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找底
精确找底的重要性
-----我认为钓鱼,只要有可能钓底的话,就必须认认真真找底,否则很难钓爽。

找了底的比不找底的强,精确找底的比马马虎虎找底的强。

“精确找底”是“竞技钓鲫法”系统理论中一个有关找底的方法。

但很多人不太重视。

有人说“找到鱼层了就是找到底了”,也有人说“钓底只要钓到鱼了就找到底了”。

我觉得前者完全不理解找底的目的,是初学钓鱼人常犯的一个错误。

后者,是属于会钓而又不太钻研的人容易犯的错误,他们没把找底的重要性看透,有轻视找底的思想存在。

其实,找到鱼层或是钓到鱼了,只是找到“鱼口”了(指找到鱼吃食动作了),而鱼口是会变化的,如果在此之前你没能精确找底,当鱼口变轻、变滑,你就钓不上鱼来了。

这时,浮标不是纹丝不动,就是有动作却总空竿。

因为钓轻口鱼和滑口鱼,是否能中鱼,在浮标上的调整,就是几毫米的量(竞技休闲均如此),而这个量是要建立在精确找底这一基础之上的。

我小时侯学打羽毛球时,我的教练当年纠正我前场搓小球的动作时,有句话是我至今铭记在心的。

他看我苦练手腕动作,球却搓不稳,就提醒我说:搓前场小球,手腕动作是很重要,但你的步伐总是慢半步,这样练,一辈子也搓不好,要练先练步伐。

我听了教练的,很快能搓出前场滚网球了。

这个比喻可能不很恰当,但我是想说明,钓鱼钓底时,如果没有精确找底,那就失去了一个调整浮标调目和钓目的依据,这个依据就是基准点,是钓底的根基。

没了基准点,没了根基,就会在鱼口发生变化后让你盲从,让你不知所措,特别是在左调右调浮标不见成效时,你的自信心会受到极大的打击。

从此,别人在接二连三的上鱼,你却是在接二连三的上下移动浮标,虽也忙的不亦乐乎却很少上鱼。

当你每次钓底,只要精确找底了,那烦恼就会少多了,快乐会让你铭记找底的重要性。

这在我今年的全国巡回讲习班中是被反反复复验证了的事实。

几乎每一次推广,所到之处都要向大家反复强调找底的重要性,但还是有人轻视这个环节。

凡是认真找底的,虽技术一般,但都能见到有效鱼口。

一场练习
赛下来,陷于迷盲的,不是找过了底,就是没找到底。

事实胜于雄辩,第二场不用我再去提醒,大家都自觉地认认真真的找底了,自然上鱼的状态也随之而大有改观。

那么如何精确找底呢?我下面将详细地向初学钓鱼的朋友们介绍一下“竞技
钓鲫法”中的找底方法。

这种方法对高手而言可能是笨而烦索的,但对初学竞技钓的朋友们而言,恰恰是快速掌握钓底秘诀的捷径。

这里还要说明一下,精确找底是建立在精确调标基础之上的。

如果调标方法有误,会导致底找不准确。

所以我们要先从调标开始:
1、为避免不同水域水的密度不同造成调标出现误差,一定要在你实际垂钓的水域内调
标,而且要在钓点内调标(钩饵落底的地方)。

