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惇、孙景尧、谢天振《比较文学》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后现代理论与比较文学)【圣才出品】
陈惇、孙景尧、谢天振《比较文学》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较文学的对象、体系与方法)【圣才出品】
第3章较文学的对象、体系与方法
3.1 复习笔记
一、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
(一)比较文学研究对象的基本属性
1.比较文学的对象是具有跨越性的文学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
(1)梵第根对比较文学对象的限定
梵第根把比较文学的对象限定在“二元”(即两国)之间,又把“文学作品的相互关系”限定于影响与被影响的关系。其中包含着两个对于指出确定比较文学对象具有决定意义的基本要求:一是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应该超出一元性,具有跨越性;二是比较文学研究应该聚焦在文学现象间的相互关系。
(2)跨越性是比较文学发展的一种动力
它推动着比较文学不断开拓,不断发展。所以,跨越性是比较文学对象的基本属性。只有那些跨越了民族界限、文化体系界限和学科界限的文学现象和文学问题,才能成为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不具备跨越性的文学现象和文学问题便不是它的研究对象。
(3)比较文学跨越性的着眼点
比较文学的跨越性决定了这种研究必然涉及两种以上的文学现象,但是,它并不着眼于这些文学现象本身,更不是研究其全部,而是着眼于它们之间的关系,研究这种关系与构成这种关系的种种因素。
2.可比性是决定文学现象与文学问题能否成为比较文学对象的关键
(1)在所有具备跨越性的文学现象中,只有那些具有比较研究可能和比较研究价值的文学现象与文学问题,才是比较文学的对象。
(2)可比性是决定文学现象与文学问题能否成为比较文学对象的关键,也是关系到比较研究能否正常进行并取得科学价值的关键。
(3)可比性来自客观存在,不应该是人为的、外加的东西。世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文学也是一个整体,各民族文学之间,文学与其他学科之间,本来就直接间接地存在着种种联系。
陈惇、孙景尧、谢天振《比较文学》考研模拟试题及详解【圣才出品】
陈惇、孙景尧、谢天振《比较文学》考研模拟试题及详解(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一般认为,以马洛为代表的英国的一批人文主义剧作家__________为莎士比亚戏剧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答案】大学才子派
【解析】“大学才子派”是16世纪后期在英国出现的一批人文主义剧作家,他们大多都受过大学教育,具有人文主义思想,学识渊博,在戏剧创作上颇有创新。代表人物有李利、马洛等,他们为莎士比亚戏剧的出现准备了条件。
2.18世纪德国著名的文学运动是__________。
【答案】狂飙突进运动
【解析】“狂飙突进运动”是18世纪德国文学界的运动,是文艺形式从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时的阶段。其中心代表人物是歌德和席勒。歌德的《少年维特的烦恼》是其典型代表作品,表达的是人类内心感情的冲突和奋进精神。这次运动是由一批市民阶级出身的青年德国作家发起的,他们推崇天才,创造性的力量,并把其作为其美学观点的核心。这个运动持续了将近二十多年,从1765年到1795年,然后被成熟的浪漫主义运动所取代。
3.19世纪俄国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被称为__________。
【答案】自然派
【解析】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形成于19世纪30年代,五六十年代不断发展,70至80
年代达到鼎盛阶段,20世纪初逐渐衰落。普希金是俄国现实主义的奠基人,他的《叶甫盖尼·奥涅金》塑造了俄国文学史上第一个“多余人”形象,他的短篇小说《驿站长》开了俄国文学中描写“小人物”形象的先河。米哈依尔·尤里耶维奇·莱蒙托夫为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40年代,果戈理继承并发展了普希金和莱蒙托夫开创的现实主义传统,形成了俄国文学史上的“自然派”——俄国现实主义。
陈惇、孙景尧、谢天振《比较文学》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文化人类学与比较文学)【圣才出品】
第2章文化人类学与比较文学
2.1 复习笔记
一、文化人类学的学科特质
(一)文化人类学学科的概念
1.含义
文化人类学是人类学的主要分支,与体质人类学相对而言,有时亦简称为人类学,是以人类文化为研究对象的综合性新兴学科。
