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记月相变化规律

合集下载

月相变化规律

月相变化规律

月相变化规律
月亮是一个神秘而又美丽的天体,它的变化规律让人们深深着迷。

月相变化是
月亮的一个重要特征,它每个月都会发生变化,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一个循环的过程。

月相变化的规律是每个月的第一天,月亮都会处于新月的状态,这时月亮看起
来像一个圆圈,但是实际上是一个黑色的半圆,因为月亮的背面朝向地球,所以看不到月亮的光辉。

接下来的几天,月亮会慢慢变大,直到第14天,月亮就会变成
满月,这时月亮的光辉最亮,月亮看起来像一个完整的圆圈。

接下来的几天,月亮会慢慢变小,直到第28天,月亮又会变成新月,这时月亮的光辉最暗,月亮看起
来像一个黑色的半圆。

月相变化的规律是每个月都会发生变化,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一个循环
的过程。

月相变化不仅仅是一个美丽的自然现象,它还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比如渔民可以根据月相变化的规律来捕捞,农民可以根据月相变化的规律来种植作物,这些都是月相变化带给我们的好处。

月相变化是一个神秘而又美丽的自然现象,它的变化规律让人们深深着迷。


相变化不仅仅是一个美丽的自然现象,它还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让我们受益良多。

月相变化记忆口诀

月相变化记忆口诀

月相变化记忆口诀
“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意思是上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上半月的上半夜,月面朝西,位于西半天空;下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下半月的下半夜,月面朝东,位于东半天空。

“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中,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面朝西。

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

”初一新月不可见是因为它藏在太阳和地球之间,难以看到。

初七初八为上弦月,在农历上半月的上半夜升起,位于天空的西边。

满月在农历十五十六时出现,此时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它们共同成为天空中的亮点。

二十二三为下弦月,出现在农历下半月的下半夜,在天空的东边升起。

月相变化的规律总结

月相变化的规律总结

月相变化的规律总结
一、月相的变化规律
1、新月:在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之间,月球是太阳和地球的中介,当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月球此时看不到太阳,月球此时处于月球轨道中太阳照射面的反面,因此,人们观测地球表面的太阳照射面就只能看到一个黑暗的圆形月相。

2、上弦月:在月球轨道中,月球不断地旋转,当月球离开太阳-地球之间,地球看到的月相是一个半圆形的月相,这时,月亮叫做上弦月。

3、盈凸月:当月球运行到比太阳-地球尺寸更大一点的距离,地球看到的月相既是一个半圆也是一个圆,月球此时叫做盈凸月。

4、满月:当月球运行到比太阳-地球尺寸更大一点的距离,地球看到的月相既是一个半圆也是一个圆,月球此时叫做满月。

5、下弦月:当月球再次离开太阳-地球之间,月球又会形成一个半圆形的月相,这时的月相叫做下弦月。

6、朔月:当月球再次回到太阳-地球之间,地球看到的月相就又是一个黑暗的圆形月相,这时的月相叫做朔月。

二、月相变化的周期
月相变化的周期大约是29.5天,称为“朔月”周期。

天文学家
利用朔月周期研究月球运行的轨道变化,确定月球绕地球一圈的时长,这个时长就是月亮的黄经周期,也叫做“朔月”周期。

- 1 -。

月相变化的规律

月相变化的规律

月相变化的规律
月相变化的规律
月相变化是我们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现象,它有规律可循,让我们对月
相变化有更深的认识。

月相变化的规律通常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新月、上弦月和满月。

新月
是指月亮在地球和太阳之间,只能看到月亮的一面,而太阳只能看到
月亮的另一面。

这时月亮的形状是一个圆圈,也就是所谓的“新月”。

上弦月是指月亮离开新月的位置,慢慢离开地球和太阳之间的位置,
太阳的光线逐渐投射到月亮的一面,使月亮变成一个半圆形,也就是
所谓的“上弦月”。

满月是指月亮离开上弦月的位置,太阳的光线完
全照射到月亮的一面,使月亮变成一个圆形,也就是所谓的“满月”。

此外,月相变化的规律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月球的轨道偏离,月球的视半径和地球的轨道偏离等,这些因素可能会导致月相变化的
规律出现偏差。

