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滨海湿地的生态环境特点与利用保护

合集下载

滨海湿地保护与修复策略

滨海湿地保护与修复策略

滨海湿地保护与修复策略

滨海湿地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也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环境资源。然而,由于城市化的加速以及人类活动的不可持续,滨海湿地正面临着严峻的威胁和破坏。保护和修复滨海湿地已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将探讨滨海湿地保护与修复的策略,并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

首先,保护滨海湿地的重要性不能被低估。滨海湿地是众多物种的栖息地和繁育地。它们为许多候鸟提供了迁徙的休息和觅食的地方。同时,滨海湿地还能防止沿海城市受到风暴潮和海浪的侵蚀,保护沿海地区的生活财产安全。因此,保护滨海湿地对维护生态平衡、保障人类的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保护滨海湿地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首先,需要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滨海湿地价值的认识。公众的参与是保护滨海湿地的关键。通过组织丰富多样的宣传活动和教育课程,可以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树立环保观念。其次,需要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建立健全的保护体系。地方政府应该加强对滨海湿地的管理,制定相关法规,严格执行,并加大对滨海湿地的执法力度。同时,可以建立滨海湿地国家公园等自然保护区,以增加滨海湿地的保护力度。

另外,修复滨海湿地也是至关重要的。滨海湿地一旦受到破坏,往往需要长时间才能自然恢复。因此,积极采取修复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首先,可以人工修筑滨海湿地的堤坝,阻止海水侵入,保持湿地的水位和植被的生长。同时,可以引入一些抗盐碱的湿地植物,促进湿地的自然恢复。此外,还可以利用生物修复技术,引入一些适宜的生物种群来加速湿地的修复。

北方滨海公园景观保护与利用研究综述

北方滨海公园景观保护与利用研究综述

北方滨海公园景观保护与利用研究综述

作者:梁志英

来源:《科学导报·学术》2019年第30期

摘要:随着滨海城市的快速发展,同时其在前期规划设计及后期施工建设上逐渐显露出严重的问题。原有的自然资源没有充分的保护与利用,从而遭到破坏。因此对海滨公园景观保护与利用的研究势在必行。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的理论文献,及其方法研究,总结出较为系统的理论基础,从而达到滨海公园景观的可持续性、生态性、自我再生性等。

关键词:北方滨海;滨海公园景观;保护与利用

滨海公园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一部分,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游憩娱乐场所,还对调节海滨城市气候环境、提高城市园林绿化质量起着积极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环境效益。通过滨海公园的建设可以对滨海城市具有科学和观赏价值的自然景观及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为居民提供一个陶冶情操的户外游憩场所。海滨公园对于保护滨海资源、维护滨海生态系统、改善滨海城市风貌、发展滨海城市旅游业以及提高人们休闲文化生活质量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由于北方滨海公园景观的规划建设大都以效仿南方滨海公园,而南北地区的气候差异悬殊,北方滨海公园景观应当以自身特点为基础做到因地制宜,根据北方独有的氣候和环境特点建设属于北方自己的滨海公园,从而达到自然景观与人工、人文景观的协调性,这样才能更好的保护与利用自然与人工资源。

1 我国北方滨海公园景观保护与利用的现状及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己有北方海滨公园的城市和地区有大连、秦皇岛、日照、威海、文登、青岛、荣城等。我国海岸线漫长、海岸带资源丰富而且海岸类型多样,这些特点决定了我国18000km的海岸线上几乎囊括了各种类型的滨海公园。在以资源为主体的海滨公园类型中,包括海滨森林公园、海滨沙滩等。按海岸类型分,既有平原型海滨公园也有山地型海滨公园,同时还有红树林等以生物成因为主的特殊平原型海滨公园。按开发利用现状分,我国有以自然资源为主体的海滨公园,如大连骆驼山海滨森林公园。按建设目的分,我国既有以保护为主的国家海滨公园,如日照海滨国家森林公园,也有各种休闲性海滨公园,如秦皇岛鸽子窝海滨公园。

滨海湿地生态保护与恢复策略研究

滨海湿地生态保护与恢复策略研究

滨海湿地生态保护与恢复策略研究摘要:

滨海湿地作为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在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可避免性,滨海湿地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和破坏。本文旨在研究滨海湿地生态保护与恢复策略,以期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首先,探讨滨海湿地面临的主要威胁,包括沿海城市化、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然后,介绍滨海湿地生态保护与恢复的策略,包括建立保护区域、推动可持续发展和促进公众参与。最后,总结了滨海湿地生态保护与恢复策略的意义和必要性,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展望。1. 引言