2.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内容
(1)研究整个人类文化的起源、发展、变迁和进化(包括一般进化和特殊进化)的过程,并比较研究各民族、各部落、各国家、各地区、各社区的文化同异,由此发现文化的普同性以及各种特殊的文化模式。
(2)它从文化的而不是生物的角度去考察人类群体与个体间的关系,解释人类生活、行为、信仰和观念的差异性及其成因。
3.文化人类学中文化与人类的关系
在文化人类学家眼中,人被视作大千世界中唯一的“文化动物”,文化成为人之所以为人的决定性要素,获得前所未有的强调和重视。
(二)文化人类学学科的概况
1.创始时间
1901年,用以区别于创始于1871年、专门研究人类体质特征的体质人类学。
2.对文化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的尝试,则早在19世纪中后期已逐渐流行开来。
3.学科的奠基:德国学者巴斯蒂安1860年所著《历史上的人》、英国学者泰勒1871年发表的《原始文化》,均可视作这门学科的奠基性著作。
4.关于文化人类学各国使用的不同名称
(1)从名称上看,欧洲大陆学者过去倾向于使用“民族学”,英国学者习惯用“社会人类学”,而美国学者中则通行“文化人类学”的称呼,目前大有后来居上的趋势。
(2)有一种折中的做法是将英、美的称谓统合起来,叫做“文化——社会人类学”。
(3)中国学界过去受欧陆和俄苏的影响,通行“民族学”之说,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译介高潮又使“文化人类学”一名得到普遍接受。
陈惇、孙景尧、谢天振《比较文学》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文学与心理学)【圣才出品】
第2章文学与心理学
2.1 复习笔记
一、文学与心理学关系研究概述
(一)文学与心理学关系研究的历史进程
1.古希腊时期
(1)作家开始在创作中探索人的心理,尤其悲剧诗人欧里庇得斯对人的各种心理的把握,使后人都为之惊叹。
(2)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更是试图从理论上探讨创作心理与文学的心理功用,为后人研究文学与心理学的关系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2.浪漫主义运动前后,作家们才开始较为深刻地探索创作与心理之间的关系,并以此加强了对人的内在世界的观照和审视。
3.西方文学中对人的理解、对人的本质和特点的认识
(1)在西方文学中对人的理解、对人的本质和特点的认识,在从古希腊至今的历史长河中经历了一个由外向内的过程。
(2)文学创作中视角由外向内的转移使得文学与心理学的关系更加紧密。弗洛伊德关于无意识、泛性欲的心理分析学说和对梦的解析的问世,以及荣格关于种族记忆、集体无意识和原型理论的建立,把文学与心理学的关系变得格外密切了。
(3)随着弗洛伊德和荣格理论渗透进文化的各个领域,文学中对文学和心理学关系的研究也形成了热潮。
(4)弗洛伊德基于对精神的探索而建构的精神分析学,为文学展开了一个新的、更为广阔和复杂的视野。随着心理学中精神分析学的渗入,文学对这方面知识的需要也日渐增长。
(二)考察文学和心理学的方法
1.要探讨的是现代心理学,尤其是精神分析学如何直接影响了运用想象的文学创作;
2.必须讨论文学批评对心理学方法及精神分析方法的运用及其意义。
二、心理学对文学的渗透
(一)人、心理、世界、文学多重关系的主要线索
1.人与文学的关系
陈惇、孙景尧、谢天振《比较文学》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文学与哲学)【圣才出品】
第4章文学与哲学
4.1 复习笔记
一、文学与哲学比较研究概述
(一)中国文学与哲学比较研究的概述
1.学者研究
(1)在近代,著名的翻译家严复就对中西哲学进行了自觉的比较研究。王国维不仅对中西哲学与文学的差异有所论述,而且还运用叔本华等西哲的学说,来解读《红楼梦》。
(2)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中表现了对西方现代哲学特有的敏感,并提出了“学说所以启人思,文学所以增人感”的文学与哲学比较观。
(3)梁启超、许地山、陈寅恪在研究印度文学对中国的影响时,都是将文学的影响与宗教、哲学的影响一并考察的。
(4)朱光潜在《诗论》中评述中西诗歌的差异时,就追溯了中西哲学文化的差异。可以说,哲学与宗教一样,是最能表现一个民族文化的精神产品。
2.研究的局限性
(1)在跨文化的比较文学中,要想绕过不同文化中的哲学与宗教,对文学现象的解释也就只能停留在浅层次上。
(2)在近现代中国的学者那里,虽然有对印度哲学、西方哲学影响中国的探讨,或者中国哲学对东亚乃至西方文学影响的研究,但一般说来,还停留在哲学与哲学的比较、文学与文学的比较上。
3.突破
1943年唐君毅在《中西哲学思想之比较研究集》中的《中国哲学与中国文学之关系》一文,就是一篇探讨文学与哲学关系的难得的力作。
(二)西方关于文学与哲学比较研究的概述
西方的比较学者在研究文学与哲学的课题时,常常将之纳入“思想史”“思想史的方法”或“文学与思想”“文学与思想史”之中的。