总之,月相变化的规律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但是总的来说,月相的
变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新月、上弦月和满月,这是月相变化规律的
基本原理。

4.4 月相(解析版)

4.4 月相(解析版)

4.4月相知识点一、月相1.月相: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2.3.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

这一周期平均为29.53天,称为朔望月。

我国的农历月份就是根据朔望月确定的。

每月的朔为农历初一,望为十五或十六。

4.月球始终以同一个面对着地球,在地球上看不到月球的背面(原因:月球的自转与公转周期相同)。

月相变化规律知识点二、月相与农历与月相口诀1.月相与农历:春节:农历正月初一(新月);端午:农历五月初五(接近上弦月);重阳:农历九月初九(接近上弦月);中秋:农历八月十五(满月);钱塘江大潮:农历八月十八(满月)。

2.月球影响地球的表现——潮汐:在向着月球的地方和背月的地方,形成高潮,两者之间即为低潮。

3.记忆口诀:上上上西西: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的上半夜,出现在西边的天空,且月亮的西侧(即右)半边明亮。

下下下东东: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的下半夜,出现在东边的天空,且月亮的东侧(即左)半边明亮。

[例题1](2023•金东区二模)今年5月5日(农历三月十六),部分地区可以看到半影月食,一轮古铜色的圆月挂在天上。

这天的月相最接近的是()A.新月B.上弦月C.满月D.下弦月【解答】解:今年5月5日(农历三月十六)为满月,满月的时候月球和太阳分别在地球的两侧。

故选:C。

[例题2](2023•杭州模拟)当地球、月球和太阳处于如图所示位置时,这天的月相最接近于()A.新月B.上弦月C.满月D.下弦月【解答】解:图中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中间,此时的月相叫朔月或新月,日期是农历三十、初一。

故选:A。

[例题3](2023春•上城区期末)清晨,小金上学路上抬头看到了月亮挂在天边,如图所示。

根据所学的知识,小金猜测当天可能是()A.农历初一B.农历初七C.农历十五D.农历二十二【解答】解:上弦月是西边亮,下弦月是东边亮,图中的月亮西部部分被遮挡,东部亮,符合下弦月的特征,下弦月在下半个月份的下半夜出现,所以只有农历二十二符合条件。

每日一题529月相口诀

每日一题529月相口诀
月相
口诀
二中地理 伴你成长
月相是指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 明部分的称呼。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 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因 为月球本身不发光,且不透明,月球可见发亮部分 是反射太阳光的部分。
只有月球直接被太阳照射的部分才能反射太阳光 。我们从不同的角度上看到月球被太阳直接照射 的部分,这就是月相的来源。月相不是由于地球 遮住太阳所造成的(这是月食),而是由于我们 只能看到月球上被太阳照到发光的那一部分所造 成的,其阴影部分是月球自己的阴暗面。
一个口诀 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
意思是:
上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上半月的上半夜,月面朝 西,位于西半天空(凹的一面朝东);下弦月出 现在农历月的下半月的下半夜,月面朝东(凹的 一面朝西),位于东半天空。朝东下半

高考地理中的月相变化

高考地理中的月相变化

高考地理中的月相变化每天随着月亮在星空中自西向东地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

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里的圆缺就是指“月相变化”:在地球上所看到的月球被日光照亮部分的不同形象。

在天文学中,月相是指地球上观测者所见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部分的形状。

月球围绕地球公转,产生了周期变化的月相。

月球本身不发光,被太阳照射的部分会向外反射太阳光,月球只有向阳这一半能被照亮,另一半则是阴影面,而在地球上只能看到被照亮的部分。

另一方面,由于视线的遮挡,在地球上只能看到朝向地球这一半月球。

一起来了解高考地理中的月相变化规律。

一、月相变化规律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渐盈凸月——满月——渐亏凸月——下弦月——残月——新月,就这样循环,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

月球绕地球公转一周,月相由朔到下一次朔所经历的时间间隔,即月相变化的周期,叫做朔望月。

新月(农历初一日,即朔日)月出: 6:00,月落:18: 00(与太阳同升同落);)农历每月初一,月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

