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化计算--论文
论文题目
79 1 信息与计算科学 1 网上拍卖系统设计----商品发布与展示模块 设计 其他 自 拟 常杰 讲师 刘金轩
80 2 信息与计算科学 1 网上拍卖系统设计----商品拍卖算法设计模块 设计 其他 自 拟 常杰 讲师 王春鹏
41 4 信息与计算科学 1 ? 信计专业本科生数学质量评价的模糊数学模型 论文 科研 自拟 海射香 助教 张建宁
42 5 信息与计算科学 1 ? 模糊控制系统的辨识与应用 论文 科研 自拟 海射香 助教 晏敏
43 6 信息与计算科学 1 ? 数据挖掘的常用方法介绍 论文 科研 自拟 海射香 助教 蓝斌
91 1 信息与计算科学 1 保险公司客户管理系统 设计 科研 自拟 黄灿云 副教授 董丽娜
92 2 信息与计算科学 1 保险公司业务员管理系统 设计 科研 自拟 黄灿云 副教授 罗声远
93 3 信息与计算科学 1 网上超市商品管理系统 设计 科研 自拟 黄灿云 副教授 肖生青
94 4 信息与计算科学 1 网上超市销售系统 设计 科研 自拟 黄灿云 副教授 李文涛
47 2 信息与计算科学 2 微分方程边值问题数值解 论文 科研 自拟 孙建平 副教授 车支强 钱发杰
48 3 信息与计算科学 2 微分方程边值问题解的积分表示 论文 科研 自拟 孙建平 副教授 钱发杰
49 1 信息与计算科学 1 非线性代数方程的解法 论文 科研 自拟 马成业 讲师 田旭
50 2 信息与计算科学 1 线性方程组的迭代解法的探讨 论文 科研 自拟 马成业 讲师 陈琳娜
1 1 信息与计算科学 1 DOL系统图形生成器设计 Win32SDK 软件工程 自选 刘树群 副教授 魏国宁
进化计算综述
进化计算综述1.什么是进化计算在计算机科学领域,进化计算(Evolutionary Computation)是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进一步说是智能计算(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中涉及到组合优化问题的一个子域。
其算法是受生物进化过程中“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机制和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的影响,通过程序迭代模拟这一过程,把要解决的问题看作环境,在一些可能的解组成的种群中,通过自然演化寻求最优解。
2.进化计算的起源运用达尔文理论解决问题的思想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60年代,这一想法在三个地方分别被发展起来。
美国的Lawrence J. Fogel提出了进化编程(Evolutionary programming),而来自美国Michigan 大学的John Henry Holland则借鉴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和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的基本思想,并将其进行提取、简化与抽象提出了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s)。
在德国,Ingo Rechenberg 和Hans-Paul Schwefel提出了进化策略(Evolution strategies)。
这些理论大约独自发展了15年。
在80年代之前,并没有引起人们太大的关注,因为它本身还不够成熟,而且受到了当时计算机容量小、运算速度慢的限制,并没有发展出实际的应用成果。
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遗传编程(Genetic programming)这一分支也被提出,进化计算作为一个学科开始正式出现。
四个分支交流频繁,取长补短,并融合出了新的进化算法,促进了进化计算的巨大发展。
Nils Aall Barricelli在20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进行用进化算法和人工生命模拟进化的工作。
Alex Fraser发表的一系列关于模拟人工选择的论文大大发展了这一工作。
[1]Ingo Rechenberg在上世纪60 年代和70 年代初用进化策略来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的工作使人工进化成为广泛认可的优化方法。
武汉大学“马洪超”教授简介
马洪超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1969年2月生。
2000年破格为副教授,2003年破格为教授。
主要从事遥感图像处理与分析、遥感应用、空间统计学等方面的理论和应用研究。
先后为本科生和研究生开设模式识别、数据库系统、软件工程等课程。
近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开发863-13领域项目“通用遥感数据处理平台”、国土资源部“3S技术集成及其在国土资源大调查中的应用研究”、“多源遥感图像融合系统及示范系统研究”等,作为主要参加人员参加项目多项。
主要的研究方向有:演化计算方法在遥感图像中的应用、随机场理论及纹理分析中的应用、高分辨率遥感图像的目标提取、基于ontology的空间数据共享等。
已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一项(2004),发表论文20多篇,国防研究报告3部,合编教材1部。
多次出国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做学术报告,曾任第二届国际数字地球大会第六分会主席(2001)。
元启发式算法与进化算法
元启发式算法与进化算法1.引言1.1 概述在计算机领域中,随着问题规模不断增大和复杂度的提高,传统的优化算法已经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因此出现了一些新的算法技术,其中包括元启发式算法和进化算法。
元启发式算法是一种基于经验和推理的优化算法。
它借鉴了人类在解决问题时的启发思考方式,通过对问题空间的搜索和筛选,从而找到最优解或者接近最优解。
元启发式算法通常不依赖于具体问题的特征和约束,具有通用性和适应性的特点,因此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如工程设计、商业决策、机器学习等。
常见的元启发式算法包括遗传算法、粒子群优化算法、蚁群算法等。
进化算法是一种模拟生物进化过程的优化算法。
它通过模拟自然界的进化机制,通过一系列操作(如选择、交叉和变异)对候选解进行迭代进化,从而从种群中筛选出适应度更高的个体,并不断优化解的质量。
进化算法主要包括遗传算法、进化策略、差分进化等。
进化算法具有全局搜索能力和对高维、非线性问题的适应性,因此在解决复杂的优化问题上表现出很好的效果。
本文将对元启发式算法和进化算法进行详细介绍和比较分析,探讨它们的定义、原理以及应用领域和方法。
通过比较分析,我们希望能够深入了解这两种算法的特点和优势,为实际问题的求解提供参考。
此外,我们还将展望元启发式算法和进化算法的未来发展方向,为进一步推动算法研究和应用提供思路和展望。
1.2 文章结构本文按照以下结构进行组织和阐述元启发式算法和进化算法的相关内容:1. 引言部分提供了对元启发式算法和进化算法的概述,介绍了本文的目的和研究背景。
2. 正文部分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元启发式算法和进化算法。
其中,元启发式算法部分将首先对其进行定义和原理的介绍,然后探讨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以及常用的方法。
进化算法部分同样进行定义和原理的阐述,同时探讨进化算法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常用的方法。
3. 结论部分将对元启发式算法和进化算法进行对比与分析,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异和优劣。
此外,本文还将提出未来发展方向,探讨可能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变异因子改进的进化策略算法
变异因子改进的进化策略算法摘要进化策略是借鉴生物进化的思想,在现代遗传学的启发下,发展起来的一种启发式随机搜索优化方法。
进化策略作为一个新的交叉学科,目前已发展成一种自组织、自适应的综合技术,广泛用于计算机科学、工程技术、管理科学和社会科学等领域,尤其在信号处理领域受到高度重视。
目前,由于进化策略产生下一子代的方法是通过变异方式实现的,对父代的继承性较差,因此目前进化策略的应用主要是配合遗传算法或其它智能算法使用,单独使用进化策略解决问题的例子较少。
针对于此,本文提出改进后的进化策略算法,该算法能够有效地继承父代的优点,能够得到更快、更优的收敛结果。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 对传统进化策略进行分析,剖析其收敛过程,掌握制约收敛速度和收敛全局最优解的基本要素,通过对传统进化策略的改进,进而得到一种更快、更好的进化策略寻优算法。
2. 提出改进后的进化策略算法,论述其实现方法,并与传统进化策略进行实例仿真对比。
3. 通过实例说明改进后收敛算法比传统进化策略具有更好的收敛速度和更加稳定的收敛特征,能够有效的收敛到全局最优点。
本课题是以传统进化策略为基础,所做的探索性研究尝试提供一种新的进化策略方法,改进传统进化策略。
