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一轮复习北师大版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课件
合集下载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7-6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课件 北师大版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六章 数列
3.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三角形的内角中至少有一 个不大于60°”时,假设正确的是( )
A.假设三内角都不大于60° B.假设三内角都大于60° C.假设三内角至多有一个大于60° D.假设三内角至多有两个大于60° [答案] B [解析] 至少有一个不大于60°的反面是都大于60°.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六章 数列
5.已知 a、b 为正实数,若 P 是 a、b 的等差中项, Q 是 a、b 的正的等比中项,R1是1a、1b的等差中项,则 P、 Q、R 按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
[答案] P≥Q≥R.
[解析] 由已知得:P=a+2 b,Q= ab, R1=1a+2 1b=a2+abb,即 R=a2+abb,显然 P≥Q 又∵a2+abb≤22aabb= ab, ∴Q≥R,∴P≥Q≥R.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六章 数列
4.反证法 在证明数学命题时,要证明的结论要么正确,要么错 误,二者必居其一.我们可以先假定命题结论的反面成立, 在这个前提下,若推出的结果与定义公理、定理矛盾,或 与命题中的已知条件相矛盾,或与假定相矛盾,从而断定 命题结论的反面不可能成立.由此断定命题的结论成立, 这种证明方法叫作反证法.
又 q=logc(
1 a+
b
)2=
1 logca+b+2
ab > logc 4
1= ab
logc41>0,∴q>p.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六章 数列
2.若不等式(-1)na<2+-1nn+1对于任意正整数 n 恒
成立,则实数 a 的取值范围是( )
2017高考数学一轮复习6.43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课件理
【点评】综合法是利用已知条件和一些常见的结 论找到正确的出发点,逐步递推,最后推出所要证明 的结论.综合法的优点是便于叙述.
二、分析法及应用 例2 △ABC的三个内角A,B,C成等差数列, A,B,C的对边分别为a,b,c. 1 1 3 求证: + = . a+b b+c a+b+c
【思路点拨】本题从条件不易寻求证题思路,考 虑使用分析法.
【解析】(1)由已知an+1=rSn,可得an+2=rSn+1, 两式相减可得an+2-an+1=r(Sn+1-Sn)=ran+1,即an+2 =(r+1)an+1. 又a2=ra1=ra,所以当r=0时, 数列{an}为:a,0,…,0,…; 当r≠0,r≠-1时,由已知a≠0, 所以an≠0(n∈N*), 于是由an+2=(r+1)an+1, an+2 可得 =r+1(n∈N*), an+1 ∴a2,a3,…,an,…成等比数列, - ∴当n≥2时,an=r(r+1)n 2a.
综 上 , 数 列 {an} 的 通 项 公 式 为 an = a,n=1,
n-2 r ( r + 1 ) a,n≥2.
(2)对于任意的 m∈N*且 m≥2,am+1,am,am+2 成等差数列. 证明如下: a,n=1, 当 r=0 时,由(1)知,an= 0,n≥2. ∴对于任意的 m∈N*且 m≥2,am+1,am,am+2 成等差数列;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等基 础知识,同时考查推理论证能力以及特殊与一般的思 想,难度较大.
1.关于综合法与分析法 分析法的特点:从“未知”看“需知”,逐步靠 拢“已知”,其逐步推理,实际上是要寻找它的充分 条件. 综合法的特点:从“已知”看“可知”,逐步推 向“未知”,其逐步推理,实际上是要寻找它的必要 条件. 从而看出,分析法与综合法是两种思路截然相反 的证明方法,既对立又统一.用综合法证题前往往用 分析法寻找解题思路,即所谓的“分析”.并且在解 决较复杂问题时,往往是分析法与综合法相互结合使 用.