2、如果你采用压线钓法(主线压入水中),那调标时一定要把主线压入水下。

因为主线漂在水面和压入水中,浮标所感知到的重量是不同的。

一段直径在0.6号,长1.5米以上的钓线浮在水面和压入水中,对一支高灵敏度浮标来说,会有一目左右的影响。

3、调标时,底钩(长子线上的钩子)离水底10公分左右为准。

钩子太接近水底,有可能会造成在钩子触底状态下调标,那完全调不准。

如果钩子离底大远,调标时有一大段水线的自重没计算进去,也会调不准。

例如:在两米水深钓鱼,你是在水线长50公分左右调的标,当你延长水线到底钩快触底时,这一米多长的水线的自重会让一支高灵敏的浮标下沉一定的目数。

使你原本调目在不知不觉中发生了变化,而你还一直认为是原来设定的调目。

通过计算,我们知道千分之三克的重量,足以使一支高灵敏度的浮标下沉一目。

而一米多长,直径0.6号的钓线,它的自重在千分之三克以上,所以调标一定要在接近水深的前题下调标。

4、为确保钩子离底10公分左右调标!在调标之前我们一定要测出钓点的水深。

方法如下:在铅坠上卷上一块足以把浮标拉入水下的铅皮。

如果水线长度短于水深,浮标会没入水下。

如果浮标露出水面很多,说明水线长度大于实际水深。

随后我们通过向上或向下移动浮标,使浮标露出水面一目,这时浮标一目以下到铅坠的距离就是钓点的实际水深。

5、把浮标向下移动子线长度加十公分距离(这是一个重要的公式),这时底钩到浮标一目以下的长度就比实际水深短十公分。

6、当浮标调正完之后,贴钩柄处剪去一枚钩子,看浮标升起几目,以此了解钩重。

先不要换钩子,在剩下的单钩上挂上一粒小橡皮泥球,通过加减橡皮泥,使小橡皮泥球比一枚钩子重一目(这是一个重要的公式)。

例如:当你在双钩离底十公分状态下把浮标调整到三目,剪去一枚钩子后,标升到五目,这说明一枚钩子重两目。

当你把小橡皮泥球挂到剩下的那枚钩子上,浮标下沉到两目,这就证明你用于找底的橡皮泥球比一枚钩子重一目(在这里需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要选用较硬不易溶化的没有香味的橡泥)。

7、这时取下小橡皮泥球,换上一副完全相同的子线,再把小橡皮泥球挂到上钩上,把浮标调到略高于你事先调到的目数,这时双钩到底,底钩接近卧底,上钩轻触底,到此精确找底全部结束。

当你精确找底之后,就可以按照“竞技钓鲫法”•中调几钓几开始钓底了。

最后还要说一句,当你钓了十分钟左右,一定要回一次标(把标向下移动十公分),再验一次浮标,看看是否吃水。

如果是去打比赛,最先提前半个小时泡一泡浮标。

有很多人找底方法与此大致相同,但他们忽略了两点:一是不在意找底的橡皮泥多重,往往是用比一枝钩子重很多的橡皮泥找底,在有酱层的水域,往往是上钩已深陷酱层,当换上较轻的饵垂钓时,子线已很弯曲,钓的很钝,浮标几乎没有信号,自已并不知道原因。