地球上的人们正好看到月球背离太阳的暗面,因而在地球.上看不见月亮,称为新月或朔。

上弦月(农历初八左右)月出: 12:00,月落: 24: 00约在农历每月初七、初八,由于月球绕地球继续向东运行,日、地、月者的相对位置成为直角,即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成九十度。

满月(望日,农历十五日夜或十六日左右)月出:18:00,月落: 6: 00农历每月十五、十六,月球运行到地球的外侧,即太阳、月球位于地球的两侧。

下弦月(农历二十三左右)月出: 24:00,月落: 12:00农历每月二十二、二十三,太阳、地球和月球之间的相对位置再次变成直角。

二、月相变化歌初一新月不可见,只缘身陷日地中。

初七初八上弦月,半轮圆月面朝西。

满月出在十五六,地球一肩挑日月。

二十二三下弦月,月面朝东下半夜。

三、月相变化口诀“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

月相图与变化规律

月相图与变化规律

月相图及其规律
上(玄月)上(半夜)西(边出)西(月面向西),
下(玄月)下(半夜)东(边出)东(月面向东)
月相是以日月
黄经差度数(以
下的度数就是
日月黄经差值)
来算的,共划分八种:
新月(农历初一日,即朔日):0度;
峨眉月(一般为农历的初二夜左右-------初七日左右):0度----9 0度;
上弦月(农历初八左右):90度;
渐盈凸月(农历初九-----农历十四左右):90度----180度;
满月(望日,农历十五日夜或十六日左右):180度;
渐亏凸月(农历十六-----农历二十三左右):180度----270度;
下弦月(农历二十三左右):2 70度;
残月(农历二十四左右----月末):270度-----360度;
另外,农历月最后一天称为晦日,即不见月亮;
以上有四种为主要月相:新月(农历初一日),上弦(农历初八左右),满月(农历十五日左右),下弦(农历二十三左右),它们都
有明确的发生时刻,是经过精密的轨道计算得出的。

注:这个全是北半球的月相变化情况,南半球月相变化以及南北两极月相变化都是不一样的。

初一到十五月亮的变化规律

初一到十五月亮的变化规律

初一到十五月亮的变化规律
月亮的变化规律是由月球绕地球公转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相互关系所决定的。

以下是初一到十五的月亮变化规律:
1. 初一:也称为新月,此时月球的正面完全被太阳照亮,从地球上看几乎看不到月亮。

2. 初二:此时月球开始从地球上可见,只能看到一个很小的弯月。

3. 初三:月球的弯月形状更加明显,但仍然只能看到一个很小的弯月。

4. 初四:此时月球的半圆形状开始显现,被称为上弦月。

5. 初五:上弦月的形状更加圆满。

6. 初六:此时月球已经基本呈现出半圆形状。

7. 初七:月球的半圆形状更加圆满。

8. 初八:此时月球已经基本呈现出圆形,被称为盈凸月。

9. 初九:盈凸月的形状更加圆满。

10. 初十:此时月球呈现出圆形,被称为满月。

11. 十一至十四:满月之后,月球开始逐渐缩小,呈现出逐渐减少的半圆形状,被称为下弦月。

12. 十五:也称为残月,此时月球只能看到一个很小的弯月,几乎看不到。

这个变化规律周期大约是29.5天,被称为朔望月。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规律是基于地球的观察角度,实际上月亮是不断绕地球公转的。

月相时间规律总结

月相时间规律总结

月相时间规律总结
月相规律总结:
观测月相有时空条件的限制,即夜晚可见,白天不见(白天月球的亮光被太阳光芒吞噬)。

面对可见,背对不见(背向月球即转到地平面以下,看不到月相)。

为了方便同学们理解可出示图6。

图中上半圆表示上半月,黄昏日落时各月相的相对位置。

下半圆表示下半月,黎明日出时各月相的相对位置。

图中的数字表示各月相相对于太阳升起的时间。

人都面向南方站立。

因月相只有在地平面以上可见,因此它的运动轨迹只画半圆。

每种月相的升落情况用表格归纳如下:月出、月落时间的近似计算
月出时间:T c = 0.8R + 6
月落时间:Tl = 0.8R + 18
式中:
Tc 月出时间(当地时间)
R 阴历日期
若计算出的 T c>24 则减去 24
例:R Tc
初1 6.8 时,即早上6时48分
初5 10时
初10 14时
15 18时
20 22时
30 30时,即早上6时。