1.法国
(1)布吕奈尔、毕修瓦、卢梭合著的《什么是比较文学》
①观点:主要讨论了“哲学与伦理学思想”,认为“要领会数不尽的作品,没有一个比较学者能够离开哲学家”。
陈惇、孙景尧、谢天振《比较文学》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文类学)【圣才出品】
第1章文类学
1.1 复习笔记
一、文类学研究概述
(一)西方文类学的历史进程
1.比较文学产生前的文类学
(1)西方诗学中有关文类的理论
①西方诗学理论起源于柏拉图。
②亚里士多德是最早从理论上对文学进行分类的学者,其《诗学》不仅是西方文学理论的源头,也是最先以文类观点来讨论文学的专著。
③从亚里士多德、贺拉斯到布瓦洛,从古典主义时期到新古典主义,经18世纪到浪漫主义时期,一直至今,文体、文学类型的范畴和理论,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2)比较文学兴起
19世纪末比较文学兴起,视世界各民族文学为一整体,开始从国际接触的角度研究文体和文学类型。
2.比较文学发展第一阶段的主要特征是影响研究
(1)梵第根《比较文学论》
①1931年,梵第根在其专著《比较文学论》里专辟一章“文体与作风”,强调文类研究的重要性。
②他认为,在考察一部作品之先,得考察它的形式,这种形式往往或者是从本国文学的
传统而来的(这传统本身有时也来自外国),或者从直接的外国影响而来。
③他把文体、文学类型的研究命名为“体类学”,“按序就班地”论述了散文体、诗歌体和戏曲体三大文类和“作风”的假借。
(2)基亚《比较文学》
①继梵第根之后,基亚在其1951年出版的《比较文学》(现据1978年第6版)第二章中谈及“文学类型的命运”,在此章中他给文学类型下定义,评价文学类型和作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②在第四章的“类型”中谈到了戏剧、诗歌、小说和短篇作品的问题。或许由于此书是基亚作为教授的讲稿之故,论述十分简略,仍未摆脱影响研究的窠臼。
(3)毕修瓦、卢梭《比较文学》
①毕修瓦、卢梭合著的《比较文学》(1967)用比基亚更小的篇幅谈到文类学。16年之后,由布吕奈尔教授领头出版了此书的修改本《什么是比较文学》(1983)。
陈惇、孙景尧、谢天振《比较文学》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类型学)【圣才出品】
第6章类型学
6.1 复习笔记
一、类型学研究概述
(一)法国比较学者的“类型学”研究
1.法国比较学者对“类型学”比较观照表现出“开放意识”。
2.主要学者及其观点
(1)艾田伯
①艾田伯早在1963年于其《比较不是理由》一书中就明确声言,“研究不同的文化中创造出来的与文学类型相当的每一种形式的性质和结构”与“研究文学类型的历史演进”同样重要。
②艾田伯不仅大力倡导“无事实影响”的“文学类型”研究
他身体力行,论述18世纪的欧洲前浪漫主义诗歌与公元前4世纪到公元13世纪这一历史跨度很大的中国诗歌(即自屈原到宋诗)有着明显的相似之处。
a.相似的基础是两者都产生于政治大动荡的时代——有战争、阴谋和重大政治事件。
b.相似的特点就是两者都大力从民间创作中汲取养料,忠于民族传统,感情炽烈。
(2)列昂·塞尔耶
列昂·塞尔耶在其发表在《比较文学评论》上的《奇特的比较》一文中,对20世纪30年代法国的某些文学流派与亚历山大时代的文学展开了比较观照,认为在相隔如此遥远的两个时代里都产生了轮廓分明的“混合主义典型”。
(二)德国比较学者的“类型学”研究
1.德国比较学者的“类型学”思想就堪称一种理论的自觉了。
2.主要学者及其观点
(1)霍斯特·吕迪格和埃尔温·科本
①霍斯特·吕迪格在考察当代比较文学的现状时,敏锐地观察到比较文学研究偏爱具有世界性的文学时代,具有世界性的作家。
②埃尔温·科本也指出,可以从广阔的角度去研究各种“世界性”的文学潮流,并且指出这类研究需要对各国文学的广博知识和历史感,以及对美与文学理论要有敏锐的感受。
陈惇、孙景尧、谢天振《比较文学》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思潮流派比较研究)【圣才出品】
第5章思潮流派比较研究
5.1 复习笔记
一、思潮流派比较研究概述
(一)文学流派与文学思潮的界定
1.文学流派是由有着共同审美追求与相似艺术风格的作家组成的一种群体性结构,而文学思潮则是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出现在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受一定的社会思潮、哲学思潮所推动,在文学上形成的某种思想倾向和潮流。
2.文学流派大都受到相同或相似的文学思潮的激荡。文学思潮能够产生文学流派或促进文学流派的产生,而文学流派反过来又能推动文学思潮的发展。
3.文学思潮有时可以与文学流派等量齐观,但更多的时候文学思潮大于文学流派,一种文学思潮既可以成为一个文学流派,也可以成为更多的文学流派。
4.从特定意义上说,文学思潮并不是文学流派的别名,它只能是产生文学流派的灵魂和内在依据。
(二)文学思潮与流派的比较研究的历史进程