二是没称钩重,天法确认找底用的橡皮泥是否比钩子重,如果找底用的橡皮泥比一枚钩子轻的语,在找底时,底钩触底,浮标就会升过调目,让你误以为双钩到底了。

当你换上较轻的饵垂钓时(一饵轻于一枚钩重),上钩会离底,经常是浮标下顿语言很好,却总是空竿。

这些现象都是不了解正确找底的方法所造成的,是初学者最容易犯的错误,所以大家一定要十分重视找底这个环节。

怎样找底(综合篇)之一
单一地说水底,那是很好找的。

坠子或饵料团用大点就到了,不存在找不到底的情况。

事情的关键是,怎么找到能钓到鱼的那个底。

用这个标准衡量,“底”
这个词,也就没有具体的标准了。

但是我想推荐一种底,却实实在在有标准的。

那就是一种线组的状态:上钩悬浮或擦底,下钩完全落底。

在这种状态下,上调为钝,下调为灵。

由于双子线有一个差值,所以那个底反映到浮漂上,往往有一个不小的距离。

上钩是在最高点还是在最低点,这就影响了线组的状态。

在垂钓中,反映到浮漂,信号特点也就有了细微的区别。

验底,就是在找到底后,反复上调下调,看浮漂目数变化——增加、减小。

多试几次就知道了。

一定要注意一个细节:找底和验底时,一定要让鱼竿和钓线保持同样的状态,也就是你的姿态。

好多人找不好底,或者找到底后发现底变了,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这个。

再就是钓线伸长、浮漂吸水、动作变形。

怎样找底(综合篇)之二
2000年,程宁在老鬼钓鱼学校讲课是专设一章―――找底,他用一块橡皮挂
钩找底而没有用铅皮,就是为了解决过底的问题.他用的是软身2号浮标,演示的
是空钩调4目下的找底过程,橡皮块的重量相当于搓两饵的重量就保怔了找底的正确性.
然而,竞技高手用不着找底,因为他们对每个浮标的浮力都是预先测定好了的,11目实心浮标无钩无饵出水10目,双钩无饵出水7目,单钩单饵出水4目,双钩单饵出水1目,双钩双饵.下钩肯定到底.包括浮标灵敏点在什么位置,水线的长或短会影响几目都做到心中有数.他们会以两钩尽量接近水底设钓目,然后在下钩上一至少能将标尖压如水的大饵来找底.例如,水深2米,设水线长1.9米,两钩无饵调7目,挂饵找底.若钓目为4目,多次抛钩显示4目后,说明下钩已经到底了,但不能说明是否过底,应该提杆下移浮标3目,然后搓一个比先前小1/3的而抛钩,标尖显示1目说明没有过底,若是2目就是过底,这个过程就是定初钓目.而后,再根据鱼情和上鱼的情况再做调整,直到基本满意为止,说基本满意是因为有的钓手还对上钩中鱼还
是下钩中鱼,以及钩尖刺入的角度上发现钓组的不和谐性;是挂上钩找底还是挂下钩找底,其实就是看两饵的状态,两饵1悬1底,1拖1贴,还是2个都拖(灵-不灵不钝-钝).而且还要考虑饵的雾化程度.
怎样找底(综合篇)之三
有钓友提出,钓鱼找底用钓饵找就完全可以做到,无需用小橡粒泥球来找底,那样比较麻烦又费时间,有点儿多此一举,并有故弄玄虚之嫌。

对于这种观点,用一两句话还真难说清,关键是要分析用饵代坠“找底”的方法其利、弊各占几成,究竟是利大还是弊大,是适用于少数人还是适用于多数人。

如果是一位钓技已修炼到炉火纯青的高手用钓饵找底,那当然是易如反掌之事。

用饵找底,还可以边找底边打窝子,真可谓一箭双雕,所以他们对用橡皮泥球找底的方法,可以不屑一顾。

对他们而言,别说用饵找底了,就是用空钩同样也能找到底,而且可以做到丝毫不差,有时甚至根本就不问底在何方,完全采用随机漫步式的“引钓”或“追钓”,三、两竿下去就定好了棚深(鱼所在的水层),然后跟随鱼群的起浮而上下变换棚深,一切都可以随心所欲,挥洒自如,那是因为他们的功力使他们已无需再为找底而操心劳神——他们早就把底装在了心中。

对初学钓鱼的钓友而言,特别是一心要学钓鲫鱼的钓友,学会用小橡皮泥粒找底是非常重要的。

这种看似笨拙的找底方法,其实是最实用的,可以为新手省去很多因为看不见水下的变化而产生的麻烦,使学习的过程能建立在正确的基础——找底无误之上,因为钓鲫鱼的基本功之一,就是底钓。

底钓、底钓,如果连底都找不好,从何而钓呢!
有些钓鱼爱好者,对如何调标很注意研究,在一起交流时,他能就调标同你侃上半天,当问到他如何准确找底时,他却用简单的几句话把你打发了,原因是他小看了找底的重要性,压根儿就没有正经八百的在找底上下过功夫,所以也就没得可侃。

做为钓鲫鱼爱好者,如果找底这门功夫学不好,想把复杂多变的浮标语言看懂了,是十分困难的。

正确判断浮标语言的前题,是必须知道双钩及子线在水下的状态,最起码要知道是单钩到底,还是双钩到底;子线是弯曲的还是直的,否则无法分清有效鱼讯和无效鱼讯之间的区别,也就搞不懂同样的浮标语言,中鱼和不中鱼的原因,只能是蒙着钓。