2017届高三一轮:6.6《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ppt课件
课堂学案
考点通关
考点例析 通关特训
考点一
x
分析法的应用
fx1+fx2 【例 1】 已知函数 f(x)=3 -2x,求证:对于任意的 x1,x2∈R,均有 2
x1+x2 。 ≥f 2
fx1+fx2 x1+x2 , 证明:要证明 ≥f 2 2
►名师点拨 利用分析法证明问题的思路 分析法的证明思路:先从结论入手,由此逐步推出保证此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或要证命题的 已知条件时命题得证。
2π (2)若∠C= 3 ,求证:5a=3b。
2π 证明:(2)由 C= 3 ,c=2b-a 及余弦定理得(2b-a)2=a2+b2+ab,即有 5ab-3b2 a 3 =0,所以b=5,即 5a=3b。
►名师点拨 应用综合法的注意事项 综合法是一种由因导果的证明方法,即由已知条件出发,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等式 或不等式成立。因此,综合法又叫做顺推证法或由因导果法。其逻辑依据是三段论式 的演绎推理方法,这就要保证前提正确,推理合乎规律,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性。
a1= 2+1, 解析:(1)由已知得 3a1+3d=9+3 2,
∴d=2, 故 an=2n-1+ 2,Sn=n(n+ 2)。
Sn (2)设 bn= n (n∈N*), 求证: 数列{bn}中任意不同的三项都不可能成为等比数列。
Sn 解析:(2)证明:由(1)得 bn= n =n+ 2。 假设数列{bn}中存在三项 bp,bq,br(p、q、r∈N*,且互不相等)成等比数列,则
2.用分析法证明:欲使①A>B,只需②C<D,这里①是②的(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由题意可知,应有②⇒①,故①是②的必要条件。 答案:B
高考数学第一轮总复习知识点课件 第二节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a2 b2 c2
题型四 利用分析综合法证明题目 【例4】(12分)设f(x)=ax2 +bx+c(a≠0),若函数f(x+1)与 f(x)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求证:fx+12为偶函数.
分析 证明函数是偶函数,关键是证明函数关于y轴对称,即对 称轴是x=0.
证明 要证f(x+ 1)为偶函数,只需证明其对称轴为x=0,
第二节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基础梳理
1. 证明
(1)证明分为直接证与明 间.直接接证证明明包
括 综合法、 分等析;法间接证明主要是
. 反证法
(2)综合法:一般地,
利用 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经定过理一、系公列理的等推理论证,最后推导
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综合法.
(3)分析法:一般地,
求证:a2 b2 c2
sin (.A - B) sin C
证明: 由余弦定理,得a2-b2=c2-2bccos A,
则
a2 b2 c2
c2
- 2bcos c2
A
.
c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bcos c
A
又由正弦定理,得 c 2bcos A c
sin C -2sin Bcos A
sin C
sin
C -[sin(B A)sin(B- A)]
1 b
a1.b
8
证明:∵a+b=1,
1 a
1 b
1 ab
a
a
b
a
b
b
ab ab
1
b a
1
a b
ab ab
22
ba ab
ab
(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理优秀PPT
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直 接证明与间接证明课
件理
高考总复习数学(理科)
第六章 不等式、推理与证明
第六节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考纲要求
1.了解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了 解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
2.了解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反证法,了解反证法 的思考过程、特点.
考点探究
证明:3+ 考点3 用综合分析法证明命题 6>0,2 2+ 7>0,
欲证 3+ 6<2 2+ 7成立,
只需证(3+ 6)2<(2 2+ 7)2 成立.
考点探究
即 15+2 54<15+2 56, 只需证 54< 56,即证 54<56. ∵54<56 成立,∴原不等式成立. 点评:分析法的特点和思路是“执果索因”,是逆向思维,即从 “未知”看“需知”,逐步靠拢“已知”或本身已经成立的定理、性 质或已经证明成立的结论等.通常采用“欲证——只需证——已知” 的格式,在表达中要注意叙述形式的规范.应用分析法证明问题时要 严格按分析法的语言表达,下一步是上一步的充分条件.
α(cos
30°cos
α+sin
30°sin
α)=12-21cos
2
α+21+12(cos
60°cos
2α+sin
60°sin
2α)-
3 2 sin
αcos
α-21sin2α=1
-12cos
2α+14cos
2α+
3 4 sin
2α-
3 4 sin
2α-41(1-cos
2α)=1-14cos
2α
-14+14cos 2α=43.
方,宜用分析法. 了解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反证法,了解反证法的思考过程、特点.
件理
高考总复习数学(理科)
第六章 不等式、推理与证明
第六节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考纲要求
1.了解直接证明的两种基本方法——分析法和综合法,了 解分析法和综合法的思考过程、特点.
2.了解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反证法,了解反证法 的思考过程、特点.
考点探究
证明:3+ 考点3 用综合分析法证明命题 6>0,2 2+ 7>0,
欲证 3+ 6<2 2+ 7成立,
只需证(3+ 6)2<(2 2+ 7)2 成立.
考点探究
即 15+2 54<15+2 56, 只需证 54< 56,即证 54<56. ∵54<56 成立,∴原不等式成立. 点评:分析法的特点和思路是“执果索因”,是逆向思维,即从 “未知”看“需知”,逐步靠拢“已知”或本身已经成立的定理、性 质或已经证明成立的结论等.通常采用“欲证——只需证——已知” 的格式,在表达中要注意叙述形式的规范.应用分析法证明问题时要 严格按分析法的语言表达,下一步是上一步的充分条件.