1.对于文学思潮与流派的比较研究,早在19世纪末期,西方文学理论家已作了大量工作,勃兰兑斯的《十九世纪文学主流》是一部集大成的著作。
2.《十九世纪文学主流》作为比较文学中的一大课题,大约开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并随着比较文学的发展而逐渐成熟,产生了一批颇为精彩的论著。
3.严格意义上的思潮流派基本上出现在欧洲近现代文学史上,从某种意义上说,欧洲文学史就是由一连串的思潮流派的运动构成的。
4.中国文学史上的思潮流派显得较为松散,它往往是一种自发形成的宗派性的群体,事并没有明确的理论纲领,也没有一定的传播媒体,很多都是后人根据他们共同或相近的艺术风格和思想倾向,给他们命名。只有到了现代,随着中西文化的空前交流,西方文艺思潮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才出现了比较严格的思潮流派。
陈惇、孙景尧、谢天振《比较文学》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比较诗学)【圣才出品】
第7章比较诗学
7.1 复习笔记
一、比较诗学研究概述
(一)西方比较诗学的研究进程
1.由于国际比较文学界长期受到法国学派实证性影响研究的束缚,比较诗学在20世纪上半叶基本上处于尚未展开的状况。
2.基亚曾一再重申:“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比较文学确切地说是“国际文学关系史”。直到1978年他的《比较文学》一书出第六版时,他仍然坚持这一观点。
3.在1958年教堂山会议上,韦勒克已经向法国学派的保守立场宣战。紧接着,法国学派的“造反者”艾田伯发表了著名的论战性著作《比较不是理由》,书中第三部分也批判了法国学派的保守观点,明确提出了“从比较文学到比较诗学”的基本看法。
4.韦勒克、艾田伯与日尔蒙斯基的主张
(1)比较文学向跨民族、跨语言界限的文学共同规律的探索
①韦勒克指出:“文学是一元的,犹如艺术和人性是一元的一样。”“重要的是把文学看做一个整体,并且不考虑语言上的区别。”
②艾田伯指出:“我们为什么不去尝试概括出一个由诸不变因素构成的系统呢?”
③日尔蒙斯基在1967年指出:在不同的民族文学中,独立的、完全没有文学接触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类似的文学思潮、体裁和个别的作品,“作为文学发展的共同过程的规律性的一种说明,是最有说服力的”。
(2)评价
韦勒克、艾田伯与日尔蒙斯基三者的出发点不同,但在承认和探索文学的共同规律这一点上则是一致的。这种一致的探索,必然将比较文学日益导向比较诗学。
5.20世纪60年代以来,文学理论开始大规模地涌入比较文学研究领域,成为20世纪后半叶世界比较文学研究的一大特征。
(二)中西比较诗学的发展
陈惇、孙景尧、谢天振《比较文学》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译介学)【圣才出品】
第3章译介学
3.1 复习笔记
一、翻译研究与译介学概述
(一)译介学
1.含义
译介学,最初是从比较文学中媒介学的角度出发,目前则越来越多是从比较文化的角度出发来对翻译(尤其是文学翻译)和翻译文学进行的研究。
2.地位
比较文学研究领域中一个正式的分支。
3.产生时间
大约起始于20世纪的30年代。而真正取得重要的地位则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
(二)翻译在比较文学中的地位
1.近年来,翻译在比较文学界乃至在整个人文科学界的地位越来越高,翻译研究作为一门跨文化研究学科,它的涵盖面比比较文学大得多。
2.地位变化的实质
反映了国际上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相结合的一种趋势,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欧洲中心论”的破灭和东西方(包括中西)比较文学的崛起。
3.翻译在比较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原因
比较文学自诞生以来,其孜孜以求的一个主要研究对象就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学交流和文学关系,而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学要发生关系——接受并产生影响,就必须打破相互之间的语言壁垒,其中翻译毫无疑问起着首屈一指的作用,翻译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比较文学学者最为关注的研究对象之一。
(三)关于翻译在比较文学中地位的著作
1.翻译在比较文学中起初并没有重要地位
(1)世界上第一本比较文学专著波斯奈特的《比较文学》中尽管有专章谈到中国、印度、日本的诗学,却没有提及翻译的作用。
(2)原因:他们处在具有开放的世界性眼光的第一代浪漫主义作家和具有强烈民族文学感情的第二代浪漫主义作家的交接期。
2.比较文学翻译问题讨论的先河