而蒙着钓,因得不到正确答案和经验积累,钓技是很难得到提高的。

有些初学钓鱼的钓友,由于不懂得正确找底的用意和重要性,无形中忽略了找底这门基本功,图省事用钓饵找底,总是钓不好底,就属于这类原因所至。

在很多比赛中,特别是比赛结束后,如有人还在找底,那他一定是在比赛中因性急,找底过于草率或找底方法不对,一直对底在何处始终就吃不准,心中没谱,又怕重新找底要花费时间,最终在犹豫不决之中败下阵来。

赛后当头脑清醒下来,想重新找找底,验证一下自己的怀疑所在。

当他找到“真底”后,可能会后悔不矣地自责:“钓狗*啊,离底还八丈远呢!”要么就是自嘲地说:“早过底八百里了,浮标它能动吗!”这类故事在赛场上已成为保留节目,每次都会有人一不留神就犯了此类错误,上演此类悲喜剧,其中还不乏高手。

所以说宁可多花五分钟,把底找准了,也不要为图省事而坏了大事。

那么,具体到用钓饵找底,都有哪些弊病了:首先,钓饵入水后可能脱落、会溶散、会被鱼吃掉,而你又看不见发生的这些变化,这样就无法保证找到的底是否准确,因为这种找底的方法,是建立在饵入水后不发生变化这一假设之上的。

另外,在经过多次测试才能定位的找底过程中,我们无法保证每次挂到钩上的钓饵重量、体积都相同,因重量、体积不同,也会影响测底的准确性。

而用事先做好的橡皮泥粒找底,从头挂到尾,只要中途不更换,它的重量和体积是不会改变的,而且可以避免溶散脱落,被鱼吃掉等麻烦。

如果中途发生了脱落,钩一出水面即可知道,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的浮标和不同的找底要求,用手捏出各种大小不同的橡皮泥粒,使用时对号入座十分方便。

既使用一粒橡皮泥粒也很方便,因为它的自重,是可以随意加减的。

如今,不少竞技钓手也喜欢用橡皮泥粒找底。

他们在比赛中宁肯多花点时间,也要把底找准了。

可想而知这种找底方法是有其一定道理的。

这里要再次强调一下:半水空钩调标之后,一定要先称一下用于找底的橡皮泥粒的自重,而且找上钩底(既双钩到底)和下钩底(既上钩离底,下钩到底),所用的橡皮泥粒的自重是有所不同的。

用下钩找底时,最好是浮标在半水状态时,橡皮泥粒的重量让浮标下沉一至两目,大于两目,底可能找不准。

用上钩找底时,橡皮泥粒的自重应该在两目重基础之上再加上一个钩子的重量。

如果钩子很轻,不到浮标的半目重,可以忽略不计。

举例说明此重要性:如果你是用一个自重为三目以上的钩钓大型鱼,当你半水调标四目后,用重两目的橡皮泥粒找上钩底时,当下钩触底后(钩的自重被地
面承受)浮标就可能升到四目以上,让你误以为上钩已到底,其实此时上钩并未到底。

用橡皮泥粒找底,是一种比较方便可*的方法,实际上也是最节省时间的找底方法。

俗话说的好:一步找底到位,免得一天受累。

但愿大家都能认认真真找底,轻轻松松钓鱼。

拉饵找底
拉饵钓是我们在钓鱼的时候常用的钓法,垂钓鲫鱼鲤鱼都会用到。

钓鲤鱼的时候因为鲤鱼的摄食习性是拱食,所以即使饵料陷入池塘中的虚底问题也不大(钓浮时另论);但鲫鱼是不会到泥层里拱食饵料的,只是少部分小鲫鱼会到浑浊层里很浅的位置进食,大鲫鱼正常的时候都是在离水底20~30工分的位置活动。

钓这种鱼的时候找底变的很重要。

一般都是先挂饵找到池塘的底,然后再从吃口的变化上寻找鱼的底。

拉饵钓底的时候找底比较讲究。

因为拉饵入水后饵的溶散较快,到指定钓目后饵重已减少大部;还有就是我们使用拉饵的时候饵的重量一般都做的很很轻,这样我们在钩饵入水浮标到位后饵到达的位置并不一定是水底。

