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共24页

合集下载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文化特点.doc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文化特点.doc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文化特点

魏晋之际,道法的结合逐渐趋于破裂,以道家思想为骨架的玄学思潮开始扬弃魏晋早期的名法思想,转而批评儒法之士,那么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文化特点有哪些呢?下面是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文化特点,欢迎参阅。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文化特点

政治方面:国家长期分裂,战争频繁。或诸侯争霸称雄,或三国鼎立、南北对峙;发生了重大变革。如战国时期商鞅变法使秦国确立封建制度,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封建化过程。各民族交往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

经济方面:社会变革促进了生产关系的变化,推动了社会生产的发展。经济的不断发展,为全国的统一创造了条件。如:战国时期经济实力最强的秦国灭掉了六国,完成了统一;南北朝南北经济的发展为隋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文化方面:科学技术取得巨大成就,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如:春秋战国时期天文历法的进步;南北朝时期的数学成就和《齐民要术》。文学艺术取得重大成就。如:春秋的《诗经》,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和青铜艺术的进步;东晋的书法绘画成就,著名诗人陶潜,南北朝的佛教石窟艺术等。

魏晋南北朝文学

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相对于文学创作异常地繁荣,(魏)曹丕《典论论文》、(西晋)陆机《文赋》、(梁)刘勰《文心雕龙》、(梁)锺嵘《诗品》等论著以及(梁)萧统《文选》、(陈)徐陵《玉台新咏》等文学总集的出现,形成了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的高峰。

文学理论与批评的兴盛是与文学的自觉联系在一起的。文学的自觉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它贯穿于整个魏晋南北朝,是经过大约三百年才实现的。所谓文学的自觉有三个标志:

魏晋政治经济和文化 课件--2024届四川省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

魏晋政治经济和文化 课件--2024届四川省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

屯田制:
是汉以后历代政府为取得军队给养或税粮,利用士兵和无地农民垦种荒地
的制度。有军屯、民屯和商屯三种。屯田始于
时西域屯田,为军屯。
建安元年 (公元196年) 采纳枣祗、韩浩的建议,在许昌招募农民屯田,当
年得谷百万斛。后推广到各州郡,由典农官募民耕种,为民屯。屯田之民免
服兵役和徭役,称“屯田客”。
均田制
④赋税制度:租调制
占田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西晋颁布的土地、赋税制度。从占田制的内容看,它是一种既保证政府 收入,又保护士族特权的一种土地制度。占田制中对于官僚士族占田、荫客、 荫亲属等特权的规定,其主要精神不在于对官僚士族的特权加以限制,而在 于确认和保护他们已占到大量土地和户口的既成事实。同时,也限制他们无 限占田。民户也可占田,并规定了数量,总之,占田制有利于土地开垦。
(2)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成年 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
3、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魏晋时期) (1)背景:东汉末年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豪强大族控制了地方选人权。 (2)创立:曹魏时期,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朝廷按中正官评定 等级授官。 (3)标准:从初创时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演变为西晋时主要看重家世(门 第) (4)特点:①自下而上选拔;②参考地方舆论;
1、凡15岁以上的男子,每人授给种植谷物的露田40亩,女子20亩。露 田都是无主荒地,因考虑休耕轮作,故授田时-般按休耕周期加一或两倍, 也称"倍田"。拥有奴婢和耕牛的人,可以额外获得土地,所受之田不准买卖, 年老身死,还田给官府。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魏晋南北朝时期考点归纳整理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魏晋南北朝时期考点归纳整理

2020年高考历史总复习:魏晋南北朝时期考点归纳整理

考纲解读

考点提示

1、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

2、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

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思想文化

4、孝文帝改革

复习建议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考点主要集中在孝文帝改革方面,主要从民族融合的角度,考查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以及分析改革的影响。同时注意思想方面的三教合流,这也是不错的出题角度。

知识清单

三国两晋朝北朝(220~581年)

时代特征国家的长期分裂,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经济大发展

政治国家长期处于①局面,朝代更替频繁;北魏②等顺应民族融合趋势,进行改革

经济

③、④等先进生产方式继续向边疆地区推广;南北经济发展的差距缩小,为隋朝的统一创造了条件

文化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不少领域取得了世界领先的成就;出现⑤的局面

参考答案:

1、①分裂,②孝文帝,③铁犁,④牛耕,⑤三教并立

考点聚焦

考点一、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

(一)总体局面——国家长期分裂,朝代更替频繁

经历了三国鼎立,西晋短暂统一,十六国与东晋对峙,南朝与北朝对峙。图示如下:

(二)三省体制的逐步形成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有中书省和门下省,逐渐形成三省体制。

(三)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选用官吏采用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作为选官标准。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因此他们往往不注重才能。而才能出众但出身低微的人则很难出任高官。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这种制度已无法继续。

(四)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

民族大融合的时代趋势。

439年,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由于北魏政权文化落后,制度草率,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为巩固统治,冯太后与北魏孝文帝先后进行改革。

(完整版)魏晋南北朝

(完整版)魏晋南北朝
——《木兰辞》
《木兰辞》讲的是北朝时 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你从这 首诗歌里能分析出北朝时期在 商业上的特点吗?
商品买卖都有固定的场 所,很不方便。
三、魏晋南北朝文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化
科学技术
《 齐 民 要 术 》
哲学宗教
道崇 教佛 、与 佛反 教佛 的 传 播
文学艺术
诗雕 歌塑 与与 骈绘 文画
第三单元
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大融合 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220—
589)
阶段特征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封建国家的大分裂和民族 融合时期。
政治上,我国长期处于分裂对峙局面,社会动荡; 九品中正制和士族门阀制度兴盛,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制度遭到破坏 。
经济上,北方经济遭破坏,实行屯田制和均田制恢 复;江南经济迅速发展,南北经济趋于平衡,为以后 大一统奠定了经济基础。
①政治因素:国家分裂或战乱,民族迁徙、杂 居、兼并战争。
②阶级因素:在各族人民联合反抗统治者压迫 的斗争中。
③经济因素:少数民族由游牧生活转向农业生 活的封建化过程中。
④统治者政策因素:开明的民族政策、汉化政 策、 “和亲”、“册封” 。
⑤友好交往
探究: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原因和启示?
原因: (1)顺应时代潮流; (2) 措施得力;
——陈寅恪《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
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 基础。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政策与社会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政策与社会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政策与社会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在这个时期,经济政策和社会发展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形成了当时的特殊社

会形态。

一、经济政策

1. 重农抑商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争频繁,造成了大量的人口减少和经

济破坏。这时,政府采取了“重农抑商”的经济政策,以促进农业

生产和加强国家财政。同时,政府加强了封建地主的地位,以增

加土地的开垦和收税。

2. 发展手工业

在经济政策中,政府还鼓励手工业的发展。手工业对当时的经

济发展非常重要,因为它是当时唯一的工业形式。政府通过降低

税收和贷款来鼓励手工业的发展,以提高市场供给和改善人民生活。

3. 发展商业

虽然“重农抑商”是当时的主要经济政策,但也允许商业的自由发展。政府对商人的税收比较松散,同时也鼓励市场竞争,以增加国家财政的收入。

二、社会发展

1. 地主经济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封建地主阶层占据了社会的主体地位,形成了一种“地主经济”模式。地主拥有大量的土地和农民,因此,他们掌握了生产力的大部分,同时也掌握了社会的最高权力。

2. 匠人阶层

在手工业发展的背景下,匠人阶层也崛起了。匠人有高超的技艺和较高的社会地位,他们通常是手工业的主要从业者,也是财产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

3. 农民阶层

在当时的社会中,农民阶层数量庞大。尽管他们的地位比其他

阶层低,但仍然是当时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政府在经济政策中,加强了对农业的支持,以保证农民的生产和生活。

4. 思想文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

儒家思想逐渐衰落,道家和佛家思想开始发扬光大。佛教在魏晋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变革与文化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变革与文化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变革与文化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9年),是中国历史上政治变革和文

化发展的一个时期。在此期间,中国的政治和文化面临着巨大的

变化和挑战。尤其是在经济、政治、文化、宗教等多个方面,都

涌现出了一批杰出的文化人物和思想家,他们对中国的政治和文

化发展产生着深刻的影响。

一、政治变革

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治变革是不可避免的。这个时期,尤其是

南北朝时期,中国处于分裂的状态,政治局面混乱不堪。在这种

情况下,政治家们积极寻求政治解决方案,以安定局势。他们中

的大部分人,都既是儒家,又是佛教徒。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变革中,最为重要的是南北朝的建立。南北朝建立的标志是南北朝划分的界限,其主要表现为河南中原