1931年法国比较文学家梵第根在《比较文学论》的第一部第七章“媒介”里,正式讨论了“译本和翻译者”的问题,可谓开比较文学翻译问题讨论的先河。
陈惇、孙景尧、谢天振《比较文学》考研模拟试题(二)【圣才出品】
陈惇、孙景尧、谢天振《比较文学》(第2版)考研模拟试题(二)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请将答案按顺序写在答题纸上,并标明题号。
1.比较文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它以________跨文化和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
2.20世纪70年代以来,比较文学经受了三股世界性潮流的冲击,请列举其中两个潮流________、________。
3.法国学者罗兰·巴尔特提出分析符号的两个分析层次,指的是直接意指层与________。
4.表征意味着用语言向他人就这个世界说出某种有意义的话来,或者有意义地表述这个世界。简言之,表征是通过________生产意义。
5.福柯的话语概念试图克服传统理论中人所说的与所做的之间的鸿沟,从这个意义上说,话语涉及________和________两个领域。
6.以下书籍或影片作者各为何人?
(1)________《超越父神》(Beyond God the Pather);
(2)________《斯芬克斯之谜》(Riddles of the sphinx);
(3)________《明星凝视:好莱坞电影和女性观众》(Star Gazing);
(4)________《女权辩》(Vindication of the Right of Woman)
7.激进自由派和激进文化派女性主义者对性/社会性别制度的诠释的分歧主要体现在哪几大议题上?
(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何谓形象学?形象学研究有什么意义?
陈惇、孙景尧、谢天振《比较文学》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文学与科学)【圣才出品】
第5章文学与科学
5.1 复习笔记
一、文学与科学的界定
(一)科学的界定
1.科学的概念
(1)指以获取知识为目的的活动。
(2)指由上述活动而生成的庞大知识库。
①就其活动过程而言,是由大量的观察、系统性的阐述、假设、验证,以及表达为有效的科学法则——概念形式等所组成:
②就其庞大的知识库来说,则是把上述的一切均保存为知识的文本文献。
2.功能:建成概念体系形式及其知识文本文献,为此,科学必须重理智。
3.艺术的主要功能:就其具备惹人观赏的价值而言,是组成感知体系并具艺术魅力。
(二)文学的界定
1.文学的“模糊性”
文学,既不像科学的纯理智,也不像艺术的纯感知,而是处于它们二者之间,具有“模糊性”。
2.文学的界定
(1)西方的界定:具有永久价值和优美形式的作品
评价:这一狭义定义,把许许多多文学创作和文献文本,全拒之门外。
(2)较模糊的文学定义:“由语言和民族保存下来的整个文学文献资料”
①重理智的实用知识文献文本;
②重感知的艺术魅力文学文本;
③两者皆有的“混合体”文本。
(3)在所有的文学文献文本中,其语言话语随其功用均能二分为“知识文学”和“权力文学”,它们常常融合在一起又彼此对峙。
二、科学与文学
(一)科学与文学间的关系
1.科学与文学相互对峙
(1)早在古代希腊,就有人戏称柏拉图是“最佳天文学家”,这是因为柏拉图在他的寓言和对话体作品中,未能将自己对自然本质的“深思”与其对宇宙秩序的阐述融合起来,而是排斥感知去建构他那庞大概念体系的缘故。
(2)对塞西尔•施内尔来说,科学异于艺术是因为科学具有“自我矫正”能力。因此,在组织语言时,科学应想方设法避开感性,以使其认知内容不受干扰而清晰明了。
陈惇、孙景尧、谢天振《比较文学》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文学与宗教)【圣才出品】
第3章文学与宗教
3.1 复习笔记
一、文学与宗教关系的研究现状
(一)宗教的发展历史
1.人类最初无宗教
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宗教是社会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最初有崇拜,这种崇拜是人对自然界及其现象不可知的一种精神情绪反应。
2.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和阶级的出现,以氏族社会制度为基础的原始宗教,也就被以私有制和阶级社会为依托的高级宗教所取代了。
3.高级宗教
(1)含义
高级宗教是借助于有意识的人为力量而发展起来的,并且还得到统治者的利用与支持,是一种人为宗教。它有两个阶段并成为两种人为宗教。
(2)高级宗教的形式
①民族宗教
a.又称国家宗教,它由氏族宗教发展而成,是民族成员共同信奉的宗教,其信仰同本民族的民族意识紧密结合;
b.所拜神灵也成为本民族的守护神,进而变成最高神、主神或唯一神,并给予人格化,通常还实施偶像崇拜;
c.它往往具有民族排他性。它们有的随民族消亡而消亡,有的则适应历史变更而演变成新教,还有的则发展成世界宗教。
②世界宗教
