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地理-高教版课件——第二章2
第二章 中国旅游地理概要PPT课件
![第二章 中国旅游地理概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ebea59dbe1e650e53ea999f.png)
➢ 五是用地结构、功能区的划分和线路组织。 ➢ 六是旅游服务设施规划。 ➢ 七是旅游基础设施规划。
第一节 中国旅游资源与地理环境
四、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三)旅游资源的开发
➢ 八是旅游环境容量分析和环境规划。 ➢ 九是旅游产品开发规划。 ➢ 十是从业人员培训计划。 ➢ 十一是旅游信息网络规划。 ➢ 十二是分期规划和投资效益估算。 ➢ 十三是旅游管理规划。 ➢ 十四是旅游规划的图件。
第二节 自然景观概述
一、地文景观
第二节 自然景观概述
二、水体自然景观
凡能吸引旅游者进行观光游览、体验、参与的各种水体及水文 现象,我们都可视为水体旅游资源。
我国水域风光资源非常丰富,有烟波浩渺的大海,银装素裹的 雪山,奔放勇猛的瀑布,轻柔幽静的湖泊,平和从容的河流,不仅 为工农业生产、交通运输和人民生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更能调节 气候,而且为旅游事业提供了不可缺少的资源。
第二节 自然景观概述
一、地文景观 (二)风景名山
我国的著名山岳:
1.花岗岩名山——泰山、黄山、华山、衡山、九华山、崂山、千山、天台山、 盘山等 2.石英砂岩名山——武陵源风景区等 3.流纹岩名山——雁荡山等
第二节 自然景观概述
一、地文景观 (三)五岳名山
“五岳”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也就是以中原地区为中心, 居于东、西、南、北、中方位的五座大山。它们分别是东岳泰山、 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第一节 中国旅游资源与地理环境
二、旅游资源的分类
(三)根据管理级别进行的分类
➢ (1)世界级旅游资源。主要包括被权威国际组织批准设立的 世界自然和文化遗产、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区、世界 地质公园等。
中国旅游地理ppt课件
![中国旅游地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0413afe227916888586d785.png)
完整版ppt课件
25
第三节 旅游流的形成及时空分布 特征
三 旅游客源地与目的地的相互作用 • 1.互补性 • 2.替代性 • 3.可进入性
完整版ppt课件
26
第三节 旅游流的形成及时空分布 特征
四 旅游流的时空分布特征 (一)旅游流主要流向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
但正在向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转移 (二)旅游流主要流向附近国家和地区,同
完整版ppt课件
20
第二节 旅游行为与旅游行为层次
一 旅游行为 (一)旅游决策行为 • 1.旅游决策的一般过程 • 2.旅游决策的基本原则 • 3.影响旅游决策行为的因素 • (二)旅游空间行为 • 1.大尺度旅游空间行为 • 2.中小尺度旅游空间行为
完整版ppt课件
21
第二节 旅游行为与旅游行为层次
• (1)中国旅游资源的形成与分布规律; • (2)中国旅游资源的调查与评价; • (3)中国旅游区划; • (4)中国各大旅游区的区域规划。其中包
括旅游交通、旅游信息系统、旅游线路设 计、旅游环境保护和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开 发利用
完整版ppt课件
11
第三节 中国旅游地理的研究内容、 方法及意义
二 中国旅游地理的研究方法 • 1.唯物辩证法 • 2.实地考察法 • 3.文献资料法 • 4.地理图表法 • 5.分类对比法 • 6.信息技术法
完整版ppt课件
17
长白山是满族发祥地。一些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传说,通 过旅游景点和风俗习惯解释,使旅游者触摸到远古祖先的 足迹,产生一种强烈的寻根心理。 • 3.长白山传说与尝试参与心理
游客们往往由于传说的激发,产生一种积极尝试参与 当地各种民俗事项的心理愿望。 • 4.长白山传说与求知心理
中国旅游地理第二章 旅游地图与旅游信息系统
![中国旅游地理第二章 旅游地图与旅游信息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552ac520c77da26924c5b088.png)
Page 1
第二章 旅游地图与旅游信息系统
第一节 第二节
旅游地图 旅游信息系统
Page 分类
2.导游图类 导游图类可分为城市街道交通图,城市游览图和导游图,
游览区、点导游图,各种交通路线导游图,体育运动游 览图,限定时间的导游图(如一日游、二日游……)等。 3.旅游地图集 旅游地图集是系统地介绍一个国家或旅游区旅游现状的 图件资料。