与江南地区的南北分界线不断升高,代表性的是江南陶瓷文化的

兴起,而江南的南部则成为空心化盆地。

此外,南北朝时期,刘宋王朝建立了意义深远的“封疆制度”,其根本思想在于中央政府的统治与地方自治相结合,以保障中央政权的稳定性。这意味着政府进一步分散了权力,各地政府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由此,在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变革中,分权和区域自治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二、文化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文化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这个时期,出现了一大批对中国文化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文化人物和思想家。

首先,佛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在佛教的带动下,宗教文化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佛教文化也深深地融入了中国文化。在此进程中,一些突出的佛教思想家如顺应、天台、净土等,都有着重要的贡献。

其次,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多元性得到了完善和推广。儒家、道家、法家等各种思想流派,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繁荣,同时,由于经济、政治、环境等多种原因造成的南北文化分化、多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3世纪至6世纪晚期) 封建国家的分裂,民族大融合,江南的开发
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技术日臻成熟。发明灌 经济 钢法。 长期分裂割据是基本格局,也孕育统一趋势 政治 (民族融合)。 九品中正制
文化
九品中正制 (1)涵义: 是一种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 九品,指划分人才优劣的九个等级,中正,是品 评官,负责评定人才等级,由世家大族担任。 (2)选拔标准: 门第声望。 (3)弊端: 世家大族子弟不注重提高才能。而真正有才学, 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到中央和地方出任高官。 (4)衰落: 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依靠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 制已无法继续下去。
3、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 是我国现存最早、最完整、最系统的—古代农业 科学著作。 4、魏晋志怪小说 中国的小说,兴起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如志怪小 说《搜神记》《世说新语》
专题二 中国古代文明的成熟与繁荣 ——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
阶段特征:封建国家处于分wk.baidu.com状态,北方出现了民族融 合的趋势,江南经济有了较大发展。 政治: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公元589年) 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乱世,秦汉以来大一统的局面被打 破,国家长期分裂,战乱频繁,腐朽的士族制度形成并 充分发展。 民族关系:本阶段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时期, 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其产生积极促进作用。 经济:均田制度开始成为主要的土地制度。江南经 济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 文化:本阶段中国科技文化继续发展,超越秦汉, 继续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魏晋南北朝的政治经济文化

魏晋南北朝的政治经济文化

魏晋南北朝的政治经济文化

魏晋南北朝,又称三国两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只有37年大一统,而余下朝代替换很快并有多国并存的时代。下面是有魏晋南北朝的政治,欢迎参阅。

魏晋南北朝的政治

各国

「魏晋南北朝」,它是几个朝代统称的复合词,虽然只有五个字,但其中所包括的朝代或国家,可以多达几十个。

我们不妨就先从「魏晋南北朝」一词开始,「魏」指的是三国里的曹魏。由于曹魏受汉室禅让,在三国时代及后世被肯定为中原王朝,而「蜀」、「吴」两国为该时代的附属割据王国,所以「魏」为正统,可以称为「魏朝」。而「晋」主要指的是三国灭亡后,由司马氏所建上的西晋王朝与后来割据在南方的半壁江山东晋王朝(此时北方是「五胡十六国」时代),「南北朝」则指晋朝正式灭亡后,南北对峙形成的几个朝代,南方包括宋、齐、梁、陈四朝,北方则有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直到隋朝建立,统一中国南北方后,自东汉灭亡后,长达近四百年的「魏晋南北朝」才算正式结束。

除了魏晋南北朝一词外,也有以「六朝」来指称这个时期的用法,六朝指的是孙吴、东晋、宋、齐、梁、陈,这几个朝代的时间基本上与魏晋南北朝相当,它的特点是这六个朝代都立国于江东地区,而且国都都在建康(或称建业、建邺,即今日之南京)。

五胡十六国

匈奴人刘渊建立汉政权(后改国号曰赵,史称前赵),公元316年,刘渊族子刘曜攻占长安,俘晋愍帝,西晋亡国,共历四帝、52年,北方从此进入所谓的「五胡十六国」时代。五胡十六国,自公元304年刘渊称王起,北方各民族纷纷建立起各霸一方的王国,直到公元386年被鲜卑拓跋氏所建立的北魏统一北方为止,共历135年。在此期间,共有六个民族各自建立王国,包括.运、匈奴、鲜卑、氐、羌、羯;这些王国的统治区域分布在北方和四川一带,共计有成汉(巴氐人李氏)、夏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与文化变迁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与文化变迁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与文化变迁