α(cos
30°cos
α+sin
30°sin
α)=12-21cos
2
α+21+12(cos
60°cos
2α+sin
60°sin
2α)-
3 2 sin
αcos
α-21sin2α=1
-12cos
2α+14cos
2α+
3 4 sin
2α-
3 4 sin
2α-41(1-cos
2α)=1-14cos
2α
-14+14cos 2α=43.
方,宜用分析法. 了解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反证法,了解反证法的思考过程、特点.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直接证明间接证明与数学归纳法课件北师大版
证明:连结PD,BD.∵BD是Rt△ABC斜边上的中线, ∴DA=DB=DC.又PA=PB=PC,而PD为△PAD、△PBD、△PCD的公共边, ∴△PAD≌△PBD≌△PCD.于是∠PDA=∠PDB=∠PDC, 而∠PDA=∠PDC=90°, ∴∠PDB=90°. 可见PD⊥AC,PD⊥BD. ∵AC∩BD=D,∴PD⊥平面ABC.
第十九(k2-12)+2(k2-22)+…+k(k2-k2)= k4- k2.
那么n=k+1时,左边=1·[(k+1)2-12]+2[(k+1)2-22]+…+k[(k+1)2-k2]+(k
+1)[(k+1)2-(k+1)2]=1·(k2-12)+2(k2-22)+…+k(k2-k2)+1·(2k+1)+2(2k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五:五点 十四分。
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时,应注意观察不等式的结构特点,选择适当的不等式作为依 据.在证明时,常要用到以下证题依据:
(1)假设a,b∈R,那么|a|≥0,a2≥0,(a-b)2≥0;
(2)假设a,b同号,那么
≥2;
(3)假设a,b∈(0,+∞),那么
;a,b∈R,那么a2+b2≥2ab.
解法二:其逆否命题“假设当n=k+1时该命题不成立,
那么当n=k时也不成立〞为真,故“n=5时不成立〞⇒“n=4时不成立〞.
答案:C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五:五点 十四分。
4 . 如 右 图 所 示 , 在 直 四 棱 柱 A1B1C1D1—ABCD 中 , 当 底 面 四 边 形 ABCD 满 足 条 件 ________时,有A1C⊥B1D1.(注:填上你认为正确的一种条件即可,不必考虑所 有可能的情形) 解析:从结论出发,找一个使A1C⊥B1D1成立的充分条件. 因而可以是:AC⊥BD或四边形ABCD为正方形. 答案:AC⊥BD
2017届一轮复习北师大版 直接证明和间接证明 课件
第六节
直接证明和间接证明
综合法
分析法
由因导果法
执果索因法
不成立 矛盾
1.要证a2+b2-1-a2b2≤0只要证明 A.2ab-1-a2b2≤0 a+b2 C. 2 -1-a2b2≤0
(
)
4 4 a + b B.a2+b2-1- 2 ≤0
D.(a2-1)(b2-1)≥0
答案:D
2.设a=lg 2+lg 5,b=ex(x<0),则a与b的大小关系为 ( A.a>b C.a=b
答案:不能
2.用反证法证明“如果 a>b,那么 a3>b3”时假设的内容为 ________.
答案:a3≤b3
1.已知a≥b>0,求证:2a3-b3≥2ab2-a2b.
证明:要证明 2a3-b3≥2ab2-a2b 成立, 只需证 2a3-b3-2ab2+a2b≥0, 即 2a(a2-b2)+b(a2-b2)≥0,即(a+b)(a-b)(2a+b)≥0. ∵a≥b>0,∴a-b≥0,a+b>0,2a+b>0, 从而(a+b)(a-b)(2a+b)≥0 成立, ∴2a3-b3≥2ab2-a2b.
2
两者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 故a,b,c至少有一个不小于1.
结束
“课后·三维演练”见“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九)”
(单击进入电子文档)
结束
“板块命题点专练(十)” (单击进入电子文档)
2.(易错题)已知△ABC的三个内角A,B,C成等差数 列,A,B,C的对边分别为a,b,c. 1 1 3 求证: + = . a+b b+c a+b+c
证明
综合法证明问题是历年高考的热点问题,也是必考问 题之一.通常在解答题中出现. 常见的命题角度有: (1)立体几何证明题; (2)数列证明题; (3)与函数、方程、不等式结合的证明题.