本文证明了改进进化策略的收敛性,并且通过多个实例验证了改进后的进化策略,证明其具有更快的收敛速度和更好的稳定性。
关键词:进化策略,变异因子,优化算法IAbstractThe evolution strategy profits from the biological evolution theory, and it is a heuristic stochastic search optimization method in the inspiration of the modem genetics. As a new interdisciplinary study, the evolution strategy has developed as an self-organized, auto-adapted comprehensive technology, which is widely used in the field of computer science, project technology, management science,social sciences and so on, particularly in the signal processing.At present,the evolution strategy neglects the characteristic of father generation, so the evolution strategy application is not independent. Mostly, it is used to coordinate with the genetic algorithms or other intelligent algorithm. Accordingly, we propose the improvement evolution strategy. This algorithm can effectively inherit the meritorious character of father generation, which can obtain a result quickly and precisely. This article main research content includes:1. By analyzing the traditional evolution strategy, we grasp the basic essential factor of restricting convergence rate and the overall situation optimal solution. At last we obtain a quicker and the better evolution strategy algorithm.2. We propose the improvement evolution strategy. We elaborate its implementation method, and contrasts with the traditional evolution strategy by the example simulation.3. The improvement evolution strategy has a better character compared to the traditional evolution strategy.Key words:Evolutionary strategy, Mutation operator, Optimization algorithm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绪论 (1)1.1课题研究的来源与意义 (1)1.1.1进化计算的研究来源 (1)1.1.2进化策略的研究来源 (1)1.1.3进化算法简介 (2)1.1.4进化算法的应用简介 (4)1.1.5进化策略的意义 (5)1.2进化算法的发展历程 (6)1.2.1萌芽期(5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初期) (6)1.2.2成长期(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末期) (6)1.2.3发展期(90年代以后) (7)1.3进化策略的发展历程 (9)1.4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结构 (10)2进化策略简介 (12)2.1(1+1)—ES (12)2.2(μ+1)—ES (13)2.3(μ+λ)—ES及(μ,λ)—ES (13)3进化策略的基本技术 (15)3.1进化策略的生物学背景 (15)3.2问题的表达 (16)3.3初始群体的产生 (18)3.4适应度计算 (19)3.5重组 (19)3.6突变 (21)3.7选择 (23)3.8终止 (24)4进化策略的表述 (25)5变异因子的改进及其分析 (28)5.1ES的改进研究 (28)5.2ES的步长控制 (29)5.2.1变异步长控制概述 (29)5.2.2变异步长与局部搜索性能的关系 (30)5.3变异因子的改进及其实现 (31)5.3.1改进变异因子的说明 (31)5.3.2进化策略算法的仿真实现 (32)6数据结果与性能评价 (34)6.1测试函数1 (35)6.2测试函数2 (37)6.3测试函数3 (40)6.4测试函数4 (42)6.5测试函数5 (45)6.6本章小结 (47)结论 (49)参考文献 (50)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随机演化博弈的算法研究及其在复杂网络中的应用
A12 ( )
A02 ( ) A2M 2 ( ) A1M 2 ( ) A2M 1 ( ) A0M 2 ( ) A1M 1 ( ) A2M ( )
. A0M 1 ( ) A1M ( )
标准式博弈
• 标准式博弈由三种元素组成:参与人、纯策略、收益函数
纯策略; 混合策略是在纯策略上的概率分布。
纳什均衡:如果博弈中的任意一个参与人选择的纯策略,都是对其他人 选择的纯策略的最优反应,那么这样的纯策略组合为一个标准式博弈的 纯策略纳什均衡:
* * si si* , ui (si* , s ) u ( s , s i i i i ).
• 演化博弈研究具有普遍意义的有限理性的参与人:惰性、近 视、遗传、突变、变异。Kandori, Mailath和Rob (1993) • 演化博弈不仅关注博弈的稳定结构,还通过引入不同的动态 机制研究博弈系统的稳定结构和演化过程之间的关系; • 演化博弈模型可以和个人学习机制相结合,可以探讨微观层 面上参与人的互动和宏观层面上群体的均衡现象之间的关系; • 演化博弈的假设条件与建模方法更加有利于进行模拟实验来 获得实证数据。
为了解决经典博弈论的以上三种缺陷, 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发展了演化博弈 论的研究工作。
方法缺陷
假设缺陷
演化博弈论的产生背景
• 假设缺陷:完全理性假设,即假定参与人完全了解其对手 的策略集合以及使用每个策略的概率,同时也了解博弈规 则与收益结构。参与人也具有通过精确计算推理得到最优 策略的能力。但现实中的参与人只具有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
其中:
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论文五篇范文
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论文五篇范文第一篇: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论文“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旨在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工程技术人才。
在南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制定的软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计划中,算法设计与分析被设置为一门核心必修课程。
通过该门课程的系统授课,重点培养学生的计算机问题求解能力,该能力是软件工程专业学生成长为卓越工程师必备的一项核心竞争力。
一个典型的计算机问题的求解一般需要经历5个阶段:①问题的分析和建模;②算法设计方法和相应数据结构的选择;③算法的实现;④算法的正确性证明和复杂度分析;⑤算法实现的优化等。
经过多轮的教学实践发现,学生之间水平参差不齐是教学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
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增大,不同学生之间在基础知识、智力水平、兴趣爱好、学习动机和学习方法上存在较大的差异性。
相同的教学内容,对于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来说理解难度不大,但对于一些基础较弱的学生来说,则难以理解。
因此,如何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发展学生个性特长,在考虑学生整体发展的同时兼顾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从而最终提高各个层次学生的综合素质是算法设计与分析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通过多次与学生的深入交流发现,学生在这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面临如下问题:1)课程教学内容难度高。