滨海湿地是沿海地区独特的生态系统,以其独特的陆-海相互作用和复杂的生物多样性而闻名。它们提供了众多的生态服务,如水质净化、防洪保护和渔业资源维持。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可避免性,滨海湿地面临着日益严重的威胁和破坏。例如,沿海城市化进程导致的土地开发和填海造地,以及工业和农业活动带来的污染,都严重影

响着滨海湿地的生态系统。因此,研究滨海湿地生态保护与恢复策略变得尤为重要。

2. 滨海湿地面临的威胁

2.1 沿海城市化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沿海城市的发展给滨海湿地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大规模的土地开发和填海造地导致湿地的丧失和破坏,加剧了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退化。

2.2 污染

工业和农业活动不可避免地导致了滨海湿地的污染。工业废水和农业农药的排放对湿地生态系统产生了直接的破坏,威胁到滨海湿地的生物多样性和水质。

2.3 生态系统的破坏

过度的渔业资源开发、破坏性捕捞方法和入侵物种的引入,都对滨海湿地的生态系统产生了负面影响。这些因素加速了滨海湿地的退化和生物多样性的损失。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恢复与保护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恢复与保护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恢复与保护

滨海湿地是生物多样性的天堂,不仅为许多珍稀动植物提供了独特的栖息地,

也在水体的净化和维持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以及气候变化的影响,滨海湿地正面临着日益严重的破坏和退化。因此,恢复和保护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恢复滨海湿地生态系统需要对造成其破坏的因素进行认真分析。过度开

发和城市化是导致滨海湿地退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很多滨海地区面临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的压力,导致土地开垦、填海造地和建设港口等人类活动频繁发生。这些活动不仅破坏了湿地的生态环境,也削弱了湿地的自然保护能力。因此,人们需要采取措施限制过度开发和城市化,保护滨海湿地的完整性和健康。

其次,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还需要注重水质的提升。水质的恶化是滨海湿

地受损的重要原因之一。过度农业排放、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的排放,都导致了水体中有害物质的积聚。这些有害物质对湿地生态系统的植物和动物造成了直接的危害,破坏了生态平衡。因此,改善水质是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关键步骤之一。政府和机构应采取措施加强废水处理、减少农业化肥使用、提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并加强监管,确保水质合格。

另外,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还需要注重植物和动物的保护。滨海湿地是许

多珍稀物种的栖息地,包括候鸟、鱼类和珊瑚等。然而,过度捕捞、非法交易和栖息地丧失等问题导致很多物种濒临灭绝。为了保护这些物种,需要制定和执行严格的法律法规,限制捕捞和贸易活动,建立保护区和禁渔区,加强对栖息地的管理和保护。

此外,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滨海湿地具有全

滨海湿地的保护与修复

滨海湿地的保护与修复

滨海湿地的保护与修复

滨海湿地是指位于海岸线附近的湿地生态系统,包括海湾、河口、盐田、红树

林等多种形态。它们是地球上最为珍贵和脆弱的生态系统之一,承担着重要的环境功能和经济价值。然而,在城市化进程中,滨海湿地却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与破坏。

首先,由于城市化带来的工业与居住区的扩张,大量的滨海湿地被填海造地。

这种填海造地破坏了湿地的生态系统,导致滨海湿地的栖息物种丧失了栖息、繁殖和迁徙的场所。而一旦湿地中的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整个生态系统都将受到威胁。

其次,滨海湿地的水质受到严重污染。城市化带来的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

物排放,使得湿地中的水质严重恶化。污染物的积累和富集不仅会使湿地内的生物群落遭受毒害,还会破坏湿地的水文系统,导致水位变化不稳定,进一步加剧滨海湿地的退化。

为了保护和修复滨海湿地,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首先,政府应加强湿

地保护的立法和管理,制定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同时,加强对滨海湿地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的威胁。

其次,要加强公众的环境教育与意识提高,增强对滨海湿地的认识和重视。通

过开展科普讲座、举办生态文化节等活动,引导公众爱护滨海湿地,并形成合力。

此外,为了修复受损的滨海湿地,可以考虑采用人工湿地的方法。人工湿地是

一种人为构建的湿地,可以模拟和替代自然湿地的生态功能。通过建设人工湿地,可以恢复滨海湿地的水质和生态系统。

同时,还可以通过岸线的恢复与疏浚工程来减少人类活动对滨海湿地的侵蚀。

恢复岸线和疏浚河流,能够增加滨海湿地的固体物质输入,为湿地植被的生长和栖息物种的繁衍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和栖息空间。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研究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研究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与恢复研究第一章引言

滨海湿地是陆地和海洋之间的过渡地带,是各种生物的重要栖息地,也是自然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生态环节。近年来,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滨海湿地的受到了严重破坏。因此,保护和恢复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是非常重要的任务。