Page 8
三、旅游地图的特点
(三)方便实用性 由于旅游地图服务对象的最大群体是旅游者,这就要求旅
游地图,特别是面向普通游客的导游图应该是通俗易懂、 大众化的专题地图。 (四)艺术性 现代旅游地图除了可以作为实用工具外,还可以留作旅游 纪念物。许多旅游者都有收集旅游地图的爱好,因此,在 旅游地图设计上力求新颖、有特色。
Page 5
二、旅游地图构成要素
(一)底图要素 底图要素是编制旅游地图的地理基础。 (二)旅游要素 旅游要素是指与旅游活动中“吃、住、行、游、购、娱”
有关的事物,为旅游地图的专题内容。 (三)辅助要素 辅助要素是说明地图编制状况及为方便地图应用所必须提
供的内容,它们大部分被置于主要图形的外侧。
Page 9
第二节 旅游信息系统
一、旅游信息与旅游信息系统 二、旅游信息系统的特征 三、旅游信息系统的组成 四、旅游信息系统的功能
Page 10
一、旅游信息与旅游信息系统
(一)旅游信息 广义上讲,与旅游业及旅游活动相关的信息都可以称为
旅游信息。具体而言,主要包括旅游城市信息、旅游区 信息及旅游路线和旅游活动信息。 (二)旅游信息系统 旅游信息系统(Tourism Information System,TIS)是一种 决策支持系统,它具有信息系统的各种特点。在旅游信 息系统中,其存储和处理的信息主要表现为描述旅游资 源相关的卒间数据与旅游业相关的大量属性数据及多媒 体数据。
中国旅游地理课件第二章
![中国旅游地理课件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d5818045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ed.png)
华北地区
北京市
拥有故宫、天坛、颐和园等著 名景点,是中国的历史文化中
心。
天津市
以海河景观和意式建筑为特色 ,还有古文化街等景点。
河北省
拥有避暑山庄、白洋淀、北戴 河等自然和人文景观。
山西省
以平遥古城、五台山等著名景 点为代表。
华东地区
上海市
拥有外滩、迪士尼乐园等现代与历史文化景 点。
创新发展
推动旅游产品和服务创新,提升旅游产业的 竞争力和吸引力。
05
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展望
旅游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性和意义
旅游地理学研究是推动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通过对旅游地理环境的深入了解,为旅游规划、资源开发、市场分析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 ,促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旅游地理学研究有助于提升国民素质
通过普及旅游地理知识,增强国民对祖国自然与文化的认识和了解,提高国民的文化素养 和审美水平。
中国旅游地理课件 第二章
目 录
•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 • 中国的人文地理环境 • 中国旅游地理分区 • 中国旅游资源评价与开发 • 中国旅游地理学研究展望
01
中国的自然地理环境
地形地貌
地形类型多样
盆地与平原分布
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包括山地、高原 、盆地、平原和丘陵等,为旅游资源 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地形地貌景观。
综合评价
结合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全面评估旅游资源的综合 价值和开发潜力。
旅游资源的开发策略与建议
保护优先
在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应注重资源的保护 和可持续利用,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
市场导向
根据市场需求和游客偏好,有针对性地进行 旅游资源开发和产品策划。
区域整合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2章中国旅游地理第二节自然资源PPT课件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2章中国旅游地理第二节自然资源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019449658fb770bf68a550f.png)
冰川地貌
35
二、水体旅游资源
(一)水、水体、湿地的含义 水,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结合而成的最简单的氢
氧化合物。 水体、是指以相对稳定的陆地为边界的水域,是河流、湖泊、 沼泽、水库、地下水和海洋的总称。 湿地、狭义上是指陆地与水域之间的过渡地带, 广义上是指地球上除海洋外的所有大面积水体(水深6米以 上)。 现在普遍广义定义。根据这一定义,湿地覆盖了地球表面6% 的面积。
22
(五)岩溶地貌 七星岩
本溪水洞
23