直接证明和间接证明
综合法
分析法
由因导果法
执果索因法
不成立 矛盾
1.要证a2+b2-1-a2b2≤0只要证明 A.2ab-1-a2b2≤0 a+b2 C. 2 -1-a2b2≤0
(
)
4 4 a + b B.a2+b2-1- 2 ≤0
D.(a2-1)(b2-1)≥0
答案:D
2.设a=lg 2+lg 5,b=ex(x<0),则a与b的大小关系为 ( A.a>b C.a=b
答案:不能
2.用反证法证明“如果 a>b,那么 a3>b3”时假设的内容为 ________.
答案:a3≤b3
1.已知a≥b>0,求证:2a3-b3≥2ab2-a2b.
证明:要证明 2a3-b3≥2ab2-a2b 成立, 只需证 2a3-b3-2ab2+a2b≥0, 即 2a(a2-b2)+b(a2-b2)≥0,即(a+b)(a-b)(2a+b)≥0. ∵a≥b>0,∴a-b≥0,a+b>0,2a+b>0, 从而(a+b)(a-b)(2a+b)≥0 成立, ∴2a3-b3≥2ab2-a2b.
2
两者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 故a,b,c至少有一个不小于1.
结束
“课后·三维演练”见“课时跟踪检测(三十九)”
(单击进入电子文档)
结束
“板块命题点专练(十)” (单击进入电子文档)
2.(易错题)已知△ABC的三个内角A,B,C成等差数 列,A,B,C的对边分别为a,b,c. 1 1 3 求证: + = . a+b b+c a+b+c
证明
综合法证明问题是历年高考的热点问题,也是必考问 题之一.通常在解答题中出现. 常见的命题角度有: (1)立体几何证明题; (2)数列证明题; (3)与函数、方程、不等式结合的证明题.
2017数学文一轮课件:13-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故只要证 14< 18,即证 14<18.
以上证明不等式所用的最适合的方法是分析法.
8 撬点·基础点 重难点
撬法·命题法 解题法
撬题·对点题 必刷题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六:二点 五十三分。
学霸团 ·撬分法 ·高考数学·文
3.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 a,b∈N,ab 能被 3 整除,那么 a,b 中至少有一个能被 3 整除”时,假设
注意点 使用分析法时的注意事项 (1)分析法是“执果索因”,特点是从“未知”看“需知”,逐步靠拢“已知”,其逐步推理,实际上 是寻找使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 (2) 用 分 析 法 证 明 数 学 问 题 时 , 要 注 意 书 写 格 式 的 规 范 性 , 常 常 用 “ 要 证 ( 欲 证 )……”“ 只 需 证……”“即证……”等分析到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再说明所要证明的数学问题成立.
15 撬点·基础点 重难点
撬法·命题法 解题法
撬题·对点题 必刷题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六:二点 五十三分。
学霸团 ·撬分法 ·高考数学·文
撬题·对点题 必刷题
16 撬点·基础点 重难点
撬法·命题法 解题法
撬题·对点题 必刷题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六:二点 五十三分。
学霸团 ·撬分法 ·高考数学·文
撬题·对点题 必刷题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六:二点 五十三分。
学霸团 ·撬分法 ·高考数学·文
撬点·基础点 重难点
4 撬点·基础点 重难点
撬法·命题法 解题法
撬题·对点题 必刷题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六:二点 五十三分。
学霸团 ·撬分法 ·高考数学·文
1 直接证明 (1)综合法 综合法是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公理、定理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最后推导出所要证 明的结论成立. 用 P 表示已知条件、已有的定义、定理、公理等,用 Q 表示所要证明的结论,则综合法可用框图表示 为:
高三数学一轮复习精品课件:第2讲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π ∴A=C,∴A=B=C= 3 ,角形
考点一 综合法的应用 【例 1】 (2017·东北三省三校模拟)已知 a,b,c>0,a+b+c=1.
求证: (1) a+ b+ c≤ 3; (2)3a1+1+3b1+1+3c+1 1≥32. 证明 (1)∵( a+ b+ c)2=(a+b+c)+2 ab+2 bc+ 2 ca≤(a+b+c)+(a+b)+(b+c)+(c+a)=3, ∴ a+ b+ c≤ 3.
又ab-b2=b(a-b)>0,∴ab>b2,②
由①②得a2>ab>b2.