高中月相知识点

高中月相知识点

高中月相知识点
月相是指月球在绕地球公转过程中所呈现的各种形状和位置的变化。

月相的变化是由地球、月球和太阳的相对位置决定的,因为月球本身不发光,而是通过反射太阳光来照亮地球的部分区域。

月相变化的规律可以总结为“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

即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的上半夜,出现在西边的天空,且月亮的西侧(即右)半边明亮;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的下半夜,出现在东边的天空,且月亮的东侧(即左)半边明亮。

月相名称有新月(朔)、上弦月、满月(望)、下弦月等。

新月出现在农历初一,满月出现在农历十五或十六,上弦月和下弦月则分别出现在农历初七、初八和二十二、二十三。

月相变化时,日、地、月的相对位置也会随之改变。

此外,还有农历月份与月相的关系。

每月的朔为农历初一,望为十五或十六。

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这一周期平均为天,称为朔望月。

我国的农历月份就是根据朔望月确定的。

以上是关于高中月相知识点的一些基本信息,如需了解更多内容,建议查阅相关教辅练习或咨询天文学家。

巧记月相变化规律

巧记月相变化规律

巧记月相变化规律巧记月相变化规律由于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从而产生不同的月相,下面介绍一种巧记月相变化规律的方法,如图:图中心是地球,以北极点为中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阴影部分为夜半球。

内圈为月球所处的位置,外圈为月相,右边为太阳光照射的位置。

首先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出地球上A 、B 、C 、D 四点时间,A 点即将进入白天,为清晨,B 点为正午,C 点即将进入黑夜,为黄昏,D 点为半夜。

一、判断月出月落时间对新月而言,图中地球只有右半边才能看到,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即由A —C 的范围,A 点正是新月月出时间—清晨,C 点正是新月月落时间—黄昏,与太阳出没时间相比是同升同落;依此类推,对上弦月而言,图中地球只有上半部才能看到,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即由B —D 得出上弦月月出时间是B 点—正午,月落时间是D 点—半夜,与太阳出没相比是迟升后落;对满月而言,图中地球只有左半边才能看见,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即由C —A 得出满月月出时间为C 点—黄昏,月落时间是A 点—清晨,与太阳出没相比是此升彼落;对下弦月而言,图中地球只有下半边才能看见,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即由D —B 得出下弦月月出时间为D 白天由于太阳光强烈,月相一般是看不见的,只有等到太阳下山之后才能看见月相,再根据月相出落时间判断出夜晚见月时间。

1、新月是清晨月出,黄昏月落,只在白天出现,所以彻夜不见;2、上弦月是正午月出,半夜月落,从正午—黄昏由于在白天,看不到月相,只有从黄昏—半夜才能看见,所以上弦月是上半夜可见;3、满月是黄昏月出,清晨月落,出现时间全部在夜晚,所以满月是通宵可见;4、下弦月是半夜月出,正午月落,从半夜—清晨可以看见,而从清晨—正午是在白天,看不到月相,所以下弦月是下半夜可见。

从地球上看,月相也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前一半时间月相出现在东半天,后一半时间月相出现在西半天,根据月相出落时间及夜晚见月时间即可判断出月相出现的方位。

月相变化规律

月相变化规律

返回

凸月
上弦月
西
蛾眉月(新月) 东
西
满月
地球
西
东 凸月
新月 蛾眉月(残月)
西

下弦月
亮面朝向变化规律:上半月西边亮,下半月东边亮;
返回
问题1:“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指的是何种月相?
解答
问题2:“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 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继《枫桥夜泊》)。这首 诗描写的是什么月相?
解答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13
十二 天球
十五
初七、八
初四
十二

月亮
地球

初一
十五

太阳
初七、八 地平
初四
西 初一
十九
二六
二二、二三
月亮和太阳的位置关系变化
十九
二二、二三
二六
月亮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时间及方位规律:
◆月落时间逐日推迟大约50分钟(约 12°11′ );
◆上半月,日落则月现,月现方位从月初的西方地平移向十五的东方地平;
下半月,月现时间从前半夜移向后半夜,月现方位为东方地平;
5
7
期为朔望月,它也是月相变化的
周期;
6
太阳和月球在宇宙空间的位置变化:会合运动
(速度: 12°11′/太阳日;周期:朔望月[29.5306日])
凸月
弦月
(上弦月)
白道
蛾眉月(新月)
满月 凸月
地球
月亮
新月
弦月 (下弦月)
月亮盈亏变化图
蛾眉月(残月)
月亮盈亏变化表:周期为朔望月(29.5306日)