(六)风沙地貌 1.沙丘:新月形沙丘和金字塔形沙丘 2.鸣沙: ‘会唱歌的沙子’ 例如:内蒙 古鄂尔多斯的响沙湾。 3.雅丹地貌:意为‘陡峭的土丘’。
24
新 月 形 沙 丘
25
26
响沙湾
27
鸣沙山
28
雅丹地貌
29
(七)海岸地貌
海岸地貌是在 地质构造运动,海浪 与潮汐冲刷和堆积, 生物作用以及气候因 素等共同作用下形成 的各种地貌形态,可 分为海岸堆积地貌和 海岸侵蚀地貌。
36
(二)水体与旅游的关系 1、水体是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是自然美景的重要构成要素,具有形、声、 影、色、光、味俱全的特点,能给人以形态美、色彩 美、味道美、光泽美、倒影美、奇特美和意境美等多 种美感。
浩瀚无垠的大海,奔流不息的江河,雄伟壮观的瀑 布,等,这些水域对游客都有着强大的吸引力许多水 体都成为我国著名的旅游资源,
46
为山地。
2
2.山(山地)的分类 低山(海拔500~1000米) 中山 ( 1000~3500米) 高山( 3500~5000米) 极高山(5000米以上)
3
东岳泰山
海拔:1545米 位于:山东省 泰安市
中国旅游地理第2章 旅游资源地理精品PPT课件
![中国旅游地理第2章 旅游资源地理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184ac74866fb84ae55c8d51.png)
农家乐 第二章
农家乐 第二章
自驾车旅游 第二章
第二章
蹦极
具有强烈刺激性的项目成为青 年人的最爱,蹦极、热气球、 攀岩等新项目层出不穷。
哈佛大学
许多世界著名大学已经成为旅游热点,对 于有孩子的人而言更是趋之若鹜。 上图:哈佛大学的标志性建筑。 下图右:其图书馆。 下图左:中国留学生赠送的纪念碑。
第二章
采摘
第二高章科技农业旅游
广东从化蓄能电站 工业旅游是重要的项第目二之章一,目前已经有许多工业生产单位开展了旅游,如钢铁厂、汽
车制造厂、发电厂(特别是水电厂)、造酒厂等。这是广东从化蓄能电厂的发电机组所在的厂房。
第二章 青岛啤酒厂 不仅设有专门为旅游者参观的通道,而且可以品尝刚刚下线的啤酒。
AC 地质地貌 形迹
过程 ACA 凸峰 ACB独峰 ACC峰丛 ACD 石(土)林 ACE奇特与象形山石 ACF 岩壁与岩缝 ACG峡谷段落 ACH沟壑地 ACI丹霞 ACJ雅丹 ACK堆石洞 ACL岩 石洞与岩穴 ACM沙丘地 ACN岸滩
第二章 旅游资源地理研究
第二章
学习目标
掌握中国旅游资源普查分类系统的主要方法和基 本内容 熟悉旅游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了解不同的旅游资源分类标准和方法 了解旅游资源主要美感类型
第二章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概念及特性
一、旅游资源概述 1、概念: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 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 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根据国标)
• 国家标准分类系统: 包括8个主类、 31个亚类、 155个基本类型。
第二章
旅游资源的分类
√
自然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第二章
![中国旅游地理教案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4d7377ed998fcc22bcd10d5d.png)
第二章中国旅游地理环境第一节旅游与中国地理环境一、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概况旅游活动指人们处于移民和就业之外的其他目的,离开自己的常住地而外出的旅行和在外逗留的活动。
旅游活动主要有旅游者、旅游资源和旅游业三大要素,它受地里环境的制约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地理环境。
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及旅游行为决策,旅游资源的形成、开发和保护,旅游业的开发和可持续性发展都与地理环境息息相关。
二、中国自然地理环境自然环境是由岩石、地貌、土壤、水、气候、生物等自然要素构成的自然综合体。
根据其所受人类社会的影响程度的差别,自然环境又可分为天然环境和人为环境。
我国的自然环境独具的特色有以下两个方面:(一)幅员辽阔的国土与优越的地理方位优势我国是个海陆兼备的国家,东部濒临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便于发展海洋事业,便于对外贸易的发展。
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便于在周边国家边贸往来。
维度上讲,中国是个跨度较大的国家,所以产生了气候和生态的多样性。