课程需要学生掌握常见的算法设计策略,如分治法、动态规划法和贪婪法等,对设计出的算法能进行正确性证明和复杂度分析。
很多知识点抽象层次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分析能力,同时,通常算法内部逻辑比较复杂,因此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编程功底。
笔者在讲授这些知识点时,均假设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分析能力和编程基础,但实际情况却不容乐观,很多学生在大一和大二的时候并未重视相关课程的学习,很多知识点都已经还给授课老师,在课堂上需要花费一定时间帮助学生回忆这些知识点。
同时,部分学生因编程经验较为匾乏,难以顺利地将伪代码转化成可运行的程序代码。
进化计算文献综述
分数: ___________任课教师签字:___________ 华北电力大学研究生结课作业学年学期:2011-2012第二学期课程名称:人工智能与知识工程学生姓名:刘鹏学号:2112221004提交时间:2012年4月11日遗传算法介绍1.1 遗传算法的基本思想现代科学理论研究与实践中存在着大量与优化、自适应相关的问题,但除了一些简单的情况之外,人们对大型复杂系统的优化和自适应问题仍然无能为力。
然而,自然界的生物却在这一方面表现出了气优异的能力,它们能以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进化规则生存和繁衍,并逐步产生对其生存环境自适应很高的优良品种。
遗传算法正是借鉴生物的自然选择和遗传进化机制而开发出的一种全局优化自适应概率搜索算法。
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是模拟达尔文的遗传选择和自然淘汰的生物进化过程的计算模型,是一种通过模拟自然进化过程搜索最优解的方法。
基于对自然界中生物遗传与进化机理的模仿,针对不同的问题,很多学者设计了许多不同的编码方法来表示问题的可行解,开发出了许多不同的遗传算子来模仿不同环境的生物遗传特性。
这样,由于不同的编码方法和不同的遗传算子就构成了各种不同的遗传方法。
但这些遗传方法都有共同的特点,即通过对生物的遗传和进化过程中的选择、交叉、变异机理的模仿,来完成对问题最优解的自适应搜索过程。
遗传算法使用群体搜索技术,通过对当前群体施加选择、交叉、变异等一系列遗传操作,从而产生出新的一代群体,并逐步使群体进化到包含或接近最优解的状态。
1.2遗传算法的一般特点遗传算法是解决搜索问题的一种通用算法,对于各种通用问题都可以使用。
其中,遗传算法基于染色体群的并行搜索,带有猜测性质的选择操作、交换操作和突变操作。
这种特殊的组合方式将遗传算法与其它搜索算法区别开来。
遗传算法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1)遗传算法从问题解的串集开始嫂索,而不是从单个解开始。
这是遗传算法与传统优化算法的极大区别。
2018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李量
北京大学
2013004
重夸克偶素在高能对撞机上产生机制的研究
马滟青
赵光达
北京大学
2013005
表面等离激元纳米结构制备与近场光学表征
方哲宇
朱星
北京大学
2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3006
稀土单离子磁体的设计、合成与磁性
蒋尚达
高松
北京大学
2013007
太阳过渡区结构与太阳风起源的观测研究
田晖
涂传诒
北京大学
2013008
南京大学
2013035
Sn上的预定纯量曲率问题的几何流方法
陈学长
尹会成
南京大学
2013036
双星系统中行星的形成及动力学
谢基伟
周济林
南京大学
2013037
演化计算理论分析与学习算法的研究
俞扬
周志华
南京大学
2013038
共轭分子设计合成及其电存储性能研究
李华
路建美
苏州大学
2013039
气固流化床非球异质颗粒介观混合特性的实验研究与三维DEM直接数值模拟
张辉
范宝春
南京理工大学
2013044
预热烧蚀瑞利—泰勒不稳定性射流状尖钉形成机制
王立锋
李英骏
中国矿业大学
2013045
氮素营养对水稻光合作用与光合氮素利用率的影响机制研究
李勇
郭世伟
南京农业大学
2013046
小说中的“文革”:当代小说对“文革”的叙事流变史(1977-2009)
沈杏培
朱晓进
南京师范大学
张佐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3022
多模式卫星接收机中的同步技术研究
2013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含题目)
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编 号论文题目作 者指导教师学位授予单位2013001《中观心论》及其古注《思择炎》对外道思想批判的研究何欢欢姚卫群北京大学2013002WTO 争端解决机制不对称性研究——系统与结果如何向原告倾斜陈儒丹邵景春北京大学2013003对听感觉运动门控自上而下调节的动物模型和神经机制杜 忆李 量北京大学2013004重夸克偶素在高能对撞机上产生机制的研究马滟青赵光达北京大学2013005表面等离激元纳米结构制备与近场光学表征方哲宇朱 星北京大学2013006稀土单离子磁体的设计、合成与磁性蒋尚达高 松北京大学2013007太阳过渡区结构与太阳风起源的观测研究田 晖涂传诒北京大学2013008抗病毒天然免疫信号通路调控机制研究游富平蒋争凡北京大学2013009镁基材料的体液降解与生物相容性研究顾雪楠郑玉峰北京大学2013010新型纳米MOS 器件研究诸葛菁王阳元北京大学2013011掺硼金刚石膜电极电化学氧化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机理及废水处理研究朱秀萍倪晋仁北京大学2013012半导体中与自旋相关的新奇量子现象王 靖朱邦芬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2013013超两亲分子的可控自组装与解组装王 朝张 希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2013014大肠杆菌膜蛋白UraA 和AdiC 的结构和转运机制鲁斐然施一公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2013015软物质材料的表面失稳研究李 博冯西桥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2013016端泵高重频MOPA 激光器模式特性及非线性频率变换闫兴鹏王东生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2013017多相磁电复合材料的研究及原型器件探索马 静南策文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2013018遗传变异与食管癌和小细胞肺癌易感性及临床疗效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吴 晨林东昕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清华大2013019子宫颈癌筛查方法及策略的研究赵方辉乔友林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清华大2013020波导耦合金属和介电材料光子晶体光谱学特征研究冯胜飞张新平北京工业大学2013021碳纳米管监测复合材料微观损伤的表征方法与其机理研究高丽敏张佐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022多模式卫星接收机中的同步技术研究武 楠匡镜明北京理工大学2013023准一维氧化锌纳米材料的力电性能与器件基础杨 亚张 跃北京科技大学2013024汉语方言声调分化研究王莉宁曹志耘北京语言大学2013025弦支穹顶结构施工控制理论与温度效应研究刘红波陈志华天津大学2013026酵母对纤维素水解液中复合抑制剂耐受的系统分析与解耦丁明珠元英进天津大学2013027纵弯模态超声电机理论与实验研究刘英想陈维山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028非线性系统中时滞及丢包问题的模糊控制研究赵燕高会军哈尔滨工业大学2013029西汉侯国地理马孟龙葛剑雄复旦大学2013030Salmonella enterica中心代谢关键酶的赖氨酸可逆乙酰化修饰研究王启军赵国屏复旦大学2013031抑制p53与MDM2结合的抗肿瘤多肽设计与靶向递送李翀陆伟跃复旦大学2013032新型介观晶体结构及形成机理的电子显微学研究韩璐车顺爱上海交通大学2013033国际外包承接与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郑若谷干春晖上海财经大学2013034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研究孙乐强唐正东南京大学2013035S n上的预定纯量曲率问题的几何流方法陈学长尹会成南京大学2013036双星系统中行星的形成及动力学谢基伟周济林南京大学2013037演化计算理论分析与学习算法的研究俞扬周志华南京大学2013038共轭分子设计合成及其电存储性能研究李华路建美苏州大学2013039气固流化床非球异质颗粒介观混合特性的实验研究与三维DEM直接数值模拟张勇金保昇东南大学2013040变换光学及其应用蒋卫祥崔铁军东南大学2013041利用统计信道状态信息的MIMO闭环传输理论研究李潇高西奇东南大学2013042现世的乌托邦——基于“中介”(In-between)视角的“十次小组”(Team 