月相变化规律

月相变化规律

⽉相变化规律⽉相变化规律1.约在农历每⽉三⼗或初⼀,⽉球位于太阳和地球之间。

地球上的⼈们正好看到⽉球背离太阳的暗⾯,因⽽在地球上看不见⽉亮,称为新⽉或朔,其视形状见图1中A位置。

此⽉相与太阳同升同落,即清晨⽉出,黄昏⽉落,只有在⽇⾷时才可觉察它的存在。

2.新⽉过后,⽉球向东绕地球公转,从⽽使⽉球离开地球和太阳中间⽽向旁边偏了⼀些,即⽉球位于太阳的东边。

⽉球被太阳照亮的半个⽉⾯朝西,地球上可看到其中有⼀部分呈镰⼑形,凸⾯对着西边的太阳,称为蛾眉⽉,其视形状见图1中B位置。

蛾眉⽉⽇出后⽉出,⽇落后⽉落,与太阳同在天空,在明亮的天空中,故看不到⽉相。

只有当太阳落⼭后的⼀段时间才能在西⽅天空看到蛾眉⽉。

3.约在农历每⽉初七、初⼋,由于⽉球绕地球继续向东运⾏,⽇、地、⽉三者的相对位置成为直⾓,即⽉地连线与⽇地连线成90°。

地球上的观察者正好看到⽉球是西半边亮,亮⾯朝西,呈半圆形叫上弦⽉,其视形状见图1中C位置。

上弦⽉约正午⽉出,黄昏时,它出现在正南天空,假设观察者位于北半球中纬度,( 下同,) ⼦夜从西⽅落⼊地平线之下,上半晚可见。

4.约在农历每⽉⼗⼀、⼗⼆,在地球上的观察者看到⽉球西边被太阳照亮部分⼤于⼀半,⽉相变成凸⽉,其视形状见图1中D 位置。

凸⽉正午后⽉出,黄昏时在东南部天空,⽉⾯朝西,然后继续西⾏,黎明前从西⽅地平线落下,⼤半晚可见。

5.农历每⽉⼗五、⼗六,⽉球运⾏到地球的外侧,即太阳、⽉球位于地球的两侧。

由于⽩道⾯与黄道⾯有⼀夹⾓θ(θ平均值为5°09′)通常情况下,地球不能遮挡住⽇光,⽉球亮⾯全部对着地球,⼈们能看到⼀轮明⽉,称为满⽉或望,其视形状见图1中E位置。

满⽉在傍晚太阳落⼭时的东⽅地平线上升起,⼦夜时位于正南天空,清晨时从西⽅地平线落下,整夜都可以看到⽉亮。

6.再过⼏天,农历每⽉⼗⼋、⼗九,⽉相⼜变成凸⽉,⽉⾯朝东,其视形状见图1中F位置。

此时为黄昏后⽉出,正午前⽉落,⼤半晚可见。

月亮每月的变化规律

月亮每月的变化规律

月亮每月的变化规律1. 大家有没有发现,月亮就像个调皮的变脸大师,每天晚上都换个样子来逗我们玩。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讲月亮是怎么变来变去的,保证让你听得津津有味!2. 月初的时候,月亮特别害羞,就像个刚出生的小宝宝,只露出一小弯细细的月牙儿。

这时候的月亮叫新月,就像天上挂着一把小银钩,可爱极了!3. 过了几天,月亮胆子大了些,露出了四分之一的脸蛋,像个半圆的小饼干。

这时候的月亮叫上弦月,在天空的右边露出半个圆,就像在跟我们打招呼:"嗨,我长大了一点点哦!"4. 再过几天,月亮变得更圆润了,像个吃得饱饱的小胖子。

这时候的月亮叫盈凸月,看起来圆鼓鼓的,但还不是最圆的时候呢!5. 到了农历十五前后,月亮终于使出了浑身解数,变成了一个完美的圆圆,亮晶晶的像个大银盘!这就是我们最熟悉的满月啦,它照得大地一片明亮,连小猫咪都能数清楚它有几根胡须!6. 满月过后,月亮又开始"减肥"了。