世界上几乎所有动植物都可在我国找到生存场所,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二)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1.错综复杂的地势与地形我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西南部的青藏高原为地势的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从第一级阶梯向北、向东,地势降至海拔1000~2000米的高度,是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
分布着盆地和草原。
从第二级阶梯向东,地势多降至海拔500米以下,是我国的第三级阶梯,分布有丘陵和平原。
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继续向东,自然延伸到海洋中的部分,是大陆架。
东西巨大的海拔高度差,使我国风光多奇景和险境,地形则呈现多种多样,平原少,山地多,山地所占的比重是33%,如果将山地、崎岖的高原、丘陵地区统称为山区,那么,我国山区的面积占全国总面积的2/3。
2.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个基本要素。
中国的气候类型多种多样,南北温差大,有五个温度带,即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另外,还有青藏高原型的垂直温度带,从山脚到山顶,在相对海拔高度差仅仅数千米之内就会出现“山下百花山上雪”“一日居然四季现”的奇景;降水量自东向西递减,分为四类干湿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
中国旅游地理课件第二章
![中国旅游地理课件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ff858b90f01dc281e43af01b.png)
三、地貌概况及特征
地形复杂多样
❖ 山地:平均海拔500米以上的地形。 ❖ 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
❖
❖
褶皱山:喜马拉雅山
断层山:庐山
❖ 平原: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坡度在5°以下。
这种地形以较低的高度区别于高原,以较小的起伏区别于 丘陵。平原是陆地上最为平坦的地形,它的主要特点是地 势低平、起伏缓和。
2. (1) 陆地动物 3. (2)水生动物 4. (3)鸟类动物 5. (4)昆虫 6. (5)动物园、动物放养观赏区
❖ 可可西里:藏羚羊
武大樱花
第四节 中国人文旅游资源
古都名城、文物遗址 1
古代建筑、古代工程 帝王陵墓、古典园林 宗教古迹、风土民情 风物特产、风味佳肴 现代景观等
人文旅游资源
--文殊菩萨 --普贤菩萨 --地藏菩萨 --观音菩萨
二、水体旅游资源
❖ 山无云则不秀,无水则不媚 1.江河 长江 6300 km 黄河 5464 km 黑龙江 4440 km 最大支流松花江在我国境内 珠江 华南第一大河 钱塘江 浙江省最大的河流
二、水体旅游资源
2.湖泊 3.泉水 4.瀑布
我国著名的三大瀑布:贵州黄果树瀑布 黄河壶口瀑布 镜泊湖吊水楼瀑布
28八花岗岩地貌八花岗岩地貌黄山华山泰山最为出名黄山天下奇华山天下险泰山天下雄泰山29九山地资源九山地资源五岳名山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南岳衡山湖南北岳恒山山西中岳嵩山河南30九山地资源九山地资源佛教名山山西五台山文殊菩萨四川峨眉山普贤菩萨安徽九华山地藏菩萨浙江普陀山观音菩萨31山无云则不秀无水则不媚1
(一)古都名城
七大古都:北京、西安、开封、洛阳、南京、杭州、 安阳
高中地理第二章2.3我国的旅游资源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
![高中地理第二章2.3我国的旅游资源课件新人教版选修3](https://img.taocdn.com/s3/m/c28b2445804d2b160b4ec0bb.png)
互动探究区
探究点一 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
(1)四条旅游线路中,要欣赏兵马俑、敦煌壁画需要走的路线是( A.甲 B.乙 C.丙 D.丁
C
)
解析 兵马俑在西安,敦煌在甘肃,所以应选丙线路。
(2)若想欣赏雪山风光,应选择线路( A.甲 B.乙
B
) D.丁
C.丙
解析 夏季在西南和青藏地区,雪山风景众多,应选择乙线路。
探究点一 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
(1)将下列图中地理事物和现象的代号按其所属的景观分类,填入表 中相应的空格内。
互动探究区
探究点一 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
自然景观 地文景观 天象气候景观 水域风光
人文景观 生物景观 建筑景观 人文活动
B
A
F
D
E
C
互动探究区
探究点一 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
(2)福建土楼的价值主要体现在(
展示了东巴象形文字、东巴舞蹈、东巴音乐等古老的纳西传统文化。
互动探究区