10)城市建筑理论研究朱渊王建国东南大学2013043以减阻增升减振为目标的尾流的电磁优化控制张辉范宝春南京理工大学2013044预热烧蚀瑞利—泰勒不稳定性射流状尖钉形成机制王立锋李英骏中国矿业大学2013045氮素营养对水稻光合作用与光合氮素利用率的影响机制研究李勇郭世伟南京农业大学2013046小说中的“文革”:当代小说对“文革”的叙事流变史(1977-2009)沈杏培朱晓进南京师范大学2013047复杂两相流动中颗粒碰撞的DEM-LES/DNS耦合模拟研究桂南樊建人浙江大学2013048远程量子通信的实验研究金贤敏潘建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049量子点光学性质的经验赝势计算龚明郭光灿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050纳米纤维宏观组装体的制备及功能化研究梁海伟俞书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051基于新导向基拓展的Pd催化C-H键官能团化肖斌郭庆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052生物电化学系统中的强化生物与化学催化刘贤伟俞汉青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3053中国人群白癜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权晟张学军安徽医科大学2013054中国历史上的“高考移民”:清代科举冒籍研究刘希伟刘海峰厦门大学2013055Navier-Stokes方程的自由边界问题与Vlasov-Boltzmann方程的流体极限王焰金谭忠厦门大学2013056氯稳定化的非IPR富勒烯谭元植郑兰荪厦门大学2013057核壳结构纳米粒子增强拉曼光谱李剑锋田中群厦门大学2013058超大面积石墨烯化学气相沉积生长、性质及应用研究陈珊珊康俊勇厦门大学2013059表面等离子体增强AgX(X=Cl,Br,I)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和光催化性能研究王朋黄柏标山东大学2013060细胞抗病毒天然免疫信号转导的调控机制李颖舒红兵武汉大学2013061高效有机电致磷光双极传输主体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陶友田杨楚罗武汉大学2013062基于网络引证关系的知识交流规律研究杨思洛邱均平武汉大学2013063流域梯级电站群多目标联合优化调度与多属性风险决策覃晖周建中华中科技大学2013064用于绘制高分辨小鼠全脑图谱的断层成像系统研究李安安骆清铭华中科技大学2013065盆地含水系统与地下水流动系统特征蒋小伟万力中国地质大学2013066番茄Wo基因调控表皮毛形成和胚胎发育的机理解析杨长宪叶志彪华中农业大学2013067真核生物非逆转录病毒内生化与进化基因组学研究刘慧泉姜道宏华中农业大学2013068民主学步:农民的民主能力建设——以“南农实验”为例马华徐勇华中师范大学2013069中国现代诗歌节奏原理与形态研究王雪松王泽龙华中师范大学2013070稳定硫叶立德和缺电子组分的串联反应研究陆良秋肖文精华中师范大学2013071农药合理设计的分子基础研究郝格非杨光富华中师范大学2013072嶽麓書院藏秦簡《數》研究肖灿朱汉民湖南大学2013073高效无功与谐波动态控制方法及应用研究帅智康罗安湖南大学2013074首发未服药青年重性抑郁症脑网络连接的磁共振成像研究朱雪玲姚树桥中南大学2013075质料先天与人格生成——对舍勒现象学的质料价值伦理学的系统研究张伟倪梁康中山大学2013076Alexandrov 空间上的Ricci 曲率张会春朱熹平中山大学2013077农林生物质半纤维素分离纯化、结构表征及化学改性的研究彭锋孙润仓华南理工大学2013078糖生物安全中葡萄球菌生物被膜行为的致毒及耐药分子机制研究徐振波李琳华南理工大学2013079肿瘤激光免疫疗法的免疫调控机制及应用研究周非凡邢达华南师范大学2013080HDAC1/2在少突胶质细胞分化发育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叶丰步宏四川大学2013081手性仲胺催化的不对称碳-碳键构建以及环加成反应研究韩波陈应春四川大学2013082基于纹波的开关功率变换器控制技术及其动力学行为研究周国华许建平西南交通大学2013083低相关序列设计及其相关编码研究周正春唐小虎西南交通大学2013084基于四维天线理论和强互耦效应的阵列天线技术研究陈益凯杨仕文电子科技大学2013085在胚珠表皮中时空调控生长素的生物合成提高转基因棉花的纤维产量和品质张觅裴炎西南大学2013086中国劳动者收入不平等的演化——技术进步与高校扩招政策的影响徐舒甘犁西南财经大学2013087流动与传热的介观格子Boltzmann方法基本模型研究及其应用李庆何雅玲西安交通大学2013088空天目标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新方法研究白雪茹保铮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089ATGL肝脏组织特异性敲除小鼠的产生及其引起的渐进性脂肪肝机理研究吴江维杨公社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3090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识别与构建技术研究董德尊廖湘科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091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内外流一体化设计及飞行性能研究黄伟王振国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092演化学习型智能优化方法及其应用研究邢立宁陈英武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093军人工资关系研究王刚熊友存军事经济学院2013094利益、财权与制度安排——军队财务改革的逻辑分析框架张巍李英成军事经济学院2013095MHC I类分子和白细胞介素17对天然免疫应答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徐胜曹雪涛第二军医大学2013096肝细胞核因子4α诱导分化治疗实验性肝癌尹川谢渭芬第二军医大学2013097心室辅助装置治疗儿童终末期心衰的临床疗效分析和心衰继发肺动脉高压的治疗及相关机制的实验研究范晔肖颖彬第三军医大学2013098两种促神经损伤修复电刺激模式的建立及机制研究黄景辉罗卓荆第四军医大学2013099Notch信号通路在脉络膜新生血管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窦国睿王雨生第四军医大学2013100TiO2纳米管抗菌与生物活性双功能种植体涂层的构建与评价赵领洲吴织芬第四军医大学。
进化计算综述
进化计算综述1.什么是进化计算在计算机科学领域,进化计算(Evolutionary Computation)是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进一步说是智能计算(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中涉及到组合优化问题的一个子域。
其算法是受生物进化过程中“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机制和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的影响,通过程序迭代模拟这一过程,把要解决的问题看作环境,在一些可能的解组成的种群中,通过自然演化寻求最优解。
2.进化计算的起源运用达尔文理论解决问题的思想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60年代,这一想法在三个地方分别被发展起来。
美国的Lawrence J. Fogel提出了进化编程(Evolutionary programming),而来自美国Michigan 大学的John Henry Holland则借鉴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和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的基本思想,并将其进行提取、简化与抽象提出了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s)。
在德国,Ingo Rechenberg 和Hans-Paul Schwefel提出了进化策略(Evolution strategies)。
这些理论大约独自发展了15年。
在80年代之前,并没有引起人们太大的关注,因为它本身还不够成熟,而且受到了当时计算机容量小、运算速度慢的限制,并没有发展出实际的应用成果。
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遗传编程(Genetic programming)这一分支也被提出,进化计算作为一个学科开始正式出现。
四个分支交流频繁,取长补短,并融合出了新的进化算法,促进了进化计算的巨大发展。