拉饵找底的时候经常找不准,水越深表现的越明显。

下面简单说说拉饵找底,以台钓刚传入时的调四钓二为例,画了些简图和大家一起分析。

首先我们空钩半水的时候通过加减铅皮调到四目。

这个是大家都能做到的。

这里要注意的调标的时候离底不要太高,十几工分左右为好,这样水的密度变化不大,对浮标受到浮力造成的影响小。

调钓会准确些。

然后我们开好饵,搓饵找底,使浮标露出水面2目。

这时要记得固定最下面的那一颗太快豆。

这颗太空豆是我们找到的你的浮标垂钓时下拉的底限。

即使拉饵的时候浮标到位后不是两目也不要动这个点。

因为搓饵与拉饵饵重差异的关系,很可能你在浮标这个位置的时候用拉饵钓底,浮标到位后不是两目,更可能是多于两目,即使是这样也不要再下拉浮标,这个时候你如果根据鱼口判断钩饵的位置不对,如果想继续钓底,那你能做的只是上推浮
标,下拉的时候一定是钓得离底越来越高了,失去了钓底的意义!拉饵钓底的时候这个最下方的点千万记得不要动。

然后再搓饵抛竿,上推浮标,直至使浮标露出水达到4目。

这时你的浮标在水底钓搓饵的时候是不灵不钝的状态,但钓拉饵就不一定是了,所以为了确保钓底的实现,我们需要再把你的浮标上推一只半钩子的距离(这是钓底的时候双钩的钩距),如果你的双钩距过大,要上推2到3个钩子的距离,这时固定上边这颗太空豆。

好了!底的范围我们找好了!!最上和最下两颗太快豆之间的位置我们在拉饵钓底的时候都可以钓,一般根据你的饵来决定浮标的位置。

如果你的饵做的较重要钓得灵些,也就标座是贴近下边的那颗太空豆,如果饵做的比较轻,就要钓得钝点,标座离最上边那颗太空豆近些!!
之所以要找出一个可钓的范围,是因为无论我们搓饵钓还是拉饵钓,你根本无法真正的知道你的钩饵在水底的确切状态,只能是凭经验知道个大概的样子。

搓饵的钩饵入水后溶散的较慢,我们还可以根据你对浮标的了解相对比较准确的调整浮标的位置来确定钩饵在水底的状态;拉饵就不同了,饵一入水马上就开始雾化散落,到底后更无法知道剩余的饵重了,掌握钩饵在水底的状态变得更难。

所以我们在拉饵钓底的时候要调出个调钓的范围!现在的竞技圈里,能确切的知道自己的饵到水底后几秒雾化到剩下多少的人为数并不多!应该说整个钓鱼圈里也只有很少的几个高手能达到这种地步,所以我们在钓鱼找底的时候都是大致的找底后根据鱼口的变化来确定钩饵要放的位置。

希望以上的心得能对钓友们的日常垂钓和竞技比赛有一定的帮助!
原创如何精确找底的方法
在垂钓中找底的方法很多,有人认为找底不重要,但我认为不管是竞技钓,还是休闲钓,都很重要。

随着垂钓技术的多样化,浮标的语言也丰富了,出现了很多的中鱼语言。

如果找不到底或者找过了,都会影响渔汛语言,也会影响鱼获。

那如何找底呢,我们先说一下调标,找底是在调标之后的,他和调标有关系。

在这里我们通过举一个例子来看看如何找底:比如我们在垂钓中调四目钓四目,让双饵到底。

第一测水深。

我们双钩离底调标,首先在铅坠上夹一块重的铅皮测出水深,然后在空钩的情况下通过加减铅皮调四目。

第二完成调四目之后,挂橡皮泥找底,橡皮泥的重量要大于一枚钩子的重量。

如何知道钩子的重量,把子线上的双钩之中的上钩减去(只剪钩子),然后把杆抛入水中,如果浮标上升到5目,说明鱼钩重一目,再把一粒橡皮泥挂到底钩上,再抛入水中,通过加减橡皮泥让浮漂露出水三目,可以得出橡皮泥重两目(橡皮泥不能小于单钩的重量,那样不容易让双饵到底,也不能比单钩过重,那样容易让双饵沉入水底的浆泥层中,最好在一目左右)。