探究点二 我国的世界遗产
泰国 。该区的气候类型主要是 老挝 ,B国是________ (1)图中A国是________
热带季风气候 。 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依据国界轮廓及河流流向判断国家名称、气候类型的分布。
互动探究区
探究点二 我国的世界遗产
(2)图中我国有一处被纳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该地区至今保存着完好的自然环境,生物类型繁多,其原因是 ________ 三江并流保护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中国旅游地理第二章
![中国旅游地理第二章](https://img.taocdn.com/s3/m/ce0a00eb770bf78a6529543b.png)
第二章
自然旅游资源
第四节 天象与气象气候类旅游资源 一、天象与气象气候旅游资源概述
在大气中,会经常发生一些令人惊叹的云、 雨、风、露等物理现象,及增温、冷却、蒸发、 凝结等物理过程。这些物理现象和变化过程,称 之为气象。这些现象在一个地区短时间内的具体 表现,称做天气。一个地区多年常见的和特有天 气状况的综合就是气候。
第二章
自然旅游资源
三、地貌旅游资源
(一)地貌旅游资源的分类 1.按形态
地貌按形态可以分为高原、平原、山地、丘陵和盆 地五种基本类型。
2.按成因
可以划分为构造地貌旅游资源、流水地貌旅游资源、 岩溶地貌旅游资源、冰川地貌旅游资源、风沙地貌旅游 资源、海岸地貌旅游资源、丹霞地貌旅游资源等多种类 型。
第二章
第二章
自然旅游资源
二、地质旅游资源
(一)典型地质构造旅游资源
(1)断裂构造遗迹旅游资源。
断裂是指地壳岩石受力后发生变形,主要分为节理 和断层两大类,前者较为著名的旅游资源如张家界岩沙 峰林,后者较为著名的是我国台湾花莲县的清水断崖。
(2)褶皱构造遗迹旅游资源。
典型的褶皱地质旅游资源如喜马拉雅山。
第二章
我国北方的冬季及青藏高原的高寒地区。
2.佛光、蜃景
四川峨嵋山的金顶是观赏佛光的好去处。蜃景一般 出现在沙漠、海湾和山岳顶部。如山东蓬莱海边、江西 庐山等。
3.云、雾、雨奇景
黄山四绝之一的云海。广西柳州的柳州“柳州凝雾。 江南烟雨、巴山夜雨等。
海 林 雪 乡
哈尔滨冰灯:遗憾的艺术
佛光
黄山云海
第二章
(2)沉积岩。
最具观赏价值的有红色砂岩层形成的丹霞地貌,如 广东韶关的丹霞山等。
中国旅游旅游地理课件_.
![中国旅游旅游地理课件_.](https://img.taocdn.com/s3/m/91db322c67ec102de2bd89a5.png)
第一章 旅游地理与环境
学习内容
旅 游 地 理
一、 旅游地理学的发展概况 二、旅游地理学的性质与特点 三、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 四、旅游地理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五、图片欣赏
第一章 旅游地理与环境
一 发展概况
旅游地理学是随着现代旅游业的兴起和发展 而形成发展起来的。
旅 游 地 理
中云 科南 院滇 专池 家治 陈污 英费 鸿用 为已 治达 滇 40 不多 幸亿 殉元 职人 。民 币 。
第一章 旅游地理与环境
例四:旅游活动对旅游景区清洁地面的污染
旅 游 地 理
中国人与生物圈国家委员会的调查显示:在我国已开展旅 游活动的自然保护区中,有44%的保护区存在垃圾公害,12 %出现水污染,11%有噪音污染,3%有空气污染。调查还 显示,我国22%的自然保护区由于开展旅游而造成保护对象 受损害,11%出现旅游资源退化现象。
三、国内旅游地理学的发展
1、发展阶段
旅
旅游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远在四千多年以前, 黄帝就曾游过五山。而清明远足踏青、九九重阳登 游高,则更是民间惯常的旅游活动。帝王的巡游、官 地员的宦游、文人学士的漫游、宗教僧道的云游以及 政客的周游等,则是对不同类别的人的旅游活动的 理不同称谓。
旅游地理的早期著作《山海经》、《穆天子 传》、《西域风土记》、《水经注》、《徐霞客游 记》等。
旅
一、中国旅游地理与旅游地理学的关系
中国旅游地理与旅游地理学都是将地理学的有关 游理论和方法运用于旅游研究的结果。
地
旅游地理学: 侧重于旅游地理学一般理论和方法
理中国旅游地理:
旅游地理 教学课件2 中图版共111页
![旅游地理 教学课件2 中图版共111页](https://img.taocdn.com/s3/m/0988f404b14e852459fb572e.png)
•
29、在一切能够接受法律支配的人类 的状态 中,哪 里没有 法律, 那里就 没有自 由。— —洛克
•
30、风俗可以造就法律,也可以废除 法律。 ——塞·约翰逊
谢谢
旅游地理 教学课件2 中图版
•
26、我们像鹰一样,生来就是自由的 ,但是 为了生 存,我 们不得 不为自 己编织 一个笼 子,然 后把自 己关在 里面。 ——博 莱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7、法律如果不讲道理,即使延续时 间再长 ,也还 是没有 制约力 的。— —爱·科 克
•
28、好法律是由坏风俗创造出来的。 ——马 克罗维 乌斯