其信奉的神灵被视为整个世界的主宰,其教义着眼于全人类的灵魂,其礼仪戒规易适应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它们不局限于个别的民族范围而传播到全世界。
(二)中西方宗教的差别
1.中西方宗教的含义并非完全一致
(1)西方的“宗教”
①西方的“宗教”一词的含义中,蕴含着上帝同人类的绝对二分,真理在上帝手中并绝对超越世人,人永远只能被动地靠上帝、靠耶稣来救自己。
②这种上帝、耶稣的绝对唯一性、万能性、主宰性和权威性,也就充分体现了基督教所谓的“唯信得救”,以及Re1igion的核心意蕴——对上帝的绝对膜拜和绝对信仰。
陈惇、孙景尧、谢天振《比较文学》笔记和考研真题详解(文化相对主义与比较文学)【圣才出品】
第6章文化相对主义与比较文学
6.1 复习笔记
一、相对主义与文化相对主义
(一)相对主义
1.概述
相对主义有很长久的历史,它虽没有统一完整的理论形式,但作为一种认识论和方法论原则,它很早以来就表现于某些哲学体系,并被广泛运用于历史学、伦理学、美学和自然科学之中。
2.“相对”与“绝对”
“相对”和“绝对”是反映事物性质的两个不同方面的哲学范畴。
(1)“相对”指有条件的、暂时的、有比较关系的、有限的;
(2)“绝对”指无条件的、永恒的、无需比较的、在各种情况下都适用的。
3.相对主义的特征
(1)相对主义强调现实的变动性、不稳定性、否定事物的确定性,只承认人类认识的主观形式和对历史条件的依赖性,而不承认可能的客观真理和事物的客观规律性。
(2)在对待事物或认识过程中存在矛盾时,相对主义只重视矛盾双方的转化和相互过渡,而对矛盾双方的界限及其区别和对立则较少注意。
(3)相对主义对后来哲学的发展一直具有重大影响
相对主义认为,知识是随着心智的局限性和认知条件的变动而改变的,因此不可能有绝
对正确的知识;人只能通过心智的思维和知觉的方式来认识客观世界,因而只能把握一物对他物的关系,而不能把握对象的实在本性。
4.相对主义的作用:相对主义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于破除传统保守思想,抵制宗教独断专横,反对教条主义都起过良好的促进作用。
5.相对主义的局限:它割裂相对与绝对,主观与客观的辩证关系,亦有自身的局限。
(二)文化相对主义
1.文化相对主义的含义
文化相对主义以相对主义的方法论和认识论为基础的人类学的一个学派,这个学派强调人类学更应属于人文科学而不是自然科学,坚持人类学应以“发现人”为主要目标。
陈惇、孙景尧、谢天振《比较文学》(第2版)章节练习【圣才出品】
第一编绪论
一、填空题
1.比较文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它以________跨文化和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中山大学2010年研)
【答案】跨民族、跨语言
【解析】比较文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
2.比较文学的研究对象是跨民族、________、________、跨学科的各种文学关系。(中山大学2011年研)
【答案】跨语言、跨文化
【解析】比较文学是一种开放式的文学研究,具有宏观的视野和国际的角度,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跨学科界限的各种文学关系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和方法上,具有比较的自觉意识和兼容并包的特色。
3.________在其论文________中提出“比较文学是一国与另一国文学的比较,文学与其他信仰领域的比较”。(南开大学2010年研)
【答案】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功用》
【解析】雷马克在他1962年发表的论文《比较文学的定义与功用》中阐明了美国学派的观点:“比较文学是超越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和其他知识领域及信仰
领域之间的关系。比较文学是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
4.20世纪70年代以来,比较文学经受了三股世界性潮流的冲击,请列举其中两个潮流________、________。(中山大学2010年研)
【答案】理论大潮、东西比较文学的兴起或“文化研究”的热潮
【解析】20世纪70年代以来,比较文学经受三股世界性潮流的冲击,面临着新的挑战,新的生机。第一股潮流是理论大潮,第二股潮流是东西比较文学的兴起,第三股浪潮是“文化研究”的热潮。
(NEW)陈惇、孙景尧、谢天振《比较文学》(第2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目 录第一编 绪 论
第1章 比较文学的定义与目标
1.1 复习笔记
1.2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2章 比较文学的历史与现状
2.1 复习笔记
2.2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3章 较文学的对象、体系与方法