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特殊的时期,这个时期的政

治制度和文化变迁多少影响了当时的社会形态和历史走向。在此,我们不妨深入探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变迁。

一、政治制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经济发展和游牧民族入侵的影响,中央

集权逐渐被削弱,地方势力得到了很大的强化。为了保持统治,

各朝政府采取了不同的政治制度。

1.魏晋时期

魏晋时期的政治制度以官僚制为主,国家的管理和决策都集中

在皇帝和官吏手中。官吏由文化高雅的世族担任,他们在政治经

验和文化修养方面具备很高的素养,管理国家机器的能力颇为出色。此外,魏晋时期还推崇“才干”而非门第,尽量利用能人异士,使朝廷机构不断完善。但是,尽管魏晋时期对文化和教育的重视

很高,经济危机和政治黑暗阴郁了这个时期的历史。这也成为魏

晋政治制度的短板,这个制度在魏晋时期内并未起到特别明显的

良好效果。

2.南北朝时期

南北朝时期,由于经济的恶化和战乱的影响,朝廷内斗迭起,

政治制度几乎瘫痪。政府的权力被诸侯领主们夺走,皇室失去了

统治的实际权力。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制度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实

践中,都沦为了吵吵闹闹的政治游戏。尽管南北朝各朝政府均以

册封诸侯和尊重地方勢力为主,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稳定国家形势,但是最终结果却是不如预料。

二、文化变迁

南北魏小说《齐民要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化变迁深刻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由于

政治制度的变形和统治集权的削弱,官方文化得到了一定程度的

质疑。这个时期战乱不断,经济动荡,社会主义思想得到了很大

的推动。

1.魏晋时期

魏晋政治经济和文化 课件--2024届四川省叙永第一中学校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

魏晋政治经济和文化 课件--2024届四川省叙永第一中学校高三人民版历史一轮复习
④赋税制度:租调制
占田制:
西晋颁布的土地、赋税制度。从占田制的内容看,它是一种既保证政府 收入,又保护士族特权的一种土地制度。占田制中对于官僚士族占田、荫客、 荫亲属等特权的规定,其主要精神不在于对官僚士族的特权加以限制,而在 于确认和保护他们已占到大量土地和户口的既成事实。同时,也限制他们无 限占田。民户也可占田,并规定了数量,总之,占田制有利于土地开垦。
拓展:儒学、道教与佛教的发展
1.概况
时间 汉朝
魏晋 南北朝
隋朝
唐朝
儒学 汉武帝时确立正 统地位 吸收佛教、_道__教__ 精神,有了新的 发展 提出儒、佛、道 “三教合归儒”
道教 东汉末兴起,中 国本土宗教 民间广为传播, 主张“贵儒 ”和 “尊道”
3、各级地方官吏按照官职高低授给不同数额的公田(职分田),离职时移 交后任官。地方官吏各随在职地区给予公田,刺史十五顷,太守十顷,治中、 别驾各八顷,县令、郡丞六顷。新旧任相交接,不许出卖。
租调制
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期和均田制配套的税收法令,上接魏晋南北朝户调制, 下启唐代租庸调法。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量的谷物,叫作“租”; 缴纳定量的绢或布,叫作“调”
③设置中正官管理;④具有较强的主观性 (5)影响 ①积极:起初确实起到了选拔人才的作用,并且将评议权收归中央,一定 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 ②消极: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形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的局面,不利于选拔人才和中央集权。