本文旨在分析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现状和问题,并探讨保护与恢复这一生态系统的措施。

第二章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现状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包括海、滩涂、河口、河流和岛屿等生态系统。这些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是存有大量的生物多样性,是重要的渔业和旅游资源。但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增加,大量的渔业和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出现问题,导致自然环境的恶化。

滨海湿地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土地开发、污染和非法捕捞。土地开发结果导致湿地的面积减少,破坏了稀有物种的栖息地。污染淹没了这些湿地的生态系统,对人类和动物的健康造成了威胁。非法捕捞提高了稀有鱼类和贝类的价格,也破坏了这些生物群落的均衡生态系统。

第三章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措施

为了保护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必须采取措施,例如:建立保护区、联合保护和执法、改善污染等。

建立保护区:

建立保护区是最常用的保护滨海湿地的方法之一。它可以保护和维持湿地中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并作为重要的生态旅游景点。在滨海湿地建立保护区的同时,保护区的管理和维护也非常关键。

联合保护合作和执法:

保护联合合作和执法是指由政府、社区组织、环保组织和其他利益相关方进行合作来实现生态系统的维护和保护。这种策略可以减少非法捕捞、偷猎和其他破坏行为。

污染治理:

污染危害着滨海湿地的生态系统。因此,在保护和维护滨海湿地的过程中,需要改善污染问题。这可以通过采取以下措施来实现:加强控制和监测、提高水质、改善土壤、减少污染物排放等手段。

滨海湿地的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滨海湿地的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滨海湿地的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滨海湿地作为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诸多生态功能,例如水文调节、气

候调节、生物多样性保护等。同时,滨海湿地还是一处重要的资源库,能够提供人类诸多经济、社会和文化的需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关注和保护滨海湿地生态环境显得尤为重要。

一、生态环境问题面临的挑战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工业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滨海湿地遭受着人类

活动的侵蚀和破坏。其中主要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湿地拆除和填土

一些湿地面临被拆除和填土的危险,以满足城市建设和农业发展的需要。这会

导致湿地生态系统受到了极大的破坏,从而影响到周边生态系统的平衡。

2. 工业和污染物排放

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多,工业和污染物排放也越来越多,这些物质会进入湿地生

态系统,对其中的生物和水质产生影响,极大地改变了湿地的生态平衡。

3. 城市化和旅游开发

一些滨海湿地被用于城市化和旅游开发,这也加剧了湿地生态环境的破坏。因

为城市化和旅游开发会使得湿地面积减小,生态系统受到的压力也会加大。

二、滨海湿地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保护滨海湿地生态环境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它们对于维持区域生态平衡发挥着

重要的作用。例如,它们可以帮助减少污染物,防止洪水的发生,维护物种多样性,调节气候等。此外,湿地还能为人类提供食物、材料和生态系统服务。

滨海湿地的保护不仅对当地居民有益,也对全球居民有益。湿地中的生态系统

能够吸收和固定大量二氧化碳,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碳汇。如果我们保护好滨海湿地,就能够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从而减缓全球气候变化。

三、滨海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措施

滨海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对策研究

滨海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对策研究

滨海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对策研究

摘要:良好的生态,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是关系民生福祉和

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要求。本文主要对滨海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对策进

行研究,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研究,给行业内人是以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滨海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修复对策

引言

滨海湿地具有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和经济价值,滨海湿地位于海陆交错带,

独特的水文条件和植被土壤特征,使得滨海湿地具有特殊的生态结构和过程,在

维持区域乃至全球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态环境服务功能;同时,作为典型的脆弱生态敏感区,人类活动以及全球环境变化导致滨海湿地面

积日趋下降,生态系统功能也逐渐退化。相比其他生态系统,受周期性淹水与土

壤高盐度的双重胁迫,加上径流输沙淤积或海浪冲蚀的干扰,滨海湿地生态系统

植被结构较为简单,极易遭受生物入侵。因此对其修复和保护被提上日程。

1滨海湿地公园生态设计原则

滨海湿地公园生态设计原则主要涉及到地方性和小干预性两个方面:一是地

方性原则。在对湿地公园景观进行实际设计的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要依据地方

性原则,考量地域文化和当地环境的特征,遵照生态环境、地形地貌等特征,因

地制宜、合理地使用植物材料开展设计,同时对当地植物进行有效保护与利用。

人文元素是特有的内容,和当地人日常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当地的花草水木都具

备生态含义,所有湿地公园的设计中,都要基于当地传统文化元素作为指导,这

样才能对场所进行合理设计。针对自然生态来讲,其具有更新、演变的规律,有

良好的自我恢复能力,在生态设计中要把当地湿地的自然机理当成是系统搭建的

湿地生态与保护

湿地生态与保护

湿地生态与保护

湿地是地球上最具生态价值的生态系统之一,它们不仅拥有丰富的

生物多样性,还对维持地球的生态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由于

人类活动的不当干扰,湿地正面临着严峻的威胁。本文将探讨湿地的

生态特征和重要性,并提出保护湿地的有效措施。

一、湿地的生态特征

湿地是由水域和陆地相交接的区域,包括河流、湖泊、沼泽、海湾、海岸线等。湿地的水文环境是其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水的存在与分