Nils Aall Barricelli在20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进行用进化算法和人工生命模拟进化的工作。
Alex Fraser发表的一系列关于模拟人工选择的论文大大发展了这一工作。
[1] Ingo Rechenberg在上世纪60 年代和70 年代初用进化策略来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的工作使人工进化成为广泛认可的优化方法。
进化计算论文
进化计算论文----遗传算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学号 **********姓名王欢专业管理科学1.引言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是模拟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自然选择和遗传学机理的生物进化过程的计算模型,是一种通过模拟自然进化过程搜索最优解的方法,它最初由美国Michigan大学J.Holland教授于1975年首先提出来的,并出版了颇有影响的专著《Adaptation in Natural and Artificial Systems》,GA这个名称才逐渐为人所知,J.Holland教授所提出的GA通常为简单遗传算法(SGA)。
本文对进化计算这一新兴学科作一综述,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论文的主要内容为:首先,概述了遗传算法的产生与发展;然后主要介绍了进化计算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是遗传算法未来的应用展望。
2.遗传算法的产生和发展大自然是人类获得灵感的源泉。
将生物界所提供的答案应用于工程问题的求解被实践证明是一个成功的有着辉煌前景的方法。
进化的历史告诉我们,生物的进化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生物从低级、简单的状态向高级、复杂的状态演变。
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进化不仅仅是生命科学的范畴,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美国Michigan 大学的J. H. Holland 教授就意识到了生物进化过程中蕴含着的朴素的优化思想,他借鉴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和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的基本思想,并将其进行提取、简化与抽象,提出了第一个进化计算算法-遗传算法。
1975 年出版了他的专著《Adaptation in Natural and Artificial Systems》[2],标志着遗传算法的正式诞生。
在这本专著中,他称之为“Genetic Plans”,详细阐述了遗传算法的基本思想和结构框架。
"Genetic Algorithms"一词是首先出现在J.D.Bagley的博士论文中,他研究了遗传算法在博弈论(六子棋)中的参数搜索,这是遗传算法最早的应用。
基于等同关系模型的演化算法期望首达时间对比分析
犃犫狊狋狉犪犮狋 Firsthittingtimeanalysisaimstoestimatetherunningtimeorthenumberofgenerations ofanoptimizationalgorithmwhenitobtainstheoptimalsolutionforthefirsttime.Firsthitting timeanalysisofevolutionaryalgorithms(EAs)isafundamentaltopicinevolutionarycomputation, duetoitscapabilitytoprovideaquantitativeperformancecomparisonamongrandomizedsearch approaches.However,fartoolittleattentionhasbeenpaidtotheperformancecomparisonanalysis ofEAs.ThispaperaimstoestablishtheperformancecomparisonmodelforEAsbytheoretically estimatingthefirsthittingtime.Inourformula,theexpectedfirsthittingtimeofEAsis estimatedusingtheproposedstochasticprocessmodelbasedonMarkovchain.Equalintime modelisintroducedtocomparethestochasticprocessmodelofEAs.Furthermore,weprovethe equivalencerelationbetweenanytwoEAsthatisequalintime.Theproposedmodelcannotonly determinewhetherthealgorithmsistheoreticallyequivalentintheexpectedfirsthitti 学 报
演化计算第0章-概述-2016
EA_demo允许用户直接在网页上一代一代地手动运行,以看遗传/进 化算法是怎样一步一步操作的,亦可在背景中批次运行,以观察算 法的收敛和染色体是否跳出局部最优。用户可以改变终止代数,群 体规模,交配率,变异率和选择机制。
主要学术刊物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Ev016 3.6
IF2016 5.9
演化计算
第一讲:课程概述
课程形式
开卷考试(70%) 平时出勤(20%) 读书报告(10%) 自愿进行读书报告,内容限定为 Swarm intelligence - James Kennedy一书, 报告时间长度10-15分钟,形式为PPT演讲
课程交流群
进化计算-硕士课程 231733877
演化计算是一种通用的问题求解方法, 具有自组织、自适应、自学习性 和本质并行性等特点, 不受搜索空间限制性条件的约束, 也不需要其它 辅助信息。因此,演化算法简单、通用、易操作、能获得较高的效率, 越 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演化计算在大型优化问题求解、机器学习、自 适应控制、人工生命、神经网络、经济预测等领域取得的成功,引起 了包括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社会科学、经济 学及工程应用等领域科学们的极大兴趣。
研究领域
演化计算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主要出现了以下几个研究领域: (1) 演化计算的理论研究; (2) 新的计算模型; (3) 演化优化; (4) 演化人工神经网络; (5) 并行和分布式演化计算; (6) 演化机器学习; (7) 演化计算应用系统; (8) 演化硬件; (9) 演化软件; (10) 演化计算内涵的扩充
现在演化计算的研究内容十分广泛,例如演化计算的设计与分析、演 化计算的理论基础以及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等。
2013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公布
2013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结果公布2013-12-252013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专家复审工作日前结束。
本次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是继1999年首次评选后的第十五次评选,参评对象主要为2010年9月至2011年8月在国内学位授予单位获得博士学位者的学位论文,少量在2006年9月至2010年8月获得博士学位者的学位论文也参加了评选。
经过学位授予单位推荐、省级学位委员会初选、同行专家通讯评议、专家复审四个阶段,共评选出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00篇。
根据《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办法》,现予以公示。
自公示之日起60日内,有发现入选论文存在学术不端行为,或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不能成立等严重问题者,可以书面方式向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提出异议。
提出异议的书面材料应包括异议论文的题目、作者姓名、学位授予单位名称、异议内容,支持异议的具体证据或科学依据,以及提起异议者的真实姓名、工作单位、联系地址、联系电话等。
对提出异议的单位或个人,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将予以保密。
有关材料请直接寄送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地址:北京市西单大木仓胡同35号,邮政编码:100816)。
异议期结束后,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由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
