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医适宜技术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枢、长强。
12、补益脾气、通抻筋脉 火针能助阳化气,使脾胃气 盛,则气血化生充足,筋脉得以润养,肌力增强,肌肉丰满。
治疗痿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三、针具: ❖ 1、材料要求:耐受高温、坚硬挺拔 ❖ 材料:钨锰合金 ❖ 2、结构:针尖---尖而路锐针体---坚硬挺直针柄---隔
热不烫手 ❖ 3、型号: ❖ 型号 直径 适应范围 ❖ 细火针 0.5mm 面部、老人、儿童 ❖ 中粗火针 0.8mm 四肢躯干、压痛点、病灶周围 ❖ 粗火针 1.1mm 病灶部位如窦道、臁疮等
四、操作:
1、定穴位:选择经穴、压痛点、病灶局部 方法:拇指 掐“+”字
2、消毒:75%酒精 3、体针加热: 酒精灯点烯,右手以握笔式持针,针尖 和部分针体插入火焰中,根据针刺需要深度,决定体针烧红 的长度,烧针以通红为度,针红则效力强。
4、进针: 趁着针红,迅速地将针准确地刺入穴位,并 敏捷的将针拔出,全过程二分之一秒。
3、助阳化气、消徵散结 徵结即肿物或包块在 体内或体表的积留,火针能行气活血、助阳化气、气
机疏利、津液运行则消除徵结。血管瘤、脂肪瘤、纤 维瘤:局部取穴。
4、壮阳补虚、升阳兴陷 脾胃阳虚→胃下垂。 治疗:足三里、内关、脾俞、中脘。中气不足→阴挺。
治疗:气海、关元。
5、生肌敛疮,去腐排脓 火针促进气血进行, 鼓舞正气,正气充盛,则能排除脓毒。可治破渍或未 破溃已成脓肿。
9、运行气血、解痉止挛 适应于面肌痉挛,多因肝血 不足,风痰阻络致筋脉失养,风扰经络引起。
10、引热外达、清热解毒 根据“以热阴热”,“火郁 发之”的理论,火针可治疗因热毒内蕴,拒寒凉药而不受之热 证如乳腺炎、带状疱疹和腮腺炎。
11、健脾利湿、温中止泻 火针具有增强阳气,调节脏 腑、收摄止泄的功能,可以治疗慢性肠炎。 取穴:中脘、天
二、艾灸的总类
1.药卷灸疗法 药卷灸是在艾绒里掺进药末,用纸把艾绒裹起来成为药卷,点燃其
一端而施灸。 2.艾条灸疗法 以艾条于穴位或病变部位上施灸者即艾条灸疗法,操作常分温和灸、
雀啄灸、回旋灸等。主要用以治疗寒湿痹证及其他多种虚寒性疾患。 3.艾炷灸疗法 艾炷灸施灸时所燃烧的锥形艾团称艾炷。常分直接灸,又分化脓灸和
科:乳腺炎、腱鞘囊肿、瘰疬、脂肪瘤、血管瘤、 纤维瘤、静脉炎、脉管炎。
妇科: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外阴子斑 皮科:
神经性皮炎、带状疱疹、牛皮癣。
(三) 艾灸法
❖ 一、概述 ❖ 艾灸法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艾灸疗法简称
“灸法”或“灸疗”。是一种用艾绒制成的艾炷或 艾条,或掺合其他药物对准或放置在体表一定的部 位或穴位上燃烧之,使其发生特有之气味与温热之 刺激,借灸火的温和热力和药物的作用透入肌肤, 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深入脏腑、温通经络、调和 气血、扶正祛邪、调整生理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起到防病治病,保健强身之功效。
非化脓灸,与间接灸两种。本疗法临床运用广泛,既可保健,亦可治病,尤 其适用于虚寒证,如哮喘、胃肠病。
4.温灸器灸疗法 临床常用的有好轻松火龙罐灸、随身灸和中华经络温灸棒。施灸时,