布决定着湿地的生态条件。湿地还具有丰富的植被和动物资源,它们

为多种物种提供了生存和繁衍的栖息地。

二、湿地对生态平衡的作用

湿地生态系统对维持地球生态平衡起着重要作用。首先,湿地能够

净化水源。湿地中的植物和微生物可以吸收和分解污染物质,保证水

源的清洁。其次,湿地具有调节气候的功能。湿地能够吸收大量的二

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对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具有积极的影响。此外,湿地还是重要的生态屏障,能够减缓洪水和风暴潮的影响,保护沿海

地区的安全。湿地内繁衍的许多生物还参与了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保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

三、湿地遭受的威胁

不幸的是,湿地正面临着严峻的威胁。人类的不当干扰是导致湿地

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过度的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发展导致了大量

湿地的填充和排干。湿地的过度捕捞和非法采集也对湿地生物资源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水污染、气候变化、入侵物种等问题也对湿地的生态平衡产生了负面影响。

四、湿地保护措施

保护湿地是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为了保护湿地,需要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应加强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建设和政策支持。各国应出台严格的湿地保护法律,加大对湿地保护项目的投资。其次,加强湿地的监测和科学研究。了解湿地的生态状况和变化趋势,为科学制定保护措施提供依据。第三,加强公众教育和意识提升。通过开展湿地保护主题活动,增强公众对湿地生态价值的认识和保护意识。最后,加强国际合作。湿地是跨境生态系统,国际合作是保护湿地的关键。

滨海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分析

滨海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分析

滨海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分析

摘要:当前人们对生态环保问题持续关注,滨海湿地建设项目增多,积极发

挥滨海湿地改善海域水质、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应对气候变化等多重生态功能,将进一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增强海洋生态安全。国家也相继下发各项政策,要

求要打造可持续海洋生态环境,而当务之急则是加强海岸带综合管理,落实滨海

湿地保护工作。本文主要就滨海湿地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修复问题进行重点探讨,明确滨海湿地生态保护及修复现状的基础上,探明有效的保护与修复路径。

关键词:滨海湿地;生态保护;修复

滨海湿地处于陆地生态系统与海洋生态系统之间的过渡地带,滨海湿地在维

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环境方面作用明显。而近几年沿海地区人口的急剧增长

以及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加快,也加剧了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滨海湿地保护成为

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我们应认识到滨海湿地生态保护的紧迫性,关注红树林、

海草、盐沼地的退化问题,以滨海湿地的生态保护与修复维护海洋湿地安全,维

护海洋生物的多样性,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一、我国滨海湿地生态保护及修复现状

相较于国外对滨海湿地生态保护及修复的高度关注,我国滨海湿地生态修复

研究起步较晚,发展较慢,目前的研究及实践多集中于红树林修复,对珊瑚礁、

盐沼等湿地修复关注投入较少。且红树林生态修复规模化效应不佳,修复还停留

在植被恢复低层次阶段,对底栖动物群落、微生物群落等保护关注较少,生态修

复有失偏颇[1]。近几年,我国就滨海湿地生态保护及修复问题给予重点支持。继

红树林专题修复研究后,从2008年以来,我国珊瑚礁修复逐渐步入正轨,也建

中国北方滨海湿地的生态环境特点与利用保护

中国北方滨海湿地的生态环境特点与利用保护

中国北方滨海湿地的生态环境特点与利用保护

肖笃宁胡远满王宪礼

陈宜喻主编:《中国湿地研究》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262-268

1

滨海湿地是陆地与海洋的过渡地带,有海陆过渡相的特征,属于比较脆弱的生态敏感区,是自然保护和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对象。我国滨海湿地面积约2.1×104km2,主要分布在长江口以北的海岸,包括广阔的滩涂和几大河流三角洲上发育的河口湿地,特别是黄河口与辽河口湿地更是世所闻名。黄河三角洲的主体位于山东省东营市,据该市1991年土壤详查汇总资料,湿地面积2.3×105hm2,其中滩涂1.02×105hm2,苇地2.4×104hm2,其余为水库、坑塘和河流、沟渠等水面面积。湿地面积占该市总面积30%,其中自然湿地面积 1.26×105hm2,占全市面积16.3%。如按以垦利县宁海为顶点的近代黄河三角洲(5400km2)统计,自然湿地面积占1/4以上。同时近代黄河三角洲是自1855年以来形成的,不过140年时间,属于新生湿地生态系统,黄河平均每年携带泥沙1.21×109t,2/3沉积在河口,每年造陆面积约达2350 hm2,使河口三角洲的海岸线以每年3km