中国古代的魏晋南北朝时期

中国古代的魏晋南北朝时期
商业繁荣:魏晋南北朝时期,商业贸易逐渐活跃,城市经济逐渐兴起,商业繁荣促进了社会经 济的发展。
民族融合: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地区各民族之间的融合逐渐加强,南方地区也逐渐融入中原 文化圈,这种民族融合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文化和艺术的交流
佛教的传播:魏晋南北 朝时期,佛教从印度传 入中国,对中国文化和 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土地兼并和贫富分化
土地兼并:地 主大量兼并土 地,农民失去 土地成为流民
贫富分化:豪 门贵族财富积 累,农民生活 贫困,社会矛
盾激化
影响:导致政 治动荡,社会
不安定
解决方法:政 府采取措施限 制土地兼并, 推行均田制等 政策,缓解社
会矛盾
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
频繁的自然灾害, 如水灾、旱灾、地 震等,给社会带来 巨大损失。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西晋时期:实行占田制,士族势力 壮大
南北朝时期:南朝皇帝与门阀贵族 共治天下,北朝实行府兵制和均田 制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农业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农业技术得到了较大的提升,大量荒地得到开垦,农业生产逐渐 恢复和发展。
手工业进步:随着商业的繁荣,手工业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纺织、冶炼、制瓷等行业逐渐兴 起。
佛教的传播
佛教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成为了当时社会的主要宗教之一。

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加强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政权并立与民族交融加强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开篇— —先秦时期
中 国 古 代 史
第二单元 首次出现“大一 统”——秦汉时期 第三单元 政权并立与民族 交融的魏晋南北朝时期、 繁荣与开放的隋唐时期 第四单元 民族交融的进 一步加强和农耕经济的 继续发展——宋元时期 第五单元 统一多民族国 家的进一步发展和古代 社会由盛转衰——明清 时期
③迁都洛阳 A.原因:平城保守势力强大,产量有限,灾疫频 繁;洛阳农业发达,交通便利;迁都更易充分接 受汉文化和减少改革阻力。 B.影响:使洛阳再次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中心; 北魏洛阳的规划和布局,对后世城市建设影响较 大;较少了改革阻力,有利于胡汉民族文化的交 融,使中华文明得到进一步发展。 ④革除旧俗 A.措施:重修官制礼仪;改穿汉服;说汉语;改 汉姓;与汉族主要士族通婚。 B.意义:促进了鲜卑族和汉族的交融;争取到了 汉族地主对北魏朝廷的支持;有力地推动了政权 向汉族王朝政治模式转化。




(2)措施 ①实行均田制 A.前提:由于长期战争和人口迁移,政府掌握大量无 主荒地。 B.目的:缓和社会矛盾,发展社会生产,增加国家赋 税收入。 C.实施:485年,冯太后、孝文帝采纳大臣李世安的 建议,颁布均田令。 D.内容:农民领露田(即无主荒田;死后归还,不得 买卖)和桑田(即已经耕种的地,可继承和买卖), 承担一定的徭役和杂税。官吏可分到公田,地主原有 土地不变,使统治阶级利益得到保障。 E.作用: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 极性,吸引更多流民安定农耕,从而使更多的农民成 为政府直接控制的编户,保证政府的财政收入和劳役 需要,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和政治文化变迁研究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和政治文化变迁研究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和政治文化变迁研

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58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也是一

个蕴含巨大历史意义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呈现出了令人瞩目的变化和转折。

一、社会经济的变革

1. 人口的大量减少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人口数量急剧下降的时期。魏、晋时期,中国的人口数

量已逐渐减少到汉末时的1/3左右,到南北朝时期更是减少到晋朝时期的1/4左右,造成了许多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影响。

2. 土地和生产的重心转移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人口的大量减少,大量农村人口转而涌向城市,对土地

使用的压力也就逐渐减少。因此,土地和生产的重心也逐渐向城市转移。在城市中,经营商铺、专门手工制作、工艺品和礼制几乎成为了最主要的经济活动。

3. 社会阶层的变化

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人口减少和城市的兴起,社会阶层的变化也愈加显著。由于农业生产的衰落,地主阶层的地位逐渐减弱,而商业、手工制作等产业的兴起,则使得官僚和手工业工人逐渐成为社会的主要支柱。

二、政治文化的变革

1. 政治体制的改变

南北朝时期,在政治体制上也发生了诸多变革。此时,大量的政治权力移交到

了皇帝和中央集权的手中。但是,这并并没有使中央政府的实力增强,而是导致了权力的扩散和分散。这种权力分散使得政府的决策难以实现,并导致了斗争的激烈化。

2. 文化思想的变迁

魏晋南北朝时期也是中国思想和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新思想的崛起对中

国历史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此时,佛教、儒家学派和其他思想渐渐混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熔炉。这也使得南北朝时期的文化具有了别具一格的特点。