将艾绒,或加掺药物,装入温灸器的小筒。点燃后,将温灸器之盖扣好,即 可置于俞穴火应灸部位,进行熨灸,直到所灸部位的皮肤红润为度,有调和 气血、温中散寒的作用,一般需要灸治者均可采用,对小儿、妇女及畏惧灸 治者最为适宜。
姜片上点燃施灸。当艾住燃尽,再易炷施灸。灸完
所规定的壮数,以使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度。常用 于因寒而到的呕吐、腹痛、腹泻及风寒痹痛等。
(2)隔蒜灸:用鲜大蒜头,切成厚0.2-0.3公分的薄 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置于应灸俞腧或患处,然后将艾
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直至灸
完规定的壮数。此法多用于治疗瘰疬,肺结核及初起的肿疡 等症。
(四)铺灸疗法
铺灸又称长蛇灸,常取督脉施治。其铺灸面 广、艾炷大、火气足、温通力强,非一般灸法所 及。能起到温补督脉,强壮真元,调和阴阳,温 通气血之功。适合于督脉诸证和慢性、虚寒性疾 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腰椎、 胸椎、颈椎骨质增生,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肺气肿,迁延性肝炎,神经官能症,慢性胃肠疾 病等。(具体操作见图片)
(3)隔盐灸:用纯净的食盐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 置一薄姜片,上置大艾炷施灸。多用于治疗伤寒阴证或吐泻 并作,中风脱证等。
(4)隔附子饼灸:将附子研成粉末,用酒调和做成直 径约3厘米、厚约0.8厘米的附子饼,中间以针刺数孔,放 在应灸腧穴或患处,上面再施艾炷施灸,直到灸完所规定壮
数为止。多用治疗命门火衰而致的阳痿、早泄或疮疡久溃不 敛等症。
6、攻散痰结,消除瘰疬 火针可温通阳气,攻 散痰结,疏通气血,消积化瘀,故可治除瘰疬。
7、助阳化气、解除麻木 火针能温通助阳,引 阳达络,使气至血通,麻木自除。
常见类型:气虚者、遍身麻木;中风者,半身麻木;
肝郁脾虚针,手足麻木:外伤经脉者,局部麻木,操作:细火 针散刺法。
8、温通经络、祛风止痒 局部增生性皮肤病:粗火针 点刺局部。 全身搔痒症:细火针点刺曲池、血海、风市等。
中医适宜技术培训课件
(一)毫针刺法
毫针几乎适宜于各种急症的救治。据本人临床体 会认为毫针应用于急症,宜由下列一套完整手法组 成:
1.进针法 针前须有一安静的诊疗环境,病人采取尽量舒适 的体位(多取卧位),医者应全力以赴。取穴时, 急症病人特别是内科急症病人,应该在所选穴位的 穴区范围内均匀地按压,有目的的选择压病最明显 处进针。进针时,为使刺入部位准确及尽可能消除 进针疼痛,先以指甲按压进针点,右手持针,左手 拇食指挟住针尖,双手同时用力,毫针即可迅速刺 入。
5、出针后处理: 棉球按压针孔,即可减轻疼痛,又可 保护针孔。
6、医嘱: 火针当天的正常反应为针孔发红、发痒,注 意不能搔抓,当天不能洗澡。
五、注意事项:
(1)操作要点:红、准、快。 (2)操作注意安全,防止烧伤火灾的发生。 (3)体质虚弱者采取卧位。 (4)糖尿病者慎用火针。
六、适应证:
内科:关节炎、胃脘痛、过敏性哮喘、肺 气肿、面肌痉挛、未梢神经炎、阳痿、遗精。 外
三、艾灸常用方法
1、直接灸: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 肤上施灸。
2、间接灸:用药物将艾炷与皮肤隔开,进行施 灸的方法。如生姜间隔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 子饼灸等。