入选论文情况如下,点击论文题目可以阅读相应论文:基础研究类学科门类一级学科名称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论文题目学位授予单位名称哲学哲学何欢欢姚卫群《中观心论》及其古注《思择炎》对外道思想批判的研究北京大学张伟倪梁康质料先天与人格生成——对舍勒现象学的质料价值伦理学的系统研究中山大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孙乐强唐正东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研究南京大学教育学教育学刘希伟刘海峰中国历史上的"高考移民":清代科举冒籍研究厦门大学心理学杜忆李量对听感觉运动门控自上而下调节的动物模型和神经机制北京大学文学中国语言文学王莉宁曹志耘汉语方言声调分化研究北京语言大学沈杏培朱晓进小说中的“文革”:当代小说对“文革”的叙事流变史(1977-2009)南京师范大学王雪松王泽龙中国现代诗歌节奏原理与形态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历史学历史学马孟龙葛剑雄西汉侯国地理复旦大学肖灿朱汉民嶽麓書院藏秦簡《數》研究湖南大学理学数学陈学长尹会成Sn上的预定纯量曲率问题的几何流方法南京大学张会春朱熹平Alexandrov 空间上的Ricci 曲率中山大学物理学马滟青赵光达重夸克偶素在高能对撞机上产生机制的研究北京大学方哲宇朱星表面等离激元纳米结构制备与近场光学表征北京大学王靖朱邦芬半导体中与自旋相关的新奇量子现象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金贤敏潘建伟远程量子通信的实验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龚明郭光灿量子点光学性质的经验赝势计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蒋尚达高松稀土单离子磁体的设计、合成与磁性北京大学王朝张希超两亲分子的可控自组装与解组装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梁海伟俞书宏纳米纤维宏观组装体的制备及功能化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肖斌郭庆祥基于新导向基拓展的Pd催化C-H键官能团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谭元植郑兰荪氯稳定化的非IPR富勒烯厦门大学李剑锋田中群核壳结构纳米粒子增强拉曼光谱厦门大学陆良秋肖文精稳定硫叶立德和缺电子组分的串联反应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天文学谢基伟周济林双星系统中行星的形成及动力学南京大学地球物理学田晖涂传诒太阳过渡区结构与太阳风起源的观测研究北京大学生物学游富平蒋争凡抗病毒天然免疫信号通路调控机制研究北京大学鲁斐然施一公大肠杆菌膜蛋白UraA和AdiC的结构和转运机制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王启军赵国屏Salmonella enterica中心代谢关键酶的赖氨酸可逆乙酰化修饰研究复旦大学李颖舒红兵细胞抗病毒天然免疫信号转导的调控机制武汉大学工学力学王立锋李英骏预热烧蚀瑞利—泰勒不稳定性射流状尖钉形成机制中国矿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王朋黄柏标表面等离子体增强AgX (X=Cl, Br,I)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和光催化性能研究山东大学陶友田杨楚罗高效有机电致磷光双极传输主体材料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武汉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桂南樊建人复杂两相流动中颗粒碰撞的DEM-LES/DNS耦合模拟研究浙江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蒋卫祥崔铁军变换光学及其应用东南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赵燕高会军非线性系统中时滞及丢包问题的模糊控制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俞扬周志华演化计算理论分析与学习算法的研究南京大学建筑学朱渊王建国现世的乌托邦-- 基于"中介"(In-between)视角的"十次小组"(Team 10)城市建筑理论研究东南大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彭锋孙润仓农林生物质半纤维素分离纯化、结构表征及化学改性的研究华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刘贤伟俞汉青生物电化学系统中的强化生物与化学催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农学植物保护刘慧泉姜道宏真核生物非逆转录病毒内生化与进化基因组学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医学基础医学徐胜曹雪涛MHC I类分子和白细胞介素17对天然免疫应答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第二军医大学临床医学吴晨林东昕遗传变异与食管癌和小细胞肺癌易感性及临床疗效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叶丰步宏HDAC1/2在少突胶质细胞分化发育中的作用和机制研究四川大学窦国睿王雨生Notch信号通路在脉络膜新生血管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第四军医大学药学韩波陈应春手性仲胺催化的不对称碳-碳键构建以及环加成反应研究四川大学军事学军事后勤学与军事装备学张巍李英成利益、财权与制度安排——军队财务改革的逻辑分析框架军事经济学院应用基础研究类学科门类一级学科名称作者姓名指导教师姓名论文题目学位授予单位名称经济学应用经济学郑若谷干春晖国际外包承接与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上海财经大学徐舒甘犁中国劳动者收入不平等的演化--技术进步与高校扩招政策的影响西南财经大学法学法学陈儒丹邵景春WTO争端解决机制不对称性研究--系统与结果如何向原告倾斜北京大学政治学马华徐勇民主学步:农民的民主能力建设——以“南农实验”为例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心理学朱雪玲姚树桥首发未服药青年重性抑郁症脑网络连接的磁共振成像研究中南大学理学数学王焰金谭忠Navier-Stokes方程的自由边界问题与Vlasov-Boltzmann方程的流体极限厦门大学物理学周非凡邢达肿瘤激光免疫疗法的免疫调控机制及应用研究华南师范大学生物学吴江维杨公社ATGL肝脏组织特异性敲除小鼠的产生及其引起的渐进性脂肪肝机理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工学力学顾雪楠郑玉峰镁基材料的体液降解与生物相容性研究北京大学李博冯西桥软物质材料的表面失稳研究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机械工程刘英想陈维山纵弯模态超声电机理论与实验研究哈尔滨工业大学光学工程闫兴鹏王东生端泵高重频MOPA激光器模式特性及非线性频率变换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 冯胜飞张新平波导耦合金属和介电材料光子晶体光谱学特征研究北京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马静南策文多相磁电复合材料的研究及原型器件探索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高丽敏张佐光碳纳米管监测复合材料微观损伤的表征方法与其机理研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亚张跃准一维氧化锌纳米材料的力电性能与器件基础北京科技大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张勇金保昇气固流化床非球异质颗粒介观混合特性的实验研究与三维DEM直接数值模拟东南大学李庆何雅玲流动与传热的介观格子Boltzmann方法基本模型研究及其应用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帅智康罗安高效无功与谐波动态控制方法及应用研究湖南大学周国华许建平基于纹波的开关功率变换器控制技术及其动力学行为研究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诸葛菁王阳元新型纳米MOS器件研究北京大学陈珊珊康俊勇超大面积石墨烯化学气相沉积生长、性质及应用研究厦门大学陈益凯杨仕文基于四维天线理论和强互耦效应的阵列天线技术研究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武楠匡镜明多模式卫星接收机中的同步技术研究北京理工大学李潇高西奇利用统计信道状态信息的MIMO闭环传输理论研究东南大学周正春唐小虎低