答案 B
4.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设a,b为实数,则方程x3+ax+b=0 至少有一个实根”时,要做的假设是( ) A.方程x3+ax+b=0没有实根 B.方程x3+ax+b=0至多有一个实根 C.方程x3+ax+b=0至多有两个实根 D.方程x3+ax+b=0恰好有两个实根 解析 因为“方程x3+ax+b=0至少有一个实根”等价于 “方程x3+ax+b=0的实根的个数大于或等于1”,所以要做的 假设是“方程x3+ax+b=0没有实根”. 答案 A
5.在△ABC中,三个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
A,B,C成等差数列,a,b,c成等比数列,则△ABC的
形状为________.
解析
由题意
2B=A+C,又
π A+B+C=π,∴B= 3 ,又
b2
=ac,由余弦定理得 b2=a2+c2-2accos B=a2+c2-ac,
∴a2+c2-2ac=0,即(a-c)2=0,∴a=c,
结论成立
定义、公理等)为止
实质
由因导果
执果索因
框图 表示
文字 语言
P⇒Q1
2017年数学一轮复习课件:第五章 第6讲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六:二点 三十七分。
【互动探究】
1.证明:若 a,b>0,则 lga+2 b≥lga+2 lgb. 证明:当 a,b>0 时,a+2 b≥ ab>0, 当且仅当 a=b 时取等号. 两边取对数,得 lga+2 b≥lg ab. 又 lg ab=lg2ab=lga+2 lgb, ∴当 a,b>0 时,lga+2 b≥lga+2 lgb.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六:二点 三十七分。
考点 2 分析法
例 2:已知 a>0,求证: a2+a12- 2≥a+1a-2.
证明:要证 a2+a12- 2≥a+1a-2,
只要证 a2+a12+2≥a+1a+ 2.
∵a>0,故只要证
a2+a12+22≥a+1a+
22,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六:二点 三十七分。
特点
到熟能生巧,有效运用
它们的目的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六:二点 三十七分。
1.直接证明 (1)综合法.
①定义: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公理、定理等,
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最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这 种证明方法叫做综合法.
②框图表示: P⇒Q1 → Q1⇒Q2 → Q2⇒Q3 →…→ Qn⇒Q (其 中 P 表示已知条件、已有的定义、公理、定理等,Q 表示要证
证明:(1)方法一,∵a+b+c=1, ∴a2+b2+c2-13 =13(3a2+3b2+3c2-1) =13[3a2+3b2+3c2-(a+b+c)2] =13(3a2+3b2+3c2-a2-b2-c2-2ab-2ac-2bc) =13[(a-b)2+(b-c)2+(c-a)2]≥0. ∴a2+b2+c2≥13.
得到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 .
【互动探究】
1.证明:若 a,b>0,则 lga+2 b≥lga+2 lgb. 证明:当 a,b>0 时,a+2 b≥ ab>0, 当且仅当 a=b 时取等号. 两边取对数,得 lga+2 b≥lg ab. 又 lg ab=lg2ab=lga+2 lgb, ∴当 a,b>0 时,lga+2 b≥lga+2 lgb.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六:二点 三十七分。
考点 2 分析法
例 2:已知 a>0,求证: a2+a12- 2≥a+1a-2.
证明:要证 a2+a12- 2≥a+1a-2,
只要证 a2+a12+2≥a+1a+ 2.
∵a>0,故只要证
a2+a12+22≥a+1a+
22,
第十六页,编辑于星期六:二点 三十七分。
特点
到熟能生巧,有效运用
它们的目的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六:二点 三十七分。
1.直接证明 (1)综合法.
①定义: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公理、定理等,
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最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这 种证明方法叫做综合法.
②框图表示: P⇒Q1 → Q1⇒Q2 → Q2⇒Q3 →…→ Qn⇒Q (其 中 P 表示已知条件、已有的定义、公理、定理等,Q 表示要证
证明:(1)方法一,∵a+b+c=1, ∴a2+b2+c2-13 =13(3a2+3b2+3c2-1) =13[3a2+3b2+3c2-(a+b+c)2] =13(3a2+3b2+3c2-a2-b2-c2-2ab-2ac-2bc) =13[(a-b)2+(b-c)2+(c-a)2]≥0. ∴a2+b2+c2≥13.
得到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 .