辽河三角洲的主体为盘锦市,并包括营口市的一部分,湿地面积为2.23×105hm2,其中滩涂为6.7×104hm2,苇地为8.2×104hm2,水库、坑塘、河流等水面面积为7.4×104hm2。湿地面积占总面积的42.8%,这还没有包括占总面积32%的盐田和水稻田等人工湿地(张耀光,1993)。由此可知辽河三角洲的湿地面积虽然与黄河三角洲相似,但所占比重大大高于黄河三角洲。苇田成为辽河口湿地的主体,仅双台子河口的芦苇湿地面积就高达7×104hm2,为世界第二大芦苇湿地,这里建有4个大型国营苇场,是造纸工业的原料基地,鸭绿江口(含大洋河口)的东沟滨海湿地,面积7.7×104hm2,大部分为滩涂,芦苇地6200 hm2,呈狭长条形分布,其规模显然不能同上述两个三角洲相比:江苏北部以滩涂为主的滨海湿地也有2.0×105hm2左右(其中滩涂约1.5×105hm2)。以上合计我国北方滨海湿地面积在7.5×105hm2左右,主要类型为滩涂和河口湿地,自然景观为芦苇沼泽或湿生草甸,以季节性积水为特征。

滨海湿地调研报告

滨海湿地调研报告

滨海湿地调研报告

滨海湿地是指位于陆地与海洋交接处的河口、海湾、海滩等地区的湿地。由于其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滨海湿地具有独特的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为了深入了解滨海湿地的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滨海湿地调研。以下是调研报告。

我们选取了某市的滨海湿地进行调研。该湿地面积较大,灌溉水源充足,海洋和陆地的生物资源丰富,是一个重要的生态资源地。调研过程中,我们主要针对滨海湿地的生态状况、水质情况以及对周边地区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首先,我们对滨海湿地的生态状况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调查。该滨海湿地的植被覆盖较好,种类繁多,包括红树林、荻草等。在红树林区域,我们还发现了许多冬候鸟的栖息地,这表明该地区的生态环境良好,能够提供适宜的栖息条件。此外,滨海湿地还是许多鱼类和贝类的繁殖地,这对于当地渔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我们对滨海湿地周边水质进行了检测和分析。通过水质检测仪器,我们发现滨海湿地的水质总体较好,达到了Ⅰ类水质标准。这主要得益于湿地的自净能力和周边自然水体的补充。然而,我们也发现在部分区域有少量的污染物排放,这可能来自于附近的工业企业和农业生产活动。因此,我们建议加强污染物的监测和管理,以保护滨海湿地的水质。

最后,我们研究了滨海湿地对周边地区的影响。首先,滨海湿地能够起到一定的防风固沙作用,减缓风沙的侵蚀,并且在台

风等自然灾害发生时,还能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其次,滨海湿地对调节气候具有一定的作用,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此外,滨海湿地还能为当地居民提供食物、饮用水等重要的生活资源。因此,我们建议加强对滨海湿地的保护和管理,确保其生态功能的完整性和可持续性。

滨海湿地现状及保护建议

滨海湿地现状及保护建议
数据来源:大连市海洋与渔业局《2016年大连市海洋环境状况公报》
金普新区滨海湿地开发现状
为了更好的了解金普新区以及大连市滨 海湿地开发情况,我们对金州湾、普兰 店湾、泉水湿地等地开展了初步调查
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辖区内湿地开发 现象较为严重。存在大面积的围填海活 动。 其主要用途为建设用地与围海养殖,并 存在用地闲置与违规填海现象。较为典 型的便是右图七顶山填海项目。蓝线外 侧是填海区域,围填面积达627公顷。
4.降解吸收功能
• 湿地植物能够使水中污染物沉降, 植物根系能够对某些重金属活有 机污染物产生聚集作用。植物与
5.生态保护功能
• 湿地生态系统是以一个巨大的生 物基因库,有着丰富的生态多样 性和物种多样性。是野生动物和
6.经济文化功能
• 湿地生态系统有着丰富的资源功 能能够直接或间接的为我们提供 丰富的日常生活用品以及食物。
大连市滨海湿地动植物资源情况
大连市滨海湿地动植物种类
大连滨海湿地类型多样, 且气候温和,因此动植物 资源丰富,种类众多。 其 中如斑海豹、黑脸琵鹭等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 有 10 种。且鸟类、鱼类、 木本植物与的相对丰度在 辽宁省都超过半数,可见 大连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物 种的丰富。
名称 木本植物 草本植物 野生动物
感谢聆听
大连滨海湿地现状及修复保护建议
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在 我们的调查中发现泉水湿地也开展了一 定程度的围填海现象。右图分别是泉水 湿地2005年与2012年的卫星图,可以看 到入海口河道发生明显变化,左下图是 我们在泉水湿地拍摄的照片,在已经填 海的区域有大量垃圾堆放。 与此同时泉水湿地还存在大量生活 污水直排现象,左上图是我们在李鸿章 桥取样市拍摄的照片,水质混浊且有异 味,检测后大多数常规指标均高于国标 V类水标准。这些现象都严重威胁着滨 海湿地生态系统