魏晋时期政治经济文化

魏晋时期政治经济文化

一、构建知识体系

晋 思想:魏晋南北朝时佛教、道教盛行,儒家正统地位受到冲击


朝 思
科技: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


科 书法:魏晋前处于自发阶段,以后进入自觉阶段——书圣王羲之

文 化 绘画:注重以形写意----顾恺之
魏晋南北朝
魏晋时期(220—420) 南朝(420—589) 北朝(439——581)
阶段特征
政治:中国古代第二次大分裂时期,士族门阀百度文库治成为特色
经济:江南经济迅速发展,南北经济趋向平衡,各民族经 济交流加强,封疆生产方式向边疆拓展。
文化:科学技术取得不少领先世界的成就,文学艺术和三 教并行发展。
一、构建知识体系
中央官制:形成三省体制
魏 晋 南 北 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 朝 政 治
北魏孝文帝改革
概念: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然后授官的制度
选官依据:门第出身
评价:实行之初,尚能依据人才优劣确定品第,选出 了一些有真才实学的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后来形 成所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局面,阻碍了 社会阶层之间的流动。
一、构建知识体系
耕作技术:北方旱地形成耕耙耱技术,南方水田耕耙技术 农业
灌溉工具:曹魏时马钧发明翻车


冶金业:南北朝时出现灌钢法
南 手工业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女史箴图》绢本 设色 24×248公分 英国大英博物馆藏
顾恺之《洛神赋图》局部 原长572厘米 高27厘米
顾恺之画长于运用细线条,元人汤垕《画鉴》评为“如春蚕吐丝”。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23
北魏唐中期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收土地国有制耕种北魏唐中期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收土地国有制耕种国家土地的农民承担国家的租税役局限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 济和文化
阶段特征:魏晋南北朝
国家分裂,民族大融合,南方经济大发展
政治
国家分裂,政权更替频繁;
经济 南方经济得到开发,南北经济趋向平衡;
民族关系 民族交流频繁,民族融合成主流;
地位:比外国早近一千年
月球上以祖冲之 命名的环形山
以祖冲之命 名的小行星
4.书法艺术
⑴ 东汉末:书法成为一种艺术 。
⑵曹魏:钟繇开始把字体由隶书转化为楷书。
⑶ 东晋:王羲之博采众长,诸体兼精,世称 “ 书圣 ”。代表作:《兰亭序》(天下第一行 书)。其子王献之造诣也极高,与王羲之合称 “二王”。
始迁洛邑,根本既虚,随即崩溃。对此理
解正确的是
A.孝文帝改革导致鲜卑族灭亡
B.迁都不利于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D
C.北魏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
D.否定了孝文帝迁都洛阳的进步性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经济

魏晋南北朝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

中国古代史复习: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0)

注:朝代沿革并不需要同学们准确记忆,列在此是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本单元的内容。

阶段特征

政治:魏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公元589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乱世,秦汉以来大一统的局面被打破,国家长期分裂,战乱频繁,腐朽的士族制度形成并充分发展。

民族关系:本阶段是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大融合时期,北魏孝文帝改革对其产生积极促进作用。

经济:均田制度开始成为主要的土地制度。

文化:本阶段中国科技文化继续发展,超越秦汉,继续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

知识梳理

一、政治

(一)三省体制的逐步形成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握有实权的先是尚书省,继而有中书省和门下省,逐渐形成三省体制。

(二)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

魏晋南北朝时期选用官吏采用九品中正制,以门第作为选官标准。世家大族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因此他们往往不注重才能。而才能出色但出身低微的人则很难出任高官。随着世家大族的没落,这种制度已无法继续。

(三)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

439年,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北魏以武力统一黄河流域。但北魏政权文化落后,制度草率,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为巩固统治,冯太后与北魏孝文帝先后进行改革

2.措施

①冯太后的改革:制定官吏俸禄制,整顿吏治;推行均田制和租调制;设立三长制。

②北魏孝文帝改革:迁都洛阳;移风易俗,通过易服色,讲汉语,改汉姓,与汉族通婚,改籍贯等措施,接受汉族先进文化。

3.意义

推动北方经济迅速恢复与繁荣,加速北魏政权封建化的进程,促进民族大融合。

二、经济

(一)农业

1.耕作技术: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水田也采用耕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iblioteka Baidu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
11、不为五斗米折腰。 12、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 贞秀姿 ,卓为 霜下杰 。
13、归去来兮,田蜀将芜胡不归。 14、酒能祛百虑,菊为制颓龄。 15、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