第三换一副相同的子线和鱼钩,双钩挂上橡皮泥(它的重量用第二步中测量的),然后慢慢上移浮漂直到露出四目,完成了。

这时是双饵到底。

说明:垂钓的时候鱼饵必须与橡皮泥的重量一样,如果鱼饵过轻,浮标可能会变成5目让你认为没有找到底。

如果鱼饵大于橡皮泥,浮标可能变成3目,鱼饵沉入淤泥,让你认为找过了底!在这里还要说明单钩的重量,橡皮泥的重量,鱼饵的重量都很重要!这方法可能繁琐一些,但绝对精确,特别适合初学者使用!!
三年找底
俗语:一年调标,三年找底。

算起来我学习钓鱼已经三年多,自认为找底没有问题,也清楚物理性的水底和狭义鱼层(底)的关系,但昨天又让我痛苦了一把。

这次垂钓是一野河,水深1.4米,流动,底部不平,小杂鱼很多。

西南风4~5级别。

温度20度,是个相当考验人的地方和天气。

而且当地电鱼很普遍,有时一天5~8次电船来回。

鱼口轻,不好钓。

首先用的是钓鱼王“疯.鲫”3号浮标,这是我野钓最常用也很喜欢的浮标,示目清晰,动作干脆。

考虑鱼情,选择钓底。

伊豆5号钩,空钩半水调6目,钓2目。

浮标入水后半小时二次调浮标,相比原来下沉1目(吃水),再次修剪。

第一个难题是底部区域不平整,相差10厘米范围落差2~4目。

水底败草和杂物多,还经常挂底。

第二个问题是走水,一分钟走大约1米。

如果钓浮,走水更快,而且钓浮也
没有动作。

注意走水动过程的信号,几次空杆,虽然有了规律但没有清晰鱼讯。

第三个问题是西南风,不好上鱼,而且抛杆和收杆都需要功夫。

垂钓2小时,没有一口。

中间也有动作,多次空杆。

因为上述原因,很难判断那是真的鱼口。

加重铅皮,改成空钩调平水,钓2目。

走水情况改善,浮标偶尔在侧风下有摆动,但是没有下顿和上送,也没有钓到鱼。

当时心里很着急,换饵料,换钓位都没有改善。

5点中风停,走水明显好转。

但依然没有清晰鱼口动作。

换“黄金眼”B-2007 2号浮标,调6亩钓2目。

终于有了下顿动作,20分钟连续上6条2~3两鲫鱼。

天色暗淡,看不清浮标。

遗憾收兵。

感觉找底是个难题,这个下午就是一直在找底了。

挂大饵找底和铅皮找底相差2~4目!
加上底部不平抛杆受风力影响不能保证准确,找底一直在困扰着我。

浮标调钓是个问题,灵敏了走水,小鱼闹;迟钝了没有信号。

饵料是问题,偏腥闹小鱼,本味不上鱼。

最后选择的饵料是:
钓鱼王疯钓鲫1号60%+疯钓鲫2号15%+麝香底窝15%+拉丝粉和麝香小米。

实战中找底的学问
实战中很多朋友不是很注意找底的问题,认为无关紧要,其实它是我们施钓的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若底找过了,那麽浮标的信号很极其不灵敏,找不到底的话,钓浮的条件有不充足,还是会一无所获的。

下面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一些实用的经验,供大家分享。

许多钓友在找底时经常遇到一个困惑:找底时浮标露出水面3目,挂上饵怎么就变成4目了?
其实这个总是并不复杂,要看你是挂什么东西找的底,它的体积、重量同你使用的钓饵有多大区别。

如果是自然环境中长期稳定的静流区域和积淤较厚的养殖池塘,水底一般都有厚度不等的粥酱状“虚底”。

用比较重的铅皮裹在钩上找底,钩很容易穿过虚底落在较硬的“实底”上,当你换上钓饵时因饵的重量比铅皮轻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