹简,计2388枚,内容主要是经史一类的书籍。
经过初步观察,发现有多篇《尚书》,有的见于传世本而文句颇多不同,有的曾为传世文献引用但久已佚失,还有些是秦汉以来从未有人知道的。
又发现有一种编年体史书,很有些像《纪年》,所记史事自周初直至战国早期,对传世文献有很重大的修正和补充。
此外的珍异内涵还有不少,有待深入探讨。
王国维在1925年时曾称他那时为“发现时代”,今天我们所处的更可称为“大发现的时代”。
出土文献的整理研究,一定会在新世纪里发挥越来越明显的作用,使我们对中国早期文明的认识不断深入和更新。
原载:《光明日报》2009-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