(1)隔姜灸:是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2-3厘米、 厚约0.2-0.3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 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炷放在
12、补益脾气、通抻筋脉 火针能助阳化气,使脾胃气 盛,则气血化生充足,筋脉得以润养,肌力增强,肌肉丰满。
治疗痿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 三、针具: ❖ 1、材料要求:耐受高温、坚硬挺拔 ❖ 材料:钨锰合金 ❖ 2、结构:针尖---尖而路锐针体---坚硬挺直针柄---隔
热不烫手 ❖ 3、型号: ❖ 型号 直径 适应范围 ❖ 细火针 0.5mm 面部、老人、儿童 ❖ 中粗火针 0.8mm 四肢躯干、压痛点、病灶周围 ❖ 粗火针 1.1mm 病灶部位如窦道、臁疮等
四、操作:
1、定穴位:选择经穴、压痛点、病灶局部 方法:拇指 掐“+”字
2、消毒:75%酒精 3、体针加热: 酒精灯点烯,右手以握笔式持针,针尖 和部分针体插入火焰中,根据针刺需要深度,决定体针烧红 的长度,烧针以通红为度,针红则效力强。
4、进针: 趁着针红,迅速地将针准确地刺入穴位,并 敏捷的将针拔出,全过程二分之一秒。
3、助阳化气、消徵散结 徵结即肿物或包块在 体内或体表的积留,火针能行气活血、助阳化气、气
机疏利、津液运行则消除徵结。血管瘤、脂肪瘤、纤 维瘤:局部取穴。
4、壮阳补虚、升阳兴陷 脾胃阳虚→胃下垂。 治疗:足三里、内关、脾俞、中脘。中气不足→阴挺。
治疗:气海、关元。
5、生肌敛疮,去腐排脓 火针促进气血进行, 鼓舞正气,正气充盛,则能排除脓毒。可治破渍或未 破溃已成脓肿。
9、运行气血、解痉止挛 适应于面肌痉挛,多因肝血 不足,风痰阻络致筋脉失养,风扰经络引起。
10、引热外达、清热解毒 根据“以热阴热”,“火郁 发之”的理论,火针可治疗因热毒内蕴,拒寒凉药而不受之热 证如乳腺炎、带状疱疹和腮腺炎。
11、健脾利湿、温中止泻 火针具有增强阳气,调节脏 腑、收摄止泄的功能,可以治疗慢性肠炎。 取穴:中脘、天
二、艾灸的总类
1.药卷灸疗法 药卷灸是在艾绒里掺进药末,用纸把艾绒裹起来成为药卷,点燃其
一端而施灸。 2.艾条灸疗法 以艾条于穴位或病变部位上施灸者即艾条灸疗法,操作常分温和灸、
雀啄灸、回旋灸等。主要用以治疗寒湿痹证及其他多种虚寒性疾患。 3.艾炷灸疗法 艾炷灸施灸时所燃烧的锥形艾团称艾炷。常分直接灸,又分化脓灸和
科:乳腺炎、腱鞘囊肿、瘰疬、脂肪瘤、血管瘤、 纤维瘤、静脉炎、脉管炎。
妇科:子宫肌瘤、卵巢囊肿、外阴子斑 皮科:
神经性皮炎、带状疱疹、牛皮癣。
(三) 艾灸法
❖ 一、概述 ❖ 艾灸法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艾灸疗法简称
“灸法”或“灸疗”。是一种用艾绒制成的艾炷或 艾条,或掺合其他药物对准或放置在体表一定的部 位或穴位上燃烧之,使其发生特有之气味与温热之 刺激,借灸火的温和热力和药物的作用透入肌肤, 通过经络的传导作用,深入脏腑、温通经络、调和 气血、扶正祛邪、调整生理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起到防病治病,保健强身之功效。
非化脓灸,与间接灸两种。本疗法临床运用广泛,既可保健,亦可治病,尤 其适用于虚寒证,如哮喘、胃肠病。
4.温灸器灸疗法 临床常用的有好轻松火龙罐灸、随身灸和中华经络温灸棒。施灸时,