相关序列设计及其相关编码研究西南交通大学白雪茹保铮空天目标逆合成孔径雷达成像新方法研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董德尊廖湘科无线传感器网络拓扑识别与构建技术研究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土木工程刘红波陈志华弦支穹顶结构施工控制理论与温度效应研究天津大学水利工程覃晖周建中流域梯级电站群多目标联合优化调度与多属性风险决策华中科技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丁明珠元英进酵母对纤维素水解液中复合抑制剂耐受的系统分析与解耦天津大学韩璐车顺爱新型介观晶体结构及形成机理的电子显微学研究上海交通大学李华路建美共轭分子设计合成及其电存储性能研究苏州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蒋小伟万力盆地含水系统与地下水流动系统特征中国地质大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徐振波李琳糖生物安全中葡萄球菌生物被膜行为的致毒及耐药分子机制研究华南理工大学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黄伟王振国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内外流一体化设计及飞行性能研究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兵器科学与技术张辉范宝春以减阻增升减振为目标的尾流的电磁优化控制南京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朱秀萍倪晋仁掺硼金刚石膜电极电化学氧化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机理及废水处理研究北京大学生物医学工程李安安骆清铭用于绘制高分辨小鼠全脑图谱的断层成像系统研究华中科技大学农学作物学张觅裴炎在胚珠表皮中时空调控生长素的生物合成提高转基因棉花的纤维产量和品质西南大学园艺学杨长宪叶志彪番茄Wo基因调控表皮毛形成和胚胎发育的机理解析华中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李勇郭世伟氮素营养对水稻光合作用与光合氮素利用率的影响机制研究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郝格非杨光富农药合理设计的分子基础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医学临床医学权晟张学军中国人群白癜风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安徽医科大学尹川谢渭芬肝细胞核因子4α诱导分化治疗实验性肝癌第二军医大学范晔肖颖彬心室辅助装置治疗儿童终末期心衰的临床疗效分析和心衰继发肺动脉高压的治疗及相关机制的实验研究第三军医大学黄景辉罗卓荆两种促神经损伤修复电刺激模式的建立及机制研究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赵领洲吴织芬TiO2纳米管抗菌与生物活性双功能种植体涂层的构建与评价第四军医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赵方辉乔友林子宫颈癌筛查方法及策略的研究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药学李翀陆伟跃抑制p53与MDM2结合的抗肿瘤多肽设计与靶向递送复旦大学军事学军事后勤学与军事装备学王刚熊友存军人工资关系研究军事经济学院管理学管理科学与邢立宁陈英武演化学习型智能优化方法及其应用研国防科学技术大工程究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杨思洛邱均平基于网络引证关系的知识交流规律研究武汉大学。
演化算法——精选推荐
演化算法演化算法理论研究⼀、研究背景1、引⾔演化计算采⽤简单的编码技术来表⽰各种复杂的结构,并通过对⼀组编码表⽰进⾏简单的遗传操作和优胜劣汰的⾃然选择来指导学习和确定搜索的⽅向。
由于它采⽤种群(即⼀组表⽰)的⽅式组织搜索,这使得它可以同时搜索解空间内的多个区域。
⽽且⽤种群组织搜索的⽅式使得演化算法持别适合⼤规模并⾏。
在赋予演化计算⾃组织、⾃适应、⾃学习等特征的同时,优胜劣汰的⾃然选择和简单的遗传操作使演化计算具有不受其搜索空间限制性条件(如可微、连续、单峰等)的约束及不需要其它辅助信息(如导数)的特点。
这些崭新的特点使得演化算法不仅能获得较⾼的效率⽽且具有简单、易于操作和通⽤的特性,⽽这些特性正是演化计算越来越受到⼈们青睐的主要原因之⼀。
2、演化算法的分⽀演化计算最初具有三⼤分⽀:遗传算法(GA)、演化规划(EP)、演化策略(ES)。
20世纪90年代初,在遗传算法的基础上⼜发展了⼀个分⽀:遗传程序设计(GP)。
虽然这⼏个分⽀在算法实现⽅⾯具有⼀些细微的差别,但它们具有⼀个共同的特点,即都是借助⽣物演化的思想和原理来解决实际问题。
2.1 遗传算法把计算机科学与进化论结合起来的尝试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但由于缺乏⼀种通⽤的编码⽅案,使得⼈们只能依赖变异⽽不是交配来产⽣新的基因结构, 故⽽收效甚微。
到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Michigan⼤学的John Holland 在Fraser和Bremermann等⼈⼯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位串编码技术,这种编码既适合于变异⼜适合交配操作,并且他强调将交配作为主要的遗传操作。
随后, J.Holland 将该算法⽤于⾃然和⼈⼯系统的⾃适应⾏为的研究之中,并于1975 年出版其开创性的著作《Adaptation in Naturaland Artificial Systems》。
后来J Holland 与他的学⽣们将该算法加以推⼴并应⽤到优化及机器学习等问题之中,⽽且正式定名为遗传算法。
进化计算综述
进化计算综述1.什么是进化计算在计算机科学领域,进化计算(Evolutionary Computation)是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进一步说是智能计算(Computational Intelligence)中涉及到组合优化问题的一个子域。
其算法是受生物进化过程中“优胜劣汰”的自然选择机制和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的影响,通过程序迭代模拟这一过程,把要解决的问题看作环境,在一些可能的解组成的种群中,通过自然演化寻求最优解。
2.进化计算的起源运用达尔文理论解决问题的思想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
20世纪60年代,这一想法在三个地方分别被发展起来。
美国的Lawrence J. Fogel提出了进化编程(Evolutionary programming),而来自美国Michigan 大学的John Henry Holland则借鉴了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和孟德尔的遗传定律的基本思想,并将其进行提取、简化与抽象提出了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s)。
在德国,Ingo Rechenberg 和Hans-Paul Schwefel提出了进化策略(Evolution strategies)。
这些理论大约独自发展了15年。
在80年代之前,并没有引起人们太大的关注,因为它本身还不够成熟,而且受到了当时计算机容量小、运算速度慢的限制,并没有发展出实际的应用成果。
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遗传编程(Genetic programming)这一分支也被提出,进化计算作为一个学科开始正式出现。
四个分支交流频繁,取长补短,并融合出了新的进化算法,促进了进化计算的巨大发展。
Nils Aall Barricelli在20世纪六十年代开始进行用进化算法和人工生命模拟进化的工作。
Alex Fraser发表的一系列关于模拟人工选择的论文大大发展了这一工作。
[1]Ingo Rechenberg在上世纪60 年代和70 年代初用进化策略来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的工作使人工进化成为广泛认可的优化方法。
演化博弈理论
演化和博弈理论Larry Samuelson1朱宪辰译博弈论由John yon Neumann and Oskar Morgenstern (1944)提出,经John Nash (1950)加入纳什均衡(Nash equilibrium)概念而完善,被二十世纪80年代的策略革命推广之后,非合作博弈论(noncooperative game theory)在经济研究中已经成为一种标准工具。
这个过程当中,人们越来越以博弈观点为基础分析问题。
主要关注两个问题:我们能否期望纳什均衡是这样的:即我们能否预期博弈双方的选择都是在明确对方的选择下做出的最优反应?如果结论是肯定的,在多种博弈中出现的多重纳什均衡(multiple Nash equilibria),我们能预期哪一种呢?二十世纪80年代,研究博弈论的学者们忙于讨论上述问题,并建立了模型。
基于这样的假定:行为人是完全理性的,并且基于相同理性都有共同的知识水平(common knowledge)。