滨海湿地中植物对湿地环境的适应特征

滨海湿地中植物对湿地环境的适应特征

滨海湿地中植物对湿地环境的适应特征

滨海湿地是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植物在这样的环境中具备一些独特的适应特征。以下是有关滨海湿地植物适应湿地环境的一些特征的解释。

1. 盐耐性:滨海湿地通常受到潮汐的影响,土壤中含有一定的盐分。植物为了适应这样的环境,必须具备盐耐性。一些滨海湿地植物具有特殊的机制,如盐腺或盐细胞,这些机制可以帮助植物排除多余的盐分,维持正常的水分和营养摄取。

2. 泥沙适应性:滨海湿地通常处于潮汐影响下的河口或海岸线附近,泥沙的堆积和侵蚀是常见的现象。植物需要适应泥沙的变化,以保持其稳定的生存。一些滨海湿地植物具有较长的根系,可以稳定生长在泥沙中,并通过根系吸收所需的水分和营养。

3. 气孔调节:滨海湿地植物需要在潮湿和干燥的环境之间进行调节。植物的气孔是通过调节水分蒸发和二氧化碳吸收来平衡水分和气体交换的。在干燥的时候,植物会关闭气孔,减少水分蒸发,以保持水分;而在潮湿的时候,植物会打开气孔,增加气体交换,以促进光合作用和呼吸。

4. 忍受缺氧:滨海湿地常常有水淹的情况,导致土壤缺氧。植物需要适应这样的环境,以保持正常的生长和代谢。一些滨海湿地植物具有特殊的根系结构,如气生根或根状茎,它们可以向上延伸,从水面上获取氧气,以满足植物生长所需

的氧气需求。

5. 耐寒性:滨海湿地常常处于寒冷的气候条件下,植物需要适应低温环境。一些滨海湿地植物具有较厚的叶片或毛发,这些特征可以减少水分蒸发和热量损失,从而保护植物免受寒冷环境的伤害。

总结起来,滨海湿地植物具备许多适应湿地环境的特征。它们具有盐耐性、泥沙适应性、气孔调节、忍受缺氧和耐寒性等特征,这些特征使它们能够在湿润、咸碱和动态的滨海湿地环境中生存和繁衍。这些适应特征为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健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滨海湿地恢复与保护

滨海湿地恢复与保护

滨海湿地恢复与保护

一、引言

滨海湿地作为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人类生存发展的同时也为生态平衡和环境保护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近年来人类活动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得滨海湿地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和破坏。为了保护滨海湿地的生态环境,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进行恢复和保护工作,本文将就滨海湿地恢复与保护问题进行探讨。

二、滨海湿地的生态功能

滨海湿地是指陆地和海洋之间的过渡带,其生态系统具有各种各样的生态功能。首先,在滨海湿地中发现了大量的珍稀濒危物种,它们与滨海湿地无缝相融,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生物多样性体系;其次,滨海湿地可减轻洪涝灾害风险,因为湿地的自然特性使得其能够存储和吸收大量的水分,并且在极端天气中,湿地还可以缓慢释放水分,循序渐进地将洪水引走;还能够提供天然的水净化和调节能力,“植物带”和“渐进水深”是传统的湿地系统中能达到水净化、水调节效果的重要模式。

三、滨海湿地的破坏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不良的人类活动,滨海湿地遭到了诸多的破坏。例如,过度开发和污染导致滨海湿地中植

被物种减少,生物多样性下降和湿地链条被破坏;同时,还可能

通过人为活动如填海造地、围垦与护岸等,来改变湿地的自然形

态和水体流动引发泛滥等灾害,对滨海湿地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四、滨海湿地恢复工作