它慢慢地从右边开始"瘦"下来,这时候叫亏凸月,就像咬了一口的大饼,缺了一小块。

7. 再过几天,月亮就变成了下弦月,只剩下左边的四分之一个圆,像个被啃了大半的小饼干。

这时候的月亮常常在后半夜才爬上来,像个贪睡的小懒虫。

8. 月底的时候,月亮又变回了那个害羞的样子,只剩下一小弯儿,这叫残月。

不过别着急,过不了几天,它又会重新开始变化,就像演一场永不落幕的魔术表演!9. 有趣的是,月亮的这些变化是有规律的。

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残月,整整需要二十九天半。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农历一个月有时候是二十九天,有时候是三十天啦!10. 月亮变化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就像我们拿着一个球在灯光下转圈,球的亮暗面也会不断变化。

月亮绕着地球转,被太阳照到的部分就是我们看到的亮面。

11. 古人把这些变化编成了顺口溜:"月亮弯弯像小船,十五圆圆像银盘,月底细细一根线,周而复始永不断。

"听起来是不是特别好记?12. 下次你抬头看月亮的时候,就能知道它现在是在变化的哪个阶段啦!记住了这些规律,你就成了一个小小的天文学家,可以给爸爸妈妈当老师,教他们认识天上的这位"变脸大师"呢!。

生活地理月相变化规律

生活地理月相变化规律

生活地理月相变化规律月相,天文学术语。

(phaseof themoon)是天文学中对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明部分的称呼。

随着月亮每天在星空中自西向东移动一大段距离,它的形状也在不断地变化着,这就是月亮位相变化,叫做月相。

动图演示月相变化一、月相图二、上半月月相和下半月月相规律:上上上西西上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上半月的上半夜,月面朝西,位于西半天空。

规律:下下下东东下弦月出现在农历月的下半月的下半夜,月面朝东,位于东半天空。

三、历法中的“朔望晦弦”指什么古人还根据天上有没有月亮和月亮的圆缺来记月,称为晦、朔、弦、望。

晦:农历的每月最后一天。

朔:农历每月初一叫朔日。

弦:月中分谓之弦。

因此有上弦(每月农历初七初八)和下弦(每月农历廿二、廿三)。

望:农历每月十五日。

四、与月亮有关的诗词1、人约黄昏后,月上柳梢头。

——《生查子·元夕》欧阳修 (宋)2、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望月怀远》张九龄(唐)3、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水调歌头》苏轼(宋)4、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四首·其一》李白(唐)5、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宿建德江》孟浩然(唐)6、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唐)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杜甫(唐)8、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将进酒》李白(唐)9、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唐)10、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相见欢》李煜(五代)。

高中自然地理知识点的四字口诀记忆法

高中自然地理知识点的四字口诀记忆法

高中自然地理知识点的四字口诀记忆法高中自然地理需要识记的知识很多,而记忆方法则是加快事物反映的必要手段。

根据学科特点、知识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等,运用识记规律,探究识记方法,不但能使记忆变得敏捷,而且准确性增高,保持长久,运用时能迅速提取。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高中自然地理知识点的四字口诀记忆法,供大家参考!高中自然地理知识点的四字口诀记忆法一、月相的变化:“上上西西,下下东东”。

“上上西西”是指上弦月(农历初七、八)出现在上半夜的西天,月面朝西。

“下下东东”是指下弦月(农历二十二、二十三日)出现在下半夜的东天,月面朝东。

二、地球的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逆南顺”。

地球的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从地球北极上空观察,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地球南极上空观察,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三、地球的公转速度:“近快远慢,近冬远夏”。

地球绕日公转轨道是一个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地球离太阳的距离越近,公转的速度越快;离太阳越远,公转的速度越慢。

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公转速度最快,此时属于我国的冬季;7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公转速度最慢,此时属于我国的夏季。

四、地球自转偏向力:“北右南左,赤道不偏”。

由于地球的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在沿水平方向运动时,其运动方向会发生一定的偏转。