将艾绒,或加掺药物,装入温灸器的小筒。点燃后,将温灸器之盖扣好,即 可置于俞穴火应灸部位,进行熨灸,直到所灸部位的皮肤红润为度,有调和 气血、温中散寒的作用,一般需要灸治者均可采用,对小儿、妇女及畏惧灸 治者最为适宜。
姜片上点燃施灸。当艾住燃尽,再易炷施灸。灸完
所规定的壮数,以使皮肤红润而不起泡为度。常用 于因寒而到的呕吐、腹痛、腹泻及风寒痹痛等。
(2)隔蒜灸:用鲜大蒜头,切成厚0.2-0.3公分的薄 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置于应灸俞腧或患处,然后将艾
炷放在蒜片上,点燃施灸。待艾炷燃尽,易炷再灸,直至灸
完规定的壮数。此法多用于治疗瘰疬,肺结核及初起的肿疡 等症。
(四)铺灸疗法
铺灸又称长蛇灸,常取督脉施治。其铺灸面 广、艾炷大、火气足、温通力强,非一般灸法所 及。能起到温补督脉,强壮真元,调和阴阳,温 通气血之功。适合于督脉诸证和慢性、虚寒性疾 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关节炎,腰椎、 胸椎、颈椎骨质增生,慢性气管炎,支气管哮喘, 肺气肿,迁延性肝炎,神经官能症,慢性胃肠疾 病等。(具体操作见图片)
(3)隔盐灸:用纯净的食盐填敷于脐部,或于盐上再 置一薄姜片,上置大艾炷施灸。多用于治疗伤寒阴证或吐泻 并作,中风脱证等。
(4)隔附子饼灸:将附子研成粉末,用酒调和做成直 径约3厘米、厚约0.8厘米的附子饼,中间以针刺数孔,放 在应灸腧穴或患处,上面再施艾炷施灸,直到灸完所规定壮
数为止。多用治疗命门火衰而致的阳痿、早泄或疮疡久溃不 敛等症。
6、攻散痰结,消除瘰疬 火针可温通阳气,攻 散痰结,疏通气血,消积化瘀,故可治除瘰疬。
7、助阳化气、解除麻木 火针能温通助阳,引 阳达络,使气至血通,麻木自除。
常见类型:气虚者、遍身麻木;中风者,半身麻木;
肝郁脾虚针,手足麻木:外伤经脉者,局部麻木,操作:细火 针散刺法。
8、温通经络、祛风止痒 局部增生性皮肤病:粗火针 点刺局部。 全身搔痒症:细火针点刺曲池、血海、风市等。
中医适宜技术培训课件
(一)毫针刺法
毫针几乎适宜于各种急症的救治。据本人临床体 会认为毫针应用于急症,宜由下列一套完整手法组 成:
1.进针法 针前须有一安静的诊疗环境,病人采取尽量舒适 的体位(多取卧位),医者应全力以赴。取穴时, 急症病人特别是内科急症病人,应该在所选穴位的 穴区范围内均匀地按压,有目的的选择压病最明显 处进针。进针时,为使刺入部位准确及尽可能消除 进针疼痛,先以指甲按压进针点,右手持针,左手 拇食指挟住针尖,双手同时用力,毫针即可迅速刺 入。
5、出针后处理: 棉球按压针孔,即可减轻疼痛,又可 保护针孔。
6、医嘱: 火针当天的正常反应为针孔发红、发痒,注 意不能搔抓,当天不能洗澡。
五、注意事项:
(1)操作要点:红、准、快。 (2)操作注意安全,防止烧伤火灾的发生。 (3)体质虚弱者采取卧位。 (4)糖尿病者慎用火针。
六、适应证:
内科:关节炎、胃脘痛、过敏性哮喘、肺 气肿、面肌痉挛、未梢神经炎、阳痿、遗精。 外
三、艾灸常用方法
1、直接灸:是将大小适宜的艾炷,直接放在皮 肤上施灸。
2、间接灸:用药物将艾炷与皮肤隔开,进行施 灸的方法。如生姜间隔灸、隔蒜灸、隔盐灸、隔附 子饼灸等。
(1)隔姜灸:是用鲜姜切成直径大约2-3厘米、 厚约0.2-0.3厘米的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然后 将姜片置于应灸的腧穴部位或患处,再将艾炷放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