3.1 复习笔记
3.2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二编 文学范围内的比较研究
第1章 文类学
1.1 复习笔记
1.2 典型题详解
第2章 主题学
2.1 复习笔记
2.2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3章 译介学
3.1 复习笔记
3.2 典型题详解
第4章 形象学
4.1 复习笔记
4.2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5章 思潮流派比较研究
5.1 复习笔记
5.2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6章 类型学
6.1 复习笔记
6.2 典型题详解
第7章 比较诗学
7.1 复习笔记
7.2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
第三编 跨学科的文学研究
第1章 文学与其他艺术
1.1 复习笔记
1.2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2章 文学与心理学
2.1 复习笔记
2.2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3章 文学与宗教
3.1 复习笔记
3.2 典型题详解
第4章 文学与哲学
4.1 复习笔记
4.2 典型题详解
第5章 文学与科学
5.1 复习笔记
5.2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四编 当代文化理论与比较文学
第1章 后现代理论与比较文学1.1 复习笔记
1.2 典型题详解
第2章 文化人类学与比较文学2.1 复习笔记
2.2 典型题详解
第3章 阐释学与比较文学
3.1 复习笔记
3.2 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4章 接受理论与比较文学
4.1 复习笔记
4.2 典型题详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后现代理论与比较文学
1.1 复习笔记
一、后现代理论与非文学化、泛文化化
(一)解构派理论对比较文学的消解
从根本上说,解构派理论对比较文学的消解来自对文学和文学研究的消解。
1.文学观念的发生和变化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1)长期以来,无论中外,文学的涵盖面都是非常宽泛的。
(2)文学这一相对独立的领域像别的领域一样,近几十年来受到后结构主义思潮的巨大冲击。一种情形是从对语言本身的怀疑导致对文学的否定。
(3)语言是有缺陷的,它不足以表达人类最精妙、最深沉的感情,甚至无法说明一朵花的神秘,因此,作为语言艺术的文学也就是虚幻的。
(4)文学自身的失落,文学和非文学的界限丧失,导致文学研究也失去了存在的前提。于是种种“超批评”大量涌现。
2.文学的非文学化
(1)文学自身本质特征的丧失;
(2)文学边界向文化领域无限延伸,文学研究被文化研究取代的倾向。
3.文学的“泛文化化”
(1)文学的“泛文化化”的含义“文学边界向文化领域无限延伸,文学研究被文化研究取代的倾向。
(2)文学泛文化化的原因
①与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相关的符号学、叙事学把文学研究变成语言学研究
它们过分注重语言本身的问题,而往往忽视文学的审美特征,把文学文本等同于任何一种文本,这样,文学文本就有了文化文本的性质。在这种情况下,文学研究被语言学研究取代。
②新历史主义对后结构主义等思潮非历史化倾向的反拨
从某种意义上说,新历史主义是对后结构主义等思潮非历史化倾向的反拨,但在如何对待历史的问题上却不可避免地接受了后结构主义的影响。新历史主义不仅颠覆旧历史主义关于历史真实、确定性等观念,而且采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把整个人类文化作为研究对象。新历史主义的创造者是葛林伯雷。
③女性主义是从女性角度出发的一种理论
女性主义早期阶段较多关注文学,但后期则逐渐转向文化的各个领域。新马克思主义继承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其关注的焦点始终在社会文化层面上,因此二者对文学的巨大影响也必然导致文学研究向文化领域转移。
(二)比较文学研究中的非文学化和泛文化化倾向
1.比较文学研究中的非文学化和泛文化化倾向的原因
(1)比较文学本来就是一门跨民族文学、跨学科、跨文化的学问,其研究领域似乎比任何一门人文学科都要大。由于比较文学自身理论的不完善,加上解构大潮的冲击,它的研究近年来迅速向更大的领域扩展,研究的重心已经转移到文化的层面。
(2)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比较文学主要是影响研究,六七十年代的比较文学主要是平行研究,八九十年代的比较文学则主要是文化研究了。