然而,进入二十世纪90年代,讨论的重点由以理性为基础的模型转到以演化论为基础的模型上来。
原因之一是以理性为基础的模型存在局限性。
这些模型可以容易地推动纳什均衡的一个必要条件:博弈双方会相信对方的行为并根据它们做出最佳反应;但是不能证明另一个必要条件,即他们相信的都正确。
同时,纳什均衡之中的理性选择标准产生可选择的精炼纳什均衡增强概念,意图排除具有充分委付的不真实的纳什均衡以迅速放弃从中选择一个方面作为正确的想法。
原因之二是由于博弈所代表的潜在观念有了变化。
一旦用博弈论解释描述理想相互作用状态时,其中完全理性假定就显得十分自然了。
目前像其它经济模型一样,更加普遍地用一个近似的类似于真实的模型来解释博弈游戏,在此完全理性看起来也不是那么恰当了。
演化博弈论涵盖的模型很广泛。
共同主题是在一个动态过程中描述博弈者如何在一个游戏的重复较量过程中调整他们的行为以重新适应。
计算智能论文
的漫长过程中,人类对计算的追求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从最原始的扳手指计算到借助算盘计算,从机械计算机到电子计算机等。
回顾计算机的发展史可以从中得到许多有益的启示。
(一)中国的算筹、算盘人类最初用手指计算。
人有两只手,10个手指头,所以人们自然而然地习惯于运用十进制记数法。
用手指计算固然方便,但不能存储计算结果,于是人们用石头、刻痕或结绳来延长自己的记忆能力。
中国人计算圆周率值在3.1415926~3.1415927之间,这一结果比西方早了近一千年。
最早的人造计算工具是算筹,它是我国古代人民最先创造和使用的一种计算工具。
“筹”是一种竹制、木制或骨制的小棍,它们可以按照一定的规则灵活地布于盘中或地面,一边计算一边不断地重新布棍,如图1-1所示。
不要轻看这些小棍,它当时是一种方便的计算工具,创造了杰出的数学成果。
例如,祖冲之就是用算筹计算出圆周率。
算盘是从算筹发展来的,它的产生时间大概在元代。
到元末明初,算盘已经非常普及,珠算方法也逐渐发展并最后定型。
算盘是用珠子的位置来表示数位的,如图1-2所示。
在进行计算时,用纸和笔来记录题目和数据,由人通过手指来控制整个计算过程,最后将结果写在纸上。
算盘作为一种计算工具,至今仍然被使用。
(二)西方的对数计算尺1621年,英国数学家威廉•奥特雷德(William Oughtred)根据对数原理发明了圆形计算尺,也称对数计算尺。
对数计算尺在两个圆盘的边缘标注对数刻度,然后让它们相对转动,就可以基于对数原理用加减运算来实现乘除运算。
17世纪中期,对数计算尺改进为尺座和在尺座内部移动的滑尺。
18世纪末,发明蒸汽机的瓦特独具匠心,在尺座上添置了一个滑标,用来存储计算的中间结果。
对数计算尺不仅能进行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运算,甚至可以计算三角函数、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它一直使用到袖珍电子计算器面世。
即使在20世纪60年代,对数计算尺仍然是理工科大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是工程师身份的一种象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郭涛算法计算多目标优化问题
本文将用一个实际的例子讲述如何用郭涛算法计算多目标优化问题,在这里,先简单的介绍一下郭涛算法。
郭涛算法的思想十分简单,但是却是一种很好的演化算法,它对于求解有多个最有解(即有多个“山峰”供爬山的情况)以及求解多目标优化问题是一种十分有效的算法。
下面给出算法的描述。
GT Algorithm:
Begin
P(0):=initialize(X 1(0), X 2(0), X 3(0),…,X n (0));
t:=0; //x i ∈D
evaluate f(D);
X Best :=arg( f(X i )); X Worst :=arg( f(X i )); While |f(X Best )-f(X Worst )|≥εdo //多父体杂交 Select m points X z
’, X 2’ ,X m ’ from p(t) randomly
X ’:=∑a j x j ; //其中使得∑a j =1;-0.5≤a j ≤1.5; If f(x ’)<f(X Worst ) then
X Worst := x ’;
Evaluate X Best :=arg( f(X i )); X Worst :=arg( f(X i )); t:=t+1;
end While;
end;
在本算法中,可以作出两点改进的地方:
1、 可以连续选择S 个点,一次淘汰掉S 个点,这样有利于提高效率。
2、 m 可以在|f(X Best )-f(X Worst )|≤ε and m>3 时,每次减1,减少网的大小,以提高效率。
本文中举出的例子是一个简单的多目标优化问题,题目是这样的:
min(f 1(x),f 2(x)),-1《x 《3 , 0《x 《2
其中
{
本例子采用Delphi 5实现通过,其程序界面如图一所示:
MIN 1<=I<=N
MAX 1<=I<=N
J=1 m m J=1 MIN 1<=I<=N MAX 1<=I<=N
f 1(x)=x 2 f 2(x)=(x-2)2
图一
其种群大小由用户控制,多目标优化采用给f1、f2加权的办法取总的函数的最小值,权值亦由用户来确定,运行结果由界面可以直接看出。
下面的图二、图三、图四、图五是几种权值和种群大小下的运行结果。
图二图三
图四图五
由以上运行结果可以看出,在种群数为20、30左右时,运行速度教快,为100左右时,稍微慢一点(不过也是较快的,基本感觉不出来)。
在种群数较大,比如为100左右时,相当容易得到精确解,种群数小时,要得到精确解就相对难一点。
下面这个过程是给出郭涛算法中所给出的a j,本例子中只是利用了两个a j,所以本过程是相当简单的。
程序段如下:
procedure assigna(var a:array of real);
//本过程通过随机函数给a数组赋值,
//使得∑a[i]=1并且-0.5<=a[i]<=1.5
label ReAssign;
begin
ReAssign:
a[0]:=(random(200) - 50)/100;
a[1]:=1 - a[0];
if (a[1]>1.5) or (a[1]< -0.5) then
goto ReAssign;
end;
在下面的主体程序中,需要说明的是,本例子中,只是取出两个父体利用郭涛算法进行杂交,杂交所用系数即为上面的过程所求出的a[0]、a[1]。
两个父体的选择上,一个采用已经求出的使总函数最好(即总函数值最小)的x值,即为XBEST,一个则在所有的样本中随机选取。
由于郭涛算法本身教为简单,加上如上说明和程序段中的注释,下面的程序就不难理解了。
procedure TForm1. ComputeClick(Sender: TObject);
var i,m,f1,f2,iBest,iWorst:integer;
a:array[0..1] of real;
p:array of real;
s:string;
x,x1,x2,f,fBest,fWorst,XBest,XWorst:real;
label ReAssign;
begin
m:=StrToInt(Edit3.Text);
SetLength(p,m);
for i:=0 to m -1 do
begin
p[i]:=random(200)/100;
end;
f1:=StrToInt(Edit1.Text);
f2:=StrToInt(Edit2.Text);
//以下选出fWorst,fBest,XBest,XWorst;
fBest:=f1*p[0]*p[0]+f2*(p[0]-2)*(p[0]-2);
fWorst:=fBest;
XBest:=p[0];
XWorst:=p[0];
iBest:=0;
iWorst:=0;
for i:=1 to m-1 do
begin
f:=f1*p[i]*p[i]+f2*(p[i]-2)*(p[i]-2);
if f<fBest then
begin
fBest:=f;
XBest:=p[i];
iBest:=i;
end
else
if f>fWorst then
begin
fWorst:=f;
XWorst:=p[i];
iWorst:=i;
end;
end;
While abs(fBest-fWorst)>0.0001 do
begin
ReAssign:
x1:=XBest;
//x1取使得f最好的x值XBest
//x2则随机取出一个值。
i:=Trunc(Random(m));
x2:=p[i];
Assigna(a);
x:=a[0]*x1+a[1]*x2;
if (x>2) or (x<0) then
GoTo ReAssign;
f:=f1*x*x+f2*(x-2)*(x-2);
if f<fWorst then
begin
p[iWorst]:=x;
fWorst:=f;
for i:=0 to m-1 do
begin
f:=f1*p[i]*p[i]+f2*(p[i]-2)*(p[i]-2);
if f<fBest then
begin
fBest:=f;
XBest:=p[i];
iBest:=i;
end
else
if f>fWorst then
begin
fWorst:=f;
iWorst:=i;
end;
end;
end;
end;
Str(fBest:15:14,s);
Label1.Caption:='演化的结果为:'+S;
Str(XBest:15:14,s);
Label5.Caption:='此时的x值为:'+S;
end;
由以上论述,不难看出,GT(郭涛)算法对于求解多目标优化这一类问题是十分有效的,本文全部程序在Delphi 5平台下测试通过。
软件专业汪小栋 20002197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