2017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课件:6-6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解析:∵a2+b2-1-a2b2≤0⇔(a2-1)(b2-1)≥0,故选 D。 答案:D
第二十九页,编辑于星期六:点 五十八分。
2.(2016·德州模拟)如果△A1B1C1 的三个内角的余弦值分别等于△A2B2C2 的 三个内角的正弦值,则△A2B2C2 是________三角形。
解析:由条件知,△A1B1C1 的三个内角的余弦值均大于 0,则△A1B1C1 是 锐角三角形,假设△A2B2C2 是锐角三角形。
sinA2=cosA1=sin2π-A1, 由sinB2=cosB1=sin2π-B1,
sinC2=cosC1=sinπ2-C1,
第三十页,编辑于星期六:点 五十八分。
A2=π2-A1, 得B2=π2-B1,
C2=π2-C1,
那么,A2+B2+C2=π2, 这与三角形内角和为 180°相矛盾。 所以假设不成立,又显然△A2B2C2 不是直角三角形,所以△A2B2C2 是钝角 三角形。 答案:钝角
第三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六:点 五十八分。
(2)求数列{an},{bn}的通项公式; 解析:(2)∵an,bn,an+1 成等差数列, ∴2bn=an+an+1。① ∵bn,an+1,bn+1 成等比数列, ∴an2+1=bnbn+1。 ∵数列{an},{bn}的每一项都是正数, ∴an+1= bnbn+1。② 于是当 n≥2 时,an= bn-1bn。③ 将②③代入①式,可得 2 bn= bn-1+ bn+1。 又 b1=16,b2=36, ∴数列{ bn}是首项为 4,公差为 2 的等差数列, ∴ bn= b1+(n-1)d=2n+2,
第二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六:点 五十八分。
【微练 3】等差数列{an}的前 n 项和为 Sn,a1=1+ 2,S3=9+3 2。 (1)求数列{an}的通项 an 与前 n 项和 Sn; 解析:(1)由已知得a31a=1+32d+=19,+3 2, ∴d=2, 故 an=2n-1+ 2,Sn=n(n+ 2)。
2017版高考一轮总复习数学课件:第6章 第6节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x2,
即证明12(tan x1+tan x2)>tanx1+2 x2,
只需证明12csoins
xx11+csoinsx源自 x2>tanx1+2 x2,
只需证明s2inc(os xx11+coxs2x)2 >1+sinco(s(x1+x1+x2)x2)
π
由于
x1,x2∈0,
2
,故
x1+x2∈(0,π).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六:三点 三十分。
只需证 c(b+c)+a(a+b)=(a+b)(b+c), 需证 c2+a2=ac+b2, 又△ABC 三内角 A,B,C 成等差数列,故 B=60°, 由余弦定理,得 b2=c2+a2-2accos 60°,即 b2=c2+a2-ac, 故 c2+a2=ac+b2 成立. 于是原等式成立.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六:三点 三十分。
已知 a≥-1,求证三个方程:x2+4ax-4a+3=0,x2+(a-
1)x+a2=0,x2+2ax-2a=0 中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根.
证明:假设三个方程都没有实数根,则
( (4aa-)12)-2-4(4- a2<40a,+3)<0,⇒ (2a)2-4×(-2a)<0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六:三点 三十分。
设{an}是公比为 q 的等比数列. (1)推导{an}的前 n 项和公式; (2)设 q≠1,证明数列{an+1}不是等比数列. 解:(1)设{an}的前 n 项和为 Sn, 当 q=1 时,Sn=a1+a1+…+a1=na1; 当 q≠1 时,Sn=a1+a1q+a1q2+…+a1qn-1,① qSn=a1q+a1q2+…+a1qn,② ①-②得,(1-q)Sn=a1-a1qn,
2017版高考数学课件:1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数学归纳法
从而有179AA35BBccdd1 100, ,② ①
21A 5B cd1 0,③
由②,③得A=0,cd1=-5B,代入方程①,得B=0,从而cd1=0.
即d1- 1d=0,b1-d1-a+ 1d=0,cd1=0.
2
2
若d1=0,则由d1- 1d=0,得d=0,
2
与题设矛盾,所以d1≠0.
证明 由题意得,Sn=na+ n(n 1d) .
2
(1)由c=0,得bn= Sn=a+ n 1d.
n
2
又因为b1,b2,b4成等比数列,所以 b=22b1b4,c
即
a
d 2
2=a
a
3 2
d
,化简得d2-2ad=0.
第十四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点 二十一分。
因为d≠0,所以d=2a.
因此,对于所有的m∈N*,有Sm=m2a.
题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叫反证法.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点 二十一分。
3.数学归纳法
(1)由一系列有限的特殊事例得出一般结论的推理方法叫③ 归纳法 .