滨海湿地恢复工作的开展往往需要借助于人工干预,越来越多

的国家和地区借鉴现代科技以及巨大的投资来保护和恢复滨海湿

地的生态环境。其主要工作流程包括勘测、规划、建设、監測和

维护等环节,通过定位并评估滨海湿地现状,以设计合适的实施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演化与保护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演化与保护

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演化与保护滨海湿地是指海岸线与陆地之间的交界带,包括河口、沿海湾、海岸地带和潮间带等。生态系统是由各种生物和环境条件相互作

用组成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作为全球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其

演化过程及生态保护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们来详细谈一下。

一、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演化

滨海湿地作为地球上最广阔的生态系统之一,它的演化过程和

成因具有复杂性和长期性,其变化导致许多生态问题和经济利益

的冲突。滨海湿地演化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1. 自然因素

天气、气候和地形等自然因素是滨海湿地演化的主要因素之一。湿地的演化取决于它所处的气候条件,地形特征和地球物理特征。海平面的上升,水流速度的变化和沉积物的积累,都会对滨海湿

地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2. 人类活动

人类活动是影响滨海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因素之一,如开垦土地、养殖、工业活动以及城市化进程等,都会对湿地的生态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转的伤害。人类活动对滨海湿地的生态系统造成的威胁已经成为了世界性问题,需要我们进行积极有效的保护。

二、滨海湿地生态系统保护

滨海湿地不仅具有生态价值,而且对地球环境、成果丰富,对人类活动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了维护滨海湿地的生态系统,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保护。

1. 改善水环境

改善水环境是保护滨海湿地的首要任务,其方法包括处理污染物、限制化工等企业的排放行为,减少养殖养殖养殖养殖养殖养殖等活动对湿地的影响,开展湿地和海洋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增加处理污水的能力等。

2. 保护自然环境

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是由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共同决定的,为了保护湿地生态系统,需要加强对城市、农业、工业等不同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北方滨海湿地的生态环境特点与利用保护

肖笃宁胡远满王宪礼

陈宜喻主编:《中国湿地研究》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5,262-268

1

滨海湿地是陆地与海洋的过渡地带,有海陆过渡相的特征,属于比较脆弱的生态敏感区,是自然保护和全球变化研究的重要对象。我国滨海湿地面积约2.1×104km2,主要分布在长江口以北的海岸,包括广阔的滩涂和几大河流三角洲上发育的河口湿地,特别是黄河口与辽河口湿地更是世所闻名。黄河三角洲的主体位于山东省东营市,据该市1991年土壤详查汇总资料,湿地面积2.3×105hm2,其中滩涂1.02×105hm2,苇地2.4×104hm2,其余为水库、坑塘和河流、沟渠等水面面积。湿地面积占该市总面积30%,其中自然湿地面积 1.26×105hm2,占全市面积16.3%。如按以垦利县宁海为顶点的近代黄河三角洲(5400km2)统计,自然湿地面积占1/4以上。同时近代黄河三角洲是自1855年以来形成的,不过140年时间,属于新生湿地生态系统,黄河平均每年携带泥沙1.21×109t,2/3沉积在河口,每年造陆面积约达2350 hm2,使河口三角洲的海岸线以每年3km

辽河三角洲的主体为盘锦市,并包括营口市的一部分,湿地面积为2.23×105hm2,其中滩涂为6.7×104hm2,苇地为8.2×104hm2,水库、坑塘、河流等水面面积为7.4×104hm2。湿地面积占总面积的42.8%,这还没有包括占总面积32%的盐田和水稻田等人工湿地(张耀光,1993)。由此可知辽河三角洲的湿地面积虽然与黄河三角洲相似,但所占比重大大高于黄河三角洲。苇田成为辽河口湿地的主体,仅双台子河口的芦苇湿地面积就高达7×104hm2,为世界第二大芦苇湿地,这里建有4个大型国营苇场,是造纸工业的原料基地,鸭绿江口(含大洋河口)的东沟滨海湿地,面积7.7×104hm2,大部分为滩涂,芦苇地6200 hm2,呈狭长条形分布,其规模显然不能同上述两个三角洲相比:江苏北部以滩涂为主的滨海湿地也有2.0×105hm2左右(其中滩涂约1.5×105hm2)。以上合计我国北方滨海湿地面积在7.5×105hm2左右,主要类型为滩涂和河口湿地,自然景观为芦苇沼泽或湿生草甸,以季节性积水为特征。

2 湿地资源与生态环境特点

2.1

河口湿地具有丰富的水、土资源,前已指出黄河三角洲每年新淤土地2350hm2,世所罕见。黄河入海口的年平均径流量为3.8×1010m3,含沙量平均25.3kg·m-3,汛期高达80kg·m-3左右。黄河具有如此丰富的水沙资源,但是目前利用尚有困难,固堤防洪是当前黄河三角洲开发的首要条件。从总体看,辽河三角洲的水利条件要优于黄河三角洲。该区有地表水资源8.53×109m3·a-1 4.7×109m3另有浅层地下水可供采用资源4.2×109m3