11、越是没有本领的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中国旅游地理第二章 旅游地图与旅游信息系统
![中国旅游地理第二章 旅游地图与旅游信息系统](https://img.taocdn.com/s3/m/552ac520c77da26924c5b088.png)
第二节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游信息系统
一、旅游信息与旅游信息系统 二、旅游信息系统的特征 三、旅游信息系统的组成 四、旅游信息系统的功能
Page 10
一、旅游信息与旅游信息系统
(一)旅游信息 广义上讲,与旅游业及旅游活动相关的信息都可以称为
旅游信息。具体而言,主要包括旅游城市信息、旅游区 信息及旅游路线和旅游活动信息。 (二)旅游信息系统 旅游信息系统(Tourism Information System,TIS)是一种 决策支持系统,它具有信息系统的各种特点。在旅游信 息系统中,其存储和处理的信息主要表现为描述旅游资 源相关的卒间数据与旅游业相关的大量属性数据及多媒 体数据。
Page 5
二、旅游地图构成要素
(一)底图要素 底图要素是编制旅游地图的地理基础。 (二)旅游要素 旅游要素是指与旅游活动中“吃、住、行、游、购、娱”
有关的事物,为旅游地图的专题内容。 (三)辅助要素 辅助要素是说明地图编制状况及为方便地图应用所必须提
供的内容,它们大部分被置于主要图形的外侧。
第二章 旅游地图与旅游信息系统
第一节 第二节
旅游地图 旅游信息系统
Page 2
Page 3
Page 4
一、旅游地图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2.导游图类 导游图类可分为城市街道交通图,城市游览图和导游图,
游览区、点导游图,各种交通路线导游图,体育运动游 览图,限定时间的导游图(如一日游、二日游……)等。 3.旅游地图集 旅游地图集是系统地介绍一个国家或旅游区旅游现状的 图件资料。
Page 14
图2--2 旅游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组成和数据流程
Page 15
四、旅游信息系统的功能
第二章 中国旅游客源地理《中国旅游地理》PPT课件
![第二章 中国旅游客源地理《中国旅游地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e9c4909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80.png)
引例 2011年我国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出境旅游
仍持续快速增长
2011年,我国旅游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国内旅游市场保 持较快增长,入境旅游市场实现平稳增长,出境旅游市场 继续快速增长。全年共接待入境游客1.35亿人次,实现国际 旅游(外汇)收入484.64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和 5.8%;国内旅游人数26.41亿人次,收入19305.39亿元人 民币,分别比上年增长13.2%和23.6%;中国公民出境人数 达到7025.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2.4%;旅游业总收入 2.25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0.1%。在春节、“十一” 两个“黄金周”中,全国共接待国内游客4.55亿人次,实 现旅游收入2278.5亿元。
2.2.2 国内旅游客流与出境旅游客流的特征 1)国内旅游呈持续快速增长之势 2)国内旅游客源地主要集中于沿海经济
发达地区以及东部人口稠密的省份
3)国内旅游的主要客流地 4)国内旅游客流的三种流向型 5)出境旅游客流的概况
■本章小结
地理环境差异性是导致旅游流产生的重要因素。自然条件、人文条件和旅游 地理环境质量等方面的差异性,均对旅游者的产生有不同方面的明显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是旅游流产生的自然基础和最基本的因素。一般在自然 景观或人文景观差异性越大的地区,具有的双向互动的旅游吸引力也越大。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旅游流产生的决定性重要因素。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 一般既是主要客源地又是主要客流地。旅游者日趋重视旅游地理环境质量的 高低,其评判的主要标准侧重于旅游地的生态环境质量和环境污染程度。
2.1旅游者产生的地理因素
地理环境差异性是导致旅游行为的重要因素,是旅 游流产生的主要原因。旅游流是旅游者群体从旅游 客源地向旅游目的地的连续空间位移。旅游客源地 (简称客源地)是产生旅游者的国家或地区,即游 客来源地。旅游目的地(亦称客流地)是旅游者流 向的旅游吸引物比较集中的区域。按旅游市场而言, 旅游流即为旅游客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