(2)数学归纳法
a.当n取第一个值n0(n0∈N*,例如n=1)时,证明命题成立;
b.假设当④ n=k (k∈N*,k≥n0)时命题成立,证明当⑤
4
证明 假设a(1-b),b(1-c),c(1-a)都大于 ,即1a(1-b)> ,b(1-1c)> ,c(1-a1)> , 1
4
4
4
4
则有a(1-b)b(1-c)c(1-a)> .1
64
因为a,b,c∈(0,1),所以1-a>0,1-b>0,1-c>c0,
高考数学(文)一轮复习课件第六章第5讲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精选ppt版本
[证明] (1)由已知,当 n≥1 时,an+1=Sn+1-Sn=2n+1-2n= 2n.于是对任意的正整数 n,总存在正整数 m=n+1,使得 Sn =2n=am. 所以{an}是“H 数列”.
(2)设等差数列{an}的公差为 d, 则 an=a1+(n-1)d=na1+(n-1)(d-a1)(n∈N*). 令 bn=na1,cn=(n-1)(d-a1),则 an=bn+cn(n∈N*). 下面证{bn}是“H 数列”. 设{bn}的前 n 项和为 Tn,则 Tn=n(n2+1)a1(n∈N*).
1.已知函数 f(x)=ln(1+x),g(x)=a+bx-12x2 +13x3,函数 y=f(x)与函数 y=g(x)的图象在交点(0,0)处有 公共切线. (1)求 a,b; (2)证明:f(x)≤g(x).
解: (1)f′(x)=1+1 x, g′(x)=b-x+x2, 由题意得gf′((0)0)==f(g0′()0,),解得 a=0,b=1.
即证 cos(x1-x2)<1. 由 x1,x2∈0,π2 ,x1≠x2 知上式显然成立, 因此,12[f(x1)+f(x2)]>fx1+2 x2.
考点三 反证法 证明: 2, 3, 5不能为同一等差数列中的三项.
[证明] 假设 2, 3, 5为同一等差数列中的三项,则存在
章 不等式、推理与证明
第5讲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1.直接证明 (1)综合法 利用已知条件和某些数学定义、公理、定理等,经过一系列 的推理论证,最后推导出所要证明的结论成立,这种证明方 法叫做综合法.
(2)分析法 从__结__论__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_充__分__条__件___直至最后, 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已知条件、 定理、定义、公理等)为止,这种证明方法叫做分析法.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a> 或a<-1, 3 -2<a<0,
3 1 - <a< , 2 2
这与已知 a≥-1 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故原结论成立.
∵a1≠0,∴2qk=qk- 1+qk+1. ∵q≠0,∴q2-2q+1=0, ∴q=1,这与已知矛盾. ∴假设不成立,故{an+1}不是等比数列.
1.当一个命题的结论是以“至多”、“至少”、“唯一”或以 否定形式出现时, 可用反证法来证, 反证法关键是在正确的推理下得 出矛盾,矛盾可以是与已知条件矛盾,与假设矛盾,与定义、公理、 定理矛盾,与事实矛盾等. 2.用反证法证明不等式要把握三点: (1)必须否定结论; (2) 必须从否定结论进行推理; (3)推导出的矛盾必须是明显的.
π 由于 x1,x2∈0, ,故 x1+x2∈(0,π). 2
∴cos x1cos x2>0,sin(x1+x2)>0, 1+cos(x1+ x2)>0, 故只需证明 1+cos(x1+ x2)>2cos x1cos x2, 即证 1+cos x1cos x2-sin x1sin x2>2cos x1cos x2, 即证:cos(x1-x2)<1.
1 1 1 ∴数列an+ 1-2an 是以 a2- a1=1 为首项,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2 2
π π 已知函数 f(x)=tan x,x∈ 0, ,若 x1,x2∈0, , 2 2 x1+ x2 1 . 且 x1≠x2,求证: [f(x1)+f(x2)]>f 2 2 x1+ x2 1 , 证明:要证 [f(x1+f(x2)]>f 2 2
综合法是“由因导果”的证明方法, 其逻辑依据是三段论式的演 绎推理方法,常与分析法结合使用,用分析法探路,综合法书写,但 要注意有关定理、性质、结论题设条件的正确运用.
(2015· 广东卷节选)设数列{an}的前 n 项和为 Sn,n∈N*.已知 a1= 3 5 1,a2= ,a3= ,且当 n≥2 时,4Sn+2+5Sn=8Sn+1+Sn-1. 2 4 (1)求 a4 的值;
π 由 x1,x2∈0, ,x1≠x2 知上式显然成立, 2 x1+ x2 1 因此, [f(x1)+f(x2)]>f 2 2
分析法的特点和思路是“执果索因”, 逐步寻找结论成立的充分 条件,即从“未知”看“需知” ,逐步靠拢“已知”或本身已经成立 的定理、性质或已经证明成立的结论等,通常采用“欲证—只需证— 已知”的格式,在表达中要注意叙述形式的规范性.