(3)女性主义中的跨文化研究、新历史主义的文化诗学、后殖民主义中的跨文化研究以及种种文化批评极大地改变了文学研究的面貌,也改变了比较文学的面貌。
2.比较文学的“非文学化”和“泛文化化”
(1)由于“跨文化”是比较文学的一个规定性特征,比较文学的研究涉及文化问题本无可厚非,问题是以比较文化取代比较文学,以“文化”取代“文学”,使比较文学丧失了文学研究的本质特征,却明显地是一种极端化倾向。
(2)正是从这样一个角度,在这里谈后现代理论对文学和比较文学的负面影响,也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人们把它称作“非文学化”和“泛文化化”。
二、消解民族主义和欧洲中心主义
(一)民族沙文主义
1.根源:文艺复兴时期。
2.具体表现
(1)“爱国主义”实质上是民族沙文主义
韦勒克所说:“大多数文艺复兴时期文学研究的动机都是爱国主义的。英国人编出一串作家的名单以便证明他们在学术的各个领域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法国人、意大利人、德国人的所作所为也是如此。”这种“爱国主义”实质上是民族沙文主义。
①随着欧洲各国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国力的强盛,这种民族沙文主义情绪不断强化,19世纪达到高潮。
②比较文学之所以首先在法国问世,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比较先进的法兰西民族文化试图向欧洲乃至世界证明自己优越的产物。
(2)当一个民族在争取政治独立时随着民族意识的高涨,在文化上追寻文化之根的偏
激。
3.评价:任何一个民族都有自己弥足珍视的文化传统,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可以说是这个民族的灵魂,捍卫和张扬自己的民族传统应该说是值得称颂的,然而,如果把这种文化寻根的浪潮推向极端,则不利于民族文化的发展,也不利于不同文化间的互相学习和交流。
(二)欧洲中心主义
1.欧洲中心主义:民族沙文主义在面对亚非、拉美等非欧世界时的发展。
2.原因:随着欧洲列强在亚非拉美扩大殖民地,强化殖民主义、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掠夺,他们在文化上的傲慢也达到惊人的程度。
3.观点:欧洲中心主义轻视甚至无视东方各国的文明,认为只有欧洲(或日西方)文化优越,东方文化还处于原始、野蛮阶段。
(三)民族沙文主义和欧洲中心主义对待古代东方文化的态度
1.古代东方文化对欧洲文化的影响与近代以来欧西文化对东方文化的影响在任何意义上都难分伯仲。其实,西方也有人看到了这种影响,如韦伯、庞德、福特。
2.相当一部分人仍像麦考莱一样,对东方文明始终采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态度,一味坚持欧洲中心主义立场。
(四)民族沙文主义和欧洲中心主义背景下的比较文学
1.民族沙文主义在帝国主义的政治背景下恶性发展,一些西方人大搞文化殖民主义,并以他们自己的标准来衡量殖民地文学和文化,对自己的文学和文化不遗余力地吹捧,对殖民地文学和文化则肆意践踏。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诞生的比较文学自然不能不受影响。
2.许多比较学者也认为东方没有可与欧洲或西方相提并论的精英文学和经典作家,因此对东方不屑一顾。这就是为什么比较文学长期以来只在西方范围内发展的根本原因。
3.这种满怀种族偏见的帝国主义、殖民主义态度即使在欧洲中心主义遭到大多数比较学者唾弃的今天仍有一定的市场。
(五)比较文学消解民族沙文主义和欧洲中心主义的具体表现和历史进程
1.20世纪60年代后期出现的后结构主义逐渐汇聚成解构一切的大潮
(1)其核心就是要解构文化各个层面上的权威,解构中心,打破种种观念上、建制上的等级体系和不平等。
(2)这种与西方传统思维模式相对的新思维模式对西方文化产生了难以估量的影响,比较学者由于其学科自身跨民族文学界限的性质和学术眼光的敏锐,自然是首当其冲。
(3)他们率先反思本学科欧洲中心主义的弊病,要求打破欧洲中心主义的桎梏,形成了一股强劲的批判思潮。
2.80年代中,艾田伯的呼吁可以说是这股批判思潮中的最强音
(1)许多学者开始寻求东西方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和对话,关注东西方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的比较,比较文学的国际会议和地区性会议开始在东方举行。
(2)越来越多关于东方的议题出现在比较文学的杂志期刊中,越来越多的东方比较学者参加了最近几届国际比较文学大会,比较文学出现了东渐的强大势头。
3.《多元文化主义时代的比较文学》
(1)1995年出版的《多元文化主义时代的比较文学》一书收入了引起广泛争议的“伯恩海默报告”以及围绕这一报告产生的不同论争,其主旨却正是倡导多元文化主义、全球主义、国际主义和世界主义,反过来说,也就是要摈弃欧洲中心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