在北半球向左偏,在南半球向右偏,在赤道上不发生偏转。

五、地方时(区时)的计算:“求出时差,东加西减”。

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

由于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先看到日出,因此时刻要更早一些。

计算的方法分两步:(1)根据经度每隔15°时间相差1小时,经度每隔1′时间相差4分钟,求出两地的时间差;(2)未知时间=已知时间±时差。

若未知时间在已知时间的东面,则相加;若未知时间在已知时间的西面,则相减。

六、气压高低的比较:“上低下高,高高低低”。

垂直方向气压高低的比较,符合“上低下高”原则,即越往上,海拔越高,空气越稀薄,气压越低;越往下,气压越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记月相变化规律
陈廷杆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实验学校 225323
由于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从而产生不同的月相,下面介绍一种巧记月相变化规律的方法,如图:
图中心是地球,以北极点为中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阴影部分为夜半球。

内圈为月球所处的位置,外圈为月相,右边为太阳光照射的位置。

首先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出地球上A、B、C、D四点时间,A点即将进入白天,为清晨,B 点为正午,C点即将进入黑夜,为黄昏,D点为半夜。

一、判断月出月落时间
对新月而言,图中地球只有右半边才能看到,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即由A—C 的范围,A点正是新月月出时间—清晨,C点正是新月月落时间—黄昏,与太阳出没时间相比是同升同落;依此类推,对上弦月而言,图中地球只有上半部才能看到,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即由B—D得出上弦月月出时间是B点—正午,月落时间是D点—半夜,与太阳出没相比是迟升后落;对满月而言,图中地球只有左半边才能看见,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即由C—A得出满月月出时间为C点—黄昏,月落时间是A点—清晨,与太阳出没相比是此升彼落;对下弦月而言,图中地球只有下半边才能看见,顺着地球自转方向,即由D—B得出下弦月月出时间为D
二、判断夜晚见月时间
白天由于太阳光强烈,月相一般是看不见的,只有等到太阳下山之后才能看见月相,再根据月相出落时间判断出夜晚见月时间。

1、新月是清晨月出,黄昏月落,只在白天出现,所以彻夜不见;
2、上弦月是正午月出,半夜月落,从正午—黄昏由于在白天,看不到月相,只有从黄昏—半夜才能看见,所以上弦月是上半夜可见;
3、满月是黄昏月出,清晨月落,出现时间全部在夜晚,所以满月是通宵可见;
4、下弦月是半夜月出,正午月落,从半夜—清晨可以看见,而从清晨—正
三、判断夜晚月相出现的方位
从地球上看,月相也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前一半时间月相出现在东半天,后一半时间月相出现在西半天,根据月相出落时间及夜晚见月时间即可判断出月相出现的方位。

1、新月是彻夜不见,不存在月相存在方位;
2、上弦月是正午月出,半夜月落,前一半时间从正午—黄昏是在白天,看不到月相,后一半时间从黄昏—半夜(上半夜)上弦月出现在西半天,黄昏时正好在上中天;
3、满月是黄昏月出,清晨月落,前一半时间从黄昏—半夜(上半夜)满月出现在东半天,后一半时间从半夜—清晨(下半夜)满月出现在西半天,半夜时正好在上中天;
4、下弦月是半夜月出,正午月落,前一半时间从半夜—清晨(下半夜)下弦月出现在东半天,后一半时间从清晨—正午是在白天,看不到月相,清晨时正好在上中天。

四、判断上弦月、下弦月亮面朝向
由于月球本身不透明、不发光,只能反射太阳光,所以月相亮面应该朝向太阳,太阳黄昏从西边落下,清晨从东边升起,上半夜时太阳在西边,下半夜时太阳在东边,只要根据月相出现时太阳所处的方位,就可以判断亮面朝向。

1、上弦月出现在上半夜,此时太阳在西边,所以上弦月亮面朝西;
2、下弦月出现在下半夜,此时太阳在东边,所以下弦月亮面朝东;
3、新月夜晚看不见,不存在亮面朝向问题;
最后,还可以通过“上上西西”、“下下东东”来记忆,即“上弦月出现在上半夜的西半天,亮面朝西”、“下弦月出现在下半夜的东半天,亮面朝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