第六章
第六节
不等式、推理与证明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
设{an}是首项为 a,公差为 d 的等差数列(d≠0),Sn 是其前 nSn n 项的和.记 bn= 2 ,n∈N*,其中 c 为实数.若 c=0,且 b1, n +c b2,b4 成等比数列,证明:Snk=n2Sk(k,n∈N*). n( n-1) 证明:由题意得,Sn=na+ d. 2 n-1 Sn 由 c=0,得 bn= =a+ d. n 2
x1+ x2 1 即证明 (tan x1+tan x2)>tan , 2 2 x1+ x2 1 sin x1 sin x2 只需证明 cos x +cos x >tan , 2 2 1 2 sin( x1+ x2) sin( x1+ x2) 只需证明 > 2cos x1cos x2 1+cos(x1+ x2)
△ABC 的三个内角 A,B,C 成等差数列,A,B,C 的对 边分别为 a,b,c. 1 1 3 求证: + = . a+b b+c a+b+c 1 1 3 证明:要证 + = , a+b b+c a+b+c a+b+c a+b+c c a 即证 + =3 也就是 + =1, a+b b+c a+b b+c
已知 a≥-1,求证三个方程:x2+4x2+2ax-2a=0 中至少有一个方程有实根. 证明:假设三个方程都没有实数根,则
2 ( 4a ) -4(-4a+3)<0,
(a-1)2-4a2<0, (2a)2-4×(-2a)<0
3 ∴- <a<-1. 2
1 (2)证明:an+1-2an 为等比数列.
(1)解:当 n=2 时,4S4+5S2=8S3+S1,即
3 5 3 3 5 4 1+2+4+a4 +5 1+2 =8 1+2+4+1,
7 解得 a4= . 8
(2)证明:由 4Sn+ 2+5Sn=8Sn+ 1+Sn- 1(n≥2),得 4Sn+ 2-4Sn+ 1+ Sn-Sn- 1=4Sn+1-4Sn(n≥2),即 4an+ 2+an=4an+ 1(n≥2). 5 ∵4a3+a1=4× +1=6=4a2, 4 ∴4an+ 2+an=4an+1, 1 an+ 2- an+ 1 4an+ 2-2an+1 4an+ 1-an-2an+ 1 2 ∴ = = 1 4an+ 1-2an 4an+ 1-2an an+ 1- an 2 2an+ 1-an 1 = = , 2(2an+ 1-an) 2
只需证 c(b+c)+a(a+b)=(a+b)(b+c), 需证 c2+a2=ac+b2, 又△ABC 三内角 A,B,C 成等差数列,故 B=60°, 由余弦定理,得 b2=c2+a2-2accos 60°,即 b2=c2+a2-ac, 故 c2+a2=ac+b2 成立. 于是原等式成立.
设{an}是公比为 q 的等比数列. (1)推导{an}的前 n 项和公式; (2)设 q≠1,证明数列{an+1}不是等比数列. 解:(1)设{an}的前 n 项和为 Sn, 当 q=1 时,Sn=a1+a1+„+a1=na1; 当 q≠1 时,Sn=a1+a1q+a1q2+„+a1qn-1,① qSn=a1q+a1q2+„+a1qn,② ①-②得,(1-q)Sn=a1-a1qn, na1,q=1, a1(1-q ) ∴Sn= ,∴Sn=a1(1-qn) 1-q 1-q ,q≠1.
n
(2)证明:假设{an+1}是等比数列,则对任意的 k∈N*, (ak+ 1+1)2=(ak+1)(ak+ 2+1), a2 k+ 1+2ak+ 1+1=akak+ 2+ak+ak+2+1,
2k k k 1 a2 ·a1qk 1+a1qk 1+a1qk 1, 1q +2a1q =a1q
- + - +
又因为 b1,b2,b4 成等比数列,所以 b2 2=b1b4,
d2 3 即a+ 2 =aa+2d,化简得 d2-2ad=0,
因为 d≠0,所以 d=2a. 因此,对于所有的 m∈N*,有 Sm=m2a. 从而对于所有的 k,n∈N*,有 Snk=(nk)2a=n2k2a= n2Sk.