两个三角洲都有大面积的可垦荒地,总面积数十万公顷,但由于土壤为盐渍土壤、需要进行灌溉洗盐或淤灌等改良措施。大规模的农业开发必须有水利措施的保证,同时应避免侵

沿岸滩涂面积广大,潮间带有多种生物资源,丰富的经济贝类和文蛤、兰蛤、毛蚶等。双台子河口外有一个面积7670hm2的蛤蜊岗,文蛤资源量达1.6×104t。辽河口滩涂可养贝类的面积为1.4×104hm2,有资源量2.2×104t。鸭绿江口的东沟滨海湿地有经济贝类30余种,总资源量1.1×105t,其中嗌蛏和竹蛏为当地特有的珍稀品种(宋达泉,1989

2.2

河口湿地以芦苇沼泽和柽柳、碱蓬等植物群落为主,植物种类并不复杂,维管束植物约150余种,其中抗盐喜湿种占60%以上,并有野大豆等濒危保护物种。其生物生产力据辽河口湿地调查资料,芦苇群落初级生产力平均为14150(8300~20000)kg/(hm2·a),低杂草甸群平均为2778(1050~4505)kg/( hm2·a),碱蓬群落平均为3700(3400~4000)kg/ (hm2·a)。关于芦苇的产量由于土壤和灌水等管理情况的不同而有区别,平均为5.7t/hm2。与芦苇群体结构相比单产偏低的主要因子是芦苇茎粗不够,这与灌水不足直接有关。在芦苇群落中咸淡混合水即中盐水补给的群落产苇最为粗壮,单产可达10t/hm2以上。此外,芦苇沼泽中浮游植物的生物量为43.86mg·L-112.33mg·L-11994

2.3

黄河三角洲湿地已发现鸟类187种,其中列为国家一级保护的鸟类有丹顶鹤、白头鹤、金雕等5种,二级保护鸟类大天鹅等27种,并有数以千计的灰鹤、雁鸭等,在中日两国签署的“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协定的保护鸟类277种中,这里有108

辽河三角洲湿地已发现鸟类236种,其中水禽114种,占全国水禽总数的53%,内有国家一级保护鸟类4种,二级保护的35种,已发现鸟类中旅鸟占一半,留鸟有40种,其余为夏候鸟(77种)和冬候鸟(11种)。丹顶鹤与黑嘴鸥是当地主要的保护珍禽。丹顶鹤筑巢于苇塘深处的池沼边,喜杂食,辽河口是世界丹顶鹤繁殖区的最南限,每年有近40只丹顶鹤在这里筑巢繁殖。黑嘴鸥是世界濒临灭绝的鸟类之一,近年来在辽河三角洲发现有近千只,筑巢150余个,多位于滨海滩涂的白刺群落。在黄河三角洲的滩涂湿地上也发现有黑嘴鸥多处筑巢,最大集群200余只(赵延茂,1994b)。东沟滨海盐生沼泽地近年来也曾发现有数群黑嘴鸥,每群5~10只。大洋河口的滩涂湿地是另一个水鸟生存的重要基地,1991年11月在这3×1.5km2的范围内曾发现有2×104~3×104

滨海河口湿地具有多样化的生境,随着三角洲的不断海向推移,滩涂面积不断增大,在潮间带先是由碱蓬群落所占据,继而在淤积稍高部位出现新生的芦苇,有的部位生长着白刺包,潮沟里则是海水回流的盐生环境,不同生境下形成了不同的生物类群,如芦苇沼泽的鹤、

滨海湿地上如此众多鸟类的存在有赖于来自海、陆两方面的各种植物和动物所提供的食物来

3 滨海湿地的利用现状与威胁

黄河三角洲和辽河三角洲蕴藏着丰富的地下油、气资源,是我国第二和第三大油田--- 胜利油田和辽河油田之所在。这两大油田年产3.0×107t和1.5×107t原油及相应的天然气,不仅对国民经济的全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且对于这两个地区的开发也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三角洲上的路、讯、水、电等设施绝大部分都是油田兴建的。随着大规模的石油开发出现了一批新的城镇和居民点,星罗棋布的油井,保护油田的围堤(如孤东油田),伸向浅海滩涂的堤坝和钻塔……,几种全新的人工景观正在改变着滨海湿地的自然面貌,原有的土地

这两个三角洲同时又是国家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地区之一,多年来已建立起一批大型国营农场。特别是位于辽河三角洲的盘锦垦区,水利条件好,农业建设起步早,开发水田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